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艺术 杨艳珍
- 格式:docx
- 大小:28.21 KB
- 文档页数:2
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英语)2号作品摘要:体态语是一种无声语言,它是一种非文字语言的信息传递手段,对小学英语的教学起着辅助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体态语在词汇教学,对话教学,歌曲教学及巩固知识四方面的运用来阐述它对小学英语课堂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态语,小学英语教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除了人们常说的语音语言,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
我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也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进行交流。
据了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半以上的信息是靠无声语言来传递的,可见,无声语言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是无声语言呢?无声语言即体态语,也可称为body language。
它是与语言技能发展相伴的一种特有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非文字语言的信息传递手段,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无声信号,如肢体,眼神,身体姿势等来表达某种特定含义。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等的影响,体态语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体态语呢?⑴体态语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起点,初次接触英语这门语言,学生对所有的词汇都是一窍不通的,这就需要我们用大量的体态语去帮助学生理解。
如刚开始的课堂用语:stand up可以用双手掌心向上的动作;sit down则用双手掌心向下引导学生坐下;讲stop时运用学生所熟悉的篮球裁判常用的暂停动作;讲“OK”时用手指做成一个孔雀的形状来表示;夸奖学生的时候,可说good并竖起大拇指,这样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了。
小学英语书上面许多词汇可直接用体态语引出,进行教学。
例如动物tiger, monkey, bird, duck,天气sunny, rainy,cloudy,windy,snowy,数字,动词run,jump,walk,sing,sleep,形容词happy,angry,fat,thin,stron g等等,都可以直接做动作来表示。
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艺术英语本身是一门语言,语言主要是用于交流和沟通。
学生十分敏感,教师的语言、动作、眼神等等都逃不过学生的眼睛和感觉。
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言把很多信息传递给了学生,学生是否积极学习,来自于所获信息是否激发他们交流的欲望。
教师传递了积极,乐观,以及对英语的热情,就会赋予语言以生命,“无声胜有声”,既是人类的无声语言──“体态语”的妙用。
一、“体态语”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尔培根认为,人的信息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55%的体语+38%的声调+7%的言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体态语,对提高课堂教学将有很大的帮助。
随着英语教学法的改革,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注重英语教学过程的有机化,以便实现英语交流。
英语交流就意味着教师基本上用英语教导学生和解释问题,也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语。
然而,学生在中学时期不能讲得很好,也不明白为什么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应该使用不同的语调,他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也都存在局限性。
这些局限性使得在课堂上实现英语交流变得困难。
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实际情况,肢体语言就显得很必要了。
例如,当教师发出一条指令:“你们两个,请到黑板跟前来。
”如果教师看着(或指着)某两个学生,那么同学们很容易明白。
然后,教师指向黑板,同学们就会毫无障碍的执行指令,即便他们对关键词“黑板”听不太清楚。
此外,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得解释一些语言点,每当这个时候,他们得区分公式和例子。
例如,我们应该用“have done”这个句型,像“Have you finished that job yet?” 这个句子,为了使学生理解更为透彻,教师有多种多样的方法。
通过控制速度,读“We ought to use the form‘have done’”时,用普通的速度,而举例子时读得很慢,还能够通过重复例子“Have you finished that job yet”而得到此效果。
体态语,顾名思义,是指人的身体状态所表示的信息含义。
这种人体语言是以动作、表情、姿势、眼神等形式传递信息的。
在日常生活中,体态语的传播作用不可忽视。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说过:“再也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能捕捉一切细微的事情。
”孩子对教师的言行举止的观察有其独特的敏感性。
可见,体态语在实际交际和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学生与教师交流时所获得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教师的暗示,而不是来自老师的口头语言。
因此,好的体态语不但可以增强知识的传授效果,而且通过情感的影响可以起到教育学生,启发学生,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因为手势不明确给学生带来错误的认识;有的因教态不好,引起学生的反感;有的因表情不当引起学生的误会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体态语言带来的后果。
为此,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应将教学看成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教学语言应是教师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亲切的语言以能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当教师以渊博的知识,饱满的热情,亲切的话语进行教学,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纯粹的教学语言如此,被称为无声语言的体态语更是独具魅力。
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
1、体态语能创设活跃的英语课堂气氛,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而课堂气氛是活跃还是死寂,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这就要求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采用适当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以稳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课时,学生不仅能听到教师的声音,看到教师的板书,而且更会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和表情,因为从中得到的信息量是最大的,并且记得也最牢固。
它具有形象、鲜明、醒目、活动量大的特点。
所以教师上课前,应熟悉教材,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还要为自已设计好这堂课应做什么手势、动作、展示什么表情等等,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容易理解上课的内容,同时,课堂气氛也能始终保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一、体态语的含义日常生活中语言交流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语言文字交流(含口头语),二是体态语(即眼神、动作、表情、手势等)。
教师在教学交流中,如果把这两种语言交替使用,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实用且有效的一种手段,尤其是中文都还不能完全表达清楚的小学生,要领会书本上英语所表达的含义,可想而知其中的难度。
这也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适当辅助肢体语言,使学生明白需要掌握的内容。
比如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等,都能很自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
二、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一)运用体态语增加教师亲和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如果教师的亲和力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
笔者记得在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Hello”教学打招呼时,这对于成人而言是极其平常且简单的知识,但是如果生搬硬套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是非常枯燥、无味的,若结合丰富的表情和手势,带着微笑进行教学,从导入引出,那么学生不仅学得快,并且学起来会感到非常有意思,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上英语课,潜移默化中就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了过来。
为此,笔者在进入教室门口时先对学生说:“Hello! I’m Miss Xu.”并结合体态语进行,让学生知道笔者是在跟他们打招呼,从而引发他们想知道教师刚才讲的是什么意思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然后顺势切入学习的主题“Hello!(Hi!)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同时也让他们懂得文明礼仪,如何询问他人的名字以及别人问自己时该如何作答。
(二)运用体态语增加学生实践英语的机会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愉快合作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中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既动口又动脑,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获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记得在教字母时,笔者曾经教过学生手指和人体上的某个部位像哪个字母,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说出来,最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了鼻子像 A、眼睛像B、耳朵像C、嘴巴圆圆像O 等,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增强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也激励了学生共同进步。
体态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
体态语(body language)也称身势语(kinesics)、态势语、形体语言等,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进行教学,有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一、体态语言在小学英语课堂管理中的运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童年期,他们活泼好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爱讲话,爱搞小动作。
学生的这些特点都给教师维持课堂正常秩序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尤其对于英语课堂而言。
在浸入式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教师要使用英语维持教学秩序,对于小学生来说,听懂的难度大。
因此,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辅助课堂管理,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表情语的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不同的面部表情来辅助和组织教学。
如:以微笑的表情来提问学生,对他们正确的回答,要给予微笑、点头等表示鼓励和肯定;对错误的回答,同样要以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加以启发、引导和纠正。
2.目光语的运用。
教师和蔼关切的目光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鼓励,期待专注的目光能给学生勇气,冷竣严肃的目光则能收到警告、批评、指责等效果,起到很好的课堂控制作用。
3.手势语的运用。
作为体态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手势语被称为语言教学中的“第二语言”。
在教学中,教师可恰如其分地用手不同部位的各种形态来代替语言,维持课堂秩序,以达到少费口舌、净化课堂语言的效果。
如竖起拇指表示赞许、夸奖,食指竖着轻压在双唇之上示意学生“Be quiet”;点头、摇头等表情变化表示“Yes”或“No”。
再如在提问部分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先走近学生,手掌向上伸,表示“Stand up,please”;回答完毕后,手掌向下,表示“Sit down,please”。
4.姿势语的运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的姿势就是站姿,即站在讲台上或来回走动。
实验表明,不同的教师站位,会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觉。
◇嵩明县杨桥乡布能小学蔡桂菊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
学生刚涉及英语,所学的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和简单的日常用语.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直观手段来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帮助学生尽快的理解并熟记所学内容,并在生活中应用。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的。
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际中有着重要地位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英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做到表情化、动作化,通过老师的一举一动来演示和说明教学内容。
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体有效地利用体态语,使英语教学效果更好呢?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英语提倡的是任务型教学,更加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场戏的话,作为教学的主导者的教师.便是这场戏的导演。
在课堂上如能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如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身体距离等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表情运用的艺术这里所说的表情,主要指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一个人的喜、忧、怒、悲、恐、惊全都可从面部表情上反映出来。
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可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对待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就可以充分运用体态语:学生答对了,老师极为高兴,笑容满面,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赞许;学生答错了,老师也以微笑鼓励,使学生不感到灰心丧气,进而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相反,如果脸部表情僵硬,就会使学生感到困惑。
蹭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学习英语这一门外语是较困难、枯燥、难以理解的。
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而微笑正好有此神效。
浅谈体态语艺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多样化。
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到现在的互动式教学,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注重语言知识的掌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文将探讨浅谈体态语艺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体态语艺术的概念体态语艺术是一种非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身体姿势、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
在传统的文化中,体态语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例如舞蹈、戏剧、歌唱等文艺形式都是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在现代教育中,体态语艺术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提高沟通能力。
二、体态语艺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意义1、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英语学习中,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语言知识,还需要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
而体态语艺术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英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通过体态语艺术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的“外语”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身体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都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而体态语艺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对方的意图和观点。
3、提高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通过体态语艺术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与课堂内容产生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身体语言的表达方式对于学生的记忆效果也非常有帮助,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课堂内容和语言结构。
三、体态语艺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教学过程中引入体态语艺术元素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体态语艺术元素,例如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表情来理解动物的英语单词;通过模仿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艺术杨艳珍
英语本身是一门语言,语言的主要是用于交流和沟通。
学生十分敏感,教师的语言、动作、
眼神等等都逃不过学生的眼睛和感觉。
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言把很多信息传递给了学生,学生
是否学习积极,来自于所获信息是否激发他们交流的欲望。
教师传递了积极,乐观,以及对
英语的热情,就会赋予语言以生命,“无声胜有声”,既是人类的无声语言──“体态语”的妙用。
一、“体态语”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尔培根认为,人的信息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55%的体语+38%的声调+7%的言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体态语,对提高课堂教学将
有很大的帮助随着英语教学法的改革,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注重英语教学过程的有机化,以
便实现英语交流。
英语交流就意味着教师基本上用英语教导学生和解释问题,也要求学生在
课堂上使用英语。
然而,学生在中学时期不能讲得很好,也不明白为什么在不同的时间和场
合应该使用不同的语调,他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也都存在局限性。
这些局限性使得在课堂
上实现英语交流变得困难。
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实际情况,肢体语言就显得很必要了。
例如,当教师发出一条指令:“你们两个,请到黑板跟前来。
”如果教师看着(或指着)某两个
学生,那么同学们很容易明白。
然后,教师指向黑板,同学们就会毫无障碍的执行指令,即
便他们对关键词“黑板”听不太清楚。
此外,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得解释一些语言点,每当这
个时候,他们得区分公式和例子。
例如,我们应该用“have done”这个句型,像“Have you finished that j ob yet?” 这个句子,为了使学生理解更为透彻,教师有多种多样的方法。
通过控
制速度,读“We ought to use the form‘have done’”时,用普通的速度,而举例子时读得很慢,
还能够通过重复例子“Have you finished that job yet” 取得而得到此效果。
一个常用的方法是运
用手势强调重点,当他说“have done”时(同时借助低音来强调),伸出手指,暂停在空中,
然后给出例子,这个动作通常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体态语,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形象、生动,易帮助学生理解,能活
跃课堂气氛,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
它具有以下的作用:1.活跃课
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当
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奋和期待时,就会形成一种渴求掌握知识的内在需
要和强大动力。
因此在上每一课前,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做认真的准备,通过一系列体态语
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运用“体态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
能力。
在我国,英语教学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足够量的语言输入。
因此,课堂上教师与学
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
要尽量少说汉语。
而学生用英语交际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羞于启齿,教学中给学生以亲切的
微笑、和善的神情都可以摆脱和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在动动做做、玩玩乐乐的氛围中
全身心积极投入,促使他们抛开胆怯心理,大胆交往。
在开始一篇新课时,教师往往会用英
语讲述故事的大致轮廓,此时肢体语言可能就派上用场了。
比如,当老师在说:“She is in a very big room.” 时,可以慢慢的张开双臂;而说:“She is so beautiful a lady.”时,可以把双眼
睁得大大的,同时开着嘴。
如此,学生学生心中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她实在是很漂亮;在教
学过程中能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的老师肯定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体态语”的运用艺术
1.表情的运用艺术
表情具有神奇的魔力,教师的表情渗透会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巨大的震撼力。
表情语可以对学
生施加心理影响,是向学生传达教师思想情感的桥梁。
表情主要是指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
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一个人的喜、忧、怒、悲、恐、惊全都可从面部表情上反映出来。
教师在讲授形容词sad与 happy 时就可以面带微笑 ,一脸阳光的说:I feel happy today。
然后
说But yesterday I lost my purse. I felt sad,这时教师表现出难过的样子,学生就很容易掌握这对
反义词了。
2.眼神的运用艺术
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好恶及态度的赞成与否。
因此,目光是最富于
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知道眼神不仅能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有关情感,而且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多样化的眼神影响学生,增强感染力。
教师在课堂上艺术
地运用好眼神,有利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锐利且具有穿透力的目光提醒学生不要再
犯错误,欣赏而赞许的目光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3.手势的运用艺术
手势,是指一个人表达意思时手的动作姿势。
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
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也许正是因为手势具有
形象、指示、会意等多种功能,所以又称之为讲课的“第二语言”。
一些优秀的英语教师都非
常重视掌握和运用手势语。
它有助于教师教学语言的表情达意,可以使教学语言形象、活泼、生动。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齐读时教师说完Read together 后可以双手抬起示意学生一起开始,
需要停下来像警察一样做出暂停的手势,在小组活动中需要交换时可以双手交叉,这样的手
势简单明了,学生容易明白,从而节省了时间。
4.服饰的运用艺术
服饰是指课堂教学时教师的衣着穿戴。
整洁大方、端庄得体的穿着能增加教师的亲和力。
教
师可以针对教学时出现的知识点来穿着服饰。
例如教师在教学颜色时可以穿色彩多一些的衣裤,鞋子。
在教学Fashion show 时可以穿的比平时时尚一些,让学生感觉到明显的变化。
总之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必须的,也是实用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肢体语言频
繁的被使用,可以改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