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茶道摘选
- 格式:docx
- 大小:19.41 KB
- 文档页数:5
品茶静思人生之乐千百年来,茶道、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虽断犹续,无论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无不使接触者感受到她的一种魁力。
奥秘何在?在于人们经由茶道获得一份真善美的陶冶。
丰富多彩的茶道文化可归结为茶趣、茶德、茶禅。
茶趣即饮茶乐趣,包括物质乐趣和精神乐趣。
佳茗、清泉、茶具、良辰、美境。
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
茶趣有雅俗之分,无高下之别。
茶德即茶之功德。
陆羽同代人刘贞亮提出的“茶十德”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茶禅是以阐释茶与佛门之密切因缘。
真意乃茶禅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境界。
禅在梵语中意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
在品茶的精神境界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感受到一位西方诗人说:“从一粒砂看世界”。
但几乎每位爱好绿茶或乌龙茶的东方人都不难体会出----从一片茶叶可品尝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
如果你嘴里含上一口西湖龙井茶,茶汤的气韵,即很容易在你眼前幻化出一片江南水乡温柔而秀丽的风光;如果你入口的是安溪乌龙茶、碧天峰铁观音,那么,你看到的将是高山顶上的蓝天白云,同时随着芬芳的茶香与茶气,让你仿佛身处高山上,呼吸到山上清朗的气息。
从茶中领会山川风景,与不断地微妙变化着的真味,真香与气……不失为回归自然的一种简单法门。
那么,茶是如何能给予人这一切的呢?除了自然的奥秘以外,就是人为的配合。
茶可独酌,也宜共饮,一杯在手,清香满室,消除烦虑,使人抛却是非心、名利心。
“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奉客,虽不及酒后令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但三两良朋,沏茶小息,令人“六腑皆芬芳”,闲话家常、天南地北、气氛更为和乐,主客更能曲尽情意,茶的世界是一个祥和的世界!信息来源:海峡茶学港。
中国茶道禅语100句中国茶道禅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生活智慧。
下面是100句中国茶道禅语,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意境和哲思。
1.空心杯,只盛清茶。
2.执茶杯,感人生。
3.茶,一起品味生活的滋味。
4.一杯好茶,饮尽世间繁华。
5.茶韵悠悠,人生如茶。
6.茶香袭人,心境舒适。
7.一壶清茶,品味岁月的深浅。
8.茶韵弥漫,心清神静。
9.茶雨淅沥,思绪飘渺。
10.茶香四溢,心境宁静。
11.不论如何,茶总能给你平淡的心境。
12.真正的茶,散发着内心的馨香。
13.一杯茶,一份热忱。
14.茶之禅,茶淡心也淡,心淡意也淡。
15.茶一杯,灵魂舒展。
16.用心品茶,细致感受生活。
17.茶,丰富着情感世界。
18.一杯香茶,味蕾也可以沉淀。
19.茶,提醒你懂得感恩。
20.茶,温润心灵。
21.茶道中,体验自然之美。
22.品茶时,感受岁月静好。
23.茶香氤氲,清晨的美好。
24.茶,沏一杯淡雅。
25.茶,守护你的平安与宁静。
26.世间纷杂,茶能带给你宁静。
27.茶之魅力,暗藏无数心思。
28.品味茶,品味生活。
29.茶,让你从繁忙中舒缓。
30.茶,是心灵与自然的交响乐。
31.茶道无声,却能传递千言万语。
32.一碗茶,让心安静下来。
33.茶,像一首詩,柔软入心。
34.茶的韵味,传递知性之美。
35.用心品茶,悠然生活。
36.茶,是人情的寄托。
37.茶,像是时间的倒计时。
38.茶的生命,来自淡然从容。
39.品茶,是一种感恩的心态。
40.茶,是心与环境的对话。
41.茶之道,治愈心灵的良药。
42.心静茶香,雅致的生活。
43.品茶,品味灵魂的音符。
44.茶的滋味,是生活的味道。
45.茶,教会我们如何平淡地活着。
46.品茶时,沉淀内心的烦忧。
47.茶,如同一位知己。
48.茶,是文人心中的墨。
49.茶,是孕育着智慧的茁壮。
50.茶道,修炼内心的乐章。
51.茶汤悠悠,点亮心之星。
52.茶香袅袅,唤醒心之花。
53.茶道,用心拓展内在的世界。
中国茶艺茶道名句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仪式和品味方式赢得了世界茶友的喜爱。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方式,更是一种修养与艺术,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人文和审美的追求。
在中国的茶道中,许多名句承载着大师的智慧和内涵,它们通过精炼的文字表达了对茶道的理解和体悟。
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中国茶艺茶道名句,让我们共同品味其中的禅意和美妙。
1.茶是一种家居的品味,茶是一种生活的修行。
2.人间不值得,有一杯清茶,两片轻茶,无事可念,静下心情,感受生活的美好。
3.静观流水,全心品味茶香。
4.安静的品味一小口香茗,这是一种享受,也是对内心的一种释放。
5.凝神品茗,心静自然沉淀。
6.心若幽谷,品茶是修行;茶若诗香,感悟生活之美。
7.茶水既可以治病,也可以陶冶情操。
8.品茶如品人生,苦涩回味中寻找甘甜。
9.人生自有一曲茶香,不行不却。
10.茶,是一次与自己的深度对话。
11.喝茶看花、闲云野鹤,恬淡如水、自然而然。
12.几瓣花香,一封家书,广结茶缘。
13.茶如人生,能解忧愁、疏解烦躁。
14.饮一泓清茶,静心偷得几分闲情。
15.静夜思茶,冷暖自知。
16.一壶小酒,一杯淡茶,闲情雅趣,品味人生。
17.泡一壶清茶,享受生活的恬淡与意境。
18.一杯茉莉花茶,洋溢着芬芳与温馨。
19.临风品茗,雅趣无穷,静谧如水。
20.茶道是一种生活的哲学,让人心境宁静,情感舒畅。
这些茶道名句凝聚了大师们对茶道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表达了茶艺的意境和内涵。
通过品味和体验这些名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茶道之美,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享受茶香带来的宁静与舒适。
茶道是一门深奥而独特的艺术,通过品茶、泡茶,我们能够感悟到生活的真谛,并在清新的茶香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所以,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妨找一片静谧,泡上一杯清茶,倾听那些茶道名句的启示,感受茶道给予我们带来的美好与满足。
茶香,是一种淡然生活的味道。
1111
-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
-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 日长知道游车倦,自汲新泉唤饮茶。
- 茶是水写的文化,不仅能洗胃,更能洗心。
- 茶道讲究五境之美——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 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
- 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
精、燥、洁茶道尽矣。
- 茶自有真香,有真色,有真味。
一经点染,便失其真。
-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
- 茶宜常饮,不宜多饮。
常饮则心肺清凉,烦郁顿释。
多饮则微伤脾肾,或泄或寒。
- 吃茶是大有名堂的,和尚吃茶是一种禅,道士吃茶是一种道,知识分子吃茶是一种文化。
- 一人得其神,二人得其趣,三人得其味,七八人是名施茶,饮茶者愈众,则离品茶真趣越远。
- 山堂夜坐,汲泉煮茗。
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潋滟,此时幽趣,故难与俗人言矣。
- 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伴清谈而万象惊寒,茶之功大矣。
- 人生就像一杯茶。
第一口苦,第二口涩,第三口甜。
回味一下。
茶道句子经典语录
1. “茶道,那可是一场心灵的盛宴呀!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精彩书籍。
你看,每次泡茶的过程,不就是在慢慢翻开那神秘的书页吗?”例如:我和朋友一起泡茶时,感受着那茶香慢慢弥漫开来,真的仿佛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2. “一杯茶里,蕴含着多少故事呀,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就像人生的起起落落都在其中。
”比如在一个安静的下午,自己独自品茶,想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不就像那一杯茶的滋味。
3. “茶道,不只是喝喝茶那么简单,简直是一门艺术啊!就像舞蹈家在舞台上尽情舒展舞姿一样美。
”有次参加茶道活动,看着茶艺师优雅的动作,真觉得那是一场美的盛宴。
4. “品一杯茶,感受那份宁静,这可不是什么都能带来的呀!就好像在喧闹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个安静的角落。
”我在忙碌了一天后,泡上一杯茶,那瞬间的宁静让我无比惬意。
5. “茶道,那是能让人内心平静的魔法呀!像一阵温柔的风抚平躁动的心。
”朋友心情不好时,一起坐下来喝杯茶,看着他慢慢舒缓的神情,就知道茶道的魔力有多大。
6. “学习茶道,是对自己心灵的滋养啊,就好像给心灵浇上了甘甜的泉水。
”自从我开始深入学习茶道,感觉自己对生活的态度都变得不一样了呢。
我觉得茶道既能让我们享受片刻的宁静,又能从中领悟到很多人生的道理,真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体验呀。
茶道禅意诗句
1、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2、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3、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韦应物《六言诗》
4、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各乞茶》
5、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郑愚《茶诗》
6、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
——薛能《谢刘山人惠石笋茶》
7、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唐·徐夤《贡余秘色茶盏》
8、茶道如人道,做茶如做人。
——佚名
9、禅似浮云不自在,茶如流水岂回头。
——佚名
10、浮生若茶禅心静,一叶菩提一花开。
——佚名。
茶道最精辟的十句话1. 茶道,那可是生活的艺术啊!就像画画一样,每一笔都有它的韵味。
你看,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不都像在画布上挥洒色彩吗?例子:“哎呀,泡茶的时候可别着急,就像慢慢勾勒一幅画,得细致着来!”2. 一杯茶里蕴含的东西可多了去了,不就像人生一样丰富多彩嘛!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例子:“哇塞,这一杯茶喝下去,感觉像经历了一场别样的人生旅程呢!”3. 茶道讲究的是心境,就如同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你能体会到那种感觉吗?例子:“在烦躁的时候泡一杯茶,立马就感觉找到了那个宁静的角落。
”4. 茶的味道会变,这不就跟我们的心情一样起伏不定吗?例子:“今天心情好,感觉这茶都格外香甜呢!”5. 茶道的传承,那可是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一棒的呀!例子:“老一辈把茶道传下来,我们可不能给弄丢了呀!”6. 学习茶道不就是一场自我修行吗,跟爬山似的,一步一个脚印!例子:“学茶道可不能偷懒,就像爬山,得努力往上爬!”7. 茶的种类那么多,不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都数不过来吗?例子:“哇,走进茶店,看着那么多种茶,就像置身于星空之中。
”8. 茶道中的礼仪,那可是对人的尊重啊,就像给人一个温暖的拥抱!例子:“和朋友一起品茶,那些礼仪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9. 品一杯茶,感受时光的流淌,这不就像坐在小船上顺流而下吗?例子:“静静地品茶,时光就这么悄悄溜走啦。
”10. 茶道,是能让人内心平静的魔法呀,你不想试试吗?例子:“心情不好的时候,来一场茶道体验,哇,魔法生效啦!”观点结论:茶道真的很神奇,它用简单的一杯茶,却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感悟和乐趣,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入了解和体验。
中国茶道经典语录“独坐观念”。
这个和“一期一会”一样,出自于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
“面对茶釜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拥起一股充实感。
”“和敬清寂”。
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
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
以上这两个概念再加上你说的“一期一会”就是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会;(三)独坐观念。
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
“茶禅一味”。
千利休的“ 茶即禅”观点,可以视为茶道的真谛所在。
作为武野绍鸥及门高徒的千利休(纪元1522年——1592年),幼名四郎,法号宗易、利休,斋号抛筌,出生于河内国堺町(今大阪府堺市)的商人家庭,幼年已亲近于茶道,十八岁拜在绍鸥的门下,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和精进修为,他不仅全面继承了珠光的“禅茶一味”理论和绍鸥的茶道本土化运动,进而克绍箕裘,多有发明,亲手完成了对茶道的全面改造,使之彻底脱胎换骨,真正深入日本人心,成为国民文化。
因此,每当人们评价武野绍鸥的贡献时,首先就会提及是他亲手栽培出利休这样的古今第一人。
由此可见,利休确实全面超越了自己的师长和前辈,在日本茶道史上达到了不可企及的至高地位。
“佛法存于茶汤”。
被后世尊为日本茶道开山鼻祖的田村珠光,是十五世纪在奈良称名寺出家的一位僧人。
十五世纪,民间茶会限于封建等级制度和举办者的财力,只能在一种叫做“草庵”的简陋茶室内进行。
然而,恰恰是这种简约古朴的建筑风格,却令珠光仿佛一下子悟到了什么。
每当他正襟危坐于小小草庵之中,品评各种茶艺的时候,他的心就情不自禁地与周遭环境发生共鸣,他努力捕捉着共鸣之中所传递出来的禅机佛法,终于从那首著名的佛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中有所顿悟,作出了“佛法存于茶汤”的论断。
“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
2.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树原产地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发现原生的自然茶树。
中国茶道文化经典语录茶,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
中国茶道以其独特的礼仪和哲学理念,使得茶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中国茶道文化中的一些经典语录,通过这些语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茶道文化的精髓。
1. “沏茶即沏心。
”沏茶不仅是简单的泡茶过程,更是一种心灵的修行。
在沏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用心去感受茶叶的气息和茶汤的味道。
只有心静如水,才能品味出茶的真正韵味。
2. “茶禅一味。
”茶与禅宗密不可分,茶道中强调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品茶的过程就如同修行禅宗一般,能让我们平静下来,舒缓压力,达到心灵的平和。
3. “一杯茶,一份情。
”茶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茶道中,泡茶给客人是一种礼仪,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也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4. “敬茶,敬人。
”在中国茶道中,给长辈或者师傅奉上一杯茶是一种尊敬的表达。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展示了我们对长辈或者师傅的敬重之情。
5. “茶在心中,心在茶中。
”茶道注重心境的调整和把握。
当我们品味茶的时候,要将心放在茶中,全身心地感受茶叶的气息,舒展自己内心的情感。
6. “品茶需缓。
”茶道注重品茶过程中的细致和慢。
品茶需要我们闻香、观色、品味三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我们耐心和细心去感受茶叶的变化。
7. “茶,是一种艺术。
”茶道可以被称为一门艺术。
通过泡茶的过程,我们可以欣赏到茶叶的形态、香气和色泽,感受到茶汤的味道和口感。
品茶就如同欣赏一场优美的艺术作品。
8. “别有洞天。
”在品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心灵带入一个独特的空间,忘却尘世的喧嚣和纷扰。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
9. “茶是温情的代言人。
”茶叶是天地间的一种恩赐,泡茶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通过泡茶,我们可以体会到大自然的温情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0. “茶之道,道之茶。
茶道禅意诗句大全茶道禅意诗句大全如下:《茶道禅意》茶道禅意两相融,碧叶沉浮悟道空。
壶里乾坤藏日月,杯中世界映苍穹。
清心静气神思远,淡泊明志意趣同。
一曲高山流水韵,半壶老茶醉仙翁。
《茶道禅意》禅房幽静品茶道,心境澄明万象消。
叶卷叶舒如世事,水温水沸似心潮。
一杯清茗通天地,半卷经书悟寂寥。
此中禅意何须问,尽在茶香袅袅飘。
《茶道禅意》山涧清泉煮茶道,林间鸟语话禅机。
茶香袅袅随风起,禅意绵绵入心底。
世事纷扰皆抛却,心境平和自安逸。
茶中品味人生苦,禅里寻求解脱梯。
《茶道禅意》竹影婆娑映茶道,禅音袅袅绕心田。
茶烟袅袅随风散,禅意悠悠入梦间。
一盏清茗观自在,半壶老酒醉流年。
人生何处寻真谛,茶道禅中悟万千。
《茶道禅意》碧泉煮沸蕴禅机,茶道悠悠入翠微。
细品香茗心自静,轻拂尘念意难回。
山间云雾随风散,水上波光映日辉。
此中禅意何须问,但向茶中寻式微。
《茶道禅意》禅音袅袅绕茶炉,道韵悠悠入画图。
叶卷叶舒含哲理,水清水浊见功夫。
心随茶韵飘然去,意逐禅风淡若无。
茶道禅意难言尽,只留清香在肺腑。
《茶道禅意》幽谷清泉煮茗香,茶道禅意共徜徉。
叶翻绿浪心随舞,水涌清波意自扬。
静坐松间听鸟语,闲观云起悟沧桑。
此中真味何须问,但觉身心已清凉。
《茶道禅意》碧泉烹茗悟禅机,茶道禅心两不违。
叶卷叶舒观世态,水清水浊悟禅微。
山间静谧心神远,室内清幽意趣归。
一盏清茶品百味,半生浮梦了千非。
何谓人文?
「人」就是人品典范,「文」就是文史流芳。
推动这项”一家人茶会”是以人为本,期待人人依循伦理,敬天爱地,培养内在品德,而仪表言行都能守分合宜,让人欢喜。
静思茶道“八礼法”:
第一礼法: 即中心思想──以《无量义经》为指导原则。
第二礼法:宗旨目标──礼仪天下,也就是希望培养文质彬彬、温文儒雅、知书达礼的谦谦君子。
第三礼法:茶人涵养──汲取法水,藉茶水因缘,习得庄重礼仪。
第四礼法:本分责任──广结众生缘。
第五礼法:行茶礼法──六度,即整个泡茶动作的步骤过程须观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法。
第六礼法:奉茶礼法──三心,即感恩、尊重、爱。
第七礼法:饮茶礼法──三好,茶侣已经将茶汤送到每位嘉宾面前,请
大家将杯子拿起,先闻茶香(它具有特殊果香),再喝第一口,须“心
发好愿”;喝第二口时,须“口说好话”;喝第三口时,则观想“身行好事”,祝福人人好愿连年,好话连年,好事连年。
第八礼法:茶会礼法──说法无量,希望藉由习茶能涵养冷静思考的心,呈现在外的则是静定柔美的气质。
像茶道社的同学藉由习茶都能守规矩、有气质,更进一步能打开心门,关怀别人、帮助别人,成为有自信、乐观进取的好孩子。
关于茶道八大礼法介绍
老子《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备故礼仪在,饮茶
有礼仪法度,因而成道。
一下就是关于静思茶道八大礼法介绍。
第一礼法即中心思想──以《无量义经》为指导原则。
第二礼法:宗旨目标──礼仪天下,也就是希望培养文质彬彬、温文儒雅、知书达礼的
谦谦君子。
第三礼法:茶人涵养──汲取法水,藉茶水因缘,习得庄重礼仪。
第四礼法:本分责任──广结众生缘。
第五礼法:行茶礼法──六度,即整个泡茶动作的步骤过程须观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法。
第六礼法:奉茶礼法──三心,即感恩、尊重、爱。
第七礼法:饮茶礼法──三好,茶侣已经将茶汤送到每位嘉宾面前,李阿利请大家将杯子拿起,先闻茶香(它具有特殊果香),再喝第一口,须“心发好愿”;喝第二口时,须“口说好话”;喝第三口时,则观想“身行好事”,祝福人人好愿连年,好话连年,好事连年。
第八礼法:茶会礼法──说法无量,希望藉由习茶能涵养冷静思考的心,呈现在外的则是静定柔美的气质。
像茶道社的同学藉由习茶都能守规矩、有气质,更进一步能打开心门,关怀别人、帮助别人,成为有自信、乐观进取的好孩子。
同时茶艺讲究茶道礼法,主要从泡茶者的容貌、姿态、风度、礼节等细节上体现出来。
以上对茶道八大礼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2007/07/01)是「靜思茶道種子教師研習課程」的第二天,一早就見到250
多位來自全省各地以及海外的靜思茶道種子教師,會聚在清淨莊嚴的彰化分會
B2佛堂,他們各個精神煥發,準備迎接著充滿濃厚慈濟人文與佛法智慧的靜思茶道課程。
◎師資優秀學員認真
今天的課程內容豐富、師資更是一流,不僅有專業的李六秀老師以及李阿利老
師擔任全場的指導,更有德凡師父全程的溫馨關懷與陪伴。
上午的課程內容是由六秀老師指導的靜思茶道「行茶禮法」,以及阿利老師所
指導的「奉茶、飲茶、茶會禮法」。
下午則安排兩項示範與實作,一項是以分組攻站方式,來說明及示範在進行靜
思茶道三種茶會形式(小家庭茶、大家庭茶、靜思茶)時,如何奉茶、飲茶以
及茶境布置等要點;另一項則是由彰化靜思茶道團隊示範的「群體奉茶」,以
及六秀老師當場親自示範的行茶禮法。
一整天的課程學習,所有的學員們非但沒有顯露絲毫的倦容,反而越學越歡
喜,體悟與感動也愈加深刻。
◎種子教師法喜分享
「每次上課心中都充滿法喜。
」遠從加拿大回來的佘碧真師姊表示:「這次研習,有德凡師父的衲履足跡導讀以及兩位老師的用心指導,使自己的心靈注入
了許多上人的法髓。
」
碧真師姊覺得此次茶道研習增加了「家庭茶」及「茶禮茶」等課程,更有助於靜思茶道順利地推動「佛法生活化」及「菩薩人間化」。
她也祈願能藉此方便法門,接引更多的人間菩薩。
◎茶道是一門修行的課程
來自北彰的雲暉窗師兄感恩今日有幸參加此課程,他表示在課程學習中,讓他感受到學員的認真以及師資陣容的堅強。
雲師兄說:「茶道是一門修行課程,學習茶道除了在心靈上得道法喜充滿,個人也能因瞭解茶道的禮法改掉不好的習氣,還能幫助自己與他人相處得更和樂,讓家庭更加美滿。
」
雲師兄還表示:「我要告訴大家,學習茶道的種種好處,期盼下次有緣再相聚,感恩!」
◎菩薩道上輕安自在
「學習茶道的原因是想學泡茶給家人品嚐。
」台東區的郭萌珍(慮絢)師姊談起她開始參加茶道課程的因緣,她說:「以前都是我家師兄奉茶給我。
」
身子看起來有些虛弱的慮絢師姊提到:「這次來彰化上靜思茶道課,很感恩德凡師父昨日導讀時,特別提到『身體微恙時仍可繼續走菩薩道』,這句話讓我想起去年的茶道種子教師課程要開辦前,因為自己在去年的六月動了手術,所以想退縮、放棄;但是六秀老師與阿利老師的關懷鼓勵以及柔軟的微笑,讓我有了繼續參加茶道進階班的勇氣,這次再聆聽到德凡師父的開導,讓我日後在菩薩道上更能走得輕安自在。
」
◎茶道中有慈濟人文
「原本我對茶道的印象是虛偽、做作與作秀。
」員林區的黃淑惠(明璦)師姊,坦誠說出對茶道還不認識時的看法。
但是,一場員林社區讀書會周年慶的感恩茶會,讓她完全改觀。
明璦師姊說:「原來一杯茶水中,融入了這麼深的慈濟人文與佛法智慧。
」
明璦師姊表示,在今天的課程參與中,不僅讓她瞭解到「以茶水汲取法水」的茶道禮法,知道可以藉由茶道讓「佛法生活化」,以茶會友來接引更多的人間菩薩;也讓她體會到一次又一次的茶會籌辦,都是由諸多茶人們以及許多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
◎以茶緣結法緣
「喝茶,不只是解渴而已,而能經由品茗,進而修身養心,更能造就『心寬念純,美善人生』。
」來自台北信義區的黃美華師姊訴說著自己學習茶道後對於
「喝茶」的一番體會。
美華師姊也自我期許地說:「身為種子,更要豐富茶文化、茶知識,以茶會友,以茶水弘揚上人法髓,藉由一杯茶緣結下更深的法緣,使人感動、攝心,接引天下善知識,天天來做慈濟事。
」
◎珍惜學習茶道的福報
同樣來自台北的葉美玉師姊覺得自己很有福報,聽到德凡師父長達6個小時的導讀,她也期許自己有智慧並確實實踐。
美玉師姊更珍惜能上六秀老師和阿利老師茶道課程的福報,她說:「超完美的課程,真是圓滿!」
◎「定」與「靜」
來自澎湖的翁秀珍師姊道出她學習茶道後的成長與體悟,她說:「因為在茶道中學習到對器物的那份恭敬,因而體悟出每一位眾生都是未來的十方諸佛,因此在對待每一份因緣時,都會有一份珍惜與恭敬的心。
」
秀珍師姊還說:「也因為學習茶道,所以在忙碌的生活及慈濟志業中,自己的心比較能夠擁有一份『定』與『靜』;現在在面對一項一項的事務時,自己的心也比較不會像以前那樣的急,會懂得先把心緩下來再處理。
」師姊表示,因為這樣的改變,讓每一次的因緣都更為圓滿。
◎從茶道體悟婚姻之道
來自宜蘭的吳宏泰(濟樸)師兄表示,當初參加茶道課程是想多增進自己的人文氣息,上了一年多的茶道課,感受最深的還是在於內心。
他表示:「這次恭聽德凡師父的導讀後,使我對上人的法髓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也讓自己更能貼近上人的心與法。
」
濟樸師兄談到自己參與茶道後的改變與體悟,他說:「學習茶道一年多,我體悟到與親人間的互動更需要用柔軟心,現在我已學會放下身段,將柔性的一面展現出來,因為如此,讓我化解了婚姻危機,拯救了多年僵化的夫妻情感。
」
濟樸師兄表示:「現在我會用『愛語』來和自己的太太說話了,而且和太太的感情越來越好。
」師兄一臉幸福洋溢地透露著:「昨天我要出門來上茶道課時,太太還溫柔的對著我說『車子開慢一點,我會等你回來。
』」
濟樸師兄感恩因為茶道,因為上人的法,讓他的家庭圓滿,他也發下大願,要更加充實自己的人文內涵,繼續以茶會友,以茶會來祥和社會,接引更多的人一同來行菩薩道,師兄說:「這樣才不會辜負老師的指導以及上人的用心。
」
◎成就使命以報佛恩
所有的茶道種子教師經過兩天的課程充電與德亻凡師父的智慧法語灌溉,人人心中充滿法喜、充滿感恩,每位種子教師也更清楚自己肩上的使命——以茶會友,接引有情眾生,一同成長慧命,共行人間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