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的行政中心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题型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那具体对应哪些题目,大家就自己猜了。
1、党组P10最后一段
2、行政监督P62第二段P63第五段
3、货币政策P130第二段
4、财政收入P141
5、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划是P27
6、根据《选举法》的规定,我国的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P17第三段
7、我国经济特区政府的四种行政管理体制模式P51倒数第四段
8、我国党管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主要原则和措施P92最后一段
9、我国政府采购的特点、原则、法律依据和存在的问题P147第二段
10、单一制P4第三段
11、行政区划的管理幅度P27第二段第四行
12、行政关系行政法关系P101第二段
13、财政管理P132
14、中央政府组织机构的类别P44
15、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的特点P67
16、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P129财政政策工具及运用
17.我国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关系P14
18、当代中国政府包括哪些机构P30
19、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P8最后一段
20、党的领导具体体现P11第三段
21、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P17第四段
22、我国的地方法院P24第三段
23、我国的地方政府P49第一段
24、国务院常务会议人员组成P81第四段
25、副省级的城市
26、高层领导需要的主要领导技能
27、中国共产党的纪律监督主要手段P68第二段(2)党的纪律监督。
浅析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摘要现代城市理论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提出的一种城市规划设想方案。
柯布西耶根据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对巴黎市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个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设想方案。
其又于1925年提出巴黎“瓦赞规划”,但未能实施。
1951年他的现代城市设想终于在印度昌迪加尔得以实现。
关键词现代城市;城市设想;城市观;城市规划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世界在物质规划层面集中形成了几个伟大的城市构想和实践,其中法国人柯布西耶提出的以新建筑运动为基础的“现代城市”理论,逐步形成了理性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写入了《雅典宪章》,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近代规划学科的重要内容,至今有着深远影响。
1 现代城市设想柯布西耶通过对20世纪初的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社会问题的关注、思考和研究,提出关于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设想,即“现代城市”理想。
他希望,通过对现存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柯布西耶主张关于城市改造的4个原则是:减少市中心的拥堵、提高市中心的密度、增加交通运输的方式、增加城市的植被绿化。
基于这些最基本的原则,柯布西耶以巴黎市中心为实例进行了300万人的“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
对于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言,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理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 柯布西耶的城市观柯布西耶认为从中古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包括巴黎在内,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彻底改造。
改造城市的基本原则是:城市按功能分成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中心商业区等。
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
他提出建筑物用地面积应该只占城市用地的5%,其余95%均为开阔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使建筑物处在开阔绿地的围绕之中。
他认为城市道路系统应根据运输功能和车行速度分类设计,以适应各种交通的需要。
他主张采用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网,采用高架、地下等多层的交通系统,以获得较高运输效率;各种工程管线布置在多层道路内部。
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标准
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标准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
具体来说,这些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应该具备较高的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包括发达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市场机制、创新驱动的发展动力、良好的投资环境等。
2.城市基础设施:区域中心城市应该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发
达的交通网络、先进的通讯设施、可靠的能源供应、良好的生态环境等,这些设施能够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公共服务体系:区域中心城市应该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包括
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这些服务能够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并提高生活质量。
4.城市管理水平:区域中心城市应该具备高效的城市管理能力,
包括科学的规划布局、规范的建设程序、有序的市场秩序、安全的社会环境等,这些能够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5.科技创新实力:区域中心城市应该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实力,
具备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能够引领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6.辐射带动能力:区域中心城市应该具备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
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7.国际化程度:区域中心城市应该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程度,能够
吸引外国投资、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流,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
和影响力。
总之,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包括城市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实力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实现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欧洲简史欧洲的城市与城市化进程欧洲简史:欧洲的城市与城市化进程欧洲,这片多山多水的大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在欧洲的漫长历史中,城市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欧洲城市的起源,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对欧洲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一、城市的起源欧洲的城市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
古希腊城邦以雅典和斯巴达等为代表,是城市化进程的开端。
这些城市以其独特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成为了希腊文化的中心。
随着古罗马帝国的兴起,古罗马城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罗马城作为罗马帝国的首都,不仅是政治和行政中心,也是艺术和文化的繁荣之地。
古罗马城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对后世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世纪的城市化进程中世纪是欧洲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商业的兴起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许多城市开始以城墙作为边界,并建设了城市特色的建筑,例如教堂、广场和城市宫殿等。
中世纪的城市也涌现了一批与商业结合密切的城市,如威尼斯、佛罗伦萨和日内瓦等。
这些城市成为了贸易和金融的中心,不仅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也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变革在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化进程迎来了新的变革。
文艺复兴运动催生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许多城市中的贵族和商人开始投资于艺术和科学领域,如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和威尼斯的商业家族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弗洛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和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等。
这些建筑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也是城市文化和艺术成就的体现。
四、工业革命与城市发展18世纪的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兴起,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演变为城市社会。
大规模的工厂和工人住宅区的出现,使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
伦敦、巴黎、柏林等大城市成为了工业革命的中心,这些城市不仅经济繁荣,也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
城市化给欧洲带来了空气污染、人口过剩和贫富分化等新的挑战。
关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描述1.引言1.1 概述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位于中国重庆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也是该市的重要地标之一。
作为一座文化宫殿,人民大礼堂以其崭新的设计和宏伟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这座建筑旨在展示和体现重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人民大礼堂建于1951年,它象征着中国共产领导下的新中国崛起的伟大历程。
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址,人民大礼堂见证了中国政治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和重大事件。
自从建成以来,这座建筑承担着承办各类会议、庆典活动以及艺术演出的角色,为重庆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接触政治、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场所。
人民大礼堂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现代与古典元素。
其外观设计庄重大气,建筑立面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让整座建筑看上去高大宏伟。
在夜晚,人民大礼堂的立面会被灯光照亮,成为夜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内部设计充满了艺术的氛围,各个展厅和会议室都装饰着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品,展现出重庆独特的文化特色。
除了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外,重庆市人民大礼堂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座汇聚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中心,人民大礼堂成为了重庆市民重要的精神家园。
在这里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演出,为市民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文化的机会,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总而言之,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中,建筑的壮丽气势和卓越外观与文化的魅力完美结合,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亮丽名片。
它凝聚着历史的沉淀和时代的精神,代表了重庆市民的自豪和自信。
无论是作为一个建筑如何让游客和市民流连忘返,还是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如何影响社会,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都将继续保持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1.2文章结构2. 正文2.1 历史背景2.2 建筑特点2.2.1 建筑外貌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其外貌设计独特,并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
建筑的整体造型高大挺拔,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立面采用了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大量运用了玻璃幕墙,使得建筑的外观显得璀璨而富有现代感。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据国家建设部《2003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3年末,我国设有城市660个,城市人口近3.38亿,城市面积39.9万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3%左右。
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998年为55%。
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是因为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时而又不断反复的艰难道路.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近代史之前的中国城市化,因为它对中国今天城市化的发展不具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不予涉及。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100年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
它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平衡。
东南部城市化进程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远不如东南沿海,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城市工业化特征差距悬殊。
比如东南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城市不仅在城市规模上迅速扩张,而且其工业化进程也较迅速。
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甚至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列。
东南沿海城市的建筑、通讯、工厂、商业、交通已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了相当程度的联系。
譬如上海外滩一条街的高楼大厦,青岛的洋楼区。
而其他不发达地区城市则不具备这些工业化的明显特征。
城市的商业化功能不显著。
有一种说法,西方资本主义的每个城市都是以市场为中心的,而中国城市是以官府、衙门为中心的,象北京,紫禁城是它的中心。
而市场则散布在四周,比如菜市口、花市、瓷器口都在边上而不在中心。
这一阶段的城市中心是属于官府,城市的政治、军事的特征和意义更为显著和重要,也就是说,中国城市形态上商业化的功能不占主导地位。
城市文化畸形发展。
由于列强的入侵,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已经受到了西方文化较大的影响。
同时,由于长期的封建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的一些风俗、传统习惯、戏剧、本土文化也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二种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城市空间里共存,相互影响但又并行发展着,实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及行政中心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及行政中心1. 北京市(京),行政中心:北京市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一个直辖市。
作为国家的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北京市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2. 天津市(津),行政中心:天津市天津市是中国北方的一个直辖市,同时也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由于其地理位置接近北京,天津市在经济和交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上海市(沪),行政中心:上海市上海市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直辖市。
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交通中心,上海市在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4. 重庆市(渝),行政中心:重庆市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直辖市,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
由于其地理位置接近长江,重庆市在交通和贸易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
5. 江苏省(苏),行政中心:南京市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的行政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6. 浙江省(浙),行政中心:杭州市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之一。
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的行政中心,有着美丽的风景和发达的经济。
7. 广东省(粤),行政中心:广州市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行政中心,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
8. 辽宁省(辽),行政中心:沈阳市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工业省份。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行政中心,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9. 山东省(鲁),行政中心:济南市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行政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10. 河北省(冀),行政中心:石家庄市河北省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农业省份。
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是一个具有现代化风貌的城市。
11. 山西省(晋),行政中心:太原市山西省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煤炭产地。
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行政中心,有着悠久的文化和丰富的资源。
主题论文
行政中心建设的政府行为分析
公共空间的民族特征表达——城市行政中心公共空间民主特征的设计发展探析
类型学视角下城市行政中心空间浅析
专题案例
大城市行政中心区规划与设计
创造开放、平易、亲和的城市行政中心——宁波东部新城行政中心规划设计
伏脉千里师法天下——无锡太湖新城核心区行政办公区概念设计
行政中心规划的多重解读——以上饶、太原、珠海金湾行政中心规划设计为例
人、建筑与自然的共存与融合——东莞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CBD核心建筑的公共精神
中等城市行政中心区规划与设计
行政中心的另一种态度
高效、和谐与特色——镇江南徐新城区市级行政办公区城市设计有感
多样的“融入”——镇江市南徐新城行政办公区城市设计及新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方案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城市设计——以金坛城南新区城市设计为例
小城市(镇)行政中心区规划与设计
权力与亲民双重语境下的行政中心设计——以海门市行政中心方案设计为例
方正有序,围合成组——以山东临邑县、江西萍乡市行政办公区设计为例
钻石成徽,圆融和谐——广丰县市民中心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日月同辉,光耀之城——安徽省明光市行政中心规划设计
合、核、和——安徽和县行政中心广场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万安行政中心规划设计
从历史纵深看鄱阳县城北开发与行政中心搬迁
园区行政中心区规划与设计
金鸡湖畔生态共融,中央区内协调发展——创建苏州市新城中央区内世界一流的行政公共服务区之规划策略介绍
灵动的山地文化——以“雪野旅游区行政中心城市设计”为例
强调可持续发展与创新技术解决方案的城市规划设计——如意之城: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渐趋理性的城市行政中心规划——以沈阳沈北新区市民服务中心策划项目为例
石油之都——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公司办公楼设计
新区建设与行政中心搬迁
城市核心区景观带及周边地区规划与设计——以黄石市黄金山工业新区为例
海上丝路,刺桐花语——泉州晋江滨江中央商务区规划探索
山水图底秀色新城——重庆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
诗仙故地江畔浅丘——涪陵李渡新城城市设计与行政中心规划设计
跨河新城开发与市民中心搬迁策略研究——以辽阳市河东新城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他山之石
泰晤士南岸的“绿色头盔”——伦敦市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