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对对碰 ——关于“谐音”的语文课题研究小报告_950字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汉字谐音现象的研究报企作文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汉字谐音现象就像一个无处不在的小精灵,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乐趣和惊喜。
今天,就让我来给您详细讲讲这个有趣的现象。
前段时间,我家附近开了一家新的水果店,店名叫做“百果鲜疯”。
一开始,我还真没反应过来这其中的奥妙,只觉得这名字有点怪怪的。
后来仔细一想,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用了“百果香风”的谐音,寓意着店里的水果新鲜美味,香气如同风一样飘散开来。
这巧妙的谐音运用,不仅让人一下子记住了店名,还充满了创意和趣味性。
还有一次,我和朋友在街上闲逛,路过一家小吃店,店名叫“粥绝伦”。
看到这个名字,我和朋友相视一笑,这明显是借用了“无与伦比”这个词,把“无”换成了“粥”,强调了店里粥品的独特和美味。
走进店里,果然发现他们的粥种类繁多,味道也确实是“粥绝伦”。
在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贴春联,而谐音在春联中也时有出现。
比如“福倒(福到)”,人们会故意把福字倒着贴,取“福到了”的好意头。
还有“年年有鱼(余)”,画上的鱼象征着年年都有剩余的财富和好运。
再说说广告吧,谐音在广告中的运用更是数不胜数。
比如“骑(其)乐无穷”,原本是“其乐无穷”,被用在摩托车的广告上,强调骑行的快乐没有尽头。
“默默无蚊(闻)”,则是蚊香的广告,意思是使用后没有蚊子的骚扰。
不仅在商业领域,在日常生活中,谐音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
有一次,我同学给我讲了个笑话。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谁能解释一下‘四舍五入’?”小明马上站起来说:“‘四舍五入’就是如果四被舍弃了,那五就可以进(近)来了。
”这个笑话虽然简单,却巧妙地利用了“进”和“近”的谐音,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还有网络用语中的谐音,“鸭梨(压力)山大”,形象地表达了压力像山一样大的感受。
“杯具(悲剧)”,把原本沉重的词变得轻松幽默,让人在自嘲中释放压力。
汉字谐音现象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它能让语言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易于记忆。
通过巧妙地运用谐音,商家能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在日常交流中,谐音能让我们更轻松地表达情感,增添生活的乐趣。
谐音调查研究报告范文作文
话说这谐音啊,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
大家平时聊天、开玩笑的时候,都爱用谐音来搞点气氛,对吧?比如“吃货”这个词,有时候就被谐音成了“吃货一族”,听起来就特别有趣,感觉像是有一大帮子人都爱吃东西似的。
说到谐音,我还想起了网络流行语。
像“蓝瘦香菇”这种,就是把“难受想哭”给谐音成了“蓝瘦香菇”,你说是不是挺有意思的?这种谐音梗一出来,大家都觉得挺好玩,纷纷模仿,一下子就成了热门话题。
当然啦,谐音也不只是用来搞笑的。
在商业广告里,谐音也经常被用来吸引顾客的注意。
比如有个卖洗衣液的广告,就用了“洁净无瑕”的谐音“洁净无虾”,让人一听就想到干净的衣物上没有污渍,也没有小虾这样的杂物,这不就是咱们想要的洗衣效果嘛!
不过,有时候谐音也会带来点麻烦。
我记得小时候老师总是强调,写作文别用错别字,尤其是谐音字。
因为有时候一不小心用了个谐音字,意思就完全变了。
比如“事故”和“世故”,听起来差不多,但意思可就差远了。
再来说说地域文化里的谐音吧。
不同地方的人对同一个词的谐音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比如南方有个地方的人会把“福”字谐音成“富”,觉得特别吉利;但在北方某个地方,可能就有别的谐音解读了。
有趣的谐音研究报告作文《有趣的谐音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谐音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谐音是一种通过语音和语义的巧妙组合,给人们带来愉快感受的语言现象。
本次研究旨在探索有趣的谐音现象,分析其对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谐音的研究报告。
首先,谐音在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谐音通过类似的发音方式,将本来没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了令人捧腹笑的效果。
例如,“二条皇后”和“糖熬皇后”的谐音,将皇后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迷之滑稽的意境。
这种谐音现象引发了人们对语言多义性的思考,也展示了语言的无限魅力。
其次,谐音也对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语言和音韵系统,从而孕育出各种有趣的谐音现象。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由于中文有大量的同音字,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词语的语义,制造出许多令人捧腹的笑话。
而在英文中,谐音常常被用于创作歌曲和诗歌,给人们带来了艺术的享受。
这些鲜活生动的谐音现象,反映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美妙之处。
此外,谐音也常常用于广告和宣传中。
谐音可以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帮助品牌或产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例如,“卫龙辣条,辣到洪荒之力”的广告语中,通过“洪荒之力”和“辣到”两个谐音词的巧妙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辣条的辛辣口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然而,谐音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
有时候,谐音会导致信息的误解或失真。
比如,在国外很多人将“中国”一词谐音为“Ching Chong”,这个发音在某些文化中被认为是对亚洲人的侮辱性称呼。
这种错误的谐音带来了文化上的冲突和伤害。
综上所述,谐音既是语言的一种鲜明特征,又对文化和社会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艺术和娱乐乐趣,也展现了语言的多样性和无限魅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在使用谐音时注意文化差异,避免产生冲突和误解。
相信随着对谐音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有趣的语言现象。
五年级语文作文关于谐音的研究报告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谐音奇趣探秘记大家好,我是五年级的小小语文小博士。
你们知道吗?汉语里有些词语读音虽然一模一样,但写出来后汉字完全不同,意思也是天壤之别。
这种非常有意思的语言现象就叫做"谐音"。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谐音的奥妙吧!什么是谐音?谐音就是指两个词语读音相同,但是汉字写法和词义完全不一样。
比如"喜钟"和"希重",读音都是"xǐzhòng",但前者是"喜欢钟表"的意思,后者则是"希望重视"的意思,两者毫无相同之处。
再比如"母狗"读音和"穆姑"一模一样,但一个是指雌性犬科动物,另一个则是对朋友母亲的尊称。
真是骗人的捉迷藏啊!谐音有什么用呢?其实谐音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可大着呢!首先,谐音可以制造一些有趣的双关语和谐音谜语。
比如"一男一女理发馆"读作"一男一女理发亘","鞋店的理发师"读作"靴师理发",你理解了吗?这些双关语把同音词运用自如,引人会心的一笑。
其次,谐音在我们创作儿歌、儿童诗词时也可起到很好的修辞作用。
比如小诗《咕咚咕咚》:"小溪咕咚咕咚流,阳光照在水面上。
小草绿绿地生长,小鸟在枝头欢唱。
"其中"咕咚"二字借助了声音的拟声效果,使诗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
再次,谐音也常用于取名和起外号、绰号。
有位著名的航海家叫郑和,后人根据他的名字给他起了个外号"张渡",听起来就像"张家渡"。
还有些地名如临汾、云阳、耒阳等,都是借助了谐音的魔力让地名朗朗上口、听起来亲切有味道。
谐音的种类可真不少通过研究,我发现汉语谐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纯正的谐音词:例如"重翔"和"冲象",读音完全一样。
关于汉字谐音的研究报告五下作文
今天,我不经意中才突然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秘密!汉字,以前也可以“变身状态”!
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谐音”这样的词,是在语文课上。
老师指指“吃”字,说它和“chī”的发音一样,还画了一个有趣的图,上面是一个张着嘴
巴的“人”在“吭叽哼叽”地吃东西。
我们都不由得忍不住笑出声来。
再后来,我才发现汉字的“终极变身”可不简单!比如“爱”字,可以变读成“ài”的“爱”,也可以变读成“ài”的“挨”,甚至还可以变读成“āi”的“哀”。
就像一个魔法师,探手一挥魔杖,让汉字转成了另一种声音。
我还发现了许多非常有趣的谐音,例如“金鱼”和“金玉良言”,“瓜果”和“功课”。
它们看起来像一对孪生兄弟,长得不太一样,却有着达成默契的名字。
当然了,我最喜欢的谐音是“念念相牵”。
它看上去像两颗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蕴满了温暖和幸福。
也许汉字的“神奇精灵”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去发现。
我会继续努力,像一个小侦探一样,一路探索汉字的世界,发现更多有趣的事!。
关于汉字谐音的使用研究报告作文在咱们的日常生活里,汉字谐音那可是无处不在,妙趣横生。
今儿个,我就来跟您好好唠唠这汉字谐音的事儿。
先来说说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儿。
有一回,我跟几个朋友一块儿去逛街。
路过一家水果店,门口挂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柚见倾心”。
这可把我们给逗乐了,谁能想到,原本普普通通的柚子,用了谐音“又见倾心”,一下子就变得浪漫又有趣。
我们几个人就因为这四个字,毫不犹豫地走进店里,买了几个柚子尝尝。
再往前走,又瞧见一家卖衣服的店,店名叫做“衣心衣意”。
可不是“一心一意”嘛,这巧妙地表达出了店家对顾客服务的用心,让人感觉在这儿买衣服能得到全心全意的照顾。
要说汉字谐音用得最多的,还得数各种广告词。
比如说那个“骑乐无穷”,原本是“其乐无穷”,用在自行车的广告上,瞬间就让人觉得骑上这自行车能有无尽的快乐。
还有“默默无蚊”,把“默默无闻”改成这个,一下就突出了蚊香的强大功效,能让蚊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过年的时候,汉字谐音更是大放异彩。
您瞧瞧那些春联,“福倒(福到)”“年年有鱼(余)”,简简单单的一个字的变化,就饱含着对新的一年满满的祝福和期待。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
婚礼现场布置得那叫一个美,到处都能看到汉字谐音的巧妙运用。
喜糖盒子上印着“枣生桂子”,其实就是“早生贵子”,用红枣、花生、桂圆、瓜子这几样东西,寄托了对新人早日生儿育女的美好祝愿。
还有啊,现在的网络用语里,汉字谐音也是特别流行。
比如说“集美”,其实就是“姐妹”,听着就感觉特别亲昵。
“雨女无瓜”,就是“与你无关”,带着一种俏皮和任性。
仔细想想,汉字谐音之所以这么受欢迎,能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它有好多优点。
首先,它能让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本来平平无奇的一句话,用上谐音,立马就变得新鲜、好玩儿,让人印象深刻。
其次,它还能传递一些不好直接说出口的意思,委婉又巧妙。
比如说,送礼物的时候,送个梨子不太好,因为“梨”谐音“离”,大家都想讨个吉利,不想有分离的寓意。
作文谐音谐音报告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我发现生活里到处都是谐音的影子,有时候能让人捧腹大笑,有时候又让人摸不着头脑。
今天我就来跟您唠唠我碰到的那些和谐音有关的趣事。
有一回,我和朋友一块儿出去逛街。
路过一家小吃店,店门口的招牌上写着“蚝情壮翅”。
我俩一开始愣是没反应过来,站在那儿琢磨了半天。
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豪情壮志”的谐音啊,这是在卖烤生蚝和烤鸡翅呢!你还别说,店家这创意真绝,成功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我俩二话不说就走进店里尝了尝。
那味道,还真不错,不过比起这有趣的招牌,还是稍微逊色了那么一点儿。
还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特别搞笑的段子。
说是有个人去买衣服,看中了一件,问老板:“这衣服多少钱?”老板说:“88 元。
”这人一听,皱了皱眉说:“怎么这么贵,能不能便宜点?”老板一脸神秘地说:“这可是‘衣心衣意’给您准备的,88 已经很优惠啦!”这人当时就懵了,啥“衣心衣意”?琢磨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是“一心一意”的谐音,意思是这件衣服是一心一意准备的,所以价格不能再低了。
把我笑得肚子都疼了,这老板可真是个营销鬼才!再说说前段时间,我家附近新开了一家水果店。
那店名可太有意思了,叫“柚见梨想”。
我每次路过都忍不住笑出声,这不就是“又见理想”嘛。
走进店里一看,水果还真是新鲜又齐全。
我买了个柚子和几个香梨,边挑边和老板闲聊。
老板说他取这个名字就是想让人觉得特别,能记住这家店。
还真别说,就冲这名字,我都成了他家的常客了。
记得有一次过情人节,我在街上看到有个小伙子卖花。
他的牌子上写着“花点心思,莓你不行”。
我一看就知道,这是“花点心思,没你不行”。
周围好多女孩子看到都忍不住买了花,这小伙子靠着这个谐音创意,生意那叫一个红火。
有一天坐公交车,路过一个楼盘的广告。
上面写着“房不胜房”,我开始还以为是说房子不好呢,后来一想,这是“防不胜防”啊,估计是想说他们的房子太抢手,让人防不胜防地就想购买。
还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
关于谐音字的使用研究报告作文谐音字口语化研究报告。
为啥喜欢用谐音字?
讲真,谁不喜欢谐音字呢?一说到“百年好合”,马上就想到
了“百合”花;一说“破釜沉舟”,脑海中就浮现了“锅都砸了”
的画面。
这些字不仅读起来好听,还特有意思,让人一听就懂,印
象深刻。
谐音字,轻松记忆小助手。
你有没有发现,一些广告语或者口号,用了谐音字后就特别好记?比如那个“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一听就知道
是丰田的广告,而且还挺有哲理的。
这就是谐音字的魔力啊!
谐音字,文化小窗口。
有时候,谐音字还是了解文化的一个小窗口。
比如“年年有余”这道菜,其实就是鱼,因为“鱼”和“余”谐音。
这不仅仅是一道
菜,还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谐音字,玩味无穷。
我个人最喜欢玩谐音字了!和朋友聊天时,偶尔来个谐音梗,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
但也得注意,别玩得太过火,不然容易造成误会。
谐音字,未来何去何从?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谐音字将来会怎么样。
但我觉得,只要大家还喜欢用,它就不会消失。
毕竟,语言就是用来交流和表达的,只要大家觉得好玩、有意思,谐音字就有它的舞台。
关于滥用谐音字的研究报告作文
有时候吧,咱们汉语里那些谐音字真的挺有意思的。
你比如说吧,“猴儿急”这个词,听着就像猴子一样着急,形象生动得让人
一下子就懂了。
这种谐音,就像是给语言加了点调料,让它更有味道。
记得有次跟朋友开玩笑,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糖衣炮弹’啊?”他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其实
我就是想说他说话好听,像糖衣一样甜,但里面可能藏着点“炮弹”似的狠话。
这种玩笑话,用谐音字一说,气氛马上就活跃了。
不过话说回来,有时候谐音字用多了也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次我去一家新开的餐厅,看到菜单上有个“鱼香肉丝”,我心想
这不就是鱼香味儿的肉丝吗?结果端上来一看,根本没有鱼!后来
才知道,原来“鱼香”是个谐音,意思是“余香”,就是说这菜吃
了之后嘴里还留香。
虽然理解了之后觉得挺有意思的,但刚开始确
实有点懵。
所以说啊,谐音字这东西,用好了能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生动
性,但用得不当也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咱们在使用的时候,还是得注意一下,别让谐音字成了“坑人”的字。
关于汉字谐音现象的研究报告作文汉字谐音现象,生活中的小玩笑。
嘿,听说过“马上有钱”吗?这可不是真的骑在马背上就有钞票飞来,而是利用“马”和“上”的谐音,寓意着新的一年财运亨通。
这种汉字谐音,就像是生活中的小玩笑,让人会心一笑。
记得小时候,奶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年年有鱼”,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想要家里年年都有鱼吃,而是“鱼”和“余”谐音,寓意着年年有余,生活富足。
这种巧妙的谐音运用,既体现了老一辈的智慧,也给生活增添了不少趣味。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可不是真的说谁给蛇画上了脚,而是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坏了事。
这里的“足”与“多”谐音,让人一听就明白其中的含义。
这种幽默的谐音表达,不仅让语言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让人记住。
还有那句“药到病除”,听起来就像是吃了药病就会马上好。
但实际上,“除”与“除”谐音,更准确地表达了药物能够消除病痛的意思。
这种谐音的运用,既突出了药物的功效,也让人对治疗
充满了信心。
汉字谐音,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小调料,给平淡的日子增添了不少乐趣。
无论是节日的祝福、日常的交流,还是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这种独特而有趣的语言现象。
谐音对对碰——关于“谐音”的语文课题研究小报告_950
字
课题的提出:在学习了第五单元的“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后,我们对“谐音”这些系统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作了关于“谐音”的课题报告。
课题的分工:资料调查员——曹巨超
撰写报告员——陈超卓
研究的过程:2007。
12。
30 课题分工和讨论研究;
2007。
12。
31 上网查询和上街调查有关资料并分析整理;
2008。
1。
1 撰写,打印研究小报告
总结后报告: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找到的资料如下
一个乡里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
”(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了。
)
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
”(现在请乡长讲话。
)
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同志们,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
有些广西人讲普通话,咬字不准,常常带明显的地方口
音!普通的是将:空读成公,口读成狗,风读疯,由此闹出以下笑话
有朋友远到,一般吃饭必上一盘田螺,主人夹起一颗一看说:公的!便弃之,又夹起一个又道:又是公的!嘴里不断嘀咕:又是公的!朋友非常惊讶,心想:厉害!广西人厉害!连田螺的公母都看的出来!
也是请朋友吃饭,广西人有点感冒,发现自己坐在空调风口下,便说:我感冒,不能坐在疯狗边。
讲完就换坐了,朋友不乐意了,啥意思?我是疯狗??
(翻译: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
一个外国女孩嫁到中国来,在早饭时,对于不会吃油条的她被指点说:“你蘸着吃。
”
她马上站起来,又被告诉“你蘸着吃!”
她一头雾水,委屈的说:“让我站着吃,我已经站起来了,还要站到哪儿去?”
1。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杨柳枝温庭筠
2。
井底点灯深烛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刘禹锡
3。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
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上联:「清」暗寓清朝统治。
下联:「明月」怀念明代。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上联:「丝」谐「私」。
下联:「泥」谐「疑」,方言读音。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上联:荷「何」,藕「偶」。
下联:杏「幸」,梅「媒」。
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子路,即孔子的弟子,又可解为「棋子的路数」。
颜回,即孔子的弟子,又指「面颜的真容」。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借写竹咏物言志。
粟绽缝黄见
藕断露丝飞
上联谐凤凰。
下联谐鹭鸶。
感想与收获:在这次调查中,我学会了利用谐音可以搞笑,可以作诗,感受到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有着灿烂的文化,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