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农合政策培训共36页
- 格式:ppt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资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简称NCMS)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村居民医疗保障问题而推行的一项重要举措。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农村居民自愿参加的一种互助互保医疗保险制度。
该制度旨在通过缴费方式筹集资金,为参保者提供医疗保障,并通过政府的资助进行补充。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和优势1. 覆盖面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广泛,将参保范围扩大到全体农村居民,解决了许多原来无法享受医疗保障的人群。
2. 保障程度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参保者提供了医疗费用的报销和部分预防保健服务,保障程度较高。
3. 负担较轻:参保者缴费金额较低,相对于个人患病时的医疗费用而言,负担相对较轻。
4. 保障范围广:参保者可以在定点医疗机构享受费用报销,保障范围涵盖了基本医疗服务、大病救助和康复医疗服务等。
三、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步骤1. 了解政策:农村居民应该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包括参保范围、缴费方式、医疗保障内容等。
2. 选择参保方式:农村居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参保方式,如通过合作医疗保险参保或通过当地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参保。
3. 缴费:参保者需要按规定缴纳相应的保费,一般为年度缴纳。
4. 借助医疗服务:参保者可以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享受相关医疗服务,并按规定程序办理费用报销手续。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内容1. 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病、多发病和防疫等基本医疗服务的报销。
2. 大病救助:对于患有重大疾病的参保者,可以获得一定的救助资金。
3. 康复医疗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和相关费用的补偿。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与展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保障农村居民健康权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城乡医保政策概述•参保对象与范围•医保基金筹集与使用•医疗服务管理与费用结算•药品目录与价格管理•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01城乡医保政策概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城乡医保政策应运而生。
政策背景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政策目标政策背景与目标123医保制度发展历程全面覆盖阶段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
初始阶段以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改革探索阶段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城乡医保政策现状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包括未成年人、无业人员、老年人等。
实行医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
逐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降低居民医疗负担。
02参保对象与范围0302具有城镇户籍的居民,包括未成年人、成年人及老年人。
01无工作单位或未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
在城镇居住满一定期限(通常为半年或一年)的非户籍居民,如外来务工人员、留学生等。
具有农村户籍的居民,包括未成年人、成年人及老年人。
在农村居住并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
未参加其他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居民。
重度残疾人对重度残疾人实行全额资助参保政策,同时给予医疗救助保障。
贫困人口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人员等,实行全额或定额资助参保政策,减轻其缴费负担。
退役军人对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实行优惠参保政策,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其他特殊人群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参保政策。
特殊人群参保政策03医保基金筹集与使用医保基金筹集渠道个人缴费标准单位缴费标准政府补贴医保基金筹集渠道及标准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类型等因素确定,一般按月度或季度缴纳。
中央和地方政府根据财政状况,对医保基金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包括个人缴费、单位缴费、政府补贴等。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情况确定,一般按年度或月度缴纳。
新农合政策须知一、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二、如何选择医疗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倡统筹区域外技术转诊制度,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优先选择户口所在区县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近诊疗。
所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级别越低,起付线越低,补助比例越高;所选择的医疗机构级别越高,起付线越高,补助的比例越低。
三、新农合技术转诊单应具备哪些要求?1.新农合技术转诊单,由当地合疗办确定的具有技术转诊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盖有技术转诊专用章。
对于三级医院来说,应由当地二级医院开具。
2.新农合技术转诊单需在入院前开具,并且在其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3.应持有技术转诊单而未持有的住院患者,回当地合疗办就无法获得新农合补助,同时需对《新农合患者转诊单告知书》知情同意并签字。
四、技术转诊宣传口号:1.出县看病要转诊,合疗补助有保证。
2.转诊有利你和我,方便实惠好处多。
3.转诊找大夫,简便又实惠。
4.转诊手续不收钱,合作医疗多补钱。
5.看病常选家门口,人地不生方便走。
五、新农合的报销比例1.参合患者到省级定点医院住院时,应持有技术转诊单,手续齐全并符合报销政策时,可在医院直接报销:起付线(省级定点三级医院)14岁以上:3000元0-14岁:2100元报销比例55%生育定额正常分娩:380元剖宫分娩:800元新农合住院补助封顶线每人每年13万元2.儿童两病直通车定点医院补助标准:陕西省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两类重大疾病单病种管理费用分担表(万元)编号疾病名称年龄或分组费用定额新农合补助(70%)医疗救助(20%)患者个人负担(10%)1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标危组8 5.6 1.6 0.8中危组15 10.5 3 1.52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0-14岁8 5.6 1.6 0.83 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0-14岁 2.5 1.75 0.5 0.254 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1岁以下 5 3.5 1.0 0.51-3岁 4 2.8 0.8 0.43岁以上 2.5 1.75 0.5 0.255 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3个月以下 3 2.1 0.6 0.33个月-14岁 1.5 1.05 0.3 0.156 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0-14岁 3 2.1 0.6 0.25六、本年度内新生儿随母报销,住院时需为母亲姓名,跨年度合疗不予随母报销,需新生儿自行参合。
2021年新农合知识讲座为了方便参合农民了解我县2021年新农合补偿政策,以及广大农合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新农合工作,现将我县新农合2021年常用的农合知识讲解如下:一、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才能享受补助参合农民在本县(市、区)范围内的医疗机构、以及在市级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区)就医时,必须选择本县定点医疗机构和开展即付即补的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住院,才能享受合作医疗补助政策。
对在本县(市、区)内的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的,不予补助。
参合农民到本省范围内的其他市(州)、县(市、区)就医住院时,必须选择在省卫生厅或当地确认的新农合省、市、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结算后携带相关资料,回县里后,交当地卫生院代为办理报销手续。
参合农民在省外医疗机构就医住院时,应选择被当地有关部门认定医疗保障、合作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其住院医疗费用由病人或家属携带相关资料,回县里后,交当地卫生院代为办理报销手续。
参合农民在县外医疗机构就医住院,回县里报销时,需要携带的资料包括:(1)合作医疗证、(2)户口本或身份证、(3)住院费用总清单、(4)疾病诊断证明、(5)出院小结、(6)发票(外省住院限打印发票,手写发票不能作为报销凭据)、(7)外伤病人需要有效的外伤证明、(8)住院分娩病人需要生育证和小孩的出生证等。
二、严格票据审核,必须使用就诊票据原件报销规范审核流程,采取网络实时审核与费用清单事后审核双重措施,对病人、病历、处方、收费的真实性、一致性、合理性进行综合审核并定期复核。
严格票据审核,必须使用就诊票据原件报销。
建立健全稽查制度,通过电话查询、入户回访等方式,对参合患者尤其是异地就医或发生大额医疗费用的参合患者进行跟踪核查。
三、2021年新农合住院起付线和封顶线住院起付线:乡、县、市、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分别为100元、300元、500元、700元。
普通住院封顶线为10万元(即全年累积补偿费用不超过10万元);意外伤害住院封顶线为2万元。
2020年医保政策培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医保政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保证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了解最新医保政策的要求,2020年医保政策培训成为医疗界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针对2020年医保政策培训,就内容、形式和意义进行探讨。
一、培训内容2020年医保政策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最新政策解读:医保政策每年都有更新,培训会就最新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包括政策的背景、目标和具体操作细则等。
这有助于医务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政策动态。
2. 报销规则与操作指南:医保政策的报销规则相对复杂,培训将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介绍医保的报销流程、报销标准以及如何正确填写和提交报销材料等。
医务人员通过培训能够提高对医保报销相关规则的熟悉度,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3. 制度变革与创新: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医保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创新。
培训将重点介绍医保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内容,包括取消或调整项目、新增报销范围、加强医保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4. 风险防范与合规要求:医保领域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培训将加强对医保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措施,使医务人员提高对医保合规要求的了解,避免与医保政策背道而驰的行为发生。
二、培训形式2020年医保政策培训的形式多样,旨在提供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方便医务人员的接受和参与。
主要形式包括:1. 线下培训:由专业机构或医疗协会组织,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授课。
这种形式的培训一般结合讲座、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提供与专家互动、问题交流的机会。
2. 在线培训: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培训,内容以视频讲座或在线教学为主。
这种形式的培训具有时间灵活、地点自由的特点,方便医务人员根据自身时间安排进行学习。
3. 学习资料:培训机构也会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如电子书籍、PPT讲义和教学视频等。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形式,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
三、培训意义2020年医保政策培训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医务人员对医保政策的理解程度上,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服务质量:医保政策培训有助于医务人员了解最新政策和规定,提高对医保业务的熟悉度,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并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