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写意动物》教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0课《写意动物》教案第10课写意动物学习领域:造型表现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意动物的笔墨特点,运用水、墨、色表现动物的结构、神态、特点。
2、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习运用笔、墨、色概括表现动物的方法,画出动物的特点。
3、欣赏名作,体会水墨动物画的美。
二、教学准备师:课件、写意动物作品图片,写意画所需的工具材料。
生:毛笔(大楷、斗笔)、调色盘、墨汁等工具。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笔、墨、色概括动物的形体、动态、神情等特点,用水墨画表现一至两种动物。
难点:巧妙地运用笔、墨、水、概括表现动物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a播放水墨动漫作品《功夫熊猫》。
让学生观察视频画面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b组织学生对水墨动漫《功夫熊猫》中的表现技法、表现主体进行交流。
2、发展阶段a欣赏教材中的三幅名家写意动物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的用笔、用墨特点。
b小组交流分享,最后由教师总结用笔方法,即点厾法、和破笔法,以及用墨方法,即破墨法、积墨法等。
3、分析教材中《松鼠》的画法,了解动物结构与用笔的关系,并进行示范。
师做范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作画顺序,以及如何用概括的方法来表现松鼠的结构特点(头、胸、腹、臀、四肢、尾巴等)。
4、欣赏教材里的三幅学生习作,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
师重点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动物形象的笔墨特点、构图形式等进行欣赏。
5、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并提醒学生注意用水、用墨的好习惯。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五、展评阶段组织学生开展喜欢的动物作品展评交流活动,让学生谈谈写意动物画法的一些体会,比如,如何应用笔墨特点表现动物特征等。
六、课后整理:指导学生收拾整理学具,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七、小结:学生练习认真,作业效果较好。
反思:禽鸟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他们的兴趣是很高的。
要他们真正掌握禽鸟画的画法,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禽鸟的形体、结构、动态、生活习惯等作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写意动物》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10课写意动物》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写意画的基本技巧,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现动物的形象特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动物的形象,以及一些写意画的技法和步骤,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绘画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并且对于动物形象有天然的喜爱。
但学生在写意画方面的技巧和经验还不够丰富,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自由地表现动物的形象特征。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写意画的技巧和运用。
2.动物形象的表现和创造。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法、评价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墨水、水彩等绘画材料。
3.动物图片、视频等参考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形象特征,激发学生对写意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优秀的写意动物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了解写意画的基本技巧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写意画的技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写意动物作品,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技巧。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动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写意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7.家庭作业(5分钟)课后继续练习写意动物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写意动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0课写意动物》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写意手法表现动物的形象和神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动物的图片,以及一些绘画技巧和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动物的观察力,提高写意绘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写意绘画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写意绘画技巧。
同时,学生对动物充满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动物的特点,运用写意手法表现动物的形象和神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写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动物的特点,运用写意手法表现动物的形象和神态。
2.教学难点:如何把握动物的神态,运用适当的笔墨表现动物的质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写意绘画的基本要领。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学生跟随实践,提高写意绘画技巧。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绘画心得,促进共同进步。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画笔、墨水、宣纸等绘画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笔记本、水杯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写意绘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点,如形态、结构、神态等。
然后,教师简要讲解写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尝试绘制动物形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写意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继续绘制动物形象,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提高学生写意绘画的信心。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写意动物》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第10课写意动物》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写意画的基本技巧,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和感受。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动物的写意画作品,以及绘画技巧和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对手工艺和绘画活动充满兴趣。
大部分学生对动物有浓厚的兴趣,喜欢观察和研究动物的特点。
然而,学生在写意画方面的技巧和经验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巧,运用毛笔和墨水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和感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和感受。
2.教学难点:学生运用写意画技巧,生动地表现动物的特点和氛围。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
2.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写意画的技巧和方法。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写意动物》教材。
2.材料:毛笔、墨水、水彩纸、画板、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3.示范作品:教师准备一些写意动物的示范作品,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写意动物的示范作品,引发学生对动物画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动物画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写意画的表现方法。
同时,教师讲解写意画的基本技巧,如用墨、用笔和构图等。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写意动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写意动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汉画像石动物纹样的表现,研究运用笔、墨表现动物的结构、神态、特点。
2.运用水墨表现动物的造型美,感受水墨画的独特情趣。
3.通过汉画像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各种水墨画的工具材料。
学生:毛笔、调色盘、墨汁等工具。
重点难点:重点:研究运用笔、墨表现动物的结构、神态、特点。
难点:运用笔、墨、水概括动物的特点——S线型,表现了动物的造型美。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导入:通过汉画像石引出课题,感受汉画像石动物的造型曲线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
1.组织教学。
2.复旧知:毛笔的构成部分,包括笔头、笔杆,笔头又可以分为笔尖、笔肚、笔根。
3.小练:考察学生的国画水平,让学生用毛笔画出自己想画的东西,限制时间为两分钟。
4.展示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
5.引出课题一:汉画像石。
介绍汉画像石,让学生了解汉代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6.介绍汉画像石的特点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汉代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7.展示汉画像石作品,让学生感受汉画像石动物的造型曲线美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改写建议:1.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重点难点等内容分别列出,更加清晰明了。
2.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如第4.1节的第3条小练没有具体说明,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3.将教学活动和导入课题一分别列出,更加清晰明了。
4.将介绍汉画像石的特点和历史背景放在引出课题一之后,更加合理。
5.在展示汉画像石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欣赏和评价,更加符合学生的主体地位。
1.《狗》的线条流畅,造型简洁而呈S型。
自汉代以来,狗已成为人类的好朋友。
2.描述了一个人骑马奋力前行的场景,因为身后有一只猛兽在追赶,十分惊心动魄。
3.瞧,这名学生在汉画像石馆里专注地写生,不仅研究古人对待艺术的表现,还研究古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写意动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0课写意动物》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写意画的基本技法,并通过绘制动物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动物的形象,以及写意画的笔法和墨色运用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法,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动物画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绘画的基本技巧,对绘画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但可能在写意画的技法和创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特点,以及写意画的笔法和墨色运用,同时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动物画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能够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运用写意画的笔法和墨色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动物画作。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写意画的笔法和墨色,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想象力的动物画作。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特点。
2.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写意画的笔法和墨色运用,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动物画作。
3.展示法:教师和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写意动物》2.绘画材料:毛笔、墨水、宣纸、水彩颜料等3.参考资料:动物图片、写意画作品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写意动物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写意画的笔法和墨色运用,讲解写意画的基本技法。
《写意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动物题材的花鸟画在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与技能,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技法表现动物的方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名家名作、观察分析动物的体貌特征,学习用水墨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健康情感,树立珍惜和保护民族传统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用写意技法表现动物,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将具体的物象转化为简练的形体,并通过毛笔的特性和水墨的浓、淡、干、湿表现出物象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毛笔、墨、宣纸、调色盘、书画毡、水。
学具:铅笔、橡皮、草稿纸、毛笔、墨、宣纸、调色盘、书画毡、水、餐巾纸。
【激趣导入】师:在上课之间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师:视频里的熊猫和竹子是用什么形式表现的呢?(国画)师:在中国绘画史上,许多画家经常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他们的画中,尤其是小动物,在他们笔下更是活灵活现、情趣盎然。
师:(出示两幅金鱼)这两幅都是水墨金鱼,从国画表现技法上可以分为写意和工笔,写意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画者的情感。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画《写意动物》,体验水墨画的独特韵味。
【欣赏大师作品、分析技法】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画家们是怎样来画动物的。
徐悲鸿的《奔马》这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所画的《奔马》。
他画的奔马,用笔简练豪放,给人以生机和力量,现已成为“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在这幅作品中,运用奔放的墨色侧锋画出马的身形姿态,这种直接用浓淡变化的墨或颜色画物体的国画技法我们叫做点厾法。
再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
尤其是马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让我们感受到一股龙马精神。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0课写意动物》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意画的概念,理解写意画创作的基本方法;2.通过学习写意动物画,掌握一定的画法和技能;3.激发学生对写生观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视角,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对写意画创作的基本方法的理解,写意动物画的画法和技能的掌握;2.教学难点:如何在观察中把握大意,选择要素表现,并通过线条和墨色的表现实现形神兼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写意动物画作品,让学生观看感受,介绍写意画的概念。
2. 讲解(10分钟)1.介绍写意画的表现方法及特点,包括具体的表现方式和注意事项等;2.通过PPT或者黑板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详细讲解写意动物画的特点和基本要素,例如眼、耳、鼻、嘴等。
3. 演示(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讲解线条和构图等技巧,并演示如何通过线条和墨色表现出写意动物画的形态和特征。
4. 实践(50分钟)1.让每个学生到自然界中进行现场写生,在观察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写意动物画的技巧和方法,记录下所见、所感;2.学生进行画作创作,教师及时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实践过程中的难点。
5. 展示和评述(20分钟)学生交换作品,评价同学的画作,选择出优秀的作品展示,并邀请同学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写意动物画的基本技法,体验了在自然界中进行写生创作的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感,并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教师也意识到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发挥抽象思维,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并即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画笔动作,细致入微,锻炼细心认真和耐心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