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史为鉴,可以知管理

――――从明万历二首辅看管理艺术

071010007 文学院陈晨

摘要:万历朝堪称明一代最为繁盛昌荣的时期,本文试图通过当时两位首辅,张居正与申时行的从政经历和行政方式,浅析明代管理的艺术,重点分析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并以史为鉴,略指出一些可以给当今管理带来启示的部分。

关键词:张居正;申时行;领导者

所谓管理,即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的过程。

只要存在人类的集体活动,就存在对这种活动的管理。虽然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只有近百年的时间,但是管理思想却如人类历史般悠久深远。

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在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中蕴藏着大量的管理思想与艺术。让时光倒转,聚焦明万历年间,听历史给我们讲述―――

明朝是封建专制制度极度发展的一个王朝。它的统治体制,造成君主绝对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官僚政治。从封建社会确立以来,皇帝对处理国家事务有至高无上的独裁权,明初又收回宰相的权力,设置内阁首辅作为皇帝的事务秘书,一切章奏皆由皇帝亲自过目审批,任何人不得过问。凡是断大事、决大疑,臣下只能面奏听旨,事无巨细统统集权于皇帝一身,君主的权力高度膨胀,超过历代王朝。而皇帝的个人精力毕竟有限,因而内阁首辅,这个离权力中枢最近的职位,就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

万历朝堪称明一代最为繁盛昌荣的一段时光,正是中国融入世界的时代,中国与全球经济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中国伴随“西学东渐”而发生巨变的时代,缔造者就是当时代帝摄政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及其继任者申时行。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荆州江陵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与当时进士沉迷谈诗写古文不同,张居正潜心讲求国家典故与政务之要。在翰林院任职时,和严嵩关系很好,多得内阁诸大老如徐阶的器重。多次上疏祈求改革朝政,涉及各个方面。隆庆二年,上陈六事疏,全面缮述他的治国主张与改革思想: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塲武备。充分体现其所深信的申不害,韩非的法治思想。他虽以儒术起家,但深知当时政治弊病深重,以儒术不足以矫正,非用申韩法术不可。所陈六事,大多切中时弊,而且切实可行。与高拱结盟,先后除去内阁其他人,陈以勤,后联合冯保拌倒高拱。高拱被逐后,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在任期间推行万历新政,整顿吏治,改变颓靡之风,革新政治,培养人才。十年改革从政治推向经济,从四个方面强国富民,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改革触及皇族权贵利益,作为改革家的个人命运与新政连为一体,往往以喜剧开场而以悲剧而告终。虽然他们鞠躬尽卒为王朝解除危机,但终将成为王朝统治的牺牲品,这几乎是地主阶级改革家难以逃脱的命运,商鞅车裂,王安石郁郁而终,张居正也不例外,重蹈了他们的覆辙。其生前采用铁腕手段,树敌太多,而且个人生活奢华,贪污无度,与其提倡的改革精神相悖,给反对者留下口实。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

张居正即逝,继任者张四维为父丁忧。原内阁大臣申时行因缘际会,成为新的内阁首辅,登上了历史舞台。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长洲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卒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年八十岁。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负责修撰书籍。历任左庶子,后来掌管翰林院。因为文采出众受到张居正的赏识。万历中,升为吏部尚书,继张四维为首相,推行宽

大政务,被世人称为长者。然而其专承上意,没有大的建树。内阁上疏请求建立储君,申时行之名写在最前面,后其又秘密上疏否认此事。于是言官弹劾他巧妙地避免出头之事,处事首尾两端。他曾十一次请求归田颐养天年,后终得批准。死后,谥号文定。

张居正与申时行,前后相继,在同样的官职上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结果一个轰轰烈烈却不得善终,一个如履薄冰,未得建树却得以颐养天年。个中原因,值得我们的深入探究。张居正可谓个人魅力型权力的掌管者,这种权力建立在个人崇拜基础之上,不能作为政治统治的稳固制度的基础,结果往往导致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的悲剧。而申时行则更多的代表了法理型权力,中规中矩按照标准规则被提升到领导地位。权力类型的不同导致了管理方式选择上的差异,如此也就成就了不同的政治人生。

不论处于哪一层次,一个成功的领导者的职责是保持客观性。保持客观性的第一步是理解自己为什么该这么做。内阁首辅协助皇帝管理国家,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最重要的使命是维持帝国的正常运转秩序,这也是采取管理行为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中国传统社会对官员多采用道德上的约束,而张居正则采用了更具客观性的法制约束。作为铁腕首辅,其力图以法治国,以法治吏,在革新吏治方面都引入了强化管理的制度化手段。明神宗及两宫太后的倚重也是其达成目标的保证,以此不难得出万历新政的成功决非偶然。张居正被誉为“宰相之杰”也绝非过誉。反观申时行,与世俯仰,小心谨慎,一方面推行宽大之政,一方面事事务承帝意,使神宗权力欲得到充分满足。过于迎合上级指令而丧失掉自己的客观性原则性,为申时行在位期间的毫无建树埋下了伏笔。

成功的领导者还必须为下属提供安全感。对于内阁首辅来说,他们充当着皇帝和官员之间的纽带。因此文官集团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了内阁首辅的下属,张居正把文官摆在个人的监视之下,只当作了行政的工具,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严重威胁文官集团的安全感。忽视了文官集团的双重性格,即虽称主仆,实系主人;有阴则有阳,即兼有私心贪欲和道德伦理。无法恰如其分地处理此中矛盾。技术上的争端一经发展,就可以升级扩大而成道德问题。身后遭受非议有多大,即反映生前文官的积怨有多深。成功地管理者会客观透彻地认识情境,并发挥自己、上级、同事、下级以及周围环境的长处。组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用来发挥成员的长处,中和成员的短处,并使其短处尽可能不发挥作用的工具。所以,有效的管理者不是看重成员不能干什么,而是重视成员能干什么,不是看重成员的短处,而是看重成员的优势,并通过自己的协调、指挥,将成员的各自优势发挥出来。首辅的最大贡献则在于,使各种人才都能在政府中发挥长处,除非把全部文官罢免,代之以不同的组织和原则,身为首辅的人只能和文官合作,按照他们的共同意志办事,加之以感化和领导,即为申时行所称的“诚意”。其充当和事佬的角色,尽管被斥为首尾两端,缺乏原则性,但至少为文官集团提供了安全感。使组织运行不因情感因素而节外生枝。管理一个大的帝国,在许多问题上一定会生罅隙的,张局正以整饬纪律自居,实际强迫要求个人保证不生罅隙,申时行用恕道待人,鼓励诚信,期望个人自动各尽其能,补救罅隙。

成功的领导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必有其过人之处。人,是最重要的资本,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核心,人力投资的效益最高。因而人事行政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它在国家管理,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纵观张居正的政治生涯,可谓成于斯亦败于斯。在万历新政初期,大力提倡人才培养,起用了一批得力的改革派,其善用文官武将的佳誉已经载入史册。却在晚期刚愎自用,偏听偏信,使他自蔽视听,不能客观地考察人选。这样就违背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任人唯贤原则。大量任用私人,对反对之声过于敏感,如此既无法使组织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降低了对领导者的心里认同感,其身后的悲剧很大程度上也与此相关。在这一点上,申时行或许要明智的多。他多采用温和的方式对待下属,甚至对于反对的声音,也显示出了领导者应具备的睿智与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