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标准【精心编辑吐血推荐】共19页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19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课程编号:306410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函授先修课程:建筑材料、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水工建筑物后续课程:水利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教学时数:120学时,面授30学时,自学9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
它是在总结国内外水利水电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施工机械、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研究多快好省地进行水利水电建设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专业知识,并培养从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中主要工种及主要建筑物的施工技术;了解常用施工机械的类型、性能、作业方式与适用条件;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基本方法;掌握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与施工总体布置的设计。
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更是一门应用型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专业知识,培养从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章节名称学时分配序号章节名称学时分配讲授实验自学讲授实验自学1 绪论 1 3 6 第五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6 182 第一章施工导流3 9 7 第六章建筑物施工4 123 第二章地基处理 3 9 8 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7 214 第三章土方工程 4 12 9 第八章施工管理1 35 第四章砌石工程 1 3 合计30 90绪论(1)教学内容①知识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成就与发展②知识点—水利工程施工这门学科的主要特征③知识点—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④知识点—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任务⑤知识点—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则⑥知识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2)本章重点: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内容。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组织》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组织是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任务的核心及前提。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组织课程包含的相关技术内容能够直接服务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生产实践,因此,该课程是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水利类专业岗位群的一门专业课。
知识要点:能利用和明白水利工程施工基本词汇及专业术语,能根据施工图纸和特定环境条件恰当地选用施工技术方法、采取技术措施,安全有效地完成主要水利工程建筑物及典型工种的施工(技术运用),熟知常用工种(混凝土、爆破、钢筋、摸板、灌浆)的施工工艺并能进行生产操作。
能有效地进行主要水工建筑物组织施工,能应用施工技术规范及工程验收规范进行质量检测、控制及安全文明施工,能对生产及质控质检工作中所用的重点设备仪器进行操作运用及维护。
技能要点:遇到工程问题能运用施工基本的技术方法知识及原理进行处理方案的制定和在实际中作出决定以及技术总结的能力,培养自觉接受新技术并运用于生产中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复杂环境中做事能力、及人竞争协作的能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大胆科学思考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有规范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等良好的意识及态度以及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施工技术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的内容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课程的实例、实训和课堂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尽可能取材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以此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
所需内容将主要涵盖并凸现对学生岗位专业能力的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定位“水利工程施工”学习领域由水利行业施工员岗位及岗位群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及“现场施工组织”两个行动领域转化而来,是构成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框架教学计划的专业学习领域。
通过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水利工程现场组织施工与编制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适应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的工作要求;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三、设计思路1.学习领域设置依据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学习领域是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而设置。
2.学习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习目标为本位,用任务训练职业能力,构建“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融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建立项目考核、学期鉴定与毕业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3.学习领域内容制定的依据本学习领域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及排序两个方面对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构。
在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上,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员岗位及其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以工程施工实际应用的技术和方法为主、以适度够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辅,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学习领域内容。
在学习领域内容的排序上,遵循认知规律及水利工程施工流程,由易到难、由分项工程到分部工程的设计学习情境。
四、课程培养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具备以下能力:(1)专业能力:①能合理组织主要水工建筑物的现场施工;②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③能应用施工技术规范与工程验收规范进行施工验收、质量检测及安全文明施工;④能运用施工技术基本理论对遇到工程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是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任务的核心与前提。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包含的相关技术内容能够直接服务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生产实践,因此,该课程是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水利类专业岗位群的一门专业课。
知识要点:能利用和明白水利工程施工基本词汇及专业术语,能根据施工图纸和特定环境条件恰当地选用施工技术方法、采取技术措施,安全有效地完成主要水利工程建筑物及典型工种的施工(技术运用),熟知常用工种(混凝土、爆破、钢筋、摸板、灌浆)的施工工艺并能进行生产操作。
能有效地进行主要水工建筑物组织施工,能应用施工技术规范与工程验收规范进行质量检测、控制及安全文明施工,能对生产及质控质检工作中所用的重点设备仪器进行操作运用与维护。
技能要点:遇到工程问题能运用施工基本的技术方法知识及原理进行处理方案的制定和在实际中作出决定以及技术总结的能力,培养自觉接受新技术并运用于生产中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复杂环境中做事能力、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大胆科学思考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有规范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等良好的意识与态度以及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施工技术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的内容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课程的实例、实训和课堂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尽可能取材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以此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
所需内容将主要涵盖并凸现对学生岗位专业能力的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提高实际工程操作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要求和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程设计目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施工组织和管理,为将来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施工组织等。
2. 施工图纸设计:根据设计图纸,绘制施工图纸,包括施工布置图、施工细节图等。
3. 施工预算编制: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编制施工预算,包括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等。
4. 施工组织和管理:制定施工组织和管理方案,包括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环保节能等。
5. 施工技术措施: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
三、课程设计要求1. 紧密结合实际工程,突出实用性。
课程设计应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注重施工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2.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施工技术和方法。
3. 强化施工组织和管理能力。
课程设计应强化学生的施工组织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创新和团队合作。
课程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课程设计过程1. 选题:根据实际工程需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
2. 资料收集:收集与选题相关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技术标准等,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3. 设计方案制定: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施工组织等。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更是一门应用型专业课。
本课程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技术和方法。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解决一般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土方工程施工1.知识要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土方的开挖、运输、压实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要点。
(2)理解:土方开挖、运输机械的种类、工作特性、适用场合及其生产率的计算方法;影响土料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压实机械、压实参数的正确选择。
(3)了解:土的施工分级及其工程特性,常用土方施工机械的分类、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发展动态等。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正确选择土方工程施工方法、施工方案,并解决相应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爆破施工1.知识要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炸药的基本性能指标及分类、药包的分类及其装药量计算、起爆的基本方法、爆破安全技术、水利工程炸药的分类及其特性。
(2)理解:爆破的基本原理。
(3)了解:爆破基本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要求、爆破方法、材料的发展趋势。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从事爆破设计、安全和施工等方面的能力。
(三)钢筋混凝土工程1.知识要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钢筋的分类、加工和下料;模板的设计、安装、拆除及质量检验;骨料加工工艺流程及质量要求;混凝土拌和机械选择、生产力计算及其搅拌质量控制;混凝土搅拌工厂的布置要求和要点;混凝土运输的技术要求及运输方案选择;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与养护方法;混凝土冬夏季施工措施。
(2)理解:钢筋加工、模板制安、混凝土浇筑养护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关系。
解:碾压混凝土、流态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等的浇筑方法和施工要点。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具有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安装拆除和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养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水利工程施工测量2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3 .课程编码:4 .学时:425 .适用专业:水利工程专业(二)课程性质1 .地位:该课程是高职水利工程的一门专业拓展课。
2 .作用:该课程以“水利水电工程制图与识图”和“工程测量”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水工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以及造价”、“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3 .功能:该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阅读工程图纸、布设施工控制网、渠道测量、施工道路测量、水闸、大坝、隧道和厂房的施工测量的能力,还要初步培养作业现场基本的管理与控制能力。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设置的依据该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有关指导精神和意见,结合高职高专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水利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要求,在与校外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了“水利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而编写。
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该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教学基本原则,汲取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方法,开发适合中国西部生产力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教学力求体现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特点,根据课程岗位目标训练的需要,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实践性。
教学过程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边学边干,以实践活动为核心,辅以理论教学,强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的训练。
3.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该课程旨在为水利工程提供一部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课程教材,培养学生掌握施工放样的理论和方法,具有从事工程建设的施工放样知识,具有进行施工放样的能力,以及具有有关其他工程实践的能力。
本课程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应用能力;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水利工程施工标准一、总则为规范水利工程施工行为,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制定本施工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程,具有强制性。
二、施工管理1. 施工前,施工方要对工程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备。
2.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
3.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各方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4. 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召开施工会议,对施工进展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5. 施工单位应保证施工现场的清洁整洁,保持环境卫生,确保施工安全。
6. 施工单位要确保施工质量,及时完成施工任务,不得因故拖延施工进度。
三、材料和设备1. 施工单位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利工程建筑材料,不得使用劣质材料。
2. 施工单位应检验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确保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3. 施工单位要保养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4. 施工单位要对材料和设备进行分类存放,严格管理,防止材料和设备损坏。
四、施工工艺1.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按照设计方案施工。
2. 施工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按照要求施工,注意施工过程中各项细节。
3. 施工单位要确保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简单、安全可靠。
4. 施工单位要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施工过程平稳进行。
五、质量和安全1. 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定,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3. 施工单位要定期组织工程质量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4. 施工单位要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六、验收和竣工1. 施工单位要按照设计图纸和合同要求,完成主体工程,进行初步验收。
2. 初步验收合格后,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终审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水利工程施工资料整编课程标准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2011-3-18目录1课程定位 (4)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4)3教学组织 (5)4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6)5教学方法与手段 (10)6考核与评价 (10)7说明与建议 (11)1课程定位《水利工程施工资料整编》是施工技术管理专业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也是水利类专业必修课程,其任务是教会学生在工程建设各阶段对基本建设文件、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文件、施工现场安全文件、竣工文件能进行编制、组卷与归档管理,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工程管理与档案信息共享。
该课程引入了行业规范。
本课程以《工程制图》、《建筑材料》、《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水工建筑物》等课程为前导课程。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本课程由三个项目3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及能力分析见下表1。
表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二)课程目标根据专业调查研究,针对从事工程建设施工资料员岗位及施工人员从事资料编制工作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及专业教学标准对该课程提出的要求,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⑴、熟知工程资料特点、质量要求⑵、熟知施工方对工程资料管理职责⑶、熟知工程资料归档范围、保管期限与密级⑷、掌握施工单位文件形成及分类⑸、掌握施工单位文件形成及分类⑹、掌握竣工图类型、折叠方法⑺、掌握工程档案资料组卷要求、排序原则、装订及移交验收要求2、技能目标⑴、能规范编写、收集整理工程资料⑵、能规范地对基建单位文件进行组卷⑶、能规范地对施工单位文件进行组卷3、态度目标①爱岗敬业,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努力工作的精神,认真务实工作态度;②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具有团队、吃苦勤奋精神;③诚实守信,科学严谨、乐于奉献;3教学组织本课程主要以培养水利工程施工资料员为目标,其岗位工作主要是施工现场资料整编。
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及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确定教学内容,再通过归纳、总结、提炼并遵循认识规律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学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