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螺栓的基本介绍与计算
- 格式:pptx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5
高强螺栓锚固长度计算一、高强螺栓概述高强螺栓,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螺栓连接件。
它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机械等领域,起着固定和连接作用。
高强螺栓不仅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还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在许多重要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1.基本公式高强螺栓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为:L = (πD)^2 / 4πε其中,L表示锚固长度,D表示螺栓直径,ε表示混凝土的膨胀系数。
2.影响因素(1)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越高,允许的锚固长度越短。
(2)螺栓直径:螺栓直径越大,允许的锚固长度越长。
(3)锚固方式:不同锚固方式对锚固长度有不同要求。
例如,埋入式锚固的锚固长度相对较长,而粘结式锚固的锚固长度相对较短。
3.计算实例以一支直径为16mm的高强螺栓为例,根据公式计算:L = (π × 16mm)^2 / 4π × 1 × 10^-5 = 0.0001936m根据规范,16mm直径的高强螺栓允许的锚固长度为0.0001936m。
三、注意事项1.计算锚固长度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确保工程安全。
2.在实际施工中,锚固长度不得小于计算值,以确保螺栓的稳定性能。
3.不同工程结构、不同用途的高强螺栓,其锚固长度计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计算公式。
四、总结高强螺栓的锚固长度计算是工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高强螺栓的概述、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对大家在实际工程中计算高强螺栓锚固长度有所帮助。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10.9高强度螺栓扭矩系数一、概述10.9高强度螺栓是一种常用于重载结构中的螺栓,其性能指标以及扭矩系数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10.9高强度螺栓的扭矩系数计算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10.9高强度螺栓的定义10.9高强度螺栓是指符合ISO898-1标准的高强度螺栓,通常由碳素钢或合金钢制成。
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抗剪强度,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载荷的结构连接。
三、扭矩系数的计算方法10.9高强度螺栓的扭矩系数是指在拧紧过程中施加在螺栓上的扭矩与其预紧力之比。
计算扭矩系数的公式如下:$$ K_t = \\frac{T}{F_p} $$其中,K t为扭矩系数,T为扭矩值,F p为预紧力。
四、扭矩系数的意义扭矩系数反映了螺栓在拧紧过程中所受到的力学应力状态,是评价螺栓连接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理选择和控制扭矩系数可以确保螺栓连接的安全可靠性,减少螺栓断裂的风险。
五、扭矩系数的影响因素影响10.9高强度螺栓扭矩系数的因素包括螺纹摩擦系数、螺栓几何形状、螺纹填料等。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六、注意事项1.在计算扭矩系数时,应准确测量扭矩值和预紧力,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2.拧紧螺栓时,必须使用专用扭矩扳手,避免超出设计要求的扭矩数值。
3.定期检测螺栓的扭矩系数,及时调整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螺栓,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七、结论10.9高强度螺栓的扭矩系数对于结构连接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合理计算和控制扭矩系数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10.9高强度螺栓的扭矩系数。
高强度螺栓基本知识高强度螺栓的知识高强度螺栓在生产上全称叫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一般不简称为高强螺栓。
根据安装特点分为:大六角头螺栓和扭剪型螺栓。
其中扭剪型只在10.9级中使用。
根据高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分为:8.8级和10.9级。
其中8.8级仅有大六角型高强度螺栓,在标示方法上,小数点前数字表示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屈强比即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极限抗拉强度实测值之比。
8.8级的意思就是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800MPa,屈强比为0.8;10.9级的意思就是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000MPa,屈强比为0.9。
结构设计中高强度螺栓直径一般有M16/M20/M22/M24/M27/M30,不过M22/M27为第二选择系列,正常情况下选用M16/M20 /M24/M30为主。
高强度螺栓在抗剪设计上根据设计要求分为:高强度螺栓承压型和高强度螺栓摩擦型。
摩擦型的承载能力取决于传力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和摩擦面数量,喷砂(丸)后生赤锈的摩擦系数最高,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受施工水平影响很大,很多监理单位都提出能否降低标准来确保工程质量。
承压型的承载能力取决于螺栓抗剪能力和栓杆承压能力的最小值。
在只有一个连接面的情况下,M16摩擦型抗剪承载力为21.6~45.0kN,而M16承压型抗剪承载力为39.2~48.6 kN,性能要优于摩擦型。
在安装上,承压型工艺要简单一些,连接面仅需清除油污及浮锈。
沿轴杆方向抗拉承载力,在钢结构规范中写的很有意思,摩擦型设计值等于0.8倍预拉力,承压型设计值等于螺杆有效面积乘以材料抗拉强度设计值,看起来似乎有很大区别,实际上两个值基本一致,我一直不太明白规范为什么要这么写,采用的都是同一种材料为何要用两种表达方式计算同一个数值?在同时承受剪力和杆轴方向拉力时,摩擦型要求是螺栓承受的剪力与受剪承载力之比加上螺杆承受轴力与受拉承载力应力比之和小于1.0,承压型要求是螺栓承受的剪力与受剪承载力之比的平方加上螺杆承受轴力与受拉承载力比的平方之和小于1.0,也就是说在同种荷载组合情况下,相同直径的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在设计上的安全储备要高于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
一、什么是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栓(High-Strength Friction Grip Bolt),英文直译为:高强度摩擦预紧螺栓。
在日常沟通中,我们把它称为‘高强度螺栓’,仅仅是简略了‘摩擦’和‘预紧’。
但是,却造成了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对高强度螺栓基本定义的误解。
误区一:材料等级超过8.8级的螺栓,就是“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栓和普通螺栓的核心区别并不在于使用材料的强度,而是受力的形式。
两者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施加预紧力,并利用静摩擦力抗剪。
二、为什么叫高强度螺栓按照GB50017,计算单个普通螺栓(B类)8.8级和高强度螺栓8.8级抗拉及抗剪强度。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看到,相同等级的情况下,普通螺栓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设计值都要大于高强度螺栓。
那么,高强,高强!到底强在哪里了?为回答这一个问题,必须从两种螺栓的设计工作状态入手,研究其弹塑性变形的规律,并理解‘设计破坏’时的极限状态。
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工作状态下应力应变曲线如下图所示。
‘设计破坏’时的极限状态普通螺栓的‘设计破坏’:螺杆本身发生超过设计允许的塑性变形,或者直接被剪断。
普通螺栓连接,开始承受剪力前连接板间就会发生相对滑移,继而螺栓杆和连接板接触,发生弹塑性形变,承受剪力。
高强度螺栓的‘设计破坏’:被连接的两个零件之间静摩擦力被克服,两个接触面发生相对滑移,‘设计上’即认为破坏。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力首先承受剪力,当荷载增大到摩擦力不足以抵抗剪力,静摩擦力被克服,连接板发生相对滑移(极限状态)。
请注意!此时虽然已被破坏,但螺栓杆与连接板发生接触,依然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弹、塑性形变,承受剪力。
误区二:高强度螺栓的承载能力高于普通螺栓,所以称为‘高强’?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已经知道:高强度螺栓抗拉和抗剪的设计强度均低于普通螺栓。
高强的本质是:正常工作时,节点不允许发生任何相对滑移,即:弹、塑性变形小,节点刚度大。
因此,在给定设计节点荷载的情况下,用高强度螺栓设计的节点并不能节省螺栓使用数量,但是其变形小,刚度大,安全储备高。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一、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1、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性能由图3.5.2中可以看出,由于高强度螺栓连接有较大的预拉力,从而使被连板叠中有很大的预压力,当连接受剪时,主要依靠摩擦力传力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抗剪承载力可达到1点。
通过1点后,连接产生了滑解,当栓杆与孔壁接触后,连接又可继续承载直到破坏。
如果连接的承载力只用到1点,即为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如果连接的承载力用到4点,即为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
2、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性能高强度螺栓在承受外拉力前,螺杆中已有很高的预拉力P,板层之间则有压力C,而P与C维持平衡(图3.6.1a)。
当对螺栓施加外拉力Nt,则栓杆在板层之间的压力未完全消失前被拉长,此时螺杆中拉力增量为ÄP,同时把压紧的板件拉松,使压力C减少ÄC(图3.6.1b)。
计算表明,当加于螺杆上的外拉力Nt为预拉力P的80%时,螺杆内的拉力增加很少,因此可认为此时螺杆的预拉力基本不变。
同时由实验得知,当外加拉力大于螺杆的预拉力时,卸荷后螺杆中的预拉力会变小,即发生松弛现象。
但当外加拉力小于螺杆预拉力的80%时,即无松弛现象发生。
也就是说,被连接板件接触面间仍能保持一定的压紧力,可以假定整个板面始终处于紧密接触状态。
但上述取值没有考虑杠杆作用而引起的撬力影响。
实际上这种杠杆作用存在于所有螺栓的抗拉连接中。
研究表明,当外拉力Nt≤0.5P时,不出现撬力,如图3.6.2所示,撬力Q大约在Nt达到0.5P 时开始出现,起初增加缓慢,以后逐渐加快,到临近破坏时因螺栓开始屈服而又有所下降。
由于撬力Q的存在,外拉力的极限值由Nu下降到N'u。
因此,如果在设计中不计算撬力Q,应使N≤0.5P;或者增大T 形连接件翼缘板的刚度。
分析表明,当翼缘板的厚度t1不小于2倍螺栓直径时,螺栓中可完全不产生撬力。
实际上很难满足这一条件,可采用图3.5.7所示的加劲肋代替。
在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由于高强度螺栓连接受拉时的疲劳强度较低,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外拉力不宜超过0.5P。
用高强度钢制造的,或者需要施以较大预紧力的螺栓,皆可称为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栓多用于桥梁、钢轨、高压及超高压设备的连接.这种螺栓的断裂多为脆性断裂.应用于超高压设备上的高强度螺栓,为了保证容器的密封,需要施以较大的预应力。
关于高强度螺栓的几个概念1.按规定螺栓的性能等级在8.8级以上者,称为高强度螺栓.现国家标准只罗列到M39,对于大尺寸规格,特别是长度大于%10~15倍的高强度螺栓,国内生产尚属短线。
高强螺栓与普通螺栓区别高强度螺栓就是可承受的载荷比同规格的普通螺栓要大。
普通螺栓的材料是Q235(即A3)制造的。
高强度螺栓的材料35#钢或其它优质材料,制成后进行热处理,提高了强度。
两者的区别是材料强度的不同。
从原材料看:高强度螺栓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
高强螺栓的螺杆、螺帽和垫圈都由高强钢材制作,常用 45号钢、40硼钢、20锰钛硼钢、35CrMoA等。
普通螺栓常用Q235(相当于过去的A3)钢制造。
从强度等级上看:高强螺栓,使用日益广泛。
常用8.8s和10.9s两个强度等级,其中10.9级居多。
普通螺栓强度等级要低,一般为4.4级、4.8级、5.6级和8.8级。
从受力特点来看:高强度螺栓施加预拉力和靠摩擦力传递外力。
普通螺栓连接靠栓杆抗剪和孔壁承压来传递剪力,拧紧螺帽时产生预拉力很小,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高强螺栓除了其材料强度很高之外,还给螺栓施加很大预拉力,使连接构件间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垂直于螺杆方向有很大摩擦力,而且预拉力、抗滑移系数和钢材种类都直接影响高强螺栓的承载力。
根据受力特点分承压型和摩擦型.两者计算方法不同。
高强螺栓最小规格M12,常用M16~M30,超大规格的螺栓性能不稳定,设计中应慎重使用。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和承压型连接的区别:高强螺栓连接是通过螺栓杆内很大的拧紧预拉力把连接板的板件夹紧,足以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连接的整体性和刚度,当受剪力时,按照设计和受力要求的不同,可分为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和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两种,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极限状态不同,虽然是同一种螺栓,但是在计算方法、要求、适用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一、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1、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性能2、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性能在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由于高强度螺栓连接受拉时的疲劳强度较低,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外拉力不宜超过0.5P。
当需考虑撬力影响时,外拉力还得降低。
二、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要求1、高强度螺栓预拉力的建立方法为了保证通过摩擦力传递剪力,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P的准确控制非常重要。
针对不同类型的高强度螺栓,其预拉力的建立方法不尽相同。
(1大六角头螺栓的预拉力控制方法有:①力矩法一般采用指针式扭力(测力扳手或预置式扭力(定力扳手。
目前用得多的是电动扭矩扳手。
力矩法是通过控制拧紧力矩来实现控制预拉力。
拧紧力矩可由试验确定,应使施工时控制的预拉力为设计预拉力的1.1倍。
当采用电动扭矩搬手时,所需要的施工扭矩Tf为:式中P f—施工预拉力,为设计预拉力1/0.9倍;k—扭矩系数平均值,由供货厂方给定,施工前复验;d—高强度螺栓直径。
为了克服板件和垫圈等的变形,基本消除板件之间的间隙,使拧紧力矩系数有较好的线性度,从而提高施工控制预拉力值的准确度,在安装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时,应先按拧紧力矩的50%进行初拧,然后按100%拧紧力矩进行终拧。
对于大型节点在初拧之后,还应按初拧力矩进行复拧,然后再行终拧。
力矩法的优点是较简单、易实施、费用少,但由于连接件和被连接件的表面和拧紧速度的差异,测得的预拉力值误差大且分散,一般误差为±25%。
②转角法先用普通扳手进行初拧,使被连接板件相互紧密贴合,再以初拧位置为起点,按终拧角度,用长扳手或风动扳手旋转螺母,拧至该角度值时,螺栓的拉力即达到施工控制预拉力。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安装需用特制的电动扳手,该扳手有两个套头,一个套在螺母六角体上;另一个套在螺栓的十二角体上。
拧紧时,对螺母施加顺时针力矩,对螺栓十二角体施加大小相等的逆时针力矩,使螺栓断颈部分承受扭剪,其初拧力矩为拧紧力矩的50%,复拧力矩等于初拧力矩,终拧至断颈剪断为止,安装结束,相应的安装力矩即为拧紧力矩。
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计算螺栓是机械工程中常用的紧固件,分为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
本文将分别介绍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一、普通螺栓的计算与应用普通螺栓是一种由螺杆和螺母组成的紧固件。
在结构设计中,普通螺栓主要用于连接板材、钢构件和混凝土等部件。
普通螺栓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可拆卸性。
1.螺栓的强度计算普通螺栓的强度计算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剪切强度、拉伸强度和附加强度。
(1)剪切强度:螺栓受到的剪切力通过螺栓的剪切面传递,其强度计算公式为:Shear strength = Φ A s F v /γ m2其中,Φ是调整系数,一般取0.85;As是剪切面积;Fv是剪切强度;γm2是部分安全系数。
(2)拉伸强度:螺栓受到的拉力通过螺栓的拉伸面传递,其强度计算公式为:Tensile strength = Φ A s F u /γ m1其中,Fu是螺栓的抗拉强度。
(3)附加强度:螺栓可能受到的附加载荷,如振动载荷、冲击载荷等,通过附加强度考虑,一般采用安全余量法。
2.螺栓的刚度计算螺栓连接的刚度对于结构体的整体刚度具有重要影响。
在螺栓的刚度计算中,主要考虑螺栓的弹性变形。
螺栓的刚度计算公式为:k=(ks+kb)/n其中,n是螺栓剪切面的个数,ks是螺栓剪切刚度,kb是螺母的刚度。
3.螺栓的应用普通螺栓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工程等领域。
在建筑中,普通螺栓常用于连接钢构件和混凝土构件。
在机械工程中,普通螺栓常用于连接各种机械部件,如轴承、传动装置等。
二、高强度螺栓的计算与应用高强度螺栓是一种具有更高强度和抗疲劳性能的紧固件,通常用于对紧固连接有更高要求的地方,如大型机械设备、桥梁等。
1.螺栓的强度计算与普通螺栓不同,高强度螺栓的强度计算需要考虑预紧力的影响。
(1)剪切强度:高强度螺栓的剪切强度计算与普通螺栓相似,但需要将预紧力考虑在内。
(2)拉伸强度:高强度螺栓的拉伸强度也需要考虑预紧力,其计算公式为:Tensile strength = (A s F pk)/(γ m1 + γ m2)其中,F pk是螺栓的预紧力。
在现实中我们会经常看高强度螺栓会与垫圈、螺母链接在一起使用,高强度螺栓一般不会单独使用,使用垫圈的作用是分散螺母所承受的压力,螺母则是需要和高强度螺栓一起使用。
那知道高强度螺栓长度是怎样计算的吗?现在就简单的介绍一下高强度螺栓长度的计算方法。
高强度螺栓连接必须严格控制螺栓的长度,所以需要清楚是怎样出计算螺栓长度。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长度为螺头下支承面至螺尾切口处的长度;对高强大六角头螺栓应该再加一个垫圈的厚度。
在使用扭矩扳手安装螺栓前必须校正,其扭矩误差不得大于±5% ,合格后方准使用。
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误差不得大于±3% 。
高强度螺栓螺杆长度=2个连接端板厚度+一个螺帽厚度+2个垫圈厚度+3个丝口长度。
高强度螺栓长度一般计算式如下:
L=L''+△L
其中△L=M+NS+3P
式中L—高强度螺栓的长度;
L''—连接板层总厚度;
△L—附加长度(mm),即紧固长度加长值;
M—高强螺母公称厚度;
N—垫圈个数,扭剪型高强度螺栓为1个,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为2个
S—高强度垫圈公称厚度
P—螺纹的螺距。
3P意思是螺栓露出3个丝扣长度。
高强度螺栓的紧固长度加长值=螺栓长度-板层厚度。
一般按连接板厚加表L的加长值,并取5mm的整倍数。
要注意的是常用的高强度螺栓分为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和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两者的长度计算略有不同,要清楚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和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在计算中不同的地方,不要混淆了。
高强度螺栓初拧和终拧的计算方法
本文介绍了高强度螺栓初拧和终拧的计算方法。
初拧的计算公式为T0=0.065*pc*d,而终拧的计算公式为Tc=k*pc*d。
其中,K为高强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应在
0.110~0.150范围之内,其标准偏差应小于或等于0.010.Pc为
高强螺栓施工预应力,而d为高强螺栓螺栓杆直径。
在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六角强螺栓施工预应力和螺栓性能螺栓公称直径之间的对应关系。
初拧值通常为终拧值的一半左右。
对于扭剪型高强螺栓的拧紧,需要分为初拧、终拧。
对于大型节点,还需要进行复拧。
初拧、复拧和终拧的扭矩值参考下表。
在终拧时,可以通过目测拧掉螺栓尾部梅花头来判断是否合格。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证螺栓连接副的表面清洁,避免杂质进入。
其次,在拧紧螺栓时,应该采用交叉顺序,以保证力均衡。
最后,需要使用扭矩扳手进行拧紧,并在拧紧过程中逐步增加扭矩,以避免过度拧紧。
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栓是一种重要的连接元件,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其具有强度高、可靠性好的特点,适用于承受大扭矩和拉力的场合。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强度螺栓的概念、结构、材料、制造工艺和应用领域,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概念高强度螺栓是指经过热处理或添加合金元素等工艺处理,使之具有较高强度的螺栓。
相比于普通螺栓,高强度螺栓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和力矩,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材料,高强度螺栓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和极端条件下保持可靠的连接。
二、结构和材料高强度螺栓通常由带有螺纹的柱形杆和螺母组成,其结构相对简单。
材料方面,常用的高强度螺栓材料有碳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
碳钢高强度螺栓一般采用40Cr、45Cr和SCM435等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可加工性。
合金钢高强度螺栓中常用的材料有Cr-Mo合金钢和Cr-Ni-Mo-V合金钢等,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抗腐蚀性能。
不锈钢高强度螺栓一般采用316L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
三、制造工艺高强度螺栓的制造工艺涉及多个步骤,其中包括材料预处理、冷镦、热处理、螺纹加工和表面处理等。
首先,需要对螺栓材料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韧性。
随后,经过冷镦工艺,将材料锻造成具有螺纹的柱形杆。
然后,进行螺纹加工,将螺栓杆的表面形成螺纹结构,使其与螺母能够紧密连接。
最后,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高强度螺栓的抗腐蚀性能和表面硬度。
四、应用领域高强度螺栓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
在建筑、桥梁和地铁等大型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被用于连接各种结构件,如钢梁、钢柱和梁柱连接节点等。
在机械设备和汽车制造等领域,高强度螺栓被用于连接各种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等。
在电力设备和航空航天等行业,高强度螺栓被用于连接重要的设备和构件,以保证其安全可靠的运行。
五、注意事项在使用高强度螺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的高强度螺栓,根据实际载荷和力矩计算所需的螺栓强度等级。
一、螺栓的分类普通螺栓一般为4.4级、4.8级、5.6级和8.8级。
高强螺栓一般为8.8级和10.9级,其中10.9级居多。
二、高强度螺栓的概念根据高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分为:8.8级和10.9级。
其中8.8级仅有大六角型高强度螺栓,在标示方法上,性能等级小数点前的数字代表材料公称抗拉强度σb的1%,小数点后的数字代表材料的屈服强度σs与公称抗拉强度之比的10倍。
M20螺栓8.8性能等级公称抗拉强度σb=800MPa,最小抗拉强度σb=830MPa。
公称屈服强度σs=640 ,最小屈服强度σs=660。
(另外一种解释:小数点前数字表示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屈强比即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极限抗拉强度实测值之比。
8.8级的意思就是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800MPa,屈强比为0.8;10.9级的意思就是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000MPa,屈强比为0.9。
)抗拉强度也叫强度极限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
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
三、计算方法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F=σs*A,其中F为拉力(许用载荷),σs为材料抗拉强度,A为有效面积,有效面积为螺栓有效长度上直径最小处的横截面积。
M20的有效直径为Φ17,M20的有效横截面积为227mm^2 。
8.8级M20最小抗拉强度σb=830MPaF=830*227=188410N=188.41KN所以M20螺栓8.8性能等级最小抗拉力为188.41KN。
高强度螺栓扭矩标准一、引言。
高强度螺栓是工程结构中常用的连接元件,其扭矩标准的选择对于螺栓的安装和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强度螺栓扭矩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高强度螺栓的分类。
高强度螺栓按材质可分为碳钢和合金钢两种。
碳钢螺栓通常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制造,而合金钢螺栓则含有合金元素,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三、扭矩标准的选择原则。
1. 根据螺栓规格和材质选择合适的扭矩标准;2. 考虑螺栓的使用环境和受力情况,确定扭矩标准;3. 根据螺栓连接的零部件和结构特点,确定扭矩标准。
四、高强度螺栓扭矩标准的计算方法。
1. 根据螺栓规格和材质,查阅相关标准或手册,获取扭矩系数;2. 根据螺栓直径、螺纹间距等参数,计算出螺栓的摩擦系数;3. 结合螺栓的预紧力和受力情况,计算出实际需要施加的扭矩。
五、高强度螺栓扭矩标准的检测方法。
1. 使用扭矩扳手对螺栓进行扭矩施加,并通过扭矩表进行实时监测;2. 使用电子扭矩仪器进行扭矩标定和检测,确保扭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六、高强度螺栓扭矩标准的应用。
1. 在工程施工中,根据螺栓的规格和材质,按照标准要求施加扭矩,确保螺栓连接的安全可靠;2. 在设备维护和保养中,定期检查螺栓的扭矩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避免因扭矩不足或过大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七、结论。
高强度螺栓扭矩标准的选择和施加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工程技术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合理选择和施加扭矩,确保螺栓连接的质量和稳定性,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设施和人员的安全。
八、参考文献。
1. GB/T 3098.1-2010 六角头螺栓、螺母和平垫圈第1部分,产品等级A;2. GB/T 3098.2-2015 六角头螺栓、螺母和平垫圈第2部分,产品等级B;3. GB/T 1231-2006 螺栓连接用六角头螺栓和螺母;4. GB/T 3632-2008 六角头螺栓和螺母;5. GB/T 5780-2000 六角头螺栓;6. GB/T 5782-2000 六角头螺栓;7. GB/T 5783-2000 六角头螺母;8. GB/T 5784-2000 六角头螺母;9. GB/T 5787-2000 六角头螺栓;10. GB/T 5789-2000 六角头螺栓;11. GB/T 5791-2005 六角头螺栓;12. GB/T 5792-2005 六角头螺栓;13. GB/T 5793-2005 六角头螺母;14. GB/T 5794-2005 六角头螺母;15. GB/T 5796-2005 六角头螺栓;16. GB/T 5797-2005 六角头螺栓;17. GB/T 5798-2005 六角头螺栓;18. GB/T 5799-2005 六角头螺栓;19. GB/T 5800-2005 六角头螺栓;20. GB/T 5801-2005 六角头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