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湖南省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
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非在职考生)定向协议书
甲方(定向生本人):
乙方:人民政府
丙方:湖南省教育厅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号)精神,就甲方攻读年国家定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学位研究生事宜,甲、乙、丙三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丙两方同意甲方攻读定向乙方培养的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学位研究生。
二、甲方在大学专业方向硕士阶段学习结束后,必须回到乙方辖区内就业,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年(含年)。
三、甲方毕业并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后,乙方负责在辖区内指导甲方就业。
四、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甲方毕业后不按协议就业,或毕业后逾期不返回生源地报到,丙方有权追究其相应的违约责任。
乙方确因实际情况无法安置甲方就业,甲方和用人单位可通过双向选择在省内其他地市自行就业,丙方不作违约处罚。
五、本协议一式三份,经甲、乙、丙三方签字并盖章后,自甲方取得正式学籍(到民族硕士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报到)之日起生效。
甲、乙、丙三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六、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三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甲方(签字):乙方公章: 丙方公章:乙方负责人签字:丙方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2 / 2。
201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加快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根据国家五部委联合制定的《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意见及实施方案》的精神,我院从2007年开始该项目的招生工作。
一、招生范围: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北三省以及河北省、海南省、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湖北施恩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二、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往届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专业水平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要求报考人员要在本科毕业以后修读过与报考专业有关的硕士阶段主要课程,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3、报考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67年9月1日后出生)。
4、身体状况符合国家体检规定及我院招生体检要求。
5、毕业后保证按定向培养协议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
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硕士毕业生),全部回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
三、招生名额及专业1、招生名额:3名;2、招生专业:参看《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报名1、方式:①网上报名;②将报名材料邮寄到我院招生办公室。
2、时间:2012年1月20日—2月20日(邮寄材料请用“特快专递”,以当地寄出邮戳为准)。
3、网址:4、邮寄的报名材料包括以下七项:①填好的《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简章附带);报考计划内定向或计划外委托培养的考生须在《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中相应栏目填写原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意见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或提交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介绍信。
②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所在学校研究生院或教务处的证明),考试时交验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报到时交验证书原件)。
一、少干相关政策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暂行办法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和《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精神,结合自治区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工作情况,经商自治区发改委、民委、财政厅、人事厅同意,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招生工作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属于国家定向培养计划。
培养任务主要由国家部属的重点高等学校和有关科研院(所)承担并组织实施。
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特殊措施招收学生;2.自治区教育厅负责全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组织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和人才培养的政策规定,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有关招生计划的申报、组织优秀考生报名、考生资格审核、定向培养协议的签订、定向生就业指导服务、毕业生的违约处理等项工作由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会同有关业务部门具体负责;3.凡属内蒙古地区户籍的在职、非在职少数民族考生和10%长期在区内生活、工作的汉族考生,符合国家规定的报考条件,在限定的时间内均可报名。
考生自行从教育部网站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网站下载当年全国统一定制的报考硕士研究生登记表或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一式三份,按要求填写,并携带相关资料接受报考资格审核;4.自治区鼓励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在职教师报考,攻读与本人所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高一层次学位;鼓励教育、科研、医学、民族文化艺术、信息技术、经济和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等领域的在职人员报考,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支持蒙汉兼通的应往届毕业生报考,主要攻读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特别是与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环保等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
凡属自治区非紧缺人才的专业,原则上不列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必须服从自治区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要求,服从对报考学校和专业选择方面的引导和调整,确保每一所为我区下达招生计划的学校均有人报考,拓宽考生的升学渠道,提高录取率;6.考生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经学校复试合格,录取前必须按要求由培养单位牵头签订《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非在职)定向协议书》、《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职/非在职)定向协议书》(以下简称《定向协议书》),并认真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河北大学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方案”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河北大学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方案”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方案”(以下简称骨干方案)为国家定向培养的专项招生方案,此方案在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
2023年河北大学骨干方案招收2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汉族在职考生录取比例不得超过10%。
一、培养目的培养坚决地拥护中国____的领导和社会制度、坚决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开展效劳;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根底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才能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政策骨干方案招生是全国研究生招生的一局部,严格执行《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那么。
报考骨干方案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由教育部统一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根本成绩要求。
三、报考条件及招生专业1.报考条件(1)符合“河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
(2)考生生在以下地区之一:① 生地在广西、、宁夏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② 生地在贵州、云南、陕西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省的____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
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____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____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
(3)考生须经生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报考资格审核确认后,方可确认报考资格。
2.招生专业在我校已公布的《2023年硕士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中,所有专业均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
四、报名与考试考生应参加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报名和统一入学考试,报考方式与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报考方式一样。
下面提供的文章可用于工作中写作参考,提高效率,如果文档有不合适的地方可留言以便进行改进。
关于底图:如果不需要图片或是要更换图片,只需要双击页眉便可删除或替换图片。
目录1.中南大学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说明2.小学教师计划中南大学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说明新浪教育讯中南大学____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说明公布。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____〕5号)及《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的通知》(教民〔____〕11号)精神,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决定开展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____年我校预计招收50名。
录取人员中汉族学生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10%,非在职人员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50%。
一、培养目标培养坚定地拥护中国*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一、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政策招生工作按“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特殊措施。
三、招生生源生源范围: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民族自治地方,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湖北恩施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外省其他地区的生源范围请咨询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的民教处。
四、报考条件(一)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全国统一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拥护中国*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是国家为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而开展的一项人才计划。
该计划旨在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优秀的高层次骨干人才,以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储备。
以下是该计划的具体内容。
一、招募对象该计划主要招募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
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该计划:1. 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博士后经历的优秀人才2. 具有硕士学位及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3. 具有本科学位及十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二、申请条件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年龄不超过45岁。
2. 拥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3. 在所从事的领域内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 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顺应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环境和工作条件。
三、优惠政策1. 签订协议并通过考核后,将按照中央和地方财政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招募和工作补贴。
2. 对申报成功的人才,优先享受各级人才计划项目的支持。
3. 具有博士、博士后学位的人才,可优先申请面上和重大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
4. 针对人才的工作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工作场所和必要的工作条件。
四、申报方式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可直接登录国家组织部网站或者相关省级组织部门的网站报名申请。
申请者需按照网站上的要求提交个人履历和工作经历等相关材料,并进行自我介绍及项目规划。
五、考核与审批经过初审和专家评审,审核通过者将进入面试和资格审查。
通过面试和资格审查的人员,将签订共同协议并被录用。
总之,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是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
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不仅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优秀的高层次骨干人才,同时也能够为全国的各行各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力,推动我国人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略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及《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精神,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决定开展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2007年计划招收3000名硕士研究生,招生任务由教育部指定院校承担。
录取人员中汉族学生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10%,非在职人员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50%。
凯程2014法硕考研录取10人,8人法律硕士非法学,2人法律硕士法学,录取的学校有北大、清华、人大、公安大学、政法、中央民族大学,其中有三本学生1人,2本学生5人,4人为一本院校。
在凯程法硕集训营,全日制封闭式高三式集训,加上凯程严格的管理授课督导,确保学生把法律基础、法律综合应试化掌握,切中考研要点,迅速提高考试成绩。
在复试阶段,凯程动用一切关系资源为学生复试保录。
2016年凯程法硕保录班开始报名,每个学校的法硕限额招生2-3人,避免在复试中资源冲突。
一、培养目标培养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政策招生工作按“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特殊措施。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定向协议书通用甲方(培养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定向生本人):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户籍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现居住地:____________________丙方(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及相关规定,经甲、乙、丙三方协商,就乙方攻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事宜,达成以下协议: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按照教育部下达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和相关要求,录取乙方为_____专业硕士研究生。
2、负责乙方在校期间的培养工作,按照培养方案为乙方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确保培养质量。
3、对乙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
4、按照有关规定对乙方进行学籍管理,对学业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的乙方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学习,完成学业。
2、毕业后,按照本协议的约定回到丙方所在地区或单位就业,服务期限不少于_____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国家定向培养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毕业研究生就业暂行办法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国家定向培养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毕业研究生就业暂行办法第一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人才计划”)毕业研究生应恪守承诺,认真履行招生录取阶段签订的《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职/非在职)研究生定向协议书》(以下简称《定向协议书》),毕业后回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原单位就业。
(一)在职人员或在我区已落实就业工作单位的“骨干人才计划”毕业研究生,一律按《定向协议书》的要求派遣到原单位和就业单位工作。
(二)非在职“骨干人才计划”毕业研究生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按以下原则办理:1.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原则在我区继续择业;2.人事档案、党(团)组织关系由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管理或者广西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暂时托管;3. 县以上(含县)党委、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提供以下公共就业服务。
(1)建立“骨干人才计划”毕业研究生资源数据库;(2)免费办理户口、档案托管、待就业登记手续;(3)免费开展就业政策咨询和优先推荐就业服务;(4)免费提供岗位需求信息;(5)免费在“广西毕业生就业网”、“广西人才网”注册并发布求职信息;(6)免费参加党委、政府组织的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人才招聘会;(7)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免费为毕业生举办“网上专场招聘会”。
第二条对于不愿在《定向协议》规定的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及工作服务年限达不到《定向协议书》规定年限的毕业生,须向我厅提出违约申请,由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代为受理。
并按如下程序办理:(一)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于每年9月1日后开始受理当年毕业生的违约申请;(二)填写并提交《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定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博士非在职毕业研究生赴外地就业审批表》或《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定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博士在职毕业研究生赴外地就业审批表》(一式三份);(三)并一次性退还培养成本并加收该费用50%的违约金;(四)经我厅批准后,毕业生方可到区外就业。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一、计划背景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
该计划旨在解决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匮乏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稳定。
二、计划目标㈠培养一批具备高素质、高层次、专业化的少数民族人才,为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㈡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三、培养方式㈠定向招生: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的招生计划,面向西部地区和享受西部政策待遇的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县(市)招生,同时考虑在其他省份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进行招生。
汉族考生需在这些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
㈡定向培养:学生入学后,按照“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进行培养。
培养学校为211以上重点大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㈢定向就业:毕业后,学生需按照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服务期限为硕士5年、博士8年。
在职考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非在职考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
四、选拔条件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㈡应届本科毕业生需具备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条件,或在报考时已达到研究生入学资格。
㈢符合教育部办公厅下达的骨干计划有关通知中的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
五、选拔流程㈠报名:学生填写报名表,提交相关材料,经学校审核后,获得报名资格。
㈡资格审查:学校对报名学生进行资格审查,确保符合报名条件。
㈢初步筛选:根据报名材料和向学生本人及其院系了解到的相关情况,对报名学生进行初步筛选,确定进入面试选拔环节的学生名单。
㈣面试选拔:面试由学校组织,主要根据面试表现,同时参考报名材料,对报名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选拔结果。
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非在职考生)定向协议书(格式)
甲方(培养单位):乙方(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丙方(定向生本人):政部门):
根据200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管理办法,就丙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事宜,甲、乙、丙三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为乙方录取丙方为200 年 ____________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二、甲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丙方进行管理,按培养方案对丙方进行培养。
甲方向丙方发放博士研究生普通奖学金。
丙方学习期满、符合博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甲方准予毕业,符合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甲方授予博士学位。
丙方学习结束离校后,甲方可将丙方的毕业证书、博士期间档案等一并直接寄送乙方。
三、丙方人事、户口及党、团组织关系转入甲方,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必须回到乙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州就业,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8年。
甲方在丙方毕业后负责将其人事、户口及党、团组织关系直接转回到乙方。
乙方负责指导丙方就业。
四、丙方必须遵守学籍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业。
丙方若受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由甲方通知乙方。
丙方中途退学、受开除学籍处分,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学习,由甲方按有关规定处理。
丙方在学期间欲变动学籍(休学、延期毕业等),须提供乙方的同意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五、本协议一式三份,经甲、乙、丙三方签字并盖公章后,自丙方取得正式学籍(报到)之日起生效。
甲、乙、丙三方各持有一份,按本协议执行全部条款。
六、违约情形及处理
丙方有以下情况,乙方有权追究其相应的违约责任:
毕业后未按本协议去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作的,应在违约处理决定公布后1个月内,一次性向乙方退还所享受的免费教育经费、普通奖学金,并缴纳该费用50%的违约金。
七、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三方分别签订补充协议。
甲方单位公章:乙方单位公章:丙方签字:
甲方负责人签字:乙方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