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等级数据中心规范对标表格
- 格式:xlsx
- 大小:15.58 KB
- 文档页数:4
针对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定义了四个级别:T1数据中心:基本型T1数据中心可以接受数据业务的计划性和非计划性中断。
要求提供计算机配电和冷却系统,但不一定要求高架地板、UPS或者发电机组。
如果没有UPS或发电机系统,那么这将是一个单回路系统并将产生多处单点故障。
在年度检修和维护时,这类系统将完全宕机,遇紧急状态时宕机的频率会更高,同时操作故障或设备自身故障也会导致系统中断。
T2数据中心:组件冗余T2数据中心的设备具有组件冗余功能,以减少计划性和非计划性的系统中断。
这类数据中心要求提供高架地板,UPS和发电机组,同时设备容量设计应满足N+1备用要求,单路由配送。
当重要的电力设备或其他组件需要维护时,可以通过设备切换来实现系统不中断或短时中断。
T3数据中心:在线维护(全冗余系统)T3级别的数据中心允许支撑系统设备任何计划性的动作而不会导致机房设备的任何服务中断。
计划性的动作包括规划好的定期的维护、保养、元器件更换、设备扩容或减容、系统或设备测试等等。
大型数据中心会安装冷冻水系统,要求双路或环路供水。
当其他路由执行维护或测试动作时,必须保证工作路由具有足够的容量和能力支撑系统的正常运行。
非计划性动作诸如操作错误,设备自身故障等导致数据中心中断是可以接受的。
当业主有商业需求或有充足的预算追加,T3机房应可以方便升级为T4机房。
T4数据中心:容错系统T4级别的数据中心要求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容量和能力规避任何计划性动作导致的重要负荷停机风险。
同时容错功能要求支撑系统有能力避免至少1次非计划性的故障或事件导致的重要负荷停机风险,这要求至少两个实时有效地配送路由,N+N是典型的系统架构。
对于电气系统,两个独立的(N+1)UPS是一定要设置的。
但根据消防电气规范的规定,火灾时允许消防电力系统强切。
T4机房要求所有的机房设备双路容错供电。
同时应注意T4机房支撑设备必须与机房IT设备的特性相匹配。
建筑定级建筑T1级别对于可能引起数据中心瘫痪的人为地或自然灾害不做任何建筑防护措施;设备区地面活荷载不小于7.2kPa,同时楼面另需满足1.2kPa的吊挂活荷载。
针对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定义了四个级别:T1数据中心:基本型T1数据中心可以接受数据业务的计划性和非计划性中断。
要求提供计算机配电和冷却系统,但不一定要求高架地板、UPS或者发电机组。
如果没有UPS或发电机系统,那么这将是一个单回路系统并将产生多处单点故障。
在年度检修和维护时,这类系统将完全宕机,遇紧急状态时宕机的频率会更高,同时操作故障或设备自身故障也会导致系统中断。
T2数据中心:组件冗余T2数据中心的设备具有组件冗余功能,以减少计划性和非计划性的系统中断。
这类数据中心要求提供高架地板,UPS和发电机组,同时设备容量设计应满足N+1备用要求,单路由配送。
当重要的电力设备或其他组件需要维护时,可以通过设备切换来实现系统不中断或短时中断。
T3数据中心:在线维护(全冗余系统)T3级别的数据中心允许支撑系统设备任何计划性的动作而不会导致机房设备的任何服务中断。
计划性的动作包括规划好的定期的维护、保养、元器件更换、设备扩容或减容、系统或设备测试等等。
大型数据中心会安装冷冻水系统,要求双路或环路供水。
当其他路由执行维护或测试动作时,必须保证工作路由具有足够的容量和能力支撑系统的正常运行。
非计划性动作诸如操作错误,设备自身故障等导致数据中心中断是可以接受的。
当业主有商业需求或有充足的预算追加,T3机房应可以方便升级为T4机房。
T4数据中心:容错系统T4级别的数据中心要求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容量和能力规避任何计划性动作导致的重要负荷停机风险。
同时容错功能要求支撑系统有能力避免至少1次非计划性的故障或事件导致的重要负荷停机风险,这要求至少两个实时有效地配送路由,N+N是典型的系统架构。
对于电气系统,两个独立的(N+1)UPS是一定要设置的。
但根据消防电气规范的规定,火灾时允许消防电力系统强切。
T4机房要求所有的机房设备双路容错供电。
同时应注意T4机房支撑设备必须与机房IT设备的特性相匹配。
建筑定级建筑T1级别对于可能引起数据中心瘫痪的人为地或自然灾害不做任何建筑防护措施;设备区地面活荷载不小于7.2kPa,同时楼面另需满足1.2kPa 的吊挂活荷载。
数据中心等级、规模划分要求
数据中心等级划分要求
4A级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应按容错系统配置;B级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应按冗余系统配置;C级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应按基本需求配置。
数据中心的规模划分
设计最大用电负荷,数据中心应划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数据中心的规模划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数据中心的规模划分
数据中心年均电能利用效率值应小于1.5;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年均电能利用效率值应小于1.4。
《数据中心通信设施标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级介绍一级数据中心:基本需求一级数据中心易受到一些有意识或无意识行为的影响而中断。
它有计算机配电和冷却系统,但可能没有活地板、UPS或发电机。
如果没有UPS 或发电机,那只能满足基本需求,没有冗余,且存在许多单点故障。
在进行维护时,系统停止运行。
紧急情况时可能发生中断。
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将引起数据中心运行中断。
系统构成:N二级数据中心:冗余结构有冗余结构的二级数据中心与一级数据中心相比不易受有意识或无意识行为的影响而发生中断。
二级数据中心有活地板、UPS或发电机,但各系统仅仅是(N+1)冗余配置,管线为单一回路。
重要线路或超出冗余部分的设备故障或维护时系统仍需中断。
系统构成:N+1三级数据中心:同时维持三级数据中心允许任何有计划行为,而且不会以任何方式影响计算机的运行。
有计划的行为包括维护、更换、增加、切除和测试设备、元件或系统。
例如对于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的冷却水系统,应采用两套独立的系统。
当对一条线路进行维护或测试时,另一条线路需要有足够的容量满足负荷需要。
误操作或设备故障仍有可能引起系统中断。
当商务证明增加保护功能是值得的时候,三级可升级到四级。
系统构成:N+2四级数据中心:容错结构四级数据中心允许对重要负荷进行任何有计划(不会中断系统)的操作。
容错功能至少能够顶住一次最严重的意外事故。
供配电方面要求有两套独立的UPS系统,每套为N+1冗余。
根据消防和电气安全规范的要求,需要有一个很明显的切断装置。
四级数据中心需要所有的计算机硬件有双路电源。
系统构成:2(N+1)一级数据中心供电系统 UPS+Gen Set(1ATS)图示:二级数据中心 Redundant UPS + Gen Sets图示:三级数据中心 System+ System-(2N)UPS+Gen Sets图示:四级数据中心 System+ System-2(N+1)UPS+Gen Sets图示:。
针对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定义了四个级别:T1数据中心:基本型T1数据中心可以接受数据业务的计划性和非计划性中断。
要求提供计算机配电和冷却系统,但不一定要求高架地板、UPS或者发电机组。
如果没有UPS或发电机系统,那么这将是一个单回路系统并将产生多处单点故障。
在年度检修和维护时,这类系统将完全宕机,遇紧急状态时宕机的频率会更高,同时操作故障或设备自身故障也会导致系统中断。
T2数据中心:组件冗余T2数据中心的设备具有组件冗余功能,以减少计划性和非计划性的系统中断。
这类数据中心要求提供高架地板,UPS和发电机组,同时设备容量设计应满足N+1备用要求,单路由配送。
当重要的电力设备或其他组件需要维护时,可以通过设备切换来实现系统不中断或短时中断。
T3数据中心:在线维护(全冗余系统)T3级别的数据中心允许支撑系统设备任何计划性的动作而不会导致机房设备的任何服务中断。
计划性的动作包括规划好的定期的维护、保养、元器件更换、设备扩容或减容、系统或设备测试等等。
大型数据中心会安装冷冻水系统,要求双路或环路供水。
当其他路由执行维护或测试动作时,必须保证工作路由具有足够的容量和能力支撑系统的正常运行。
非计划性动作诸如操作错误,设备自身故障等导致数据中心中断是可以接受的。
当业主有商业需求或有充足的预算追加,T3机房应可以方便升级为T4机房。
T4数据中心:容错系统T4级别的数据中心要求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容量和能力规避任何计划性动作导致的重要负荷停机风险。
同时容错功能要求支撑系统有能力避免至少1次非计划性的故障或事件导致的重要负荷停机风险,这要求至少两个实时有效地配送路由,N+N是典型的系统架构。
对于电气系统,两个独立的(N+1)UPS是一定要设置的。
但根据消防电气规范的规定,火灾时允许消防电力系统强切。
T4机房要求所有的机房设备双路容错供电。
同时应注意T4机房支撑设备必须与机房IT设备的特性相匹配。
建筑定级建筑T1级别对于可能引起数据中心瘫痪的人为地或自然灾害不做任何建筑防护措施;设备区地面活荷载不小于7.2kPa,同时楼面另需满足1.2kPa的吊挂活荷载。
到底什么是数据中心分级?我咋不知道呢!展开全文谈到数据中心(DC),了解什么是数据中心分级,以及它们对IT组织有何影响有帮助。
这里首先简要说明什么是数据中心分级,数据中心分级告诉人们数据中心的等级,以及它们的价值所在。
什么是数据中心分级?数据中心分级是按照潜在基础设施性能(正常运行时间)排列数据中心的一种标准方法。
数据中心由1至4分为四级,等级高的数据中心潜在正常运行时间高于等级低的数据中心。
以下是正常运行时间协会(Uptime Institutes)目前公认的四个数据中心等级,以及每一级的正常运行时间和可用性。
1级 (基础能力)1级数据中心包括服务器位于大型设施中的独立办公室或大型隔间中。
1级DC需要专门空间放置所有IT系统 (服务器机房可以包括加锁的门,也可以不包括)、调节输入功率防止峰压损坏设备的不间断电源(UPS)、保证24x7x365不间断运行的空调设备,以及长时间断电期间维持设备运行的发电机。
2级 (冗余能力)2级数据中心包含1级DC的所有特征。
同时,还包含部分局部冗余电源和制冷组件(电源和制冷系统非完全冗余)。
2级DC的要求高于1级,提供一定程度电源和制冷额外保障避免处理中断。
3级 (可并行维护DC)3级DC包含1级和2级数据中心的所有特征。
3级数据中心要求用于DC的任何电源和制冷设备可以进行停机维护,不影响IT处理。
所有IT设备必须配备连接不同UPS的双电源。
这样,当一个UPS电源掉线时,不会损坏服务器或中断网络连接。
还必须配置冗余制冷系统,以便当一个制冷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另一系统为房间制冷。
3级DC不采用容错配置,因为它们可以共享不同的组件,如位于数据中心外部的供电公司电力线和外部制冷系统组件。
4级 (容错)4级DC包含1、2和3级DC的所有功能。
此外,所有4级电源和制冷组件均采用2N完全冗余配置,也就是说,所有IT组件配有两个不同的市电电源、两个发电机、两个UPS系统、两个配电单元(PDU)和两个由不同电力公司供电(二次供电) 的制冷系统。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数据中心绿色分级(G1-G5)A.1 分级要求
A.2 绿色评级
由以上项目的总得分,按照以下分级方法,可得到该数据中心对应的绿色等级,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分级(F1-F5)
B.1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分级要求
评价指标权重划分如表B.1所示。
表B.1 评价指标权重划分表
对服务商各维度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后得出各维度分数,根据以下分级方法,得到该数据中心服务能力评价结果如表B.2所示。
表B.2 评价结果分级表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数据中心可用性分级(U1-U5)C.1 供配电分级要求
如表C.1所示,为供配电分级要求。
表C.1 供配电系统分级表
C.2 空调分级要求
如表C.2所示,为空调分级要求。
表C.2 空调系统分级表
C.3 设备和环境监控系统分级要求
如表C.3所示,为设备和环境监控系统分级要求。
表C.3 设备和环境监控系统分级表
C.4 网络布线分级要求
如表C.4所示,为网络布线分级要求。
表C.4 网络布线分级表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数据中心安全性分级(S1-S3)D.1 数据中心安全性分级要求
数据中心安全性分级要求如表D.1所示。
表D.1 数据中心安全性分级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数据中心分级浅谈数据中心分级⒈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成为组织和企业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处理和保护数据资源,数据中心的分级体系逐渐被引入。
本文将深入探讨数据中心分级的相关概念、原则和具体实践。
⒉数据中心分级概述⑴定义数据中心分级是基于数据的敏感性和业务需求,将数据中心按照不同的安全等级进行划分和管理的过程。
⑵目的数据中心分级的目的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组织内部和外部对于数据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需求。
⑶分级标准数据中心的分级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敏感性、业务重要性、法规合规要求、技术和设施条件等。
⒊数据中心分级原则⑴逐级递进原则数据中心的分级应当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进行逐级递进划分,高级别数据中心具备更严格的安全要求和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
⑵需求匹配原则数据中心的分级应当与组织或者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匹配,需求分析是确定数据中心分级的重要依据。
⑶合规性原则数据中心的分级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的安全合规标准,确保数据中心运营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⑷持续改进原则数据中心分级体系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以保持与时俱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⒋数据中心分级体系⑴一级数据中心一级数据中心是组织或企业的核心数据中心,承载了最重要、最敏感的数据和业务,具备最高级别的安全要求和最高水平的技术支持。
一级数据中心通常具备多重防护措施和高可用性架构。
⑵二级数据中心二级数据中心是一级数据中心的备份和辅助,承载部分重要、部分敏感的数据和业务。
二级数据中心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要求较高,需要与一级数据中心具备一定的可信互联。
⑶三级数据中心三级数据中心是组织或企业的分布式数据中心,承载一部分业务和数据。
三级数据中心的安全要求相对较低,但依然需要满足数据保护和备份的基本要求。
⑷四级数据中心四级数据中心通常是组织或企业的边缘节点,承载较为简单的业务和数据。
四级数据中心的安全要求相对较低,但需要满足基本的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机房等级分类及标准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一般含有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存储设备等关键设备。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DataCenterInfrastructure)是指为确保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和装置能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而设计配置的基础工程,也称机房工程(FacilitySiteEngineering),数据中心机房工程的建设不仅要为数据中心中的系统设备运营管理和数据信息安全提供保障环境,还要为工作人员创造健康适宜的工作环境。
数据中心机房包含的范围太大,有银行、电信业的大的数据中心,也有企业自用的小机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机房的建设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果不分级,规范遇到的最大问题将是可操作性。
数据中心机房等级分类按照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数据中心可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A、B、C三级。
A级为容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A级是最高级别,主要是指涉及国计民生的机房设计。
其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像国家气象台;国家级信息中心、计算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部门;大中城市的机场、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银行总行等属A级机房。
B级为冗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B级定义为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一定的社会秩序混乱和一定的经济损失的机房。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级医院;大中城市的气象台、信息中心、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电力调度中心、交通(铁路、公路、水运)指挥调度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体育比赛场馆;省部级以上政府办公楼等属B级机房。
在不同行业中,数据中心的建设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议题。
由于不同行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和使用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数据中心的建设标准也会有所差异。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会深入探讨不同行业的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比较它们的异同,并就此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1. 电力需求在不同行业中,对于电力的需求是不同的。
举例来说,在金融行业,对于电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因为金融交易需要随时保持在线,不能有任何停顿。
而在科技行业,对于电力的需求可能更注重高效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
数据中心的电力规划和设备配置也会因行业需求有所不同。
2. 安全性要求另一个不同行业间的差异在于安全性要求。
在医疗行业,由于数据中心存储的是患者的健康信息和医疗记录,因此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要求上可能更为严格。
而在娱乐行业,对于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可能更注重防火墙和网络安全,以避免版权盗版和数据泄露。
3. 网络带宽需求不同行业对于网络带宽的需求也不同。
在游戏行业,对于低延迟和高速传输的要求会更为突出,因为游戏玩家对于游戏画面的实时性和流畅度有极高要求。
而在制造业中,对于大数据传输和云评台的需求可能更为迫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监控。
总结回顾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行业对于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有着不同的需求和侧重点。
在金融行业,电力稳定性和安全性可能会是重点;在医疗行业,隐私保护和安全性可能更为重要;在科技行业,高效能源利用和网络带宽可能更为突出。
在建设数据中心时,应充分考虑各行业的需求,以满足不同行业的特殊要求。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标准和规划应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只有充分理解各行业的需求,并进行相应的定制化设计,才能更好地为不同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在未来,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比较将会更加复杂与多元化。
希望相关企业和组织能够在制定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时,更注重跨行业的经验交流和共享,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科技发展和行业需求。
数据治理数据标准对照表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然而,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进行高效的数据治理成为了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而数据标准对照表则是数据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数据标准对照表是一个用于记录、比对和管理数据标准的文档或工具。
它用于统一和规范数据的定义、格式、命名规则以及数据质量要求等方面的标准。
通过使用数据标准对照表,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身的数据资产,提高数据质量和一致性,降低数据管理的复杂性。
首先,数据标准对照表有助于建立一套共同的语言和术语体系。
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团队往往使用各自独立的术语和定义,导致数据交流和共享变得困难。
通过制定数据标准对照表,企业能够就相关术语和定义达成一致,提高跨部门协作效率。
其次,数据标准对照表能够帮助企业保持数据一致性和规范性。
在数据收集、存储和处理过程中,不同的系统和应用程序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定义和使用数据。
这种数据的不一致性会导致信息的混乱和不准确,进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
通过使用数据标准对照表,企业可以确保数据在不同的系统和应用程序中得到一致地表示和使用,提高数据质量和决策的准确性。
此外,数据标准对照表还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原有的数据标准可能需要进行更新和修改。
使用数据标准对照表,企业可以方便地追踪和管理数据标准的变更,确保数据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
最后,数据标准对照表是数据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文档和工具,它对于数据治理的全面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制定和使用数据标准对照表,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自身的数据资源,提高数据质量、一致性和可用性,降低数据风险和成本。
综上所述,数据标准对照表是数据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共同的语言和术语体系,保持数据一致性和规范性,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
在实施数据治理策略的过程中,企业应重视数据标准对照表的制定和使用,以提升数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数据中心机房的等级及其分级的依据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一般含有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存储设备等关键设备.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DataCenterInfrastructure)是指为确保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和装置能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而设计配置的基础工程,也称机房(FacilitySiteEngineering),数据中心机房工程的建设不仅要为数据中心中的系统设备运营管理和数据信息安全提供保障环境,还要为工作人员创造健康适宜的工作环境.数据中心机房的等级及其分级的依据在国内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2)中主要从机房选址、建筑结构、机房环境、安全管理及对供电电源质量要求等方面对机房分级,可分为A(容错型)、B(冗余型)、C(基本型)三个级别。
在美国标准TIA-942《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中主要是根据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可用性(Availability)”、“稳定性(Stability)”和“安全性(Security)”分为四个等级:TierI,TierII,TierIII,TierIV。
其中这四个等级可用性的划分是源于美国标准TheUptimeInstitute,Inc。
的《IndustryStandardTierClassi?cationsDe?neSiteInfrastructurePerformance》(《采用分类等级的方式定义场地基础设施性能的工业标准》),在该标准中,美国TheUptimeInstitute依据工程需求与实践,提出了场地基础设施的分类等级的体系框架,针对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期望达到“五个九”即99。
999%的系统应用可用性的需求,提出了要与之相匹配的机房场地基础设施(电源配电、暖通空调、以及其他的相关系统)的可用性等级指标。
在TIA—942标准中数据中心各等级的特性及要求根据TIA—942标准,数据中心机房可分为四级:由“等级TierI”没有冗余部件组成的系统(可提供99.671%的可用性)到“等级TierIV”有冗余部件(能够故障容错)和实现不间断维修的系统(可提供99.995%的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