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频谱接入起因、内涵与分类
- 格式:pdf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
移动通信的动态频谱共享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促使频谱资源日益紧张。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动态频谱共享的概念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移动通信的动态频谱共享及其对通信产业的影响。
一、动态频谱共享的定义与原理动态频谱共享是指通过智能的频谱管理技术,实现对频谱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其原理是将频谱资源从传统的静态分配中解放出来,实现灵活的频谱分配和接入控制,以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和容量。
二、动态频谱共享的优势1. 高效利用频谱资源:动态频谱共享采用智能的频谱管理算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优化分配频谱资源,减少频谱的浪费,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2. 提升通信容量:通过动态频谱共享,可以更加灵活地分配频谱资源,提高网络容量,满足用户大数据传输和高速通信的需求。
3. 降低通信成本:通过合理的频谱管理和共享,可以降低通信运营商的频谱获得成本,减少通信服务的价格,使通信服务更加普惠和可负担。
三、动态频谱共享的应用场景1. 5G网络: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的部署离不开动态频谱共享技术的支持。
由于5G通信需要更大的频带宽度和更高的频谱效率,动态频谱共享可以帮助实现5G网络的高质量覆盖和大规模连接。
2. 物联网(IoT):动态频谱共享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和资源共享。
通过灵活的频谱管理,可以适应不同种类和规模的物联网设备,实现高效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3. 窄带物联网(NB-IoT):NB-IoT是一个适用于窄带物联网的低功耗广域网络标准。
动态频谱共享可以提供更多的频谱资源以支持NB-IoT设备的连接,实现低功耗和长距离的通信覆盖。
四、动态频谱共享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频谱管理:动态频谱共享需要建立更加灵活和智能的频谱管理系统,在频谱分配、接入控制和干扰管理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
2.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动态频谱共享需要考虑频谱资源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防止频谱资源被非法占用和滥用。
加密和认证技术可以用来保护频谱资源的安全。
计算机论文范文5000字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越演越烈,关于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的研讨亦日益广泛深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计算机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论文范文一:认知无线电系统组成与运用场景探析认知无线电系统组成认知无线电系统是指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它借助于更加灵活的收发信机平台和增强的计算智能使得通信系统更加灵活。
认知无线电系统主要包括信息获取、学习以及决策与调整3个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3]。
认知无线电系统的首要特征是获取无线电外部环境、内部状态和相关政策等知识,以及监控用户需求的能力。
认知无线电系统具备获取无线电外部环境并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例如,通过对当前频谱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表示出无线通信系统的载波频率和通信带宽,甚至可以得到其覆盖范围和干扰水平等信息;认知无线电系统具备获取无线电内部状态信息能力,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其配置信息、流量负载分布信息和发射功率等来得到;认知无线电系统具备获取相关政策信息的能力,无线电政策信息规定了特定环境下认知无线电系统可以使用的频带,最大发射功率以及相邻节点的频率和带宽等;认知无线电系统具备监控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决策调整的能力。
如表1所示,用户的业务需求一般可以分为话音、实时数据(比如图像)和非实时数据(比如大的文件包)3类,不同类型的业务对通信QoS的要求也不同。
认知无线电系统的第2个主要特征是学习的能力。
学习过程的目标是使用认知无线电系统以前储存下来的决策和结果的信息来提高性能。
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习方法可以分为3类。
第一类是监督学习,用于对外部环境的学习,主要是利用实测的信息对估计器进行训练;第2类是无监督学习,用于对外部环境的学习,主要是提取外部环境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第3类是强化学习,用于对内部规则或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突出适应当前环境的规则或行为,抛弃不适合当前环境的规则或行为。
机器学习技术根据学习机制可以分为:机械式学习、基于解释的学习、指导式学习、类比学习和归纳学习等。
优先出版 计 算 机 应 用 研 究 第32卷--------------------------------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74047)作者简介:薛伟(1963-),男,江苏海门人,副教授、硕导,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认知无线电的研究、嵌入式系统与智能应用(495977143@);张东东(1986-),男,山东鱼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认知无线网络动态频谱接入的研究;宋成君(1990-),男,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认知无线网络路由算法.认知用户基于预测的动态频谱接入算法 *薛 伟,张东东,宋成君(江南大学 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摘 要:认知无线电技术利用空闲的授权频谱进行通信,缓解了频谱资源紧缺问题。
频谱接入技术关键是解决认知用户如何选择合适的空闲信道以及认知用户间如何实现频谱共享。
在公共控制信道较难获得的情况下,基于部分可观测 Markov 决策过程(POMDP )的频谱预测算法,可以显著的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由于认知用户之间缺少接入信息的交换,使得多个认知用户在同一时隙接入同一信道的冲突概率较大。
针对多用户竞争冲突问题,通过引入竞争反馈的偏差因子,并利用均衡的混合信道选择策略对认知无线网络动态频谱接入过程进行研究。
通过大量仿真对认知用户的吞吐量和频谱利用率以及碰撞率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均衡的混合信道选择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及频谱利用率。
关键词:动态频谱接入;POMDP ;偏差因子;均衡;信道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志码:ACognitive users based on prediction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algorithmXUE Wei, ZHANG Dong-dong, SONG Cheng-jun(School of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 China)Abstract: Cognitive radio technology using free of authorize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alleviate the shortage of spectrum resources. 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oosing the proper channel and to realize the sharing of spectrum among the secondary users. When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is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spectrum prediction algorithm that based on the partially observable markov decision process(POMDP)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hroughput of the system. Lacking of exchange of control information among the secondary users increases the conflict probability of multiple cognitive user s’ accessing into the same channel at the same time slo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mpetition conflicts among multiple users, we studied the process of cognitive wireless network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by introducing the deviation factor of competitive feedback and using a balanced hybrid channel selection strategy. In addition, we analyzed the following indicators: the user throughput, the spectrum utilization and the collision rate of different algorithms through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 balanced hybrid channel selection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ser throughput and the rate of spectrum utilization.Key Words: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POMDP; deviation factor; trade-off; channel selection strategy0 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系统需要越来越多的频谱用于满足不同的应用。
《基于D2D通信的频谱接入与资源分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正逐渐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
D2D通信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降低端到端(End-to-End)延迟。
本文将对基于D2D通信的频谱接入与资源分配展开研究,以期望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二、D2D通信技术概述D2D通信是指两个或多个用户设备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通过直连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相比于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D2D通信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闲频谱资源,减轻基站负载,从而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
此外,D2D通信还能够提供更为灵活的数据传输方式,支持更多的业务类型和服务质量需求。
三、频谱接入技术研究在D2D通信系统中,频谱接入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
频谱接入技术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设备在何时何地使用何种频谱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为了实现高效的频谱利用,可以采用动态频谱接入策略,根据网络实时状况和设备需求动态地调整频谱资源的分配。
同时,也需要考虑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以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
四、资源分配策略研究资源分配是提高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D2D通信系统中,资源分配包括频谱、时间、空间等多个方面的资源分配。
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服务质量要求,需要设计不同的资源分配策略。
例如,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可以采用基于优先级调度算法的资源分配策略;对于需要大带宽的业务,可以采用基于比例公平的资源分配策略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平衡不同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系统公平性和稳定性。
五、算法设计与仿真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动态频谱接入与资源分配算法。
该算法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将频谱接入和资源分配问题转化为一个博弈过程。
通过仿真分析,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降低端到端延迟。
《基于D2D通信的频谱接入与资源分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技术已成为提升无线频谱效率及系统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D2D通信能够实现直接通信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大大降低了通信系统的能耗,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效率。
本文将对基于D2D通信的频谱接入和资源分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D2D通信概述D2D通信是指终端之间通过直接或近距离的方式交换数据信息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基站转发方式,具有高效率和低功耗等优点。
通过使用D2D技术,用户可以直接传输数据,减少了经过基站的数据转发次数,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三、频谱接入研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频谱接入是实现多个设备有效通信的重要手段。
针对D2D通信系统中的频谱接入问题,首先需要对现有的频谱资源进行评估和管理。
一种可行的策略是动态频谱接入,即根据系统实时负载和用户需求动态调整频谱资源的使用。
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避免与其他通信系统(如蜂窝网络)的干扰。
这要求我们在设计频谱接入策略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四、资源分配研究资源分配是D2D通信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由于在通信过程中,各个设备对于资源的请求不同,如何公平有效地分配资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资源分配算法来实现。
例如,可以根据设备的优先级、信道状态和系统负载等因素进行动态资源分配。
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减少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干扰和延迟。
因此,资源分配策略不仅需要考虑到当前的系统状态和用户需求,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五、研究方法与实验结果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我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D2D通信系统的频谱接入和资源分配问题。
这些模型包括无线信道模型、用户行为模型以及系统性能评估模型等。
其次,我们通过仿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
数据链路层技术在现代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负责处理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的通信,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有效利用。
动态频谱分配策略作为数据链路层技术中关键的一环,对于提高网络性能和频谱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动态频谱分配策略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应用和发展。
一、动态频谱分配策略的基本原理动态频谱分配策略是指根据网络负载和通信需求动态分配频谱资源的策略。
它根据网络中节点的通信需求和频谱资源的可用性,实时分配可用的频谱资源,以满足不同通信需求的节点。
动态频谱分配策略有助于提高频谱利用率,并减少网络拥塞和干扰。
二、动态频谱分配策略的应用1. 无线通信中的动态频谱分配在无线通信中,频谱资源是有限的。
传统的静态频谱分配方式无法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通过采用动态频谱分配策略,可以根据实时需求分配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
例如,通过动态频谱分配策略,可以在高峰时段将更多的频谱资源分配给通信量大的用户,避免网络拥塞。
2. 物联网中的动态频谱分配物联网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各种场景。
这些场景中,大量终端设备需要频繁通信并共享频谱资源。
动态频谱分配策略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需求和网络负载情况,实时分配合适的频谱资源,提供更好的通信效果。
例如,在智能交通系统中,通过动态频谱分配,可以根据路况变化分配更多的频谱资源给紧急情况下的车辆通信,提高交通安全性。
三、动态频谱分配策略的发展方向1. 联合优化算法当前的动态频谱分配策略通常基于单个权衡指标进行,而忽略了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
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是采用联合优化算法,综合考虑能量效率、频谱利用率、用户体验等多个指标,以实现更加全面的频谱资源分配。
2. 非正交多址技术非正交多址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可以在相同频段上同时传输多个用户的信息。
在动态频谱分配中引入非正交多址技术,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减少干扰,并提高系统容量。
3. 智能感知和学习未来的动态频谱分配策略可以借鉴智能感知和学习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