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矢量运动方程轨迹方程位移新乡学院
- 格式:ppt
- 大小:595.50 KB
- 文档页数:10
《大学物理》(上)知识点、重点及难点质点运动学知识点:1.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而选作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要作定量描述,还应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2.位置矢量与运动方程位置矢量(位矢):是从坐标原点引向质点所在的有向线段,用矢量r表示。
位矢用于确定质点在空间的位置。
位矢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称为运动方程。
位移矢量:是质点在时间△t内的位置改变,即位移:3.速度与加速度速率,是质点路程对时间的变化率:dtυ=加速度,是质点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dtv d a =4. 法向加速度与切向加速度加速度 τˆa n ˆa dt vd a t n +== 法向加速度ρ=2n v a ,方向沿半径指向曲率中心(圆心),反映速度方向的变化。
切向加速度dt dva t =,方向沿轨道切线,反映速度大小的变化。
在圆周运动中,角量定义如下: 角速度 dtd θ=ω角加速度 dt d ω=β而R v ω=,22n R Rv a ω==,β==R dt dv a t5. 相对运动对于两个相互作平动的参考系,有 'kk 'pk pk r r r +=,'kk 'pk pk v v v +=,'kk 'pk pk a a a +=重点:1. 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明确它们的相对性、瞬时性和矢量性。
2. 确切理解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量和线量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计算问题。
3. 理解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能分析与平动有关的相对运动问题。
难点:1.法向和切向加速度 2.相对运动问题牛 顿 运 动 定 律知识点:1. 牛顿定律 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的或沿一直线作匀速运动的状态,直到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第二定律:运动的变化与所加的动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这力所沿的直线方向上。
大学物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第一章测试1.某质点的运动学方程x=6+3t-5t3,则该质点作()。
A: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 B: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 C: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 D: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答案: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2.质点以速度作直线运动,沿质点运动直线作Ox轴,并已知t=3s时,质点位于x=9m处,则该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A: B: C: D:答案:3.半径的飞轮缘上一点A的运动学方程为(t以s为单位,S以m为单位),则当A点的速度大小时,A点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大小为()。
A:5;1000 B:6;1000 C:5;1500 D:6;1500答案:6;15004.根据瞬时加速度矢量的定义,其用直角坐标和自然坐标的表示形式,它的大小可表示为()。
A: B: C: D:答案:5.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A: B: C: D:答案:6.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A:等于零 B:等于-2m/s C:等于2m/s D:不能确定。
答案:不能确定。
7.质点作曲线运动,表示位置矢量,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S表示路程,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① ,② ,③ ,④ .()A:只有②是对的. B:只有①、④是对的. C:只有③是对的. D:只有②、④是对的.答案:只有③是对的.8.()。
A:B:C:D:答案:9.某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是,那么下述结论正确者为()。
A:B:因为导数有无穷多个原函数,按题给条件,无法确定此质点的速度公式 C:答案:因为导数有无穷多个原函数,按题给条件,无法确定此质点的速度公式10.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经过时间T转动一圈,那么在2T的时间内,其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引言概述:在研究物理学时,矢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以大学物理为基础,介绍矢量的基础知识,包括矢量的定义、性质以及运算法则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矢量概念。
正文内容:1.矢量的定义和性质1.1定义:矢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用箭头表示,并且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1.2强调大小和方向:矢量的大小由模和单位来表示,方向由箭头指向表示。
1.3矢量的分类:自由矢量和定向矢量。
1.4坐标系:在空间中表示矢量,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等。
1.5矢量的性质:平移性、相等性、零矢量等。
2.矢量的运算法则2.1矢量的加法法则:满足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2.2矢量的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即AB=A+(B)。
2.3矢量与标量的乘法:数乘,即矢量的模与数的乘积。
2.4矢量的数量积:点乘,模乘以夹角的余弦值。
2.5矢量的向量积:叉乘,模乘以夹角的正弦值。
3.极坐标表示下的矢量3.1极坐标系:用极径和极角来表示矢量。
3.2极坐标系下的加法法则:将加法转化为直角坐标系下的加法。
3.3极坐标系下的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直角坐标系下的减法。
3.4极坐标系下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类似于直角坐标系下的计算方法。
4.平面矢量的应用4.1矢量和标量的关系:矢量可以表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4.2位移矢量:表示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
4.3速度矢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矢量。
4.4加速度矢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的矢量。
4.5矢量和矢量的关系:矢量可以相加、相减、求量积和向量积等。
5.矢量的应用实例5.1力的分解与合成:将力分解为两个矩形方向上的力,合成为一个合力。
5.2刚体平衡问题:通过矢量的平衡条件,求解物体的平衡问题。
5.3物体运动问题:通过矢量的运算法则,分析物体在平面运动中的速度、加速度等。
5.4牛顿定律问题:利用矢量的知识,解决物体的牛顿定律问题。
第一章复习一、描述运动的物理量1、描写质点运动的基本物理量(线量)(1)位置矢量:k z j y i x r++=。
(2)位移12r r r-=∆,注意与路程的区别。
(3)速度:dt r d v =,平均速度:t r v ∆∆= ,速率:||||dtrd dt dS v v ===(4)加速度直角坐标系:22dtrd dt v d a ==;平面自然坐标系:n v dt dv n a a a n ρτττττ2+=+= 2、描写刚体定轴转动的基本物理量(角量) (1)角位置θ(2)角位移12θθθ-=∆ (3)角速度dtd θω=(4)角加速度22dtd dt d θωβ==3、圆周运动角量与线量的关系:θ∆=∆R s ; R v ω=; R dtdva βτ==; R R v a n 22ω==。
二、运动方程1、直角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t r r=;2、定轴转动刚体的运动方程:)(t θθ=;3、自然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t s s =;三、轨迹方程四、可能出现的题型:1、根据运动方程求:位移,路程,速度,平均速度,速率,加速度,平均加速度等。
注意判别所求的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2、根据加速度或速度以及初始条件求运动方程等。
可能用到的方法:图形面积法;矢量积分法(注意式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变换,如:dxvdvdx dx dt dv dt dv a ===)。
3、根据运动方程求轨迹方程——消去运动方程中的时间即可。
4、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或匀变速转动公式求解有关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恒量=a ,at v v +=0,20021at t v x x ++=,)(20202x x a v v -=-匀变速转动公式:恒量=β,t βωω+=0,20021t t βωθθ++=,)(20202θθβωω-=-5、n a a a ,,τ的求解(1)直角坐标系中一般可由22dt r d dt v d a ==求出总加速度a,再根据||||dtr d v v ==求出速率,再根据dtdv a =τ求τa ,然后根据22n a a a +=τ求n a ,进而求曲率半径。
第1章质点运动学 P21时间:2021.03.09创作:欧阳法1.8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x =3t +5, y =21t 2+3t -4. 式中t 以 s 计,x ,y 以m 计。
⑴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⑵求出t =1 s 时刻和t =2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⑶计算t =0 s 时刻到t =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⑷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计算t =4 s 时质点的速度;(5)计算t =0s 到t =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t =4s 时质点的加速度(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
解:(1)j t t i t r)4321()53(2-+++=m⑵1=t s,2=t s 时,j i r5.081-=m ;2114r i j =+m∴213 4.5r r r i j∆=-=+m⑶0t =s 时,054r i j =-;4t =s 时,41716r i j =+ ∴140122035m s 404r r r i ji j t --∆+====+⋅∆-v ⑷1d 3(3)m s d ri t j t-==++⋅v ,则:437i j =+v 1s m -⋅(5) 0t =s 时,033i j =+v ;4t =s 时,437i j =+v (6)2d 1 m s d a j t-==⋅v这说明该点只有y 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
1.9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226a x =+,a 的单位为m/s2,x 的单位为m 。
质点在x=0处,速度为10m/s,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
解:由d d d d d d d d x a t x t x===v v vv得:2d d (26)d a x x x ==+v v两边积分210d (26)d xx x=+⎰⎰vv v 得:2322250x x =++v∴1m s -=⋅v1.11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θ=2+33t ,式中θ以弧度计,t 以秒计,求:⑴t =2 s 时,质点的切向和法向加速度;⑵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45°角时,其角位移是多少? 解:t tt t18d d ,9d d 2====ωβθω ⑴s 2=t 时,2s m 362181-⋅=⨯⨯==βτR a⑵当加速度方向与半径成ο45角时,有:tan 451n a a τ︒==即:βωR R =2,亦即t t 18)9(22=,解得:923=t 则角位移为:322323 2.67rad 9t θ=+=+⨯=1.13一质点在半径为0.4m 的圆形轨道上自静止开始作匀角加速度转动,其角加速度为α=0.2 rad/s2,求t =2s 时边缘上各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合加速度。
新乡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结构力学(一)》期末试卷B卷课程归属部门:土木工程与建筑系试卷适用范围:2012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专业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10分钟1.如图1所示连续梁用力法求解时,简便的基本结构是()A.拆去B、C两支座B.将A支座改为固定铰支座,拆去B支座C.将A支座改为滑动支座,拆去B支座D.将A支座改为固定铰支座,B处改为完全铰2.如图2所示的两超静定梁有如下关系()A.内力相同,变形不相同B.内力相同,变形相同C.内力不相同,变形不相同D.内力不相同,变形相同图1 图23.如图3中最左边所示的结构在M作用下,选取一半结构时正确的是()图3A.图a B.图b C.图c D.图d4.用力法解出结构M图后,取任意一对应静定基本结构,相应有单位1M图,则dsEIMM∑⎰1的结果()A.恒大于零B.恒小于零C.恒等于零D.不一定为零5.如图4所示,结点角位移的个数与线位移的个数分别为()。
A.3,2 B.5,4 C.4,2 D.4,1(a)(b)图4 图56.如图5中a的超净定次数与b的超静定次数分别是()A.3,2 B.4,4 C.4,2 D.4,37.在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系数ijr代表()A.只有1=∆j时,由于1=∆j在附加约束i处产生的约束力B.只有1=∆i时,由于1=∆i在附加约束j处产生的约束力C.1=∆j时,在附加约束j处产生的约束力D.1i∆=时,在附加约束i处产生的约束力1.力法的典型方程是沿基本未知量方向的方程。
2.几何可变体系可进一步分为和两类。
3.图6所示带拉杆拱中拉杆的轴力N a= 。
图6 图7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院系: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密…………………封…………………线…………………………4.图7所示的结构体系为几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