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物理竞赛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2
九年级贯通版物理竞赛测试题测试范围:必修一&曲线运动,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姓名: 学号: 成绩: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共40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1.在升降机中挂一个弹簧秤,下吊一个小球,如图3所示.当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4cm ,当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cm ,若弹簧秤质量不计,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以1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以1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k 的轻弹簧的下端栓挂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静止时,小球距地面高为h ,用手竖直向下拉球,使球刚好与地面接触,静止时放手.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球上升能达到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hB.球上升到最大高度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始终不变C.球距地面高度为h 时,球的速度最大 D.球的最大加速度是m kh 3.如图1所示,均匀直杆AB 在B 处用铰链无摩擦地连接,O 为棒的重心,OC 为一固定在C 点的细绳,则铰链受棒的作用力的方向( )A.一定沿棒长方向 B.一定垂直于棒长方向C.可能沿垂直于墙的方向 D.可能指向棒的下方4.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平板小车,一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小车的支架上,如图4所示.原来小车和小球均静止,现小球被水平飞来的泥球击中并粘在一起,相对小车做完整的圆周运动(不会和支架相碰),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小车的速度最大B.随着小球在车上做圆周运动,小车在桌面上左右晃动C.当小球在最低点时,小车的速度最大D.小球在车上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小车一直向右做变速运动5.电动机带动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 ,现将一小工件放到传送带上.设工件初速度为零,当它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达到v 而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若工件质量为m ,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工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 )A.滑动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为221mv B.工件的机械能增量为221mv C.工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路程大小为g v μ22 D.电动机消耗的能量为221mv的小车A ,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 的吊钩.在小车A和物体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 向上吊起,A 、B 之间的距离以d =H -22t (式子中的H 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各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规律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B 对绳子的拉力大于其重力 B.物体B 做速率增大的曲线运动C.物体B 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物体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7.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 球就沿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同时B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直线OP 、MN 是两条水平线,P 点和N 点是A 球轨迹上的两点,O 点和M 点是B球轨迹上的两点.如果两球完全相同且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A 球从P 到N 和B 球从O 到M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球速度大小的增量较大B.B 球速度大小的增量较大C.两球动能增量相等D.两球所用时间相等8.如图3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m 2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mg μ.现用水平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m 2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 的最大拉力为( ) A.mg μ53 B.mg μ43 C.mg μ23 D.mg μ39.如图5所示,光滑轨道MO 和ON 底端对接且ON =MO 2,M 、N 两点高度相同.小球自M 点从静止开始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 、s 、a 、k E 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图象(如图6)中能正确反映自M 点到N 点运动过程中的是( )10.10个同样的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地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m =0.4kg ,长L =0.5m ,它们与地脉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2μ=0.1,在左方第一个木块的左端放一质量M =1.0kg 的铅块,它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μ=0.2,如图9所示.现突然给铅块一向右的初速度0v =5.0m/s ,使其在木块上滑行,则铅块开始带动木块运动时铅块的 速度为(铅块可看成质点)( )A.11m/s B.10m/sC.3.0m/s D.7m/s二.计算推导题(共80分)11.一光滑圆环半径为R ,竖直放置固定在水平面上,从圆环上不同的位置放置光滑的斜面,斜面最低点均在光滑圆环的最低点,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该斜面的最高点处由静止释放,试求出从不同的斜面上下滑的小球到达最低点处所用的时间。
全国高一物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1m/s²,求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
A. 3m/sB. 4m/sC. 5m/sD. 6m/s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体,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在第5秒末的速度。
A. 10m/sB. 20m/sC. 30m/sD. 40m/s3.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已知力F=10N,质量m=2kg,求加速度a。
A. 1m/s²B. 2m/s²C. 5m/s²D. 10m/s²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拉力,已知摩擦系数μ=0.3,拉力F=50N,求物体的加速度。
A. 1m/s²B. 2m/s²C. 3m/s²D. 4m/s²5. 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F=20N,求物体的加速度。
A. 9m/s²B. 10m/s²C. 19m/s²D. 20m/s²6. 已知一个物体的动能为50J,求其速度v,假设物体质量为5kg。
A. 2m/sB. 4m/sC. 6m/sD. 8m/s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半径r=2m,角速度ω=π rad/s,求物体的线速度。
A. 2m/sB. 4m/sC. 6m/sD. 8m/s8.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已知振幅A=2m,周期T=4s,求物体在第2秒末的位置。
A. 0mB. 1mC. 2mD. -2m9. 已知两个物体的动量分别为p1=3kg·m/s和p2=4kg·m/s,求它们的动量之和。
A. 5kg·m/sB. 7kg·m/sC. 8kg·m/sD. 10kg·m/s10.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a=2m/s²,求物体在第4秒内的位移。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m/s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3s,其位移s是多少?A. 9mB. 12mC. 18mD. 24m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拉力F,摩擦系数为μ,求物体的加速度a。
A. F/mB. (F-μmg)/mC. μgD. F/(2m)3. 一个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F=qE,其中q是电子的电荷量,E 是电场强度。
如果电子的初速度为v₀,那么电子在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A. qE = mv₀²/2B. qE = mv₀C. qE = 0D. qE = mv₀²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时的速度v是多少?A. v = gtB. v = √(2gh)C. v = √(gh)D. v = 2gh5. 两个相同的弹簧,将它们串联起来,挂在天花板上,然后在下方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求弹簧的伸长量。
A. mg/2kB. mg/kC. 2mg/kD. mg/k - m6.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力F,求物体经过时间t后的速度v。
A. v = F/mB. v = F*t/mC. v = √(2Ft)D. v = √(Ft/m)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₀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求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s。
A. v₀t - 1/2at²B. v₀²/2aC. v₀t + 1/2at²D. v₀²/2a - 1/2at²8.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时间t时,其动能Ek是多少?A. 1/2mv₀²B. 1/2mgt²C. mg*tD. 1/2mgt二、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m/s²的加速度加速运动,如果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05,求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
高一年级物理竞赛试卷(必修1)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1.汽车以大小为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m/s 2,那么刹车后2s 内与刹车后6s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A .1∶1B .3∶1C .4∶3D .3∶42.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 的运动情况。
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10 s 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 s 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15 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 .在t =10 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3.如图所示,两根直棍AB 和CD 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根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若保持两个木棍的倾角不变,将两棍间的距离减小后固定不动,仍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上部,则水泥圆筒在两木棍上将( ) A 仍匀速滑下 B 匀加速滑下 C 可能静止 D 、一定静止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 的作用。
力F 可按图(a )、(b )(c )、(d )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 与mg 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v 1、v 2 、v 3 、v 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A 、v 1B 、v 2C 、v 3D 、v 4--二、多项选择题5.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 、B 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 ,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 、B 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 作用在小球A 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A .F 1B .F 2C .F 3D .F 46.一个步行者以6.0m/s 的最大速率跑步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当他距离公共汽车25m 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A .人能追上汽车,追车过程中人共跑了36mB .人不能追上汽车,人和车最近距离为7mC .人能追上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mD .人不能追上汽车,汽车开动后,人和汽车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7.如右下图,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块A 静止放于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物体B 沿A 的斜面以初速度v 0下滑,则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A 和B 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m)g B .A 和B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C .水平面对A 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D .水平面对A 的静摩擦力不为08.如图所示,竖直杆OB 顶端有光滑轻质滑轮,轻质杆OA 自重不计,可绕O 点自由转动,A 端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B 处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 拉住,OA =OB 。
2024物理竞赛高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力为10N,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5 m/s²B. 10 m/s²C. 15 m/s²D. 20 m/s²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如果一束光从地球到月球需要1.28秒,那么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A. 3.84×10^8 mB. 4.16×10^8 mC. 4.48×10^8 mD. 5.12×10^8 m3. 一个简单的电容器,其电容为10μF,当电压变化为5V时,储存的电荷量是多少?A. 50 μCB. 100 μCC. 150 μCD. 200 μC4.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系统放出了500J的热量,同时做了300J的功,那么系统的内能变化了多少?A. -200JB. -800JC. 200JD. 800J5. 波长为600nm的光在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传播,其波速是多少?A. 2×10^8 m/sB. 1.5×10^8 m/sC. 1×10^8 m/sD. 0.75×10^8 m/s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²,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kg,那么它对应的能量是_______J。
7. 在电路中,电阻R、电流I和电压V之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描述,即V=IR。
如果电路中的电阻为100Ω,电流为0.5A,那么电压是_______V。
8. 一个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忽略空气阻力,其加速度为9.8m/s²。
如果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那么在第2秒末的速度是_______ m/s。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德惠实验中学 高一物理竞赛试卷试卷说明:①本试卷共分第Ⅰ、Ⅱ两卷,19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②所有试题答案均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不在答题卡上作答的不得分。
③答题卡上写清考号、班级、姓名及座位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个小题均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要求,把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全部选出的得4分,选对而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 1.轻弹簧下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对弹簧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B .小球所受弹簧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 .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在数值上等于小球的重力D .小球对弹簧和球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2.某物体从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且在变化,致使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已知物体落地瞬间速度大小为t v ,则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为( ) A .20t v v +=B .v >20t v +C .v <20tv + D .上述四式个均不正确 3.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非接触力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且合力为零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4.一个物体沿一条直线做匀变速运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始终为9.8m/s 2,那么取运动的物体的一段运动时间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 .每1秒的末速度一定比该秒的初速度大9.8m/s B .运动中某两个时刻物体的速度可能相同C .物体运动位移一定一直增大D .物体运动路程一定一直增大5.一根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长方体木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条与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 推木条,当木条被推出一小段(总长度的1/4)经如图示位置时,如图2,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A .μmgB .3μmg /4C .μmg /4D .06.把一个重为G 的物体,用一水平推力F =kt (k 为常量,t 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面上,如下图所示,从t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 )7.如图所示,一个空心的均匀球壳里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和水的重心将( ) A .一直下降 B .一直上升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8.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
高一物理必修1竞赛题+高一物理奥赛试题 +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答案 高中物理竞赛——力的处理一、矢量的运算1、加法表达:a + b = c 。
名词:c 为“和矢量”。
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图1所示。
和矢量大小:c = α++cos ab 2b a 22 ,其中α为a 和b 的夹角。
和矢量方向:c 在a 、b 之间,和a 夹角β= arcsinα++αcos ab 2b a sin b 222、减法 表达:a = c -b 。
名词:c 为“被减数矢量”,b 为“减数矢量”,a 为“差矢量”。
法则:三角形法则。
如图2所示。
将被减数矢量和减数矢量的起始端平移到一点,然后连接两时量末端,指向被减数时量的时量,即是差矢量。
差矢量大小:a = θ-+cos bc 2c b 22 ,其中θ为c 和b 的夹角。
差矢量的方向可以用正弦定理求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的特例。
例题:已知质点做匀速率圆周运动,半径为R ,周期为T ,求它在41T 内和在21T 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解说:如图3所示,A 到B 点对应41T 的过程,A 到C 点对应21T 的过程。
这三点的速度矢量分别设为A v 、B v 和C v 。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a = t v v 0t -得:AB a = AB A B t v v -,AC a = ACA C t v v - 由于有两处涉及矢量减法,设两个差矢量 1v ∆=B v -A v ,2v ∆=C v -A v ,根据三角形法则,它们在图3中的大小、方向已绘出(2v ∆的“三角形”已被拉伸成一条直线)。
本题只关心各矢量的大小,显然:A v =B v =C v = TR 2π ,且:1v ∆ = 2A v = T R 22π ,2v ∆ = 2A v = TR 4π 所以:AB a = AB 1t v ∆ = 4T T R 22π = 2T R 28π ,AC a = AC 2t v ∆ = 2T T R4π = 2T R 8π 。
高一年级物理竞赛试题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 和CD 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将两者间的距离稍增大后固定不动,且仍能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的上部,则( ) A .每根木棍对圆筒的支持力变大,摩擦力不变 B .每根木棍对圆筒的支持力变大,摩擦力变大 C .圆筒将静止在木棍上 D .圆筒将沿木棍减速下滑2.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档板MN 。
在半圆柱体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匀称的小圆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
现使MN 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 滑落到地面之前,发觉P 始终保持静止。
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 对Q 的弹力渐渐减小B .地面对P 的支持力渐渐增大C .Q 所受的合力渐渐增大D .地面对P 的摩擦力渐渐增大3.杂技表演的平安网如图甲所示,网绳的结构为正方形格子,O 、a 、b 、c 、d ……等为网绳的结点,平安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并恰好落在O 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dOe ,bOg 均为120° 张角,如图乙所示,此时O 点受到向下的冲击力大小为2F ,则这时O 点四周每根网绳承受的张力大小为( )A .FB .2FC .mg F +2D .22mgF +4.如图所示,两个倾角相同的滑杆上分别套A 、B 两个圆环,两个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个物体C 、D ,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 的悬线与杆垂直,B 的悬线竖直向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 环与滑杆无摩擦力 B .B 环与滑杆无摩擦力C .A 环做的是匀速运动D .B 环做的是匀加速运动5、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 1与F 2的作用,在第1s 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若力F 1、F 2随时间的变更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位移之比为:A. 1:3:5B. 1:2:3C. 1:3:6D. 1:4:9答案:B2. 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线速度的大小无关,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半径B. 线速度C. 角速度答案:C3. 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A上系一细绳,细绳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砝码相连。
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A、B保持静止,然后放手,让它们一起向左运动。
则放手后立即:A. 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B的重力B. A受到的摩擦力大于B的重力C. A受到的摩擦力小于B的重力D. A受到的摩擦力为零答案:D4.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落地前1s内下落的高度为全程的9/25,则物体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A. 25mB. 45mD. 20m答案:B5.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第1s内、第3s内、第5s内位移之比为:A. 1:3:5B. 1:2:3C. 1:3:9D. 1:4:9答案:C6. 一列火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它通过一座长为L的桥时,整列火车完全通过桥的时间是t。
若火车的速度增大为2v,它通过同样长的桥时,整列火车完全通过桥的时间变为:A. t/2B. 2tD. 4t/3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为1:4:9,则加速度a=______。
答案:2m/s²2. 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线速度为v,则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答案:v²/r3.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落地前1s内下落的高度为全程的9/25,则物体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______。
答案:45m4.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第1s内、第3s内、第5s内位移之比为1:9:25,则加速度a=______。
《必修一》物理竞赛题命题人:李小英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下述关于物理学中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体积小就可以视为质点B.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月球不能视为质点C.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在研究其运动规律时,可以视为质点D.研究一端固定并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可看成质点2. “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
在这两句诗中,作者在前一句和后一句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竹排流水B.流水青山C.青山河岸D.河岸竹排3. 如右图所示,某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在此过程中,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R4,Rπ2B.R4,Rπ2-C.R4-,Rπ2D.R4-,Rπ2-4.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荧屏上观察到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小分队同时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 v乙C.y—x图线是速度(v)—时间(t)图象D.y—x图线是位移(s)—时间(t)图象5. 足球朝着某运动员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立即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的时间为0.2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A.20m/s2B.-20m/s2C.100m/s2D.-100m/s26.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0.4m,则汽车A.第1秒末的速度为0.4m/s B.加速度为0.8m/s2C.前2秒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D.第2秒末的速度为0.8m/s7. 电梯上升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A.0B.36mC.24mD.39m8. 公共汽车从车站匀加速起动,一段时间后,司机发现还有乘客未上车,立即刹车并作匀减速至停下,汽车从开始起动到又停止m s-1整个过程历时5s,车共前进的距离为10m,由此可知汽车在此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A.2m/s B.4m/s C.5m/s D.10m/s9.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 t 图象,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开始计时,则从图象看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一直比乙大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10.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线分别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B.2s时甲追上乙,2s后乙超过甲C.2s时乙落后甲相距最远,2s后乙逐渐追上并超过甲D.在第4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11、一根劲度系数为1000N/m的弹簧,在受500N的力作用时, 长度为63cm,当不受外力作用时, 弹簧的长度可能为: ( )A. 83cmB. 13cmC. 113cmD. 38cm12、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B.木块对桌面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到的重力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Ⅱ卷)二、填空与实验题(每空3分,共27分)13.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从原点同时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下图甲所示,物体C、D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以判断出物体A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_运动;物体C做的是_______________运动(填“匀速直线”,“匀加速直线”或“匀减速直线”).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____________m,物体D距C的最远距离为____________m.甲乙xt/s12314.某市规定,车辆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40km/h,有一辆车遇到情况紧急刹车后,经时间5.1=t s停止,量得路面刹车的痕迹长为=s12m,问这车在市区行驶是否超速违章(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答:(填“超速”或“没超速”)(6分)15.某同学在探究重物下落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15分)(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______(填“直流”或“交流”),频率50Hz,则两邻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为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