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节 细菌
- 格式:ppt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28
第二节细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2、通过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对比,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能力目标:设计对照试验,对试验结果做出合理预测和分析;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项统一的观点;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2、通过了解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养成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细菌的结构特征与营养方式;细菌的繁殖;巴斯德“细菌实验”的再次探究。
三、教学难点巴斯德“细菌实验”的再次探究。
四、教学方法教法:谈话法、引导探究法、自学指导法学法:资料分析法、自主学习法五、教学过程1、引入侯老师的疑问:干涸的池塘中下雨之后就会有鱼,这鱼是如何来的?是自发产生的吗?过渡:其实,人们对细菌的产生也有类似的疑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和细菌有关的知识。
细菌是如何被发现的?2、学习细菌的发现指导学生看书P82:思考:①、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现了细菌?②、列文虎克发现细菌对你有什么启发?过渡:虽说当时人们已经知道了细菌的存在,但是细菌究竟从何而来,人们并不清楚。
其实关于细菌究竟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好久,而且前几天还让我郁闷了一把。
3、实验探究:细菌究竟从何而来?事情是这样的:上周五我在家煮了一锅排骨汤,由于到朋友家去玩,到周日才回家。
结果不幸发生了,我发现放在空气中的肉汤就这样自然变坏了。
我在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肉汤变坏的呢?你们说说是什么原因?(学生:是细菌)肉汤中的细菌从何而来呢?(空气)我把锅盖盖的很好呢,细菌怎么会进去?!我觉得肉汤中的细菌是肉汤中的物质变来的,细菌是自己产生的。
您们觉得呢?(空气中的细菌跑到肉汤中的。
)过渡:现在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好通过实验证明究竟谁正确。
你们准备怎么证明你的想法?现在讨论一下。
(一会之后,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
老师补充纠正。
估计学生会照着书本上的来讲解。
)补充问题:①、你是如何想到这个办法的?自己想出来的还是看书本的?——看书本的同学站在伟人的肩膀上看的更清楚;自己想出来的记忆更牢固。
第二节细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会实验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
(2)学会比较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图,知道细菌的结构特点。
(3)知道细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及细菌生命活动的特点。
2. 能力目标(1)增强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的能力。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细菌的学习,使其认识到讲究卫生、维护人体健康的必要性。
二、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细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及细菌生命活动的特点。
难点:学会比较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图,知道细菌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疑问四、引入新课1、教师播放视频“口腔内的细菌”,让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所看到的现彖,看后你回答你看到的和想到,通过视频真实的画面,牛看到口腔内大量细菌迅速繁殖,提出了很多问题:'口腔内那么多细菌为什么日常我们看不到?细菌什么繁殖方式使它繁殖那么快呢?……激起学生急切探究细菌的欲望,随之师生一起走入细菌的学习五、探究新知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00个细菌排成一行才有I毫米长。
所以尽管细菌分布广泛,但人们却看不到它,若要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必需借助显微镜才行。
请大家阅读课本110 页的演示实验:《观察细菌》来认识:一、细菌的形态结构I.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110页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并讨论完成下列内容:(1) 小组内共同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2)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物像?(3) 转换高倍物镜时,为什么要转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扳动物镜?2. 请2位同学到前面演示操作步骤,要求其他同学仔细观看,指出其不足之处。
3. 用电子摄像头连接到电脑上,投射出显微镜下的物像,(或提前做好图片)指导学生观察 并描述细菌的形态如何?4. 课件展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指导学生更清晰的观察放大倍数更大的细菌:细菌 有儿种形态?总结:细菌的形态有三种,及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第二节细菌教学目标:1.学会实验观察细菌的形态构造。
2.学会比拟细菌和动植物细胞构造图,知道细菌的构造特点。
〔重点、难点〕3.知道细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及细菌生命活动的特点。
〔重点〕4.增强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的能力。
5.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能力。
6.通过对细菌的学习,使其认识到讲究卫生、维护人体安康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及结论,了解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探究方法,能阐述植物和动物的细胞构造,为学习细菌的形态、构造和生命活动奠定了根底。
并且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为讨论交流活动获取知识做好了准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资料、图片、视频、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细菌的发现、发布、形态构造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课件展示情境图片〕在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见过这些现象:你生病拉肚子,医生告诉你要注意饮食卫生,吃饭前妈妈总是让你先洗洗手,吃剩的饭菜存放久了就会腐败变质,这些都与什么生物有关系呢?那么细菌终究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与我们的关系又是怎样的?生1:巴斯德的实验告诉我们,肉汤腐败变质是细菌引起的。
生1:这些都与细菌有关系学生观看图片,通过教师的讲述对图片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快速直接的引起学生的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细菌并不陌生,其实自己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细菌的世界,了解未知的奥秘。
出示课题:细菌求知欲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15分钟知识点一:细菌的形态构造1.阅读下面小资料来认识一下细菌:从小资料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小资料】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个。
细菌的个体非常小,大约1000个细菌排成一行才有1毫米长;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