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客》《问刘十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3.49 KB
- 文档页数:1
【原文】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阅读问题】
20.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答:
21.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答:
【阅读答案】
20.(2分)示例: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来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评分说明:语言生动,抓住“闲敲”一词即可。
21.(2分)不能。
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评分说明:回答“不能”给1分,第二问大意正确给1分。
篇一:问刘十九白居易阅读答案1.题目中的问,其实就是的委婉说法。
2.一、二句以绿描绘新酒的清醇,以红描绘火炉的形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1.邀请 2.这两个形容词意在营造待客的环境,渲染、烘托一种优美、温馨的气氛,表达主人邀请朋友的诚意。
3.《问刘十九》是邀请人喝酒的小诗。
虽然简短,而景与情相得益彰。
请说说诗中的景和情是如何完美结合的。
答:诗中写景,有新酿的米酒,正架在炭火燃烧着的红泥小炉上,酒香四溢,再加上傍晚快要下雪的寒天,一热一冷,温馨亲切。
此种情境,相约友人,如何会不来?邀的真诚,来的高兴,定会一醉方休。
全诗更透出两人的友谊比美酒还要醇厚。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诗人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刘十九,名不详。
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有句唯共嵩阳刘处士,可知其为河南登封人。
有人以为即隐居庐山的刘轲。
十九,兄弟间的排行。
【译诗】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细小如蚁。
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是用红泥烧制成的。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是否能和我来共饮这一杯酒?赏析:《问刘十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
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
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问刘十九》。
诗从开门见山地点出酒的同时,就一层层地进行渲染,但并不因为渲染,不再留有余味,相反地仍然极富有包蕴。
读了末句能饮一杯无,可以想象,刘十九在接到白居易的诗之后,一定会立刻命驾前往。
于是,两位朋友围着火炉,忘形到尔汝地斟起新酿的酒来。
也许室外真的下起雪来,但室内却是那样温暖、明亮。
生活在这一刹那间泛起了玫瑰色,发出了甜美和谐的旋律这些,是诗自然留给人们的联想。
由于既有所渲染,又简练含蓄,所以不仅富有诱惑力,而且耐人寻味。
它不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使人真正身心俱醉的。
专题3:七年级课外诵读诗词一、【2020·山东临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二、【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请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景物描写的句子。
3.品味“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敲”字的妙处。
三、【2019年中考四川攀枝花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
5.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2019年中考湖北孝感卷】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6.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______。
7.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五、【2019年中考贵州毕节卷】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幽篁”“深林”“明月”这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图景?9.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为什么却不觉得孤独?六、【2019年中考湖北咸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约客》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已经过了午夜约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看着灯花一朵一朵落下。
1、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运用叠字“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
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2、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当时待客时悠然而略显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
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
3、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①“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
②“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4、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时令)、什么时间的什么。
《约客》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答案)《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已经过了午夜约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看着灯花一朵一朵落下。
1、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运用叠字“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
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2、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当时待客时悠然而略显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
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
3、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①“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
②“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4、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时令)、什么时间的什么景物?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前两句描绘的是江南初夏(梅雨季节)夜晚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
以闹衬静,烘托出单调、寂静的气氛,为下文写诗人约客不至时的心情作了铺垫。
5、“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主人公当时的动作、神情和心理。
已经深夜时分,约好的客人却没有到来。
诗人一只手拖着下颌,两眼呆呆地凝视着火红的灯花,另一只手随便拿起一枚棋子,随意地敲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直把灯花震落下来。
唉,这漫漫长夜该怎样度过呢?6、理解性默写:(1)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知识梳理(四)第一部分:知识梳理进阶提升1.意象的作用:(1) 营造画面、氛围或意境,奠定情感基调,进而为叙事或抒情服务(2) 具有象征义、比喻义、借代义等深层含义(3) 衬托人物形象(4) 作为线索贯穿全诗,或为下文的事件、抒情铺垫蓄势(5) 使诗歌内容充实,语言优美2.句子的作用首联:(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
(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
(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
(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
(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
(6)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
(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中间联:(1)过渡,承上或启下(2)伏笔,铺垫(3)转换话题(“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如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
“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
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尾联:(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3.形象的作用1. 诗人自我形象。
在抒情诗中,直接抒情,引人共鸣2. 作品中塑造的客观人物。
在叙事诗中,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观念。
第二部分:精讲精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一)南乡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
(2分)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2分)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答案】1.从“思乡”二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思乡小词。
[古诗⽂阅读]赵师秀《约客》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阅读]赵师秀《约客》阅读练习及答案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落灯花。
1、“闲敲棋⼦落灯花”中“敲”字⽤得好,请简述理由。
是⼀个细节描写,写出了诗⼈约客久候不到,内⼼⼗分焦燥的⼼情。
’2、诗歌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烘托出什么样的氛围?写出了江南梅⾬季节的夏夜之景,⾬声不断,蛙声⼀⽚。
读来使⼈如⾝临其境,仿佛细⾬就在⾝边飘,蛙声就在⾝边叫。
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20XX—019学年度第⼀学期⽣物教研组⼯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轮课程改⾰为抓⼿,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
努⼒实现教学创新,改⾰教学和学习⽅式,提⾼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教研、教改⼒度,深化教学⽅法和学习⽅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物教学⾃如化教学⽅法和⾃主化学习⽅式。
主要⼯作⼀、教研组建设⽅⾯:、深⼊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的学习⽅式,提⾼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先要控制学⽣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夫。
()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培养组内⽼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作。
⼆、常规教学⽅⾯:加强教研组建设。
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作的重点。
专题25《约客》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与朋友相约,朋友却久不至的情况呢?那个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有一位诗人就遇到这种情况,他还把等待的心情写成了一首诗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歌吧!二、目标1、反复品读古诗,抓文眼,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诗句大意。
2、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有感情地朗读。
3、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三、原文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四、注释《约客》:选自《清苑斋集》。
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黄梅时节: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
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
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处处蛙:到处是蛙声。
灯花: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
五、诗意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灯花。
六、赏析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前二句对仗工整(对偶),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黄梅”、“雨”、“池塘”、“蛙声”,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
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
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
“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
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七、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13.诗歌赏析。
(5分)
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问刘十九①
(唐)白居易
绿蚁②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①刘十九:刘十九乃白居易堂兄刘禹铜,两人常有
应酬。
②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两首小诗都写的是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邀请老朋友来倾诉衷
肠。
它们无论是写声,还是绘色,都十分精妙,给读者一种
身临其境、悦目怡神之感。
细细品读,回答下面问题。
(1)简析《约客》中写雨声、蛙声、棋子声的作用。
(2分) 答:雨声、蛙声写景中以声写静,烘托出了当时周遭的清静;棋子声看似百无聊赖,实则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窗外之景并融
入其中的独得之乐。
(2)《问刘十九》这首小诗在色彩的配置上很有特色,试
对“绿”“红”“雪”三字的表现力作简要赏析。
(3分)答:“绿”字描绘出新熟家酒的淡绿和浑浊粗糙,引发读者
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