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旋转粘度计测定聚合物溶液的粘度
- 格式:pdf
- 大小:238.81 KB
- 文档页数:5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年级:09级材料化学日期:2011-10-23 姓名:张洪贵学号:222009316210099同组人:吴学普一、预习部分粘度是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大小的反映。
纯粘度溶剂反映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力效应,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是体系中溶剂分子间、溶质分子间及他们相互间内摩擦效应之和。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依据是聚合物稀溶液的粘度主要反映了液体分子之间因流动或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内摩擦阻力。
内摩擦阻力与聚合物的结构、溶剂的性质、溶液的浓度及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它的数值越大,表明溶液的粘度越大。
黏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采用动力黏度、运动黏度或特性黏数以表示之。
测定液体药品或药品溶液的黏度可以区别或检查其纯杂程度。
流体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两类。
牛顿流体流动时所需剪应力不随流速的改变而改变,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属于此类;非牛顿流体流动时所需剪应力随流速的改变而改变,高聚物的溶液、混悬液、乳剂分散液体和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属于此类。
重要工具黏度的测定可用黏度计。
黏度计有多种类型,本药典采用毛细管式和旋转式两类黏度计。
毛细管黏度计因不能调节线速度,不便测定非牛顿流体的黏度,但对高聚物的稀薄溶液或低黏度液体的黏度测定影响不大;旋转式黏度计适用于非牛顿流体的黏度测定。
二、实验部分(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粘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意义2:学会并掌握黏度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试验方法3:学会用“一点法”快速测定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二)实验原理粘度是指液体对流动所表现的阻力,这种阻力反抗液体中相邻部分的相对移动,可看作由液体内部分子间的内摩擦而产生。
而如果液体是高聚物的稀溶液,则溶液的粘度反映了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力、高聚物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力、以及高聚物分子和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力三部分。
三者之和表现为溶液总的粘度η 。
其中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力所表现的。
粘度测试方法粘度是液体流动性的一种物理性质,它对液体的黏稠度进行了描述。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粘度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液体的流动性能,从而指导生产和科研实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粘度测试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粘度测试方法之一是旋转粘度计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液体,包括润滑油、涂料、树脂等。
它的原理是通过旋转粘度计来测量液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流动性能。
通过旋转粘度计法,我们可以得到液体的粘度值,从而评估其流动性能。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粘度测试方法是流变仪法。
流变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液体、半固体和软固体材料流变性能的仪器。
通过流变仪法,我们可以得到液体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值,从而了解其流变性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液体,尤其是高粘度的液体。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粘度测试方法是滚动粘度计法。
滚动粘度计是一种通过滚动方式来测量液体粘度的仪器。
通过滚动粘度计法,我们可以得到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从而了解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液体粘度的情况。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粘度测试方法,如旋转杯法、滴定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液体和不同的测试条件。
在选择粘度测试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粘度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液体的流动性能,指导生产和科研实验。
在进行粘度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粘度测试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pam溶液动力粘度
Pam 溶液是指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的水溶液,它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粘性。
Pam 溶液的动力粘度是衡量其粘性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
Pam 溶液的动力粘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聚合物的分子量、浓度、温度、pH 值等。
一般来说,聚合物的分子量越大,浓度越高,Pam 溶液的动力粘度就越大。
此外,温度和pH 值也会对Pam 溶液的动力粘度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或pH 值变化都会导致Pam 溶液的动力粘度降低。
Pam 溶液的动力粘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常用的方法包括旋转式粘度计法、毛细管法和落球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Pam 溶液的动力粘度可以用于评估其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流动性和可泵性,对于Pam 溶液的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Pam 溶液的动力粘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条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粘度测试注意事项及乌氏粘度计原理根据其测量原理,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仪器的性能指标必须满足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度要求。
使用中的仪器要进行周期检定,必要时(仪器使用频繁或处于合格临界状态)要进行中间自查以确定其计量性能合格,系数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否则无法获得准确数据。
二、特别注意被测液体的温度。
许多用户忽视这一点,认为温度差一点无所谓,我们的实验证明:当温度偏差0.5℃ 时,有些液体粘度值偏差超过5% ,温度偏差对粘粘度计度影响很大,温度升高, 粘度下降。
所以要特别注意将被测液体的温度恒定在规定的温度点附近,对精确测量最好不要超过0.1℃。
三、测量容器(外筒)的选择。
对于双筒旋转粘度计要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不同的转子(内筒)匹配相应的外筒, 否则测量结果会偏差巨大。
对于单一圆筒旋转粘度计,原理上要求外筒半径无限大,实际测量时要求外筒即测量容器的内径不低于某一尺寸。
例如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的NDJ-1型旋转粘度计,要求测量用烧杯或直筒形容器直径不小于70mm。
实验证明特别在使用一号转子时,若容器内径过小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
四、正确选择转子或调整转速,使示值在20~90格之间。
该类仪器采用刻度盘加指针方式读数,其稳定性及读数偏差综合在一起有0.5格,如果读数偏小如5格附近,引起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上,如果选择合适的转子或转速使读数在50格,那么其相对误差可降低到1%。
如果示值在90格以上,使游丝产生的扭矩过大,容易产生蠕变,损伤游丝,所以一定要正确选择转子和转速。
五、频率修正。
对于国产仪器名义频率在50Hz,而我国目前的供电频率也是50 Hz,我们用频率计测试变动性小于0.5%,所以一般测量不需要频率修正。
但对于日本和欧美的有些仪器, 名义频率在60Hz, 必须进行频率修正,否则会产生20%的误差,修正公式为: 实际粘度=指示粘度×名义频率÷实际频率六、转子浸入液体的深度及气泡的影响。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粘度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黏度法一.实验目的学会一种测定分子量的方法二.实验原理由于聚合物具有多分散性,所以聚合物的分子量是一个平均值。
有许多测定分子量的方法(如光散射法、渗透压法、超速离心法、端基分析法等),但简单、而使用范围又广的是粘度法。
由粘度法测得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叫粘均分子量,以“”表示。
粘度法又分多点法和一点法:1、多点法多点法测定聚合物粘均分子量的计算依据是:(7-1)式中: [η]-特性粘数;k,α--与温度和溶剂有关的常数;--聚合物的粘均分子质量;若设溶剂的粘度为η0,聚合物溶液浓度为 c(100mL 所含聚合物的克数表示)时的粘度为η,则聚合物溶液粘度与浓度间有如下关系:(7-2)(7-3)以ηSP /c, Inηr/c 对 c 作图,外推直线至 c 为 0(参考图 7-1)求[ η],即、(7-4)图7-1 特性粘数的求法由于 k、α是与温度、溶剂有关的常数,所以对一定温度和特定的溶剂,k、α有确定的数值。
例如,30℃时,以 1mol/L 硝酸钠溶液作溶剂,用粘度法测定聚丙烯酰胺粘均分子量的经验式可表示如下:(7-5)即:=1.40*105[η]3/2 (7-6)因此,只要测定不同浓度下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即可通过上述的数据处理,求出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
2、单点法对低浓度的聚合物溶液,其特性粘数可由下式计算:(7-7)实验时,只要测定一个低浓度的聚合物溶液的相对粘度,即可由式 7-7 求得所测试样的特性粘数。
本实验采用如图 7-2 所示的乌氏粘度计测定聚合物溶液在不同浓度下的粘度。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一、实验目的1. 掌握使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2. 掌握乌氏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粘度的实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3. 分析分子量大小对聚合物性能以及聚合物加工性能的关系及影响。
二、基本原理聚合物稀溶液的粘度主要反映了液体分子之间因流动或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内摩擦阻力。
内摩擦阻力与聚合物的结构、溶剂的性质、溶液的浓度及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它的数值越大,表明溶液的粘度越大。
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变化,一般采用下列的粘度量来描述。
1.相对粘度,又称粘度比,用ηr表示。
它是相同温度条件下,溶液粘度η与纯溶剂粘度η0之比,表示为:ηr=η/η0 (1)相对粘度是一个无因次量,随着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
对于低剪切速率下聚合物溶液,其值一般大于1。
2.增比粘度(粘度相对增量),用ηsp表示,是相对于溶剂来说,溶液粘度增加的分数:ηsp =(η-η0)/η0 =ηr –1 (2)3. 比浓粘度(粘数),对于高分子溶液,粘度相对增量往往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常用其与浓度c之比来表示溶液的粘度,称为比浓粘度或粘数,即:ηsp/c = (ηr-1)/c (3)粘数的因次是浓度的倒数,一般用 ml/g表示。
比浓对数粘度(对数粘度),其定义是相对粘度(粘度比)的自然对数与浓度之比,即: ( lnηr)/c = [ln(1+ηsp)]/c (4)单位为浓度的倒数,常用 ml/g表示。
特性粘度(极限粘度),其定义为比浓粘度(粘数)ηsp/c或比浓对数粘度(对数粘度)lnηr/c在无限稀释时的外推值,用[η]表示,即:[η] = lim(ηsp/c) = lim(lnηr/c) (5)c→0c→0[η] 称为特性粘度(或极限粘数),其值与浓度无关,量纲是浓度的倒数。
实验证明,对于给定聚合物,在给定的溶剂和温度下,[η]的数值仅有试样的分子量Mη所决定。
[η]和 Mη的关系如下:[η] =K Mηα (6)上式称为Mark-Houwink方程。
高分子物理实验必备复习材料一、浊点滴定法测定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1、测定聚合物溶解度参数的实验方法有:黏度法、交联后的溶胀平衡法、反相色谱法和浊点滴定法等,实验用浊点滴定法2、溶解度参数是表示物体混合能与相互溶解的关系:2/1)(VE ?=δ,单位3/cm J ,根据溶解度参数的定义,溶解度参数δ应为“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原理:浊点滴定法是在两元互溶体系中,如果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p δ在两个互溶的溶剂s δ值的范围内,就可调节这两个互溶混合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m δ,使sm δ与p δ很接近。
只要把两个互溶的溶剂按照一定的百分比配成混合溶剂,该混合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m δ可以近似地表示成:2211δ?δ?δ+=sm3、混合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m δ:2211δ?δ?δ+=sm,1?,2?分别是混合溶剂中组分1和组分2的体积分数。
1δ、2δ为混合溶剂中组分1和组分2的溶解度参数。
4、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p δ:2mlmh p δδδ+=,式中,mh δ为高溶解度参数的沉淀剂滴定聚合物溶液在混浊点时混合溶剂的溶解度参数;ml δ为低溶解度参数的沉淀剂滴定聚合物的混浊点时混合溶剂的溶解度参数。
5、试剂:三氯甲烷,正戊烷(ml δ),甲醇(mh δ),聚苯乙烯(PMMA ,溶于三氯甲烷)6、注意事项:(1)溶解PMMA 时,PMMA 与CHCl3要充分混匀,防止滴定时容易出现浑浊;(2)所用试剂为有机溶剂,故滴定管塞口不能涂凡士林,以免污染试剂;(3)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相平;(4)判定终点时,要将试剂对着阳光,以便判定终点;(5)CHCl3有挥发性,故在配制试样和移取过程中要准确迅速,防止其挥发,造成浓度变化,且其有剧毒,用完应回收,不可随意倾倒。
7、浊点滴定法测定聚合物溶解度参数时候,根据什么原则选择溶剂和沉淀剂?溶剂与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相近,能否保证二者相溶?为什么?答:对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对极性溶剂,根据溶剂比原则来选择溶剂和沉淀剂。
实验四 用旋转粘度计测定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按照流体力学的观点,流体可分为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两大类。
理想流体在流动时无阻力,故称为非粘性流体。
实际流体流动时有阻力,即内摩擦力(或剪切应力),故又称为粘性流体。
根据作用于流体上的剪切应力与产生的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粘性流体又分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研究流体的流动特性,对聚合物的加工工艺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RDV-2型数字式旋转粘度计。
2.根据恒温条件下不同转速时的粘度值,判断流体的性质,并绘制出流体的流动曲线。
二、实验原理:相距为dy 的两薄层流体,下层静止,上层有一剪切力F ,使其产生一速度du 。
由于流体间有内摩擦力影响,使下层流体比紧帖的上一层流体的流速稍慢一些,至静止处流体的速度为零,其流速变化呈线性,形成一速度梯度du/dy ,称之为剪切速率。
根据牛顿粘性定律,施于运动面上的剪切应力τ与速度梯度du/dy 成正比。
即:式中,du/dy 为剪切速率,用γ表示;η为比例常数,称为粘度系数,简称粘度。
上式可简写为:τ = η γ以剪切应力τ对剪切速率γ作图,所得图线称为剪切流动曲线,简称流动曲线。
(1) 牛顿流体的流动曲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直线,其斜率即粘度,即牛顿流体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完全服从牛顿粘性定律。
如水、酒精、醇类等属牛顿流体(2) 非牛顿流体的流动曲线不是直线或虽为直线但不通过坐标原点,粘度随剪切速率的改变而改变,这时粘度称为表观粘度。
聚合物浓溶液、熔融体、悬浮液等属此类。
三、实验样品和仪器设备/du F A dyτη==(1) 测试样品:硅油(2) 仪器设备RDV-2型数字式旋转式粘度计四、实验步骤①将选用的转子旋入连接螺杆,本实验用21号转子。
②开机,步进电机开始工作。
③输入选用转子号,当屏幕显示为所选用转子号时,即完成输入。
④选择转速:按TAB键将闪烁数位分别设置好,按转速键确认。
⑤量筒内加入8ml硅油,装在量筒调节座上并用螺钉固定,旋动升降架旋钮,使粘度计缓慢下降,转子逐渐浸入被测液体中,直至液面正好在转子的液面标记处。
实验二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线型聚合物溶液的基本特性之一是粘度比较大,并且其粘度值与分子量有关,因此可利用这一特性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粘度法尽管是一种相对的方法,但因其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子量适用范围大,又有相当好的实验精确度,所以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实验技术,在生产和科研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 实验目的掌握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原理及实验技术。
二. 基本原理聚合物溶液与小分子溶液不同,甚至在极稀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粘度。
粘度是分子运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因溶液浓度增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加,运动时阻力就增大。
表示聚合物溶液粘度和浓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很多,最常用的是哈金斯(Huggins )公式:2[][]spk c cηηη=+ (1)在给定的体系中k 是一个常数,它表征溶液中高分子间和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个常用的式子是:2[][]ln rc cηβηη=- (2)式中k 与β均为常数,其中k 称为哈金斯参数。
对于柔性链聚合物良溶剂体系,k =1/3,k+β= l/2。
如果溶剂变劣,k 变大;如果聚合物有支化,随支化度增高而显著增加。
从(1)式和(2)式看出,如果用 spc η 或 ln rcη 对c 作图并外推到c→0(即无限稀释),两条直线会在纵坐标上交于一点,其共同截距即为特性粘度[η],如图2-1所示:00ln lim lim []sprc c c cηηη→→== (3)通常式(1)和式(2)只是在r η=1.2~2.0范围内为直线关系。
当溶液浓度太高或分子量太大均得不到直线,如图2-2所示。
此时只能降低浓度再做一次。
特性粘度[η]的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1)分子量:线型或轻度交联的聚合物分子量增大,[η]增大。
(2)分子形状:分子量相同时,支化分子的形状趋于球形,[η]较线型分子的小。
(3)溶剂特性:聚合物在良溶剂中,大分子较伸展,[η]较大,而在不良溶剂中,大分子较卷曲,[η]较小。
聚乙烯醇粘度聚乙烯醇粘度1. 介绍聚乙烯醇和粘度的概念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简称PVA)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在工业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粘度是流体内阻力对流体流动的阻碍程度的度量,也是衡量流体流动性质的重要指标。
聚乙烯醇的粘度对其特定应用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2. 聚乙烯醇粘度与分子量的关系聚乙烯醇的粘度与其分子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分子量越大,聚乙烯醇的粘度越高。
这是由于分子量大的聚乙烯醇链段更长,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导致粘度增加。
粘度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聚合度来表示,聚合度越高,聚乙烯醇的平均分子量越大,粘度越高。
3. 影响聚乙烯醇粘度的其他因素除了分子量,聚乙烯醇粘度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温度。
一般来说,聚乙烯醇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这是由于在较高温度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降低了粘度。
另一个影响粘度的因素是聚乙烯醇的浓度,高浓度的聚乙烯醇溶液粘度更高。
4. 聚乙烯醇粘度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作用聚乙烯醇的粘度在不同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纺织工业中,聚乙烯醇的高粘度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纤维粘合剂。
在食品工业中,聚乙烯醇的粘度可以影响食品的流变性质和稳定性,常用于制备食品胶体。
在医药领域,聚乙烯醇的粘度可以影响一些药物的释放速度和稳定性。
5. 聚乙烯醇粘度的测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准确测定聚乙烯醇的粘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旋转粘度法、滴定法和溶解法等。
旋转粘度法是通过旋转式粘度计测定聚乙烯醇溶液的粘度。
滴定法则是将聚乙烯醇溶液与对应滴定液一起滴入溶剂中,通过观察滴定液滴落的速度来判断粘度。
溶解法则是将聚乙烯醇溶解于溶剂中,并测定其溶液的粘度。
总结回顾:聚乙烯醇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在许多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聚乙烯醇的粘度对其特定应用具有重要影响,粘度与分子量、温度和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选择和应用聚乙烯醇时,了解其粘度特性是必要的。
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粘度法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是高分子科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对于聚合物的性能、应用和合成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溶液中聚合物分子量对溶液粘度的影响来测定分子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一、基本原理粘度法的基本原理是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与其分子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的粘度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可以推测出聚合物的分子量。
根据Stokes-Einstein方程,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可表示为:η = kT/(R0[η])其中,η为溶液粘度,k为常数,T为绝对温度,R0为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的均方根旋转半径,[η]为溶液粘度。
R0与聚合物分子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可以通过聚合物化学结构和构象进行计算或通过实验测定。
因此,通过测量溶液的粘度和温度,可以求得聚合物分子量。
二、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制备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
通常采用溶剂溶解法,将聚合物溶于适当的溶剂中。
常用的溶剂包括苯、氯仿、二氯甲烷等。
制备溶液时需要注意聚合物完全溶解,并保持恒温。
2.粘度测量将制备好的聚合物溶液放入粘度计中,选择适当的转子,以得到最佳测量范围。
测量时需要注意保持恒温,并等待溶液充分搅拌后进行测量。
一般采用降扭法或升降法来测量溶液粘度。
3.温度控制在测量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恒温水浴或恒温控制装置来保持溶液温度恒定。
4.数据记录与处理记录测量得到的溶液粘度和温度数据。
根据Stokes-Einstein方程,结合聚合物化学结构和构象计算或通过实验测定R0值,进一步计算聚合物分子量。
三、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是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关键步骤。
通常采用最小二乘法或Origin 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拟合,得到聚合物分子量与溶液粘度的关系曲线。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一、实验目的1. 掌握使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2. 掌握乌氏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粘度的实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3. 分析分子量大小对聚合物性能以及聚合物加工性能的关系及影响。
二、基本原理聚合物稀溶液的粘度主要反映了液体分子之间因流动或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内摩擦阻力。
内摩擦阻力与聚合物的结构、溶剂的性质、溶液的浓度及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它的数值越大,表明溶液的粘度越大。
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变化,一般采用下列的粘度量来描述。
1.相对粘度,又称粘度比,用ηr表示。
它是相同温度条件下,溶液粘度η与纯溶剂粘度η0之比,表示为:ηr=η/η0(1)相对粘度是一个无因次量,随着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
对于低剪切速率下聚合物溶液,其值一般大于1。
1.增比粘度(粘度相对增量),用ηsp表示,是相对于溶剂来说,溶液粘度增加的分数:ηsp =(η-η0)/η0 =ηr –1 (2)3. 比浓粘度(粘数),对于高分子溶液,粘度相对增量往往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常用其与浓度c之比来表示溶液的粘度,称为比浓粘度或粘数,即:ηsp/c = (ηr-1)/c (3) 粘数的因次是浓度的倒数,一般用 ml/g表示。
1.比浓对数粘度(对数粘度),其定义是相对粘度(粘度比)的自然对数与浓度之比,即:( lnηr)/c = [ln(1+ηsp)]/c (4)单位为浓度的倒数,常用 ml/g表示。
1.特性粘度(极限粘度),其定义为比浓粘度(粘数)ηsp/c或比浓对数粘度(对数粘度)lnηr/c在无限稀释时的外推值,用[η]表示,即:[η] = lim(ηsp/c) = lim(lnηr/c) (5)c→0 c→0[η] 称为特性粘度(或极限粘数),其值与浓度无关,量纲是浓度的倒数。
实验证明,对于给定聚合物,在给定的溶剂和温度下,[η]的数值仅有试样的分子量Mη所决定。
[η]和 Mη的关系如下:[η] =KMηα (6)上式称为Mark-Houwink方程。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粘度法是一种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常用方法,它基于高聚物溶液的黏度与聚合物分子量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粘度法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1.原理:管式粘度法通过测量液体在两个不同的黏度计毛细管中流动所花费的时间来计算黏度。
旋转式粘度法则通过测量旋转式粘度计在聚合物溶液中旋转的速度和所需要的扭矩来计算黏度。
粘度与分子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马尔斯科尔方程来表示:η=K×[η]+B其中,η表示黏度,[η]表示流体的比流速,K和B为实验常数。
2.实验步骤:(1)准备溶液:将精确称量的聚合物样品按需求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
(2)操作黏度计:按照黏度计的说明书进行仪器的安装和调试,并校正黏度计的读数。
(3)测量黏度:将调整好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注入黏度计中,记录黏度计指针的初始位置。
(4)测量时间:测量溶液在黏度计中流动所需的时间,通常是由液体通过黏度计的两个刻度的时间差。
(5)重复测量:对同一浓度的溶液进行多次测量,计算其平均值。
(6)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和马尔斯科尔方程,计算出每个溶液的黏度和比流速。
(7)绘制图表:绘制黏度与浓度的图表,根据线性关系确定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8)计算聚合物分子量:利用已知浓度和黏度的数据,带入马尔斯科尔方程,根据计算出的斜率和截距,计算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3.注意事项:(1)选取适当的溶剂:溶液的黏度受到溶剂类型和浓度的影响,因此应选择适当的溶剂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2)稳定性:在进行测量之前应确保溶液的稳定性,以免溶液的流动受到影响。
(3)温度控制:粘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应控制好实验过程中的温度,保持稳定。
(4)重复测量:重复测量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5)仪器校准:在每次实验之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来推测聚合物的分子量。
测量粘度的方法粘度是液体的一种重要性质,它反映了液体的黏稠程度,也是液体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粘度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液体的使用性能。
因此,准确地测量粘度对于控制生产工艺、改进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粘度的方法。
1. 旋转式粘度计法。
旋转式粘度计是一种常见的粘度测量仪器,它通过旋转内部的转子来测量液体的粘度。
当转子旋转时,受到液体黏附力的阻碍,转子的旋转速度会受到一定的阻力,通过测量阻力大小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多数液体的粘度测量。
2. 滴定法。
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滴定液体来测量其粘度的方法。
在实验中,可以利用一定的装置,将待测液体滴入容器中,通过记录滴液的速度和滴液的形状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液体,如高粘度的液体或者含有颗粒的液体。
3. 流变学法。
流变学是研究物质流动和变形规律的学科,它也提供了一种测量粘度的方法。
通过对液体在不同应力下的流动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到液体的粘度特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流体体系,如聚合物溶液、胶体溶液等。
4. 粘度计法。
粘度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粘度的仪器,它通过测量液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流动速度来确定其粘度。
粘度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旋转式粘度计、滚动式粘度计、振荡式粘度计等,每种类型的粘度计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
选择合适的粘度计对于准确测量粘度至关重要。
5. 粘度指数法。
粘度指数是衡量液体粘度变化程度的一个指标,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液体的粘度,可以计算出其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粘度的方法,它可以反映出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对于一些需要在不同温度下使用的液体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粘度的准确测量对于控制产品质量、改进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介绍的几种测量粘度的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粘度的测量。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分子量即相对分子质量是聚合物最基本的结构参数之一,与材料的性能有密切的关系。
测定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很多,不同测定方法所得出的统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意义有所不同,其适应的分子量范围也不同。
在高分子工业和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粘度法,它是一种相对的方法,适用于分子量在104 ~ 107 范围的聚合物,测定方便,又有较高的实验精度。
通过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测定,除了提供粘均分子量M v 外,还可得到聚合物的无扰链尺寸和膨胀因子。
一、实验目的(1)掌握毛细管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2)学会使用粘度法测定特性粘数。
二、实验原理由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远大于溶剂,因此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时,溶液的粘度(η)将大于纯溶剂的粘度(η0)。
可用多种方如表1-1 所示。
式来表示溶液粘度相对于溶剂粘度的变化,其名称及定义表1-1 溶液粘度的各种定义及表达式名称定义式量纲相对粘度hh r =h 0无量纲增比粘度hh sp =- h 0= h r - 1 无量纲h 0比浓粘度hspch r - 1=c浓度的倒数(dL/g )比浓对数粘度(对数粘度) lnh rcln(1 +hsp)= 浓度的倒数(dL/g )c溶液的粘度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为了消除粘度对浓度的依赖性,定义了一种特性粘数[ η],其定义式为[h ] = lim hsp = lim lnh r(1-1)c? 0 c c? 0 c特性粘数[ η]又称为极限粘数,其值与浓度无关,量纲是浓度的倒数。
特性粘数取决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溶液的温度和溶剂的特性,当温度和溶剂一定时,对于同种聚合物而言,其特性粘数就仅与其分子量有关。
因此,如果能建立相对分子质量与特性粘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就可以通过特性粘数的测定得到聚合物的分子量。
这就是用粘度法1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理论依据。
根据式(1-1 )的定义式,只要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下的比浓粘度和比浓对数粘度,然后对浓度作图,并外推到浓度为零时,得到的比浓粘度和比浓对数粘度就是特性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