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线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38.04 KB
- 文档页数:2
纱线质量检测实验总结纱线质量检测是确保纱线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手段能够全面评估纱线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纱线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通过对纱线质量检测实验的总结,主要从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改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实验目的:1.了解纱线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包括线密度、强力、断裂伸长率、弹性恢复率等方面。
2.检测纱线存在的问题,如纱线断裂、断裂伸长率不达标等。
3.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包括纱线样品、拉力试验机、线密度计等。
2.对纱线样品进行标号,方便实验过程中的管理。
3.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包括线密度的测定和纱线的线形状检测等。
4.进行机械性能测试,包括纱线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5.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包括纱线的标定长度、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等。
6.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找出存在的问题。
7.根据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调整生产工艺、优化工艺流程等。
8.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改进措施。
实验结果分析:1.物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纱线的线密度均匀,线形状规则,表明纱线的成形性良好。
2.机械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纱线的断裂强力符合标准要求,但断裂伸长率超过了要求范围。
3.综合分析实验结果,断裂伸长率超过要求可能是因为纱线的拉伸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力,造成纤维间相互滑动,导致断裂伸长率增大。
实验改进:1.对纱线的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减小纱线的拉伸力,避免纤维间相互滑动。
2.优化工艺流程,增加纱线的撚度,提高纱线的柔软度和断裂伸长率。
3.进行纱线的前处理,如气流纺车等,改善纱线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
4.引入新材料,如改变材料组成、纤维比例等,提高纱线的质量和性能。
综上所述,纱线质量检测实验是确保纱线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手段能够全面评估纱线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纱线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纱线质量检测实验总结第七组组长:周飞飞小组成员:周飞飞谢飞董媛邢密密纱线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的好坏,对纱线品质及工厂,企业的利益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就需要对纱线进行质量检测,从而来判定纱线的等级。
本次我们共做5个实验。
一: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二:纱线捻度的测定;三:纱线条干均匀度与棉结杂质测试(黑板条干法,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四:纱线线密度及百米质量变异系数的测定。
一.单根纱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1)测试原理:被测试样的一端夹持在CRE型电子单纱强力机的上夹持器上,试样另一端施加标准规定的预加张力后夹紧下夹持器,采用100%(相对于试样原长度)每分钟的恒定拉伸速度拉伸试样直至试样断裂。
测试过程记录单次值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等技术指标,测试结果给出所有技术指标统计值。
(2)测试结果:平均断裂强力296.73CN平均断裂强度16.04CN/tex断裂伸长的标准差41.71断裂伸长的变异系数14.06%(3)实验思考:影响强力实验测得结果的因素有哪些?二.纱线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1)测试原理:退捻加捻法是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对试样进行退捻和反向加捻,直到试样达到其初始长度。
假设再加捻的捻回数等于试样原有捻度,这样计数器上记录的捻回数的一半代表试样具有的捻回数。
(2)测试结果;特数制捻度67.608公制捻度676.08特数制捻系数290.79公制捻系数676.08(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从导纱勾中引出纱线时,注意不能退捻或造成纱线意外伸长。
2.纱线捻度测试中,要经常检查允许伸长是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4)试验思考:影响捻度测试结果因素有哪些?纱线捻度测试的意义是什么?纱线捻度对纱线性能有何影响?三.纱线条干均匀度与棉结杂质测试(黑板条干法,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1,黑板条干法(1)原理:在规定的条件下,将纱线卷绕在特质黑板上,用目光对比相应的标准样照进行评定。
织物密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量某种面料的物理特性之一,即织物密度。
通过计算织物单位面积上的线条数,可以了解织物的紧密程度和质量等指标。
同时本实验也是对实验者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考察。
实验原理织物面料的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织物纱线的密集程度,常用线数或纱支数表示。
线数是指单位面积内的纵向、横向纱线数之和。
纱支数则是指单位重量的纱长,它是标准化的纱线规格。
由于纱线的直径不同,因此纱数并不能准确地表示织物密度,而线数则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织物的紧密程度。
在实验中,使用的是整平织物,即横纱和纵纱的线条数相同,此时线数等于纱数。
测量织物密度的一种方法是显微镜法。
测量步骤如下:1. 用剪刀将织物裁剪成一个矩形样品,尽量平整以避免误差。
2. 将样品固定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
3.在显微镜下,垂直放置一个V形游标卡尺,两个游标位置各自比较样品上的线条数,并记录读数。
4. 根据样品尺寸和常数计算出线条数,并计算织物密度。
实验仪器显微镜、V形游标卡尺、取样刀、载玻片等。
切取织物样品首先要从织物中拆下一个符合要求的样品,一下是具体的步骤:1. 用尺子测量织物长度和宽度。
2. 根据实验要求和仪器限制,决定取样区域。
3. 伸直织物,仔细剪去笼统的破边和悬起的线头。
4. 将剪好的织物样品放到工作台上,并横向摆好。
5. 从样品的横向中央处,用取样刀割开一道5mm左右的长条状样品。
6. 将样品摆放到载玻片上,暂时不要去除臂纱,以免使线条变形或断裂。
利用显微镜测量织物密度按以下步骤进行测量:1. 将载玻片端到显微镜台上,调节好光照和清晰度。
2. 将V形游标卡尺置于两个不同的线条之间,并用手微调卡尺,调节至游标和线条完全对齐。
3. 记录下读数,并换到另一处位置进行同样的操作,记录下新的读数。
4.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记录到足够数量的数据为止。
计算织物密度根据上述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织物密度。
计算公式如下:线条数=游标间距(mm)/玻片倍率×游标刻线数织物密度(线/厘米)= 横向线条数+纵向线条数/2/ 样品面积实验数据样品尺寸: 30mm x 30mm玻片倍率:20x游标刻线数:50读数(mm)横向纱线数纵向纱线数4.1 20 204.3 19 193.9 21 214.2 20 204.0 20 21数据计算横向线条数:4.1 mm/20 x 50 = 102.520 + 20 + 21 + 20 + 21 = 102织物密度(线/厘米)= (102+102)/2/0.009 = 11333 约113线/cm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测量,我们得出了织物的线条数及织物密度,以此来评价织物的质量。
纺织纱线检验报告
检验日期:[日期]
检验单位:[单位名称]
1. 检验目的
本次纺织纱线检验旨在评估样品的质量和符合标准要求。
2. 检验方法
选择了以下几种常用的纺织纱线检验方法进行测试:
- 纱线线密度测试:使用线密度计测量样品中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数量,以确定其线密度。
- 纱线强力测试:使用强力测试仪对纱线进行拉伸测试,并记录其最大抗拉力。
- 纱线断裂伸长率测试:通过拉伸测试分析纱线在达到最大抗拉力前的伸长程度。
3. 检验结果
4. 结论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经过评估,样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纱
线线密度和强力测试结果在正常范围内,断裂伸长率也满足要求。
5. 建议
为了保持产品的质量,建议继续进行定期纺织纱线检验,并在
生产过程中注意控制纱线的线密度和强力等指标。
以上为纺织纱线检验报告,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试验报告
试验名称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一、本标准的编号
GB_T 29256.5-2012 纺织品
二、样品的描述
斜纹机织布
三、所用的试验大气
温度14℃湿度65%
四、是否去除非纤维物质,如果去除,采用的去除方法
否
五、采用方法
按GB/T 29256.3中规定,调整好伸直张力,从每一试样中拆下并测定10根纱线的伸直长度(精确到0.5mm),然后从每个试样中拆下至少40根纱线,与同一试样中已测取长度的10根形成一组。
方法A-------在标准大气中调和称量
将纱线质量置于试验用的标准大气中平衡24h或每隔至少30min其质量的递变量不大于0.1%,称量每组纱线。
六、经纬纱线密度平均值
经纱的线密度为35.4tex,纬纱的线密度为36.2tex
七、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读取纱线长度时的误差。
实验八纱线的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缕纱测长仪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步骤;2.掌握纱线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的测试原理、方法标准和相关指标计算。
二、基础知识用直接指标(直径、截面积)和间接指标(长度与质量的关系)来表示。
由于纱线是柔性体,截面并非圆形,沿长度方向粗细不匀,并且表面有毛羽,要精确测量直径和截面积很困难,故纱线细度通常用间接指标表示,有定长制和定重制两种,指标间可互相换算。
股线是由多根单纱合股而成的,股线的细度用“单纱特数×合股数”或“单纱支数/合股线”表示。
如18tex×2,表示由2根18tex的单纱组成的双股线。
42支/3表示由3根42支的单纱合股而成的三股线。
长丝复丝的细度用复丝总旦数/单丝根数表示,如150D/f96,表示复丝为150D,由96根单丝组成。
三、方法标准GBT 4743-2009 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本法适用于各类纱线(线密度≤2000tex),包括单纱、并绕纱、股线和缆线。
本法不适用于张力自0.5cN/tex增至1.0cN/tex时其伸长超过0.5%的纱线。
四、仪器与设备YG086缕纱测长机五、实验步骤1. 样品的预调湿和调湿将样品在规定的标准大气中预调湿至少4h,然后将其暴露于标准大气中24h,或暴露标准大气中,连续间隔至少30min称重时,其质量变化不大于0.1%。
2.参数的选择(1)绞纱长度:200m,线密度<12.5tex;100m,12.5tex≤线密度≤100tex;10m,线密度>100tex。
(2)摇纱张力:0.5±0.1cN/tex,一般纱线和合纤长丝(非变形纱及膨体纱);0.25±0.05cN/tex,针织绒和粗纺毛纱;1.0±0.2cN/tex,其它变形纱;(3)纱框转速:一般选择200 r/min;(4)试验数量: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试样数量,或长丝纱至少4个卷装,短纤纱至少10个卷装。
纱线的细度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掌握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和指标计算,了解影响纱线线密度测试结果的因素。
参阅GB/T 4743,GB/T 14343,GB 6838。
二、实验仪器、工具及试样YG086型缕纱测长器(如图1所示),电子天平,烘箱,管纱若干。
图1 YG086型缕纱测长器1―纱锭杆 2―导纱钩 3―张力调整器 4―计数器 5―张力秤6―张力检测棒 7―横动导纱钩 8―指针 9―纱框 10―手柄 11―控制面板三、实验方法 (一)试样准备1.按规定的方法取样。
2.将试验纱线放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24h ,进行调湿处理(有条件则做)。
(二)仪器调节1.检查张力秤的法码在零位时指针是否对准面板上的刻线。
2.接通电源,检查空车运转是否正常。
3.确定张力秤上的摇纱张力。
摇纱张力=61× 同时摇纱根数׃0 其中ƒ0按表1选择。
表1 摇纱张力参数ƒ0(三)实验步骤1.将纱管插在纱锭上。
2.将纱管上的纱线引入导纱钩,经张力调整器、张力检测棒、横动导纱钩,然后把纱线端头逐一扣在纱框夹纱片上(纱框应处在起始位置),注意将活动叶片拉起。
3.将计数器定长拨盘拨至100圈数上。
4.将调速旋钮调在200r/min 上,使纱框转速为200r/min 。
5.计数器电子显示清零。
6.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纱框旋转到100圈自停。
7.在纱框卷绕缕纱时特别要注意张力秤上的指针是否指在面板刻线处,即卷绕时张力秤处于平衡状态。
如不对,先调整张力调整器,使指针指在刻线处附近,少量的调整可通过改变纱框转速来达到。
卷绕过程中,指针在刻线处上下少量波动是正常的。
张力秤不处在平衡状态下摇的缕纱要作废。
8.将绕好的各缕纱头尾打结接好,接头长度不超过1cm 。
9.将纱框上活动叶片向内档落下,逐一取下各缕纱后将其回复原位。
10. 重复上述动作,摇取第二批缕纱。
11. 操作完毕,切断电源。
12.用天平逐缕称取缕纱质量(g ),然后将全部缕纱在规定条件下用烘箱烘至恒定质量(即干燥质量)。
任务实施实验一 纱线线密度测试纱线的细度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可用纱线的直径及线密度等来表示。
细度是纱线性质的重要指标,作为考核纱线质量的主要依据。
纱线细度不同,纺纱时所用的原料规格质量不同,纺纱工艺设计要相应改变,纱线物理机械性能也不同,因而纱线用途也就不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掌握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和指标计算,了解纱线线密度测试原理,学会测试仪器的使用。
本实验参阅GB/T 4743—1995。
二、实验仪器和试样YG086型缕纱测长器(见图1)、烘箱、精度0.01g 的天平,各种管纱。
图1 YG086型缕纱测长器1、插纱杆2、导纱钩3、张力调整器4、计数器5、张力称6、张力检测棒7、横动导纱钩8、指针9、纱框 10、手柄 11、控制面板三、实验原理纱线线密度指1000m 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因此,测量一定长度纱线的干燥重量,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纱线线密度等指标。
四、实验步骤 (一)、测试准备 1、试样准备试样数量:长丝纱至少4个卷装,短纤纱至少10个卷装,每个卷装至少取1缕绞纱。
如需计算纱线线密度变异系数,至少应测20个试样,一般测30次。
2、试样长度 试样长度:当纱线线密度小于12.5tex 时绞纱长度为200m ;当线密度介于12.5~100tex 之间时为100m ;当线密度大于100tex 时为10m 。
3、张力称上的摇纱张力一般纱线和合纤长丝(非变形纱及膨体纱)摇纱张力F 0为0.5cN/tex ;针织绒和粗纺毛纱F 0为0.25cN/tex ;对其它变形纱F 0为1.0cN/tex 。
如果同时摇取缕纱的纱管数小于6只时,摇纱张力f 按下列公式:摇纱张力f =061F ⨯⨯同时摇纱根数(二)、仪器调整1、缕纱测长器纱框周长应在1000±0.5mm 范围内,如不在调节纱框伸缩杆。
2、检查张力称的砝码在零位时指针是否对准面板上的红刻线。
(三)、测试操作1、将纱管插在纱杆上,将纱线引入导纱钩,经过张力调整器、张力检测棒、横动导纱钩,然后把纱线端逐一扣在纱框夹纱片上,记住要将活动叶片拉起。
纱线测试实验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纱线认识与纱线支数的测试;纱线捻度的测试;单纱强度及伸长率测试试验。
要求学生认识常规纱线的外观特征,掌握纱线支数的测试方法,并进行细度指标间的换算。
了解捻度机仪器的结构,掌握各种单纱及股线的捻度的测试方法,并掌握单纱强力机的结构和原理,掌握纱线强伸度的测试方法。
二、基础知识1.纱线的线密度测定线的线密度(细度)是表示纱线的粗度程度的指标, 纱线线密度决定着织物的品种、风格、用途和物理机械的性质。
线密度低的纱线其强力一般较低,织物的厚度轻薄,单位面积的重量也较轻,适于作轻薄性衣料;线密度高的纱线,其强力则较高,织物厚实,单位面积的重量也较重,故适于作中厚型衣料。
纱线的线密度指标有两类,即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直接指标用纱线的直径来表示。
间接指标是利用纱线的长度和重量间的关系来间接表示纱线的线密度的因为纱线柔性体,截面并非圆形,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可能呈椭圆形、跑道形、透镜形等形状。
纱线的理论直径通常是由纱线的线密度换算而得。
纱线表面有毛羽,截面形状不规则,并容易变形,较难实际测量,故纱线的线密度常用间接指标表。
纱线线密度间接指标有定长制(特克斯和旦尼尔)和定重制(公制支数、英支支数)两种。
定长制系指一定长度纱线的重量,它的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粗。
定重制系指一定重量纱线的长度,它的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细。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线密度的单位为特克斯(tex ),它是指1000m 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目前我国棉纱线、棉型化纤纱线和中长化纤纱线的线密度规定采用特克斯为单位。
采用绞纱称重法来测定纱线的特数:绞纱周长为1m ,每缕l00圈,每批纱线取样后摇30绞,烘干后称总重量,将总重量除以30,得每绞纱的平均干量。
根据下式可求得所测纱线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如下:N tex = 10G 0×100100K W ⨯ 式中:N tex ——— 纱线的线密度(tex )G 0 ——— 绞纱平均干态质量(g )W K ——— 纱线的公定回潮率(%)在毛纺和绢纺生产中,习惯采用公制支数为单位以往曾采用以公制支数为单位。
纱线性能测试
纱线线密度测试及相关数据
线密度是国际单位制采用的纤维或纱线的细度指标。
其计量单位为特克斯(Tex)表示,它表示1000m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纱线的细度表示纱线的相对粗细。
纱线的粗细直接决定了织物的规格、品种、风格、用途和物理机械性能。
根据国标GB/T4743.1995[411的相关规定,对纱线的线密度进行测试,测试所以仪器为YG086缕纱测长仪和FA2004A型电子天平仪,测结果见表2—2。
从上述纱线的基本性能测试、毛羽测试、拉伸测试及条干均匀性测试数据可知,高强阻燃维纶混纺纱毛羽指数偏大,纱线的毛羽较多会影响织造过程,但是三种高强阻燃维纶混纺纱线的拉伸测试表明,三种纱线的强力较大,且断裂伸长率适中,所以本课题的三种高强阻燃维纶混纺纱可以不经过上浆直接上机织造。
1 概述纱线线密度是描述纱线粗细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法定单位为特克斯(tex),即每千米(km)纱线(或单丝)所具有的公定重量(g)。
纱线线密度决定织物的品种、用途、风格和物理机械性质。
纱线线密度测试要确定试样的长度、质量,其中长度测定用框架式测长仪,质量测定用等臂天平或电子天平。
2 目的与要求通过测试,掌握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培养熟练使用仪器的能力,了解影响纱线线密度测试结果的因素,并学会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3 采用标准3.1 采用标准:GB/T 4743、ISO 2060.2《纺织品卷装纱纱线线密度的测定绞纱法》3.2 相关标准: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 9995《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GB/T 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GB/T 6503《合成纤维长丝回潮率试验方法》、GB/T 6502《合成纤维长丝取样方法》、FZ/T 10035《纺织材料标示线密度的通用制(特克斯制)》、FZ/T 01015、ISO 6741-1《纺织纤维和纱线交付货物商业质量的测定质量的测定和计算》等。
4 仪器与用具4.1缕纱测长仪4.2 通风式快速烘箱,链条天平或电子天平(灵敏度为1mg或10mg)5 原理缕纱测长仪由单片微机控制,可以设定绕取圈数,每圈(纱框周长)一米,预加张力可以调节,仪器启动后电机带动纱框转动,按规定绕取一定长度的缕纱(一绞),逐缕称重作为试样。
然后将绕取的缕纱通过通风式快速烘箱烘干,在箱体内对试样进行称重,最后根据测得质量计算纱线的线密度。
6 取样6.1 在防止样品回潮率变化的前提下,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样品。
生产企业要根据厂内测试周期的需要及同一品种设备数量的多少,按照“在一个周期内普遍监控到”的原则合理安排取样。
6.2 贸易取样数量可以根据产品标准的规定或有关协议抽取。
在无此方面标准的情况下,应根据对测试结果要求的精密度和概率水平,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确定。
实验2 纱线测试实验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纱线认识与纱线支数的测试;纱线捻度的测试;单纱强度及伸长率测试试验。
要求学生认识常规纱线的外观特征,掌握纱线支数的测试方法,并进行细度指标间的换算。
了解捻度机仪器的结构,掌握各种单纱及股线的捻度的测试方法,并掌握单纱强力机的结构和原理,掌握纱线强伸度的测试方法。
二、基础知识1.纱线的线密度测定线的线密度(细度)是表示纱线的粗度程度的指标, 纱线线密度决定着织物的品种、风格、用途和物理机械的性质。
线密度低的纱线其强力一般较低,织物的厚度轻薄,单位面积的重量也较轻,适于作轻薄性衣料;线密度高的纱线,其强力则较高,织物厚实,单位面积的重量也较重,故适于作中厚型衣料。
纱线的线密度指标有两类,即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直接指标用纱线的直径来表示。
间接指标是利用纱线的长度和重量间的关系来间接表示纱线的线密度的因为纱线柔性体,截面并非圆形,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可能呈椭圆形、跑道形、透镜形等形状。
纱线的理论直径通常是由纱线的线密度换算而得。
纱线表面有毛羽,截面形状不规则,并容易变形,较难实际测量,故纱线的线密度常用间接指标表。
纱线线密度间接指标有定长制(特克斯和旦尼尔)和定重制(公制支数、英支支数)两种。
定长制系指一定长度纱线的重量,它的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粗。
定重制系指一定重量纱线的长度,它的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细。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线密度的单位为特克斯(tex ),它是指1000m 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目前我国棉纱线、棉型化纤纱线和中长化纤纱线的线密度规定采用特克斯为单位。
采用绞纱称重法来测定纱线的特数:绞纱周长为1m ,每缕l00圈,每批纱线取样后摇30绞,烘干后称总重量,将总重量除以30,得每绞纱的平均干量。
根据下式可求得所测纱线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如下:N tex = 10G 0×100100KW ⨯式中:N tex ——— 纱线的线密度(tex )G 0 ——— 绞纱平均干态质量(g ) W K ——— 纱线的公定回潮率(%)在毛纺和绢纺生产中,习惯采用公制支数为单位以往曾采用以公制支数为单位。
纱线线密度测试纱线线密度测试⼀、实验⽬的与要求通过实验,掌握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法和试验结果的计算⽅法,了解影响纱线线密度测试结果的因素。
⼆、试验仪器与⽤具YG086型纱框测长仪,电光天平或电⼦秤(灵敏度等于待称重量的千分之⼀或百分之⼀),Y802A 型烘箱。
三、试样棉型纱、⽑型纱或化纤长丝。
四、验⽅法与程序1.按规定的⽅法取样。
2.将试验纱线放在试验⽤⼤⽓中(65%±2%RH ,20±20C 或65%±3%RH ,20±20C )作近似调湿,时间不少于8h 。
然后从卷装中退绕纱线,去除开头⼏⽶纱,在YG086型纱框测长机(见图23—1)上摇出试验绞纱(缕纱)3.从摇纱器上取下绞纱。
4.称重:(1)调湿折纱线为基础时:经调湿后的绞纱,⽤灵敏度等于待称每绞质量千分之⼀的天平,称取各绞纱质量。
(2)以烘⼲纱线为基础时:把试样放在规定温度条件下烘⼲⾄恒定重(时间间隔20min ,逐次称重,重量变化不⼤于0.1%)五、指标计算1.调湿后纱线线密度:310G Tt L=(23—1)式中:Tt —纱线线密度(tex );G —调湿绞纱质量(g );L —绞纱长度(m )。
2.纱线线密度: ()30101K G Tt W L=+(23—2)式中:0G —烘⼲纱线质量(g ); K W —纱线公定回潮率(%)。
若试样纱线为混纺时,010*********AK BK G A W B W Tt L =++ ???(23—3)式中:A 、B —分别为双组分混纺纱中两种组分的混合⽐例(%);AK W 、BK W —分别为双组分混纺纱中公定回潮率(%)。
⼀、实验⽬的与要求通过试验,了解YG133型条⼲均匀度仪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法,学习⽤该测试仪测试棉、⽑、化纤等短纤维纺和混纺的条⼦、精纱、细纱的随机性与周期性不匀,以及细节、粗节、棉结(⽑粒)的疵点数。
⼆、实验仪器与⽤具YG133 型条⼲均匀度测试仪[或称乌斯特(Uster)条⼲均匀度仪],如图25—1所⽰,它所括检测器、控制器、纱疵器、波谱器和记录器等组成部分。
【精品】纱线线密度测定实验四纱线线密度测定实验属性: 必做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学时:2学时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测定纱线线密度的方法和计算方法。
实验要求:1.了解摇纱器的结构和使用2.掌握烘箱、天平的使用方法3.利用公式计算出纱线细度和重量不匀率的计算结果4.讨论影响纱线线密度测试结果的因素。
实验内容: 测定一定规格的棉纱线的细度。
二、试验仪器试验仪器为具有可调张力和匀速往复横动导纱装置的纱框、摇纱器(周长为1000 ? 1mm)、天平、烘箱及辅助器具。
试样为棉型纱、化纤纱。
三、试验方法和步骤1.在摇纱测长机上摇取试验绞纱。
绞纱长度要求如下:低于12.5特的纱线,每缕纱长度推荐用200米,允许用100米;12.5特~100特的纱线,每缕纱长度推荐用100米,允许用50米;线密度大于100特的短纤维纱,每缕纱长度推荐用50米;线密度大雨100特的复丝纱,推荐用10米。
在卷绕时,应按标准采用一定的卷绕张力,在没有标准时,可参用下列数值:非变形纱及膨体纱为0.5 ? 0.1cN/tex;变形纱为1.0?0.2cN/tex。
摇绞纱时,纱线允许在摇纱器的全动程上横动,以便尽可能减少摇纱器上第二层纱线重叠到第一层上。
2.从摇纱器上取下绞纱。
3.由于调湿周期较长,为缩短测试时间,将试样在烘箱中烘干,即烘到恒定重量。
各种纺织材料的烘干条件如表2-1表2-1 各种纺织材料烘干条件材料烘箱温度(?) 规定烘干时间(h) 腈纶 110 ?3 2氯纶 70 ? 2 2蚕丝 145 ? 5 2其他纤维 105 ? 3 24.试样烘干重量.称取计算试样烘到规定时间后称取重量。
如果不规定烘干时间,则连续烘干,直到间隔20分钟,逐次称重,到两次重量变化不大于0.1%为止。
试样在烘箱内称重时,应关断风扇和电热丝,经1分钟后开始称重,10分钟内称完。
纱线的线密度(特数)计算公式如下:在公定回潮率下纱线的线密度(特数(克)×(1+W%)×1000/试样长度(米)。
机织物密度与紧度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根据国家标准gb4668及有关试验方法,对机织物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根数进行测定,然后计算紧度,依此评定织物的紧密程度。
通过实验,掌握机织物密度的测量方法和紧度的计算方法,并比较不同织物的紧密程度。
二、实验仪器及试样y511b往复式织物密度分析计或y511c织物密度镜(如图1所示),机织物数种。
图1 y511c和y511b织物密度镜三、实验方法、步骤(l)直接测数法:①试验时将织物密度镜平放在织物上,刻度线沿经纱或纬纱方向。
然后转动螺杆、将刻度线与刻度尺上的零点对准,用手缓缓转动螺杆,计数刻度线所通过的纱线根数,直至刻度线与刻度尺的50mm处相对齐,即可得出织物在50mm中的纱线根数。
(转载于:织物密度实验报告)②检验密度时,把密度计放在布匹的中间部位(距布的图2 密度点数方法头尾不少于5m)进行。
纬密必须在每匹经向不同的5个位置检验,经密必须在每匹的全幅上同一纬向不同的位置检验5处,每一处的最小测定距离按表1中的规定进行。
表1 密度测试时的最小测定距离③点数经纱或纬纱根数,精确至0.5根。
点数的起点均以在2根纱线间空隙的中间为标准。
如起点到纱线中部为止,则最后一根纱线作0.5根,凡不足0.25根的不计,0.25~0.75根作0.5根计,超过0.75作1根计,如图2所示。
④计算指标,将所测数据折算至10cm长度内所含纱线的根数。
并求出平均值。
密度计算至0.01根,修约至0.1根。
用平均值计算出径向紧度、纬向紧度和总紧度。
(2)织物分解点数法凡不能用密度计算出纱线的根数时,可按上述规定的测定次数,在织物的相应部位剪取长、宽各符合最小测定距离要求的试样,在试样的边部拆去部分纱线,再用小钢尺测量试样长、宽各达规定的最小测定距离,允差0.5根纱。
然后对准备好的试样逐根拆点根数,将测得的一定长度内的纱线根数折算成10cm长度内所含纱线的根数。
指标计算同上。
篇二:织物分析实验报告实验二织物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织物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计算方法,了解影响纱线线密度。
二、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直尺、剪刀
三、实验试样
棉型纱
四、实验条件
温度:14℃湿度:65%
五、原始数据
50根经纱质量:0.5163g 50根纬纱质量:0.4629g
六、实验计算
经纱线密度
T c=(m*1000)/(L*N)
带入数据
T c=35.4tex
纬纱的线密度
T c=(m*1000)/(L*N)
带入数据
T c=36.2tex
式中:
T c-------纱线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m-------纱线的质量,单位为克(g)
L--------纱线的平均伸直长度,单位为米(m)
N-------称量的纱线根数。
综上,该机织物中经纱的线密度为35.4tex,纬纱的线密度为36.2t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