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急性脑血栓形成的早期康复治疗_边忠民
- 格式:pdf
- 大小:897.12 KB
- 文档页数:2
31例氟桂利嗪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氟桂利嗪对脑血栓的疗效。
方法选择6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4周后氟桂利嗪组总有效率为90.1%,优于对照组76.6%,(P<0.05)。
结论氟桂利嗪对脑血栓形成疗效确切。
【Abstract】Objective Purpose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flunarizine cerebral thrombus.MethodsChoose 62 experimental modols suffering from cerebrl thrombus.Divide them into treatmental group and comparative group. Each group includes 31 experimental models.Results After four days,treatment the efficacious rate of flunarizine for treatmental group is 90.1%.And the efficacious rate of comparative group is 76.6%,P<0.05.It,s proved that the treatment offlunarizine for cerebral thrombus is move eficscious.Conclusion perindo pril actually has a curative effect on cerebral thrombus.【Key words】Flunarizine;Cerebral thrombus脑血栓形成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导致严重致残的一类疾病[1],是由于颅内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使血管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2],引起相应部位的脑组织供血不足而导致脑血管局部形成血栓,堵塞血管[2],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3]。
┃2009.2(下)┃首都医药 CAPITAL MEDICINE35③预防脑血栓形成: 血栓栓塞是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最主要并发症。
各种原因造成的脑血管痉挛、低血压、低血容量致脑灌注不足、相对的高凝状态等是发生血栓栓塞的主要诱因。
针对其诱因,严格治疗、操作护理规程,有利于预防其发生, 遵医嘱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及扩容治疗能有效预防其发生。
一旦出现意识、瞳孔、言语、肢体运动等障碍,应高度怀疑血栓栓塞,及时行CT、DSA 检查,必要时溶栓治疗。
参考文献1 王维治,罗祖明,谢鹏,等.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1~1562 吴中学,王忠诚,孙永泉,等.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 J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9,15: 90~933 兰艳,杜芸,青燕,等.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J ]. 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61~624毛茂桂,毛继芳.介入治疗术后留置股动脉鞘护理40例.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0):9210(20081006收稿)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的高危因素,进而降低围手术期的病死率。
方法 回顾性研究281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31例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影响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为高龄、恶性肿瘤、术前合并高血压、上腹部手术、术后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
结论 高龄、恶性肿瘤、高血压、上腹部手术、术后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是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普外科;围手术期死亡;高危因素围手术期死亡是影响普外科常规手术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降低围手术病死率,本文回顾性研究了北京世纪坛医院2003年12月~2007年4月2816例普外科手术病人,对其中31例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的相关原因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普外科常规手术的治疗效果。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探究发布时间:2021-07-22T15:51:50.75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作者:马雯静[导读] 讨论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
马雯静彭州市人民医院四川彭州 611930摘要:目的:讨论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我院接收的7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研究。
运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n=39),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较优,致残情况与住院时间较少,并且患者有着较高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获得显著成效,即改善患者脑血栓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脑血栓患者;致残率急性脑血栓是由脑血管血栓形成所致,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其不仅会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临床中的合理运用,既可以获得良好的护理成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又能大大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1]。
因此,本文分析了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以期实现既定的临床目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
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9例。
纳入标准:(1)头部MRI检查确诊;(2)家属知晓并同意研究;(3)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严重高血压与糖尿病、脑卒中等病症;(2)转院患者;(3)患者入院时家属不同意临床研究。
7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9.93±3.26)岁,男42例,女36例。
巧用灯盏花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偏瘫、青壮年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疗效好(本资料真实可靠,请放心下载使用)一、灯盏花概况介绍【来源】出自《日华子本草》。
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花。
主产于河南、河北、陕西、江苏、湖北、四川等地。
夏季花半开时采摘,晒干生用。
【别名】里梅花,朝开暮落花,疟子花,篱障花,喇叭花,白玉花,藩篱花,猪油花,打碗花,灯盏花,白饭花,白面花,舜花,朝菌花,椴花,榇花,日及花,槿树花,乎条树花,白牡丹花,清明篱花,木桂花,菜花,篱沿树花,金漆树花,白布篱花,川槿花,鸡肉花,白槿花,花奴。
【处方名】木槿花,槿树花,鲜木槿花。
【商品名】木槿花,川槿花。
以花朵大而完整、干燥、色白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归经】甘、微苦,凉;归脾、肺经;清热、利湿、凉血。
【化学成分】含肥皂草苷、异牡荆素、有机酸、鞣质等。
【药理作用】(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常见致病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2)果实水提物对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其花粉有致敏作用。
【用法与用量】6~10g,鲜品30~60g。
煎汤,或蒸蛋。
外用,适量捣敷。
二、灯盏花在临床中的运用高血压脑出血有人用灯盏花(即灯盏细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栓塞、多发性神经炎、慢性蛛网膜炎等,取得较好效果。
治疗方法:①灯盏花14棵(约10g)蒸鸡蛋1个,或炖猪脚服,每日1次;②灯盏花500棵(约430g)浸白酒(浓度不限)500ml。
每次10ml,每日服3次;③灯盏花注射液4~6ml,每日或隔日穴位注射1次,每穴1ml (相当生药0.5g)。
所用穴位为一般治瘫穴,如头面部取颊车、地仓等;上肢取肩髃、曲池、养老、合谷等;下肢取环跳、足三里、新伏兔、阳陵泉等。
辅助疗法包括功能锻炼、维生素B1、维生素B12,当归注射液注射等。
治疗效果:治疗31例,其中临床治愈36%,显著好转者42%,好转者12%.无效者10%。
总有效率为90%。
其中以脑出血后遗症瘫痪疗效较好。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降压、抗凝、溶栓、脱水及活血化瘀等方面的药物治疗。
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饮食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生命体征稳定48h后开始进行[2],具体方法如下:121 心理护理脑血栓发病突然,导致患者出现神经、运动、语言、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并需要亲属照顾,患者易出现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及心理障碍,对其治疗及康复产生影响。
护理人员需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为患者介绍康复过程及成功康复的案例,使其建立信心,消除心理顾虑。
争取家属的支持,减少患者因暂时失去自理能力及工作能力而产生的自卑、焦虑等心理。
122 体位护理应及时的帮助患者更换体位,采用平卧与左、右侧卧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因单一位置被压时间过长而产生褥疮。
123 肌力康复锻炼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应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有效的提高疗效、降低病残程度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锻炼计划,合理的安排锻炼时长及轻度,康复早期可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坐起、抬头、抬臂等简单锻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如进行平衡能力锻炼,为站立行走做准备。
124 语言及认知能力康复护理语言和认知能力障碍依然是困扰着脑血栓患者的主要问题之一。
脑血栓患者失语症状主要为运动性失语,表现为是构音困难的,口语练习十分重要,因此护理人员为患者逐字逐句的给患者做口型示范;感觉性失语患者应定时用声音对耳朵进行刺激。
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及时告知患者家属,取得家属的帮助与支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患者提高对于患侧的注意力。
脑卒中偏瘫痉挛早期康复治疗中手指点穴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痉挛症状的改善分析宋云锋(晋城市人民医院,山西晋城048000)准确置入掀针,最后使用胶布进行固定,通过掀针持续刺激相关穴位而发挥一定的治疗功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5]。
本次研究行掀针治疗时选取肝俞、胆俞与三阴交作为体穴,选取角窝上、角窝中、心、缘中作为耳穴,通过刺激体穴与耳穴的方式疏通经脉,改善患者心率。
肝俞属太阳膀胱经,针刺该穴位可缓解目眩;胆俞具有疏肝利胆之效,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肝炎等疾病;三阴交调补肝肾,选取该穴位进行针刺可对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进行调整。
在养血平肝止眩汤基础上联合掀针治疗,能够增强疗效,通过内服与针刺平衡阴阳与调理肺腑,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养血平肝止眩汤联合钦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助于改善其血压水平、临床症状、心率与体重指数,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汪细球.养血平肝汤联合硫酸镁对肝肾阴虚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液动力学状态及血清Hcy 、vWF 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125-126.[2]郝爱聪.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8,33(15):119-121.[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4]孔婉文,何逸,麦玉妹.加味平肝降压汤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压、心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6):1237-1239.[5]谈晓东,潘玉璟,蒋文波,等.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系统评价的再评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10(7):794-799.(收稿日期:2020-12-09)【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早期康复治疗中手指点穴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痉挛症状的改善作用。
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给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明显好转的人数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的人数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给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①心理康复护理:通过讲解使患者认识功能锻炼对自身基本康复的重要意义,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等心理康复措施,全面调动家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家属在患者心理康复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语言功能康复护理: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张口、闭唇、鼓腮、伸缩舌等一系列口面部动作,从而使口面部的肌肉得以充分的运动。
此外还应进行发音训练,首先从单音开始,到短词、短句,再逐步过渡到较长甚至较复杂的句子。
1.3 评价指标。
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其中临床治疗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定,即基本痊愈:改善达80%以上;明显好转:改善达60%~80%;好转:改善达20%~60%;无效:改善为20%以下或无改善。
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明显好转、好转之和。
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即基本自理为60分以上;生活需要帮助为40~60分;基本生活完成需要帮助为40分以下。
运动功能采用fegl-mevyer积分评定:即i级50分以下;ⅱ级为50~84分;ⅲ级为85~95分;iv级为96~99分。
1.4 统计学处理。
临床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