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 格式:ppt
- 大小:897.50 KB
- 文档页数:18
二年级下语文课程纲要【背景分析】1.课程背景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从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还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提出新的理念,语文课程的设置上突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即“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课程内容上贯串整个小学阶段设置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整本书阅读” “跨学科学习”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
2.教材简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总体沿袭了前三册教材的特点,秉承“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按照“内容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元。
内容上分为春天、关爱、传统文化、童心、办法、自然、改变、世界之初八个主题,组成上分为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以及快乐读书吧五个主要板块。
“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分布并体现在各古诗文背诵: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办法,第三个月完成检测。
课外阅读:采取平日反馈和阅读平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
平日由语文教师做好平日阅读情况监控,每学期第一个月和第四个月分两次完成阅读平台的检测,评选班级读书小明星。
读书节评选校级读书明星。
习作:专项笔试,看图写话作文竞赛。
综合测试:笔试。
每学期的最后进行一次语文知识的综合检测。
2.评价结果呈现个单元的课文或课后习题设计之中。
3.学情分析在经过了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于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大的问题时,有畏难情绪。
对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重点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述表达、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及大量读书的习惯。
【课程目标】4.学习习惯(1)坚持正确的读书姿势和阅读计划,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城郊乡刘楼学校2021年3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一、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各自的家庭不同,家庭教育、经济基础等因素都不同,因此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
优秀的孩子较突出,学困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但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
而且在上一学年里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是依然有几位同学学习语文的态度不正确,不喜欢读书,认字的数量少。
这部分同学也是我这学期需要监督的和帮助的对象。
这个学期我对语文教学更是充满信心,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班同学有会有好成绩的。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六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六组教材内容。
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
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
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积累运用”。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
全册课文共二十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二、教学目标(一)全期教学目标总要求双基: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7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教学课时:119课时设计者:二年级语文组背景分析本册教科书以识字、课文两大方面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共设八个专题,每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每组教材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的识字方法,大部分孩子也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学习目标(一)认识常用汉字450个字,会写250个汉字。
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二)借助图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简单了解课文中部分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两万字,逐步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习惯。
(三)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能注意说话的语气,对感兴趣的内容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注意说话的速度,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生活中积累的词语。
内容安排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1.2017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有文中插图、泡泡语、课后习题。
3.课外资源利用工具书(字典)、生字词卡片、教师用书、《阅读之旅》、课外读物等。
(二)教/学活动1.识字写字:识字450个生字,注意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生字。
会正确书写250个生字,每节课保证有十分钟的书写指导和书写时间。
2.阅读:25篇精读课文学习时,通过朗读、默读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课文。
利用课后练习加强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
3.写话:四次写话分别是:照样子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他是谁,长得什么样,你们在一起做了什么;根据所给的图画,用上所给的词语写一写它们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大自然很奇妙,写出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心中的疑问;写自己养的或喜欢的小动物,要写出喜欢的理由。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授课时间:开学预备课(1课时);课文32课(70课时);语文园地8个(24课时)授课对象:小学二年级授课教师:郭姗姗【课程描述】一、课程特质:1.关于课文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继续一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一整和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
本册课文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进儿童生活。
2.关于综合练习单元练习以综合练习为主,在上册教材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
“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
“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的同时学习生字新词,感受和强化词语之间的搭配习惯。
“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宽带网”引导学生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口语交际”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识字写字: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阅读: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三)口语交际: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写话: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二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适用年级:二年级下册课时:220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二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的制定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背景,课程内容,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特制定如下:(一)识字写字1. 通过识字写字学习,至少认识常用汉字450个,识字形式多种多样,会写汉字250个,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进一步巩固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3.继续学习独立识字,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学习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能通过抓住提示语读好带叹号、问号的句子;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体会人物的心情。
3.能初步演一演故事性强的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现代诗,能读出节奏、停顿,体会语言的韵律美。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初步学习默读课文,尽量做到不出声、不掉字,边读边思考。
7.诵读儿歌、童谣、古诗等,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的优美。
8.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万字。
(三)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3.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背景在经过了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对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重点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及大量读书的习惯。
目标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生字表(一)的字,会写生字表(二)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熟练使用两种查字方法,借助它独立识字,理解词语意思,选择意思。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初步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思考简单问题。
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和格言警句。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完成阅读练习,参加学校的学科竞赛。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在写话中,学习使用逗号。
10、认识周围事物,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内容实施(一)课程资源1.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一般项目项目名称项目内容学校名称课程类型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教材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设计老师日期2013.02.24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课程元素一、课程目标总目标细化后的目标叙写学习习惯有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独立识字。
识字和写字能准确认读386个生字,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能在口头表达时运用;并能使用铅笔熟练、规范的书写和默写本册281个生字。
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复述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象。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写话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能正确使用几种常见标点符号。
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语言交际的本领。
口语交际愿意与别人口语交谈,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转述基本内容。
综合性学习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课程内容单元序号单元专题单元学习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和主动识字的习惯。
2课时第一单元识字篇1、能借助汉语拼音准确认读本单元33个生字,准确、规范书写田字格中的29个生字。
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结合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2、通过观察图画判断、了解说话时的正确姿势。
11课时第二单元春光篇1、能借助汉语拼音准确认读本单元37个生字,准确、规范书写田字格中的34个生字,结合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感受春天的美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两首》、《蚕姑娘》、《月亮湾》、《快乐的节日》。
3、能用普通话通顺流利的讲述自己知道的童话故事。
13课时第三单元哲理篇1、能借助汉语拼音准确认读本单元60个生字,准确、规范书写田字格中的38个生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授课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授课时间:102~112课时◆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一、课程目标: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并巩固音序、部首查字法,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语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
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表达之中。
并养成良好的识字与书写习惯。
3、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或篇;并学会默读;还要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和积累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4、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并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6、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课程内容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
依次是:春天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热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
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
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二年级下册)学校名称:万滩镇刘寨小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设计教师:张世松教学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使用年级:二年级下学期授课时间:68课时一、课程目标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
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学习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课程内容:本册共有32篇课文。
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背景在经过了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对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重点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及大量读书的习惯。
目标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生字表(一)的字,会写生字表(二)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熟练使用两种查字方法,借助它独立识字,理解词语意思,选择意思。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初步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思考简单问题。
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和格言警句。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完成阅读练习,参加学校的学科竞赛。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在写话中,学习使用逗号。
10、认识周围事物,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内容分享本册课程纲要1课时,教师范读,学生提问,小组交流。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教学课时:120课时左右设计者:李桂红慎书霞米村镇柿树湾小学背景在经过了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根本知识、技能方面根本上已经到达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拟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对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重点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标准口语表达、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及大量读书的习惯。
目标1、稳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生字表(一)的字,会写生字表(二)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标准、端正、整洁。
3、熟练使用两种查字方法,借助它独立识字,理解词语意思,选择意思。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初步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思考简单问题。
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和格言警句。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完成阅读练习,参加学校的学科竞赛。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保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慨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