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V
- 格式:doc
- 大小:7.2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一语文 座位号: 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为Ⅰ选择题和Ⅱ主观试题两部分。
务必请同学们将Ⅰ卷12道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并注意答题卡的正确填涂。
务必请同学们将Ⅱ卷主观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 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颓圮(pí) 寂寥(liáo) 团箕(qí) 饿殍(piǎo) B.冰屑(xiè) 创(chuàng)伤 漫溯(shuò) 衣钵(bō) C.颤抖(zhàn) 青荇(xíng) 谄媚(chǎn) 骨髓(suí) D.匕(bǐ)首 虱子(shī) 巷道(hàng) 凌侮(w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屋檐 长篙 笙萧 攻城掠地 B.凄婉 叱骂 淬火 切齿拊心 C.烦燥 嗔目 峥嵘 忸怩不安 D.缘份 斑斓 碳灰 秋豪无犯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气馁,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B.近些年,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于网吧,忘却了曾经的理想,真让人痛心不已。
C.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D.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意,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生应该重视课前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上课时就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
B.不必把这件事想得过于复杂,问题的圆满解决,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摆正态度。
C.《大堰河——我的保姆》之所以使艾青一举成名,是因为他说真话,抒真情,情深辞切,感人肺腑而形成的。
D.徐志摩将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诉诸笔端,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创作出了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再别康桥》。
甘肃兰州一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Ι卷(58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世纪文学创作中,以“乡下人进城”为主题的小说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引人深思。
②“乡下人进城”叙述与现代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多重指涉,使它得以成为中国当下现代化语境的一个隐喻,其由三部分构成:“乡下人”、“城”、“进”。
“乡下人”是一种身份,除了与乡土之间的“在乡”联系以外,很大程度是由城里人赋予的命名。
乡下人进入现代都市以后几乎成了一种新的族裔,其低下的社会地位与在城乡意识形态框架中的被歧视身份都让他们困窘。
“城”绝不只是一个空间标志,迅急发展的中国社会正在日益地把原来在城的市民塑造成为“消费者”,原先在乡的人们天然地比在城的人们距离现代化远得多,他们入城后获得的身份暂时性地被定义为“民工”。
“进”是一个有方向性行走的动作,乡下人进城了,可是现实生活的经验在提示着:他们只是去了“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
“城”中的“现代化”神话召唤着乡下人“进”,可是他们的资本、受教育、择业能力的先天不足往往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在“退”。
③我们的社会、时代、经济、文明都正在经历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变,数千年历史的农业中国正在崛起、转变为现代工业国家,但是乡下人很少能够直接转变成为在工业社会、经济、文明中占据地位的人。
乡下人一时根本无法把自己变为城市公民,也难以接受乃至养成后现代文明的消费习惯。
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非但不能给予乡下人与城里人相当的物质内容,反而更多的是给他们以文化意识的压迫。
乡下人只是进入到城市的边缘生活中,他们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平衡、不协调的当下中国的现代化表征。
乡下人都市边缘生活的空间主要表现是:垃圾生活,杂工生活,民工生活,小买卖生活等。
其中的“垃圾生活”就其真实层面而言是概括了一部分乡下人在都市里的生活,乡下人往往在城市担负着清除垃圾的重任,大量的都市人生活产生的垃圾是靠乡下人来处理;同是它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喻象。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哲学:治世之学和养生之道 李俊岭 朱秋贤 千百年来,一部《老子》,不知倾倒了多少有识之士,上至九五之尊的皇帝和王侯将相,下至文人墨客和山野村夫。
《老子》所阐释的内容囊括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双重宇宙,穿越时间隧道,将整个宇宙的变化玄机揽于手中,把乾坤旋转集于一掌之中,它自由地跨越了太极图的黑白两界,人们曾把它称为“包含无限玄机的治世之学和养生之道”,这是颇有道理的中肯评论。
作为一部帝王之师的专著、一部人生智慧的百科全书,它不但是当政者案头的必备之书,更是社会各阶层人士立身处世的智慧宝典。
从政治、社会和人的思想境界而言,它不仅提出了一套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而且也深入地研究了人的行为准则,展现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关联的高级思维模式和充满智慧的治国方略。
它是一部关于调节生态世态心态各类关系,参透万物、人生变幻无限玄机的中国传统文化巨著。
它深入分析了人类的生存状况:人类是依赖于诸多关系而存在的类存在。
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有三种——即人与自然(生态)、人与人(世态)、身与心(心态),简称人类三态。
目前,人类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危机,归根结底是源于人类人文素质和思维方式的精神病态。
当代人正逐步从现实文明困境的切肤之痛中觉醒,从而开始进行一场比科学革命和社会革命更为深刻的精神革命。
《老子》承袭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每一个华夏子孙或多或少都传承着中华精神的文化基因,这其中就包含了相当部分的《老子》元素。
所以说,《老子》是炎黄子孙心灵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可以透视出中国世情的真实面貌,可以考量出一个人性格秉性、精神境界品位的高低、俗雅……而世界人民也可以借助《老子》这个彰显中华民族文明风采的窗口,认识中华民族——一个珍爱生命、热爱和平、保护环境、厌恶战争的伟大民族,了解中国天下为公、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大国风范,同时也感受到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和海纳百川、慈悲为怀、谦和待人的博大胸怀以及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为Ⅰ阅读题和Ⅱ表达题两部分。
务必请同学们将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7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
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
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
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
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
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
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
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
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
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
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
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
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Array一.选择题(30分)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藏身) B.缘.染溪,斫榛莽(边缘)C.举匏尊以相属.(劝酒) D.凌.万顷之茫然(越过)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动词“是”)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至,到)C.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交会) D.箕踞而遨.(观赏)3.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纵一苇之所如.余音袅袅,不绝如.缕B.觉而起,起而.归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C.相与枕藉乎.舟中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其隙也.,则施施而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顺流而东.也(名作状,向东) 穷山之高.而止(形容词用作名词,最高点)B.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舞动)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C.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入深林,穷.回溪(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D.望西山,始指异.之(意动,认为…奇异) 乌鹊南.飞(名作状,向南)5.下列句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梦亦同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或师焉,或不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C.君子生非异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虽有槁暴山川相缪,郁乎苍苍6.下列各项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黑魆魆..(yáotiǎo) 黏.合(nián) 打夯.(hāng) 铩.羽而归(shā)..(xū)窈窕B.矫.饰(jiǎo) 攒蹙..(cuáncù) 搭讪.(shàn) 淖尔..(nào)一饮一啜.(chuò)C.桂棹.(zhào)赭.色(zhě)悲怆.(chuàng) 模.样(mó) 绕树三匝.(zā)D.蓦.地(mò)饿殍.(piǎo) 绮.窗(qǐ) 贫瘠.(jǐ) 侘傺..(chàchì)7.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遏止/碣石揣测/水流湍急薄利/红颜薄命B. 喷.香/喷饭累.计/连篇累.牍山脉./脉脉.含情C. 烙印/炮烙谬误/未雨稠缪墟场/欷歔不已D.屏窒/屏蔽蹚.水/瞠.目结舌中肯/中流击水8.下列字形正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A.厮杀文身敷演幻象厉兵秣马B.寒喧海蜇胡诌绚烂量体裁衣C.寥廓闪烁急躁遨翔掎角之势D.样楯悠邈低佪按捺良晨美景9.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前提下,该公司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响应市场需求,近期,他们新推出的产品改头换面....,新颖别致,一上市就获得了很好的效益。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说明: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为Ⅰ选择题和Ⅱ主观试题两部分。
务必请同学们将第Ⅰ卷12道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并注意答题卡的正确填涂。
务必请同学们将第Ⅱ卷主观试题的答案认真书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游目骋(chěng)怀彭殇(shāng) 酾(shī)酒临江蜉蝣(yóu)B.氓(méng)之蚩蚩骙骙(kuí) 公姥(mǔ)暧暧(ài)C.蓊(wēng)蓊郁郁敛裾(jū)潭柘(tuò)寺何时可掇(duō)D.青青子衿(jīn)庐冢(zhǒng)桑葚(shèn) 激湍(tuān)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袅娜镶边垝垣义愤填膺B.斑驳萧索凋零婆娑起舞C.淅沥倩影猗郁一椽破屋D.蒲苇烦燥玳瑁秋蝉厮叫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地震和海啸,大多数日本民众并没有怨天尤人....,他们相信只有从废墟中站起来,才可以尽快进行有效的救援,尽早恢复生活。
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对自己有耐心有信心,即使基础不好,也不要放弃,邯郸学步....,犹未迟也;只要肯从头做起,肯坚持,距离成功就不遥远了。
C.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制度的力度化,少数腐败官员怕被人揭发处分,就金.蝉脱壳...,把大量财产转移到国外。
D.贺岁大片《让子弹飞》创造了去年岁末票房新高,在影片中葛优和姜文的搞笑表演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B.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甘肃省永昌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高三上·开封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边城》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平常的事物、质朴的语言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使读者体味作者的深意。
②台风所到之处狂风巨浪,瓦釜雷鸣,有时还能引起海啸,全球每年约有3万人死于台风,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
③父亲对到外地上大学的儿子说:“看事情要全面客观,揆情度理,不可偏颇;遇到问题要冷静,不可意气用事。
”④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庄重恢宏,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音乐爱好者对此甘之如饴,如醉如痴。
⑤十九大代表们广开言路,讨论热烈而深入,认为十九大报告融前瞻性与现实性、思想性与实践性于一体,意义深远。
⑥张教授在如何推进基础教育改革高峰论坛上的发言简洁明了,直击要害,没有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A . ①④⑥B . ①⑤⑥C . ②③⑤D . ②④⑤2. (2分) (2017高三上·鞍山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
特朗普当选,女儿加分多多,语言得体,富有感染力,成为了一位个性鲜明的总统。
B . 勒尔社被外界称为“悬崖村”,山路陡峭难行,一道陡峭的藤制“天梯”将其与外界相连。
今年8月,“悬崖村”开始使用钢管代替此前老旧“藤梯”更为安全。
C . 专家预测苹果公司将在iPhone8的相机中加入ios功能,加大长焦镜头的成像圈,这将导致更复杂的校准时间和更长的装配技术。
D . 据悉我国正在建造901型大型综合补给舰,该舰与目前已服役的903A型补给舰在体型有明显差别,901型补给舰被认为是未来航母战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____________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甘肃省金昌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强迫(qiǎng)慰藉(jí)栈道(zhàn)商贾云集(gǔ)B.创伤(chuàng)追溯(sù)忖度(duó)钟鼓馔玉(zhuàn)C.稗官(bàì)欢谑(xuè)逾矩(yú)缱绻缠绵(quǎn)D.邂逅(xiè)赋予(yú)赡养(shàn)得鱼忘筌(quán)【答案解析】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振怒实名制攻城略地识时务者为俊杰B.溶洞连锁店和衷共济偷鸡不成蚀把米C.谩骂亲和力在所不惜一年之季在于春D.稼接临界点惊世骇俗无事不登三宝殿【答案解析】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大多数人不会留意到,每一项这样的工程________,都会留下一片建设者的坟茔,他们不再魂归故里,而是永远与这伟大的工程相依相伴。
②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企业扩张的根本在于品牌扩张,因此实施品牌________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
③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把伸张正义的希望________那些有侠肝义胆的英雄身上,因此像鲁智深这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A.告罄整合寄于B.告竣调和寄予C.告竣整合寄于D.告罄调和寄予【答案解析】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其实,就是在封建时代,有识之士关于官民关系也曾作过显示着进步意义的阐述,有的还付诸行动。
B、老先生很有度量,他和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经常争论不休的人也能交朋友。
C、美国对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问题上故意设置重重障碍,激起了全世界有正义感国家的不满。
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答案解析】B5下列各旬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紫砂杯具自古以来就为茶器之首,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与保健功效,为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玻璃、塑料杯具望尘莫及。
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三语文试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夏商周三朝,被中国传统史学家称为“三代时期”。
商人性格活泼,注重感官享受,殷墟妇好墓挖掘出的210件礼器中,仅酒器就有方彝、尊、献、壶、爵等15种175件,占全部礼器74%,酒器在墓葬中的批量摆置反映了商人重酒的风气。
《诗•商颂•烈祖》中强调祭祖时美酒的重要性“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张光直在《商代的巫与巫术》中提出:“酒是一方面供祖先神祇享用,一方面也可能是供巫师饮用以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
”可见早期的祭祀离不开酒,而祭祀时候的饮酒也有特别的规定,一般先由巫师或祭司饮酒,传达神灵的旨意。
上世纪80年代出土的平民墓葬中,有随葬品的均为爵、觚等酒器。
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
现代考古学家认为,这种酒器之所以命名为“爵”,是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像雀啄,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
宾主酒酣耳热之时,乐舞表演将把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根据《商颂》中的描述,重要的祭礼都以舞队的“万舞”开始,伴随着鼓、管、钟、磬等乐器的伴奏,最后在盛大的宴飨中结束。
被总称为“万舞”的舞蹈包括舞者手持马辔的武舞,以及脚踩双杆,类似高跷的林舞。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酒成为了王室弘扬“礼制”与仪典的载体,饮酒聚宴往往只是繁琐而庄重的祭祀典礼结束后的附属程序。
对于饮宴具体制度,《礼记》记载了很多严格要求,比如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有所差异:“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祭祀之时,酒之种类不同,摆放位置也有严格繁琐的规定,比如明确要求祭典时,淡薄的酒放置于内室,甜酒在门边,浅红色的清酒在堂上,清酒在堂下。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能力一落千丈,随之的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个人生活自由化,诸子百家兴盛。
春秋战国时代的饮宴突破了拘谨死板的周代礼仪,《晏子春秋》就记载了齐景公在饮宴中公开表示“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请无为礼”。
1.古诗文默写及赏析填空。
(共10分,每空2分)(1)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2)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3)处于两难的境地时,人们通常用《孟子》中的名句“二者不可得兼,____”作为做出抉择的标准。
(4)曹操《龟虽寿》中有名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句中“烈士”指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2.默写《长歌行》1.阅读下面这篇。
(7分)①在中国,“年”的由来已久。
从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有了记载。
据古代神话传说,“年”是一种最凶恶、最可怕的动物。
吃人害人。
天神把它锁进深山,只准许它每年出来一次。
到了十二月(腊月),“年”就会突然出现,很多人和牲畜遭到伤害。
“年”是灾难,“年”是祸害,人们担心遇到“年”,把年叫做“年关”。
于是,人们每到腊月,家家就储粮备菜,到了年三十日晚上,就关闭家门,准备棍棒,磨刀练枪,准备与“年”作斗争。
人们在与“年”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年”的许多弱点,它害怕红颜色、火光、响声等等。
于是就家家门上贴红纸、家家门前敲锣打鼓、放鞭炮、彻夜点灯,防“年”。
岁月流逝,“年”成为人类与“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象征。
②“年”,作为时间概念,是由日、月构成的,它是我们祖先在同自然界长期共存和斗争中,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断加深认识的产物。
③在渔猎时代,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首先发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于是,逐步形成“日”的概念。
到了畜牧时代,在饲养家禽、家畜的过程中,用“日”计算它们各自成长的时间,已经难以记忆。
于是,古人从月亮的圆缺、潮水的涨落中,,逐渐形成“月”的概念。
到了耕稼时代,农作物的培植生长与气候寒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依据寒来暑往,发现了星象循环的规律,认识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四季为一年,于是,有了“年”的概念。
“年”就成为人们组织农业生产、安排一年生活计划的时间依据。
这也是我国“农历”的来源。
应当说,中国的“农历”不是人们主观想像的产物,而是对自然和生产的科学认识。
④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的“农历”被改成“阴历”或“旧历”,“过年”即农历正月初一,被改为“春节”。
“公历”的1月1日为新年,统称“元旦”。
中国的改“年”可能是师从日本。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是赴日本留学,并在日本成立同盟会的。
明治维新后,在日本有两个年,“日本年”是国定假期,在家里可以蒙头大睡“寝正月”,在除夕夜或大年初一,要去神社参拜,除此之外就没有太多活动了,显得冷冷清清,不如“中国年”热闹。
应该说,日本是没有自己的“年”,现有的两个“年”,一个是东方的“中国年”,一个是西方的“公历年”。
【小题1】从上文看,“年”的文化内涵有哪些,请从①③段中概括出来?(2分)【小题2】末段首句的“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小题3】末段说到的“日本年”对表现“中国年”有什么作用?(3分)1.孙权劝学(10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蒙乃始就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见往事耳胡不见我于王C.但当涉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D.孰若孤孰视之【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小题3】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答:2.阅读《后汉书·羊续传》节选,完成小题。
(14 分)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
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
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
续谓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贼既清平()②续深疾之()③常敝衣薄食()④使与母俱归()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续受而悬于庭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孙叔敖举于海C.躬耕于南阳D.苛政猛于虎也【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处朗读停顿。
(2分)其资藏惟有布衾敝袛裯【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⑴何以资尔母乎?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羊续是个什么样的人。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分)傅永发愤读书【唐】李延寿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①寻:不久②露布:公开的文告【小题1】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1)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2)涉猎()经史【小题2】对画线句“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傅永)邀请洪仲,洪仲十分谦让,不让他报答。
B.(傅永)请教洪仲,洪仲重重地责备他,不替他回信。
C.(傅永)请求洪仲,洪仲最终让步,不报复他。
D.(傅永)请示洪仲,洪仲坚决推让,不为他报信。
【小题3】选文末尾引用了皇帝的话,请分析其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4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1】这首诗虽为①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②,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2分)【小题2】请根据你的理解,简明地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采用的写法及其好处。
(2分)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后面小题。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孟浩然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①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②。
【注释】①定:究竟。
②祓禊诗:疑指王羲之诸人的《兰亭集》诗。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春堤杨柳发”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何作用?(6分)【小题2】诗歌颔联“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与前后诗句有怎样的关联,请简要分析。
(5分)3.古诗赏析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题1】对古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
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小题2】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分)4.阅读《游山西村》,完成后面问题。
(4分,每小题2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小题1】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__________,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首联说虽然酒的档次不高,下酒菜还是可以的,请不要见笑,这样写,既真实,又很。
【小题2】下面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陆游去职回乡后,到邻村游玩作客时写下的。
B.本诗以“游”为线索,写了诗人的见闻和感受。
“足鸡豚”、“春社近”和“闲乘月”可以感受到山村淳朴的民风。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也写探索前行时的感受,更是蕴涵人生哲理。
D.诗人陆游诗作,今存九千多首。
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屈辱投降,渴望国家统一;风格雄浑豪放。
1.按要求作文。
题目:积攒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