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 综合实践(三)教案 清华版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第二学期三年级任课教师:黄维福三年级教学进度(含课时分配)第1课认识word——文字的输入教学目标:1.掌握在磁盘上创建文件夹的操作,学会将自己建立的文件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培养集中保存、管理自己文件的好习惯。
2.掌握Word软件的启动和退出,了解Word软件的窗口结构,能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操作命令。
3.掌握在Word中输入汉字的方法和将Word文档保存到指定文件夹的操作。
4.掌握Enter键在Word中的功能。
教学重点:1.在磁盘上创建文件夹,并将Word文档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
2.Word软件的启动和退出,了解Word软件的窗口结构,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操作命令。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一位学生说一说:如果你的一篇作文写得非常好,语文老师想把它发布到学校网站上,请问你应该怎么做?(生:把作文用word打好,保存到U盘中,然后把U盘交给老师。
)今天,聪聪收到了同学的第一篇手稿——《妈妈的目光》,他觉得这首诗写的非常好,感同身受。
“三八妇女节快要到了,聪聪要把它作为礼物发布到校园网上,献给全校师生的母亲。
聪聪创建了自己的文件夹,在word软件中输入了文稿《妈妈的目光》,并把它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二、新授:1、任务一:创建文件夹在d盘上创建以“聪聪”为名的文件夹。
让学生自己参考课本,完成任务。
教师辅导。
2、任务二:给文件夹改名——重命名学生先自学课本,完成任务,汇报,教师总结。
3、任务三:认识word软件让学生尝试打开word软件,对有问题学生可以参考课本。
4、任务四:输入文字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和学生探讨输入法的选取、文本修改的问题。
在学生了解之后再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输入。
5、任务五:保存文本1、让学生参考课本保存的方法操作。
2、让操作完成的学生上台演示操作方法3、引导学生总结保存文件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6、任务六:完成课本创作天地任务。
三、教师小结。
第2课字斟句酌——文本的编排教学目标:1. 掌握打开已有的Word文档的多种方法。
清华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研究和掌握清华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下册的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认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 研究使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
- 掌握网络安全和信息网络的基本知识
- 培养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本教案涵盖了二年级下册的所有课程内容,包括以下主题:
1. 认识计算机和键盘操作
2. 绘制简单的图形和图表
3. 研究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4. 掌握基本的网页浏览技巧
5. 熟悉网络搜索和信息检索的方法
6. 研究使用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邮件
7. 了解数字摄影和简单的图片编辑技术
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际操作和体验
- 结合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
-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研究
- 提供充分的练和巩固训练
教学评价和反馈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评价和反馈方式:
1. 日常表现观察和记录
2. 课堂练和作业成绩评价
3. 小组合作项目和演示评估
4. 阶段性测试和考试
5. 学生自评和互评
教学资源
为了支持教学过程,我们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
1. 清华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下册教材和练册
2. 电脑实验室和计算机设备
3. 网络资源和在线研究平台
4. 多媒体教学工具和演示素材
5. 摄影设备和相关软件
以上就是清华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下册教案的内容概要。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们能够对信息技术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汇编七篇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1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知识点是北京市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组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小学版第2册第三单元创建多媒体演示报告中的第14课编辑研究报告例5。
本套教材第1、2两册为必学内容,供小学四、五年级使用,共7个单元32课。
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画画、指法、录入汉字、写作、上网、制作演示报告七部分的知识点,在这七方面的学习中向学生渗透信息的概念、信息意识与道德、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技术等。
本单元是这七部分的最后一部分。
大部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都上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发展,并不是一个独立内容。
因此在学习方法上要注重对以前学习方法的模仿上。
比如说学习演示文稿这个软件,它与WORD都是微软的产品,体系结构完全相同,操作方法上也是大同小异,WORD是上前面单元学习过的内容,因此在学习演示文稿时有很多内容完成可以让学生通过类推WORD自己来掌握。
本套教材已使用八年(20xx年9月开始使用),它以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为主线,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延续了以前的“电脑”课的特点,虽然冠以“信息技术”之名,但在教材编写上还是重“技术”轻“信息”。
我在设计本课内容之前,亲自到北京图书大厦查找相关资料,通过对十余个版本教材的对比,终于找到一套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研究室编的1至6年级共12个学期的教材,非常符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xx.11)的精神。
(信息技术课至今没有出台课程标准)它以信息的相关内容为主体安排和设计教材,整套教材非常强调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培养。
很明确的把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技术的工具和手段之一加以学习。
强调学生的对信息处理的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培养。
鉴于此,我把“清明扫墓”做为本课的主线,以传递学生“清明扫墓”的情感为信息点,用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演示报告,从而达到进行有效处理信息的目的。
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清华版)第一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1 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外观和功能。
掌握打开和关闭计算机的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计算机的基本外观和功能。
示范打开和关闭计算机的方法。
1.2 认识键盘和鼠标教学目标:认识键盘和鼠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基本的操作。
教学内容:讲解键盘和鼠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示范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基本的操作。
1.3 练习使用键盘和鼠标教学目标:巩固对键盘和鼠标的使用。
教学内容:进行键盘和鼠标的练习。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续)2.1 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认识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
学会使用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讲解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
示范使用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
2.2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认识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学会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示范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2.3 练习使用桌面和窗口教学目标:巩固对桌面和窗口的使用。
教学内容:进行桌面和窗口的练习。
第三章:网络的基本使用3.1 认识互联网教学目标: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
教学内容:讲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示范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
3.2 浏览器的使用教学目标:认识浏览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
教学内容:讲解浏览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示范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
3.3 练习使用浏览器教学目标:巩固对浏览器的使用。
教学内容:进行浏览器的练习。
第四章:信息的处理4.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教学目标:认识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处理。
教学内容: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示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处理。
4.2 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教学目标:认识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会使用表格处理软件进行表格处理。
清华版小学信息技术3-6年级全册教案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教学计划教学后记:三年级下册第1课认识word——文字的输入教学目标:1.掌握在磁盘上创建文件夹的操作,学会将自己建立的文件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培养集中保存、管理自己文件的好习惯。
2.掌握Word软件的启动和退出,了解Word软件的窗口结构,能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操作命令。
3.掌握在Word中输入汉字的方法和将Word文档保存到指定文件夹的操作。
4.掌握Enter键在Word中的功能。
教学重点:1.在磁盘上创建文件夹,并将Word文档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
2.Word软件的启动和退出,了解Word软件的窗口结构,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操作命令。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一位学生说一说:如果你的一篇作文写得非常好,语文老师想把它发布到学校网站上,请问你应该怎么做?(生:把作文用word打好,保存到U盘中,然后把U盘交给老师。
)今天,聪聪收到了同学的第一篇手稿——《妈妈的目光》,他觉得这首诗写的非常好,感同身受。
“三八妇女节快要到了,聪聪要把它作为礼物发布到校园网上,献给全校师生的母亲。
聪聪创建了自己的文件夹,在word软件中输入了文稿《妈妈的目光》,并把它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二、新授:1、任务一:创建文件夹在d盘上创建以“聪聪”为名的文件夹。
让学生自己参考课本,完成任务。
教师辅导。
2、任务二:给文件夹改名——重命名学生先自学课本,完成任务,汇报,教师总结。
3、任务三:认识word软件让学生尝试打开word软件,对有问题学生可以参考课本。
4、任务四:输入文字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和学生探讨输入法的选取、文本修改的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综合实践(三)教案清
华版
题综合实践
(三)科目信息技术课时1课时授课班级四年级教师设计思想: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通知中关于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进行内容的安排。
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独立制作作品,掌握了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和放映功能。
(2)进一步巩固了在演示文稿中插入文字、声音、图片和艺术字的方法。
(3)初步掌握了在演示文稿中对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
(4)进一步巩固了超级链接的方法,使演示文稿更生动、漂亮。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有创作性的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
2、加强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作设计并制作演示文稿,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加强评价力度,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分析评价他人作品。
教学重点(1)按要求完成演示文稿的创作。
(2)对完成的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
教学难点确定主题,上网搜集资料,并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及安排意图学生活动导入新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和技
巧,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来举行一个小比赛,通过现场创作,比一比谁的作品更漂亮更精彩!我们先一同来看看比赛要求(出示学习要求)
一、比赛要求
1、比赛内容:制作一个有明确主题的演示文稿。
2、具体要求:(1)主题健康,积极向上。
(2)选材广泛,可以取材于小知识、新闻、故事,注重网上资源的使用。
(3)资料真实、观点正确。
(4)演示文稿结构清楚,链接准确,幻灯片要在4张以上。
(5)采用多媒体技巧完成。
3、参考主题:校园趣事、同学之间、好人好事、科技知识、交通工具……。
4、制作方式:(1)可个人独立完成(2)可小组合作完成。
二、学生制作下面同学们就利用最短的时间快速确定制作的主题,并上网搜集资料,完成作品的创作。
1、学生讨论,收集资料。
2、学生制作。
3、保存文件。
三、评价总结
1、确定评价要求、标准:同学们的作品基本完成了,下节课我们来一一展示作品。
课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对每位同学的评价,评价要客观、公正。
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要多吸取别
人的优点,并正面给予建议和帮助。
(发评价表,讲评价标准。
)(1)个人评价(2)组间互评
2、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同学们基本上完成了学习任务,有些同学完成的还很出色,希望课下同学们加强练习,争取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学生观看演示文稿,明确比赛要求。
学生讨论,确定主题,上网搜索资料,下载并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
教师公示评价标准,下发评价表。
学生课下完成评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