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69.00 KB
- 文档页数:18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分)1.某人用10牛的力在2秒钟内使物体移动了4米的距离,则()A. 他对物体所做的功一定是40焦B. 他对物体所做的功不一定是40焦C. 它的功率为20瓦D. 它的功率为80瓦2.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使弹簧秤的示数变为原来的,杠杆仍然平衡,可以()A. 增加两个钩码B. 减少三个钩码C. 把钩码向右移动一个格D. 把钩码向左移动一个格3.如图所示,小刚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物体匀速上升0.2m所用时间为1s,人拉绳的力F为1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B. 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90W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7%D. 匀速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变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吸盘挂钩悬挂重物是利用了大气压强B. 钢笔吸入墨水是利用了大气压强C. 火车站上,人要站在以外,是由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D. 如果没有重力,人们吃饭喝水都将变得无比困难5.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地点的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B. 大气压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C. 马德堡半球实验能够准确测量大气压的数值D. 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上方有大气压6.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
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A. 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惯性而受到撞击B. 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C. 头盔能减小人头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D. 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7.小明在饮料吸管中塞入一些细铁丝作为配重,并将一端封闭,制作了一只简易密度计;将其先后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当密度计静止时,两杯中液体深度相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密度计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更大B. 密度计的刻度线,越往上标注的密度值越大C. 密度计放入后,乙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更大D. 适当减小配重,可以增大该密度计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使测量结果更精确8.2020年5月24日,珠峰高程测量队为登顶珠峰,测定珠峰高度,部分队员动身前往海拔7028米的C1营地。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附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物理常识,说法正确的是()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B.一个中学生所受重力大约是45﹣70NC.我们当地的大气压强约为1000 PaD.一个标准大气压可支持的水柱高约为760 mm2.下列与流体压强有关的现象和应用中叙述正确的是()A.小轿车高速行驶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小于其重力B.吊扇在工作时,对天花板的拉力大于其重力C.高速行驶的列车产生的强大的气流会把靠近的人向外推倒D.平行于窗户的风吹过敞开的窗子时,窗帘会被吹向室内一侧3.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三次实验小车从斜面静止下滑的位置可以不同B.运动的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D.根据二次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4.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做得较宽B.刀刃做得很薄C.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D.大型平板拖车装有很多轮子5.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分别是()A.F甲=F乙=F丙p甲=p乙=p丙B.F甲<F乙<F丙p甲<p乙<p丙C.F甲<F乙<F丙p甲=p乙=p丙D.F甲=F乙=F丙p甲>p乙>p丙6.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变小B.不变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7.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笛卡尔D.牛顿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3、家庭常用的电吹风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下列电路中最符合电吹风工作要求的是()A. B.C. D.4、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5、某高校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在海面下作业,若它一直下潜,在此过程中()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6、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小球所受浮力F M<F N B.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C.敲击水瓶琴D.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8、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A. B.B.C. D.9、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10、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A.一定带正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1,L2的电阻之比为R1:R2=1:2,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A.2:1 B.1:2 C.3:2 D.2:3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1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14、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 和B的示数分别为()A.1N,0 B.0,1N C.2N,1N D.1N,1N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A.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A物体作变速运动C.vA >vB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2、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_________镜进行矫正.3、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 __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 (“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4、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5、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________(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如图所示,点S为光源,P为不透光的挡光板,下面为平面镜,试画出在P 的右侧能够看到S的像的范围.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附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与 1N 力大小相当的是()A.一头大象受到的重力B.一只蚂蚁受到的重力C.两只鸡蛋受到的重力D.一个小孩受到的重力2.如图中,M、N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则()A.M所受重力与桌面对M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B.M所受重力与N对M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C.N所受重力与M对N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D.N所受重力与N对M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3.如图所示,铅球向竖直上方抛出,当铅球还在向上运动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会()A.静止在该点B.继续竖直向上匀速运动C.直接竖直掉下来D.先向上运动再落下来4.“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公交车广告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如图所示,公交车扶手上装有拉环,避免乘客受到伤害。
拉环在设计上注重人性化,拉环上有凹凸纹且拉环做得比较厚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坐稳扶好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B.拉环上的凹凸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拉环做得比较厚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D.公交车向右急转弯时乘客将会向右倾倒5.下列交通工具,主要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A.飞机B.轮船C.火车D.摩托车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位置a转到位置b过程中,杠杄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变小B .一直不变C .一直变大D .先变小后变大7.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3610m -⨯,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 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 /kg ,331.010kg /m ρ=⨯水)则该木块( )①木块重力是10N②木块的体积是330.610m -⨯③木块的密度是330.610kg /m ⨯④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400PaA .只有①②B .只有②③C .只有③④D .只有②④8.如图所示,OQ 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O 点匀速直线运动到Q 点,OP 段拉力1F 为300N ,1F 做的功为1W ,功率为1P ;PQ 段拉力2F 为200牛,2F 做的功为2W ,功率为2P ,则( )A .12:1:1W W =,12:1:1P P =B .12:3:2W W =,12:3:2P P =C .12:2:3W W =,12:3:2P P =D .12:1:1W W =,12:3:2P P =二、填空题9.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大风能将杂物吹的漫天飞舞,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2018—2019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测试卷考试范围:八年级下册 考试时间:10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分卷I分卷I 注释一、 选择题(注释)1. 下列关于压强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B . 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C . 历史上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得了大气压的值D . 将装有水的试管由竖直位置逐渐倾斜的过程中,水对管底的压强不变2. 【题文】如所示装置,物体 B 所受重力 G B =9N ,物体 A 沿水平桌面向右匀速运动。
小文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 1 拉物体 A ,使物体 B 以速度 v 1 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 1 ,拉力 F 1 的功率为 P 1 ;若将一个与 B 完全相同的物体 C 系在 B 下端,小文用另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 2 拉物体 A ,使物体 B 和 C 一起以 v 2 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 2 ,拉力 F 2 的功率为 P 2 。
η 1 : η 2 = 4:5, v 1 : v 2 = 1:2,不计绳重及滑轮轴处的摩擦,则( )A .动滑轮重 G 动 =" 6N"B .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 f A = 0.5NC .拉力 F 1 : F 2 =10:13D .拉力的功率 P 1 : P 2 =13:53. 【题文】关于运动项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踢足球时,足球能划出一道弧线绕过人墙,是因为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能C .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感觉不适,是因为山顶气压大于山脚下的气压D .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4. 【题文】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 甲 、P 乙 ,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 甲 、F 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甲 >P 乙 ,F 甲 =F 乙B .P 甲 =P 乙 ,F 甲 >F 乙C .P 甲 <P 乙 ,F 甲 =F 乙D .P 甲 =P 乙 ,F 甲 <F 乙5. 能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B.阿基米德原理实验C.托里拆利实验D.滚摆实验 6. 下列交通运输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稳定性,静止时不具有惯性B . 飞机机翼应用了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 . 舰艇由长江驶入大海后,它受到的浮力增大D . 起重机将货物举得越高,机械效率越高7. 历史上首先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A .托里拆利实验B .覆杯实验C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D .马德堡半球实验 8. 【题文】下列说法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 .甲图: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大小B .乙图:牛顿受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及其他研究启发得出了惯性定律C .丙图:阿基米德原理揭示了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9. 【题文】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 甲 <S 乙 ),分别盛有两种液体A 和B ,液面高度相同。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2.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用力F拉弹簧测力计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拉力F的大小为A.8N B.4N C.2N D.0N3.金属球用细绳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甲所示。
下列选项中能导致球突然从如图甲位置变成如图乙位置的是()A.车向西起动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车向西直线运动时减速D.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减速4.下列关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C.弹簧测力计在测量时,可以竖直拉,也可以倾斜着拉D.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拉力越大5.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6.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铁轨下面铺放枕木B.推土机用宽大的履带来支撑C.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D.书包的背带制作得较宽7.潜水员由水下2m处潜入水下20m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水对他的压强、浮力变化情况是A.压强增大,浮力增大B.压强不变,浮力增大C.压强增大,浮力不变D.压强减小,浮力不变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它们的密度ρ甲:ρ乙=3:2.将它们放入水中,待两球静止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F甲:F乙=5:6,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球下沉到水底,且ρ甲:ρ水=6:5 B.乙球在水中漂浮,且ρ乙:ρ水=2:3C.甲球在水中漂浮,且ρ甲:ρ水=5:6 D.乙球下沉到水底,且ρ乙:ρ水=6:59.某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0s.则他上楼消耗的功率最接近()A.3W B.30W C.300W D.3000W10.十年磨剑,载誉归来!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1、P2和 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1 = P2= P3B.P1<P2<P3C.P1>P2>P3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4、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LA:LB=2:1,重力之比为GA:GB=3:2,则A对地面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3:8 B.3:1 C.2:3 D.3:45、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6、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A.大于5N B.等于5N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8、如图所示,一小铁块沿斜面向下滑动,下列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铁块从斜面滑下的速度越来越快,说明铁块惯性在变大B.铁块所受重力与斜面对铁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铁块受到斜面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D.铁块相对于斜面始终是静止的9、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茶壶B.船闸C.活塞式抽水机D.下水道存水管10、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B.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11、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12、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13、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小丽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A.身高16m B.质量40kg C.体温37℃ D.1min心跳75次14、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15、《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做的额外功是150JB.拉力的功率是50WC.拉力所做的总功是300J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2.有一根一端粗一端细的木棒,用绳子栓住木棒的O点,将它悬挂起来,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若把木棒从绳子悬挂处锯开,则被锯开的木棒()A.粗细两端一样重B.粗端较重C.细端较重D.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将相同木块G1和G2,匀速上提相同高度。
所用滑轮质量相等,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F1>F2 ,η1<η2B.F1>F2 ,η1=η2C.F1<F2 ,η1<η2D.F1<F2 ,η1>η24.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进行蹦床比赛。
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到达最高点时运动员的速度为零受力平衡B.运动员弹离蹦床以后,蹦床对运动员做了功C.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所受到的重力做了功D.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做功先快后慢5.小明爸爸的质量为50kg,小明的质量为60kg,父子俩一起从一楼并肩走上三楼。
在此过程中,下列相关说法()①小明爸爸做功多②小明做功多③小明爸爸做功的功率大④小明做功的功率大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④正确6.如图所示是台球比赛中的情景,运动员手推球杆撞击静止在水平球台上的白球,白球运动后再撞击黑球。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球撞击黑球后,白球的运动状态不变B.运动员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C.白球撞击黑球后逐渐停下来,是因为白球受惯性作用D.白球撞击黑球时,它对黑球的作用力与黑球对它的作用力为一对平衡力7.我国沉船打捞人员在南海打捞宋朝的商船。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2018—2019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测试卷考试范围:八年级下册 考试时间:10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分卷I分卷I 注释一、 选择题(注释)1. 下列关于压强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B . 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C . 历史上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得了大气压的值D . 将装有水的试管由竖直位置逐渐倾斜的过程中,水对管底的压强不变2. 【题文】如所示装置,物体 B 所受重力 G B =9N ,物体 A 沿水平桌面向右匀速运动。
小文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 1 拉物体 A ,使物体 B 以速度 v 1 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 1 ,拉力 F 1 的功率为 P 1 ;若将一个与 B 完全相同的物体 C 系在 B 下端,小文用另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 2 拉物体 A ,使物体 B 和 C 一起以 v 2 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 2 ,拉力 F 2 的功率为 P 2 。
η 1 : η 2 = 4:5, v 1 : v 2 = 1:2,不计绳重及滑轮轴处的摩擦,则( )A .动滑轮重 G 动 =" 6N"B .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 f A = 0.5NC .拉力 F 1 : F 2 =10:13D .拉力的功率 P 1 : P 2 =13:53. 【题文】关于运动项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踢足球时,足球能划出一道弧线绕过人墙,是因为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能C .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感觉不适,是因为山顶气压大于山脚下的气压D .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4. 【题文】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 甲 、P 乙 ,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 甲 、F 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甲 >P 乙 ,F 甲 =F 乙B .P 甲 =P 乙 ,F 甲 >F 乙C .P 甲 <P 乙 ,F 甲 =F 乙D .P 甲 =P 乙 ,F 甲 <F 乙5. 能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B.阿基米德原理实验C.托里拆利实验D.滚摆实验 6. 下列交通运输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稳定性,静止时不具有惯性B . 飞机机翼应用了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 . 舰艇由长江驶入大海后,它受到的浮力增大D . 起重机将货物举得越高,机械效率越高7. 历史上首先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A .托里拆利实验B .覆杯实验C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D .马德堡半球实验 8. 【题文】下列说法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 .甲图: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大小B .乙图:牛顿受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及其他研究启发得出了惯性定律C .丙图:阿基米德原理揭示了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9. 【题文】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 甲 <S 乙 ),分别盛有两种液体A 和B ,液面高度相同。
容器底部用细线拉着相同实心物体C ,浸没在液体中(ρ C <ρ A <ρ B )。
当细线剪断,待物体C 静止后,甲和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 甲 和△P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甲 可能大于△P 乙B .△P 甲 可能小于△P 乙C .△P 甲 可能等于△P 乙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0. 【题文】在A 、B 、C 三个相同的烧杯内装有深度相同的液体,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 1 =ρ 2 >ρ 3 将甲、乙、丙三个重力分别为G 甲 、G 乙 、G 丙 的实心小球分别在A 、B 、C 的液体中,其中甲球在A 中沉入液体底部,乙球在B 中恰好悬浮,丙球在C 中漂浮在液面上.三个球的密度分别为ρ 甲 、ρ 乙 、ρ 丙 ,体积关系是V 甲 >V 乙 =V 丙 ,三个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 1 、F 2 、F 3 ,三个烧杯里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 1 、p 2 、p 3 。
则以下判断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 .ρ 甲 >ρ 乙 =ρ 丙B .G 甲 >G 乙 >G 丙C .F 1 >F 2 >F 3D .p 1 =p 2 >p 3 11. 如图所示,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添加食盐并轻轻搅动,观察发生的现象.图中大致反映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F 浮与液体密度ρ液关系的图象是( )A:该金属块的密度是2.7×10 3kg/m3 B: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C: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30ND:在t 1 至t 2 时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12. 【题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B .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C .刹车时,车仍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由于车具有惯性D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13. 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装成图所示的装置,使用时瓶内装入液体,瓶口密闭,通过细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可验证的是( ) A .阿基米德原理B .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C .力可以使固体发生微小形变D .液体温度变化体积也会改变14. 【题文】以下是小兰对一些物理知识的想象,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 .假如水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0.1,可能内陆地区会比沿海地区冬暖夏凉B .假如导体都变成超导体了,通过的电流会很大,电灯会更亮C .假如没有摩擦阻力,使用任何机械既省力又省功D .假如没有大气压了,水在常温下也不会沸腾15. 【题文】历史上首先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 )A .托里拆利实验B .覆杯实验C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D .马德堡半球实验 16. 【题文】“蛟龙号”潜水器完全浸没后,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和浮力(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C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D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17. 【题文】阿基米德原理只说明了…………………………………( )A .浮力大小所遵循的规律B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C .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问题D .浮力与物体重力之间的关系18. 关于浮力、浮沉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轮船从海里行驶到河里所受浮力减小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适用于气体中的物体D.医学上将人的血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如果血液恰好悬浮,则说明两者密度相同 19. 【题文】在图所示的滑轮组中,用110N 的力在5s 内把重为200N 的物体匀速提高2m ,则A .对重物做的有用功约为200J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0%C .拉力做的总功约为220JD .拉力的功率约为44W20.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B.乒乓球和玻璃球浸在水中,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秤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分卷II分卷II 注释二、 计算题(注释) 21. 【题文】某型号汽车起重机自身质量8t ,起重时输出功率为2.5kw ,汽车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4000cm2,在50s 内,它从地面将2t 货物匀速吊起5m . 如图15所示.求(1)起重机的起重臂是省力,还是费力杠杆?其优点是什么? (2)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 (g 取10N /kg) (3)汽车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22. 【题文】小明做俯卧撑时(如图23所示),可将其视为一个杠杆,重心在O 点。
他将身体撑起时,地面对两脚尖的支持力为250N ,两脚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60cm 2,双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cm 2。
⑴画出以B 为支点时重力的力臂L 。
⑵如果小明的两脚尖对地面的压强与双手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5∶2,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多少?⑶小明在1min 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都为0.36m ,则他1min 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三、 实验题(注释)23. 【题文】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测量物体的温度;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使用_______测取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图(a )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的实○…………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验装置;图(b )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