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题组层级快练2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2018042841.doc
- 格式:doc
- 大小:133.63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容量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65300052( )A.容量瓶上一般标有规格、温度和刻度线B.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C.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D.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放所配制的溶液,应及时分装在试剂瓶中解析: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精确仪器,固体或浓溶液溶解或稀释时会产生热效应,使溶液发生热胀冷缩,导致结果不准确,故不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C不正确。
答案:C2.(2016届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导学号 65300053( )A.常温常压下测得1 mol N2的质量为28 gB.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0.28 mLC.用两只250 mL的容量瓶配制0.1 mol·L-1 500 mL的NaOH溶液D.用托盘天平称取2.50 g胆矾,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0 g解析: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或记录的正误判断。
A.根据m=M×n,所以1 mol N2的质量为28 g·mol-1×1 mol=28 g,A项正确;B.量筒的量程为0.1 mL,体积应该为50.3 mL,B项错误;C.配制500 mL溶液选择500 mL的容量瓶,C项错误;D.托盘天平的量程为0.1,应该是称取2.5 g胆矾,D项错误;答案选A。
答案:A3.(2016届甘肃省天水市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试)某生配制480 mL 0.1 mol/L的NaOH 溶液,下列操作可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导学号 65300054( ) A.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B.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解析:A.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少,浓度偏小,A错误;B.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少,浓度偏小,B错误;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C正确;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D错误;故选C。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高效演练直击高考1.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高效演练直击高考1.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高效演练直击高考1.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的全部内容。
1。
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高效演练·直击高考1.某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d g·mL-1,1 kg这种溶液中含有的乙醇是()A。
46c g B。
molC.c molD.1 000dw g【解析】选B。
乙醇的质量m=1 000 g×w%=10w g;溶液的体积为V==mL=L.所以乙醇的物质的量n=c·V=c mol·L—1× L= mol,质量也可表示为g。
2.(2018·武威模拟)下列溶液与20 mL 1 mol·L—1 NaNO3溶液中N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10 mL 0。
5 mol·L-1 Cu(NO3)2溶液B。
5 mL 0.8 mol·L—1 Al(NO3)3溶液C。
10 mL 1 mol·L-1 Mg(NO3)2溶液D。
10 mL 2 mol·L-1 AgNO3溶液【解析】选A。
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c)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会进行有关误差分析。
4.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5.能根据化学(或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知识梳理1.表示溶液组成的两种物理量(1)物质的量浓度①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符号为c B。
②表达式:c B=n BV,单位:mol·L-1或mol/L。
(2)溶质的质量分数①概念: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②表达式:w(B)=m溶质m溶液×100%。
[辨易错](1)10.6 g Na2CO3与28.6 g Na2CO3·10H2O分别投入1 L水中完全溶解所得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
( )(2)将62 g Na2O溶于1 00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8.3%。
( )(3)SO 3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为H 2SO 4。
( ) (4)25 ℃,pH =1的H 2SO 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1。
( )[答案] (1)× (2)× (3)√ (4)× 2.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1)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n =V气体22.4 L·mol -1溶液的体积V =m ρ=m 气体+m 水ρc =nV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推导过程(以1 L 溶液为标准)1 L(1 000 m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 (溶质)=1 000ρ×w g ⇒n (溶质)=1 000ρwMmol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1 000ρw Mmol·L -1。
2019高考化学第1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第1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考点(2)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讲与练(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化学第1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第1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考点(2)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讲与练(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化学第1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第1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考点(2)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讲与练(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李仕才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2.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V m 。
单位为L/mol(或L·mol -1)。
(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指温度为0_℃,压强为101_kPa )约为22。
4_L·mol -1。
(3)计算公式:物质的量n 、气体体积V 、气体摩尔体积V m 之间的关系:V m =V n。
(4)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3.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总结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2)适用范围:单一气体或相互不反应的混合气体.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 2.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种单质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原子数.( ×)3.标准状况下,1 mol H2与1 mol CCl4的体积相同。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本章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各物理量之间的换算;(2)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的简单计算;(3)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等之间的换算;(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研究近两年高考题可以发现,本章考点在高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且考查形式较为稳定,不回避经典题,试题较为基础,难度不大。
另外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常与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等相结合进行考查。
在高考的备考中,要重点掌握以物 感悟真题AA. 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 AB. 1 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 AC. 1 L 0.1 mol·L −1的乙酸溶液中含H +的数量为0.1N AD. 1 mol 的CO 和N 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 【答案】C 【解析】A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1mol 乙烯中含有碳氢键的物质的量为4mol ,故A 说法正确;B 、甲烷燃烧生成CO 2,甲烷中C 的化合价为-4价,CO 2中C 的化合价为+4价,因此1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8mol ,故B 说法正确;C 、乙酸是弱酸,部分电离,因此溶液中H +物质的量小于0.1mol ,故C 说法错误;D 、1molCO 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6+8)mol=14mol ,1molN 2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2×7mol=14mol,因此1molN 2和CO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14mol ,故D 说法正确。
2.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 mol 的11B 中,含有A 0.6N 个中子B. pH=1的H 3PO 4溶液中,含有A 0.1N 个H +C. 2.24L (标准状况)苯在O 2中完全燃烧,得到A 0.6N 个CO 2分子D. 密闭容器中1 mol PCl 3与1 mol Cl 2反应制备 PCl 5(g ),增加A 2N 个P-Cl 键【答案】A 【解析】A .11B 中含有6个中子,0.1mol 11B 含有6N A 个中子,A 正确;B .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 错误;C .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 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 2分子数目,C 错误;D .PCl 3与Cl 2反应生成PCl 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1molPCl 3与1molCl 2反应生成的PCl 5小于1mol ,增加的P -Cl 键的数目小于2N A 个,D 错误;答案选A 。
题组层级快练(二)1.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选择正确的是( )A .配制240 mL 0.1 mol·L -1 FeSO 4溶液需要选择240 mL 容量瓶B .配制1 mol·L -1 H 2SO 4溶液,为了节省时间,可将浓硫酸直接注入容量瓶中C .配制1 mol·L -1 AlCl 3溶液时,将氯化铝晶体溶于适量浓盐酸中,加水稀释D .移液时,玻璃棒下端紧靠容量瓶刻度线以上的位置答案 C解析 A 项,实验室没有规格为240 mL 的容量瓶。
应选择规格略大于配制溶液体积的容量瓶,错误;B 项,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稀释浓硫酸,错误;C 项,氯化铝易水解,将AlCl 3溶于浓盐酸中可抑制AlCl 3的水解,正确;D 项,移液时,玻璃棒下端应紧靠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位置,错误。
2.标准状况下,在四个干燥的烧瓶中分别充入:①纯净的氨气 ②混有1/3体积空气的氯化氢气体 ③纯净的NO 2气体 ④混有少量O 2的NO 2气体。
然后各做喷泉实验。
实验后,三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 答案 B解析 设烧瓶的容积为V L ,①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V 22.4 mol V L =122.4mol/L 。
②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3V 22.4 mol 23V L =122.4 mol/L 。
③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V×2322.4 mol 23V L =122.4 mol/L 。
④中由于发生反应:4NO 2+O 2+2H 2O===4HNO 3,故所得H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22.4mol/L 。
3.已知:某溶质R 的摩尔质量与H 2S 的相同。
现有R 的质量分数为27.5%、密度为1.10 g·cm -3的溶液,该溶液中R 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1)约为( )A .6.8B .7.4C .8.9D .9.5答案 C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公式c=1 000ρwM知,c(R)=1 000×1.10×27.5%34mol·L-1≈8.9 mol·L-1。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现需90 mL 1.0 mol·L-1NaOH溶液,称取3.6 g NaOH固体配制溶液浓度偏小B.利用右图配制10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C.仅用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和NaCl固体、蒸馏水就可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D.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大答案 B解析A项,因为没有90 mL容量瓶,所以只能配制100 mL溶液,需要0.1 mol NaOH,质量为4.0 g,正确;B项,应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冷却后再移入容量瓶,错误;C项,注意本题是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所以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NaCl固体,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蒸馏水,在烧杯中溶解即可得到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正确;D项,俯视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正确。
5.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的KOH溶液,蒸发溶剂,恢复到原来温度,若质量分数变为2a%,则物质的量浓度变为( )A.大于2c mol/L B.等于2c mol/LC.小于2c mol/L D.在c mol/L-2c mol/L之间答案 A解析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由于蒸发溶剂使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说明溶液的质量变成原来的一半,由于密度比原来大,所以体积比原来的一半小,所以浓度大于原来的2倍,选A。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1 Ba(NO3)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2 L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B.500 mL溶液中NO3-浓度为0.4 mol·L-1C.500 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1D.500 mL溶液中NO3-总数为0.2N A答案 A解析 2 L 0.2 mol·L-1 Ba(NO3)2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1.2N A,A项错误。
7.需要配制500 mL 0.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经测定实际所配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45 mol·L-1。
可能的原因是( )A.转移时溶液没有冷却至室温B.容量瓶没有烘干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砝码放反了D.定容时仰视读数答案 D解析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A项错误;容量瓶没有烘干,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没有影响,B项错误;本实验需称量10.0 g氢氧化钠固体,不用游码,砝码放反对结果没有影响,C项错误;定容时仰视读数,溶液体积偏大,即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D项正确。
8.(2017·北京模拟)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NaCl溶液蒸干可得NaCl固体B.将MgCl2溶液蒸干可得MgCl2固体C.Mg(ClO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D.可用MgCl2和NaClO3制备Mg(ClO3)2答案 B解析因为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所以将NaCl溶液蒸干可得NaCl固体,故A 项正确;因为MgCl2能够水解,水解产生Mg(OH)2和HCl,加热水解平衡正向移动,HCl易挥发,所以将MgCl2溶液蒸干可得固体 Mg(OH)2,故B项错误;因为 Mg(ClO3)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较小,所以Mg(ClO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故C项正确;反应MgCl2+2NaClO3===Mg(ClO3)2+2NaCl类似于侯德榜制碱法生成NaHCO3的原理,因为NaCl溶解度小而从溶液中析出,使反应向生成Mg(ClO3)2的方向进行,故D项正确。
9.下面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g/100 g H2O)(假设: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分离晶体时,溶剂的损耗忽略不计)用物质的量比为其流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②的实验过程中,都需要控制温度B.①实验操作依次为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C.②实验操作依次为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D.用95%的酒精洗涤所得的硝酸钾晶体比较好答案 C10.实验室需要配制0.50 mol·L-1 NaCl溶液480 mL。
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
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
(2)计算。
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________g。
(3)称量。
①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②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③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移、洗涤。
在转移时应使用________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定容,摇匀。
(7)配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并贴好标签,注明配制的时间、溶液名称及浓度。
(8)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1)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2)14.6(3)①②左盘(4)搅拌,加速NaCl溶解(5)玻璃棒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8)偏低解析配制480 mL的0.50 mol·L-1的NaCl溶液,必须用500 mL的容量瓶。
m(NaCl)=0.50 mol·L-1×0.50 L×58.5 g·mol-1=14.6 g(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物品放在左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定容时仰视液面会造成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11.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 mol·L-1。
(2)某同学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____ mol·L-1。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 g(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配制2 000 mL 2.3 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 mL。
答案(1)4.0 (2)0.04 (3)C (4)①4.6②250解析 (1)由c =1 000ρw M 得,c(NaClO)=1 000×1.19×25%74.5≈4.0(mol·L -1)。
(2)稀释前后溶液中NaClO 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100 mL×10-3 L ·mL -1×4.0 mol ·L-1=100 mL×100×10-3 L ·mL -1×c(NaClO),解得稀释后c(NaClO)=0.04 mol·L -1,c(Na +)=c(NaClO)=0.04 mol·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