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堰流的特点(精)
- 格式:ppt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12
第十章堰流堰流是明渠缓流由于流动边界急剧变化而引起的明渠急变流现象.本章主要介绍各类堰流的水力特征、基本公式、应用特点及水力计算方法.概述一、堰和堰流堰:在明渠缓流中设置障壁,它既能壅高渠中的水位,又能自然溢流,这障壁就称为堰。
堰流(weir flow):缓流越过阻水的堰墙溢出流动的局部水流现象称为堰流。
选择:堰流特定的局部现象是: A。
缓流通过障壁; B.缓流溢过障壁; C。
急流通过障壁; D.急流溢过障壁.研究堰流的主要目的:探讨流经堰的流量Q及与堰流有关的特征量之间的关系.堰流的基本特征量(图10—1)1。
堰顶水头H;2。
堰宽b;3.上游堰高P、下游堰高P1;图10—14.堰顶厚度δ;5。
上、下水位差Z;6.堰前行近流速υ0.二、堰的分类1.根据堰壁厚度d与水头H的关系,如图10—2:图10-2图10-32。
根据上游渠道宽度B与堰宽b的关系,图10-4:3.根据堰与水流方向的交角:图10-44.按下游水位是否影响堰流性质:5。
按堰口的形状:堰可分为矩形堰、梯形堰、三角堰.三、堰流及孔流的界限1。
堰流:当闸门启出水面,不影响闸坝泄流量时。
孔流:当闸门未启出水面,以致影响闸坝泄流量时。
2。
堰流和孔流的判别式(1)宽顶堰式闸坝堰流:e/H ≥0。
65 孔流:e/H <0.65(2)实用堰式闸坝(闸门位于堰顶最高点时)堰流:e/H ≥0.75 孔流: e/H 〈0.75式中:e——闸门开启高度; H—-堰孔水头。
判断:从能量角度看,堰流和闸孔出流的过程都是一种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对第一节堰流的基本公式一、堰流基本公式推导(图10-7)由大孔口的流量公式(7-6)及,并考虑上游行近流速的影响,令图10—6得堰流的基本公式:(10-1)式中:m-—堰流流量系数,m=。
二、堰流公式图10—7若考虑到侧收缩影响及淹没影响,则堰流公式为:(10-2)(10-3)式中:——淹没系数,≤1.0;-—侧收缩系数,≤1。
第九章 堰流与闸孔出流9.1堰流的类型有哪些?它们有哪些特点?答:堰流分作薄壁堰流、实用堰流、宽顶堰流三种类型。
薄壁堰流的特点:当水流趋向堰壁时,堰顶下泄的水流形如舌状,不受堰顶厚度的影响,水舌下缘与堰顶只有线接触,水面呈单一的降落曲线。
实用堰流的特点:由于堰顶加厚,水舌下缘与堰顶呈面接触,水舌受到堰顶的约束和顶托,越过堰顶的水流主要还是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跌落。
宽顶堰流的特点:堰顶厚度对水流的顶托作用已经非常明显。
进入堰顶的水流,受到堰顶垂直方向的约束,过流断面逐渐减小,流速增大,在进口处形成水面跌落。
此后,由于堰顶对水流的顶托作用,有一段水面与堰顶几乎平行。
9.2堰流计算的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影响流量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堰流计算的基本公式为23s H g 2mb Q εσ=,适用于矩形薄壁堰流、实用堰流和宽顶堰流。
影响流量系数m 的主要因素有局部水头损失、堰顶水流垂向收缩的程度、堰顶断面的平均测压管水头与堰上总水头之间的比例关系。
9.3 用矩形薄壁堰测量过堰流量,如何保证较高的测量精度? 答:(1)上游渠宽与堰宽相同,下游水位低于堰顶;(2)堰顶水头不宜过小,一般应使H>2.5m ,否则溢流水舌受表面张力作用,使得出流不稳定;(3)水舌下面的空气应与大气相通,否则溢流水舌把空气带走,压强降低,水舌下面形成局部真空,会导致出流不稳。
9.4 基本的衔接与消能措施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基本的衔接与消能措施有底流消能,挑流消能,面流消能。
底流消能:底流消能就是在建筑物下游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控制水跃的发生位置,通过水跃产生的表面旋滚的强烈紊动以达到消能的目的。
挑流消能:在泄水建筑物末端设置挑流坎,因势利导将水股挑射入空气中,使水流扩散并与空气摩擦,消耗部分动能,然后当水股落入水中时,又在下游水垫中冲击、扩散,进一步消耗能量。
面流消能:当下游水深较大而且比较稳定时,可将下泄的高速水流导向下游水流的表层,主流与河床之间被巨大的底部旋滚隔开,可避免高速水流对河床的冲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