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12章全: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 格式:ppt
- 大小:642.50 KB
- 文档页数:4
工业设计史整理●第一篇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设计的萌芽阶段●设计概念的产生●旧石器时代●打制成型,较为粗糙●新石器时代●磨制成型,光滑外形●设计概念产生过程中,劳动起决定性作用,人类能从事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因而产生了石器时代的目的性;而这种目的性正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生存设计●满足生存最基本需求●满足感情需求●最早的设计就是在受威胁的情况下为保护生命安全而开始的,由此产生“生存设计”。
为适应自然必须包括设计和制造有用的工具来保护自己●手工业设计阶段●中国的手工业设计●When手工艺设计阶段特点●产品●What1是功能简单的生活用品●How 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手工劳动●who以个人或小作坊为生产单位●What2产品有丰富的个性和特征;装饰可提高产品身价●why生产者、消费者为同一人●设计、生产、消费一体化●设计者和消费者彼此了解●设计者——责任感●消费者——信任感●陶器●青铜器●失蜡法(熔模法)●步骤:1、蜡质成器型2、用耐火材料(泥)填充和加固,形成完整的型壳3、待干燥4、浇铸铜液●特点:花纹精细,表面光滑,精度很高●漆器●瓷器●明代家具●发展原因●园林建筑的兴起_需求●木材丰富_生产原料●木工具的发展_生产工具●取得高度成就的重要要素●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
既满足功能,形式上有鲜明特点。
靠背为一整体造型的木板简洁明快而舒适,扶手等设计自然圆润;这种有机形态给人亲切感,富有人情味●注意材料美●充分利用木材本色和纹理。
忠于材料,体现材料自身特点。
●注意结构美●榫卯结构;反映家具特有风韵;设计者匠心●注意工艺美●面——比例得当●线——简洁利落●造型结束和转折处——富于变化而产生丰富的造型形式●●艺术特点●简●造型洗练,落落大方●形象浑厚,肃穆质朴●精●做工精细,曲直转折,严谨准确●雅●风格曲雅,不落俗套,有很高的艺术格调●国外的手工业设计●古埃及的设计●古希腊、古罗马的设计●古希腊●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女性体态,轻盈秀美●柱头:精巧柔和的涡卷;柱棱:有小段圆面;柱础:复杂而带弹性●●多立克式柱式●男性人体,刚强●柱头:简单无装饰,方形柱冠+圆盘;柱身:1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2粗壮,下大上小,中间略鼓(肌肉负重感)坚韧挺拔气氛;柱础:无●●科林斯式●爱奥尼克演变,柱头:更为华丽,多饰以卷草●●古罗马●欧洲中世纪的设计●哥特式●定义:又称高直式,是以起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工业设计史》期末复习资料一、设计的萌芽阶段1、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
2、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之中。
3、生存设计:在危急条件下,由生存的愿望和能力而产生的设计。
二、手工艺设计阶段1、手工艺设计阶段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局限,设计的产品大都是功能较简单的生活用品,其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手工劳动。
二是由于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使设计者与消费者彼此非常了解,在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建立了一种信任感,使设计者有一种对产品和使用者负责的责任心,努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因而产生了众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2、失蜡法是用蜡制成器形,然后用泥填充和加固,待干后再倒入铜液,蜡受热后熔成液体流出,原来有蜡处即形成铸造物。
3、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商周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宋代的瓷器、明代的家具。
4、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1)园林建筑兴起。
家具作为园林建筑室内陈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相应发展,园林荟萃的苏州成为家具制作的中心。
(2)木材丰富。
明代自郑和下南洋后,与出产优质木材的东南亚各国交往更加密切。
因此,热带生长的花梨木、红木、紫檀等材料得到了较充裕的供应。
这些木材具有质地坚硬、色泽和纹理优美的特点,为家具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3)木工工具的发展。
明代手工艺进步,锤锻技术已大为提高,木工工具种类增多,质量较高,使精细的家具加工制作成为可能。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可用四字概括——简、厚、精、雅。
"简"是指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
"厚"是指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
"精"是指做工精细,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
"雅"是指风格曲雅,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