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义勇军(队)在抗战中足迹的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浴血奋战在太行山的朝鲜义勇军作者:王晓莉来源:《湘潮》2022年第09期地处太行山腹地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河北省涉县,当年曾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政治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也是朝鲜义勇军转战华北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斗转星移,时空变幻,然而巍巍太行却永远抹不去那遥远的记忆。
成立朝鲜义勇军1938年10月10日,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协助下,朝鲜义勇队在武汉成立。
不久,义勇队随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撤退到桂林、洛阳等地。
成立之初的朝鲜义勇队有队员100多名,由金若山任司令,下设本部和两个区队,后扩编为3个支队。
1939年朝鲜义勇队建立了中共地下支部,该支部属新四军大洪山(在湖北随州境内)挺进司令部领导,支部书记为胡哲明,金学武等为重要骨干。
1941年初,在洛阳整训之后的大部分朝鲜义勇队队员分4批先后北渡黄河,进入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受到薄一波领导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的热烈欢迎。
八路军第三八五旅在驻地涉县西达村的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
陈锡联旅长致词后,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第一二九师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罗瑞卿主任等接见了义勇队成员。
随后,义勇队转赴山西黎城看后村、上清泉村和八路军总部驻地辽县(今左权县)桐峪村一带。
他们与当地群众亲如一家,一边作战,一边开荒生产,同时在村里进行抗日宣传和群众工作。
今天,左权县云头底村的过街小堂里还保存有当年朝鲜义勇队留下的标语。
随着来华参加抗日的朝鲜青年日益增多,武亭(即武挺,又名吴挺,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苏区红军特科学校校长)和朴孝三、石鼎(又名石正)、陈光华(朝鲜名金昌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等人开始着手整编朝鲜义勇队。
1941年1月10日,40多名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的朝鲜青年及100多名朝鲜义勇队成员,在晋东南辽县桐峪村成立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
次日,彭德怀在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成立大会上作报告,高度赞扬了朝鲜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压迫和参加中国抗战的英勇精神。
论朝鲜族同胞在东北人民抗战中历史功绩【摘要】14年的东北人民抗日斗争中,在东北的东满、南满各地,以朝鲜族人民为主建立的各种义勇军、游击队及东北抗日联军转战于白山黑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与汉族兄弟一道,迅速拿起武器与日本侵略者开展了游击战争,为坚持长期抗战,驱逐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关键词】朝鲜族;东北抗战;东北抗联;历史贡献【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4-0019-03中�A民族14年的抗日战争,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野蛮侵略,激起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誓死抗战。
在东北地区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坚决响应中共“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伟大号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和推动下,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同各族人民一道,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积极开展了各种抗日救亡活动,为东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
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朝鲜族同胞抗日斗争历史的梳理,深刻揭示朝鲜族同胞在东北人民抗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并以此纪念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同胞一、满洲省委领导下的朝鲜族同胞的抗日斗争早在18世纪初,一些贫苦的朝鲜边民因不堪忍受国内的封建统治,越境进入中国延吉一带垦殖谋生。
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后,在朝鲜国内实行屠杀和恐怖高压政策,朝鲜人民不甘做亡国奴,一些朝鲜民众逃离自己的故国家园,陆续渡过图们江流亡中国,并定居在东满地区。
1919年朝鲜“三一”运动(1919年3月1日,朝鲜爆发了爱国民众反对日本吞并朝鲜,争取国家独立的大规模运动)后,在东三省15个县的朝鲜族于3月14日至5月1日期间,举行了73次反日集会游行,参加人数达到105 850余名。
此后,一批朝鲜民族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来到东北,东满地区的延吉、和龙、珲春、汪清等县城成为朝鲜革命者进行爱国独立运动和革命活动的中心。
1928年1月末2月初,中共满洲临时委员会为加强对东满地区民众革命斗争的领导,派共产党员周东郊到延边进行建党工作。
【研究生论坛】《朝鲜义勇队》题字王世新①(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桂林 541001)摘 要:朝鲜义勇队在武汉成立后,发行了《朝鲜义勇队》这一中文版机关刊物。
在朝鲜义勇队成立两周年和三周年之际,诸多的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及其他抗日知名人士都在《朝鲜义勇队》上题字。
分析这一现象及其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朝鲜义勇队在中国抗日斗争中的历史作用及中韩两民族的传统友谊。
关键词:抗日战争;《朝鲜义勇队》;题字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72(2006)05—0119—04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韩国在华独立运动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抗战前,韩国在华独立运动的军事力量的发展,还处在造就武装力量基干队伍的阶段。
全面抗战后,组建武装部队的任务就提到了议事日程,发展到建立军队、参加抗日战争的阶段。
1938年10月10日,以金若山为首的朝鲜民族革命党,首先在武汉组织了一支抗日队伍———朝鲜义勇队。
朝鲜义勇队成立后,隶属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成为抗战时期参加中国反日斗争的一支重要国际力量。
然而由于人数之不足、力量之弱小,朝鲜义勇队组成的是一支“不拿枪的队伍”,一支“政治宣传工作的队伍”[1]。
他们利用语言上的优势,参加中国抗战的战俘审讯和改造工作,上前线策反朝鲜籍日军战士。
出于抗日宣传的需要,朝鲜义勇队发行了众多的中、韩文刊物。
这其中,《朝鲜义勇队》就是最有影响的一种。
《朝鲜义勇队》原称《朝鲜义勇队通讯》(第34期始改名),是朝鲜义勇队队本部发行的中文版机关刊物。
自1939至1942年,共出版了42期。
第34期以前在广西桂林出版,34期以后(含第34期)随队本部转移到重庆发行。
其主要撰稿人多为朝鲜义勇队的队员,然而为扩大抗日影响,朝鲜义勇队也向一些抗日名人和社会贤达约稿,同时还刊出国民政府军政要人、队领导的讲话和训词。
《朝鲜义勇队》题字主要集中于《朝鲜义勇队》成立两周年和三周年纪念特刊。
九一八事变中的中国抗日志愿军与义勇军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也是中国抗日志愿军与义勇军的重要时期。
本文将对九一八事变中的中国抗日志愿军与义勇军进行探讨。
一、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标志。
由于中国政府在经济和军事实力方面的困弱,无力保护东北地区免受日本侵略势力的侵犯,九一八事变成为抗日战争的导火索。
二、中国抗日志愿军的组建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抗日志愿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抗日志愿军是由热血青年自愿组成的,他们心怀国家,无私地为国家抵抗日本侵略势力。
抗日志愿军主要通过政府组织和军事力量相结合的方式组建起来,快速扩大了抗日的力量。
三、抗日志愿军的战斗与贡献中国抗日志愿军在九一八事变后发挥了巨大的战斗力和贡献。
他们勇敢地与日本侵略军进行战斗,用生命捍卫家园。
抗日志愿军经常执行各种任务,如抢修铁路、破坏敌人防线、情报收集等。
他们在敌人的包围下进行游击战,为中国正规军提供支援和后勤保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义勇军的兴起与抗日意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义勇军也逐渐兴起。
义勇军以小团体形式组织起来,多由地方接应的居民组成。
他们通常是为了家乡的安全和国家的尊严而奋战的。
义勇军的勇敢奋斗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抗日的行列中,为保护家园而流血牺牲。
义勇军的兴起,为中国抗日战争注入了坚定的信念和确保家园安全的力量。
五、中国抗日志愿军与义勇军的合作中国抗日志愿军和义勇军同属于中国民族英雄的集体,他们共同奋斗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
抗日志愿军在正面战斗中创造奇迹,而义勇军在游击战中给予了有效的支援。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抗日战争的力量。
六、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中国抗日志愿军和义勇军的英勇奋斗,为中国抵抗日本侵略势力树立起了榜样。
九一八事变对于中国历史的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国人民永志不忘的历史事件。
朝鲜义勇军在太行摘要:朝鲜义勇军是我国抗战历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华北地区,太行根据地一带,为当时的战局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章从朝鲜义勇军的形成出发,从整体角度对其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和主持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分析,而后进一步对其历史价值加以讨论,对于重温朝鲜义勇军在太行的壮举有着积极意义,并且能够对其存在于战争环境中的历史意义加以明确。
关键字:朝鲜义勇军;太行;华北我国的抗日战争,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自身寻求解救的反击抗争,更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环节,而在战争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于日寇侵略压迫的反抗,则不仅仅局限于中华民族,更加呈现于亚洲各国人民互相团建,互相支援,共同存亡和斗争的环境之中。
在这场战争中,中朝人民空前团结,同仇敌忾,相互融合,最终取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
1910年8月,日本吞并朝鲜后,大批朝鲜革命者涌入中国,开始独立展开反日民族活动,一直到1937年10月,才形成了“朝鲜民族战线联盟”,这一联盟本身由四个团体组成,即朝鲜民族革命党、朝鲜民族解放同盟、朝鲜青年前卫同盟以及朝鲜革命者联盟,虽然四个团体的信仰不尽相同,但是整体看来,其奋斗方向一致,都是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一直到1938年2月,日本颁布朝鲜正丙酯,并且在中国的北平等地先后建立起了“朝鲜征兵特别训练所”,强行征集当地的朝鲜人组成所谓的“警防团”等组织,进一步激起了朝鲜人民的无比愤慨。
同年7月,朝鲜民族战线理事、朝鲜民族革命党总书记向蒋介石提交了成立朝鲜义勇队的方案,该方案随后得到当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和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肯定与支持,二人认为,虽然政治倾向有所不同,但是抗日要求相同,四个团体应当聚集在同一个旗帜之下,组成“朝鲜义勇队”,这样的一支队伍,在10月1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之下,经国民党政府批准,在武汉汉口正式成立。
朝鲜义勇队最初只有140余人,归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直接指挥,其成员也不同于我国当时的抗战力量,大部分都接受过正规的力军事训练,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朝鲜革命干部学校等地,并且成员的身份也存在诸多差异,不仅仅包括职业革命家、军人,也包括了学者、学生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抗战中的朝鲜独立志士奋斗在抗战的第一线
导语:在白山黑水间的朝鲜革命者东北义勇军兴起后,很多朝鲜党员和战士在东北参与和创建了大批反日游击队。
到了1936年2月,东北地区的义勇军正变
在白山黑水间的朝鲜革命者
东北义勇军兴起后,很多朝鲜党员和战士在东北参与和创建了大批反日游击队。
到了1936年2月,东北地区的义勇军正变成抗日联军,原本参与义勇军的朝鲜族党员战士变成了抗联的一员。
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袭击日军的机场和仓库,破坏交通,骚扰敌人后方,牵制了大量日军。
此时的朝鲜独立运动志士都以个人身份参与中国抗战。
到了1940年底,东北抗联部队退出苏联整训,很多朝鲜独立运动志士开始以抗联一分子的身份加入苏联军队。
直到苏联与日本开战,向朝鲜进军的时候,朝鲜革命者才和中国革命者分开,原本他们都是中国抗联部队改编的苏联红军中国教导旅88旅的官兵。
88旅旅长是周保中将军,金日成此时是教导营的营长。
此时朝鲜官兵虽然占据相当比例,但是该旅还是归属中共东北党组织的领导。
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直接支持、帮助和指导了朝鲜独立同盟、朝鲜义勇军的建立和发展。
在这支力量中,有很多成员是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奋斗、并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老革命,还有一些是从国民党统治区转移到敌后战场的朝鲜义勇队将士,以及从中国各地奔赴延安的朝鲜独立运动志士。
1940年,原来在国民党统治区正面战场活动的朝鲜义勇军实现了向生活常识分享。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义勇军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中国抗日义勇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以血肉之躯与侵略者进行英勇抗争,为保卫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抗日义勇军的起源与组织抗日义勇军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的早期。
在日军侵略的威胁下,中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以抵抗日本侵略为目标的抗日义勇军。
他们来自各个阶层,有传统的农民和工人,也有知识分子和军事人才。
抗日义勇军广泛地互相呼应和组织起来,形成了以抵抗日本侵略为共同目标的统一力量。
二、抗日义勇军的特点与作战方式抗日义勇军与中国正规军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他们的组织形式更加分散,灵活多样。
抗日义勇军往往由小规模的游击队组成,可以迅速地穿插敌人后方进行游击。
其次,他们非常熟悉地形,能够利用地势优势进行战斗,给日军造成巨大困扰。
再次,抗日义勇军在战争中更注重政治教育,通过宣传和组织群众,提高了人民的抗战意识和士气。
三、抗日义勇军的战争贡献抗日义勇军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的战争贡献。
首先,他们居住在抗战前线的农村地区,为正规军提供了重要的后方支持,保障了军队的补给和后勤保障。
其次,抗日义勇军在游击战中频繁地袭击日军的交通线和后方基地,给日军制造了持久的困扰。
最后,抗日义勇军作为群众的代表,深入农村开展抗战宣传工作,号召人民加入抗日的行列,形成了军民一体的抗日合力。
四、抗日义勇军的困境与牺牲然而,抗日义勇军在抗日战争中也遭受到了许多困境和牺牲。
由于战争环境的复杂和敌人的残酷手段,许多抗日义勇军常常面临人员不足、装备简陋、补给困难等问题。
他们的生命安全常常受到威胁,许多战士为了祖国的自由和尊严,英勇牺牲。
五、抗日义勇军的历史意义与传承抗日义勇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为中国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义勇军的英勇精神和顽强斗志应该得到广泛传承和弘扬,激励着后代的中国人坚持抵抗一切侵略,为和平、自由和繁荣而努力奋斗。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抗日战争期间的朝鲜民族革命党研究——以《朝鲜义勇队通讯》为中心姓名:王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石源华2002.5.20抗日战争期间的朝鲜民族革命党研究——以《朝鲜义勇队通讯》为中心作者:王蓉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石建国简述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期刊论文]-抗日战争研究2003(3)2.陆玉芹.王骅书朝鲜义勇队与中国抗日战争[期刊论文]-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3.王连捷朝鲜早期独立运动与中国东北反日爱国运动之研究[期刊论文]-兰台世界2010(11)4.王恩宝.Wang Enbao集聚在中共的旗帜下--20世纪30年代朝鲜共产主义者加入中共党组织问题述评[期刊论文]-党史纵横2003(4)5.郑龙发.ZHENG Long-fa朝鲜义勇队抗日宣传及其形式述论[期刊论文]-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5(5)6.经盛鸿韩国抗日组织在南京地区的活动(1932-1937.11)[期刊论文]-江苏社会科学2004(4)7.朴英姬朝鲜民族革命党与朝鲜民族反日统一战线[期刊论文]-历史档案2001(4)8.惠圣.HUI Sheng试论高等教育经济化思想及其影响[期刊论文]-阅江学刊2009,1(4)9.王培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韩国无政府主义者在中国的抗日活动[期刊论文]-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3)10.郑学文北满省委在通河的战斗岁月[期刊论文]-黑龙江档案2002(4)引用本文格式:王蓉抗日战争期间的朝鲜民族革命党研究——以《朝鲜义勇队通讯》为中心[学位论文]硕士 200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假”的生产及其逻辑——对“华南虎事件”的分析姓名:张斌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社会学指导教师:吴毅20080603摘要“华南虎事件”是2007年公众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起始于这样一个疑问:“华南虎事件”中陕西省有关方面为何要造假?本研究以故事的形式将事件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通过对事件的参与者陕西省林业厅、地方政府、评审专家、周正龙、官僚系统、网络、傅德志、新闻媒体、国家林业局等在事件中的表现的描述,揭示了他们背后的结构性力量,并由此逐渐呈现出了整个事件的逻辑。
浴血太行的“朝鲜义勇军”作者:闫丽张子延来源:《乡音》 2018年第11期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在遍地烽烟的华北前线,活跃着一支由朝鲜人民优秀儿女组成的抗日队伍——朝鲜义勇军。
他们以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与中国抗日军民一道,战日寇、抓敌特、散传单、阵前喊话,出生入死,谱写了一首国际主义的悲壮战歌。
艰难组建,敌前抗战受打压1919年,朝鲜“三一”独立运动失败后,大批爱国志士和革命青年流亡中国,继续进行复国运动。
1938年2月,日军颁布“朝鲜征兵制”,强征华北敌占区的朝鲜人,组成沦陷区大城市的“警防团”“留民团”等组织,为其侵略战争充当炮灰,这更加激起朝鲜人民的无比愤慨。
经中国共产党倡议,1938年7月,朝鲜“民族战线”理事、朝鲜民族革命党总书记向蒋介石递交了成立朝鲜义勇队的方案,此方案得到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和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大力支持。
10月10日,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协助下,以“参加中国抗战、打倒日本军阀、推动朝鲜革命运动”为宗旨的朝鲜义勇队在汉口正式成立(1942年7月改为朝鲜义勇军),周恩来到会祝贺,并作了《东方被压迫民族与解放斗争》的讲话。
朝鲜义勇队成立后即投身于中国抗日战场,他们最初在第五战区活动,从1938年至1940年的两年间,义勇队转战于6个战区13个省份,他们在抗日前线印发宣传册5万份,散发传单51万张,张贴标语40余万份;参加过湖北会战、昆仑关争夺战、中条山反“扫荡”战等战役。
尽管战绩卓著,但他们在国统区的活动却处处受限,特别是抗日战争转入相持后,蒋介石消极抗日,继而支持韩国光复军,并处处打压朝鲜义勇队。
国民党的消极抗日和对朝鲜人歧视态度,使这些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的朝鲜青年极为愤慨。
他们从生活实践中看到,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才是朝鲜人民的真正朋友,他们决心和八路军并肩打击日本鬼子,以便将来打过鸭绿江,解放自己的祖国。
1940年11月,朝鲜义勇队在重庆召开第一次扩大干部会议,决定将工作重心由敌前改为敌后。
抗日战争中的外国志愿军与义勇军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国志愿军和义勇军并肩作战,共同抵御侵略者的入侵。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外国志愿军和义勇军展现出了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战斗技巧,对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国际形势背景抗日战争爆发之时,国际形势极为复杂。
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崛起,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安宁受到了严重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抗战成为了国际抗议侵略的一个重要舞台。
各国志愿军与义勇军的加入,进一步为中国赢得了更多的支持。
二、苏联志愿军的奋勇战斗苏联志愿军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37年初,苏联政府派遣第1批志愿军到中国,他们带来了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战斗技巧。
苏联志愿军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与中国军队的坚守精神相得益彰,为中国人民赢得了重要的时间和空间优势。
三、美国志愿军的无私援助在抗日战争的各个阶段,许多美国志愿军也加入了中国军队,共同抵御侵略者的进攻。
这些勇敢的志愿军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汗,为中国人民争取了重要的战斗胜利。
美国志愿军的无私援助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其他国家的志愿军与义勇军除了苏联和美国的志愿军外,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志愿军和义勇军也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抗战事业。
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勇士们,纷纷奔赴中国战场,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
这些外国志愿军和义勇军的参战,无疑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支持与援助。
五、外国志愿军与中国军队的合作外国志愿军和中国军队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得抗日战争中的战斗更加有序、有效。
他们互相学习,互相支援,共同筹划与实施战略战术,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
这种合作不仅在战斗上,还在文化和经济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外国志愿军与义勇军的伟大贡献在抗日战争中,外国志愿军和义勇军的伟大贡献不可忽视。
他们不畏艰险,白手起家,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的奋斗精神和英勇行为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朝鲜义勇军(队)在抗战中足迹的探讨
作者:李丽杰
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14期
1938年10月,在抗击日本法西斯野蛮侵略的战争中,在中国武汉由流亡的爱国人员组建了朝鲜义勇军。
本文针对这支人数不多,却不失时机地给敌人已沉重打击,给国共两党两军留下深刻印象,的部队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1938年10月至1941年2月,义勇队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领导,其队本部或总队部也从武汉先迁至桂林又迁到重庆。
其他各区队或各支队则在国民政府9个战区中的6个战区13个省份活动。
1941年3月至1945年8月。
朝鲜义勇军隶属于我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和八路军总部领导,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在各个根据地的活动。
这一阶段的活动,虽然在形式上仍然是参加战斗、搞宣传、瓦解敌军、出期刊、办干校等,却与前一段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我们所说的“朝鲜义勇军”也多指这个时期的朝鲜义勇队。
正是和这些大山里的“土八路”的合作,朝鲜义勇军从这里走出了许多日后担任国家和军队的领袖级人物。
1941年7月陆续来到山西省桐峪镇的义勇队,接受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的领导并改编为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朴孝三任支队长。
1942年7月在河北省涉县中原村召开朝鲜青年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将“联合会”改组为“华北朝鲜独立盟”,将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改为“朝鲜义勇军华北支队”。
武亭任义勇军总司令、崔昌益任“同盟”总书记,朴孝三任支队长。
同时,华北其他各根据地都建有义勇军支队与“同盟”支部。
其主要活动:
1、配合八路军、新四军打击日本侵略者。
改编后的朝鲜义勇军在司令员和队长的带领下,活跃在晋冀鲁豫边区、及安微等部分沦陷区、游击区和抗日根据地,配合我军并肩战斗。
仅一年的统计就参加战斗四十余次。
尤其是1941年10月6日的河南省安阳观台(现为河北省磁县)的战斗,《解放日报》1941年10月7日予以报导“给敌严重打击”。
1941年12月12日河北省元氏县胡家庄战斗,义勇军一支不足30人的武装宣传队被500名日军包围,最后在队长孙一峰的带领下毙敌100余人,冲锋突围。
队长孙一峰、朱东旭、崔铁镐、王现淳牺牲。
现四烈士安葬在河北省赞黄县黄北萍村。
对这次战斗《新华日报》《大公报》都予以报导。
影响最大的是1942年5月在河北涉县与山西辽县交界的“十字岭”反扫荡突围战。
当时我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高级党校、朝鲜义勇军,以及机关干部家属4000余人被日军6万人包围在偏城、南艾铺地区,特别是彭德怀副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罗瑞卿主任也被包围在内,形势十分危急。
在左权将军的统一指挥下,总部警卫连和朝鲜义勇军英勇杀敌,激战数日,毙敌300余人,终于保护总部首长等突出重围。
战斗中,左权将军和朝鲜义勇军负责人石正、陈
光华、壮烈牺牲。
华北军民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彭德怀副司令讲了话。
《新华日报》予以报导并将他们的事迹编进战士及中小学课本,以激励后人。
2、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进行广泛宣传。
至今山西省左权县云头底村的过街阁楼外墙壁上,还保留数条朝鲜义勇军当年书写的标语。
在对来华朝鲜侨民的宣传中,使许多青年认识到只有彻底打倒日本侵略者,才能使祖国独立。
1942年11月17日,就有韩春成等81名朝鲜青年来河北涉县参加了义勇军。
为了使宣传更形象更生动,他们还创作许多优秀歌曲、话剧、活报剧等。
朝鲜义勇军出身的郑律成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执教。
他创作了许多催人奋进的歌曲如《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等。
特别是《八路军进行曲》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作为我三军的军歌传承至今。
3、举办各种学校、培训班,培养了许多党政军优秀人才。
1943年一年时间里,朝鲜义勇军和青年独立同盟在涉县中原村的元定寺内办了朝鲜青年干部学校,在南庄村办了军政干校。
前后培训近500名党政军骨干。
129师司令部称赞该学校是朝鲜革命础石”。
朝鲜建国时,从朝鲜义勇军和这些学校走出许多开国元勋。
武亭任朝鲜人民军副总司令,崔昌益任朝鲜内阁副首相,金抖奉任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长,朴政德上将任人民军副总参谋长等。
4、与驻地群众共同开荒生产,节衣缩食,继承和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在清泉的大寨脑上,在南庄村的后山上,当年到处都是义勇军战士们种的土豆,玉米、谷子等。
据武亭司令员的通讯员王小安(河北涉县南庄人)向我们介绍说,现在后山上的许多树木都是义勇军当年栽下的。
5、瓦解敌军、教育战俘、收集情报、担当翻译。
在侵华日军中,除了日籍士兵外,还有不少强征入伍的朝鲜青年为日本侵略者卖命。
每次战斗,因为有懂双语的义勇军战士,他们很容易接近日军。
对瓦解敌军、收集情报起到了中国士兵难以起到的作用。
6、奉命移师东北,为中国的解放战争作出贡献。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朝鲜义勇军司令员武亭等奉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在延安总部发布的第六号命令,率全军于8月29日,离开涉县等地向东北进军。
11月7日,朝鲜义勇军在沈阳召开军人大会,武亭司令员将全军改编为七个支队。
尔后,朝鲜义勇军一部分参加东北剿匪、围困长春,解放沈阳等东北战役,一部分则随义勇军的领导回国,参加了朝鲜半岛的战后重建等一系列工作。
总之,朝鲜义勇军为中国的抗战起到了应起的作用,特别是在太行山的抗战更是载入史册,令国人不忘。
(作者简介:李丽杰(1978-),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现任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宣传科文博助理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