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146.00 KB
- 文档页数:13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指在已知一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数量的情况下,计算其他物质的数量或者化学反应的产物。
1. 摩尔计算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 = m/M其中,n代表物质的摩尔数量,m代表物质的质量,M代表物质的摩尔质量。
例如,当已知反应物的质量为m1,摩尔质量为M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为a1、a2时,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生成物的摩尔数量n2: n2 = n1 * a2/a12.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计算在已知一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其他物质的数量。
以化学反应A + B → C + D为例,已知反应物A的摩尔数量为n1,反应物B的摩尔数量为n2,可以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计算生成物C和D的摩尔数量n3和n4。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关系:a1A + a2B → a3C + a4D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3 = n1 * a3/a1n4 = n2 * a4/a23. 反应物的过量与限量在实际的化学反应中,往往会有某一种反应物存在过量或限量的情况。
过量反应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较多的物质,它的数量不会对反应的摩尔数量产生影响;限量反应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较少的物质,决定了反应的摩尔数量。
假设在化学反应A + B → C中,反应物A的摩尔数量为n1,反应物B的摩尔数量为n2,反应物A与B的化学计量比为a1:a2,已知反应物B为限量反应物。
则反应完全进行时,根据摩尔计算可得: n3 = n1 * a3/a1n4 = n2 * a4/a2其中,a3和a4表示反应物A和B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n3和n4分别表示生成物C和D的理论摩尔数量。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应用专题(二) 基础回顾:1、举出常见的吸热反应:2、举出常见的放热反应:3、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吗?4、1mol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其热效应是燃烧热吗?5、下反应热可表示中和热吗?①H 2SO 4(aq)+21Ba(OH)2(aq)==21BaSO 4(s)+21H 2O(1) ②NaOH(s)+HCl(aq)==NaCl(aq)+H 2O③CH 3COOH(aq)+NaOH(aq)==CH 3COONa(aq)+H 2O(1)二、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①根据能量:△H = E 总(生成物)-E 总(反应物) ②根据键能:△H =E 总(断键)-E 总(成键) ③燃烧热:Q (放) = n(可燃物)·△H(燃烧热) ④中和热:Q (放) = n(H 2O )·△H(中和热) ⑤将ΔH 看作是热化学方程式中的一项,再按普通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格式进行计算,得出有关数据。
⑥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即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如:【例题1】已知:①1 mol H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 的能量,②1mol Cl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 的能量,③由H 原子和Cl 原子形成1mol HCl 分子时释放431kJ 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 2(g) + Cl 2(g) = 2HCl(g)B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 kJ/molC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 kJ/molD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 kJ/mol 【例题2】(09宁夏卷28)2SO 2(g) + O 2(g) =2SO 3(g)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简洁的符号表示方法。
它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变化用化学式和化学符号表示出来,方便我们了解反应的物质变化、反应途径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边,产物位于方程式的右边。
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用箭头“→”连接,表示反应的方向。
箭头上方可以标注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下标组成,表示元素的种类和个数。
例如,H2O表示水分子,其中H表示氢元素,O表示氧元素,2表示氢元素的个数。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还可以表示物质的物态。
例如,(s)表示固态,(l)表示液态,(g)表示气态,(aq)表示溶液中的物质。
这些物态符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物质的状态变化。
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的量与产物的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摩尔比例关系,从而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量或物质的量。
这对于实际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物质转化过程非常重要。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以根据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进行。
平衡反应是指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物质转化速率相等的状态。
平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量或物质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固定的。
根据平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已知的物质量或物质的量推算出其他物质的量。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还可以根据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进行。
热力学性质是指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能量变化情况。
根据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化等。
这些热力学参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化学反应的方向性。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还可以根据反应的速率进行。
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度。
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推算出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量或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反应速率的计算,可以了解反应的速度控制因素和反应机理。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简介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数学表示。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
应物和生成物被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箭头分隔。
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我们通常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平衡化学方程、摩尔比例和计算物质的量等。
平衡化学方程
平衡化学方程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保
持平衡。
通过平衡化学方程,我们可以知道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
成物的摩尔比例。
平衡化学方程的计算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结果、调
整系数和应用化学规律等方法进行。
摩尔比例
摩尔比例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量之间的比例
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中的系数,我们可以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
尔比例。
摩尔比例的计算可以通过根据化学方程中的系数进行转换,或者通过计算物质的量来实现。
计算物质的量
计算物质的量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
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方程中的系数和摩尔比例来计算物质的量。
计算物质的量的公式为物质的量(mol)= 质量(g)/ 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不同的化学方程和需要计算的物质,我们可以利用该公式来计算物质的量。
结论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涉及到平衡化学方程、摩尔比例和计算物质的量等方面。
通过掌握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计算化学方程式,进而深入研究化学反应和化学现象。
以上就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简要概述。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专题07 化学计算公式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相对分子量: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和如:CaCO3的相对分子量=钙的相对原子质量×钙原子个数+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40+12+16×3=1002、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比如:H2O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1×2:16×1=1:83、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如:NaOH中O的质量分数=4、某元素质量:化合物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如:100g氢氧化钠中氧元素的质量=100g×40%(上面已经算出氧的质量分数)=40g 二、溶液里的相关计算(一)溶液、溶质、溶剂间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二)溶解度的相关计算1、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S):2、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关系(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由溶解度的定义推导的比列关系:(饱和溶液中)(三)溶液稀释的计算m(浓溶液)×ω(浓溶液)=m(稀溶液)×ω(稀溶液)m(溶液)=ρ(溶液)×V(溶液)m(加水)=m(稀溶液)-m(浓溶液)三、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①设未知量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④列出比例式,求解⑤答。
比如:要制取4克氢气,需要多少克锌?解:设需要锌的质量为x。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 通过化学议程式的计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能力:掌握解题格式和钥匙方法,培养学生钥匙能力。
思想教育: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难点: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
2: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讨论:镁在空气中燃烧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可表示为:2Mg + O2 ====== 2 Mg O2×24 :16×2 :(24+16)×248 :32 :80若:48克:()克:()克若:()克:()克: 4 0 克二、导入新课:由于化学方程式反映出各物质的质量比,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进行计算时必须知道一种物质的质量,由此可以求出其它物质的质量。
那么,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呢?三.新授部分: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例题]1: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思考)例题1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怎么写?本题中已知质量的物质是谁?待求质量的物质是谁?解](1)设.未知量...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2 Mg + O 2 ====== 2 Mg O(3)算.出相关物质的质量..48 80(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3克X(5)列出比例式.....,48 380 X(6)求解.....X=5(7)简.明地写出答.案答:可生成氧化镁5克。
(讲述)1设未知量的方法与数学上的设法略有不同。
2所写化学方程式必须正确,特别要注意配平,这是基础。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一. 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值”。
这个差值可以是质量、气体物质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
该差值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
差法量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
常见的题型有以下两种:1. 质量差量法例1. 加热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1g,求原混合物中的质量。
解析:设原混合物中的质量为x。
(固体质量差)2. 体积差量法例2. 将充满45mL和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气体的体积为,求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之比?解析:设原混合物气体中的体积为。
解得。
二. 守恒法所谓守恒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解题的一种方法。
运用守恒法解题既可提高解题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例3. 将的混合气体通过稀后,溶液质量增加气体体积缩小为2.24L。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木条不复燃。
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气体体积都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解析:混合气体通过时,被吸收,会和稀中的水发生反应:,这都会使溶液的质量增加。
通过稀后剩下的气体不是过量的与水反应生成的NO,就是过量的。
抓住“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不复燃”可知剩下的2.24L气体应为NO。
根据质量守恒规律,原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溶液质量的增加量+生成的NO的质量所以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625。
三. 关系式法对于多个连续进行的反应,可根据中间产物的传递关系找出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由关系式进行计算更加方便,并且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例4. 某废水处理站,用甲醇()处理含氨的废水,反应如下:在处理过程中,转化为的转化率可达到95%,而转化为可达86%。
如果每天处理废水,则每天需要的甲醇()的质量是多少,将有多少摩尔放出?解析: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关系式为: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分析和计算的基础工具,用于描述和预测化学反应的过程以及反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物质的摩尔关系、反应的平衡、计算反应速率等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物质的摩尔关系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表示了反应当中各个物质的种类和份量。
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方程式中的化学系数来确定各个物质之间的摩尔关系。
化学系数表示的是各个物质的摩尔比例。
在计算时,我们可以利用化学系数进行物质的计量转换,从而得到所需的摩尔关系。
例如,考虑以下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在这个方程式中,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方程式中的化学系数分别为2、1、2,表示氢气的量是氧气的2倍,生成水的量也是氢气的2倍。
利用这些化学系数,我们可以计算反应中各个物质之间的摩尔关系。
假设我们有4 mol的氢气和2 mol的氧气,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量去计算实际生成的水的摩尔数。
根据方程式,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数之间的比例是2:1,所以4 mol的氢气和2 mol的氧气可以完全反应,生成2 mol的水。
除了摩尔关系,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还涉及到反应的平衡。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会达到一定的平衡态,这个平衡态可以通过方程式中的化学反应符号来表示。
通常情况下,方程式中的反应箭头的左边表示反应物,右边表示产物。
在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反应符号可以表示一种或多种物质的物质转化。
计算反应的平衡涉及到了平衡常数的计算。
平衡常数是描述平衡状况的物理量,可以用于表示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平衡态。
平衡常数是通过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浓度或压力来计算的。
对于一个一般的反应方程式:aA+bB→cC+dD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Kc=([C]^c[D]^d)/([A]^a[B]^b)其中,[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产物C、D的浓度。
2022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集训选择专练07(化学方程式计算)1.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8C.丁一定是单质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不一定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2.化学学习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10 5 12 20反应后质量/g 8 5 30 XA.X=16B.乙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93.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的值为12B.丁属于化合物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4.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物质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物质A、B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1D.该反应中,物质A、C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的数值为8%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76.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图中a、b、c、d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 B.a=14% C.c=17% D.c=34%7.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g 40 40 10 10反应中/g m131 m322反应后/g 10 m2m430其中未知数据正确的是()A.m1为28g B.m2为25g C.m3为19g D.m4为25g 8.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中的基础性计算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的转化。
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平衡化学方程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1.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它包含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2.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一般位于方程式的左边。
3.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形成的新物质,一般位于方程式的右边。
4.反应条件:影响化学反应过程的因素,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二、平衡化学方程的计算方法平衡化学方程是指在化学方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摩尔比例保持不变。
平衡化学方程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实验数据或观察,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2.对于单个元素的多种形态,如氢气和氧气,统一用化学式表示。
3.确定平衡反应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使得反应物的摩尔数与生成物的摩尔数之间的比例保持恒定。
4.检查平衡反应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例如,我们以氢气和氧气发生水的生成反应为例:2H₂(g)+O₂(g)→2H₂O(l)对于这个反应,我们可以看到氢气的系数为2,氧气的系数为1,水的系数为2、这样,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就保持了恒定,符合平衡的条件。
三、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反应研究和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推断化学反应的特性和条件:通过观察和分析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我们可以推断反应的类型、特性和反应条件。
例如,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氧气和水,我们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氧化反应,需要有氧气的存在。
2.计算反应的理论产率:通过化学方程式的摩尔比例,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物被完全转化时理论上可能形成的生成物的量。
这有助于实验中制定合适的反应条件和控制生成物的产量。
3.理解与设计新材料的合成方法: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设计新材料的合成方法。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总结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重要工具。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质的质量、体积、摩尔数等重要参数。
下面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总结:一、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元素1.反应物:化学反应开始时参与反应的物质,通常用化学式或名称表示。
2.生成物:化学反应结束时生成的物质,也用化学式或名称表示。
3.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表示。
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1.基于摩尔比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可以计算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从而计算出物质的质量、体积、摩尔数等。
例如:2H2+O2→2H2O根据方程式可知:2 mol H2 反应得到 1 mol O2 和 2 mol H2O。
那么,如果我们知道 H2 的摩尔数为 5 mol,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得到 O2 和H2O 的摩尔数:O2 的摩尔数= 2 mol H2 × (1 mol O2 / 2 mol H2) = 1 mol O2H2O 的摩尔数= 2 mol H2 × (2 mol H2O / 2 mol H2) = 2 molH2O2.基于质量的计算:a.反应物质量计算: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质量关系,可以计算出其他反应物的质量。
例如:如果已知H2的质量为8g,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得到O2和H2O的质量:O2 的质量= 8 g H2 × (1 mol H2O / 2 mol H2) × (32 g O2 / 1 mol O2) = 128 g O2H2O 的质量= 8 g H2 × (2 mol H2O / 2 mol H2) × (18 g H2O /1 mol H2O) = 72 g H2Ob.生成物质量计算:已知生成物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可以计算出其他反应物的质量。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初中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 相对分子质量(Mr)- 定义: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 计算公式:- 对于单质,如O_2,Mr = 16×2 = 32;- 对于化合物,如H_2O,Mr=(1×2 + 16)=18。
2. 元素质量比。
- 计算公式:在化合物AxBy中,A、B元素的质量比=(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x):(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y)。
- 例如,在CO_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16×2)=12:32 = 3:8。
3. 元素的质量分数。
- 计算公式:ω(A)=(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例如,在NH_4NO_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ω(N)=(14×2)/(14×2 +1×4+16×3)×100%=(28)/(80)×100% = 35%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 例如:2H_2+O_2{点燃}{===}2H_2O,H_2、O_2、H_2O的质量比为(2×2):32:(2×18)=4:32:36 = 1:8:9。
2. 计算步骤(以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设未知量:设可制取氧气的质量为x。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_4{}{===}K_2MnO_4+MnO_2 + O_2↑。
- 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KMnO_4的相对分子质量=39 + 55+16×4 = 158,O_2的相对分子质量=32。
- 已知KMnO_4的质量为15.8g。
- 列比例式求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KMnO_4与O_2的质量比(2×158):32,可列出比例式(2×158)/(32)=(15.8g)/(x),解得x = 1.6g。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一、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达到稳定状态,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为化学方程式中所示的比例。
平衡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定律来描述,其中最常见的是质量作用定律(也称为质量作用定律)和刚度定律。
1.质量作用定律(质量作用定律)质量作用定律(质量作用定律)是描述气体或溶液中化学平衡的定律。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对于气体反应,在恒温下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压之间的比值等于各物质在平衡时的摩尔数之比。
对于溶液反应,在恒温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各物质在平衡时的摩尔数之比。
2.刚度定律刚度定律描述了气体或溶液中化学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浓度之比(在适当的条件下)。
与质量作用定律类似,刚度定律也使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来表示。
二、化学方程式的摩尔计算例如,对于化学反应2A+3B->C+D,如果已知A的摩尔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B的摩尔量来计算C和D的摩尔量。
如果已知A和D的摩尔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B和C的摩尔量来计算A的摩尔量。
三、物质的转化1.摩尔转化摩尔转化是一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比计算物质的转化的方法。
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量和摩尔比,可以确定反应物的转化程度和生成物的生成程度。
2.质量转化质量转化是一种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确定物质转化的方法。
在这种计算中,需要考虑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关系和摩尔质量。
四、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摩尔质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计算。
化学计算可以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摩尔计算、质量转化计算等。
在化学计算中,需要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比和物质量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使用摩尔计算和质量计算来解决问题。
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涉及到平衡、摩尔计算、物质转化和化学计算等内容。
在这些计算中,需要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化学计算的方法,掌握平衡定律和摩尔质量的计算,能够准确地进行化学计算和问题求解。
专题七速率方程的计算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一、速率常数含义速率常数(k)是指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皆为1 mol·L-1时的反应速率。
在相同的浓度条件下,可用速率常数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或浓度的次方)成正比,而速率常数是其比例常数,在恒温条件下,速率常数不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可以应用速率方程求出该温度下任意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二、速率方程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以其计量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成正比。
对于反应:a A+b B===g G+h H 则v=kc a(A)·c b(B)(其中k为速率常数)。
如:(1)SO2Cl SO2+Cl2v=k1c(SO2Cl2)(2)2NO2NO+O2v=k2c2(NO2)(3)2H2+N2+2H2O v=k3c2(H2)·c2(NO)三、速率常数的影响因素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显著的,速率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同一反应,温度不同,速率常数将有不同的值,但浓度不影响速率常数。
1.(2018年高考全国卷3第28题节选)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
反应2SiHCl3(g) SiH2Cl2(g)+SiCl4(g),反应速率υ=υ正−υ逆= k正x2(SiHCl3) −k逆x(SiH2Cl2) x(SiCl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vv正逆=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2.(2019年深圳一模)T ℃时,在刚性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NO2(g)2(g)+NO(g),化学反应速率v =k P m(CO)Pn( NO2),k 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研究表明,该温度下反应物的分压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若反应初始时P(CO)=P(NO2)=a kPa,反应t min 时达到平衡,测得体系中P(NO)=b kPa,则此时υ =_______ kPa·s-1(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下同),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p=______(K p是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物质之间转化的表示方法。
它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组成,并使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原子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原子量是指元素在摩尔质量下的相对质量。
计算原子量可以使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元素的原子序数得到)乘以元素的摩尔质量单位(1 g/mol)。
例如,氧气(O2)的原子量可以计算为2 × 16 g/mol = 32 g/mol。
2. 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例: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通过比较方程式中不同物质的系数,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
例如,对于反应式2 H2 + O2 → 2 H2O,可以确定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
3. 物质的摩尔数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数。
例如,如果已知氢气的摩尔数为0.5 mol,根据摩尔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氧气的摩尔数为0.25 mol。
4. 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计算:根据已知物质的摩尔数和其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
例如,如果已知氢气的摩尔数为0.5 mol,其摩尔质量为2 g/mol,可以计算出氢气的质量为0.5mol × 2 g/mol = 1 g。
5. 反应物的过量和限量:在实际反应中,有时会有某种反应物的摩尔数超过了理论所需的摩尔数,即存在过量的反应物。
通过比较反应物的摩尔数和摩尔比例,可以确定哪种反应物是过量的。
同时,还可以计算出理论所需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质量。
6. 反应物的溶解度和浓度计算:在一些反应中,反应物是以溶液的形式存在的。
可以通过计算反应物的溶解度和浓度,确定反应物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和浓度。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体积溶液中能溶解的最大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实验或查阅溶解度表来确定。
浓度是指溶液中单位体积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可以通过溶解度和溶液的体积计算得到。
专题七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撰稿人:魏国福责编:张立[知识网络]本专题要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理解参加反应的和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关系。
学会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的化学计算。
[典例剖析]例1、已知5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若干克D。
若制取8gD,则需__________gA。
解析:此题要求说明了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按一定质量比进行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图表如下(若D、A的质量为x、y):A +B →C + D5g2g3g xy8g由质量守恒定律:x=5g+2g-3g=4g,即A、D的质量比为5∶4,则可以通过计算推知y =10g答案:10例2、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
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mCO2+2CO+16H2O。
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⑴m值是__________。
⑵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解析:此题要求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去确定计量数。
质量守恒定律不仅体现在宏观上总质量相等、元素的质量相等,还体现在微观上原子个数相等。
根据碳原子数反应前后相等,8=m+2,m=6;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为8+2n=6×2+2+16,n=11,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由生成3.6g水,求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答案:(1)6;(2)8+2n = 6×2+2+16,n =11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8CH3OH + 11O26CO2 + 2CO + 16H2O11×3216×18x 3.6gx=4.4g答:参加反应的氧气为4.4g。
例3、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解析:此题要求分析金属与酸反应中各种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涉及到金属的质量、酸的量、金属的活泼性、反应的速率、氢气的质量以及反应时间等多种量的变化。
由题意,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Mg>Al,产生氢气的总量Mg<Al,即产生等量氢气,Mg所用反应时间少,A、B选项是错误的。
同时,产生等量氢气,所需金属的质量Al<Mg,D选项错误。
答案:C例4、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
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然后分别向左右两端烧杯中加入质量相等的Fe和金属A。
有气体产生时,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如图1);指针偏转到一定角度后,又慢慢向右偏转;反应结束,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如图2)。
则天平右端加入的金属A可能是()A.ZnB.MgC.CuD.Al解析:此题将金属与酸反应引起的质量变化以天平是否平衡来体现,天平平衡本身就隐含着质量相等这一等式关系,即m金属-m H2=m’金属-m’H2本题盐酸的量充足,且等质量、等质量分数,加入等质量的金属A时,指针向左偏转,由上述等式关系,说明金属A产生H2的速率快,即金属A的活泼性,强于铁。
反应结束后,天平指针指向右端,说明金属产生氢气的总量A<Fe,即相对原子质量A>Fe,符合题意的选项为Zn。
答案:A例5、一氧化碳能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
现用200t 含氧化铁80%的铁矿石炼铁,可炼出含铁95%的生铁多少吨?⑴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⑵本题还有其他解法吗?若有,只要求说明依据并列出算式。
若没有,可不回答此问。
解析:此题为不纯物的计算题。
解题时,以Fe2O3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其质量为200t×80%=160t。
本题也可按铁元素质量守恒,根据化学式计算,也可按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由化学方程式计算。
答案:(1)设可炼出生铁的质量为x,3CO+Fe2O3 2Fe+3CO21602×56200t×80%x×95%列式解得x≈117.9t(2)由于铁矿石中的铁元素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可根据铁矿石和生铁中铁元素的质量相等求解。
设可炼出生铁的质量为x,。
例6、我省境内的白石山,因其石灰石呈白色且含杂质较少而得名,是国家级石灰岩结构地质公园。
某化学兴趣小组从白石山采集来一些样品,进行了下列实验:取4份质量不同的石灰石样品,分别与27.0g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所取样品质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⑴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⑵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此题通过不断改变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由剩余固体的质量来判断与等量稀盐酸发生反应时,稀盐酸何时不足,石灰石中CaCO3何时有剩余。
解题时以实验1为参照物,分析随样品质量增加,剩余固体质量的增加情况。
分析如下(稀盐酸的质量均为27.0g):从上表不难看出:每增加1.0g样品,剩余固体实验1、2、3增加的量是相等的,实验1、2、3中石灰石样品中CaCO3已完全反应0.1g为杂质,也说明实验4中石灰石样品过量。
答案:(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90%(2)与27.0g稀盐酸恰好反应的CaCO3的质量为:3.0g-0.3g=2.7g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CO2↑+H2O100732.7g x×27gx=7.3%答:(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例7、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的组成,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该合金粉末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⑴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金属锌的质量。
⑵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比为____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⑶所用合金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此题要求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合金与稀硫酸正好反应的质量比,而此质量关系题目中三次实验都没有给出,要通过对比分析确定。
“第一次”与“第二次”实验比较,合金质量为10g,增加稀硫酸的质量时,产生氢气的质量均为0.2g,表明此时硫酸过量,而合金中的锌反应完全;从“第三次”实验数据看,合金质量为20g,若硫酸足量,应产生氢气0.4g,而实验只产生0.2g氢气,表明此时合金过量,而硫酸反应完全。
可见合金质量为10g,硫酸溶液质量为50g时,其中锌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即质量比为10g∶50g=1∶5。
答案:(1)由“第一次”与“第二次”实验数据分析,合金均为10g,增加稀硫酸的质量时,产生氢气的质量均为0.2g,表明此时硫酸足量,而合金中的锌完全反应,因此可用产生氢气的质量0.2g,求出10g合金中所含锌的质量。
解: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65161 2x y0.2gx=6.5g(2)1∶5(3)由(1)得:,y=16.1g所得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100%=28.6%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名题热身]1、绿色植物在晴天时,通常每天每平方米叶片约需吸收5g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一个月(以30天计)每平方米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约是()A.41gB.61gC.151gD.181g2、有5.6g不纯的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了0.22 g的氢气,则铁中混有的杂质可能是下列中的()A.ZnB.AlC.CuD.Ag3、使H2和CO的混合气体3.2g与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将所得气体充分干燥;使干燥后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测得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减少5.6g,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质量比为()A.1∶7B.1∶1C.1∶3D.1∶64、已知甲、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
若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当溶液中甲与乙的质量比为2M∶N时,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7,则甲和乙应是下列物质中的()A.HCl和KOHB.Na2CO3和Ba(OH)2C.HCl和Ca(OH)2D.NaOH和H2SO45、若将50g18%的NaOH溶液与50g18%的盐酸混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混合溶液的pH=7B.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C.混合溶液的质量为100g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8%6、⑴“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目都相同。
”在25℃、101kPa条件下,10L O2通入10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则剩余气体的体积最大和最小分别是_______。
⑵清新的空气中,按体积计算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3%。
人在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在人正常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百分含量至多不能超过__________。
7、下图是某种胃药的部分标识。
胃药中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主要是盐酸)。
某患者按标识上的服用方法服药,服药三天后病情好转。
计算患者在三天内所服用的此胃药中:(计算结果取整数)⑴所含氢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______mg;⑵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的HCl的质量为_______mg。
8、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⑴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_合金;⑵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⑶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______(选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C.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D.产生气体的质量9、我国目前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和石油,含有硫的煤燃烧时生成的SO2会污染空气。
(1)某火力发电厂每天燃烧含硫1.6%的煤100 t,若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则该厂每天产生SO2______t。
为防止SO2污染,可将SO2通入石灰乳中生成Ca(HSO3)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国家标准规定工业废气中SO2含量不得超过0.15 mg/m3。
工业上测量SO2的含量时,可以根据反应:SO2+2H2O+I2=H2SO4+2HI。
现取该厂废气样品1000L,用0.0254%的碘(I2)溶液2g好完全反应。
试计算该厂排放的废气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10、2004年4月16日,重庆某厂发生氯气(Cl2)泄漏事故,消防特勤队立即向事故中心上空喷洒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反应原理:Cl2+2NaOH=NaCl+NaClO+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