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体育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的意义和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325.25 KB
- 文档页数:5
浅析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与保护1. 引言1.1 引言体育无形资产是指在体育事业中所具有的非物质性质的资源和价值,包括体育品牌、体育文化、体育人才、体育技术等方面的资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体育产业的兴起,安徽省的体育无形资产逐渐受到重视。
如何有效地开发和保护安徽省的体育无形资产,已成为当前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全面分析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的定义与特点之后,我们将探讨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的重要性。
通过挖掘和利用体育无形资产,可以促进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塑造安徽省的体育形象,提升安徽省在全国乃至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影响力。
我们也需认识到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如侵权盗用、技术窃取等问题,对策应及时推出,确保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的合法权益。
针对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的策略与途径,我们将就如何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合力,推动体育无形资产的创新与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为了更好地保护安徽省的体育无形资产,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旨在引起社会对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的重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安徽省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的定义与特点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是指在安徽省体育产业运作过程中所拥有的无形价值、无形权益和无形资源。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具有非物质性和无形性。
这些资产无法看见、摸索或量化,但却具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和作用。
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具有稀缺性和独占性。
这些资产是有限的资源,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只能由特定主体拥有和利用。
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具有无形壁垒和不易模仿性。
这些资产不仅源自于特定主体的独特经验、技术和品牌,而且难以被其他主体所复制。
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具有价值稳定性和增值潜力。
这些资产不仅可以稳定地支撑主体的经营和发展,还具有较高的增值空间和潜力。
安徽省体育无形资产是安徽省体育产业运作过程中所具有的非物质性资产,具有无形性、稀缺性、独占性、无形壁垒、不易模仿性、价值稳定性和增值潜力等特点。
体育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体育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运动员权益以及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体育知识产权保护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加强体育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立法保障在加强体育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首先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相关法律,但是对于体育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一定的短板。
因此,应加快完善专门的体育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体育知识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范围,加强对违法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二、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体育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加大执法力度。
应加强相关执法部门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加强对体育赛事、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侵权行为的监管和打击。
加强执法力度的同时,还应完善相关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中,形成共同维护体育知识产权的合力。
三、加强国际合作体育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促进。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间有关体育知识产权保护的条约和协议,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各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体育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发展。
四、提高运动员意识运动员作为体育知识产权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应加强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相关机构和组织应加强对运动员的法律知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培训,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并且能够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只有运动员们积极参与到体育知识产权保护中,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体育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
五、加强体育产业联动体育知识产权保护需要与体育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形成良性互动。
体育产业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高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并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
同时,体育产业企业还应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
论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策略摘要: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已成为整个体育产业的主体内容,对体育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来之际,广泛合理地开发体育无形资产,用好和管理好体育无形资产,对于加快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经营;策略一、体育无形资产的内涵与特征1.体育无形资产的内涵鲍明晓1998年在“关于体育无形资产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对体育无形资产概念、分类、特点等进行了阐述,认为体育无形资产是存在于体育运动中的具有体育特质、受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以知识形态存在的、通过市场运营能持续地为所有者和经营者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
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体育竞赛活动的举办权和经营权。
包括冠名权、冠杯权、广告发布权和广播电视转播权、竞赛表演活动的名称、会徽、吉祥物等标志的特许使用权和经营权;②体育组织、团队和名人的声誉、广告及其代理权;③体育知识产权。
如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的使用权、转让权及其它体育科技成果权;④体育场馆、设备的租赁权,土地使用权;⑤体育彩票的发行权、专营权和销售权;⑥法律、法规规定的或国际惯例承认的其他体育无形资产[1]。
2.体育无形资产的基本特征由于体育无形资产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因此必定具有无形资产的一些性质。
在综合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和分析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特性是:①无形性。
无形资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要依附一定载体而存在的资产。
这是体育无形资产最明显的特征。
②广泛性。
因为体育无形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那么体育无形资产的存在同样具有广泛性。
③可投资性。
因为体育无形资产具有无形资产的一些特性,所以它和一般企业的无形资产一样,具有可投资性。
④垄断性。
体育无形资产为特定的主体所占有,其所有人依法享有所有权,不容他人侵犯。
这种垄断受到法律的保护,禁止他人无偿取得。
我国体育无形资产发展对策的研究一、体育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特征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体育市场化、产业化已成为必然,体育无形资产这一新的概念近年来也就随之而出。
体育无形资产具有了无形资产的某些性质,但又有特殊性。
多数学者认为,体育无形资产是指存在于体育运动中的、具有体育特质、受特定主体控制、不具有实物形态、能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
所谓体育无形资产就是通过体育运动实践形成并主要为体育组织所有,以知识形态存在并通过各种体育市场进行运营,能够为其所有者和使用者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
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比赛等活动、体育组织的名称、徽记、吉祥物等标志、专利权、秘密、标志权、版权、特许经营权、人格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二、我国体育无形资产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体育无形资产在国外的开发已经很成熟,并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由于体育无形资产市场化较晚、产业化程度较低,在这方面还缺乏经验。
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主要以企业赞助运动队和大型比赛的形式为主。
1987年广东省举办第6届全运会首次尝试对会徽、吉祥物、秩序册广告和场地广告等无形资产的开发,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1994年中央电视台出资1000万元购买全国足球甲A联赛的电视转播权,标志着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特别是1996年之后,我国对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的内容、数量、规模以及收益都不断增多、增大。
随着近年来我国举办各种世界大赛,特别是2022年成功举办奥运会,都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无形资产的发展。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体育无形资产市场开发还是以冠名权开发为主。
由于缺乏专业的营销包装、市场运作和广告服务,许多体育组织称号、标识、专利特许权资产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一)体育无形资产意识的淡漠对无形资产的整体认识不足,对体育无形资产管理不善是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
体育产业领域的开发主要在物质领域,其“无形”的特性致使人们很容易忽略对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与开发,只顾及眼前利益,缺乏长期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