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与语言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疗效
- 格式:pdf
- 大小:687.17 KB
- 文档页数:3
通过经颅磁刺激理解大脑语言功能当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交流或者阅读一段文字时,大脑中的复杂机制就会开始运作,让语言得以产生和理解。
而在探索大脑语言功能的众多研究方法中,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户。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刺激技术,它通过在头皮上放置一个电磁线圈,产生短暂而强大的磁场脉冲,从而在大脑皮层中诱导出电流,进而对神经活动产生影响。
那么,经颅磁刺激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大脑的语言功能呢?首先,它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大脑中与语言处理相关的特定区域。
比如,当我们对大脑的某个区域进行经颅磁刺激时,如果发现被试者在语言产生、理解或者阅读等方面出现了障碍,那么就可以推断这个区域在语言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语言产生为例,研究发现刺激布洛卡区(Broca's area)可能会导致说话时的停顿、错语或者完全无法表达。
而当刺激威尔尼克区(Wernicke's area)时,可能会影响到对语言的理解,导致被试者难以理解听到或读到的内容。
其次,经颅磁刺激还能够揭示语言处理过程中的时间动态。
大脑处理语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涉及到一系列快速而复杂的神经活动。
通过精确控制经颅磁刺激的时间和频率,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点干扰大脑的活动,从而了解每个阶段在语言处理中的作用。
例如,在语言产生的早期阶段,某些大脑区域可能负责词汇的选择和准备;而在后期阶段,其他区域则可能负责将这些词汇组织成流畅的语句。
不仅如此,经颅磁刺激还为研究语言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于一些因脑部损伤而导致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中风后的失语症患者,经颅磁刺激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手段。
通过刺激受损区域附近的大脑皮层,有可能促进神经的重塑和功能的恢复。
然而,尽管经颅磁刺激在理解大脑语言功能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方面,经颅磁刺激的刺激效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线圈的位置、刺激的强度和频率等。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疗效分析郭红枝,杨苗,朱芳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山西 长治 046011【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常规组和实验组各25例。
常规组采用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和经颅磁理疗,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刺。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远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改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水平,临床疗效显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中医针刺疗法语言发育迟缓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1-0021-02语言发育迟缓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儿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低于同龄儿童[1]。
引起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很多,如不良语言环境因素、智力低下、中枢神经病变等都会导致此疾病的发生[2]。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属于祖国传统医学“五迟”的范畴,其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把病因责之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所致,病机为阴阳失衡或不足,致使心神语塞,神志不明[3]。
中医认为,语言发育迟缓病机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气 血两亏,充养髓海不足,致元神失养,大脑功能出现障碍[4]。
我院联合中医针刺刺激中枢语言区和其他穴位,醒脑开窍的双重作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6岁,男女比例为1.78: 1,平均年龄:常规组(3.95±1.04)岁,实验组(4.19±1.04)岁。
两组各25例。
纳入标准:①采用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符合语言发育迟缓。
②轻度智力低下,Gesell评分56~75分。
③排除听力障碍和儿童自闭症。
运动性失语症口语表达障碍的语言治疗
汪洁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2001(005)019
【摘要】运动性失语症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口语表达障碍。
如言语失用症、词提取困难、句子生成困难等。
本文介绍了轻、中、重度运动性失语症的语言治疗方法,包括语音训练、单字的产生、促进自发言语、语句生成等的训练方法。
治疗师可以针对具体患者灵活应用这些方法,并加以改造,使之适合具体患者的治疗。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汪洁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
【相关文献】
1.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针刺、语言训练治疗运动性失语症 [J], 肖建华;王立峰
2.应用语言障碍诊治仪ZM2.1治疗运动性失语的效果评估 [J], 李巧薇;陈卓铭;黄舜韶;李丽娟;唐桂华;罗东媚;翁璇萍
3.运动性失语症口语表达障碍的语言治疗 [J], 汪洁
4.语言康复训练、经颅磁刺激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的效果[J], 王艳珊
5.邵氏五针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J], 李鸿章;李彦杰;秦合伟;孙英豪;赵妙银;边红恩;覃霄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第22卷 第11期 2020 年 11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22 No. 11 Nov .,2020其太补,缘立清中安蛔汤以主之。
”载其“清中安蛔汤方,治胃实热,呕吐长虫。
”方中黄连、黄柏配伍乌梅、川椒清热安蛔,佐以枳实理气导滞,主治胃热虫扰证。
以上记载均丰富了“安蛔止痛”的治疗方法。
然本法重在安蛔缓急止痛,当病情缓解后,应参照“驱蛔杀虫”法治之。
综上所述,蛔虫病的病症文献较为丰富,通过搜集古籍文献,梳理其条文论述,总结其理论基础,以供医家同仁参考鉴阅。
◆参考文献[ 1 ] 徐卉卉.小儿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 D ]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J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 ( 4 ):216.[ 3 ]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2-226.[ 4 ] 潘晨.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 D ]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5 ] 潘晨,韩新民.蛔虫病中医药诊疗指南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方法和结果分析[ J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 ( 5 ):13-15.[ 6 ] 丁瑞麟,萧国豪.中医中药治疗蛔虫病的经验介绍[ J ] .山东医刊,1961 ( 9 ):23-25.[ 7 ] 柴瑞霁.木不虚中虫何由萃·论虫病与体质[ J ] .山西中医,1988,4 ( 6 ):1-3.[ 8 ] 汪受传.汪受传儿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47-149.[ 9 ] 万力生.汪受传儿科临证医论医案精选[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09-111.[ 10 ] 徐卉卉,叶进.基于Delphi 法的蛔虫病中医指南问卷调查分析[ J ]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 ( 5 ):900-904.[ 11 ] 乔富渠.蛔虫病的中医治疗[ J ] .陕西中医,1989,10 ( 12 ):562-563.[ 12 ] 王伯岳.中医儿科临床浅解——小儿蛔虫证及蛲虫证[ J ] . 赤脚医生杂志,1975,8 ( 4 ):37-38.[ 13 ] 叶进,喻闽凤,徐卉卉,等.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蛔虫病(修订)[ J ] .中医儿科杂志,2017,13 ( 6 ):6-10.[ 14 ] 曹照华.甘草粉蜜汤治疗胆道蛔虫症和蛔虫性肠梗阻15例[ J ] .中国社区医师,1998,14 ( 5 ):24-25.[ 15 ] 张禹.胆道蛔虫病的中医简易疗法[ J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3,3 ( 1 ):52-54.[ 16 ] 李保安,师志月.十二年来胆道蛔虫症中医治疗概况[ J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3,15 ( 3 ):52-54.[ 17 ] 朱益超.胆道蛔虫症中药治疗31例[ J ] .内蒙古医学杂志,1999,31 ( 5 ):301.[ 18 ] 林伟,李唯一,周村.椒梅排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病86例[ J ]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 ( 2 ):56-57.[ 19 ] 辽阳市第一医院.中医治疗胆道蛔虫症158例疗效初步分析[ J ] .辽宁中医杂志,1960 ( 1 ):28-30.[ 20 ]陈延平.浅谈小儿蛔虫病的诊断及治疗[ J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 ( 3 ):391-393.电针结合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研究彭拥军1,吕鹤群2,乔玉1,潘琳钐1,吴旭1,胡津丽1(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2.盐城市中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3932,81574060,81001556);江苏省中医院2018年度院级课题省级康复中心建设专项项目(Y17kf02-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71790);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19-0395);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人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作者简介:彭拥军(1977-),男,山东宁阳人,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方面的 研究。
多奈哌齐联合针刺及语言康复措施治疗脑梗死后失语的临床分析张成宗【摘要】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针刺及语言康复措施治疗脑梗死后失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128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单纯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行针刺及语言康复措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阅读能力、听理解、复述及命名等语言功能评分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多奈哌齐联合针刺及语言康复措施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可取的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语言功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onepezil with acupuncture and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in the treatment of aphas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128 patients with the aphas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received and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with 6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simply received the treatment of donepezil;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Clinical effect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language function scores of reading ability,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retelling and naming before the treatment (P > 0.05); while after thetreatment, patients in two groups all got better, but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for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one for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donepezil with acupuncture and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will have good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phas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language function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to be applied and promoted.【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多奈哌齐;针刺;语言康复措施【作者】张成宗【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市高官寨卫生院内科,山东章丘2502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为探讨多奈哌齐联合针刺及语言康复措施治疗脑梗死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提高脑梗死后失语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语言功能,本院采用单纯多奈哌齐和多奈哌齐联合针刺及语言康复措施治疗两种方式对接收的128 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进行治疗,且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20184Y0364);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中西医结合康复诊疗提升项目 ZY (2018-2020)-FWTX-8002作者单位:1 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 上海 2004412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上海 201210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 200437作者简介:陈柱 在读研究生 康复治疗师;研究方向:脑卒中后言语语言吞咽障碍康复治疗通讯作者:单春雷,E-mail:*******************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Wernicke失语患者的个案报告陈柱1,2 徐倩1,2 单春雷2,3CHEN Zhu, XU Qian, SHAN Chun-lei【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早期Wernicke失语患者的影响。
比较低频及高频rTMS对Wernicke失语症患者早期自发言语、命名、复述及听理解能力的影响。
方法 对2例脑卒中后颞上回损伤1月余的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患者进行常规针对性语言训练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
经颅磁刺激治疗采用“A-B-A-B”实验设计,A方案:刺激部位L-Wernicke区,10 Hz,1200个;B方案:刺激部位R-Wernicke区,1 Hz,1200个。
A-B方案之间有2天洗脱期。
每周治疗后通过自然交谈、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进行随访,记录患者AQ值及评估过程中的语音资料。
治疗前后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
结果 2例患者WAB中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能力均有显著改善,AQ值提升明显。
第1周治疗后,各项分值提高最多。
治疗4周后,2例患者MOCA值显著提高。
通过语音记录前后对比,2例患者答非所问、无目标词滔滔不绝表达的现象均明显减少,实质词表达增加,家属反应听理解和自主表达改善明显。
语言情态激活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在 1 例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语言情态激活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在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治疗的失语症患者1例,分别在治疗前、A、B、C期后评估患者言语表达能力,其中A期行常规的言语治疗;B期在常规的言语训练基础上增加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C期则在常规治疗语言治疗中采用创新手段语言情态激活法(MODAK)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每期治疗2周。
结果:言语训练前患者自发言语表达、复述、命名能力、书写和计算能力受损较严重;A期后患者听理解能力文字阅读理解能力提高;B期后患者听理解、复述能力改善较明显;C期后患者的自发语、听理解、复述、命名和计算能力均有明显改善。
结论:语言情态激活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能有效提高失语症患者语言能力关键词:失语症;经颅直流电刺激;语言情态激活近年来对失语症患者语言任务的非侵入性大脑刺激研究不断兴起,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国内各医院对于运动性失语的语言治疗有以下几种:应用传统的Schuell刺激疗法和交流效果促进法、旋律疗法等[1]。
但对语言情态激活法( MODAK)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 tDCS)在基底节性失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
本文病例发现将语言情态激活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在改善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命名能力、复述、及句子的表达能力有显著疗效,为以后的失语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3岁,初中文化,家庭主妇,右利手,首次发病,因“言语表达障碍伴右侧肢体运动障碍半年余”入院。
8个月前患者晕倒在地,后遂即送往医院,头部CT检查示:“左侧额叶大面积血肿”,临床诊断为脑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次日全麻下行“经神经导航辅助下行左额叶血肿钻孔外引流术”,术后综合康复,遗留语言表达和右侧肢体运动障碍。
经汉语失语症标准检查患者的自发语为非流畅型,复述能力、命名、文字朗读能力均严重受损,具体检查结果见下表1。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疗效观察马凯敏;俞坤强;徐日;唐冬梅;吴李秀;王红梅;周敏亚【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年(卷),期】2024(39)4【摘要】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左背外侧前额叶结合头皮针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74例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
对照组给予言语训练及头针治疗,同时给予tDCS伪刺激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言语训练及头针治疗的同时联合tDCS治疗,共治疗4周。
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测验(BDAE)评估患者的语言功能,采用采用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CADL)评定患者语言交流能力,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CRRCAE评分、BDAE等级、CADL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CRRCAE评分、CADL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BDAE等级较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RCAE评分、CADL评分、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BDAE等级较对照组改善(P<0.05)。
结论:tDCS刺激左背外侧前额叶结合头皮针可以更好的改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症的语言功能、日常交流能力及生活质量。
【总页数】5页(P195-199)【作者】马凯敏;俞坤强;徐日;唐冬梅;吴李秀;王红梅;周敏亚【作者单位】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9;R743.3【相关文献】1.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2.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疗效观察3.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言语治疗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图命名能力的影响观察4.耳穴压豆结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5.普通针刺联合头针及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10-30T07:44:17.19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2期6月作者:朱柯舟[导读] 失语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朱柯舟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530022摘要:失语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中风后失语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主要治疗方法有体针疗法、头针疗法、舌针疗法、针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药物、经颅磁刺激等。
本文介绍了近5年来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目前相关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关键字;针灸疗法;卒中;失语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循环障碍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局限性或综合性。
它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
失语是中分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通常由左侧大脑中动脉皮质及皮质下损伤引起,发病率20中风%中风~中风38中风%,其中以运动性失语最为常见。
运动性失语又称布罗卡失语或表现性失语。
发病机制为额叶后上部和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主要症状为口语表达障碍,听力理解相对保留。
证候特点为自发言语少、寻言难、言语难、无流畅,甚至无言语。
语言沟通障碍使患者无法与医护人员及家属充分沟通,使患者容易产生抑郁和悲观情绪,从而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过程。
针灸治疗对中风中后运动性失语有较好疗效。
现将近5年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优势及局限性总结如下:一、单纯针刺治疗1.体针疗法体针疗法的优势在于能灵活选择和配穴。
但多数医师仍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穴位,且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利于体针疗法的推广应用。
希望今后能积极探索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体针穴位的选择,丰富不同情况下穴位的选择,以及不同针刺手法对疾病的影响,进行大数据、多中心的对比研究,总结试行的有效治疗标准。
2.头皮针疗法头针疗法在中医与现代解剖学上相互对照,治疗机制已基本明确,规范治疗.中风易实施,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