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的力学性质及分类doc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图6.1 岩体的压力--变形曲线第六章 岩体的力学性质岩体的力学性质包括岩体的变形性质、强度性质、动力学性质和水力学性质等方面。
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属性表现出非均质性、非连续、各向异性和非弹性。
岩体的力学性质取决于两个方面: 1)受力条件;2)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赋存环境条件。
其中地质特征包括岩石材料性质、结构面的发育情况及性质(影响岩体的力学性质不同于岩块的本质原因);赋存环境条件包括天然应力和地下水。
第一节 岩体的变形性质一、 岩体变形试验及其变形参数确定变形参数包括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
按静力法得到静E ,动力法得到动E 。
⎪⎪⎪⎪⎪⎩⎪⎪⎪⎪⎪⎨⎧⎩⎨⎧⎪⎪⎪⎩⎪⎪⎪⎨⎧法波地震声波法动力法轴压缩试验法双单水压洞室法钻孔变形法扁千斤顶法狭缝法承压板法静力法按原理和方法分原位岩体变形试验)()()( )(1.承压板法刚性承压板法和柔性承压板法 各级压力P -W (岩体变形值)曲线 按布西涅斯克公式计算岩体的变形模量E m (Mpa )和弹性模量E me (Mpa )。
⎪⎪⎩⎪⎪⎨⎧-=-=e m mem m W W PD E W W PD E )1()1(22μμ式中:P —承压板单位面积上的压力(Mpa ); D —承压板的直径或边长(cm );W,W e—为相应P下的总变形和弹性变形;ω—与承压板形状、刚度有关系数,圆形板ω=0.785,方形板ω=0.886。
μm—岩体的泊松比。
★定义:岩体变形模量(E m):岩体在无侧限受压条件下的应力与总应变之比值。
岩体弹性模量(E me):岩体在无侧限受压条件下的应力与弹性应变之比值。
图6.2 钻孔变形试验装置示意图②可以在地下水位以下笔图6.3 狭缝法试验装置如图6.3所示。
二、岩体变形参数估算现场原位试验费用昂贵,周期长,一般只在重要的或大型工程中进行,因此,岩体变形参数的很多情况下必须进行估算。
两种方法:① 现场地质调查→建立适当的岩体地质力学模型→室内小试件试验资料→进行估算; ② 岩体质量评价和大量试验资料→建立岩体分类指标与变形参数间的经验关系→进行估算。
结构面:指地质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又称不连续面.结构面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
软弱结构面:结构面中规模较大,强度低,易变性的结构面。
结构体:被结构面切割成的岩石块体。
裂隙度K:是指沿取样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节理数量。
切割度Xe:指岩体被节理割裂分离的程度。
剪胀现象:规则齿状结构面在正应力很小的时将沿着齿面滑动,结构面张开,发生剪胀现象岩体的强度:指岩体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包括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
抗剪断强度:指正应力作用下岩体发生剪断破坏时的最大切应力。
摩擦强度:着正应力下岩体沿着既有破裂面发生剪切破坏时的最大切应力。
抗切强度:指剪切破坏面上的法向应力为零时的最大切应力。
岩体完整性系数:岩体与岩石中纵波传播速度的比值的平方。
岩体的动力学性质:指动荷载下岩体表现出的性质。
张节理:是岩体在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裂隙的组合,一般粗糙,宽窄不一且延展性较差剪节理:指岩体在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裂隙的组合,一般平直光滑,延展性相对比较好张性断层:由张应力或与张断层平行的压应力形成的断层。
压性断层:主要是指压性逆断层,逆掩断层,断层面上常有与走向大致垂直的逆冲擦痕,大致平行集中出现的一系列压性断层构成挤压断层带。
剪性断层:主要指平移断层以及部分正断层,剪裂面产状稳定,断面平整光滑。
劈理:指在地应力作用下,岩石沿着一定方向产生大致平行的破裂面。
泥化夹层:是由于水的作用时夹层内的松软物质泥化而成,其产状与岩层基本一致。
影响结构面力学性质的因素:答:1.结构面两侧结构体的力学性质2.结构面的几何特征3.结构面的尺寸效应4.填充物的力学性质5.水对泥夹层的软化作用6.后期加载过程7.泥化夹层的时效性8. 前期变形历史●影响岩体中结构体特征的因素:答:1.切割岩体的结构面组数2.岩石的类型3.区域构造运动的强度4.工程岩体的破坏方式●影响岩体变形性质与试验结果的因素:答:1.岩体性质2.岩体中结构面发育特征3.岩体试验加载速率,加载过快,岩石变形不充分,导致变形模量较大4.温度,一般来说,温度增高,岩体延性加大,屈服点随之降低。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是岩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之一,也是岩体力学中研究最早、最完善的力学性质。
岩石密度:天然密度、饱和密度、质量指标密度、重力密度岩石颗粒密度孔隙性孔隙比、孔隙率含水率、吸水率水理指标渗透系数抗风化指标软化系数、耐崩解性指数、膨胀率抗冻性抗冻性系数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三向压缩强度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变形特性◆岩石的强度理论试验方法参照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99)。
第二章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第一节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第二节岩石的强度特性第三节岩石的变形特性第四节岩石的强度理论回顾----岩石的基本构成岩石是自然界中各种矿物的集合体,是天然地质作用的产物,一般而言,大部分新鲜岩石质地均坚硬致密,空隙小而少,抗水性强,透水性弱,力学强度高。
岩石是构成岩体的基本组成单元。
相对于岩体而言,岩石可看作是连续的、均质的、各向同性的介质。
岩石的基本构成:由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两大方面来决定的。
回顾----岩石的基本构成一、岩石的物质成分●岩石是自然界中各种矿物的集合体。
●岩石中主要的造岩矿物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等。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会影响岩石的抗风化能力、物理性质和强度特性。
●岩石中矿物成分的相对稳定性对岩石抗风化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各矿物的相对稳定性主要与化学成分、结晶特征及形成条件有关。
回顾----岩石的基本构成二、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及岩屑)颗粒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颗粒的大小、性状、排列、结构连结特点及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即内部缺陷)。
其中,以结构连结和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对岩石工程性质影响最大。
回顾----岩石的基本构成●岩石结构连结结晶连结和胶结连结。
结晶连结:岩石中矿物颗粒通过结晶相互嵌合在一起,如岩浆岩、大部分变质岩及部分沉积岩的结构连结。
这种连结结晶颗粒之间紧密接触,故岩石强度一般较大,但随结构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一) 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按照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 可分为岩石、碎石、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等。
1.岩石的分类岩石应为颗粒间牢固联结, 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
岩石的分类有地质分类和工程分类。
地质分类主要根据岩石的成因, 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 可用地质名称加风化程度表达, 如强风化花岗岩、微风化砂岩等。
岩石按成因的类型, 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 和变质岩三大类。
工程分类主要根据岩体的工程性状加以分类。
地质分类是一种基本分类, 工程分类是在岩石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
(1)根据岩石的成因, 岩石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 (水成岩) 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在向地表上升过程中, 由于热量散失逐渐经过分异等作用冷凝而成岩浆岩。
岩浆岩的分类见表Ⅰ-1。
表Ⅰ -1 岩浆岩的分类沉积岩是由岩石、矿物在内外力的作用下破碎成碎屑物质后,再经水流、风吹和冰川等的搬运、堆积在大陆低洼地带或海洋,再经胶结、压密等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分类见表Ⅰ-2。
表Ⅰ -2 沉积岩的分类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经变质所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的分类见表Ⅰ-3。
表Ⅰ -3 变质岩的分类(2)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岩石的分类见表Ⅰ-4。
表Ⅰ-4 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3)根据岩体完整程度的分类见表Ⅰ-5。
表Ⅰ -5 岩体完整程度划分注完整性指数为岩体纵波波速与岩块纵波波速之比的平方。
(4)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分类见表Ⅰ-6。
表Ⅰ-6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5)根据风化程度,岩石的分类见表Ⅰ-7和表Ⅰ-8。
表Ⅰ -7 岩体风化带表Ⅰ-8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注 1.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
2.风化系数Kf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3.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 N<30为残积土。
―――岩体力学作业之二
一、名词释义
l.结构面:①指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宏观地质界面或带。
②又称弱面或地质界面,是指存在于岩体内部的各种地质界面,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如假整合、不整合、褶皱、断层、层面、节理和片理等。
2.原生结构面:在成岩阶段形成的结构面,根据岩石成因的不同,可分为沉积结构面、岩浆(火成)结构面和变质结构面三类。
3.构造结构面: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的各种结构面,如劈理、节理、断层面等。
4.次生结构面:指在地表条件下,由于外力(如风力、地下水、卸荷、爆破等)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种界面,如卸荷裂隙、爆破裂隙、风化裂隙、风化夹层及泥化夹层等。
5.结构面频率:即裂隙度,是指岩体中单位长度直线所穿过的结构面数目。
6.结构体:结构面依其本身的产状,彼此组合将岩体切割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以及成分各异的岩石块体,被各种结构面切割而成的岩石块体称为结构体。
7.结构效应:是指岩体中结构面的方向、性质、密度和组合方式对岩体变形的影响。
8.剪胀角(angle of dilatancy):岩体结构面在剪切变形过程中所发生的法向位移与切向位移之比的反正切值。
9.节理化岩体:是指被各种节理、裂隙切割呈碎裂结构的岩体。
10.结构面产状的强度效应:指结构面与作用力之间的方位关系对岩体强度所产生的影响。
11.结构面密度的强度效应:指结构面发育程度(数量)对岩体强度所产生的影响。
12.岩体完整性指标:是指岩体弹性纵波与岩石弹性纵波之比的平方。
13.岩体基本质量:岩体所固有的、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最基本属性,岩体基本质量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决定。
14.自稳能力:在不支护条件下,地下工程岩体不产生任何形式破坏的能力。
15.体积节理数:是指单位岩体体积内的节理(结构面)数目。
16.岩石质量指标(RQD):长度在10cm(含10 cm)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钻孔总长的百分比,称为岩石质量指标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
二、填空题
1.岩体是指经历过多次反复地质作用,经受过变形,遭受过破坏,形成了一定的岩石成分和结构,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因此,岩体力学性质与岩体中的、以及 2 密切相关。
2.岩体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成,结构面根据形成原因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和。
3.在工程岩体范围内,结构面按贯通情况可分为、以及三种类型。
4.在岩体中被各种结构面切割而成的岩石块体称为结构体。
结构体的形状主要有、、1 以及菱形和锥形等,如果风化强烈或挤压严重,也可形成、、 1 等。
5.岩体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称为岩体的力学性质。
它包括岩体的特征、特征和1 特征等。
6.岩体结构面的剪切变形与、和有关。
7.岩体结构面的几何特性是反映节理的外貌,它的组成要素包括:、、、
以及和。
8.岩体的力学性质不仅取决于岩石本身及结构面的力学性质,也与密切相关。
9.岩体的强度不仅与组成岩体的的性质有关,而且与岩体内的有关,此外还与岩体有关。
10.岩体中存在各种结构面,结构面的变形大小主要由和控制的。
11.大量的岩体试验表明,岩体的压力—变形曲线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即:、
型和下凹型、复合型。
12.岩体变形的结构效应是指岩体结构对其变形性质的影响与控制作用,包括、
以及两者的关系三个方面,其对岩体变形的作用效应尤为突出。
13.粗糙起伏无充填的规则锯齿状结构面的剪切机制一方面是;另一方面是。
14.岩体基本质量应由受和两个因素确定。
15.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规定,对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和
两种方法确定。
三、选择题
1.影响岩体力学性质的基本因素有。
(1)结构体(岩石)力学性质;(2)结构面力学性质;(3)岩体结构力学效应;(4)环境因素。
2.岩体的赋存环境对岩体的力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其赋存环境主要包括。
(1)地应力;(2)地下水;(3)地温;(4)附加应力。
3.以下结构面中属于原生结构面的有。
(1)节理;(2)断层;(3)沉积结构面;(4)岩浆(火成)结构面;(5)变质结构面。
4.以下结构面中属于构造结构面的有。
(1)节理;(2)断层;(3)层间破碎带;(4)泥化夹层;(5)层间错动面;(6)劈理。
5.以下结构面中属于次生构造结构面的有。
(1)卸荷裂隙;(2)爆破裂隙;(3)风化裂隙;(4)风化夹层;(5)泥化夹层。
6.岩体结构面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
(1)法向变形性质;(2)剪切变形性质;(3)抗剪强度性质;(4)尺寸效应性质。
7.岩体法向变形刚度表示结构面产生单位法向变形时法向应力的增量,它不仅取决于岩体本身的力学性质,更主要取决于。
(1)法向压力;(2)结构面接触点数;(3)结构面接触面积;(4)结构面的吻合程度。
8.结构面在长期地质环境中,由于风化或分解,被水带人的泥沙,以及构造运动时产生的碎屑和岩溶产物充填。
当结构面充填物的厚度小于主力凸台高度时,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1)与非充填时相似;
(2)受充填物厚度的影响;
(3)受充填物矿物组分和含水程度的影响。
(4)取决于充填材料;
(5)受充填物颗粒大小和继配的影响;
9.结构面在长期地质环境中,由于风化或分解,被水带人的泥沙,以及构造运动时产生的碎屑和岩溶产物充填。
当结构面充填物的厚度大于主力凸台高度时,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1)与非充填时相识;
(2)受充填物厚度的影响:
(3)受充填物矿物组分和含水程度的影响。
(4)取决于充填材料;
(5)受充填物颗粒大小和级配的影响;
10.节理岩体各方向上的力学性质差别较大,这主要是结构面的决定的。
(1)厚度;(2)充填物;
(3)物质成分和物质结构的方向性;(4)节理、层面的方向性。
11.对于粗糙起伏无充填的不规则锯齿状结构面而言,结构面粗糙程度越大,其剪胀角。
(1)等于零;(2)越大;(3)越小;(4)不变。
12.对于极为平直而光滑的结构面而言,其剪胀角。
(1)大于零;(2)等于零;
(3)等于岩石材料的摩擦角;(4)小于零。
13.岩体的力学性质受环境围压力影响显著,随着围压力的不断增大,岩体结构面的力学效应将。
(1)减小;(2)增加;(3)不改变;(4)不一定改变。
14.对于粗糙起伏无充填的不规则锯齿状结构面而言,当结构面粗糙程度相同时,作用于结构面法向应力越大,则其剪胀角。
(1)等于零;(2)越大;(3)越小;(4)不变。
四、简答题
1. 岩体力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 简述岩体的工程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3. 简述岩体质量指标分级。
4. 简述岩体质量评分(RMR法)—岩体地质力学分类(CSIR分类)。
5. 简述巴顿岩体质量分类(Q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