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五年级第五单元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8.72 KB
- 文档页数:11
五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5篇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五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五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成语意思,感受关键成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生复述故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老师的设疑和学生的相互讨论来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5、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足智多谋的聪明才智。
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遇事要沉着冷静,并要开动脑筋,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2、领悟其中的道理,弄清故事引人入胜的原因。
教法学法:导学互动教学准备:1、搜集相关视频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自学导纲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中国的历史故事吗?让我们乘坐历史的列车,穿越时光的隧道,飞回历史的天空。
猜一猜,下面这几个历史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谁?课件出示:完璧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破釜沉舟——(项羽)毛遂自荐——(毛遂)纸上谈兵——(赵括)卧薪尝胆——(勾践)背水一战——(韩信)田忌赛马——(孙膑)师:在《田忌赛马》中,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孙膑的才能。
今天让我们随着历史的车轮,走进《围魏救赵》这篇课文,去进一步领略孙膑卓越的才能、超凡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
(板书课题)2、出示导纲,生依照提示了解背景,自主阅读课文。
3、生汇报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师适时点拨引导。
过渡: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很好。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
在自学中你发现了哪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谁为什么围魏救赵?他们又是怎样围魏救赵的?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阅读之旅。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
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
1. 通过感悟课文,在自觉自愿参与研究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 通过情境化的研究方式,深入、生动地讲解本单元语文知识点。
3. 培养学生们热爱研究、勇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1. 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游戏,引入课文《玩儿命乒乓》,唤起学生研究的兴趣。
2. 分组演绎、阅读、分析、感悟和对比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 组织学生实际操作乒乓球,让学生亲自体验到乒乓球的乐趣和特点。
4.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运动健康对人的身心健康的意义,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部分: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实现情况良好,学生通过感悟课文,积极参与活动,提升了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 教学方式活泼多样,生动有趣,但是在教学时应该更加注重
细节和教学步骤的掌控。
3. 教学效果好,学生表现出对于乒乓球的热爱,对运动健康有
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了解了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简单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并探究了运动健康对人身心健
康的意义,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生命素养,取得了实效明
显的教学成果。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例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例文的表达方法。
(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提高写作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例文内容,体会例文的表达方法。
(2)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写作兴趣。
2.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具体的描绘,使文章富有画面感。
(2)如何将心中的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激发写作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例文,理解内容,体会表达方法。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如何进行写作。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4. 教师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给出写作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
四、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一篇习作。
2. 收集生活中的素材,为下一节课的写作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别化的帮助。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习作,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本单元课文。
2.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识字能力的培养。
2.句子的理解与准确朗读。
3.语文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课文《一棵小草》导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字:艰苦、顽强•阅读理解练习第二课时•课文《小草笑》导入•跟读课文,学习语音语调•识字:忽视、珍贵•朗读训练及情感表达第三课时•课文《小草散步》导入•学习词语解释和生词•朗读对话练习•语文知识运用小结第四课时•课文《小草健身操》导入•学习课文中的动词短语•配合动作表演小草健身操•语言运用练习•课文《小草和它的朋友》导入•分组朗读课文,体验剧情•课文理解及情感表达•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四、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和示范结合2.小组合作学习3.朗读训练4.语言情感表达5.角色表演演练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学生跟读导入2.课文独立朗读3.识字学习4.阅读理解练习第二课时1.学生表演课文2.课文重点讲解3.词语解释和生词学习4.朗读练习第三课时1.课文对话表演2.课文内容分段复述3.语言知识小测验4.情感课堂分享第四课时1.小组表演小草健身操2.动词短语解析3.配合表演朗读课文4.语言运用活动1.分组朗读课文2.课文情感表达3.小组讨论课文内容4.总结本单元学习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分2.课文理解能力测试3.语言运用能力测验七、教学反思本教案主要以“小草”为主线,通过课文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阅读能力、语音语调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次反复听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第一章:认识负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识别正数和负数。
2. 让学生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能够用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负数的含义2. 负数的表示方法3. 负数的运算三、教学重点1. 负数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2. 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四、教学难点1. 负数的加减法运算五、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负数的含义。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负数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负数的含义。
2. 讲解负数的表示方法,如在数轴上表示负数。
3. 引导学生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4.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负数问题。
第二章:分数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运用分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基本性质2.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3. 分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分数的基本性质2.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四、教学难点1.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五、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含义。
2.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学会运用分数解决问题。
六、教学步骤1. 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如分子、分母的运算规则。
2. 引导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 举例讲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分配物品、计算比例等。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分数问题。
第三章:小数的意义和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小数。
2.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含义2. 小数的表示方法3. 小数的运算三、教学重点1. 小数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2.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四、教学难点1.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五、教学方法1. 采用数轴教学法,让学生在数轴上理解小数的含义。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全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第五单元中涉及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具体内容根据教材而定)。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鼓励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数学思维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知识点:确定并解释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如(具体内容根据教材而定)。
重点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具体内容根据教材而定)。
教学难点难理解的概念:针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的概念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
难掌握的技能:针对本单元中较为复杂的数学技能,提供有效的练习和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复习前知:回顾与新知识点相关的旧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情境引入:通过生活实例或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目标明确:告知学生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 知识探究概念讲解:清晰讲解本单元的基本概念,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举例说明: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新知识。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实践应用练习巩固:安排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全班分享和讨论。
4. 拓展提升思维挑战: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拓展题目,挑战学生的思维极限。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提升解题效率。
5. 课堂总结知识梳理: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回顾。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整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
(3)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一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3)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记忆。
(2)学生相互测试,巩固生字词记忆。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题。
(2)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准备课后复习。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通用5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泰国、大象表演节目、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字、图像资料,做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
有泰国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后,请学生读一读,读通顺说说:读了这一段,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什么印象?3、出示课题:与象共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比如:泰国的大象勤劳、善良,有时调皮,有时乖巧,有时活泼。
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
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
何以见得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⑴象是泰国的国宝。
⑵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
⑶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
⑷看大象跳舞是一种享受。
3、随机指导:⑴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象是泰国的国宝。
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①驮着武士冲锋陷阵;为泰国人做工服役;充当旅游大使;表演杂技,带去欢乐……②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为什么?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④读后说话训练: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 )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 );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 )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 );在农场里,泰象就是( );在……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⑵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①哪些地方写出了大象的聪明、灵气?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描写。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范文〔精选11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范文〔精选11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那么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擅长讨论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可以综合问题的才能。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展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详细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络。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展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师: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
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老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学生阅读题目后,老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考虑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根据条件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分解图形时简单图形的差。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和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纸片。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过程: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在拼图活动中认识组合图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等四边形以及三角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正方形,请你用这些图形拼一个复杂的图形,并说一说像什么。
2、请学生将拼出的各式各样的图形,介绍给大家:你拼的图形什么?二、在探索活动中寻找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图形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形,进行拼图操作活动。
学生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选出贴在黑板上。
指名回答:我拼的图形像我家楼梯的台阶,像一张方桌、客厅地面……学生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这幅图形象一张客厅的平面图。
学生讨论怎样算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通过这一操作活动,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组合图形的'组成特点。
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的形成以及特点。
让学生感受计算组合图形的必要性,并让探索的基础上,讨论得出计算组合图形请大家看一看,老师也准备了一个图形。
对,像一张客厅的平面图,现在要在上面铺地板。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应该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吗?只要求主面积,就知道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了。
那么能直接算出来吗?3、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将图形进行分割,图形割后,可以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
学生动手算一算,想一想,不能直接算怎么办,动手画图,怎样他割。
乔庄镇五年级教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主备人Gavin 复备人Gavin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章)第课时授课日期课题Unit 5 Whose dog is it?课型new教学目标1.能在语境中灵活应用名词性物主代词。
2.能运用句子“Whose is it?”或“Whose+名词(复数)are these?”来询问物品的所属情况。
重点能运用句子“Whose is it?”或“Whose+名词(复数)are these?”来询问物品的所属情况。
难点掌握whose所引导的两种句型。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录音、图片等媒体素材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教学过程复备(一)、热身(Warm-up)1.Sing the song My weekend.2.活动:晒一晒,说一说活动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晒出学生事先准备的玩具,如:泰迪熊、熊猫、汽车、自行车等,教师指着玩具逐一说:This is not mine.然后问:Whose is it?玩具的主人听到后要立刻站起来说:It's mine.老师接着说:Oh,it,s yours.Here you are.然后全班同学指着主人说一说:It's his.或It's hers.说完,继续游戏。
(二)、新课呈现(Presentation)1.Let’s try(1)教师播放Let’s try部分的录音,学生完成听音打勾练习。
(2)教师再次播放Let’s try部分的录音,然后问学生:Which is John's picture?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的内容回答。
2.Let’s talk(1)敦师播放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请学生认真听,思考以下问题:①Which picture is Chen Jie's?②Whose is the picture of Beijing? Whose is it?③Whose is the picture of Shanghai? Whose is it?(2)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回答这三个问题。
①The yellow picture is Chen Jie's. It's his.②It’s Zhang Peng's.lt's his.③It's Yifan's. It-s his.(3)看图说话。
教师指着图片说:What about the picture of Beijing/Shanghai? Whose is it?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如:The picture of Beijing is beautiful.The picture of Beijing is Zhang Peng's. It's his. It's not mine. The picture of Shanghai is beautiful,too. The picture of Shanghai is Yifan's. It's his. It's not yours.(4)小结whose引导的两种句子。
通过练习,让学生归纳whose的用法。
疑问词“whose”主要对句子中的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或名词性物主代词提问。
如:That is your watch.那是你的手表。
Whose watch is that?那是谁的手表?These boxes are theirs.这些盒子是他们的。
Whose are these boxes?达些盒子是谁的?(5)教师解释“Are these all ours?”这个句子的意思,然后教师播放录音,并请学生跟读和表演。
(三)家庭作业(Homework)1.同桌操练Let's talk中的对话。
2.完成本课时活动手册配套的练习。
板书设计Unit 5 Whose dog is it?his dog -his her dog-hers their dog-theirsOur dog-ours my dog-mine your dog-yours教后反思乔庄镇五年级教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主备人Gavin 复备人Gavin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章)第课时授课日期课题Unit 5 Whose dog is it?课型new教学目标 1.能在语境中灵活应用名词性物主代词。
2.能运用句子“Whose is it?”或“Whose+名词(复数)are these?”来询问物品的所属情况重点能运用句子“Whose is it?”或“Whose+名词(复数)are these?”来询问物品的难点掌握whose所引导的两种句型。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录音、图片等媒体素材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教学过程复备(一)、热身(Warm-up)1.Sing the song My weekend.2.活动:晒一晒,说一说(二)、新课呈现(Presentation)1.Let’s try(1)教师播放Let’s try部分的录音,学生完成听音打勾练习。
(2)教师再次播放Let’s try部分的录音,然后问学生:Which is John's picture?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的内容回答。
2.Let’s talk(1)敦师播放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请学生认真听(2)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回答这三个问题。
①The yellow picture is Chen Jie's. It's his.②It’s Zhang Peng's.lt's his.③It's Yifan's. It-s his.(3)看图说话。
教师指着图片说:What about the picture of Beijing/Shanghai? Whose is it?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如:The picture of Beijing is beautiful.The picture of Beijing is Zhang Peng's. It's his. It's not mine. The picture of Shanghai is beautiful,too. The picture of Shanghai is Yifan's. It's his. It's not yours.(4)小结whose引导的两种句子。
通过练习,让学生归纳whose的用法。
疑问词“whose”主要对句子中的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或名词性物主代词提问。
(5)教师解释“Are these all ours?”这个句子的意思,然后教师播放录音,并请学生跟读和表演。
(三)家庭作业(Homework)1.同桌操练Let's talk中的对话。
2.完成本课时活动手册配套的练习。
板书设计Unit 5 Whose dog is it?Whose... is it?Whose book is this?It’s Mike's.It's his.教后反思乔庄镇五年级教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主备人Gavin 复备人Gavin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章)第课时授课日期课题Unit 5 Whose dog is it?课型new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现在进行时以及物主代词的用法。
2.学习归纳字母组合ng和nk的发音规律,并能读出相关例词。
3.能听、说、读、写单词long,sing,rlng,young,think,ink,trunk,pink。
教学重点掌握四会句子:Zoom is eating. He’s jumping.并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难点难点掌握字母组合ng和nk的发音规律,培养学生拼读音标词的能力。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录音、图片等媒体素材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教学过程复备(一)、热身(Warm-up)活动:边做边说活动方式:在教师动作的引领下,全班同学跟着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动词短语。
如:做“吃午餐”动作,学生快速地说:eat lunch.看谁动作又快又准确。
(二)、新课呈现(Presentation)1.Let's spell(l)Read,listen and chant.①教师出示long,sing.ring,young,think,ink,trunk,pink的图片,要求学生听录音,感知单词发音。
②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认真听,并思考字母组合ng和nk在单词中的读音。
③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请个别同学归纳字母组合ng和nk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则。
④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
(2)Read,write and listen.请学生按ng和nk的发音规律,将方框中的单词分成两组,并将相同发音的单词写在方框中,然后听一听,读一读。
(3) Look and write.以书面的形式要求学生用现在进行时来描述下列四幅图。
如:Zoom is eating. He’s jumping. Zip is drinking. She's singing.(三)、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活动:认领衣物教师导入:下课的铃声响了,体育老师指着单杠上和地上的衣服说:请你们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下课。
请大家俩俩合作,模拟这个场景,编一个认领衣物的对话。
(四)、家庭作业(Homework)1.完成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模仿“认领衣物”活动,编一则“认领启事”对话。
板书设计Unit 5 Whose dog is it?long sing ring youngthink ink trunk pink教后反思乔庄镇五年级教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主备人Gavin 复备人Gavin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章)第课时授课日期课题Unit 5 Whose dog is it?课型new教学目标1.掌握五个动词的ing形式:climbing,eating,drinking,playing,jumping,sleeping。
2.能运用句子“What are these rabbits doing?”询问动物正在做什么并回答“They're playing with each other.”。
3.学唱歌曲《Animals,animals are everywhere》。
重点掌握五个动词的ing形式;初步掌握句型“What is/are... doing?”的意义与用法,并能够运用句型“It is/They are+动词ing”描述动物正在做的事情。
难点难点掌握climbing的读音。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录音、图片等媒体素材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教学过程复备 (一)、热身(Warm-up)头脑风暴(1)请学生四人一组回顾所学过的动物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