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 1 课 抗日救亡中图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八十
- 格式:docx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1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 课抗日救亡中图版巩固辅导五十七第1题【单选题】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中共提出了( )A、武装反抗国民党的主张B、反帝反封建的主张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国共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下面两党关系演变中,实现再合作的原因是( )A、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B、共产党改编红军停止了内战C、国民政府改组缓和了矛盾D、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揭开抗日战争大幕的事变是( )A、“四一二”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九一八”事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瞬间。
下列两幅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日本残害中国老百姓德国纳粹党残害犹太人A、法西斯暴行B、纳粹的暴政C、战场的残酷D、种族的灭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
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D、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A、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B、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D、党中央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大义当前。
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案人教新课标版【能级要求】单元知识内容识记理解运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理清时序、知识整合】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中共七大日本无条件投降1931-9-18 1936-12-12 1937-7-7 1945-4 1945-8-15【单元知识网络】开始标志: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时间:1931年—1937年中华民族开始标志:七七事变的抵抗全面抗战时间:1937年—1945年中华民族的重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提出: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正式建立: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中共七大时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考点梳理、随点巩固】一、填空题1.九一八事变:①1931年9月18日,制造了。
炮轰东北军驻地城。
结果:蒋介石采取政策,致使沦亡。
日本在长春扶植清废帝建立傀儡政权。
②东北人民组织,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抵抗日军的侵略。
③九一八事变后,(标志)中国人民的开始了。
2、西安事变①背景:日本占领东北后,又企图占领,随着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的方针,要求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爱国将领、接受中共主张,停止进攻红军。
②目的:为③经过:年月日,和扣留蒋介石,进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又称“”。
④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得到。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基本结束,形成。
3、全面抗日战争①全面爆发: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也叫“”。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点整理第14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九一八事变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概况: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它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结果(1)蒋介石对日冲突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下令东北军退入关内,不到半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2)部分东北军的爱国官兵拒绝执行不抵抗命令,奋起抗击日军侵略。
(3)不屈的东北人民纷纷组织起抗日义勇军,燃起了民族自卫战争的烽火。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4.背景:1935年,日本又不断制造一系列分离华北的活动。
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5.概况: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游行示威活动,运动迅速扩大到全国,史称一二·九运动。
6.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7.背景:面对民族危机,张学良、杨虎城劝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严词拒绝,坚持剿共政策。
8.时间:1936年12月12日。
9.概况:张、杨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这就是西安事变。
10.结果:在中共等各方面的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这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一、卢沟桥事变1.时间:1937年7月7日。
2.地点:北平西南的卢沟桥。
3.经过:日本进攻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结果:掀起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二、共赴国难5.中共军队(1)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第1课抗日救亡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路,攻占沈阳城,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集团采取不抵抗方针,命令张学良撤退,结果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2、1936年12月12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时局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第2课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借口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袭击,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人以上。
3、南京大屠杀的反思: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是铁的事实,是不容篡改的,某些人一直否认大屠杀的真实性,是别具用心的;这也提醒我们,在加强与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同时,要警惕那些心怀叵测的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第3课中国军民英勇抗日1.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1、1938年国民党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内部精品(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1.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 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单元概述】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着明显的特点:第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它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
这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生存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性、全民性,第二,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纳入学习主题之中,反映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从局部抗战逐步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过程。
【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网络】【典例分析】1.【2007山西省】“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台湾地区【解析】此题选材难得,设问巧妙,考查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旨在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过程有一定的难度。
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日本和汉奸”,历史事件锁定为“抗日战争”;“苦难十四年”,根据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来计算,很容易推算出1931年这个重要年代,自然联想起九一八事变。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 课抗日救亡中图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八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
”材料所指的是( )A、鸦片战争B、七·七事变C、甲午中日战争D、九·一八事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事变的正确评价是( )①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②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③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④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与其所做出的贡献,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侯德榜——主持修建京张铁路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D、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蒋介石不是亲日派B、为了改善国共双方的对立关系C、粉碎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D、为了全民族的利益,共同抗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镣铐上写着不抵抗)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B、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C、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
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D、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九一八事变纪念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它坐落在( )A、北京B、南京C、沈阳D、上海【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①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______大败日军,消灭日军1万多人。
【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7年,日本东京《朝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杀百人比赛,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但不知道谁先杀到100人,所以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杀满150名中国人。
材料二1999年,日本一名参与上述事件的老兵东史郎写了一部揭露此真相的书…《东史郎日记》,引起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的不满,他们起诉东史郎,结果日本最高法院竟然无理判决东史郎等人败诉。
请完成:(1)材料一中,日本东京《朝日新闻》报道的消息属于什么事件?你还知道哪些日本疯狂侵略中国的史实?(2)材料二中的事实告诉我们日本对此事件的态度是什么?(3)读完上述两则材料后,你想到了些什么?【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1)材料一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标志意义?(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说说当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面对日军的步步侵略,国民党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请举出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三例。
【答案】:【解析】:第12题【问答题】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图一图二(1)上面是我国两座著名纪念馆图片,请仔细观察图片判断是与抗战时期哪两件历史史实相关。
(2)面对侵略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两个战役名称。
(3)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它是在什么条约中被日本割占的?(4)抗战胜利有何历史意义?【答案】:【解析】:第13题【材料分析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就“国共两党的发展史”专题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步骤一【兄弟携手】材料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临终遗言步骤二【兄弟反目】材料二:1927年4月清晨,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
然后,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毁,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日本侵略军有预谋的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步骤三【同仇敌忾】步骤四【归纳总结】“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哪一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什么行动?结合材料二,说出1927年4月以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国共关系的变化使得日本趁虚而入,结合材料三说出日本制造了哪一侵华事变?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图一人物在1936年发动了哪一事件?这件事的解决对当时改善国共关系起到什么作用?说出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史实与图四之间的关系?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答案】:【解析】:第14题【材料分析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它,牢记它,可以使我们勿忘国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之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的主张。
材料三: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材料一指出“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却采取了什么政策?我国是在哪年收回了“那无尽的宝藏”?材料二中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请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重大历史意义?材料三与哪一事件有关?请分别列举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重要战役各一个。
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请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答案】:【解析】:第15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
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1936年10月21目,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
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 我是要“攘外安内”。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张学良口述历史》材料四: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同赫尔利的谈话》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分析材料三,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什么事件,促使国共两党初步形成了第二次合作?纵观中国近代历史,举一例国共两党除抗日战争之外的其他合西安事变;黄埔军校的创立,北伐战争作事件?联系材料四,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答案】:【解析】: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