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垢的形成及危害(新版)
- 格式:docx
- 大小:63.37 KB
- 文档页数:8
水垢的形成、危害及清除文章出处:-本站会员发布时间:2006-03-10水垢的形成、危害及清除给水中杂质进入锅炉后 , 随着水温不断地升高或蒸发浓缩在锅内受热面水侧金属表面上生成的固体附着物称为水垢。
一、水垢的形成1. 受热分解含有暂时硬度的水进入锅炉后 , 在加热过程中 , 一些钙镁盐类受热分解 , 从溶于水的物质转变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 附着于锅炉金属表面上结为水垢 , 钙和镁盐类分解如下 :ca(HC03)2 →CaC03 ↓ +H2O+C02↑Mg(HC O)2→MgC03+H2O+C02↑MgC03+H2O → Mg(OH)2↓+c02↑2. 某些盐类超过了其溶解度由于锅水的不断蒸发和浓缩 , 水中的溶解盐类含量不断增加 , 当某些盐类达到过饱和时 , 盐类在蒸发面上析出固相 ,结生水垢。
3. 溶解度下降随着锅水温度的升高 , 锅水中某些盐类溶解度下降 , 如CaS04 和 CaSi03 等盐类。
4. 相互反应给水中原溶解度较大的盐类和锅水中其他盐类、碱反应后 , 生成难溶于水的化合物 , 从而结生水垢。
一些盐和碱相互反应如下 :/ Ca(HC03)2+2NaOH=CaC03 ↓ +N4C03+H20CaCl2+Na2C03=CaC03↓+2NaCl5. 水渣转化当锅内水渣过多时 , 而且又粘 , 如 Mg (OH)2 和 Mg3(P04)2 等 , 如果排污不及时 , 很容易由泥渣转化为水垢。
二、水垢的分类1. 碳酸盐水垢 :是以钙簇的碳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水垢 , 包括氢氧化缕 , 其中CaC03>50 × 10-2.硫酸盐水垢 : 是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水垢 , 其中CaS04>50 × 10-2 。
3. 硅酸盐水垢 : 当水垢中的Si02>20 × 10-2 时 , 属于这类水垢。
4. 混合水垢 : 这种水垢有两种组成形式 : 一种是钙簇的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以及氧化铁等组成的混合物 , 难以分出哪一种是主要成分 ; 另一种是各种水垢以夹层的形式组成为一体 , 所以也很难指出哪一种成分是主要的。
锅炉中水垢的形成、危害及处理药剂一、水垢对锅炉有哪些危害1.造成锅炉受热面的损坏。
在有水垢时,要达到无水垢相同的炉水温度,受热面管壁温度必然要提高。
当温度超过了金属所能承受的允许温度时,就会引起鼓包和爆管事故。
据知,水垢的厚度及导热系数对金属管壁温度应低于450℃。
即使炉管内附着很薄的水垢,也会使炉管温度大大超过450℃允许值。
例如1.0Mpa的锅炉,管壁温度为280℃,当结有1mm的硅酸盐水垢时,管壁温度可达到680℃,此时,钢板强度自4.0Mpa降为1.0Mpa,造成炉管鼓包,引起爆破。
此外,当锅内金属表面覆盖有水垢时,破坏了正常的锅炉水循环,也容易造成炉管过热,还会引起沉积物的腐蚀。
2.浪费燃料。
锅炉结垢后,由于水垢的导热性差,是受热面传热情况变坏,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有效的才传给水,造成排烟温度升高,增加了排烟热损失,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也就浪费了燃料。
例如,结1.5mm硫酸盐水垢,将多耗燃料10%。
3.降低了锅炉的出力。
4.锅炉结垢后,必须经常洗炉,既影响正常供气,又耗大量人力、物力,还会降低锅炉的使用寿命。
二、常见的锅炉水垢有哪些?1.碳酸盐水垢其主要成分为钙、镁的碳酸盐,以碳酸钙为主,对低压锅炉有时高达50%以上。
2.硫酸盐水垢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对低压锅炉有时高达50%以上。
3.硅酸盐水垢其成分复杂,绝大部分是铝、铁的硅酸化合物。
在这种水垢组成中往往含有40%-50%的二氧化硅、25%-30%的铝和铁的氧化物以及10%-20%的钠的氧化物,钙镁化合物的总含量一般不超过百分之几。
4.磷酸盐水垢主要成分是Ca3(PO4)2。
5.混合水垢是各种水垢的混合物。
6.氧化铁水垢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其含量可达70%-90%。
此外,往往还含有金属铜、铜的氧化物和少量钙、硅和磷酸盐。
7.磷酸盐铁垢主要是磷酸亚铁钠(NaFePO4)和磷酸亚铁。
8.铜垢水垢中金属铜的含量很大,当达到20%-30%或更多时的水垢为铜垢。
水垢的成因、定性分析、特性危害及预防措施总结一、水垢的成因工业锅炉以及家庭用的烧水壶,使用一段时间后在金属表面就会结成水垢,这是由于水中溶有一定数量的钙镁盐类,如碳酸氢盐、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硅酸盐、磷酸盐等同的还含有泥沙和有机物等。
这些盐类在受热过程中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而形成水垢。
水中含有的碳酸氢钙在水温升高过程中会分解生成难溶的碳酸钙:Ca(HCO3)2==△==CaCO3+CO2↑+H2O碳酸氢镁也会分解生成碳酸镁,它在水中不稳定会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氢氧化镁沉淀,因此水垢中还含有少量氢氧化镁。
在碱性条件下,碳酸氢钙会发生如下反应生成碳酸钙:Ca(HCO3)2+2OH-====CaCO3+2H2O+CO3 2-此时,如水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钙时也会发生如下的生成碳酸钙的沉淀:CaCl2+C02-3====CaCO3↓+2C1-当水中溶有过量的磷酸盐时,氯化钙也会转化成溶解度很小的磷酸钙。
2PO43-+3CaCl2--Ca3(PO4)2↓+6Cl-通常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磷酸钙。
水中还溶解有一定数量的硫酸钙;硅酸钙等其他无机盐类,随着水的蒸发,它们在水中浓度加大,当其浓度超过溶解度之后也会生成沉淀,并沉积在传热表面上.在工业锅炉中金属表面的铁锈和铜锈等锈垢也会转化成水垢的成分。
由于水垢大都由无机盐组成,故称为无机垢,而且这些水垢结晶致密,比较坚硬,所以又称为硬垢。
实际水垢的成分相当复杂而且成分随着水质情况的不同而变化,所以对不同地区的水垢应作具体分析。
通常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将它分为碳酸盐水垢;硫酸盐水垢,磷酸盐水垢,硅酸盐水垢和锈垢几、大类。
表3—4是用X射线法测得的各种坚硬水垢的组成。
表3-4 X—射线反射法测得水垢成分二、水垢成分的定性分析方法1.碳酸盐水垢碳酸盐水垢通常呈白色片状,断面呈颗粒状。
如果把白色水垢放在热水中无溶解、崩解现象,而置于3%(1:10)盐酸溶液中,在室温下即迅速溶解,而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是碳酸盐水垢,反应式为:CaCO3+2HCI====CaCl2+H2O+CO2↑当碳酸盐水垢中混有金属腐蚀产物如铁锈时,外观可能呈红褐色或粉红色。
[锅炉结垢的缘由及处理方法探讨分析]锅炉结垢的原因当锅炉给水水质不良时,锅炉运行一个时期以后,在受热面或者与水接触的管壁上会生成一层沉淀物。
由于它们的成分和密度不同,有的坚硬,则为水垢;有的呈悬浮状态存在于炉水中,或沉积在汽包、下联箱等水流缓慢处,称其为水渣〔或泥渣〕。
1锅炉结垢的缘由水垢和水渣主要是由钙和镁的某些盐类所组成,它的生成缘由是由于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浓度超过了它们的溶解度,于是从水中沉淀下来。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水中盐类超过其溶解度的缘由如下:1.1蒸发浓缩在确定的温度下,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是确定的。
由于不断的蒸发使炉水受到浓缩,可溶性钙、镁盐类的浓度不断增大,当超过溶度积时,就会形成过饱和溶液,于是从水中析出。
1.2受热分解水在被加热和蒸发的过程中,某些钙、镁、盐类因发生化学分解反响,转变成犯难溶于水的物质而析出,例如重碳酸钙和重碳酸镁的热分解反响:Ca〔HCO3〕■CaCO3↓+H2O+CO2↑Mg〔HCO3〕2?勖MgCO3+H2O+CO2↑1.3温度上升,溶解度降低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增大,这叫做正温度系数,少数物质的溶解度确是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的,这叫做负温度系数,总之,由于锅炉在运行中,炉水受热蒸发,浓缩是不行避开的,所以只要水中有构成硬度的物质就会使锅炉结垢。
2水垢的种类由于水质因素的影响和结垢时的条件不同,生成水垢的成分及构造也有很大的差异。
水垢的成分很简洁,通常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体。
通常,以其主要化学成分或特征进展分类。
2.1碳酸盐水垢通常指碳酸钙含量占50%以上的水垢。
这种水垢常附着在锅炉温度低的部位。
有硬质、也有疏松的海绵状水垢。
2.2硫酸钙水垢通常指硫酸钙含量占50%以上的水垢。
这种水垢坚硬致密,常沉积在锅炉受热强度最大的地方。
2.3硅酸盐水垢通常指SiO2 含量占20%以上的水垢。
这种水垢简洁在热应力较大的蒸发面上沉积。
这种水垢格外坚硬、导热性小,难于去除。
工业锅炉水垢的危害及化学清洗方法工业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而其中产生的水垢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水垢的形成不仅会降低锅炉的工作效率,还会对设备安全造成威胁。
通过化学清洗方法来清除水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1.水垢的危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钙、镁等金属离子,它们在高温下容易沉积在锅炉壁、管道等设备表面,形成难以清除的水垢。
水垢的形成会降低锅炉的热传导和热交换效率,导致锅炉热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严重;此外,水垢还会增加设备的维修频率,进一步加剧设备损坏和耗损,增加维修成本。
除此之外,水垢对人体健康也有影响。
水垢能够吸附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因此使用含有水垢的水循环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威胁工人的健康。
2.化学清洗方法针对工业锅炉的水垢清洗,采用化学清洗方法是最常见的手段。
化学清洗可以通过加入酸、碱等物质改变水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使锅炉内的水垢和沉积物得到有效清除。
2.1 酸清洗酸清洗是最常用的水垢清洗方法之一。
在酸清洗过程中,通常使用的酸有盐酸、硫酸、柠檬酸等。
这些酸在锅炉内与水垢反应,产生水溶性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最终清除水垢。
在使用酸清洗前,需要先将锅炉内的水排空,然后将酸水注入锅炉中,使其与水垢发生反应。
清洗完成后,需要仔细冲洗锅炉内部,以防酸水残留。
这种方法清洗速度快、效果显著,但会对环境和设备产生一定的腐蚀和损伤。
碱清洗是另一种常用的水垢清洗方法。
在碱清洗过程中,最常用的碱则是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钾(KOH)。
碱性条件下,锅炉内的水垢受到腐蚀和变性,最终清除。
在使用碱清洗前,同样需要将锅炉内的水排空,然后注入碱性溶液。
清洗过程中,需要掌握碱性浓度,以免造成设备的损伤。
清洗完成后,需要对锅炉进行充分的冲洗和排放,确保碱性物质的彻底清除。
该方法速度较为缓慢,但对环境和设备的损害较小。
除了上述酸、碱清洗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清洗方法也被广泛采用。
例如,通过电解清洗、超声波清洗等手段可以清除水垢,但这些方法都需要较高的成本和技术支持,所以并不是每种清洗方法都适合每一种工业设备。
锅炉形成水垢原因及其处理措施(1)1 水垢的形成及性质水垢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一是水中有钙、镁离子及其它重金属离子存在,是水垢形成的根本原因也叫内因;二是固态物质从过饱和的炉水中沉淀析出并粘附在金属受热面上,是水垢形成的外因。
当含有钙、镁等盐类杂质的水进入锅炉后,吸收高温烟气传给的热量,钙、镁盐类杂质便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
随着炉水的不断蒸发逐渐浓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析出物就会成为固体沉淀析出,附着在锅筒、水冷壁管等受热面的内壁上,形成一层“膜”,阻碍热量传递,这层“膜”称之为水垢。
水垢的组成或成分是比较复杂的,通常都不是一种单一化合物,而是以一种化学成分为主,并同时含有其它化学成分。
按其水垢的化学成分,一般可分为碳酸盐水垢、硫酸盐水垢、硅酸盐水垢、氧化铁水垢、含油水垢、混合水垢及泥垢等几种。
水垢是一种导热性能极差的物质,仅为锅炉钢材的十分之一到数百分之一(钢材的导热系数为46.5~58.2w/m.k),是“百害之源”。
在各种水垢中,硅酸盐水垢最为坚硬,导热性能非常小,容易附着在锅炉受热面最强的蒸发面上,是危害最大的一种水垢。
2 水垢的预防要保证锅炉不结垢或薄垢运行,就要加强锅炉给水处理,这是保证锅炉安全和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
预防水垢生成,通常采用下列方法来预防:锅内水处理。
此法主要是向炉水中加入化学药品,与炉水中形成水垢的钙、镁盐形成疏松的沉渣,然后用排污的方法将沉渣排出炉外,起到防止(或减少)锅炉结垢的作用。
炉内加药水处理一般用于小型低压火管锅炉。
锅内水处理常用的药品有:磷酸三钠、碳酸钠(纯碱)、氢氧化钠(火碱、也称烧碱)及有机胶体(栲胶)等。
加药时,应首先将各种药品配制成溶液,然后再加入锅炉内。
通常磷酸三钠的溶液浓度为5~8%,碳酸钠的溶液浓度不大于5%,氢氧化钠的浓度不大于 1~2%。
加药方法有定期和连续加药两种。
定期加药主要靠加药罐进行加药;连续加药则在给水设备前,将药连续加入给水中。
工业锅炉水垢的危害及化学清洗方法工业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热能设备,主要用于向工业生产过程提供热能,以达到加热、蒸发水、发电等目的。
在使用过程中,工业锅炉往往会产生水垢问题,水垢对工业锅炉的安全和效率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于工业锅炉水垢的危害及化学清洗方法,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一、工业锅炉水垢的危害1. 影响传热效率:工业锅炉在运行中,水垢会不可避免地附着在锅炉的管壁上,形成热阻层,导致传热效率下降,增加了锅炉内的热阻,从而导致锅炉效率下降,消耗更多的燃料来完成相同的工作量。
2. 导致管道堵塞:水垢的堆积会导致管道的堵塞,使得水流不畅,甚至部分管道完全堵塞,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工业锅炉的正常运行障碍,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3. 增加锅炉的维护成本:在工业锅炉内部积累了水垢之后,如果不及时清理,会造成管道、阀门、泵和传热元件的严重腐蚀,这些都会增加维护的成本。
4. 增加能源消耗:因为水垢的存在,灼热表面积减少,传热时间延长,使得水锅炉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来满足生产需求。
5. 危害设备安全:水垢是绝缘材料,建立在锅炉传热管道表面,会造成管道传热不均,导致传热管的温度不加剧传热管的热应力,降低管道的安全性。
二、化学清洗方法1. 酸洗法:酸洗法是目前清洗水垢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常用的酸洗剂有盐酸、硫酸和稀盐酸等。
其原理是酸洗剂在管道中遇石垢时,可以与水垢中的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发生化学反应,通过溶解的方式将水垢溶解,达到清洗的目的。
2. 碱洗法:碱洗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清洗方法,其原理是使用碱性溶液来对水垢进行清洗。
常用的碱性溶液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烧碱等,它们可以通过与水垢中的非晶质碳酸钙和镁盐发生碱性水解反应,使水垢溶解。
3. 生物酶清洗法:生物酶清洗法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清洗方法,其使用生物酶制剂对水垢进行降解清除。
生物酶可针对不同成分的水垢,进行针对性溶解,能在不损伤金属管道表面的情况下,有效地清除管道内的水垢。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锅炉水垢的形成及危害(新版)
锅炉水垢的形成及危害(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目前漳州市的工业锅炉中约有40%无给水处理设施,尤其是小蒸发量锅炉更为普遍。
有些即使有水处理设备,也时有因操作管理不当或无管理,而使水处理设施形同虚设。
炉内仍有不同程度的水垢形成。
以2007年的漳州市的检验情况来看。
水垢不合格的约占总检验数的60%以上,且有相当一部份锅炉的垢厚为1~3mm左右,有的竟高达8mm 以上;这些炉不但耗能严重,而且严重危害到锅炉的安全运行。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说明锅炉水垢的产生及危害:
1、水垢的形成
含有杂质的给水未进行处理就进入锅炉,在锅炉运行一定时间后,经过不断的蒸发、浓缩。
当锅水中的杂质(溶解固形物)的浓度达到饱和程度时,就会产生沉淀。
粘附在锅筒及管壁上形成一层白色硬皮,称为水垢,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锅炉给水中含有溶解度较小的钙、镁盐类,也就是所谓硬度。
在锅炉内钙、镁盐生成的沉淀物有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形成坚
硬的水垢,牢固地附着于管壁及锅筒壁上。
还有一种是形成沉渣,沉渣可能粘结于壁上,也可能悬浮在水中,它又分为两种:①流动性的沉渣;这种沉渣可用排污的方法排掉。
②粘性的沉渣。
易粘结于管子斜度小或水流速度低的地方,而形成二次水垢。
1.1初生水垢的结生过程
1.1.1受热分解
含有硬度的给水进入锅炉后,在加热过程中,一些钙、镁盐类由于受热分解,使溶于水的物质转变为固相晶粒,附着于锅炉钢板上结为水垢。
1.1.2溶解度降低
一些如CaSO4、CaSiO3等结垢物质。
属于具有负溶解度系数的物质,即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降低,因此非常容易在蒸发面上温度最高的部位沉积为水垢。
1.1.3相互反应
给水中原来溶解度较低的盐类,在锅炉的个体条件下,和其他盐类相互反应,生成了难溶的化合物。
1.1.4水的蒸发、浓缩
由于锅炉水的不断蒸发、浓缩,水中溶解盐的浓度不断增大,当
达到过饱和程度时,在蒸发面上析出晶母或以原有的水垢颗粒为结晶中心。
生长为水垢。
1.1.5金属表面的离子化
洁净的锅炉蒸发面,由于金属离子化(Fe0→Fe2+),使锅炉金属表面带负电符。
而一些结垢物质,常带正电荷。
这样由于静电吸引作用。
使结垢物质沉积在金属表面而结生水垢。
1.2再生水垢的结生过程
再生水垢是指生成水垢的盐类,在形成泥垢以后,重新附着于蒸发面上的产物。
1.2.1泥垢的转化
锅炉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泥渣为泥垢:含有泥垢的物质,如Mg(OH)2、Mg3(PO4)2等,性质很粘,如排污不及时,很容易粘附在蒸发面上转化为水垢。
1.2.2相互反应
已形成的泥垢和水垢之间,或泥垢与金属腐蚀物之间。
在锅炉蒸发面上的高温条件下,进行了局部反应,使泥垢转化成了水垢,如:CaCO3+MgSiO3→CaSiO3↓+MgCO3
泥垢水垢水垢
MgCO3+H2O→Mg(OH)2+CO2↑
水垢
1.2.3锅炉运行状况
锅炉蒸发强度高、循环性能好,锅炉水中的泥垢呈悬浮状态。
就难以转化为水垢,如果锅炉蒸发强度低、循环性能差。
泥垢易沉积在蒸发面上,就比较容易转化成水垢。
2、水垢的种类
2.1钙、镁水垢
在钙、镁水垢中,以钙镁盐类为主。
有时可达90%以上。
按其成份又可分为碳酸盐水垢、硫酸盐水垢、硅酸盐水垢和混合垢四种。
2.2氧化铁垢
氧化铁垢的主要成份是铁的氧化物。
其次有少量的金属铜、铜的氧化物及钙、镁、硅和磷酸盐。
氧化铁垢大都发生在大型锅炉热负荷最高的喷燃器和燃烧带附近的管壁上。
氧化铁垢的外表面呈咖啡色。
内层呈灰色,垢下常有少量白色盐类,铜及铜的氧化物在铁垢中是均匀分布的。
3、水垢的危害
3.1水垢引起的传热损失
水垢的导热系数比钢铁的导热系数小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使受热面的传热性能变差,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不能迅速地传递到锅水中,使大量的热量被烟气带走,造成排烟温度升高。
排烟热能损失增加,使锅炉的热效率降低,而为了保持锅炉的出力必须加大燃料的投入,提高炉膛和烟气的温度从而造成燃料的损失。
从下表可以看出,当垢厚在1mm时,燃料损失大约增加10%,我国目前大约有60万台工业锅炉,消耗的燃料几乎占我国煤炭总产量的1/3,若以50%的运行锅炉结垢1mm厚的话,那么煤的损失量也是一项惊人的数据。
3.2由于结垢给锅炉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隐患。
锅炉如结有水垢,又要保持一定的出力,这样只有增加火侧的温度才行。
由下面“壁温与水垢的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水垢越厚。
导热系数越差,锅炉火侧的温度就得越高。
经试验得出数据,对于工作压力为1.37MPa的锅炉,火侧的温度在900℃~1200℃之间,水侧的温度为197℃,在没有结生水垢时的锅炉钢板温度只有215℃~250℃。
同类型的锅炉。
当锅炉钢结有0.8-1.0毫米的混合水垢时,钢板温度比无垢时提高了134℃-160℃。
20#钢板当达到315℃时,金属的各项塑性指标开始下降,当达到450℃时,金属会因过热而蠕动变形。
因此水处理不好,锅炉结生水垢。
很容易使锅炉金属应力超过材料屈服限
而产生事故或使钢板烧坏。
例如:锅炉水垢常常生成在热负荷很高的水冷壁管上,因水垢的导热性差,导致金属管壁局部温度大大升高。
当温度超过金属所能承受的允许温度时,金属因过热而蠕变,强度降低。
在管内工作压力下,金属管会发生鼓包、穿孔和破裂,引起锅炉管子的过热和爆管事故。
3.3水垢导致金属发生沉积物下腐蚀。
锅炉内有水垢附着的条件下,从水垢的孔、缝隙渗入的锅水,在沉积的水垢层与金属之间急剧蒸发。
在水垢层下,锅水中的溶解物可能被浓缩到很高的浓度。
其中,有些物质在高温高浓度的条件下会对金属发生严重的腐蚀,如NaOH等。
结垢、腐蚀过程相互促进,会很快导致锅炉金属的损坏,以致锅炉发生爆炸事故。
3.4增加锅炉的检修量及运行成本。
锅炉或热力设备结垢后,安全运行的时间缩短,为了保证生产安全,避免生产中发生事故,不得不把锅炉或热力设备停下来进行检修检查。
特别是由于水垢引起锅炉的泄漏、裂纹、鼓包、变形、腐蚀等,迫使锅炉不得不提前检修,从而加大检修费用增加锅炉的运行成本。
以上分析以及我所往年检验报告的资料显示,漳州市运行锅炉受压元件的修理事故显示有80%以上是由于锅炉结垢或锅炉水质等原因
造成的,其直接造成的是锅筒等受压元件的变形、过烧、裂纹而导致锅炉停产返修。
其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是可想而知的。
为了锅炉的安全运行,为我国有限能源的充分合理利用,让我们努力搞好锅炉的水处理工作。
防止和减少锅炉水垢的产生。
以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