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心理测试编题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8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属于下列哪类犯罪构成?( )A.简单的犯罪构成B.复杂的犯罪构成C.不成文的犯罪构成D.主观的犯罪构成2.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
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丙死亡。
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D.因没有救助义务所以不构成不作为犯罪3.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
甲的行为:( )A.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B.属于方法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C.属于手段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D.属于因果关系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4.甲得知仇人乙身患重病,便假意和好将投有毒药的茶水给乙饮用。
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于是自杀身亡。
甲的行为:( )A.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B.构成故意杀人罪即遂C.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5.甲拐骗乙(女,12周岁)丙(男,13周岁)丁(男,15周岁)戊(女,16周岁),并将其四人分别卖给四个家庭。
则甲的行为:( )A.构成拐卖儿童罪B.戊属于拐卖儿童罪的行为对象C.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D.丁属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行为对象6.甲(男,17周岁)、乙(男,15周岁)合谋共同盗窃。
甲在门外放风,乙进入房内窃取财物,不料乙进入屋内后被一老人发现,老人抓住乙不让其离开,乙即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将老人杀死,并带窃取的5000元钱离开,后和甲平分,则:( )A.甲、乙构成共同的故意杀人罪B.甲、乙构成共同的盗窃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杀人罪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不构成犯罪7.某甲意欲跳楼自杀,在犹豫的过程中,听到围观者乙某大喊“怎么还不跳”,遂毅然跳下,后抢救无效死亡。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在百分位常模中,应用最广的是( )。
A.百分等级B.百分位数C.四分位数D.十分位数【答案】 A2、若某求助者在SCL-90上所得的总分为150分,阳性项目数为40项,则其阳性项目均分为()分。
A.1.5B.2.0C.2.5D.3.0【答案】 C3、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答案】 B4、MMPI-2采用的是一致性T分记分法,但量表Mf和()仍采用的是线性T 分。
A.DB.HyC.PaD.Si【答案】 D5、不属于SCL-90统计指标的是()。
A.阳性项目数B.阴性项目数C.阳性症状均分D.阴性症状均分【答案】 D6、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
A.爱好B.诱因C.需要D.内驱力【答案】 B7、根据美国学者安德森的研究,个体最令人喜欢的品质是( )。
A.善良B.热情C.真诚D.聪明【答案】 C8、正确的咨询态度包含的五种要素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
A.主动B.充满爱心C.乐观D.积极关注【答案】 D9、在实施16PF测试时,应注意的是()。
单选A.允许有无法回答项目B.每一测题都按0、1记分C.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D.有的测题可同时选两个答案【答案】 C10、在结束咨询关系时,最重要的是( )A.确定咨询结束的时间B.全面回顾和总结C.帮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巩固成效D.让求助者接受离别【答案】 C11、咨询师在团体工作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鼓励成员探索个人的感受B.善用团体的资源C.营造信任的团体气氛D.鼓励成员尝试新的行为【答案】 C12、SCL-90总分减分率的计算公式为()。
A.(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B.(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C.(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后总分D.(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前总分【答案】 B13、求助者的主要问题不一定是()的问题。
犯罪心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犯罪动机分析B. 犯罪行为预测C. 犯罪现场重建D. 犯罪预防措施2. 犯罪心理学中,以下哪个理论不是解释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A.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B. 洛伦兹的攻击性本能理论C.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D.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3. 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帮助法官做出判决B. 为犯罪者提供心理治疗C. 协助警方进行犯罪预防D. 指导犯罪侦查工作二、多选题4.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犯罪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暴力犯罪B. 经济犯罪C. 网络犯罪D. 环境犯罪5. 犯罪心理学在犯罪预防方面的应用包括?A. 制定犯罪预防策略B. 进行犯罪风险评估C. 教育公众提高防范意识D. 为犯罪者提供心理辅导三、判断题6.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它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7. 犯罪心理学只关注犯罪者的心理特征,而不涉及受害者的心理状态。
()四、简答题8. 简述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
9. 描述犯罪心理学如何帮助警方进行犯罪侦查。
五、案例分析题10. 阅读以下案例:一名男子在深夜潜入一家珠宝店,盗走了价值数百万元的珠宝。
根据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分析这名男子可能的心理特征和动机。
答案:一、单选题1. D2. C3. B二、多选题4. ABCD5. ABC三、判断题6. 正确7. 错误四、简答题8. 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包括帮助法官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评估犯罪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量刑提供参考依据,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为犯罪者提供心理治疗和康复建议。
9. 犯罪心理学通过分析犯罪者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和动机,帮助警方构建犯罪者的心理画像,预测犯罪行为,指导侦查方向,以及在必要时为警方提供心理干预。
五、案例分析题10. 根据犯罪心理学的知识,这名男子可能具有以下心理特征:冒险精神、对财富的强烈渴望、以及可能存在的反社会倾向。
司法心理评估鉴定方法司法心理评估鉴定方法是指在司法程序中,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被鉴定对象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认知能力等进行评估和鉴定的过程。
它是司法事务中重要的证据之一,可以为法官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对于正确判断事实、评估刑事责任和保护社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常用的司法心理评估鉴定方法是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可以通过对被鉴定对象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情绪问卷、人格测验、智力测试等多种形式进行。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获得被鉴定对象的个性特点、智力水平、心理健康状态等信息。
心理测试通常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可以全面、系统地揭示被鉴定对象的心理状况。
例如,在刑事案件中,可以借助心理测试对犯罪嫌疑人的智力水平和心理状态进行测评,从而评估其刑事责任能力。
另一种常用的司法心理评估鉴定方法是临床面谈。
临床面谈是通过心理学专业人员与被鉴定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观察,了解其心理状态、人格特点、社会适应能力等。
在面谈中,心理学专业人员可以用开放式、询问式的方式与被鉴定对象对话,通过观察其言语表达、情绪表现、身体语言等,获取关键信息。
临床面谈的优势在于可以深入了解被鉴定对象的内心世界,理解其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临床面谈通常需要专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心理洞察力,以避免主观偏见对结果的影响。
此外,司法心理评估鉴定方法还可以包括法医心理学的应用。
法医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通过对犯罪行为与心理状态的关联研究,可以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心理动机等进行鉴定。
通过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和心理特征,可以为刑事案件的定性定罪提供重要的证据。
法医心理学的应用包括对作案动机、作案手段、作案模式等细节的分析研究,为法律机构提供科学的依据。
总而言之,司法心理评估鉴定方法是指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被鉴定对象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认知能力等进行评估和鉴定的过程。
心理测试、临床面谈和法医心理学的应用都是其中常用的方法。
犯罪心理学测试题目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项?A. 犯罪者的社会背景B. 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C. 犯罪预防的法律手段D. 犯罪现场的物理证据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犯罪动机B. 犯罪倾向C. 犯罪现场重建D. 犯罪者的心理特征答案:C3. 犯罪心理学中的“心理画像”是指什么?A. 犯罪现场的物理画像B. 犯罪者的心理特征描述C. 犯罪行为的统计分析D. 犯罪动机的逻辑推理答案:B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犯罪心理学中常用的理论?A.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B. 贝克的认知行为理论C.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D.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答案:C5. 犯罪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莱昂·费斯汀格C. 卡尔·罗杰斯D. 亚伯拉罕·马斯洛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主要应用于犯罪预防、犯罪侦查、法庭审判和罪犯改造等方面。
通过分析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帮助侦查人员快速锁定嫌疑人,为法庭审判提供心理证据,以及在罪犯改造过程中提供心理辅导。
7. 描述犯罪心理学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答案: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面对内心冲突和外部压力时,无意识地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压抑、投射、合理化等。
犯罪者可能通过这些机制来减轻犯罪行为带来的内疚感和焦虑。
8. 解释“犯罪倾向”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
答案:犯罪倾向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的犯罪行为的可能性。
形成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大脑结构)、心理学因素(如性格、动机)、社会环境因素(如家庭背景、社会压力)等。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某连环杀手在作案时总是选择在雨夜,且受害者均为年轻女性。
请分析其可能的心理特征和动机。
罪犯(劳动教养人员)心理测试(测验)一、内涵及意义(为什么人的心理可以测试?)。
为什么说人的心理可测:可以用度量衡的比喻来进行讲解,“秤”“尺码”一样,人的心理也可以寻找样本或者标准,来进行衡量,只是因为人的心理具有复杂性,因而测试起来稍有难度。
但是可测的,通过测试人的心理的作品——语言和行为。
关于心理测试古代就有,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孔子也曾根据自己的观察将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三个类别。
这些与现代测量思想是统一的,虽然我国现在很多心理测试问卷源于国外,但都可以在我国古代找到渊源。
心理测试包含两种意义,一是方法、行为过程(对人心理变量的测量);二是工具(测量人的心理变量个别差异的工具)。
二、心理测验的几个相关概念标准化测验——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编制使用的心理测验。
两个显著特点:1、测验过程程序化和测验结果数量化;2、需要得到受测者密切配合。
测验信度——可信程度,即从对样本的测量来推论总体的正确程度,一个测验在测量中所表现出的一致性程度。
涉及的是测验出来的分数意义有多大?信度可以分为四种:1、再测信度(重测信度)—检验时间的间隔对测验的影响。
它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受试者进行前后两次施测,得出两次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即为再测信度。
A卷A卷一定时间考察两次测验结果之间有无变化,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程度,又称稳定性系数。
对于一些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性格等具有相对稳定性。
隔一段时间再测不会有很大变化,说明此测验信度高。
2、复本信度平行的等值测验叫做复本(或者内容形式相等的两个测验)。
复本信度—根据一组受试者接受两个复本测验所得的分数求出的相关系数。
又称等值信度。
真正复本很难找。
3、分半信度分半法将题目分成对等的两半,根据两半测验所得的分数计算其相关系数称分半信度测验效度——一测验实际测验了所需要测量目标的程度。
测验信度是对测量一致性程度的估计,考察是否具有稳定性和可信赖性。
第1篇一、基本素质与心理测试1. 面试题目:(1)请简述你对司法警察职业的理解和认识。
(2)请谈谈你的性格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适应司法警察的工作。
(3)请描述一次你遇到挫折时的心态和应对方法。
(4)请简述你的抗压能力,以及在面对压力时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5)请谈谈你对团队合作的理解,以及你在团队合作中扮演的角色。
解析:(1)此题考察考生对司法警察职业的基本认识,考生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阐述对司法警察职业的理解和认识。
(2)此题考察考生的性格特点,考生应如实描述自己的性格,并结合司法警察的工作要求,说明自己的性格特点如何适应工作。
(3)此题考察考生的挫折应对能力,考生应描述一次具体经历,说明自己在遇到挫折时的心态和应对方法。
(4)此题考察考生的抗压能力,考生应结合自身经历,阐述自己的抗压能力,以及在面对压力时如何调整心态。
(5)此题考察考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考生应描述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以及如何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二、专业知识测试1. 面试题目:(1)请简述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2)请谈谈你对证据规则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3)请描述一次你办理的刑事案件,包括案件类型、调查取证过程、案件处理结果等。
(4)请谈谈你对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的理解。
(5)请简述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解析:(1)此题考察考生对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掌握程度,考生应熟悉并准确描述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2)此题考察考生对证据规则的掌握程度,考生应结合实际案例,阐述自己对证据规则的看法。
(3)此题考察考生对刑事案件办理的实践经验,考生应结合具体案例,描述自己的办理过程和处理结果。
(4)此题考察考生对刑法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的理解,考生应熟悉并准确描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5)此题考察考生对行政法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的理解,考生应熟悉并准确描述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三、案例分析1. 面试题目:(1)案例分析:某甲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经侦查发现,甲有自首情节。
犯罪心理学测试题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方面?A. 犯罪行为的预防B.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变化C. 犯罪现场的勘查D. 犯罪者的惩罚与改造2. 犯罪心理学中的“心理画像”是指什么?A. 犯罪者的身体画像B. 犯罪者的心理特征描述C. 犯罪现场的图像D. 犯罪行为的模拟画像3.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犯罪心理学中常用的?A.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B. 贝克的认知行为理论C.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D.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4. 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帮助确定犯罪动机B. 预测犯罪行为C. 制定犯罪预防策略D. 直接判定犯罪事实5.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范围?A. 个体的心理特征B. 社会环境因素C. 犯罪现场的物理证据D. 犯罪者的人格障碍6. 犯罪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莱昂·费斯汀格C. 卡尔·罗杰斯D. 亚伯拉罕·马斯洛7. 犯罪心理学认为,犯罪行为的产生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不大?A. 个体的道德观念B. 社会文化背景C. 个体的生理需求D. 个体的兴趣爱好8. 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动机”是指什么?A. 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B. 犯罪行为的潜在原因C. 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D. 犯罪行为的社会影响9. 以下哪个不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逻辑推理法10. 犯罪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心理状态与犯罪行为关系不大?A. 冲动B. 焦虑C. 抑郁D. 满足答案:1-5 B B C D C;6-10 B D C D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
答: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帮助侦查人员更好地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从而更准确地分析犯罪动机和行为模式。
犯罪心理学知识测试题及答案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和犯罪人的心理特征的科学。
通过了解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犯罪行为。
以下是一份犯罪心理学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自测使用。
一、选择题1.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犯罪行为的法律分析B. 犯罪行为的心理分析C. 犯罪行为的社会影响D. 犯罪行为的统计数据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A. 犯罪动机B. 犯罪人的心理特征C. 犯罪预防策略D. 犯罪人的生理特征答案:D3. 犯罪心理学中的“心理画像”技术主要用于什么?A. 预测犯罪行为B. 识别犯罪人C. 预防犯罪行为D. 教育犯罪人答案:B二、判断题1. 犯罪心理学只研究犯罪人的心理,不涉及受害者的心理。
()答案:错误。
犯罪心理学也研究受害者的心理反应和心理恢复。
2. 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警方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确定嫌疑人。
()答案:错误。
犯罪心理学可以辅助警方分析犯罪行为,但不能替代法律程序和证据。
三、简答题1. 简述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答案: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帮助警察和检察官理解犯罪动机和犯罪行为模式,预测犯罪行为,进行犯罪人的心理评估,以及在法庭上提供专家证词等。
2. 描述犯罪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提出的,指的是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信念或价值观不一致时,会产生心理不适。
犯罪人可能会通过改变自己的信念或价值观来减少这种不适,从而合理化自己的犯罪行为。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一名男子因财务问题而杀害了债主。
请分析可能的心理动机和预防策略。
答案:可能的心理动机包括逃避债务、减轻经济压力等。
预防策略可以包括提供财务咨询服务、加强法律教育、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等。
结束语通过这份测试题,我们可以看到犯罪心理学在理解犯罪行为、预防犯罪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希望这份测试题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2015年(总分150,考试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共50题,每题1分。
1. 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海洛因,王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海洛因。
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仿真手枪威胁王某,从王某手中夺取了80克海洛因。
此后半年内,因没有找到买主,陈某一直持有80克海洛因。
半年后,陈某将80克海洛因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刘某,刘某因过量吸食海洛因而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王某虽然是陈某抢劫的被害人,但其行为仍成立贩卖毒品罪B. 陈某持仿真手枪取得毒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但不属于持枪抢劫C. 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D. 陈某将毒品送给刘某导致其过量吸食进而死亡的行为。
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2. 甲致乙重伤,收集到下列证据,其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哪一项?A. 有被害人血迹的匕首B. 证人看到甲某身上有血迹,从现场走出的证言C. 匕首上留下的指印与甲的指纹同一的鉴定结论D. 乙对甲伤害自己过程的陈述3. 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
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B. 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C. 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D. 不适用死荆,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也包括不适用死缓4. 下列哪一段时间应计入一审案件审理期限?A. 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案件。
办理报请高级法院批准手续的时间B. 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经法院同意延期审理的时间C. 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后重新移送法院的案件。
法院收到案件之日以前补充侦查的时间D. 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自改变管辖决定作出至改变后的法院收到案件之日的时间5. 下列哪一情形下,法院对已经逮捕的被告人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A. 涉嫌盗窃的孕妇张某,认罪态度良好B. 涉嫌故意杀人的李某,因对其进行司法鉴定该案尚未审结,法律规定的期限已届满C. 涉嫌走私的王某,由于案件复杂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D. 涉嫌贩毒的孙某,患有严重疾病6. 《环境保护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申请复议,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法院起诉。
犯罪心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犯罪心理学中的“心理剖析”主要用于:A. 评估犯罪者的精神状态B. 预测犯罪者的再犯可能性C. 确定犯罪者的责任能力D. 为法庭提供犯罪者的心理特征证据答案:D2. 根据Rorschach墨迹测试,如果一个受试者经常将墨迹图案解释为暴力场景,这可能表明:A. 受试者具有高度的创造力B. 受试者有潜在的攻击性倾向C. 受试者对墨迹图案有误解D. 受试者在测试中不合作答案:B3. 在犯罪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可以用来解释:A. 犯罪者如何在犯罪后合理化自己的行为B. 犯罪者如何避免被警方抓获C. 犯罪者如何选择受害者D. 犯罪者如何学会犯罪技能答案:A二、判断题1. 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执法人员了解犯罪者的动机和行为模式。
(正确)2. 犯罪心理测试不能用于预测未来的犯罪行为。
(错误)3. 犯罪心理学只适用于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犯罪无效。
(错误)三、简答题1. 描述犯罪心理学在刑事司法系统中的作用。
犯罪心理学在刑事司法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它可以帮助执法人员在侦查阶段通过分析犯罪现场、犯罪模式和犯罪者的心理特征来缩小嫌疑人范围。
其次,在审判阶段,犯罪心理学家可以提供专业意见,帮助法庭评估被告的心理状态和责任能力。
此外,犯罪心理学还可以用于制定预防犯罪的策略,通过教育和干预措施减少犯罪发生。
2. 什么是“犯罪心理剖绘”?请举例说明其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剖绘是一种通过分析犯罪行为来推断犯罪者可能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动机的方法。
例如,在一系列未解决的案件中,如果发现犯罪手法和选择受害者的模式相似,犯罪心理剖绘可以帮助确定是否为同一人所为,并可能揭示犯罪者的年龄、性别、职业背景等信息。
这有助于缩小调查范围并指导侦查工作。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以下案例描述,并回答问题:案件描述:一名年轻女性在夜晚回家途中遭到袭击。
根据受害者的描述,袭击者身穿黑色连帽衫,戴着面具,身材瘦高。
犯罪心理测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1.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犯罪行为的预防B. 犯罪行为的分析和预防C. 犯罪动机的分析D. 犯罪心理的预防和治疗答案:B2. 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动机”是指什么?A. 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B. 犯罪行为的潜在原因C. 犯罪行为的外在表现D. 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范畴?A. 犯罪者的心理特征B. 受害者的心理反应C. 犯罪现场的物理证据D. 犯罪预防的心理策略答案:C二、填空题4. 犯罪心理学认为,犯罪行为的产生通常与个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答案:心理特征、社会环境、个人经历5. 犯罪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帮助________和________更好地理解犯罪行为,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答案:执法机关、社会工作者三、简答题6. 简述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答案: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帮助侦查人员分析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从而缩小嫌疑人的范围;其次,为审判过程中的量刑提供参考,根据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犯罪动机来决定刑罚的轻重;最后,为犯罪预防和矫正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心理干预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案例分析题7. 某市发生了一起入室盗窃案,犯罪者在作案过程中故意留下一些线索。
根据犯罪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犯罪者可能的心理状态和作案动机。
答案:犯罪者故意留下线索,可能的心理状态包括寻求刺激、挑战权威或希望被注意。
作案动机可能与犯罪者对物质的需求、对社会的不满或个人的心理问题有关。
具体分析需要结合案件的详细情况,如犯罪现场的具体情况、犯罪者留下的线索内容等。
五、论述题8. 论述犯罪心理学在犯罪预防和矫正中的应用。
答案:犯罪心理学在犯罪预防和矫正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可以预测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采取预防措施;其次,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制定个性化的矫正计划,针对犯罪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最后,犯罪心理学还可以为社会教育提供指导,通过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罪犯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罪犯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罪犯的生理特征B. 罪犯的心理特征C. 罪犯的社会背景D. 罪犯的法律问题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罪犯心理分析的常用方法?A. 行为观察B. 心理测试C. 基因检测D. 深度访谈答案:C3. 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弗洛伊德的哪个理论对理解罪犯行为有重要影响?A. 潜意识理论B. 心理防御机制C.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D. 梦的解析答案:A二、判断题1. 所有罪犯都具有相同的心理特征。
(错误)2. 心理干预可以作为预防犯罪的一种手段。
(正确)3. 罪犯心理学只适用于成年人,不适用于青少年犯罪。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答案: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从而为犯罪预防、罪犯矫正、法律制定和司法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 描述心理测试在罪犯心理分析中的应用。
答案:心理测试在罪犯心理分析中可以用于评估罪犯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心理动机等,帮助分析犯罪原因,预测再犯风险,以及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罪犯可能的心理特征和犯罪动机。
案例:张某,30岁,因抢劫银行被捕。
张某在作案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计划性和冷静,没有伤害任何人,但在被捕后表现出强烈的悔恨和自责。
分析答案:张某可能具有高度的智力和计划能力,犯罪动机可能与经济压力或个人利益有关。
作案时的冷静可能表明他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而被捕后的悔恨和自责则可能反映出他内心存在道德冲突和罪恶感。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对罪犯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于犯罪预防、司法审判和罪犯矫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希望本试题能够激发大家对心理学在法律领域应用的兴趣和思考。
司法社工考试试题一、案例分析某地发生一起家庭暴力案件,被害人小红是一名17岁的女高中生,嫌疑人是其亲生父亲王某。
小红在家庭暴力中遭受了长期身体和心理上的虐待。
学校发现了小红的异常,联系了司法社工协助处理此案。
1. 描述你作为司法社工的角色和职责。
作为司法社工,我的角色是为小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帮助她走出家庭暴力的阴影,重建生活。
我的职责包括:1)评估风险和需要:我将与小红进行面谈,了解她的具体情况,评估她面临的风险和需求,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
2)提供情感支持:我将倾听小红的感受和心声,为她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她减轻心理压力并恢复自信。
3)联系法律机构:我将与相关法律机构合作,确保小红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嫌疑人受到相应的惩罚,并协助小红获得法律援助。
4)提供危机干预:我将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为小红提供住所安排、紧急救助和庇护等危机干预措施,确保她的生命安全。
5)安排心理辅导:我将协助小红获得专业心理辅导,帮助她从创伤中康复,重建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
6)社区资源整合:我将联系社区资源,为小红提供必要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帮助她独立生活和解决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2. 分析该案件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在处理这起家庭暴力案件时,我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和挑战:1)保护被害人的安全:嫌疑人是小红的亲生父亲,他可能对小红进行报复,因此我需要确保小红的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法律程序的复杂性:涉及家庭暴力案件的法律程序可能较为复杂,我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条文和程序,协助小红获得合法权益的保护。
3)心理创伤的治疗:小红在家庭暴力中经历了长期身心折磨,她可能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我需要协助她获得专业的心理治疗。
4)社区资源的不足:某地对家庭暴力案件的干预和辅导资源可能不足,我需要积极整合社区资源,确保小红得到充分的帮助和支持。
二、案例解答1. 请使用合适的方式与小红进行面谈,了解她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pot测试法编题心理测试技术是运用心理测试仪,探查测量人的心理痕迹,使无形变为有形,使之看到其心理痕迹并量化之,因而它是科学、客观、公正的一种鉴定技术手段。
要进行一次成功有效的心理测试,首先就要编好一套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试题。
编题的方法有许多流派,但常用的测试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犯罪情节测试法(GKT);二是紧张峰测试法(POT);三是准绳问题测试法(CQT)。
当然派生的测试方法也很多,在我国由于与美国人种、国情、文化背景、司法制度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应用犯罪情节测试法比较多,在美国应用准绳问题测试法比较多,紧张峰测试法一般都用的比较少。
但笔者通过实战与大量的实验测试认为:紧张峰测试法在案件侦查、审讯中,对于扫描探查发现未知线索以获得证据,辅助分析案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紧张峰测试法(THEPEAKOFTENSION)简称POT。
它是已知目标问题所在范围,且范围可以穷尽,但结果未知的条件下,采用排列刺激测试,比较被测试人对相关问题的紧张度,来探查结果的一种测试方法。
在刑事案件中对嫌疑人的心理测试,POT在认定犯罪方面已很少使用,在已通过GKT或SKY、CQT认定了犯罪,但无确切证据的情况下,采用POT这种方法对动机扫描探查、深挖余罪、提供未知线索(如凶器种类和藏匿地点、赃物去向、时间、地点、手段、人数、工具、作案出入口等)、证实口供真实性等方面为侦查、审讯提供科学的依据,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POT这种方法和GKT比起来准确性要差一点,因为为GKT是在已知结果的情况下通过多组题目来映证一个问题“是不是罪犯”,而POT是在结果未知的情况下用一个问题来印证一个结果,因此也比较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干扰。
在使用POT时,应尽量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印证同一个结果,对得到的结果也要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尽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POT的准确率,通过实战总结研究,国内心理测试专家认为:“紧张峰测试法的准确性在我们的应用中一般为70%到80%”。
司法心理测试技术考查编题11月28日夜1:10分许,在广州动物园南门附近一条小路上,一个留长发,身穿深蓝色外套毛衣的女青年遭到抢劫。
案犯从后面走来,突然抢走她挂在左肩的红色手袋,袋里有873元现金,一张身份证,一个三星翻盖手机,一串钥匙,一包卫生巾,一支口红。
女青年回头看到案犯逃走:中等身材,穿灰色旧西装上衣。
警察在现场附近一出租小区内找到一个嫌疑人。
名叫林俊,湖南人,身材与受害人所述大致相符。
刚来广州不久,一直未找到工作。
此人好赌,据调查,他欠了1000多元的赌债,但还继续赌,钱的来历不明。
有作案动机和时间。
当天晚上他在一个老乡住处赌博,1:00以前散伙,各自回家。
请根据上述案情,编出GKT测试题第一组:N O、你知道被抢的手袋是什么颜色吗?N1、被抢的手袋是白色的吗?N2、被抢的手袋是黑色的吗?R、被抢的手袋是红色的吗?N3、被抢的手袋是蓝色的吗?N4、被抢的手袋是黄色的吗?第二组:N O、你知道口袋装有一包什么吗?N1、手袋里是装有一包泡泡糖吗?N2、手袋里是装有一包新丝袜吗??R、手袋里是装有一包卫生巾吗?N4、手袋里是装有一包塑料手套吗?N5、手袋里是装有一包快食面吗?第三组:N O、你知道手袋里的手机是什么品牌的吗?N1、手袋里的手机是苹果直板手机吗?N2、手袋里的手机是摩托罗拉翻盖手机吗?R、手袋里的手机是三星翻盖手机吗?N3、手袋里的手机是索爱滑盖手机吗?N4、手袋里的手机是直板华为手机吗?第四组:N O、你知道手袋被抢前是挂在那里的吗?N1、手袋被抢前是背在原主的胸前吗?N2、手袋被抢前是系在原主的腰部吗?R、手袋被抢前是挂在原主的左肩吗?N3、手袋被抢前是背在原主的后背吗?N4、手袋被抢前是挂在原主的右肩吗?第五组:N O、你知道抢劫者是穿什么样式的衣服吗?N1、抢劫者是穿白色长风衣吗?N2、抢劫者是穿蓝色紧身衣吗?R、抢劫者是穿灰色旧西装吗?N3、抢劫者是穿黑色旧衬衫吗?N4、抢劫者是穿绿色新毛衣吗?编题2某丘岭地带的一个小村子外面,一个农民在一个小山丘上拔草时发现土中露出一块红色布来,他扒拉了几下子,就觉得下面可能是一具穿着红色上衣的尸体,他没有动就报了案。
侦查人员根据尸体和衣服等特征确定是半年前一个附近农民家里失踪的一个14岁的女孩子。
那天她去学校缴学费就没有回家,家长怀疑是被拐走了。
半年前缴学费那天,孩子的姨在孩子交完学费回家的路上碰到过她,就在发现尸体的小山丘附近。
根据姨的述说在她离开女孩不久(约一分钟)她碰到一个跟她同村的男人,在那条路上往女孩子方向走去。
侦查人员在询问此男人中他承认那天见过此女孩子,她的特征(包括衣服,伞,鞋等)都能说的出来。
尸体因埋在地里已高度腐烂,没有收集到任何物证。
孩子失踪时间和埋尸地点等,村民都已经知道。
侦查人员在扒土挖尸过程中很注意保存原样,并隔离了围观群众。
发现以下情节:女孩子的外裤腰在盘骨以下,内裤在正常位置上。
女孩子的上衣被拉到胸部,乳头以下。
女孩子的脸是朝她左肩方向的。
请根据上述案情,选择GKT有效情节并编出题目。
第一组:N O、你知道被害者的内裤在哪吗?N1、被害者的内裤被拉扯到脚裸处吗?N2、被害者的内裤被拿走了吗?R、被害者的内裤在正常的位置吗?N3、被害者的内裤被扔到地面上吗?N4、被害者的内裤被脱到大腿处吗?第二组:N O、你知道被害者的上衣在哪吗?N1、被害者的上衣被扔到地面上吗?N2、被害者的上衣被拉到头部吗?R、被害者的上衣被拉到胸部乳头以下吗?N3、被害者的上衣被拿走了吗?N4、被害者的上衣是在正常位置吗?第三组:N0、你知道被害者脸部的朝向吗?N1、被害者的脸部是朝向天空吗?N2、被害者的脸部是朝向她右肩的方向吗?R、被害者的脸部是朝向她左肩的方向吗?N3、被害者的脸部是朝向地面吗?N4、被害者的脸部是朝向身体正前方吗?第四组:N O、你知道被害者的外裤在哪吗N1、被害者的外裤是被扔到地面上吗?N2、被害者的外裤是被拿走了吗?R、被害者的外裤是在盘骨以下的位置吗?N3、被害者的外裤是被拉到正常位置吗?N4、被害者的外裤是脱至脚裸处吗?编题31999年8月4日下午5点50分,住在顺德桂洲镇新村派出所辖区出租屋的民工陈永福(男,广东阳山人)下班回家,发现其父(陈伯源,65岁)倒在床头上,头部青肿出血,遂同邻居将其父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桂洲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接报后速赶赴现场进行勘察。
据死者儿子陈永福反映,其下班回家5点50分左右到家门口时,门是锁着的,屋里开着收音机,开门进屋,发现其父睡在床上,盖着被子。
揭开被子发现其头部青肿出血,摸其鼻孔,似觉尚有气息。
经清点发现,他放在一个饼干盒里的存取工资的农业银行活期存折和自己的身份证不见了,存折上只有余额3.99元,另外,其父手上戴的一块手表和一个戒指也不见了。
现场勘察发现,死者父子合住一间出租屋,室内陈设简单,一张简易大床,一个床头柜,一张小饭桌,一个碗柜,一口装衣服的木箱,几根矮座凳。
地面和床上有呕吐物和少量血迹,一块切菜用的木砧板破成三块,一块在床上,两块在地面,上有少量血迹。
木箱有被翻动迹象。
尸检发现死者系被钝器打击头部致颅内出血,颅脑损伤死亡,死亡时间约在8月4日下午4至5点。
经调查发现,四川籍民工成俊(男,47岁,四川大英县人)有作案重大嫌疑。
(1)成俊案发前一段时间没有工作,经济困难。
(2)成俊和陈永福原是工友,曾在同一个工厂打工,对陈永福的情况很了解。
8月4日中午1点多钟成俊去过陈永福家,但没有什么事情。
(3)8月4日下午4点半钟左右,陈永福住地的两位女邻居看见成俊从陈永福家门口离开,离开前双手在弄锁,似在锁门,而屋内却放着收音机,且音量很大。
根据陈永福反映,刑警大队遂于8月5日11时将成俊留置盘问。
8月7日以故意伤害嫌疑将其刑事拘留。
经一个月的审查,成俊仅承认8月4日中午1点多钟去过死者家里,但对陈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毫不知情,拒不承认伤害、杀人事实。
桂洲公安分局要求对犯罪嫌疑人成俊侧谎,以确认其是否该案犯罪人。
请根据上述案情编制CQT测试问题。
I1、你是叫成俊吗?I2、你是四川大英县人吗?Sr、有关陈伯源死亡一事你会诚实回答我的问题吗?C1、你以前做过见不得人的事情吗?R1、陈伯源被杀害一案是你干的吗?C2、你以前有打死过人吗?R2、是你打死陈伯源的吗?I3、你今年是47岁吗?C3、你以前曾对公安机关撒过谎吗?R3、你说你没有打死陈伯源是实话吗?I4、你读过初中吗?I1、你是叫成俊吗?I2、你是四川大英县人吗?R1、有关陈伯源死亡一事你愿如实回答我的问题吗?I3、你希望我的测试结果是错误的吗?R2、陈伯源是你用木砧板打死的吗?C1、你曾经干过见不得人的事吗?I4、你今年47岁吗?R3、陈伯源的死是你干的吗?R4、你知道是谁打死陈伯源的吗?C2、你曾经跟公安机关撒过谎吗?编题42000年12月23日凌晨3时许,位于东莞清溪镇罗马村全轮塑胶五金厂何晓辉所租住的房间发生火灾,清溪公安分局刑警队接报后赶到现场,此时消防队员已经赶到将火扑灭。
刑警队经现场调查发现,何晓辉所租住的房间内共住有五人,分别是何晓辉、何晓辉的妻子蒋群碧、蒋群碧的姐姐蒋国英、何晓辉的女儿何娟(6岁)、何晓辉的儿子何晰(3岁),蒋国英、何娟、何晰当场死亡,蒋群碧送院不治死亡。
刑警队经现场勘察发现,当时何晓辉的房间房门被用铁线栓上,在距何晓辉房间左侧围墙外边发现一个白色的塑料罐,塑料罐用一个红色塑料袋装着。
经检验,现场的火是由汽油引起,白色的塑料罐内被验出曾经装过汽油。
刑警队将此案列为纵火案进行调查。
事后东莞刑警支队会同公安部的技术专家对现场进行了复查,推断该纵火案时的起火点是在门口,判断案犯的汽油是从门缝倒入的。
刑警队经调查后认为死者蒋国英的丈夫李代华(四川营山县人)有作案嫌疑,根据有:1、李代华同宿舍的三名舍友有两名反映案发当晚李代华没有在宿舍睡觉,有一名表示没有留意;2、李代华有外遇,和老婆关系不好。
但李代华否认该纵火案是其所为,并提出有证人李小忠能证明自己在案发时在宿舍睡觉。
刑警队员向李小忠了解此事,李小忠告诉刑警队员22日晚去李代华的宿舍时见到李代华正在宿舍睡觉。
于是刑警队解除对李代华的审查。
2001年9月份,有人举报称李代华就是“12.23”纵火案的作案者,刑警队重新调查此案,刑警队找李小忠重新了解情况,李推翻原来的供词,表示他原来说过的2000年12月23日晚看见李代华在宿舍睡觉的说法是李代华案发后教他说的。
李代华的作案嫌疑进一步上升。
根据上述案情,请编制对李代华的CQT测试题目。
单目标:I1、你叫李代华吗?I2、你是四川营山县人吗?Sr、你会诚实回答我所有的问题吗?C1、你在此之前干过见不得人的事吗?R1、何晓辉住所住出租屋纵火案是你干的吗?C2、你在此之前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撒过谎吗?R2、是你用汽油点燃了何晓辉所住出租屋吗?I3、你是死者蒋国英的丈夫吗?C3、你在此之前跟公安机关撒过谎吗?R3、你说你没有用汽油点燃何晓辉所住出租屋是实话吗?I4、你读过初中吗?关联性多目标:I1、你叫李代华吗?I2、你是四川营山县人吗?R1、关于何晓辉所住出租屋纵火一案你愿如实回答我的问题吗?I3、你希望我的测试结果是错误的吗?R2、何晓辉所住出租屋是你用汽油点燃的吗?C1、你曾经干过见不得人的事吗?I4、你是死者蒋国英的丈夫吗?R3、何晓辉所住出租屋的火是你放的吗?R4、你知道是谁放的火吗?C2、你曾经跟公安机关撒过谎吗?编题5广州北车辆段“8.8”盗窃案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北站车辆段保卫室的保险柜里,存放有该车辆段属下各部门的流动资金。
每天下班时各股室,车间将资金锁在自己单位的小铁皮盒里,交到保卫室锁入保险柜。
保卫室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
1999年8月8日(星期日),当天负责值班的保卫室干部钟永生(男,51岁,8月6日晚至8月9日凌晨当值)擅自离岗,上午开车进广州市内办事,直到晚上10时许回到办公室时,发现办公室的门和放保险柜的储物室门虚掩着,推门进去发现保险柜被打开,柜前地面上有几个被撬开的小铁皮盒。
钟当即报告该保卫室主任陈家胜和车辆段主管安全保卫工作的副段长李英杰。
李、陈速赶到现场,并通知了在家的其余两名保卫干部一起到现场查看。
第二天李副段长里令各存钱部门清理,发现被盗现金13万余元,另有部分私人存放的金首饰、存折、股金证、债券等财物,用信封装好放在铁箱里。
车辆段遂向广州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报案。
刑警现场勘察发现,办公室内外门锁和保险柜门锁均无撬压破坏痕迹,也无仿配钥匙开启的痕迹。
保险柜内原共放有各部门装钱的小铁皮盒14个,均用挂锁锁上。
被人拿出7个放在了保险柜前的地上,其中6个被撬开,其余7个仍在保险柜内未被撬。
经检验,小铁盒系被类似钢丝钳和螺丝刀的两种工具所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