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管理内容和流程图(DOC)
- 格式:doc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9
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外加剂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可控,适用于所有外加剂生产工艺。
二、术语和定义1. 外加剂:指在水泥混凝土或其他建筑材料中,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化学物质来改善其性能的物质。
2. 生产操作:指在外加剂生产过程中,进行原料配制、反应、分离、干燥等工艺操作的过程。
3. 操作员:指参与外加剂生产操作的工作人员。
4. 生产设备:指用于外加剂生产操作的设备,包括反应釜、搅拌器、干燥机等。
三、操作规程1. 原料准备1.1 操作员应按照生产配方准确称取所需原料,并填写原料使用记录。
1.2 操作员应对原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如有问题应及时上报。
2. 反应操作2.1 操作员应根据生产配方将原料添加到反应釜中,并按照要求进行搅拌。
2.2 操作员应根据反应釜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设置并监控反应过程。
2.3 操作员应定期对反应釜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分离操作3.1 操作员应根据反应后的产物性质,选择适当的分离方法,如离心、过滤等。
3.2 操作员应控制分离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确保分离效果和产物质量。
4. 干燥操作4.1 操作员应将分离后的产物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其水分含量符合要求。
4.2 操作员应根据干燥设备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等,设置并监控干燥过程。
5. 包装和存储5.1 操作员应将干燥后的产物按照规定的包装要求进行包装。
5.2 操作员应将包装好的产物标明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并进行存储。
5.3 操作员应对包装和存储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四、安全措施1. 操作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确保个人安全。
2. 操作员应熟悉应急处理程序,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3. 操作员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 操作员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如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明火等。
五、质量控制1. 操作员应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一、总则1.1 为了加强混凝土外加剂厂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安全生产,确保环境保护,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混凝土外加剂厂的全体员工。
1.3 本制度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规章制度。
二、组织机构2.1 混凝土外加剂厂设立厂长、副厂长、各部门负责人及员工。
2.2 厂长负责全厂的全面管理工作,对公司的决策负责。
2.3 副厂长协助厂长工作,负责分管部门的管理工作。
2.4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管理工作,确保部门职责的履行。
2.5 员工按照岗位职责,履行本职工作。
三、生产管理3.1 生产计划管理3.1.1 生产计划由生产部门负责编制,经厂长审批后执行。
3.1.2 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任务、生产进度、质量要求、材料需求、设备使用等内容。
3.1.3 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库存情况、生产能力等因素进行调整。
3.2 原材料管理3.2.1 原材料采购应按照公司规定的供应商进行,确保原材料质量。
3.2.2 原材料入库前应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3.2.3 原材料储存应按照规定进行,防止变质、损坏。
3.3 生产过程管理3.3.1 生产过程应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确保产品质量。
3.3.2 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3.3 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 成品管理3.4.1 成品出厂前应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3.4.2 成品储存应按照规定进行,防止变质、损坏。
3.4.3 成品运输应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运输安全。
四、质量管理4.1 质量目标4.1.1 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
4.1.2 客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
4.2 质量管理体系4.2.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
4.2.2 加强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质量素质。
4.3 质量检验4.3.1 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对原材料、生产过程、成品进行检验。
4.3.2 检验结果应如实记录,对不合格品进行追溯和处理。
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一、引言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建造材料中添加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和特性。
为了确保外加剂的生产过程符合质量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外加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设备操作、质量控制等。
三、术语和定义1. 外加剂:指在建造材料中添加的一种化学物质,用于改善材料性能和特性。
2. 原材料:指制备外加剂所需的各种化学物质和添加剂。
3. 生产工艺:指外加剂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材料配比、混合、分散、调整pH值等步骤。
4. 设备操作: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5. 质量控制:指对外加剂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的措施。
四、原材料采购1. 原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
2. 原材料的采购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权益。
3. 原材料的质量应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化学成份、含水量等指标。
五、生产工艺1. 根据产品配方要求,准确计量原材料,并按比例进行配制。
2. 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交叉污染,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
3. 原材料的混合应充分均匀,避免浮现团聚现象。
4. 在混合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pH值,确保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5. 混合完成后,应对产品进行充分搅拌,确保产品的均匀性。
六、设备操作1. 生产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2. 在操作设备前,应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和乱动设备。
4.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并进行处理,确保安全生产。
七、质量控制1. 对外加剂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粒度分布、固含量、pH值等指标。
2. 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产品技术要求。
3. 对合格产品进行包装、标识,并进行质量追溯记录。
4. 对不合格产品应及时进行处理,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外加剂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稳定,适用于所有外加剂生产操作。
二、术语和定义1. 外加剂:指用于混凝土、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中,以改善其性能或提供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或材料。
2. 生产操作:指外加剂的制备、混合、包装和质量控制等过程。
3. 操作人员:指参与外加剂生产操作的工作人员。
三、操作程序1. 原材料准备1.1 确认所需原材料的种类和数量。
1.2 检查原材料的质量,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1.3 将原材料按照配方比例准备好,并进行标记。
2. 外加剂制备2.1 将准备好的原材料按照配方比例加入混合设备中。
2.2 启动混合设备,根据设备要求设定合适的搅拌时间和速度。
2.3 监控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pH值等关键参数,确保在合适的范围内。
2.4 混合完成后,停止设备并进行产品样品采集。
3. 产品质量控制3.1 将产品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
3.2 实验室根据产品标准进行检测,包括外观、密度、粘度、pH值等指标。
3.3 检测结果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的,将产品样品进行标记并放行。
3.4 检测结果不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的,将样品进行记录,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调整或重新制备。
4. 包装和储存4.1 确认产品质量合格后,将产品送至包装区域。
4.2 根据产品规格和客户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
4.3 进行包装操作,确保包装密封、标识清晰。
4.4 完成包装后,将产品送至成品库存区域,并记录库存数量和位置。
5. 设备维护和清洁5.1 完成生产操作后,对混合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
5.2 清洁设备时,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确保设备表面和内部干净。
5.3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6. 安全措施6.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工作服、手套、护目镜等。
6.2 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和产生火花的设备。
6.3 外加剂的储存和运输要符合相关安全规定,避免与易燃、易爆物质接触。
混凝土外加剂管理制度一、总论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常常需要添加一些外加剂。
外加剂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抗冻性等。
因此,对于混凝土外加剂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混凝土外加剂的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管理目的混凝土外加剂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保证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混凝土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检验、选用原则、施工方法、保管及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制度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增强混凝土材料的适用性,降低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成本,减少施工安全隐患,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推动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的进步。
三、管理范围混凝土外加剂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混凝土外加剂使用的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工程领域。
具体包括混凝土外加剂的检验、选用、施工、质量验收等方面的管理。
四、管理责任1. 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施工单位负责混凝土外加剂的选用、保管和使用。
3. 混凝土外加剂供应商有责任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4. 相关部门负责对混凝土外加剂质量进行检验和监督。
五、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根据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和性能,一般可分为掺和料和改性剂。
1. 掺和料:主要是指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混合材料,它们可以与水泥和骨料一起掺和使用,用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掺和料的使用需要符合相关标准,且数量控制需合理。
2. 改性剂:主要包括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气泡剂等。
这些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抗渗性、早期强度和抗冻融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六、混凝土外加剂的管理制度1. 混凝土外加剂的选用原则(1)根据混凝土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混凝土外加剂,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
(2)选用混凝土外加剂需要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外加剂的性能和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外加剂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稳定。
适用于所有生产外加剂的生产线。
二、术语和定义1. 外加剂:指用于混凝土、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中的添加剂,用于改善其性能和工艺特性。
2. 生产线:指用于生产外加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
三、操作规程1. 原材料准备1.1. 根据生产计划,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水、水泥、添加剂等。
1.2. 对原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1.3. 按照配方要求,准确称量原材料,并记录相关数据。
2. 混合和搅拌2.1. 将准备好的原材料按照配方比例加入混合槽。
2.2. 启动混合设备,根据设备要求设置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
2.3. 监控混合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参数,确保混合过程稳定。
2.4. 完成混合后,停止搅拌设备,将混合好的外加剂转移到储存容器中。
3. 储存和包装3.1. 将混合好的外加剂转移到专用的储存容器中,并确保容器密封良好。
3.2. 对储存容器进行标识,包括外加剂名称、批次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3.3. 对外加剂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4. 根据客户需求,将外加剂进行包装,包括但不限于袋装、桶装、罐装等。
3.5. 对包装好的外加剂进行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
4. 设备维护和清洁4.1. 定期对生产线设备进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清洗、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4.2. 对生产线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4.3. 定期对生产线进行清洁,确保生产环境卫生。
5. 安全措施5.1. 生产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5.2. 严禁在生产线上吸烟、使用明火等危险行为。
5.3. 对生产线进行定期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5.4. 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记录和文件管理1. 每次生产过程都应有相应的生产记录,包括原材料使用量、生产日期、生产批次号等。
混凝⼟外加剂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件-⽣产过程控制-⼯艺流程图-操作流程全套混凝⼟外加剂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资料(管理⽂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产过程控制⽂件办公室编制:办公室2014.5.15审核:*** 2014.5.15批准:*** 2014.5.15受控:受控萘系⾼效减⽔剂合成⼯艺规程WJ 07-2014⼀、技术要求:1、萘:⼯业萘,⽚状结晶,熔点:80℃;沸点:218℃,不溶于⽔;2、甲醇:⼯业品,液体;3、硫酸:⼯业品;4、氢氧化钠(碱):⼯业品;5、⽔⼆、管道⾊标鲜红⾊-硫酸;黄⾊-甲醛;浅蓝⾊-氢氧化钠;灰褐⾊-蒸汽管;绿⾊-⽔管;铁红⾊-进出料管三、设备锅炉、泵、(⽔泵、酸泵、碱泵);反应釜;表(电流表、⽓压表、温度表);马达(电机)贮液罐;四、⼤约加料量:五、合成路线钠六、合成⼯艺1、熔萘按照规定要求称量⼯业萘,投⼊溶萘釜,盖好盖(对⾓拧螺母),确保密封,给夹层送蒸汽升温,温度控制在140~160℃,内压控制在0.15KPa以下,可通过排⽓阀把萘中⽔蒸⽓溢出,关好此阀;观看萘是否完全熔化,打开蒸⽓阀,把管道通⽓预热后,压萘,吹⼊磺化釜内,再⽤蒸⽓吹⼲净釜内及管道内的余萘。
2、磺化打开搅拌器,升温157℃,开始加硫酸当温度升⾄160℃时开始计时,前15分钟加⼊硫酸量的1/4,余下部分⽤1⼩时45分钟之内全部慢慢加完,磺化反应为3⼩时,其中2⼩时加硫酸,1⼩时保温,此时测⽔前总酸度,应在31%~32%之间。
注意:温度控制好,不能⾼于165℃,也不能低于160℃,加酸,慢慢加,防⽌激烈反应。
3、⽔解把磺化好的磺化料打⼊到缩合釜内,此时温度不低于146℃,⽤夹层⽔降温,温度下降到117℃~120℃,此时开始⽔解,因为α-萘磺酸在低温下容易⽣成,在较⾼的温度下也容易⽔解,因此在磺化结束后加⽔降温,使磺化反应中⽣成的⼀部分多磺酸,α-萘磺酸⽔解后被除掉,以利于β萘磺酸的缩合反应,反应如下:(投萘量+投酸量)×⽔前酸度%加⽔量= —(投萘量+投酸量)设定⽔后酸度%举例:(1300㎏+1430㎏)×0.32%加⽔量㎏= —(1300㎏+1430㎏)=335.3㎏0.285%⽔解1⼩时后,应马上取样送化验室测⽔后酸度,⼀般控制在28%~29%,最好在28.5%,为佳。
混凝土外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混凝土外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虽然外加剂在我国的应用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便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如:某大桥预应力梁在冬季12月份至1月份,使用秋季使用过的高效减水剂施工,致使混凝土浇注24h还未凝固,并且在浇注17d后还不能张拉钢筋。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致使有些单位不愿使用这一新技术,所以对外加剂应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本文根据笔者这几年使用外加剂的经验,谈谈正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加快外加剂使用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前景在混凝土或砂浆中掺入少量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的多种性能,节约水泥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是一项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的技术。
在日本、北欧等国家几乎在所有的混凝土中都采用外加剂,外加剂研究和使用早已成为混凝土材料及工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致在某些混凝土工程中已经将外加剂作为配制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第五种组成材料,甚至有些国家已经把发展外加剂作为发展水泥新品种的重要手段。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外加剂将成为混凝土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前许多大的工程都采用高强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C50、C60、C80,这些混凝土必须掺用高性能外加剂方能满足设计要求。
2 外加剂的功效使用混凝土外加剂,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它有广泛的用途。
不同的外加剂有各自的功效:如减水剂有减水作用、加气剂有加气作用、调凝剂有调凝作用等。
综合起来,外加剂可发挥如下作用:(1)能改善施工条件,减轻体力劳动,并有利于机械化施工,对保证及提高工程质量有积极作用,能使以前难以完成的高质量的工程在现有条件下完成。
例如:可掺加高效能减水剂在工地条件下配制C80~C90的超高强混凝土,配制泵送混凝土等。
(2)能减少养护时间,可缩短蒸养时间,可以提早拆模加速模板周转,还可以提早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放张、剪筋,总之,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一、引言外加剂是一种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建造工程中。
为了确保外加剂的安全生产和质量稳定,制定了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适合于外加剂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操作、质量控制等环节。
二、术语和定义1. 外加剂:用于混凝土中以改善其性能的一种化学品。
2. 原材料:用于外加剂生产的各种化学品和辅助材料。
3. 生产操作:外加剂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步骤。
4. 质量控制:对外加剂生产过程中各项指标进行监控和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三、生产前准备1. 原材料采购:根据产品配方和质量要求,采购符合标准的原材料。
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对原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合格。
2. 设备准备:检查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3. 人员培训:对参预生产操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四、生产操作1. 原料配比:根据产品配方,按照一定比例将各种原材料称量并放入混合槽中。
2. 搅拌混合:启动混合槽搅拌设备,将原材料进行充分混合,确保混合均匀。
3. 加热处理:根据产品要求,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加热处理,提高反应速度和产品稳定性。
4. 过滤处理:将加热后的物料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5. 包装灌装:将过滤后的物料进行包装和灌装,按照标准容量进行分装,确保包装密封良好。
6. 检测质量:对包装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粘度、PH值等指标的检测。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7. 成品入库:合格的产品经过检测后,进行入库管理,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存放。
五、质量控制1. 原材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包括外观、纯度、含水量等指标的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
2. 在线监控: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环节进行在线监控,包括搅拌时间、加热温度等参数的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情况。
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一、概述外加剂是指在水泥混凝土或砂浆中加入的具有改良性能的物质。
此规程旨在确保外加剂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稳定。
二、生产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外加剂生产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2.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如果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三、原材料管理1.原材料应按照国家标准采购,并存放在专用的原材料仓库中。
2.原材料应定期入库检验,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不合格原料应立即退回供应商或做好记录。
3.原材料应按照规定的存储条件进行存放,避免与其他有害物质接触。
四、生产过程控制1.按照工艺流程要求准确投料,防止缺料或多料情况发生。
2.外加剂生产过程中应保持生产区域的清洁和整洁,避免外部污染物进入生产线。
3.设置检测设备,对生产过程中关键参数进行自动监测,确保生产质量的稳定。
4.工作人员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5.生产过程中应设立临时记录,记录生产参数和检测结果,供后续分析和追溯使用。
五、产品质量检验1.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外加剂产品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2.对出厂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测指标包括外观、颗粒形状、比表面积、固含量、pH值等。
3.进行产品降解试验,评估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六、设备清洁和维护1.生产设备在生产结束后应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储存容器应在使用完毕后进行清洗,避免产生交叉污染。
3.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七、安全生产1.工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2.进行规范的操作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遇到突发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上级领导。
八、文件管理1.对于外加剂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记录、检测报告等重要文件应进行完整归档,方便下次使用和追溯。
2.对于重要文件的修改和废弃,需进行合理的审批和记录。
混凝土外加剂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混凝土外加剂的管理,规范外加剂的采购、保管、使用等工作,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混凝土外加剂,是指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除特殊情况外,掺量一般不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
如:减水剂、速凝剂、泵送剂、防水剂、膨胀剂、锚固剂、防腐剂等。
第二章质量标准第三条所有混凝土外加剂质量应符合现行GB8076《混凝土外加剂》标准。
第四条用于客运专线的还需符合铁道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有关质量标准。
第五条满足本项目业主、设计方面的相关要求。
第六条满足项目部合同的技术要求。
供方送达现场的混凝土外加剂必须与原样品(需方选定配合比时所送样品)一致。
第七条供方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对外加剂的适应性和品质、包装、外形结构可作适当调整,但须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保证到场的外加剂掺量不高于试配时的掺量),并作详细说明。
当环境和设计文件等发生改变时,供方应根据项目部递交的补充文件中的技术要求进行供料,确保供应的产品符合补充文件的要求。
第三章采购第八条公司物资部是混凝土外加剂采购的主管部门。
第九条供应商推荐程序:公司中心试验室、物资部及项目部收集混凝土外加剂供应商(包括在用的)信息和资料,并将供应商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法人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证书、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近期)等报公司物资采购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公司物资部根据审核结果编制公司《混凝土外加剂产品推荐供应商名册》,经公司物资采购领导小组批准后公布。
第十条合格供应商调查、评价、审批和确定:1、项目根据技术要求在《混凝土外加剂产品推荐供应名册》中选取三家以上供应商,对其样品进行对比试验,通过掺量比例、混凝土质量、价格、稳定性、服务跟踪、支付方式等指标排列产品的性价比优劣顺序,按照《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供应商的调查、评价与审批,报公司物资部和试验室批准后建立《混凝土外加剂合格供应商名册》。
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一、概述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水泥、沥青等建筑材料中添加的一种化学物质,用于改善材料的性能和施工工艺。
为了确保外加剂的生产过程安全、高效、稳定,制定了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外加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
三、原材料采购1. 外加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供应商应具备合法资质。
2. 采购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原材料的选择、询价和比较,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
3. 采购人员应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原材料市场信息,确保供应的稳定性。
四、生产加工1. 外加剂的生产加工应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 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整洁,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3.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4. 生产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抽样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五、质量控制1. 外加剂生产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和成品检测等环节。
2. 原材料应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外观、理化性质、含量等指标的检测。
3. 生产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生产参数的监控,包括温度、压力、搅拌时间等。
4. 成品应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外观、含量、稳定性等指标的检测。
5.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和成品,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六、设备维护1. 设备维护人员应按照设备维护计划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维护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如电气设备的接地情况、防护装置的完好性等。
3. 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和维护人员等。
4. 对于设备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七、安全防护1. 外加剂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混凝土外加剂一、施工准备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掺入能按要求改善和调节混凝土性能的材料称为混凝土外加剂。
外加剂的产品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1、材料⑴外加料按其使用效果分类如下:1)减少剂: 在不影响混凝土和易性条件下具有减少及增强作用的外加剂。
2)引气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起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小气泡,以减少拌合物泌水离析,改善和易性并能显著提高硬化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的外加剂。
3)调凝剂:能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
⑶常用外加剂的适用范围见表5─302、工具⑴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应采用外加剂自动计量系统装置。
⑵施工现场采用粉剂时应配备下列工具a、能盛大100kg以上的大水桶两个,并有活动铁盖。
b、能盛5kg水的小水桶两个。
c、竹篸1只,竹手扫1把。
d、100kg台秤1台,10kg杆秤1把。
⑶施工现场采用溶剂时应配备下列工具a、能盛水100kg以上的大水桶两个、并有活动铁盖。
b、能盛5kg水的小水桶1个。
c、100kg台秤1台。
3、作业条件⑴按混凝土性能要求选定外加剂类型⑵外加剂用量必须经试配确定。
⑶开工前对工人进行技术操作交底。
⑷指定专人对计量工作进行监督。
⑸备足本次作业的外加剂用料量。
二、操作工艺1、掺外加剂外加剂有固体、液体之分。
混凝土外加剂的掺入量百分比是以固体为准。
⑴水剂,市场供应的液体外加剂浓度较高,不宜直接掺入混凝土拌合物中,需要先稀释成浓度为20%~30%的水溶液。
1)按施工要求掺入的浓度与原有浓度的差异决定兑水倍数。
2)秤出定量外加剂。
3)在大水桶中储放应兑水量。
4)把外加剂倒入大水桶中搅拌均匀。
⑵粉剂:先把粉剂制备浓度20%~30%水溶液才予使用。
1)根据配合比,将每一盘(槽)混凝土需用的外加剂粉剂的用量,先配制成一小桶(重为5kg)外加剂溶液。
2)推算出一大水桶(重为100kg) 外加剂水溶液应掺用外加剂粉剂的数量。
(即20倍小桶量)。
3)把外加剂放在竹上,浸在大水桶水面。
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水泥、沥青等建筑材料中添加的一种辅助材料,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和工艺特性。
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是指在生产外加剂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标准,以确保外加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的内容。
一、原材料采购与储存1.1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在采购原材料时,要选择正规的供应商,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1.2 原材料储存将原材料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避免受潮、受污染和受高温影响,定期检查原材料的储存情况,确保质量稳定。
二、生产设备与生产过程2.1 设备检查与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生产中断或质量问题。
2.2 生产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包括原料配比、搅拌时间、生产温度等参数的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控。
2.3 生产记录与追溯对每一批外加剂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并建立追溯体系,以便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原因并进行纠正。
三、质量控制与检测3.1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料检测、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测等环节,确保外加剂的质量稳定可靠。
3.2 检测手段与方法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对外加剂进行检测,包括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确保外加剂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3 质量评价与改进对外加剂的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持续提高外加剂的质量水平。
四、包装与储存4.1 包装规范对外加剂进行严格的包装规范,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和方式,确保外加剂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4.2 储存条件将包装好的外加剂储存在干燥、阴凉的仓库中,避免受潮和受高温影响,定期检查外加剂的储存情况,确保质量稳定。
4.3 包装标识在包装上标注清晰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方便产品追溯和管理。
五、安全生产与环保5.1 安全生产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
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一、引言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中添加的一种化学品,用于改善其性能和工艺特性。
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外加剂的生产过程安全、稳定和符合质量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外加剂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采购、贮存、生产、包装和出厂检验等环节。
三、术语和定义1. 外加剂:指在混凝土、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中添加的一种化学品,用于改善其性能和工艺特性。
2. 原料:指用于外加剂生产的各种化学品和辅助材料。
3. 质量控制: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措施,确保外加剂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生产工艺:指外加剂从原料到成品的加工过程,包括混合、反应、干燥等步骤。
四、原料采购和贮存1. 采购原料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对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2. 原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防止受潮、变质或污染。
五、生产工艺1. 根据产品配方和工艺要求,准确称取所需原料,并进行预处理,如研磨、筛分等。
2. 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搅拌和加热,促使化学反应的进行。
3. 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确保反应过程充分、均匀。
4.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外加剂的稳定性和质量。
5. 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记录和监控,确保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六、包装和存储1. 外加剂生产完成后,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包装,确保包装材料的质量和密封性。
2. 包装标签应明确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
3. 包装好的外加剂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七、出厂检验1. 对每批生产的外加剂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外观、颗粒度、含水量、化学成分等。
2. 出厂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合同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 检验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查证。
八、质量控制1.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检验、质量记录、质量追溯等环节。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采购、储存、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质量第一,安全第一;2. 严格规范,责任到人;3. 依法管理,持续改进。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四条生产部门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第五条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检验、使用和储存,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第六条生产部门应建立生产记录,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生产日期、原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生产人员等。
第七条生产完成后,应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第三章采购管理第八条采购部门应按照公司需求,选择具有资质的生产商或供应商,采购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混凝土外加剂。
第九条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质量要求、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内容。
第十条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四章储存管理第十一条储存部门应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储存,确保产品不发生质量变化。
第十二条储存部门应建立储存记录,详细记录入库、出库、库存等数据。
第十三条储存部门应定期检查库存情况,确保产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第五章使用管理第十四条施工部门应按照设计要求和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混凝土外加剂。
第十五条施工部门应建立使用记录,详细记录使用日期、数量、施工人员等。
第十六条施工部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外加剂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生产部门报告。
第六章检验管理第十七条质检部门应定期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外观、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
第十八条质检部门应建立检验记录,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
第十九条质检部门对不合格的混凝土外加剂,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其流入市场。
第七章培训与考核第二十条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混凝土外加剂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水泥、沥青等建筑材料中添加的一种化学物质,用于改善材料的性能和工艺性。
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是指在外加剂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定和标准。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外加剂生产操作规程。
一、原材料采购和储存1.1 严格选择供应商:外加剂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因此应严格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1.2 原材料检验:对每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检验,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1.3 原材料储存:原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仓库中,避免受潮、变质和污染。
二、生产设备和工艺控制2.1 设备清洁: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2.2 工艺控制: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每一步操作符合规定,避免操作失误和产品质量问题。
2.3 温湿度控制:根据产品要求,控制生产车间的温湿度,避免环境变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三、生产过程监控3.1 原料配比:根据产品配方,精确控制原料的配比比例,确保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3.2 混合搅拌: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方式应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调整,确保混合均匀度和反应效果。
3.3 产品质量检测:对每批生产的外加剂产品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粒度、流动性、含固量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四、包装和储存4.1 包装规范:按照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4.2 包装质量检查:对包装的外加剂产品进行外观检查和包装质量检验,确保包装完好无损。
4.3 储存条件:外加剂产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仓库中,避免受潮、变质和污染。
五、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5.1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个人防护措施、事故应急预案等,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控。
5.2 废弃物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3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环境符合要求。
混凝土外加剂项目流程图注:1.由于上述流程图受格式所限,内容比较简单。
如果要了解详细情况,请咨询。
2.用户可以从上述流程图中任意选择项目,但是由于选择的项目多少、项目不同、服务持续时间、索取资料多少等因素,服务费用也不尽相同。
3.上述外加剂产品执行的标准分别是:◆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5—2005《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JC 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 475—2004《混凝土防冻剂》◆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JC 901-2002《水泥混凝土养护剂》◆JC/T 1011—2006《混凝土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JC/T 949—2005《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JG/T 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GB 18588—2001《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JGJ/T 192—2009《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程》◆GB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4.提供的文件资料还包括:提供文件目录一、作业指导书·合成氨基减水剂作业指导书·合成荼系减水剂作业指导书·合成脂肪族减水剂作业指导书·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作业指导书其中包括:-用APEG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作业指导书-用MPEG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作业指导书-用TPEG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作业指导书-用其它材料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作业指导书-用其它方法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作业指导书·复配液体混凝土外加剂作业指导书·复配粉体混凝土外加剂作业指导书二、安全文件部分·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工伤事故管理规定·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防止职业危害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女工保护制度·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①细化文件·安全动火许可证制度·安全会议制度·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规定·安全检修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安全职责·安全装置和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从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电工安全制度·防火、防毒和防爆管理规定·锅炉、压力容器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具(品)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三同时”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租赁、承包设施、厂房和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安全检查记录·隐患台帐·事故台帐·公司重大危险源台帐·安全培训台帐·整改通知书②外来文件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品管理通用指南GB 7231-200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AQ 3021-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3-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土作业安全规程AQ3025-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 3026-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 3028-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三、行政管理文件①岗位职责部分·董事长岗位职责·副董事长岗位职责·总经理岗位职责·经营副总经理岗位职责·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信息部经理岗位职责·技术开发部经理岗位职责·财务部经理岗位职责·人事部经理岗位职责·行政部经理岗位职责·监事会主席岗位职责·监事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文秘科科长岗位职责·供应科科长岗位职责·会计核算科科长岗位职责·董事长秘书岗位职责·稽核科科长岗位职责·总务科科长岗位职责·保卫科科长岗位职责·市场部经理岗位职责·营销部经理岗位职责·会计主管岗位职责·储运科科长岗位职责·客户服务部经理岗位职责·档案管理员岗位职责·人事培训员岗位职责·劳资员岗位职责·小车驾驶员岗位职责·仓管员岗位职责·调度员岗位职责·装卸工岗位职责·市场调查员岗位职责·业务管理员岗位职责·会计档案员岗位职责·出纳员岗位职责·计检员岗位职责·质检员岗位职责·采购员岗位职责·企业发展部经理岗位职责·生产部经理岗位职责·质保部经理岗位职责·质管科科长岗位职责·计划统计科科长岗位职责·生产科科长岗位职责·设备动力科科长岗位职责②规章制度部分·岗位任职能力要求·干部任职能力考核·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办公设备管理办法·保密制度·图书、报刊管理办法·财务管理规则·费用报销规定·财务管理若干(补充)规定·公司车辆管理制度·出差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电话管理制度·公司废旧物品、包装物的收集、处理管理办法·福利管理制度·合同管理·会议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人事激励制度单行条例·考勤管理制度·公司来宾参观接待管理办法·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管理文件制作、实施规定·文书管理办法·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办法·行政纪律管理规定·招聘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公司各级领导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规定四、技术文件①常用混凝土规范标准部分目录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2573-90《水泥取样方法》GB/T 14684-2010《建设用砂》GB/T 14684-2010《建设用砂准编制说明(报批稿)》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条文说明)》CCES01-20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 01-20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条文说明》ACl 308-92《关于混凝土养护标准》GB/T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8046-200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14902-2003《预拌混凝土》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C/T 906-2002《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GB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JGJ 98—200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1-2002《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GB 12573-90《水泥取样方法》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JGJ/T《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L/T 5117—200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JG/T 3064-1999《钢纤维混凝土》JGJ/T 211-2010《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JGJ/T 223-2010《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1-2010《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10-2010《抹灰砂浆技术规程》(电子文件)GB /T 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JGJ 104-9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237-2008《混凝土试模》②常用混凝土外加剂规范标准部分目录GB/T 8075—2005《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GB/T8077-2000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 GB18588-2001《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JC 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 475—2004《混凝土防冻剂》GB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DL/T 5100-1999《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JT/T 523-2004《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JG/T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GB 1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JC/T 547—2005《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C/T 901- 2002《水泥混凝土养护剂》JC/T 907—2002《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 902-2002《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JC/T 949—2005《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JC/T 1011-2006《混凝土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JGJ/T 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YB/T 9231—98《钢筋阻锈剂使用技术规程》JGJ/T 192-2009《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程》JC/T 906—2002《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③常用化工、外加剂原材料标淮GB/T 3723-1999《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T 6678-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79-2003《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0-2003《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1-2003《气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4472-1984《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GB 619—88《化学式剂采样及验收规则》GB/T 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604-2002《化学试剂酸碱指示剂pH变色域测定通用方法》GB/T 606-2003《化学试剂水分测定通用方法卡尔·费休法》GB 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3 24 .2- 2004《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2部分:挥发性有机液体水浴上蒸发后干残渣的测定》GB/T 3050-2000《无机化工产品中氛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GB 6288-200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HG/T 3595-1999《工业亚硝酸钙》GB 2367-2006《工业亚硝酸钠》GB/T 4553-2002《工业硝酸钠》GB/T 1918-1998《工业硝酸钾》HG/T 3582-1999《工业硝酸锌》GB 210.1 - 2004《工业碳酸钠》HG/T 2568-2008《工业偏硅酸钠》GB/T 1606-2008《工业碳酸氢钠》GB 23936-2009《工业氟硅酸钠》HG/T 2768-1996《工业氟硅酸镁》GB/T 1608-2008《工业高锰酸钾》GB/T 4209-2008《工业硅酸钠》GB/T 534-2002 《工业硫酸》GB/T 23939-2009《工业过硫酸铵》HG 2565-94《工业硫酸铝钾》HG/T 2967-2000《工业无水亚硫酸钠》HG/T 2155-2006《工业过硫酸钾》HG/T 2328-2006《工业硫代硫酸钠》HG/T 2225-2001《工业硫酸铝》HG/T 2326-2005《工业硫酸锌》GB/ T6009-2003《工业无水硫酸钠》GB/T1621-2008《工业氯化铁》GB/T 3959-2008《工业无水氯化铝》GB 6549-1996《氯化钾》HG/T 2324-2005《工业重铬酸钾》GB/T 23853-2009《卤水碳酸锂》GB 1616-2003《工业过氧化氢》GB/T 6026-1998《工业丙酮》Q/EHY 051—2003《工业级、口服级葡萄糖酸钠》GB/T 9009—1998《工业甲醛溶液》HG/T 2968-1999《工业焦磷酸钠》HG/T 2826-1997《工业焦亚硫酸钠》HG/T 2519-2007《工业六聚偏磷酸钠》GB/T 9983-2004《工业三聚磷酸钠》GB 3676-2008《工业顺丁烯二酸酐》GB 209-2006《工业用氢氧化钠》HG/T 2746-1996《对氨基苯磺酸钠》GB/T 4348.1-2000《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HG/T3268-2002《工业用三乙醇胺》GB 4649-93《工业用乙二醇》GB 338-2004《工业用甲醇》GB/T 6699-1998《焦化萘》GB 3069.2-86《萘结晶点的测定方法》YB/T5086-93《粗蒽中蒽含量测定方法》YB/T 5085-1996《工业蒽》YB/T 5153-93《工业甲基萘》GB 3710-83《工业酚、苯酚结晶点测定方法》GB 7605-89《焦化苯酚》GB 6706-86《焦化苯酚水分测定:结晶点下降法》GB/T 339-2001《工业用合成苯酚》JC/T2033-2010《混凝土外加剂用聚醚及其衍生物》④试验室规章制度·技术岗位责任制·中心试验室(试验室)副主任岗位责任制·技术负责人岗位责任制·检测、试验员岗位责任制·计量管理员岗位责任制·设备管理员岗位责任制·档案资料管理员岗位责任制·样品保管员岗位责任制·样品收发、保管和处理制度·样品检验、复验和判定制度·原始记录填写、保管检查制度·检测报告整理、审核和发放制度·检测质量保证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检定维修制度·事故分析及报告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安全制度·化学试验室管理注意事项·试验检测人员守则⑤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目录·YE-200A型液压式压力机操作规程·WE-100、60型万能试验机·LJ—500型拉力试验机·WHY-300型微机控制全自动压力试验机·SJ-160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水泥胶砂振动台操作规程·水泥胶砂振实台操作规程·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操作规程·负压筛析仪操作规程·电动抗折仪器操作规程·强制式砼搅拌机操作规程·贯入阻力仪操作规程·砂浆稠度仪操作规程·砂浆分层度仪操作规程·混凝土坍落度筒操作规程·振动台安全操作规程·砼渗透仪操作规程·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分析天平操作规程·砖泛霜试验操作规程·回弹仪操作规程·油毡不透水仪器操作规程·电动振筛机操作规程·标准养护室恒温恒湿设备操作规程·FZ-31型沸煮箱操作规程五、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相关文件·常用外加剂化工原材料生产厂家·混凝土外加剂生产通知单·车间用原材料统计明细·生产日报表·物资月报表·设备维修申请单·生产设备台帐·生产设备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原材料检验通知分析报告·车间主任安全职责·关键过程鉴定认可办法·锅炉工交接班制度·合成车间操作工任务、要求及奖罚规定·加强工艺纪律管理的规定·设备操作规程·生产车间主任职责·生产经理安全职责·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大纲·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标准·电工安全制度·叉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焊、气焊安全操作规程·各种样式表单六、ISO文件(外加剂行业专用)·ISO900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仅相关表格及仝套规章制度;·ISO1400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表格及仝套规章制度;·ISO1800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表格及仝套规章制度;·ISO9001、14001、18001“三合一”《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表格及仝套规章制度;·“CCC”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表格及配套规章制度;七、其它文件(VCD、DVD)a.管理·公司必备管理表格·企业管理制度·品质管理规划·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全案·哈佛管理——生产·哈佛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操作全案·A管理模式b. 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汉字应用字典·学生辞海·学生辞源·成语词典二、技术部分a、混凝土部分·最新混凝土工程应用新技术规范与强制条文·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与技术实用手册·最新水泥生产配方优化设计与机械运行维护检修实务全书·最新水工混凝土设计施工规范与缺陷检测新技术及质量控制标准全书·混凝土裂缝检测、控制与修补新技术应用手册·最新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性能、配合比设计与制造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不同条件下的混凝土工程应用技术·清水混凝土·一步到技工——混凝土工b.外加剂部分·现代混凝土外加剂研发与应用·最新混凝土外加剂工程技术手册·混凝土外加剂生产配方优化设计、工程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与常见疑难问题解答及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用手册·混凝土减水剂与泵送剂配方设计、生产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及混凝土裂渗防治技术实务全书·最新混凝土外加剂工程技术手册·现代混凝土外加剂研发与应用技术标准大全·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图集·中国大黄页c.工程部分·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技术1974-1997·建筑技术1998-2002d. 试验检测部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建筑施工——现场试验·桥梁施工e.化学比工部分·中国化工企业多媒体信息之窗·化学品电子手册·化学数据速查手册·分析化学手册f. 其它·涂料企业产品生产技术配方的改进与优化创新及成功市场营销指导全书·油漆生产配方优化设计与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及国内外最新标准实务全书·耐火企业产品生产技术配方的改进与优化创新及成功市场营销指导全书·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建筑工程概算、施工软件 PKPM·土朩工程地质·高校建筑设备工程毕业设计指导·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工程图学基础教程·建筑电气工程预算·中国古典建筑建模实例·人造水景设计营造与观赏·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新工艺三、其它部分·智能选泵系统·中国法律法规大全·电机修理·仪器仪表。
混凝土外加剂实验流程(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外加剂实验流程一:实验原材料水泥:采用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水泥砂子:符合GB/T14684中Ⅱ区要求的中砂,但细度模数为2.6~2.9,含泥量小于1%。
石子:符合GB/T14685要求的公称粒径为5mm~20mm的碎石或卵石,采用二级配,其中5mm~10mm占40%,10mm~20mm占60%,满足连续级配要求,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
水:符合JGJ63混凝土拌和用水的技术要求。
外加剂:北京诚凯利CKL-3泵送外加剂(掺量2.5%、含固量 %、净浆流动度220-230)二:实验用配合比四:试配容量1:基准抗压试块两组:2*0.1*0.1*0.1 =0.002 m³泌水试验:5L=0.005m³收缩试块三组:3*0.1*0.1*0.515=0.015 m³塌落度试验:0.012 m³基准试验共计:34升富裕系数:34*1.15=39.1升2:受检抗压试块两组:2*0.1*0.1*0.1 =0.002 m³泌水试验:5L=0.005m³收缩试块三组:3*0.1*0.1*0.515=0.015 m³塌落度试验:0.012 m³基准试验共计:34升富裕系数:34*1.15=39.1升五:实验流程1:坍落度和坍落度1小时经时变化量测定(实验标准参照GB 8076-2008)实验要点:基准混凝土加水时间:基准混凝土塌落度: mm 受检混凝土加水时间:受检混凝土初始塌落度: mm受检混凝土1h时间:受检混凝土1h经时损失: mm2:减水率测定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比。
应精确到0.1%。
混凝土外加剂项目流程图注:1.由于上述流程图受格式所限,内容比较简单。
如果要了解详细情况,请咨询。
2.用户可以从上述流程图中任意选择项目,但是由于选择的项目多少、项目不同、服务持续时间、索取资料多少等因素,服务费用也不尽相同。
3.上述外加剂产品执行的标准分别是:◆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5—2005《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JC 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 475—2004《混凝土防冻剂》◆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JC 901-2002《水泥混凝土养护剂》◆JC/T 1011—2006《混凝土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JC/T 949—2005《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JG/T 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GB 18588—2001《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JGJ/T 192—2009《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程》◆GB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4.提供的文件资料还包括:提供文件目录一、作业指导书·合成氨基减水剂作业指导书·合成荼系减水剂作业指导书·合成脂肪族减水剂作业指导书·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作业指导书其中包括:-用APEG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作业指导书-用MPEG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作业指导书-用TPEG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作业指导书-用其它材料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作业指导书-用其它方法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作业指导书·复配液体混凝土外加剂作业指导书·复配粉体混凝土外加剂作业指导书二、安全文件部分·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工伤事故管理规定·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防止职业危害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女工保护制度·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①细化文件·安全动火许可证制度·安全会议制度·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规定·安全检修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安全职责·安全装置和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从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电工安全制度·防火、防毒和防爆管理规定·锅炉、压力容器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具(品)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三同时”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租赁、承包设施、厂房和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安全检查记录·隐患台帐·事故台帐·公司重大危险源台帐·安全培训台帐·整改通知书②外来文件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品管理通用指南GB 7231-200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AQ 3021-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3-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土作业安全规程AQ3025-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 3026-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 3028-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三、行政管理文件①岗位职责部分·董事长岗位职责·副董事长岗位职责·总经理岗位职责·经营副总经理岗位职责·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信息部经理岗位职责·技术开发部经理岗位职责·财务部经理岗位职责·人事部经理岗位职责·行政部经理岗位职责·监事会主席岗位职责·监事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文秘科科长岗位职责·供应科科长岗位职责·会计核算科科长岗位职责·董事长秘书岗位职责·稽核科科长岗位职责·总务科科长岗位职责·保卫科科长岗位职责·市场部经理岗位职责·营销部经理岗位职责·会计主管岗位职责·储运科科长岗位职责·客户服务部经理岗位职责·档案管理员岗位职责·人事培训员岗位职责·劳资员岗位职责·小车驾驶员岗位职责·仓管员岗位职责·调度员岗位职责·装卸工岗位职责·市场调查员岗位职责·业务管理员岗位职责·会计档案员岗位职责·出纳员岗位职责·计检员岗位职责·质检员岗位职责·采购员岗位职责·企业发展部经理岗位职责·生产部经理岗位职责·质保部经理岗位职责·质管科科长岗位职责·计划统计科科长岗位职责·生产科科长岗位职责·设备动力科科长岗位职责②规章制度部分·岗位任职能力要求·干部任职能力考核·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办公设备管理办法·保密制度·图书、报刊管理办法·财务管理规则·费用报销规定·财务管理若干(补充)规定·公司车辆管理制度·出差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电话管理制度·公司废旧物品、包装物的收集、处理管理办法·福利管理制度·合同管理·会议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人事激励制度单行条例·考勤管理制度·公司来宾参观接待管理办法·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管理文件制作、实施规定·文书管理办法·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办法·行政纪律管理规定·招聘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公司各级领导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规定四、技术文件①常用混凝土规范标准部分目录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2573-90《水泥取样方法》GB/T 14684-2010《建设用砂》GB/T 14684-2010《建设用砂准编制说明(报批稿)》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条文说明)》CCES01-20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 01-20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条文说明》ACl 308-92《关于混凝土养护标准》GB/T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8046-200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14902-2003《预拌混凝土》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C/T 906-2002《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GB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JGJ 98—200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1-2002《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GB 12573-90《水泥取样方法》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JGJ/T《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L/T 5117—200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JG/T 3064-1999《钢纤维混凝土》JGJ/T 211-2010《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JGJ/T 223-2010《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1-2010《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10-2010《抹灰砂浆技术规程》(电子文件)GB /T 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JGJ 104-9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237-2008《混凝土试模》②常用混凝土外加剂规范标准部分目录GB/T 8075—2005《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GB/T8077-2000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 GB18588-2001《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JC 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 475—2004《混凝土防冻剂》GB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DL/T 5100-1999《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JT/T 523-2004《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JG/T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GB 1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JC/T 547—2005《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C/T 901- 2002《水泥混凝土养护剂》JC/T 907—2002《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 902-2002《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JC/T 949—2005《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JC/T 1011-2006《混凝土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JGJ/T 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YB/T 9231—98《钢筋阻锈剂使用技术规程》JGJ/T 192-2009《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程》JC/T 906—2002《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③常用化工、外加剂原材料标淮GB/T 3723-1999《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T 6678-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79-2003《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0-2003《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1-2003《气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4472-1984《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GB 619—88《化学式剂采样及验收规则》GB/T 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604-2002《化学试剂酸碱指示剂pH变色域测定通用方法》GB/T 606-2003《化学试剂水分测定通用方法卡尔·费休法》GB 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3 24 .2- 2004《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2部分:挥发性有机液体水浴上蒸发后干残渣的测定》GB/T 3050-2000《无机化工产品中氛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GB 6288-200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HG/T 3595-1999《工业亚硝酸钙》GB 2367-2006《工业亚硝酸钠》GB/T 4553-2002《工业硝酸钠》GB/T 1918-1998《工业硝酸钾》HG/T 3582-1999《工业硝酸锌》GB 210.1 - 2004《工业碳酸钠》HG/T 2568-2008《工业偏硅酸钠》GB/T 1606-2008《工业碳酸氢钠》GB 23936-2009《工业氟硅酸钠》HG/T 2768-1996《工业氟硅酸镁》GB/T 1608-2008《工业高锰酸钾》GB/T 4209-2008《工业硅酸钠》GB/T 534-2002 《工业硫酸》GB/T 23939-2009《工业过硫酸铵》HG 2565-94《工业硫酸铝钾》HG/T 2967-2000《工业无水亚硫酸钠》HG/T 2155-2006《工业过硫酸钾》HG/T 2328-2006《工业硫代硫酸钠》HG/T 2225-2001《工业硫酸铝》HG/T 2326-2005《工业硫酸锌》GB/ T6009-2003《工业无水硫酸钠》GB/T1621-2008《工业氯化铁》GB/T 3959-2008《工业无水氯化铝》GB 6549-1996《氯化钾》HG/T 2324-2005《工业重铬酸钾》GB/T 23853-2009《卤水碳酸锂》GB 1616-2003《工业过氧化氢》GB/T 6026-1998《工业丙酮》Q/EHY 051—2003《工业级、口服级葡萄糖酸钠》GB/T 9009—1998《工业甲醛溶液》HG/T 2968-1999《工业焦磷酸钠》HG/T 2826-1997《工业焦亚硫酸钠》HG/T 2519-2007《工业六聚偏磷酸钠》GB/T 9983-2004《工业三聚磷酸钠》GB 3676-2008《工业顺丁烯二酸酐》GB 209-2006《工业用氢氧化钠》HG/T 2746-1996《对氨基苯磺酸钠》GB/T 4348.1-2000《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HG/T3268-2002《工业用三乙醇胺》GB 4649-93《工业用乙二醇》GB 338-2004《工业用甲醇》GB/T 6699-1998《焦化萘》GB 3069.2-86《萘结晶点的测定方法》YB/T5086-93《粗蒽中蒽含量测定方法》YB/T 5085-1996《工业蒽》YB/T 5153-93《工业甲基萘》GB 3710-83《工业酚、苯酚结晶点测定方法》GB 7605-89《焦化苯酚》GB 6706-86《焦化苯酚水分测定:结晶点下降法》GB/T 339-2001《工业用合成苯酚》JC/T2033-2010《混凝土外加剂用聚醚及其衍生物》④试验室规章制度·技术岗位责任制·中心试验室(试验室)副主任岗位责任制·技术负责人岗位责任制·检测、试验员岗位责任制·计量管理员岗位责任制·设备管理员岗位责任制·档案资料管理员岗位责任制·样品保管员岗位责任制·样品收发、保管和处理制度·样品检验、复验和判定制度·原始记录填写、保管检查制度·检测报告整理、审核和发放制度·检测质量保证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检定维修制度·事故分析及报告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安全制度·化学试验室管理注意事项·试验检测人员守则⑤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目录·YE-200A型液压式压力机操作规程·WE-100、60型万能试验机·LJ—500型拉力试验机·WHY-300型微机控制全自动压力试验机·SJ-160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水泥胶砂振动台操作规程·水泥胶砂振实台操作规程·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操作规程·负压筛析仪操作规程·电动抗折仪器操作规程·强制式砼搅拌机操作规程·贯入阻力仪操作规程·砂浆稠度仪操作规程·砂浆分层度仪操作规程·混凝土坍落度筒操作规程·振动台安全操作规程·砼渗透仪操作规程·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分析天平操作规程·砖泛霜试验操作规程·回弹仪操作规程·油毡不透水仪器操作规程·电动振筛机操作规程·标准养护室恒温恒湿设备操作规程·FZ-31型沸煮箱操作规程五、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相关文件·常用外加剂化工原材料生产厂家·混凝土外加剂生产通知单·车间用原材料统计明细·生产日报表·物资月报表·设备维修申请单·生产设备台帐·生产设备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原材料检验通知分析报告·车间主任安全职责·关键过程鉴定认可办法·锅炉工交接班制度·合成车间操作工任务、要求及奖罚规定·加强工艺纪律管理的规定·设备操作规程·生产车间主任职责·生产经理安全职责·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大纲·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标准·电工安全制度·叉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焊、气焊安全操作规程·各种样式表单六、ISO文件(外加剂行业专用)·ISO900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仅相关表格及仝套规章制度;·ISO1400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表格及仝套规章制度;·ISO1800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表格及仝套规章制度;·ISO9001、14001、18001“三合一”《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表格及仝套规章制度;·“CCC”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表格及配套规章制度;七、其它文件(VCD、DVD)a.管理·公司必备管理表格·企业管理制度·品质管理规划·企业内控精细化管理全案·哈佛管理——生产·哈佛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操作全案·A管理模式b. 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汉字应用字典·学生辞海·学生辞源·成语词典二、技术部分a、混凝土部分·最新混凝土工程应用新技术规范与强制条文·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与技术实用手册·最新水泥生产配方优化设计与机械运行维护检修实务全书·最新水工混凝土设计施工规范与缺陷检测新技术及质量控制标准全书·混凝土裂缝检测、控制与修补新技术应用手册·最新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性能、配合比设计与制造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不同条件下的混凝土工程应用技术·清水混凝土·一步到技工——混凝土工b.外加剂部分·现代混凝土外加剂研发与应用·最新混凝土外加剂工程技术手册·混凝土外加剂生产配方优化设计、工程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与常见疑难问题解答及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用手册·混凝土减水剂与泵送剂配方设计、生产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及混凝土裂渗防治技术实务全书·最新混凝土外加剂工程技术手册·现代混凝土外加剂研发与应用技术标准大全·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图集·中国大黄页c.工程部分·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技术1974-1997·建筑技术1998-2002d. 试验检测部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建筑施工——现场试验·桥梁施工e.化学比工部分·中国化工企业多媒体信息之窗·化学品电子手册·化学数据速查手册·分析化学手册f. 其它·涂料企业产品生产技术配方的改进与优化创新及成功市场营销指导全书·油漆生产配方优化设计与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及国内外最新标准实务全书·耐火企业产品生产技术配方的改进与优化创新及成功市场营销指导全书·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建筑工程概算、施工软件 PKPM·土朩工程地质·高校建筑设备工程毕业设计指导·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工程图学基础教程·建筑电气工程预算·中国古典建筑建模实例·人造水景设计营造与观赏·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新工艺三、其它部分·智能选泵系统·中国法律法规大全·电机修理·仪器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