污水站出水水质超标原因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24.54 KB
- 文档页数:11
污水C O D超标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案一、进水水质,造成出水C O D超标进水水质主要包括进水pH、水温过低、有机物浓度、悬浮物、存在难降解或抑制类成分等因素。
1、进水pH进水pH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生化系统造成影响,导致生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系统崩溃,微生物和反硝化菌等没有合适的生存环境,必然造成系统处理水质能力下降,处理水质恶化,出水各项指标升高。
因此,污水处理厂进水pH过高或者过低时,要及时采取如下措施:在预处理或一级处理阶段对废水进行中和,污水管网沿线检测pH,异常管线段同时进行中和。
预处理和一级处理阶段对废水进行不断的内循环,防止中和不彻底,中和调节完成后再缓慢恢复进水。
若判断pH异常的废水即将影响生化系统,可以加大回流量,相当于用沉淀池的废水来稀释pH,降低其对生化阶段的影响。
2、水温过低过低的水温会使得各种微生物的活性大大降低,以氨氮为首的污染物指标首当其冲的出现浓度上升的趋势,紧跟着的就是总氮、COD等。
因此,为最大限度降低水温影响,保证出水水质达标,可采取如下措施:在每年的11月中旬前后开始,可有计划地逐步减少排泥量来缓慢提高污泥浓度,通过提高活性污泥的菌群数量,保证生化处理阶段的处理效果。
水温过低时也可适当降低生化系统进水量,减小回流比,增加废水在生化阶段的停留时间。
3、有机物浓度进水水质发生变化,有机物浓度过高,进而对活性污泥产生较大影响。
遇到高负荷时,会发现生化池白色泡沫增多,出水在线COD检测仪表数值升高;在做污泥沉降比时,会发现污泥沉降性能降低,上清液浑浊;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降低,好氧区溶解氧下降,化验人员观察生物镜检时会发现原生动物增多。
此时,应及时大幅度降低生化系统进水量,有条件的可停止进水,降低回流比,提高曝气量,通过闷曝来让系统恢复。
4、进水存在难降解(或抑制类)成分发现出水COD升高,有些同行会做闷曝试验:取生化池混合液50L左右,首先取少量混合液沉淀,取上清液过滤测试未进行曝气试验的COD浓度,然后通过化验室小型曝气机一直闷曝,模拟增加生化系统停留时间,每间隔4小时取少量混合液沉淀测试COD浓度。
污水站cod高情况汇报污水站COD高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对污水站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监测和检测,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
首先,我们发现污水站COD(化学需氧量)超标的情况较为严重,这意味着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较高,对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在此次汇报中,我将详细介绍我们发现的问题以及我们计划采取的措施。
首先,我们对污水站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COD的平均值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这表明污水站处理效果不佳,有机物质无法被有效去除,导致出水水质严重下降。
这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造成COD超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污水站设备老化,处理能力下降;二是进水中有机物质含量较高,超出了污水站的处理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将对污水站的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处理效率。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进水水质的监测,采取有效的预处理措施,减少有机物质的含量,以降低对污水站的冲击。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污水站运营管理的监督,确保污水站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我们计划邀请专业的环境保护机构对污水站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污水站的处理能力和水质净化效果。
总的来说,污水站COD高的情况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
我们将全力以赴,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污水站的正常运行和水质净化效果。
我们也希望得到各位的支持和配合,共同致力于改善污水处理工作,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以上是本次污水站COD高情况的汇报,谢谢各位的聆听。
我们将密切关注污水站的后续处理效果,并及时向各位汇报最新的情况。
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污水水质不达标的原因
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偶尔会出现水质不达标现象,引起水质异常的因素很多,及时排查异常达标排放是所有运维人员关心的要点,因为很多村镇污水处理项目的运维费用与水质有直接联系。
导致水质不达标的原因有哪些?
一、设备进水超标
农村地区一些小型的企业为了减少污水处理成本,偶尔可能会偷排大量污水。
如果发现进水与生活污水有明显差别,需要引起警惕,结合水质分析来确定是否有企业生产加工类型的废水混入管网。
及时上报相关监管部门。
二、曝气配件工作异常
为保证农村污水处理设备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风机等配件会长时间工作,也是比较容易损坏的。
一旦曝气异常,便会引起水中溶氧的异常。
最终导致设备出水不达标。
三、设备内剩余污泥堆积
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往往采用生物处理法,污泥会随着设备的运行沉寂下来。
如果不及时清理污泥,则很容易引起水质波动。
常规农村污水处设备一半6个月左右需要清理一次污泥。
四、气温影响
冬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大大降低的微生物的活性,因此如果北方项目设备出水不达标,需要重视设备保温措施,尽可能将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埋到冻土层下,有条件的项目可采用大棚保温、热机组升温等
方式来应对低温。
以上问题是引起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因素,当然有些水质问题可能与设备的工艺和产品质量、项目实施方案有关。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污水处理系统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水质异常、设备故障等,这些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针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1. 水质异常水质异常是污水处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可能出现的水质异常包括悬浮物超标、COD(化学需氧量)超标、氨氮超标等。
造成水质异常的原因可能包括进水水质变化、处理设备故障等。
针对不同的水质异常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大沉淀池的投药量、增加曝气设备的运行时间等。
2. 设备故障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处理效果下降或者完全停止运行。
设备故障的原因可能包括设备老化、电气故障等。
对于设备故障,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3. 污泥处理异常污水处理系统中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污泥处理异常可能包括污泥浓度异常、污泥脱水效果差等情况。
造成污泥处理异常的原因可能包括污泥浓度调节不当、污泥脱水设备故障等。
针对污泥处理异常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污泥浓度调节装置的运行参数、维修或更换脱水设备等。
4. 运营管理不当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营管理不当也可能导致异常情况的发生。
例如,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为了避免运营管理不当带来的异常情况,需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科学的运营管理制度。
三、解决方案针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建立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加强维护和保养定期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故障。
同时,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背景介绍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浮现各种异常情况,如水质异常、设备故障等,对正常的污水处理工作造成影响。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异常情况分析1. 水质异常水质异常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浮现水质指标超标或者异常波动的情况。
可能的原因包括:- 进水水质波动大:可能是源头污染物排放不稳定,需要加强源头控制;- 处理工艺不当:可能是污水处理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需要优化处理工艺;- 设备故障:可能是处理设备浮现故障,需要及时维修或者更换设备。
2.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是指污水处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浮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
常见的设备故障包括:- 泵站故障:可能是泵站机电损坏或者管道阻塞,需要检修设备或者清理管道;- 污泥浓缩机故障:可能是污泥浓缩机设备故障,需要维修或者更换设备;- 氧化池故障:可能是氧化池内部设备故障,需要检修设备或者更换部件。
三、解决方案1. 水质异常解决方案- 强化源头控制: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确保其稳定排放符合要求的污水;- 优化处理工艺:根据水质异常情况,调整处理工艺参数,提高处理效果;- 定期设备检修: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2. 设备故障解决方案- 定期设备维护: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维护,清理设备内部,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及时维修或者更换设备: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设备,确保污水处理正常运行;- 建立备用设备:建立备用设备,以备主设备故障时紧急使用。
四、数据分析根据过去一年的污水处理异常情况数据统计,以下为一些典型数据分析结果:1. 水质异常情况:- COD超标次数:共发生10次,主要原因是进水水质波动大,需要加强源头控制;- NH3-N异常波动次数:共发生5次,主要原因是处理工艺不当,需要优化处理工艺;- TP超标次数:共发生3次,主要原因是设备故障,需要及时维修或者更换设备。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水质异常、处理设备故障等。
本文旨在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确保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
二、异常情况分类及原因分析1. 水质异常水质异常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水质超标或异常变化的情况。
可能的原因包括:- 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质,导致生化处理效果不佳;-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超过了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 污水中存在大量悬浮物,导致沉淀池无法正常工作。
2. 处理设备故障处理设备故障是指污水处理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的情况。
可能的原因包括:- 设备老化,导致设备性能下降;- 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设备故障;- 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操作,导致设备损坏。
三、异常情况解决措施1. 水质异常解决措施- 增加生化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以应对高浓度有机物质的处理需求;- 定期监测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确保不超过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 在进水口设置过滤设备,有效去除悬浮物,保证沉淀池的正常工作。
2. 处理设备故障解决措施- 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部件;- 设备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异常操作导致设备损坏;- 配备备用设备,以备紧急情况下替换故障设备。
四、异常情况预防措施1. 水质异常预防措施- 对进水源进行严格监测,确保进水水质符合处理设备要求;- 加强污水预处理,去除大部分有机物质和悬浮物,减轻生化处理的负担;- 加强对污水排放源头的监管,减少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
2. 处理设备故障预防措施- 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部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建立完善的设备运行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解决;-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操作失误。
五、结论污水处理异常情况的分析对于保障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污水处理异常情况。
本文将分析污水处理的五个常见异常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异常情况一:高浓度污水处理难点1.1 污水高浓度原因分析:可能是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或者是生活污水中的浓度超标。
1.2 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高浓度污水可能导致生物处理系统负荷过重,影响处理效果。
1.3 解决方案:增加处理设备容量,加强预处理工作,如调节pH值、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等。
二、异常情况二:污水处理设备故障2.1 设备故障原因分析:可能是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电气故障等。
2.2 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设备故障会导致处理效果下降,甚至停工。
2.3 解决方案:定期检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修复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异常情况三:污水处理效果不佳3.1 处理效果不佳原因分析:可能是处理工艺不合理、操作不当、污水性质变化等。
3.2 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处理效果不佳会导致出水水质不达标,对环境造成污染。
3.3 解决方案:优化处理工艺,加强操作培训,监测污水性质变化,及时调整处理参数。
四、异常情况四:处理后污泥处置难点4.1 污泥处置难点原因分析: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不易处理。
4.2 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污泥处置难点会增加处理成本,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3 解决方案:采用适当的污泥处理方法,如厌氧消化、堆肥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异常情况五:处理工艺改造需求5.1 工艺改造需求原因分析:可能是因为法规政策变化、污水性质变化等。
5.2 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工艺改造需求可能导致处理效果下降,无法满足新的排放标准。
5.3 解决方案:根据新的需求进行工艺改造,确保处理效果达标,符合法规要求。
结论:污水处理中的异常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分析异常情况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污水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目标。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水质超标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生活污水所含的有机物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超标的生活污水排放将会污染河流、土壤及地下水,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重点分析了常见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中几种典型水质超标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应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生活污水,超标原因,对策。
1.生活污水常见处理工艺目前国内生活污水常用的处理工艺有A0法、A2O法、MBR法、曝气生物滤池法、SBR法等。
1.1 AO工艺:AO工艺是AnoxicOxic的简称,AO工艺又称无氧好氧工艺,是一种厌氧段,A(Anaerobic)用于脱氮除磷,O(Oxic)用于去除水中有机物。
厌氧细菌对生活污水中可溶性淀粉和碳水化合物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后续好氧处理的能力。
该方法采用厌氧水解技术作为前处理活性污泥法,除可降解有机污染物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效果,因此AO法是改良的活性污泥法。
其特点是流程简单、投资少、总氮去除率大于70%。
但是,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使得污水中难降解污泥难以得到有效处理。
1.2 A2O工艺:又称为无氧、低氧-好氧处理工艺,可以说A2O工艺是AO工艺的改进版本,经实践检验,A2O工艺具有AO工艺所不具备的特性:对生活污水中的氮、COD、有机物等的去除率较高,在脱氮的同时还能去除磷,这是AO工艺所没有的。
当前A2O工艺是主流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它对生活污水处理的要求不高。
1.3 MBR工艺:是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工艺,它的最大特点是提高了处理效率,改善了水质处理标准。
MBR工艺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难降解废水处理、建筑污水处理等行业,适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和水质要求高的生活污水。
1.4 曝气式生物滤池:是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一种新工艺,对SS、COD、BOD、硝化、脱氮、磷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出水氨氮超标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一个比较“硬核”的话题——出水氨氮超标的那些事儿。
别急,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我会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这些问题都说清楚。
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对这问题有个更清晰的了解,并且知道该怎么解决。
1. 出水氨氮超标的原因1.1 污水处理设施老化或故障首先,我们得从污水处理设施说起。
咱们的污水处理厂就像是个大“过滤器”,把水里的脏东西清理掉。
但是呢,长期使用下来,这些设施就会“老化”——就像咱们的老旧家电一样,时不时会出点小问题。
如果设备出了故障,处理效果肯定打折扣,氨氮超标就成了“必然”。
1.2 污水水质变化有时候,污水水质本身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说,有些工厂的生产工艺突然调整,排放的污水成分就变了。
这种情况下,污水处理系统可能就会“措手不及”,导致氨氮含量超标。
就像你平时吃米饭,突然变成了面条,你的消化系统可能会有点不适应。
1.3 处理工艺不完善污水处理的过程其实有点像“调配药方”。
如果我们的处理工艺设计得不够好,或者操作不到位,就会出现问题。
举个例子,有的处理工艺可能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佳,那就很容易导致氨氮超标。
这就像你买了一辆车,结果发现刹车系统不太靠谱,一开车就心惊胆战。
2. 应对措施2.1 升级改造设施对于老化的设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进行升级改造。
就像换掉家里的旧家具一样,把那些老旧的设备换成新款的,更高效的。
这样可以大幅提升污水处理的效果,减少氨氮的排放。
2.2 优化处理工艺优化处理工艺也是一个好办法。
可以引入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对氨氮的去除效率。
比如说,使用更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或者添加一些药剂帮助分解氨氮。
这样就像给你家的厨具升级,切菜、煮饭都能更快更好。
2.3 加强日常监测与维护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日常的监测和维护。
就像你定期去体检一样,污水处理设施也需要定期检查,确保一切正常运作。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防止氨氮超标情况的发生。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污水处理系统可能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水质异常、处理效果下降等问题。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二、异常情况一:水质异常1. 问题描述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了水质异常的情况,如COD(化学需氧量)超标、悬浮物浓度异常等。
2. 可能原因(1)进水水质波动大:进水中可能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导致出水水质异常。
(2)处理设备故障:处理设备如曝气池、沉淀池等出现故障,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3)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对处理设备的操作不熟悉或者不规范,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3. 解决方案(1)加强进水水质监测:定期对进水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维护设备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处理设备,及时修复故障。
(3)加强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
三、异常情况二:处理效果下降1. 问题描述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下降,出水水质不达标。
2. 可能原因(1)处理设备老化:处理设备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出现性能下降的情况。
(2)处理工艺不合理:处理工艺设计不合理,导致处理效果不佳。
(3)进水水质波动大:进水水质的波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
3. 解决方案(1)更新设备:对老化的处理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处理效果。
(2)优化处理工艺:对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提高处理效率。
(3)稳定进水水质: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措施,稳定进水水质。
四、异常情况三:设备故障1. 问题描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处理设备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
2. 可能原因(1)设备老化:设备使用时间较长,可能出现老化故障。
(2)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不规范,导致设备故障。
(3)供电故障:供电不稳定或者停电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3. 解决方案(1)定期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加强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
污水处理出水超标的因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污水问题,比如:COD、氨氮、TN、SS等出水指标不达标,因生化处理的原理都是相同的,所以本文以生活污水作为研究蓝本的,来总结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出水不达出标的问题!一、有机物超标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主要功效是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设计与运行良好的活性污泥工艺,出水BOD5和SS均可小于20mg/L。
影响有机物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1、营养物一般城市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都能够满足微生物需要,且过剩很多。
但工业废水所占比例较大时,应注意核算碳、氮、磷的比例是否满足100:5:1。
如果污水中缺氮,通常可投加铵盐。
如果污水中缺磷,通常可投加磷酸或磷酸盐。
2、pH城市污水的pH值是呈中性,一般为6.5~7.5。
pH值的微小降低可能是由于城市污水输送管道中的厌氧发酵。
雨季时较大的pH降低往往是城市酸雨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合流制系统中尤为突出。
pH的突然大幅度变化,不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通常都是由工业废水的大量排入造成的。
调节污水pH值,通常是投加氢氧化钠或硫酸,但这将大大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3、油脂当污水中油类物质含量较高时,会使曝气设备的曝气效率降低,如不增加曝气量就会使处理效率降低,但增加曝气量势必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另外,污水中较高的油脂含量还会降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严重时会成为污泥膨胀的原因,导致出水SS超标。
对油类物质含量较高的进水,需要在预处理段增加除油装置。
4、温度温度对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是很广泛的。
首先,温度会影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如不采取调控措施,处理效果会下降。
其次,温度会影响二沉池的分离性能,例如温度变化会使沉淀池产生异重流,导致短流;温度降低会使活性污泥由于粘度增大而降低沉降性能;温度变化会影响曝气系统的效率,夏季温度升高时,会由于溶解氧饱和浓度的降低,而使充氧困难,导致曝气效率的下降,并会使空气密度降低,若要保证供气量不变,则必须增大供气量。
污水处理出水环节,导致水质不达标的因素有哪些?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有各种问题困扰着运营人。
比如:COD、氨氮、TN、SS等。
本文以生活污水作为研究蓝本,总结了关于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出水不达标的常见问题。
有机物超标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主要功效是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设计与运行良好的活性污泥工艺,出水BOD5和SS均可小于20mg/L。
影响有机物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营养物一般城市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都能够满足微生物需要,且过剩很多。
但工业废水所占比例较大时,应注意核算碳、氮、磷的比例是否满足100:5:1。
如果污水中缺氮,通常可投加铵盐。
如果污水中缺磷,通常可投加磷酸或磷酸盐。
▍pH城市污水的pH值是呈中性,一般为6.5~7.5。
pH值的微小降低可能是由于城市污水输送管道中的厌氧发酵。
雨季时较大的pH降低往往是城市酸雨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合流制系统中尤为突出。
pH的突然大幅度变化,不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通常都是由工业废水的大量排入造成的。
调节污水pH值,通常是投加氢氧化钠或硫酸,但这将大大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油脂当污水中油类物质含量较高时,会使曝气设备的曝气效率降低,如不增加曝气量就会使处理效率降低,但增加曝气量势必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另外,污水中较高的油脂含量还会降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严重时会成为污泥膨胀的原因,导致出水SS超标。
对油类物质含量较高的进水,需要在预处理段增加除油装置。
▍温度温度对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是很广泛的。
首先,温度会影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如不采取调控措施,处理效果会下降。
其次,温度会影响二沉池的分离性能,例如温度变化会使沉淀池产生异重流,导致短流;温度降低会使活性污泥由于粘度增大而降低沉降性能;温度变化会影响曝气系统的效率,夏季温度升高时,会由于溶解氧饱和浓度的降低,而使充氧困难,导致曝气效率的下降,并会使空气密度降低,若要保证供气量不变,则必须增大供气量。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一、背景介绍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异常情况分析1. 污水处理设备故障:污水处理过程中,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处理效果下降或停工。
常见的设备故障包括泵站故障、曝气机故障等。
解决方案: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备用设备的准备,以应对突发设备故障。
2. 污水处理工艺异常:污水处理工艺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如曝气不足、沉淀效果不佳等。
解决方案:加强工艺监测,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保证处理效果;定期对工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异常: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水质可能出现异常,如超标排放。
解决方案:加强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4. 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异常:污水处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如运行时间过长、能耗偏高等。
解决方案:加强设备运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降低能耗。
三、异常情况分析示例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对其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1. 设备故障:该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机发生故障,导致曝气不足,影响了生化池的处理效果。
解决方案:立即停用故障曝气机,并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在维修期间,启用备用曝气机,保证处理效果。
2. 工艺异常: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浓度异常升高,导致沉淀效果不佳,出水悬浮物浓度超标。
解决方案:加强对污泥浓度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调整污泥回流比例,控制污泥浓度;对沉淀池进行清理,保证沉淀效果。
3. 排放水质异常: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COD浓度超标,导致排放水质不达标。
解决方案:加强对出水COD浓度的监测,发现超标情况后,优化处理工艺,增加COD去除效果;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设备运行异常: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回流泵运行时间过长,能耗偏高。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分析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障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有时会浮现一些异常情况,影响处理效果。
本文将就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处理和解决。
一、进水水质异常情况1.1 进水中悬浮物浓度过高悬浮物过多会导致污水处理设备阻塞,影响处理效果。
1.2 进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毒有害物质会破坏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效率,甚至对环境造成污染。
1.3 进水中有机物质过多有机物质过多会导致处理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影响处理效果。
二、生化池处理异常情况2.1 水质指标超标生化池中水质指标超标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降低处理效率。
2.2 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正常活动。
2.3 氧气供应不足氧气是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必需物质,供氧不足会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三、沉淀池处理异常情况3.1 沉淀速度过慢沉淀速度过慢会导致污泥无法有效沉淀,影响后续处理步骤。
3.2 沉淀池搅拌不均匀搅拌不均匀会导致沉淀池内水质不均匀,影响处理效果。
3.3 沉淀池内污泥过多沉淀池内污泥过多会影响沉淀效果,增加处理成本。
四、滤池处理异常情况4.1 滤料阻塞滤料阻塞会导致水流不畅,影响过滤效果。
4.2 滤池水头过高或者过低水头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滤池的正常运行,降低过滤效率。
4.3 滤池清洗不及时清洗不及时会导致滤池内污物堆积,影响处理效果,甚至损坏滤料。
五、消毒处理异常情况5.1 消毒剂浓度不足消毒剂浓度不足会导致细菌无法有效杀灭,影响消毒效果。
5.2 消毒时间不足消毒时间不足会导致细菌未被彻底泯灭,影响消毒效果。
5.3 消毒设备故障消毒设备故障会导致消毒效果无法正常发挥,影响水质安全。
结论:污水处理中浮现异常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及时发现和处理是保障处理效果的关键。
惟独不断完善设备和管理,才干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华北某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超标原因分析与对策王丁明,曹国凭,刘晓(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唐山 063009)摘要:针对华北某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出水COD严重超标、出水氨氮增加的事件,对其进水水质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该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对应的处理措施,以供发生类似现象的污水处理厂参考。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高温,水质超标,对策The 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ater QualityOver-standard in Effluent from A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Plant in Northern ChinaWang Ding-ming,Cao Guo-ping,Liu Xiao(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063009,China)Abstract:According to an incident of COD over-standard and NH3-N increased in effluent from a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Northern China, the possible causes for the incident a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se cas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which occurred similar incident.Key words: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high temperature, water quality over-standard, countermeasures1 污水处理厂运行概况该污水处理厂建于2002年,位于华北某沿海经济开发区内,主要用于处理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污水站出水水质超标原因汇总1、有机物影响有机物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1)营养物一般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都能够满足微生物需要,且过剩很多。
但工业废水所占比例较大时,应注意核算碳、氮、磷的比例是否满足100:5:1。
如果污水中缺氮,通常可投加铵盐。
如果污水中缺磷,通常可投加磷酸或磷酸盐。
(2)pH污水的pH值是呈中性,一般为6.5~7.5。
pH值的微小降低可能是由于污水输送管道中的厌氧发酵。
雨季时较大的pH降低往往是城市酸雨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合流制系统中尤为突出。
pH的突然大幅度变化,不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通常都是由工业废水的大量排入造成的。
调节污水pH值,通常是投加氢氧化钠或硫酸,但这将大大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3)油脂当污水中油类物质含量较高时,会使曝气设备的曝气效率降低,如不增加曝气量就会使处理效率降低,但增加曝气量势必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另外,污水中较高的油脂含量还会降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严重时会成为污泥膨胀的原因,导致出水SS超标。
对油类物质含量较高的进水,需要在预处理段增加除油装置。
(4)温度温度对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是很广泛的。
首先,温度会影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如不采取调控措施,处理效果会下降。
其次,温度会影响二沉池的分离性能,例如温度变化会使沉淀池产生异重流,导致短流;温度降低会使活性污泥由于粘度增大而降低沉降性能;温度变化会影响曝气系统的效率,夏季温度升高时,会由于溶解氧饱和浓度的降低,而使充氧困难,导致曝气效率的下降,并会使空气密度降低,若要保证供气量不变,则必须增大供气量。
2、氨氮超标污水中氨氮的去除主要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基础上采用硝化工艺,即采用延时曝气,降低系统负荷。
导致出水氨氮超标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1)污泥负荷与污泥龄生物硝化属低负荷工艺,F/M一般在0.05~0.15k国标OD/kgMLVSS•d。
负荷越低,硝化进行得越充分,NH3-N向NO3--N转化的效率就越高。
与低负荷相对应,生物硝化系统的SRT一般较长,因为硝化细菌世代周期较长,若生物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过短,即SRT过短,污泥浓度较低时,硝化细菌就培养不起来,也就得不到硝化效果。
SRT控制在多少,取决于温度等因素。
对于以脱氮为主要目的生物系统,通常SRT可取11~23d。
(2)回流比生物硝化系统的回流比一般较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大,主要是因为生物硝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已含有大量的硝酸盐,若回流比太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就较长,容易产生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
通常回流比控制在50~100%。
(3)水力停留时间生物硝化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也较活性污泥工艺长,至少应在8h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硝化速率较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低得多,因而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
(4)BOD5/TKNTKN系指水中有机氮与氨氮之和,入流污水中BOD5/TKN是影响硝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BOD5/TKN越大,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所占的比例越小,硝化速率就越小,在同样运行条件下硝化效率就越低;反之,BOD5/TKN越小,硝化效率越高。
很多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践发现,BOD5/TKN值最佳范围为2~3左右。
(5)硝化速率生物硝化系统一个专门的工艺参数是硝化速率,系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每天转化的氨氮量。
硝化速率的大小取决于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所占的比例,温度等很多因素,典型值为0.02gNH3-N/gMLVSS×d。
(6)溶解氧硝化细菌为专性好氧菌,无氧时即停止生命活动,且硝化细菌的摄氧速率较分解有机物的细菌低得多,如果不保持充足的氧量,硝化细菌将“争夺”不到所需要的氧。
因此,需保持生物池好氧区的溶解氧在2mg/L以上,特殊情况下溶解氧含量还需提高。
(7)温度硝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也很敏感,当污水温度低于15℃时,硝化速率会明显下降,当污水温度低于5℃时,其生理活动会完全停止。
因此,冬季时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超标的现象较为明显。
(8)pH硝化细菌对pH反应很敏感,在pH为8~9的范围内,其生物活性最强,当pH<6.0或>9.6时,硝化菌的生物活性将受到抑制并趋于停止。
因此,应尽量控制生物硝化系统的混合液pH大于7.0。
3、总氮超标污水脱氮是在生物硝化工艺基础上,增加生物反硝化工艺,其中反硝化工艺是指污水中的硝酸盐,在缺氧条件下,被微生物还原为氮气的生化反应过程。
导致出水总氮超标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1)污泥负荷与污泥龄由于生物硝化是生物反硝化的前提,只有良好的硝化,才能获得高效而稳定的的反硝化。
因而,脱氮系统也必须采用低负荷或超低负荷,并采用高污泥龄。
(2)内、外回流比生物反硝化系统外回流比较单纯生物硝化系统要小些,这主要是入流污水中氮绝大部分已被脱去,二沉池中NO3--N浓度不高。
相对来说,二沉池由于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的危险性已很小。
另一方面,反硝化系统污泥沉速较快,在保证要求回流污泥浓度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回流比,以便延长污水在曝气池内的停留时间。
运行良好的污水处理厂,外回流比可控制在50%以下。
而内回流比一般控制在300~500%之间。
(3)反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系指单位活性污泥每天反硝化的硝酸盐量。
反硝化速率与温度等因素有关,典型值为0.06~0.07gNO3--N/gMLVSS×d。
(4)缺氧区溶解氧对反硝化来说,希望DO尽量低,最好是零,这样反硝化细菌可以“全力”进行反硝化,提高脱氮效率。
但从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要把缺氧区的DO 控制在0.5mg/L以下,还是有困难的,因此也就影响了生物反硝化的过程,进而影响出水总氮指标。
(5)BOD5/TKN因为反硝化细菌是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进行反硝化脱氮的,所以进入缺氧区的污水中必须有充足的有机物,才能保证反硝化的顺利进行。
由于目前许多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滞后,进厂BOD5低于设计值,而氮、磷等指标则相当于或高于设计值,使得进水碳源无法满足反硝化对碳源的需求,也导致了出水总氮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
(6)pH反硝化细菌对pH变化不如硝化细菌敏感,在pH为6~9的范围内,均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但生物反硝化的最佳pH范围为6.5~8.0。
(7)温度反硝化细菌对温度变化虽不如硝化细菌那么敏感,但反硝化效果也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温度越高,反硝化速率越高,在30~35℃时,反硝化速率增至最大。
当低于15℃时,反硝化速率将明显降低,至5℃时,反硝化将趋于停止。
因此,在冬季要保证脱氮效果,就必须增大SRT,提高污泥浓度或增加投运池数。
4、TP超标生物除磷中通过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地摄取磷。
经过排放富磷剩余污泥而除磷,导致出水TP超标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1)温度温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不如对生物脱氮过程的影响那么明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不是十分大时,生物除磷都能成功运行。
试验表明,生物除磷的温度宜大于10℃,因为聚磷菌在低温时生长速度会减慢。
(2)pH值在pH在6.5一8.0时,聚磷微生物的含磷量和吸磷率保持稳定,当pH值低于6.5时,吸磷率急剧下降。
当pH值突然降低,无论在好氧区还是厌氧区磷的浓度都急剧上升,pH降低的幅度越大释放量越大,这说明pH降低引起的磷释放不是聚磷菌本身对pH变化的生理生化反应,而是一种纯化学的“酸溶”效应,而且pH下降引起的厌氧释放量越大,则好氧吸磷能力越低,这说明pH下降引起的释放是破坏性的,无效的。
pH升高时则出现磷的轻微吸收。
(3)溶解氧每毫克分子氧可消耗易生物降解的COD1.14mg,致使聚磷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难以达到预计的除磷效果。
厌氧区要保持较低的溶解氧值以更利于厌氧菌的发酵产酸,进而使聚磷菌更好的释磷,另外,较少的溶解氧更有利予减少易降解有机质的消耗,进而使聚磷菌合成更多的PHB。
而在好氧区需要较多的溶解氧,以更利于聚磷菌分解储存的PHB类物质获得能量来吸收污水中的溶解性磷酸盐合成细胞聚磷。
厌氧区的DO控制在0.3mg/l以下,好氧区DO控制在2mg/l以上,方可确保厌氧释磷好氧吸磷的顺利进行。
(4)厌氧池硝态氮厌氧区硝态氮存在消耗有机基质而抑制PAO对磷的释放,从而影响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对磷的吸收。
另一方面,硝态氮的存在会被气单胞菌属利用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从而影响其以发酵中间产物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发酵产酸,从而抑制PAO的释磷和摄磷能力及PHB的合成能力。
每毫克硝酸盐氮可消耗易生物降解的COD2.86mg,致使厌氧释磷受到抑制,一般控制在1.5mg/l以下。
(5)泥龄由于生物除磷系统主要通过排出剩余污泥实现除磷,因此剩余污泥量的多少决定系统的除磷效果,而泥龄长短对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和污泥对磷的摄取作用有直接的影响。
污泥龄越小,除磷效果越佳。
这是因为降低污泥龄,可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及系统中的除磷量,从而削减二沉池出水中磷的含量。
但对于同时除磷脱氮的生物处理工艺而言,为了满足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要求,污泥龄往往控制得较大,这是除磷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的原因。
一般以除磷为目的的生物处理系统的泥龄控制在3.5~7d。
(6)COD/TP污水生物除磷工艺中,厌氧段有机基质的种类、含量及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与污水中含磷的比值是影响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有机物为基质时,磷的厌氧释放和好氧摄取效果是不同的。
分子量较小的易降解有机物(如挥发性脂肪酸类等)容易被聚磷菌利用,将其体内储存的多聚磷酸盐分解释放出磷,诱导磷释放的能力较强,而高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诱导聚磷菌释磷能力就较差。
厌氧阶段磷的释放越充分,好氧阶段磷的摄取量就越大。
另外,聚磷菌在厌氧阶段释磷所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其吸收低分子有机基质以作为厌氧条件下生存的基础。
因此,进水中是否含有足够的有机质,是关系到聚磷菌能否在厌氧条件下顺利生存的重要因素。
一般认为,进水中COD/TP要大于15,才能保证聚磷菌有足够的基质,从而获得理想的除磷效果。
(7)RBCOD(易降解COD)研究表明,当以乙酸、丙酸和甲酸等易降解碳源作为释磷基质时,磷的释放速率较大,其释放速率与基质的浓度无关,仅与活性污泥的浓度和微生物的组成有关,该类基质导致的磷的释放可用零级反应方程式表示。
而其他类有机物要被聚磷菌利用,必须转化成此类小分子的易降解碳源,聚磷菌才能利用其代谢。
(8)糖原糖原是由多个葡萄糖组成的带分枝的大分子多糖,是胞内糖的贮存形式。
如上图所示聚磷菌中糖原在好氧环境下形成,储存能量在厌氧环境下代谢形成为PHAs 的合成的原料NADH并为聚磷菌代谢提供能量。
所以在延迟曝气或者过氧化的情况下,除磷效果会很差,因为过量曝气会在好氧环境下消耗一部分聚磷菌体内的糖原,导致厌氧时形成PHAs的原料NADH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