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6
艾草泡水的功效与作用艾草,又称艾蒿、艾叶,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自古以来,人们就发现用艾草来泡水有许多功效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民间和家庭健康保健中。
本文将围绕艾草泡水的功效与作用展开论述。
一、治疗妇科疾病艾草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如痛经、月经不调、子宫寒冷等,泡水饮用能够调理阴道、卵巢和子宫,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经期痛苦。
特别是对于寒痛型痛经和子宫寒冷,艾草的温热性质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令人感到温暖舒适。
二、保健调理1. 清肝明目:艾草泡水对眼睛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能够缓解眼部疲劳和干涩,改善视力。
长时间使用电脑、看手机的人可以经常饮用艾草泡水,有助于缓解眼睛疲劳带来的不适感。
2. 调节肠胃功能:艾草泡水可以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
尤其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艾草中的挥发油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能够帮助胃肠道消化吸收,舒缓胃肠不适。
3. 清热解毒:艾草泡水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咽喉炎等症状。
艾草中的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
此外,艾草还可以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提高免疫力。
4. 消肿止痛:艾草泡水还可以用于治疗肌肉酸痛、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疼痛和肿胀的症状。
艾草中的芳香物质能够刺激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和关节的疼痛。
此外,艾草还具有镇痛止血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牙痛、出血等。
三、养生保健1. 提高睡眠质量:艾草泡水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特别是对于失眠的患者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艾草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神经紧张,促进放松入眠。
2. 防治湿疮和脱发:湿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泡水饮用艾草可以去湿热、清热毒,减少湿毒滋生。
同时,艾草还可以改善头皮血液循环,促进毛囊的新陈代谢,减少脱发问题。
3. 防止感冒和呼吸道疾病:艾草泡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对抗疾病的能力。
艾草中富含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能够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艾草百科知识艾草(Artemisia argyi),又称艾蒿、蕲艾、香艾等,是菊科蒿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艾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医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艾草的起源、分布、用途以及文化意义等方面的知识。
一、起源与分布艾草起源于中国,已有约2500年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艾草化石出现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
艾草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尤其以湖北、四川、湖南、河南等地的产量较高。
此外,艾草还分布在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
二、药用价值艾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茎、叶和花上。
艾草的茎、叶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菌、抗过敏、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艾草的药用价值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被认为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三、用途1. 食用:艾草的茎、叶可食用,具有独特的清香味道。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用艾草煮鸡蛋、做艾叶粑粑等食品,以驱邪避瘟、强身健体。
2. 药用:艾草的茎、叶可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艾叶可用来煮水洗澡,具有祛寒、祛湿、止痒等功效;艾绒可用来制作艾条、艾炷等,用于艾灸、薰灸等疗法,具有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
3. 观赏:艾草植株低矮,绿期长,具有观赏价值。
可用来点缀花境、花坛等,也可用于草坪边缘的种植。
四、文化意义艾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用艾草来驱邪避瘟、祈求健康。
许多地方还有挂艾叶菖蒲、佩香囊等习俗。
此外,艾草还被认为是辟邪之物,可以驱除疾病和厄运。
在道教中,艾草被认为是神草,具有驱邪避瘟的作用。
五、种植技术艾草的种植技术相对简单,适应性强,可以在多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艾草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对水分要求不严格,但以湿润为主。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地:艾草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
避免在低洼、易积水的地方种植。
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
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分。
“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作为“灸”使用。
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民间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时,以艾草作为燃料效果更佳。
【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青、蒿枝、萧、艾青、蒿草等通过长期实践,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艾是一种灸用最好的原料。
现代研究发现,地球上的植物叶子的脉络惟有艾叶最均匀,早在三千年,聪明的中国人就发现了艾用作灸的原料最为适宜。
艾,是一种中药,为多年生草本,叶似菊,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茸毛。
性温芳香,五月采集,叶入药用。
艾素以洞庭长杆艾为佳,叶厚而绒多,是历代制作金艾绒的上等原料。
洞庭地理位置优越,冠以…鱼米之乡‟而气候湿润,艾草繁密旺盛,最适宜艾灸!也深得历朝御医的信赖广泛用于宫廷。
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1973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了三号汉墓,这是一次颠覆历史的重大考古发现。
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而作为宫廷用物的3篇记载有关经脉灸法的帛书,是目前见到的《本草纲目》,《内经》以前的珍贵医学文献,也把对中医艾灸的认识大大提前了。
通过这3篇残缺不全的文字,我们依然能够窥测远古先民以艾条治病的起源、方法和应用。
艾曾历史上广泛应用于临床,她不仅是中国人一种用来治病的好方法,而且还是凝聚华夏儿女智慧、传播中华民族友谊的载体。
她跨出国门、漂洋过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湖南的艾,艾灸、制艾技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由此也奠定了湖南在用艾,制艾技术上发达的历史地位。
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
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
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艾草的功效与作用艾草,又称苦艾、艾蒿,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民间偏方中。
它具有较多的功效与作用,能够在多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艾草的功效与作用,并列举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同时,也会说明艾草的禁忌使用情况,避免不适当的使用误区。
一、艾草的功效1. 温经散寒:艾草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寒凉症状,如寒疝、寒湿痹痛等。
在中医理论中,艾草有温通脉络、祛寒湿的功能,可以通过温热的作用,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寒凉症状,如经期痛经、腹痛等。
2. 补肾壮阳:艾草被认为具有补肾壮阳的效果,对于肾虚所致的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艾草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精油等,可以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增加性激素的分泌,从而改善男性阳痿早泄等问题。
3. 祛风除湿:艾草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适用于风湿关节痛、湿疹和湿热性皮肤病等问题。
艾草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消肿、镇静等功效,可以缓解痛风和风湿疼痛,同时也可以消除湿疹和湿热性皮肤病的症状。
4. 止血化淤:艾草是一种具有止血化淤的中药,对于出血性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艾草能够活血化淤,消肿止痛,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
在治疗跌打损伤、刀伤出血和咯血等问题中,艾草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止血效果。
5. 清热解毒:艾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消除热邪和毒素,对于风热感冒、痈肿疮疡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艾草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挥发油、酮类物质等,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排毒,提高免疫力,有效地改善相关症状。
二、艾草的应用领域1. 中医治疗:艾草在中医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寒热症状,如寒湿疼痛、虚寒胃痛等。
将艾叶炒至微黄色后,可以制成艾绒,用于艾灸疗法,通过艾热的刺激,调节经络,改善气血循环,起到温通经络、暖身驱寒的作用。
2. 助眠镇静:艾草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失眠、焦虑、抑郁等问题的治疗。
艾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镇静效果,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症状。
艾草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
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
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
花果期9-10月。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中文学名:艾草拉丁学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别称: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二名法:Artemisia argyi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菊目科:菊科属:蒿属种:艾草命名者及年代:H. L év. & Vaniot, 1910英文名称:Chinese mugwort一、形态特征数,高80-150(-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
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具长柄,花期萎谢;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每侧具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齿,干后背面主、侧脉多为深褐色或锈色,叶柄长0.5-0.8厘米;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
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
茎单生或少中部叶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菱形,长5-8厘米,宽4-7厘米,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至半裂,每侧裂片2-3枚,裂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5-2厘米,不再分裂或每侧有1-2枚缺齿,叶基部宽楔形渐狭成短柄,叶脉明显,在背面凸起,干时锈色,叶柄长0.2-0.5厘米,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浅裂或3深裂或3浅裂,或不分裂,而为椭圆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艾草,又称艾蒿、蒿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属于菊科植物。
艾草叶片肥厚,椭圆形,叶缘有锯齿,叶背有白色绒毛,叶面鲜绿色,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
艾草不仅常用于中药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功效与作用,然而,由于艾草的药性偏热,有些人服用艾草会有一些禁忌,要注意适量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艾草的功效与作用,并列出一些禁忌事项。
一、艾草的功效与作用1. 推拿艾灸艾草是最常被用于艾灸的草本植物之一。
艾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通过燃烧艾草送热,作用于人体经络,以达到温通经络、益气养血、防止疾病的效果。
艾灸还能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2. 暖宫艾熏女性在月经期、怀孕期和产后恢复期都可以使用艾草进行暖宫艾熏。
艾草能温暖子宫和卵巢,促进气血畅通,提高生育能力,并能缓解月经痛、经量不调等问题。
3. 驱虫艾草具有较强的驱虫作用。
将艾草干燥后研磨成末,撒在宠物的窝、地板缝隙等处,能够驱除跳蚤、蚂蚁等害虫。
4. 止血与消肿艾草有止血、消肿的作用。
将艾草用适量的水煎煮,制成药水,可用于外伤出血、牙龈出血、扭伤等情况。
此外,艾草内含有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收敛等作用,可以缓解皮肤瘙痒、消肿等症状。
5. 保健与美容艾草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铁元素等,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有效延缓皮肤衰老,保持皮肤的弹性与光泽。
此外,艾草还有减肥瘦身、美白祛斑、排毒养颜等功效。
二、艾草的禁忌事项1. 孕妇禁用由于艾草的性温,对于孕妇来说过热的艾草容易导致胎动不安、胎儿畸形等问题,因此,孕妇应禁止使用艾草。
2. 产妇禁用产妇的体质较为虚弱,容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艾草过热的性能可能会对产妇的骨关节造成伤害,不适合使用艾草。
3. 久病体弱者慎用久病体弱者体质较弱,艾草过热的性质可能加重体内的虚火,造成症状加重,因此,久病体弱者慎用艾草。
4. 皮肤敏感者禁用艾草具有较强的药性刺激性,易导致皮肤过敏反应,皮肤敏感者应禁止使用艾草。
有关艾草的知识点总结一、艾草的分类学艾草属于菊科艾属植物,共有160多个品种。
中国广泛分布,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黑龙江流域为主要分布地区。
整个植株具有特异的香味,因此又被称为“蒿香”。
二、艾草的药用价值1. 中药典籍中的记载艾草在中药典籍中有着丰富的记载,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艾蒿的记载,称其具有“暖肾温经”的功效。
而在《本草纲目》、《本草拾遗》等经典著作中也有详细的记载,说明了艾蒿的药用价值。
2. 药用功能艾草主要用于散寒祛湿,温经驱寒,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具体来说,艾草可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不育、胃肠功能紊乱、寄生虫病等疾病。
同时,艾蒿还可以用于驱虫杀菌,对于寄生虫病、肠道寄生虫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三、艾草的营养价值1. 化学成分艾草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并含有一些特殊成分,如艾蒿素、挥发油等,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2. 营养功效艾草具有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促进食欲、调节肠道功能等功效。
因此,艾草不仅是一种中药材,也是一种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植物。
四、艾草的药用方法1. 中药炮制艾草通常制成艾灸,以熏蒸的方式将艾草的药效传递给人体,有利于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2. 药用配方艾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搭配使用,如与当归、川芎、益母草等配伍使用,可以增强药效,对于痛经、月经不调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3. 食用方法艾草也可以加工成食品,如艾蒿饼、艾蒿包子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五、艾草的品种和药用价值1. 艾叶艾草中的艾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泄泻、痢疾等疾病。
2. 艾枝艾草中的艾枝具有祛风、散寒、调经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疾病等疾病。
3. 艾穗艾草中的艾穗具有祛风、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疾病。
4. 艾根艾草中的艾根可用于驱虫、杀菌,对于寄生虫病、肠道寄生虫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六、艾草的药用禁忌1. 避免过量使用艾草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是长期或过量使用艾草会对肝肾造成损害,并可能引起中毒反应,因此在使用艾草时需要慎重。
艾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艾草别称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艾草的形态特征全草被灰白色柔毛,高二、三尺,茎叶有香气,茎基部圆形带紫,上部有棱。
叶互生,长者四、五寸,腹面绿色,背面带灰白色,叶片羽状分裂,裂片上又有分裂,叶基裂片似托叶,无叶柄,开花时枝生叶披针形。
艾草辟邪的说法每逢端午,民间都有挂艾叶的习俗,也就是人们在端午节的时候,将艾草挂在门口,或是用艾草做成老虎的样子挂在门上,用以辟邪驱灾,祈求百福。
史书记载,“端午插艾”、ldquo;手执艾旗招百福rdquo;“悬于门上,以祛毒气rdquo;,这些都寄托了人们关于艾草的美好愿景,期盼通过艾草,能够让自家驱邪避害,多福安康。
艾草的食用方法1、立春吃艾米果: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每逢立春时分赣州客家人有采集艾草做成艾米果的习俗。
艾米果的形状与饺子有点像,但体积更大内有馅,美味可中可当主食。
2、清明吃艾草糍粑: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再将之蒸熟即可。
艾草的生长环境艾草极易繁衍生长,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田边、地头、山坡、荒地均可选择为种植地,以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土壤为好,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应选择丘陵等进行合理布局。
艾草的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出芽率低,仅为5%,且苗期长(2年),一般不采用。
2、根状茎繁殖::成活率高,但苗期较长(2个月)。
3、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最好,不仅成活率高且无幼苗生长期,繁殖速度快,为普遍采用。
选育良种要求叶片肥厚而大,茎杆粗壮直立,叶色浓绿,气味浓郁,密被绒毛,幼苗根系发达。
艾草的施肥方法1、施底肥: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千克,深耕与土壤充分拦匀,排后即浇一次充足的底水。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早在诗经时期,艾草已经是很重要的平易近生植物.艾草有浓烈芬喷鼻的气息,南边人端午节用来吊挂于大门上.还有一种气息比较平和,可以食用.此外,艾草还有药用价值,有抗菌.平喘.利胆.止血等功能.在医疗上,艾草可用于针灸术,即用针刺穴道后,拿艾草点燃熏蒸.烫穴道,从而施展响应的感化.中公平易近间治疗风湿的拔火罐的办法,也是以艾草作为燃料为佳的.艾草的形态特点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喷鼻气.主根显著,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养分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一250厘米,有显著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2 艾草对家居情况的影响艾草,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把它放在家里,它的功能就加倍轻易表现出来了.1.对家居的绿化感化是无可质疑的.艾草,它的面积比较大,因为每片叶子上面的气孔放出来的氧气比较多,因而,它在担任家庭之肺这个脚色的时刻一点也没有偷懒.2.它有很好的药物价值,对于将家庭生源的通俗治病,它可以息道很好的医治感化.包含:抗菌感化.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感化.艾叶油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菌感化.抗真菌感化 .艾叶煎液对皮癣真菌的抑菌感化最为微弱在15%浓度时堇色毛癣菌,开端呈克制,30%浓度时除絮状表皮癣菌.足跖毛癣菌及白色念珠菌依旧发育外,其它为许兰氏黄癣菌.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狗山芽胞癣菌.齐心性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铁锈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均停滞发育.止血感化.艾叶为临床上经常应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试验初步证实:艾叶制炭后止血感化加强.抗过敏感化.艾叶油0.5ml/kg灌胃,对蛋白蛋白引起的豚鼠过敏性休克有反抗感化,可下降逝世亡率.可见,假如家里栽种了艾草,病菌想损害家人的机遇都变少了,从今天开端无妨在家里种上一两棵艾草,让它改良我们的家居情况吧.3 艾草有驱邪的感化艾,别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芬芳油.它所产生的独特芬芳,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在端午设置各种可驱邪的花卉,源泉亦久.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认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平日将挂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发展的时令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材健康.在我国古代就无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重要成分.4 艾草的感化与功能艾草的功能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由多,崩漏下,怀胎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汗青,中草药可以当场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讨标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很多多少病毒和细菌都有克制和杀伤感化,对呼吸体系疾病有必定的防治感化.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轻便易行的防疫法.艾草的感化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感化;平喘.镇咳及祛痰感化;止血及抗凝血感化;沉着及抗过敏感化;护肝利胆感化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能人体对疾病的抵抗才能.药用特点: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涯有着亲密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老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感化.现代试验研讨证实,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感化;平喘.镇咳及祛痰感化;止血及抗凝血感化;沉着及抗过敏感化;护肝利胆感化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能人体对疾病的抵抗才能.5 艾草的养护艾草,是一种高产量的植物,人们栽种它一般都是在寻求经济效益,真正把艾草当做家居植物的比较少,因而艾草的养护主如果针对集体性临盆的.1.发展重要以采收鲜嫩株头及嫩叶为目标.2.须要留意分株的时光.临盆中重要以根茎分株进行无性滋生,但也可用种子滋生.一般进行种子滋生在3月份收成,根茎滋生在11月份进行.3.选址需谨严.畦宽1.5米阁下,畦面中央高双方低似“鱼背”型,以免积水,造成病害.4.施肥有讲求.收成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千克,深耕与泥土充分拦匀,排后即浇一次充足的底水.5.肥料有请求. 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茎开端萌发,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每公顷每茬采收鲜产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成4~5茬.每采收一茬后都要施必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粪为主,恰当配以磷钾肥.。
有关艾草的知识
艾草作为菊科类养生植物,在人体养生保健的方面有着一定的功效。
古时艾叶常被作为辟邪之用,每逢端午时分家家户户都会悬挂艾草。
不过,艾草除了在养生方面有一定的功效,对于女人以及人体的健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一、艾草的作用
1、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用药。
2、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
3、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
4、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
5、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二、艾草外用的功效
1、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艾叶烟薰防疫法就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艾叶熏疗法。
三、艾草的药理作用
1、艾草的化学成分方面发现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这些元素能有效调解人体内需求。
2、而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四、艾草泡脚
1、去虚火和寒火: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咽喉肿痛、口腔炎、空腔溃疡等经历,而这些都跟虚火旺盛或者寒火旺盛有关,而用艾草泡脚之后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2、驱寒:用热水泡脚本身就可以起到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赶走人体体内湿气的作用,再加上艾草具有疏通经络、调理阴阳等功效,从而使艾草泡脚驱寒效果更佳!
3、去脚气和脚癣:艾草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抗过敏、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所以经常用艾草泡脚可以去除脚气和脚癣。
艾草艾叶产品:艾叶香皂、艾叶沐浴露、艾叶花露水(六神产品)。
一、艾叶的功效与作用艾叶在我国很早就被广泛作为内服药用来治疗疾病,现代技术又为艾叶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已开发出艾叶牙膏、艾叶浴剂、艾叶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带、蕲艾蚊香等多种产品,还有正在开发的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的香烟,不含尼古丁,或可作为香烟的替代品。
艾叶的药理作用:艾叶的化学成分方面发现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这些元素能有效调解人体内需求。
而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功效:散寒止痛,温经止血。
作用: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
醋艾炭温经止血。
用于虚寒性出血。
还可以晒干捣烂如绒,制成艾卷、艾柱,做灸法之用。
一般家里用可以泡脚,或者点燃熏灸,对于寒证病人来说有一定帮助,但是也要小心上火二、艾叶泡脚的好处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门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只要是发生上述疾病时,可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艾叶做成或用纯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捅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但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温水,注意要不吃寒凉的食物,并休息好,一般连泡2-3天后,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但艾叶泡脚,也不能经常泡,因为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及情绪上的变化等。
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可以每周用艾叶水泡一次脚,在泡艾叶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可去寒又不至泻气。
但有些人身体非常虚弱,吃了一些补益身体的食物就会牙痛、口腔溃疡等,像这样的情况,可以等上火了再用艾叶水泡脚,没火时可继续食补,并每天坚持用温水泡脚,注意误食寒凉食物,防止寒湿侵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体质会慢慢地增强。
三、艾叶的食用方法艾叶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为大家介绍10种艾叶的食用方法,以及食用它们有哪些作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阴虚血热者慎食之。
1、艾叶饼。
做法:将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
作用:有美容养颜的功能,是妇女坐月子的理想点心,并对感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母鸡艾叶汤。
做法:老母鸡1只,艾叶15g。
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女子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等。
3、艾叶甜汤。
做法:艾叶15g,白糖20g,共煮汤饮用。
作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妇女经来烦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难下,舌红苔黄,脉数无力等。
4、艾叶阿胶粥。
做法:阿胶20g,干艾叶10g,红糖1大匙。
干艾叶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
将阿胶捣碎,加入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边煮边搅),加红糖拌匀。
月经期间经量过多时服用。
每日2次适合。
5、艾叶肉圆。
做法:把猪肉和艾叶分别剁碎后加入适量盐、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鸡蛋拌匀,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圆或肉饼。
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安神。
6、艾叶饺子。
做法:1、艾叶300g,切碎;葱、豆芽、豆腐适量切碎。
2、将以上材料拌匀,用盐、味精调味成馅。
3、用面皮包馅成饺子形状,入锅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进食欲。
7、艾叶红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g,红糖适量,水煎服。
作用:用于妇女痛经。
8、姜艾鸡蛋。
做法:生姜15g,艾叶10g,鸡蛋2个,加水适量煮熟后,蛋去壳放入再煮,饮汁吃蛋。
作用:用于女子月经过多。
9、面粉蒸艾叶。
做法: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用清水将泥沙淘净,然后按1kg艾叶拌250g面粉的比例,掺匀拌散,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
然后铺入笼屉蒸约30~40分钟后出锅。
蒸熟的艾叶呈灰白色,无浓烈的芳香药味。
再盛在碗里,调入以香油、辣面、葱、蒜泥等调制的味料即成。
作用:开胃暖胃。
10、艾叶菜团。
做法:将艾叶切碎,放适量面粉,用水、盐揉成面团,做成大小适中的艾叶菜团,入锅中蒸熟即可。
作用:能通气血,祛寒湿,止血,安胎。
尤其是端午节前后的艾叶,清嫩味鲜,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艾叶煮鸡蛋艾叶煮蛋艾叶煮鸡蛋是比较经典和常见的吃法,它肾阳虚衰型老年腹泻等有很好的疗效。
一般的艾叶煮鸡蛋的作法是:1、鸡蛋2个,艾叶适量;2、用艾叶将蛋包好,放壮火内烧熟,而后去壳吃蛋。
除了这种方法,还有艾叶红糖煮鸡蛋和艾叶生姜煮鸡蛋。
1、艾叶红糖鸡蛋艾叶红糖鸡蛋属于温性食品,有温阳散寒的作用。
做艾叶红糖的主材料有:艾叶(中药房有干艾叶出售,1斤不超过4元),红糖及鸡蛋。
做法:将15克艾叶放入冷水中,用火将水烧开煮15-20分钟,沥出艾叶,打入1-2个鸡蛋,不要搅散,待蛋清集合后关火,放入红糖,吃蛋喝汤。
2、艾叶生姜煮鸡蛋艾叶生姜煮鸡蛋的原材料为鸡蛋两个,艾叶30克,生姜15克。
做法:艾叶生姜鸡蛋(带壳)加水后,同时水煮。
待鸡蛋熟后去壳放入再煮,煲好后饮汁吃蛋。
艾草米果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参见艾糍)。
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
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每逢立春时分赣州客家人有采集艾草做成艾米果的习俗。
艾米果的形状与饺子有点像,但体积更大内有馅,美味可中可当主食四、艾草的栽培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遍及全国。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
蒙古、朝鲜、苏联(远东地区)也有。
日本有栽培。
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华北。
栽培技术编辑一、生产中主要以根茎分株进行无性繁殖,需要注意分株的时间。
但也可用种子繁殖。
一般进行种子繁殖在3月份播种,根茎繁殖在11月份进行。
二、选址需谨慎。
畦宽1.5米左右,畦面中间高两边低似“鱼背”型,以免积水,造成病害。
三、施肥有讲究。
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千克,深耕与土壤充分拦匀,排后即浇一次充足的底水。
三、肥料有要求。
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茎开始萌发,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每公顷每茬采收鲜产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获4~5茬。
每采收一茬后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粪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
生产中要保持土壤湿润。
五、艾叶历史1.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2.《本草纲目》除记载有“白蒿”及“白艾’外,还记载有“蕲艾”(产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薪州镇),可入药。
此系艾的栽培品种cv. qiai,与原种(野生种)的区别在于:栽培品种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中部叶羽状浅裂,上部叶通常不分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最长可达7-8厘米,宽1.5厘米,叶揉之常成棉絮状;入药,性温、苦、辛、微甘。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
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1]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
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
”《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它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
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 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
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楚医艾绒艾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
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
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4]印泥的主要原料是朱砂、朱镖、艾绒、蓖麻油、麝香、冰片等调和而成。
艾绒必须预先备制。
取陈艾叶经过反复晒杵,筛选干净,除去杂质,令软细如绵,既成为艾绒,方可使用。
而艾绒又有两种,以上法炮制者为粗艾绒,一斤可得六、七两,适用于一般灸法。
如再精细加工,经过数十日晒,筛拣数十次者,一斤只得二、三两,变为土黄色者,为细艾绒,可用于直接灸法,也是作印泥的原料,用于直接灸法,物美价廉,可以选购。
细艾绒用放大镜一看,好像一堆小毛毛虫,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杂质。
日本有传承几百年的名牌艾绒商家,如东京“釜屋会社”,釜屋牌艾绒有三百多年历史了。
还有“三惠贸易会社”等等,他们的货源多来自中国湖南艾医,釜屋一家一年产艾绒就达十余吨之多。
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头,还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
艾蒿叶熬汁,然后稀释兑水沐浴,可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
此外还可以驱蚊蝇、灭菌消毒,预防疾病。
艾蒿还用于针灸术的“灸”,“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
用艾蒿泡脚有很多保健功效。
因为它有着治病的功能,特别是在五月节这天乘着露水采到后,药效最好。
.艾蒿还是一种食用植物,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蒿馍馒、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5]悬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