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导学案.高中语文3.必修.配SJ版
- 格式:pdf
- 大小:17.02 MB
- 文档页数:145
学校:临清实验高中《劝学》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2、掌握本文出现的重要字音、通假字、文言实词。
二、预习内容(1)作者及其作品荀子,名字,时期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是先秦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
内容分前后两部分。
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
课文节选自前部分。
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
因此,“劝”在本文是“”的意思。
所以题意是。
(2)字音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虽有()槁()暴()金就砺()则利参省()()知()明而行无过须臾()()跂()彰()舆()马生()非异跬()步骐骥()()驽马()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镂()螯()蛇鳝()(3)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知明而行无过君子生非异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4)文言实词1、君子:2、已:。
3、中绳:4、輮:5、规:6、虽有槁暴:7、挺:8、金:9、就砺:10、参省乎己11、须臾:12、跂:13、而见者远14、疾:15、假:16、舆:17、致:18、水:19、绝:20、兴:21、跬:22、骐骥:23、用心一也: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重点);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难点)。
二、学习过程合作探究(1)文言虚词于: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苛政猛于虎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者: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而:1、吾尝终日而思矣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特殊句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輮以为轮(3)词类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精讲点拨1、归纳课文的内容要点,列出结构框架第一段:中心论点第二段:学习的意义:(四喻)第三段:学习的作用:(五喻)第四段:学习的方法、态度(十一喻)2、总结文章的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比喻论证排比句论证正反对比论证3、思考交流《劝学》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与现代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4\运用比喻对比的方式写一个片段,关于学习的议论文。
第1章第1课时 算法的含义学习目标预习案001……………………………………………探究案001……………………………………………训练案……………………………………………第1课时 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学习目标预习案003……………………………………………探究案003……………………………………………训练案049……………………………………………第2课时 循环结构学习目标预习案007……………………………………………探究案007……………………………………………训练案……………………………………………第1课时 赋值语句和输入㊁输出语句学习目标预习案009……………………………………………探究案009……………………………………………训练案052……………………………………………第2课时 条件语句学习目标预习案011……………………………………………探究案011……………………………………………训练案053……………………………………………第3课时 循环语句学习目标预习案013……………………………………………探究案013……………………………………………训练案……………………………………………第1课时 算法案例学习目标预习案015……………………………………………探究案015……………………………………………训练案055……………………………………………ʏ第1章复习学案017………………………………学习目标梳理案017……………………………………………探究案018……………………………………………训练案056……………………………………………ʏ第1章检测卷057…………………………………第2章第1课时 简单随机抽样学习目标预习案021……………………………………………探究案021……………………………………………训练案059……………………………………………第2课时 系统抽样学习目标预习案023……………………………………………探究案023……………………………………………训练案060……………………………………………第3课时分层抽样学习目标预习案025……………………………………………探究案025……………………………………………训练案061……………………………………………第1课时总体分布的估计学习目标预习案027……………………………………………探究案027……………………………………………训练案062……………………………………………第1课时总体特征数的估计学习目标预习案029……………………………………………探究案029……………………………………………训练案063……………………………………………第1课时线性回归方程学习目标预习案031……………………………………………探究案031……………………………………………训练案064……………………………………………ʏ第2章复习学案033………………………………学习目标梳理案033……………………………………………探究案033……………………………………………训练案065……………………………………………ʏ第2章检测卷067…………………………………第3章第1课时随机现象与随机事件的概率学习目标预习案035……………………………………………探究案035……………………………………………训练案……………………………………………第1课时古典概型学习目标预习案037……………………………………………探究案037……………………………………………训练案……………………………………………第1课时几何概型学习目标预习案039……………………………………………探究案039……………………………………………训练案……………………………………………第1课时互斥事件学习目标预习案041……………………………………………探究案041……………………………………………训练案074……………………………………………ʏ第3章复习学案043………………………………学习目标梳理案043……………………………………………探究案044……………………………………………训练案075……………………………………………ʏ第3章检测卷076…………………………………ʏ必修3模块检测卷077……………………………参考答案081…………………………………………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坚持.(初中2009级1班 王振华)1算法初步1.1算法的含义算法的含义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和步骤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和特征,理解算法的概念,能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 2.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模仿操作,探究如何为一个具体问题设计算法; 3.激情投入,积极思考,高效学习,体会算法的思想,享受学习的快乐,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和规范的学习习惯.2.你能写出求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吗?3.你会泡茶吗?你能说出泡一壶茶的步骤吗?已知点A (x 1,y 1),B (x 2,y2),你能求出直线A B 的斜率吗?你知道需要注意什么吗?算法的概念是什么?2.一个具体问题的算法唯一吗?你能举出更多的算法的例子吗?与一般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相比,你认为算法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①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②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操作后停止;③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含糊;④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明确结果.A.1B .2C .3 D.42.下列不是算法的是( )A.解方程2x -6=0的过程是先移项再把x 的系数化为1算法必须一步步地进行,每一步都有唯一的结果;④是一种通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我思考㊁我收获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几种方法?2.结合教材实例总结用消元回代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3.根据教材实例谈谈你对算法的理解.4.请同学们总结算法的特征.请思考我们学习算法的意义. 质疑解疑㊁合作探究算法的概念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问题,并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出正确答案.问题1:一般而言,对一类问题的 ㊁ 求解方法称为算法.学习算法的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可以在有限步之内完成;(2)实际上,算法就是计算机的解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形成解题思路还是编写程序,都是在实施某种算法;(3)描述的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例如:可以用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叙述,还可以用程序语言精确地说明,还00可以用框图直观表示;(4)求解某个问题的算法不唯一.问题2:算法的特点是什么?归纳总结:设计非数值算法(重点)1沏一杯茶需要这样几个步骤:洗刷水壶㊁烧水㊁洗刷茶具㊁沏茶.问:如何安排这几个步骤?并给出两种算法,再加以比较.思考1:你知道沏一杯茶需要几个步骤吗?思考2:上面的几个步骤有没有先后顺序,能相互颠倒吗?思考3:你能给出一个效率最高的算法吗?规律方法总结:拓展提升:写出通过尺规作图确定线段A B的一个5等分点的算法.思考1:什么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0是否有实数根.归纳梳理㊁整合内化请同学们对本节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后,填写下面的知识网络图:算法概念:特点:㊁㊁㊁㊁{有效训练㊁反馈矫正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边长分别为a,b,写出求斜边长c的算法.第一步如果你不能成功,那你就要做一个成功的失败者.(初中2009级1班 杜崇珍)1.2流程图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学习目标1.掌握流程图的概念,画流程图的基本规则,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㊁选择结构这两种基本逻辑结构,能运用这两种基本逻辑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观察㊁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通过模仿㊁操作㊁探索,学会灵活㊁正确地画流程图,发展应用算法的能力; 3.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和体会流程图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逐步养成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重点:对算法的顺序结构㊁选择结构这两种基本逻辑结构的理解及框图表示 难点:顺序结构㊁选择结构这两种基1.你还记得你中考时的考场分布图吗?你能通过考场分布图轻松找到考场吗?请思考一下这样做的好处.算法是如何定义的?1.流程图的概念.2.一个流程图包括几部分?3.顺序结构是怎样定义的?什么样的算法用顺序结构表示?4.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具有顺序结构的算法?5.如何把顺序结构的算法语言描述转化为流程图表示?6.选择结构是怎样定义的?什么样的算法用选择结构表示?7.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具有选择结构的算法?如何把选择结构的数学语言描述转化为流程图表示?1.流程图中表示判断框的是( )A.矩形框B .菱形框C .平行四边形框 D.圆角矩形框2.要解决下面的四个问题,只用顺序结构画不出其流程图的是( )A.利用公式1+2+3+ +n =n (n +1)2,计算1+2+3+ +10的值 B .当圆的面积已知时,求圆的周长C .当给定一个数x 时,求y =x 2+2x -1{D.求函数f (x )=x +2当x =33.图114.A.求点到直线的距离B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求面积C .解一元二次方程D.求两个数的平方和5.在流程图中,处理框的图形符号是 ,判断框的图形符号是 . 我思考㊁我收获1.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又称 ,是一种用规定的 ㊁ 及 ㊁ 的图形.2.一个流程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图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内的必要文字说明.3.构成顺序结构用到流程图的哪些图形符号?4.构成选择结构用到流程图的哪些图形符号?5.选择结构中的判断框的作用是什么?6.判断框是否只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00质疑解疑㊁合作探究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问题,并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出正确答案: 1.构成流程图的图形符号㊁名称及功能2.顺序结构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说明:顺序结构在流程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结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图2中,A框和B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图2图33.选择结构选择结构是指在算法中根据的结构.说明:它的一般形式如图3所示.含一个判断框,根据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条件p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 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㊁B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归纳总结:流程图的概念ʌ例1ɔ下列关于流程图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直观㊁形象,容易理解②流程图能够清楚地显示算法的逻辑结构,也就是通常说的 一图胜万言③在流程图中,判断框是任何流程不可少的④输入和输出框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㊁输出的位置A.1B.2C.3D.4规律方法总结:利用顺序结构画出流程图(重点)ʌ例2ɔ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a,b,c,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表示.(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面积为S=p(p-a)(p-b)(p-c),其中p=a+b+c2.这个公式被称为海伦公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初中2009级4班 鞠仕元)5 规律方法总结:拓展提升:已知点P x 0,y 0()和直线l :A x +B y +C =0,写出求点P x 0,y0()到直线l 的距离d 的算法,并画出这个算法的流程图.思考1:已知点P x 0,y 0()和直线l :Ax +B y +C =0,设计该算法应包含哪几个步骤?思考2:画出该算法的流程图应该用基本逻辑结构中的什么逻辑结构?利用选择结构画出流程图(重难点)ʌ例3ɔ 编写一个算法:输入一个自变量x 的值,求分段函数f (x )=x +2,x ȡ0,x 2,x <0{的函数值,画出这个算法的流程图.思考1:设计该算法应包含哪几个步骤?思考2:画出该算法的流程图应该用基本逻辑结构中的什么逻辑结构?00拓展提升: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a㊁b㊁c,设计一个算法,判断以这3个正实数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并画出这个算法的流程图.思考1:设计该算法应包含哪几个步骤?思考2:画出该算法的流程图应该用基本逻辑结构中的什么逻辑结构?归纳梳理请同学们对本节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后有效训练㊁1.如图4所示,流程图输出的S表示什么?虚线框内表示什么结构?图4 2.图5的流程图能判断任意输入的整数的奇偶性,其中判断框内的条件是()图5强者并不是没有缺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缺点的人.(初中2009级5班郭晴晴),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惑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三导学案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导学案《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前导学】、积累字词:媲美事过境迁抱残守缺明日黄花褒贬昙花一现销声匿迹孤芳自赏威慑一蹴而就面目全非班驳陆离积淀筛选攻讦咀嚼时髦蜕除2、前探究)、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以及本地的传统文化。
初步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内涵。
2)、思考教材中的“问题探讨”。
【堂讲学】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唤醒他们的尊崇传统的意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一些概念的把握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时:2时教学过程第一时一、导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
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文做出了理性的分析。
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
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
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种种现象,写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做出了分析。
二、作者简介:庞朴,江苏淮安人。
19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与山东大学。
1974年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
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辩证法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