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环扎治疗宫颈功能不全70例
- 格式:pdf
- 大小:266.31 KB
- 文档页数:2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手术时机选择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刘晶【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手术时机选择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诊的行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5例选择在孕期12~18周时手术的为A组,25例选择在孕期18~28周时手术的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A组术后妊娠至足月比例(72.00%)明显高于B组(28.00%),P<0.05;妊娠至28~37周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A组妊娠<28周比例(15.00%)明显低于B组(41.00%),P<0.05;A组手术成功率为80.00%,明显高于B 组的52.00%,P<0.05.结论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能够有效预防流产,提高胎儿存活率,改善妊娠结局.且在孕周12~18周行宫颈环扎术为最佳手术时机.【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06【总页数】2页(P37-38)【关键词】宫颈环扎术;宫颈功能不全;时机选择;妊娠结局【作者】刘晶【作者单位】沈阳市妇婴医院妇产科,辽宁沈阳1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3.4宫颈功能不全是指在孕中期由于宫颈内纤维组织减少或断裂,峡部括约肌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出现的宫颈口松弛、无痛性扩张症状。
可能引起胎膜早破、不成熟胎儿娩出,造成妊晚期流产或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1]。
宫颈环扎术是通过人为固定发生病变扩张的宫颈,从而达到延长妊娠期,降低早产率及妊晚期流产率的治疗目的[2]。
目前,临床上对于采用宫颈环扎术改变宫颈功能不全妊娠结局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有相关研究表明,宫颈环扎术的治疗效果与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密切关系[3]。
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分析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手术时机选择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报道如下。
宫颈环扎术与宫颈机能不全自然流产持续发生3次或以上称为习惯性流产,宫颈机能不全是造成习惯性流产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所谓宫颈机能不全,就是指在没有宫缩的状况下,子宫颈由于解剖或功效缺点而不能维持妊娠至足月。
典型的临床体现为孕中、晚期的宫颈无痛性扩张,伴有妊娠囊膨入阴道。
不予纠正则重复发生流产。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惯用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胎儿的成活率。
一、造成宫颈机能不全的病因重要涉及先天性宫颈发育不良和创伤所致宫颈损伤。
宫颈由结缔组织及平滑肌构成,其中结缔组织占85%,平滑肌占15%。
结缔组织重要由胶原纤维构成,弹性强,对妊娠宫颈起到括约肌的功效。
先天性宫颈发育不良患者,重要由于构成宫颈的胶原纤维减少,在妊娠中期子宫峡部伸长扩张形成子宫下段,羊膜囊及胎儿重力使宫颈逐步缩短,宫颈在无腹痛状况下开大,继而发生晚期流产及早产。
外科创伤见于分娩造成的宫颈裂伤、宫颈扩张过快、宫颈锥切术或LEEP术后。
宫颈管损伤造成宫颈括约功效的完整性受损。
锥切术后与否引发宫颈机能不全,与锥切术后颈管的长短有关。
二、宫颈机能不全的诊疗宫颈机能不全的诊疗重要依靠妊娠中期重复自然流产或早产史和经阴B超测量宫颈内口宽度、宫颈长度。
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非孕黄体期宫颈扩张器探查宫颈内口宽度,这些办法都没有通过严格的科学验证。
1.病史:含有明确的宫颈损伤史或者妊娠中期重复自然流产史,流产多发生在相似的孕周,且无明显腹痛和宫缩、产程进展很快,发病前病人常仅感盆腔压迫感、粘液分泌增加。
有些患者即使有过多次中孕自然流产或早产史,但认真询问病史,普通是先有胎膜早破,随即是数小时乃至数天后出现规律腹痛,甚至需要应用催产素才干诱发宫缩。
造成这类患者流产或早产的因素可能是胎膜早破,并非宫颈机能不全。
2.查体:妊娠中期无明显的腹痛而宫颈内口开大 2cm以上,宫颈管缩短并第 1 页共5 页 1软化,特别是软化更为重要。
有时羊膜囊已突出宫颈口外。
孕前经阴道子宫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研究宫颈环扎术是现如今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围产结局。
宫颈环扎术可以分为两种术式,一种为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另外一种为经腹部宫颈环扎术。
经阴道宫颈环扎术缝扎位置低,手术失败率高,提升缝扎位置易造成胎膜受损;经腹部宫颈环扎术缝扎位置偏高,手术成功率高,但手术需开腹操作,手术难度系数高,容易引起出血。
本文重点探讨了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术式操作简单便捷,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孕前;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环扎术(cervical cerclage)主要是指使用无创伤缝合术缩小宫颈管内口用以预防早产与晚期流产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
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又被称为子宫颈口松弛症或子宫颈内口闭锁不全[1],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早产、中期与晚期重复性流产,宫颈机能不全是引起早产与中晚期流产的重要因素,宫颈机能不全主要是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和后天损伤引起,是妊娠中晚期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不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则会反复发生。
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治疗方法,能够加固松弛的宫颈内口,延长妊娠时间,进而达到防治中晚期流产与早产的发生的目的,提升围产儿存活率。
1. 宫颈环扎术定义Shirodkar 与McDonald于1955年初次提出了采用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由于该手术操作简单便捷,手术效果良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Benson 和Durfee 于1965 年初次提出了经腹腔宫颈环扎术,该手术有利于提高围产儿成活率,其手术操作复杂,容易造成手术损伤。
经腹腔宫颈环扎术适用于严重子宫颈机能不全经阴道宫颈环扎术缝合手术失败、子宫颈先天性短小或缺失、子宫颈有伤痕或没有办法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而且需要行预防性子宫颈内口环扎的患者。
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对60例患者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手术操作简单易学,现总结分析如下。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3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宫颈环扎术对不同孕周产妇宫颈出现机能不全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30例宫颈出现机能不全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孕14至18周的17例产妇,其胎儿的存活率达到93.8%,孕18至22周的7例产妇,其胎儿的存活率达到86.7%,余下孕22至28周的6例产妇,其胎儿的存活率仅63.7%。
其中择期手术共20例,有18例胎儿存活,其存活率达到90.0%,有10例急诊手术,共7例胎儿存活,其存活率仅70.0%,差异显著(p<0.05)。
结论产妇宫颈环扎最佳时间应选择妊娠的14至18周。
而对宫颈环扎需采取预防性实施,在急诊情况下予以手术,具有较高的失败率。
目前宫颈环扎术作为对宫颈的机能不全进行治疗唯一的手术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并且手术的时间较短,对患者具有较小的创伤,而且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针对孕周出现延长产妇,能够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具有显著效果,为防治早产以及流产比较可靠的方法,应予推广。
【关键词】机能不全;宫颈;宫颈环扎术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4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11-02产妇宫颈出现机能不全能够引起习惯性流产,也为早产的原因,其临床特点主要多发生产妇妊娠的特定月份,常无明显宫缩样的腹痛,其胎儿及胎胞则迅速完整的娩出[1,2]。
本文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30例宫颈出现机能不全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观察应用宫颈环扎术对不同孕周产妇宫颈出现机能不全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30例宫颈出现机能不全产妇临床资料,产妇年龄最大为36岁,最小为22岁,其平均年龄为27.7岁,孕14至18周的有17例,孕18至22周的有7例,孕22至28周的有6例。
宫颈机能不全是指在未达到足月妊娠前宫颈展平、宫颈管扩张。
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中期妊娠习惯性流产以及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1]。
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治规范,宫颈环扎术是目前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唯一手术方式和有效方式[2-3],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可将宫颈环扎术分为预防性环扎和紧急性环扎。
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9月107例于该院行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宫颈环扎术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该院行宫颈环扎术的107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2方法1.2.1宫颈机能不全诊断标准目前宫颈机能不全诊断仍缺乏金标准[1],2014年美国妇产科协会指南定义为在排除其他导致晚期自然流产或早产的因素后,由于子宫颈功能失调而造成的孕中阶段流产问题,不过并未DOI:10.16662/ki.1674-0742.2021.07.044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分析黄晓兰,赵航,许华玲陆军第73集团军医院妇儿科妇科病区,福建厦门361000[摘要]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9月107例于该院行宫颈环扎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预防性宫颈环扎组(92例)和紧急性宫颈环扎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既往孕产次、术时孕周、术后妊娠结局。
结果107例患者于妊娠11~24+6周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
107例患者99例未失访,未失访患者中预防性宫颈环扎组流产率较紧急性宫颈环扎组低(9.52%vs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410,P<0.05),预防性宫颈环扎组足月产率较紧急性宫颈环扎组高(89.29%vs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7.601,P<0.05)。
结论宫颈环扎术是当下处理宫颈机能不全的积极手段,预防性宫颈环扎术跟紧急手术相比,其具备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护理本文总结了18例宫颈功能不全患者行宫颈环扎术的护理经验,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卧床休息,合理用药,预防感染,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
本组18例患者中,1例流产,1例32周早产,16例妊娠至足月,效果良好。
标签:宫颈功能不全;宫颈环扎术;护理宫颈功能不全主要是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和后天损伤所致,是造成反复晚期流产和早产的主要疾病之一[1]。
往往在妊娠中期宫颈管缩短,宫口扩张,羊膜囊膨出或破裂,进而流产或早产,给孕妇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防止胎盘剥离出血,延长孕周,从而降低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
我院对18例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宫颈环扎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4月~2009年9月我院对18例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宫颈环扎术,年龄26~36岁,平均32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3例;孕次3~7次;流产时间为13~27周;宫颈环扎时间为14~20周。
本组18例患者中,1例因术后宫缩过强、药物抑制无效而流产,1例32周胎膜早破而早产,16例保胎至妊娠足月。
1.2 手术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取膀胱截石位,10号丝线U形缝合法环扎宫颈。
出针线与进针线之间的缝线套以橡胶管保护黏膜,结扎松紧度以4号扩张器可通过宫颈管为宜。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本组患者既往均有习惯性流产史,患者及家属求子心切,手术更加重心理负担,担心手术效果,所以更易发生紧张、恐惧心理。
因此,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讲解手术的方法、目的和意义,向其介绍成功案例,解除其精神顾虑,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1.2 术前准备患者常规行阴道分泌物检查,阳性者予以对症治疗,待复查结果阴性后再行手术。
术前阴道准备,阴道冲洗3 d,每天2次。
术前3 d抬高臀部(抬高臀部15~20 cm)静卧。
宫颈环扎术失败案例分析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积极探讨了宫颈环扎术治疗失败可能存在的的原因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以期为相关手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标签:宫颈环扎术;案例分析宫颈环扎术作为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主要方式,沿用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
其目的是為了增加宫颈的承受力,避免宫颈管受胎儿重力的作用而进一步扩张,延长孕周,避免再次流产或早产,改善妊娠结局。
本研究分析了宫颈环扎术患者失败案例,对宫颈环扎术患者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宫颈环扎术失败案例孕妇,胡xx,女,23岁,已婚,农民。
LMP:2014-03-25,因“G5P115+5周孕,宫颈内口松弛”于2014年07月15日在我院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手术顺利,术后予以抗炎、卧床休息1周后回家休息。
既往足月孕阴道试产后剖宫产一次,人流一次,2013年一年内两次中孕(4+月)均自然流产。
于2014年09月01日因“停经22+3周,阴道少许流液4+小时”再次入住我院妇产科。
妇检:阴道内有清水样白带,宫颈口可见羊膜囊突出,未破,宫颈内口环扎线部分滑脱。
入院后予以头低臀高位,抗炎、对症、支持治疗5天后,妇检:羊膜囊仍突出于宫颈口外,宫颈极薄,随时可能发生胎膜早破,导致不可避免的流产。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后放弃保胎治疗,行拆线及人工破膜引产,1天后分娩一死男婴,分娩后给予抗炎及缩宫治疗,4天后治愈出院。
2宫颈环扎术失败可能存在的原因2.1宫颈过短,肌层发育极为不良患者宫颈过短,与正常妊娠相比缩短30%以上,肌层发育极为不良。
正常情况下妊娠中期和晚期子宫颈口处于关闭状态,对胎膜有保护作用,使胎膜保持完整性。
宫颈过短是发生自发性流产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在妊娠3个月时宫颈长度越短,那么发生自发性流产的危险度越高。
宫颈长度≤15mm的孕妇,在妊娠20周前检查出宫颈过短的孕妇发生自发性流产比例高于妊娠20-24周检查出宫颈过短的孕妇[1]。
宫颈过短导致自发性流产的原因可能是感染机会增加、固有防御机制在怀孕早期不能形成、羊水破裂[2]。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研究作者:刘新菊来源:《特别健康·下半月》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环扎术治疗不同孕周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和择期手术或急诊手术的治疗效果分析。
方法:对 58 例不同孕周宫颈机能不全者施行宫颈环扎术,观察妊娠结局。
结果 32 例孕 l4~l8 周病人,胎儿存活率为93.8%,ll 例孕 l8~22 周病人,胎儿存活率为86.7%,6 例孕 22~28 周病人,胎儿存活率为 63.7%。
择期手术组 44例,胎儿存活 37 例,存活率为 90.9%。
急诊手术组 l4 例,胎儿存活 8 例,存活率为 7l.4%。
两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宫颈环扎的时间选择妊娠 l4~l8 周为宜。
对宫颈环扎最好预防性实施,急诊情况下手术,失败率很高。
【关键词】宫颈环扎术;宫颈机能不全;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007-01宫颈机能不全是引起习惯性流产或早产的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 0.l%~2.0%[l]。
宫颈机能不全所致的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特点是为多发生在妊娠的同一月份,没有明显的宫缩样腹痛,胎儿或胎胞即迅速完整娩出。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主要方法之一。
2010 年 l 月~2012 年 l2 月我院应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病人 58 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 年 l 月~2012 年 l2 月在我院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者共有 58 例,年龄23~37 岁,平均 28.8 岁,孕 l4~18 周 32例,孕 18~22 周 l5 例,孕 22~28 周 ll 例。
本组病人中,既往有反复流产者 39 例,有早产病史者 l0 例,8 例有孕足月分娩史。
有宫颈锥切史者2 例。
B 超检查均未发现单、双角子宫、中隔子宫、鞍状子宫等子宫畸形,排除胎儿及胎盘异常等。
收稿日期:2020-06-09通讯作者:许张晔ә基金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Y 0443作者简介:周秀静(1990-),女,汉族,浙江温州人,本科,主治医师㊂研究方向:早产的相关分析㊂ 文章编号:1004-4337(2020)10-1429-03 中图分类号:R 714.7 文献标识码:A㊃临床科研分析㊃不同孕周施行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效果观察ә周秀静1 许张晔2 徐海霞3(1.温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妇产科温州32500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 温州325000;3.温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温州325000)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孕周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临床效果㊂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125例宫颈机能不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周的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所有患者均行宫颈环扎术治疗,比较不同孕周患者手术疗效以及不同手术时机手术治疗效果㊂结果:不同孕周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分娩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孕周<14周患者胎儿存活率显著低于ȡ14周患者,流产率比较<14周患者达到32.0%,高于其他孕周患者(P <0.05),有统计学意义;孕22~28周早产率达到45.8%,高于其他孕周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手术时机疗效比较急诊手术组胎儿存活率㊁足月妊娠率最低,分别为89.1%㊁64.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结论:孕14~18周是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行宫颈环扎术的最佳时机,择期行宫颈环扎术效果显著,应予以重视㊂关键词: 不同孕周; 宫颈环扎术; 宫颈机能不全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20.10.003宫颈机能不全主要指的是孕中期㊁晚期出现的早期宫颈无痛性扩张现象,多伴随妊娠囊膨入阴道㊁子宫峡部括约肌能力降低[1],容易引发胎膜早破㊁早产等,直接影响母婴生命健康㊂目前,临床针对宫颈机能不全多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为了解不同孕周及不同时机宫颈环扎术的临床效果,收集宫颈机能不全孕妇病例125例,均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现对研究结果予以如下汇报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纳入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对该时间段内我院125例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进行分析㊂其中,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1.22ʃ3.14)岁;孕周<14周25例,孕周14~18周51例,孕周18~22周25例,孕周22~28周24例㊂存在反复流产史45例,存在早产病史15例,有宫颈锥切史14例,有胚停史16例,既往发生异位妊娠6例㊂统计学软件对不同孕周患者年龄㊁身高㊁体质量等基线资料进行处理,结果为P >0.05,两组差异较小可进行对比分析(表1)㊂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诊断及超声检查均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3];(2)患者临床资料及病史㊁检查记录等资料完善,检查前均告知患者,患者已了解且同意加入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㊂排除标准:(1)经诊断合并心肝肾疾病或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2)神志不清或精神障碍患者;(3)存在麻醉药物过敏史或手术禁忌症患者;(4)合并纵膈子宫㊁鞍状子宫等子宫畸形患者;(5)存在胎儿异常或胎盘异常患者;(6)存在语言交流沟通障碍㊁听力障碍或无法配合研究者㊂1.2 方法术前所有患者均行B 超检查,排除胎儿畸形,准确测量子宫颈内口宽度㊁子宫颈管长度,对宫缩患者采用宫缩抑制剂,必须保证患者宫缩情况消失后才可行手术;术前采用臀高位让患者静卧3~5d,直到患者脱垂的羊膜囊完全缩回子宫内;严格检查患者阴道内局部内环境,主要有白带常规及血常规等㊂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手术体位宜采用膀胱截石位,对外阴阴道予以消毒,将膀胱排空,在阴道拉钩作用下,使得宫颈充分暴露,针对存在羊膜囊脱出患者,先在手指上裹上盐水纱布,朝向宫颈内口位置进行轻轻上推,采用无齿卵圆钳对宫颈前后唇进行钳夹,与此同时向下方牵拉㊂采用双股10号慕丝线圆针,从膀胱下沟位置进针,需要避开膀胱组织,进针方向为1点钟位置,深度以达到宫颈肌层2/3位置,出针位置为11点钟处;然后依次完成10点进针8点出针㊁7点进针5点出针㊁4点进针2点出针,需要注意的是操作中应避开3点㊁9点位置,避免对子宫动脉下行支产生损伤㊂两针之间均采用长度为0.5c m 的硅胶管隔开,降低缝线操作对宫颈的切割力㊂最后选择阴道前穹隆位置完成打结,宫颈口遗留一小指尖位置,确保4号H e g a r 扩张器能够顺利通过㊂尾线留3c m ,拆线时方便牵拉㊂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在统计学软件S P S S 20.0上计算㊂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 检验分析,采用(x ʃs )表示;配对资料采用配对t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标准α=0.05㊂当P <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不同孕周手术效果比较不同孕周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分娩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孕周<14周患者胎儿存活率显著低于ȡ14周患者,流产率比较<14周患者达到32.0%,高于其他孕周患者(P <0.05),有统计学意义;孕22~28周早产率达到45.8%,高于其他孕周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㊂㊃9241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年第33卷第10期表1不同孕周手术效果比较组别例数分娩孕周(周)存活率(%)足月妊娠率(%)早产率(%)流产率(%) <14周2533.28ʃ7.5217(68.0)*11(44.0)6(24.0)8(32.0)* 14~18周5134.12ʃ6.7345(88.2)30(58.8)15(29.4)6(11.8) 18~22周2533.14ʃ7.6421(84.0)13(56.0)8(32.0)4(16.0) 22~28周2434.52ʃ5.4520(83.3)9(37.5)11(45.8)*4(16.7) F/χ2/1.0487.8531.4470.3929.075P/0.3150.0320.2730.1920.012 2.2不同手术时机妊娠结局比较表2不同手术时机妊娠结局比较(%)组别例数存活率(%)足月妊娠率(%)早产率(%)流产率(%)择期手术组6457(89.1)41(64.1)16(25.0)7(10.9)应激手术组3528(80.0)17(48.6)11(31.4)7(20.0)急诊手术组2618(69.2)5(19.2)13(50.0)8(30.8)χ2/6.74414.25317.5454.645P/0.0320.0010.0010.0313讨论通常妊娠14周前宫颈处于敏感期,是流产的高发阶段,而妊娠22周后手术易引起宫腔感染,导致早产,因此14~18周被认为是宫颈环扎术最佳时机㊂患者应早期治疗,在妊娠14~18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宫颈管长度>2.5c m㊁宫颈内口松弛度<一指松,环扎术治疗后的效果最为理想㊂有研究表明对于这类患者孕14~18周是宫颈环扎术的最佳时机㊂过早手术可能因胎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手术刺激易诱发流产,太晚则可能失去手术时机,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升㊂本研究孕22~28周早产率达到45.8%,高于其他孕周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孕22~28周实施手术治疗容易导致缺血性脑病㊁酸中毒㊁贫血等的发生,诱发多脏器功能受损㊂宫颈环扎术手术时机包括择期㊁应激以及急诊手术,紧急状态下实施手术成功率低,容易引起显性绒毛膜羊膜炎等疾病,诱发宫缩,增加流产风险㊂而择期手术则是在宫颈尚未发生改变情况下进行预防性手术治疗,选择最佳孕龄阶段,成功率高㊁效果显著㊂此次研究择期手术组患者在手术孕周㊁分娩孕周以及术后延长妊娠周数方面与应激手术组㊁紧急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时机疗效比较急诊手术组胎儿存活率㊁足月妊娠率最低,分别为89.1%㊁64.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现了择期手术治疗的优越性㊂综上所述,针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宫颈环扎术治疗疗效确切,在孕14~18周进行手术效果最佳,建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行择期手术治疗,对于中期妊娠治疗不及时应积极保胎,通过急诊手术进行补救,提升妊娠结局㊂参考文献1彭丽,张桂萍,淡新义.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5):37~40. 2贾亮,刘玉侠,潘艳艳.非孕期极简式腹腔镜宫颈环扎术与孕期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临床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11):1450~1453;1480.3张婷婷,应小燕,许波群.宫颈环扎术治疗中期妊娠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19(10):922~924; 928.4吕晓兰,蔡建芳,王文吉,等.改良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16例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11(9):71 ~73.5程晓彤,刘岩松,史玉林.非孕期与孕期腹腔镜下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比较[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9,41 (5):426~432.E f f e c t o fC e r v i c a l C e r c l a g e i nD i f f e r e n tG e s t a t i o n a lW e e k s o nC e r v i c a l I n s u f f i c i e n c yZ h o uX i u j i n g1,X uZ h a n g y e2,X uH a i x i a3(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b s t e t r i c s a n dG y n e c o l o g y,N o.3C l i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 W e n z h o u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W e n z h o u325000;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b s t e t r i c s,N o.2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 W e n z h o u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W e n z h o u325000;3.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b s t e t r i c s a n dG y n e c o l o g y,W e n z h o uP e o p l e'sH o s p i t a l,W e n z h o u325000)㊃0341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 V o l.33N o.102020收稿日期:2019-07-18ә课题:2017年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院本课题(编号:Z Y Z 201709) 作者简介:黄建梅(1982-),女,汉族,福建泉州人,硕士,主管护师㊁讲师㊂研究方向:内科护理教师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㊂ 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oo b s e r v et h ec l i n i c a l ef f e c to f c e r v i c a l c e r c l ag e i nd i f f e r e n t g e s t a t i o n a lw e e k s .M e th o d s :125p r e g n a n tw o m e nwi t h c e r v i c a l i n s u f f i c i e n c y w h ow e r e a d m i t t e d t o a h o s p i t a l f r o mJ a n u a r y 2018t oD e c e m b e r 2019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g e s t a t i o n a l w e e k s ,t h e p a -t i e n t s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f o u r g r o u p s .A l l p a t i e n t sw e r e t r e a t e dw i t h c e r v i c a l c e r c l a g e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s u r -g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 i nd i f f e r e n t g e s t a t i o n a lw e e k sw e r e c o m p a r e d .R e s u l t s :T h e r ew a s n o s i g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d e l i v e r y w e e k s o f p a t i e n t s a t t h ed i f f e r e n t g e s t a t i o n a lw e e k sa f t e ro p e r a t i o n (P >0.05).T h e f e t a l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 g e s t a t i o n a lw e e k s <14w e e k s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o w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 ge s t a t i o n a lw e e k s ȡ14w e e k s ,a n dt h ea b o r t i o nr a t eof t h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g e s t a t i o n a lw e e k s <14w e e k sw a s 32.0%,hi g h e rt h a nt h a to ft h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o t h e r g e s t a t i o n a lw e e k s ,w i t hs t a t i s t i c a ls i gn i f i c a n c e (P <0.05).T h e p r e t e r mb i r t h r a t e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 g e s t a t i o n a l w e e k s 22~28w a s 45.8%,h i g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 o t h e r g e s t a t i o n a l w e e k s (P <0.05).T h e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a n d f u l l -t e r m p r e g n a n c y r a t e o f t h e e -m e r g e n c y o p e r a t i o n g r o u p w e r e t h e l o w e s t (89.1%a n d64.1%,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a m o n g t h e t h r e e g r o u p s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n i f i c a n t .C o n c l u s i o n :14~18w e e k so f g e s t a t i o n i s t h eb e s t t i m e f o r c e r v i c a l c e r c l a g e i n p r e g n a n tw o m e n w i t hc e r v i c a l i n s u f f i c i e n c y .T h ee f f e c to fs e l e c t i v ec e r c l a g ei ss i g n i f i c a n ta n d s h o u l db e p a i d a t t e n t i o n t o .K e y w o r d s d i f f e r e n t g e s t a t i o n a lw e e k s ;c e r v i c a l c e r c l a g e ;c e r v i c a l i n s u f f i c i e n c y 文章编号:1004-4337(2020)10-1431-03 中图分类号:R 692.9 文献标识码:A㊃临床科研分析㊃肾移植后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机制ә黄 建 梅(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漳州363000)摘 要: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及机制㊂方法:将肾移植受者分为P T D M 组和N -P T D M 组,比对各指标值与肾移植后糖尿病发病关系㊂结果:术后4周,P T D M 组的A L T 水平明显高于N -P T D M 组㊂结论:移植受者术后4周A L T 水平与P T D M 的发病显著相关,这一现象会增加P T D M 的发生率㊂关键词: 糖尿病; 肾移植术后; 胰岛素抵抗; 影响研究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20.10.004移植后糖尿病(p o s tt r a n s pl a n t a t i o n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P T D M )是肾移植后常见的代谢并发症,与2型糖尿病具有相似的病理生理学特征㊂本研究通过观察肾移植后患者的各指标变化对P T D M 的影响,探讨P T D M 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为肾移植后糖尿病预防以及制定移植后个体化方案提供临床依据㊂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从2010年1月~2016年10月入住某三甲医院肾内科的患者,按照纳入㊁排除标准筛选后剩余237例,其中女53例,男184例,平均年龄(37.58ʃ8.96)岁㊂本临床试验项目已通过该医院伦理委员会报备审批,病人及其亲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 方法1.2.1 P T D M 定义依据目前我国采用的WHO (1999)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㊂1.2.2 肾移植后治疗方案(1)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术后采用F K 506+吗替麦考酚酯(骁悉)或F K 506+骁悉+泼尼松三联方案,部分患者联合环孢素(C S A )㊂参照‘中国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指南“规范,结合每位患者的自身情况,将血药浓度维持在治疗窗内㊂(2)血糖控制方案:血糖高时给予胰岛素静脉滴注,转出监护病房后如血糖仍不达标,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皮下注射㊂1.3 统计分析采用S P S 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㊂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 ʃs )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 i s h e r 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各生化指标变化趋势分析时,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㊂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 o g i s t i c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㊂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㊃1341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年第33卷第10期。
孕前环扎治疗宫颈功能不全70例
发表时间:2018-01-29T13:58:03.5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2期作者:张娟
[导读] 还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做好围手术期严密监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升手术操作能力,以提升手术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西安市临潼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陕西西安 710600)
【摘要】目的:探讨孕前环扎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共14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孕前治疗性宫颈环扎术,n=70)与对照组(紧急治疗性宫颈环扎术,n=70)。
对比两组妊娠结局及胎儿存活情况。
结果:研究组足月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存活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颈功能不全采用孕前环扎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颈功能不全;孕前治疗性宫颈环扎术;紧急治疗性宫颈环扎术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111-02
宫颈功能不全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宫颈内口松弛。
该病诱发因素较多,包括孕期孕妇体内雌激素暴露、既往手术创伤,会引发早产、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
当前,临床上多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经腹或经阴道施治的成功率均较高,且能提升妊娠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1]。
但是,临床上针对宫颈环扎术手术时机的选择仍存在较大争议。
本研究为深入探讨孕前环扎术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40例宫颈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共14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0例。
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均为单胎妊娠。
研究组年龄22~37岁,平均(32.5±2.5)岁;平均孕次(3.6±0.8)次,平均产次(1.8±0.7)次,平均流产次(3.1±0.4)次。
对照组年龄21~37岁,平均(32.4±2.2)岁;平均孕次(3.5±0.7)次,平均产次(1.8±0.5)次,平均流产次(3.0±0.5)次。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研究组均为孕前或孕早期证实,孕14~18周实施B超检查,显示宫颈内口呈现“漏斗状”,宫颈管在2.5cm以下,入院行孕前治疗性宫颈环扎术。
对照组患者表现出典型症状,宫颈扩张超过2cm,宫颈外口可见或未见胎囊等紧急情况,入院行紧急治疗性宫颈环扎术。
手术步骤:膀胱截石位,硬膜外麻醉,对宫颈内口松紧度和长度进行观察,判断环扎缝合部位与高度。
宫颈前后唇钳夹并向下牵拉,以双股10号线,在子宫内口水平穿过宫颈黏膜下层环绕宫颈四个象限缝合4针,使宫颈内口紧缩。
于阴道前穹隆打结,打结线留2~3cm,便于拆线。
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针对有宫缩者,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直至无宫缩;针对无宫缩者,预防性使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持续治疗3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足月产、早产、流产及胎儿存活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
以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计数资料组间率(%)对比应用χ2检验。
P<0.05表示两组资料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妊娠结局比较
研究组足月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对比[n(%)]
2.2 胎儿存活率比较
研究组新生儿存活率为78.6%(55/70),高于对照组的51.4%(36/7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P=0.001)。
3.讨论
宫颈功能不全是导致妊娠中期习惯性流产和早产的一个重要因素[2]。
该病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子宫颈内口纤维结缔组织断裂,降低子宫峡部括约功能,导致子宫颈内口出现的一系列病理性扩张和松弛[3]。
而且,进入妊娠中期后,受重力学等因素的影响,胎囊会经由扩张的子宫颈内口逐渐下垂,在自宫颈管内楔形嵌入,过早形成前羊水囊,致使子宫收缩,导致出现早产、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
当前,临床上多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目的是促使宫颈管张力提升,托举胎儿及其附属物的重量,防止子宫下段延伸,阻止宫颈口扩张,能提升围产儿存活率。
但是,临床上针对宫颈环扎术手术时机选择的争议较多。
一般认为,宫颈环扎术可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分成三种,即孕前宫颈环扎术、应急性宫颈环扎术、紧急性宫颈环扎术。
临床上有研究认为,宫颈环扎术最佳治疗时机为妊娠14~18周,能提升妊娠成功率和胎儿存活率[4]。
而过早实施手术(14周前),极易导致出现流产,过晚手术失败率较高。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孕妇孕龄的增加,会逐渐降低宫腔压力,致使宫颈部分扩张,导致手术治疗难度增加。
而且,手术时间过晚,还可能因术中过度刺激胎囊,增加胎囊破裂发生风险。
本研究中,孕前宫颈环扎组足月产率、新生儿存活率均高于紧急宫颈环扎术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孕前治疗性宫颈环扎能获得较紧急性宫颈环扎更为理想的效果。
此外,笔者还体会到,影响宫颈环扎术选择的因素还包括宫颈口张开程度。
有研究认为,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宫颈环扎术的最佳时机还包括宫颈口张开2cm以下[5]。
这主要是因为,宫颈口张开2cm以上时,羊膜囊极易向宫颈管及阴道凸起,影响手术成功率和胎儿成活
率。
此外,还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做好围手术期严密监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升手术操作能力,以提升手术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宫颈功能不全采用孕前环扎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漪,刘玉,聂爱若,等.宫颈环扎术治疗孕期宫颈功能不全35例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1):116-117.
[2]沈柯炜,周欢珍.孕前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7):903-905.
[3]李全香,杨娜,高艳华,等.孕前经阴道宫颈双重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6, 23(14):2141-2144.
[4]李全香,杨娜,严凤.孕前环扎在宫颈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7):912-915.
[5]李全香,严凤.不同宫颈长度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孕前宫颈环扎方法选择的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7,40(3):25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