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人教版 必修一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课件 大气受热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4.84 MB
- 文档页数:57
第二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1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2.两个过程3.两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4.主要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判断1.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 √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 )3.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
( × )4.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 √ )探究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嫦娥五号”探测器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器。
其计划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样返回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到-183℃。
1.请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注太阳辐射、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大气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答案2.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什么作用?答案削弱作用。
3.大气对近地面有什么作用? 答案 保温作用。
4.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________。
答案 地面5.据此简要分析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答案 月球表面无大气。
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面,使其温度很高;夜晚无大气逆辐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月球表面散失热量多,使其温度很低。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
具体图解如下:燃煤污染对雾霾天气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改善空气质量,2017年北京煤改电新增18.9万户。
下图为“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知识清单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热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2.两个过程[微思考]为什么同一纬度的地方“高处不胜寒”?提示气温的高低取决于大气获得能量的多少,而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来自地面辐射。
因此,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知识清单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热量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传递过程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微思考]为什么阴天时的气温日较差小于晴天时的气温日较差?提示阴天时,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
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夜晚气温较高。
因此阴天气温日较差较小。
大气削弱作用弱则保温作用也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呈正相关,即削弱作用弱则保温作用也弱,如青藏高原上空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度大,但保温作用也弱,因此青藏高原上气温不高。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的同时也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而夜晚因没有太阳辐射,因此大气不再有削弱作用,只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提示一是秋冬季节气温较低,二是晴天晚上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当温度低到0 ℃以下时,就会出现霜冻。
任务清单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情境探究[情境] 交通信号灯是指挥交通运行的信号灯,一般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
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交通红绿灯,它美丽而又醒目。
然而,当我们提出为什么要用红绿灯作交通指示灯?而又为什么偏偏规定为红灯停绿灯行呢?请小组合作探究蕴藏着的科学道理。
提示波长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掉,绿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短,所以绿光比红光容易被散射掉,而红光相对表现出较强的穿透能力,若遇上不好的天气,可使驾驶人员首先看到红灯,从而提醒驾驶员尽早减速以保证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