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卵检查
- 格式:ppt
- 大小:7.43 MB
- 文档页数:45
大便常见虫卵检查【操作人员】经批准人授权的同志。
【部门主管】【质量控制员】【目的】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该SOP变动程序】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应用范围】大便常见寄生虫卵检查的手工操作。
【标本采集】要取得准确的结果,粪便必须新鲜,送检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4小时。
如检查肠内原虫滋养体,最好立即检查。
盛粪便的容器要干净,并防止污染与干燥;粪便不可混杂尿液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项目检查】1. 蛔虫卵检查方法:粪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方法简便,连续作3次涂片,可提高检出率。
操作步骤:(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1滴生理盐水。
(2)用牙签取少许粪便,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制成薄涂片。
涂片的厚度以能透过涂片看清书上的字迹为宜。
(3)加盖片,先在低倍镜下有顺序地检查,找见虫卵后再转用高倍镜,仔细观察虫卵形态。
注意事项:(1)涂片要均匀,粪膜的厚薄适宜。
涂片的厚度以透过涂片略能辨认书上字迹为宜。
(2)加盖片时,先以盖片一边接触液面,慢慢倾斜盖下,以免出现气泡。
(3)应注意虫卵与粪便中异物的鉴别。
虫卵都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卵壳表面光滑整齐,具固有色泽;卵内含卵细胞或幼虫。
(4)将用过的竹签、载玻片、盖片分别泡于消毒缸中(2%~3%煤酚皂),以便统一清洗、消毒、避免污染实验室。
危害: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
幼虫经肠、肝、肺组织移行可引起损伤,局部和全身的变态反应。
肺部炎症,亦称Loeffler综合征。
成虫的危害:(1)掠夺营养影响吸收,致食欲不振、脐周疼痛、营养不良。
儿童可引起发育障碍。
(2)变应原作用,如荨庥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炎等。
(3)常见的并发症,引起胆道蛔虫症、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穿孔等。
2. 钩虫卵检查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
操作步骤:(1)加少量饱和盐水于浮聚杯(高3.5cm,直径约2cm的圆形直筒瓶)内,约达浮聚杯高的1/5~1/4。
虫卵及包囊浓缩检查(1)漂浮法本法适用于钩虫卵等线虫类虫卵。
操作取拇指(蚕豆)大小粪便1块,放于大号青霉素瓶或小酒杯内,先加入少量饱和盐水(粗食盐400g加水1000m1,应成饱和液,煮沸、冷却后,取上清液),用玻棒将粪便充分混合,再加入饱和盐水至瓶口。
也可用硫酸镁浮聚液,即硫酸镁1858、食盐2908溶于1L水中,比重为1,230,用洁净载玻片覆盖瓶口,静置30一40min后,平执载玻片向上提拿,翻转后镜检。
(2)清水沉淀法1.取粪便208左右,置小搪瓷杯中,加水少许,并用竹签捣碎使成糊状.2.用16孔/cm或40孔/寸之铁筛或纱布过滤,除去粗糙粪质,滤入三角烧瓶内。
再加清水约500m1,静置20、30min,小心倾去上面3/4的液体。
3.再加清水500m1,混匀后静置30min,小心倾去上面4/5液体。
4.再加清水500m1,静置30min,倾去上面的水,留下底部沉淀,混合后用吸管取沉淀镜检。
(3)原虫及包囊碘液染色法染剂D’Antoni氏碘液:取碘化钾1.Og,溶于100m1蒸馏水中,再加入碘1.58溶解。
操作1.用生理盐水涂布粪便于载玻片上,再滴加碘液1—2滴混匀,覆以盖片。
2.病理粪便查滋养体时,应尽可能在15min内检查完毕。
3.包裹染色后,包囊壁、包涵体、细胞核均清楚可见。
(4)血吸虫卵沉淀孵化法操作1.取新鲜标本约308,放入广口容器内,加入少量清水,用长柄搅拌器将粪调匀成糊状。
2.通过金属纱网(40孔/寸)或两层纱布滤去粪渣,将滤液放入500m1尖底量杯或三角烧瓶内。
3.加清水至容器口,静置20一30min,倾去上层清液,将沉渣移入三角烧瓶内,加清水至接近瓶口,静置15min.4.如此操作共3次,待上层液体澄清即可,勿超过2h.5.也可用自动换水装置小心地洗至上液澄清,不冲去沉淀。
6.放入25—30℃温箱或温室中,孵化4-6h,观察有无作一定方向运动的毛蚴。
7.次晨复查,出具报告。
粪便检查寄生虫的方法
进行粪便检查可以发现人体内是否有寄生虫。
一般来说,粪便检查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 原生动物检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伞虫、滴虫、毛滴虫、纤维虫等原生动物。
在标本上加入盐水、甲苯或碘酊等液体,然后进行显微镜观察。
2. 虫卵检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钩虫、蛔虫、带绦虫等寄生虫。
将标本放入离心管中,离心后将上层液体倒掉,然后在沉淀物中找到虫卵,进行显微镜观察。
3. 粪虫顿液检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肠道中的寄生虫和虫卵。
将标本加入适量的顿液中,振荡混合后离心,然后观察沉淀物中是否有寄生虫和虫卵。
4. 粘液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阿米巴原虫。
将标本均匀地涂抹在玻片上,然后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阿米巴原虫的运动。
总之,粪便检查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检测寄生虫的方法,但需要专业的医学人员进行采集、处理和观察。
动物学实验蛔虫及寄生蠕虫卵的检查一、目的了解蛔虫的形态结构以及线形动物(假体腔动物)的一般特征;学习几种常见寄生蠕虫卵的检查方法。
二、内容(一)观察蛔虫浸制标本的外部形态。
(二)解剖并观察蛔虫内部结构。
(三)显微镜下观察蛔虫横切片玻片标本。
(四)寄生蠕虫卵的检查。
(五)线形动物重要代表示范。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人蛔虫或猪蛔虫、马蛔虫浸制及横切面玻片标本。
事先准备的学生自己粪便样品。
放大镜、解剖镜、显微镜、蜡盘、尖头镊、解剖剪、解剖针、大头针、三角量杯(或称锥形量杯)、长吸管、筛子、玻璃漏斗、玻璃棒、载玻片、盖玻片、离心机、离心管、锥形瓶、烧杯、竹签、火柴棒或牙签、4%煤酚皂、试管及试管架等。
生理盐水、饱和盐水(37.5g NaCl或食盐,加热水100ml)或33%硫酸锌。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检查蠕虫卵时,盛粪便的容器应洁净,粪便要新鲜且量不宜太少;鉴别虫卵时,要与气泡、脂肪滴、孢子等杂物区别开来。
(一)蛔虫1.外形:前端圆,后端尖。
雄虫后端向腹面弯曲,有两根交接刺,常由绁殖腔孔中伸出。
雄虫较粗大,后端不弯曲,肛门开口于腹面近体末端;生殖孔开口于前端腹面约1/3处。
体表角质膜上有很多细横纹,前端中央有口,口的背侧有1个背唇,腹侧有2个腹唇,背唇上有2个、腹唇上有1个乳突。
腹面前端,离腹唇2mm处有1个排泄孔。
2.内部解剖:取雌、雄虫置蜡盘上,略加水,便于观察。
(1)体线:背、腹面的正中分别有1条背线和腹线,两侧各有1条侧线。
(2)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直肠及肛门组成的长扁形消化管。
(3)排泄系统:排泄管2条,分别位于侧线中。
(4)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雄性:体中部近前端有一细长、弯曲的管状精巢,由较短的输精管与较粗大的管状储精囊相通。
储精囊连接细直的射精管,其末端雄孔开口于泄殖腔中。
雌性:体中部近后端有2条细长、弯曲的管状卵巢,各通入输卵管,再通入较大的子宫。
2条子宫汇合成管状的阴道,末端的生殖孔开口于腹面前端约1/3处。
总结归纳常用粪便检查虫卵粪便检查虫卵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诊断人体内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
虫卵检查可通过观察和鉴定粪便样本中的虫卵,帮助医生判断寄生虫的种类和感染程度。
本文将总结和归纳一些常用的粪便检查虫卵方法。
一、直接涂片法直接涂片法是最常用的粪便检查方法之一。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新鲜的粪便样本取一小块,放在玻璃片上。
2. 用玻璃棒或者玻璃杆将粪便涂开,形成薄片。
3. 将涂有粪便的玻璃片放在显微镜载物片上,用盖玻片盖住。
4. 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观察,寻找虫卵的存在。
二、浮选法浮选法是一种常用的虫卵检查方法,适用于一些虫卵较小、密度较轻的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粪便样本放入容器中。
2. 加入一定量的饱和盐水或者浓热盐水。
3. 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使粪便样本中的虫卵浮到液面上。
4. 将液面吸取一定量到显微镜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5. 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观察,寻找虫卵的存在。
三、离心沉淀法离心沉淀法是一种虫卵检查方法,适用于一些虫卵较大、密度较重的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粪便样本放入离心管中。
2. 加入一定量的浓盐水,并充分搅拌均匀。
3. 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一定的转速进行离心。
4. 离心后,将上层液体倒掉,只留下底部沉淀的物质。
5. 从沉淀中取一定量到显微镜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6. 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观察,寻找虫卵的存在。
四、浸渍法浸渍法是一种虫卵检查方法,适用于一些虫卵比较困难观察的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粪便样本放入容器中。
2. 加入一定量的浓盐水或者浓硝酸。
3. 充分搅拌均匀,使粪便样本中的虫卵溶解。
4. 用吸管吸取一定量的溶液到显微镜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5. 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观察,寻找虫卵的存在。
通过以上总结的常用粪便检查虫卵方法,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粪便检查虫卵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能够帮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验一蠕虫学粪便检查法(一)一、内容1.直接涂片法;2.饱和盐水漂浮法;3.各种蠕虫卵的特征。
二、参考资料蠕虫学粪便检查是蠕虫病生前诊断的重要方法。
因为大多数的寄生性蠕虫是寄生在家畜、家禽的消化道及其相连的器官(如肝脏、胰脏),有的寄生在呼吸器官和生殖器官(家禽),如后圆线虫、前殖吸虫。
寄生在这些部位的寄生虫,它们的虫卵、幼虫或节片都随着宿主的粪便排除体外,因此,通过粪便检查可以获得生前诊断。
除蠕虫以外,还有一些原生动物的寄生虫,如结肠小袋纤毛虫及球虫,它们的包囊或卵囊亦随着宿主的粪便排除体外,依靠粪便检查也可以建立生前诊断。
根据蠕虫学粪便检查的目的可分为:(一)蠕虫虫体检查法:是从粪便中检查虫体或节片,如莫尼茨绦虫,一般以肉眼直接检查;(二)蠕虫虫卵检查法:是从粪便中检查虫卵,如大多数的吸虫、绦虫和线虫;(三)蠕虫幼虫检查法:是从粪便中检查幼虫,如牛、羊的网尾线虫等,随粪便排出的不是虫卵而是幼虫。
下面主要分述虫卵和幼虫检查法。
1.蠕虫虫卵检查法(之一):(1)直接涂片法:取一片洁净的载玻片,在玻片中央滴加1-2滴50%甘油生理盐水,然后用镊子或牙签挑取少量粪便,与甘油生理盐水混匀,并将粗粪渣推向一边,涂布均匀,作成涂片,涂片的厚薄以放到书上隐约可见下面的字迹为宜,加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检查,检查时先在低倍镜下顺序查找,如发现虫卵,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
如无甘油生理盐水时可以用常水代替,加甘油可使标本清晰,易于观察,并可防止涂膜很快变干燥。
但是检查原虫的滋养体,必须以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不应加甘油,否则会影响其运动而妨碍观察。
本法操作简单,能检查各种蠕虫卵,但检出率不高,特别是轻度感染时,往往得不到可靠结果,因此,本法只能为辅助的诊断方法,并且每次检查要重复观察8-10片,才能收到确实的效果。
(2)饱和盐水漂浮法:本法基本原理是采用比重比虫卵大的溶液,使虫卵浮集于液体的表面,形成一层虫卵液膜,然后蘸取此液膜,进行镜检。
血吸虫病检查方法
血吸虫病的检查方法包括:
1. 钩蚴结节试验(Cercarial Dermatitis Test, CDT):通过在患者皮肤上施用血吸虫幼虫(蚴)溶液,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如红肿、瘙痒等症状。
2. 血吸虫虫卵检查:通过检查患者大便或尿液中是否存在血吸虫虫卵来确认血吸虫病的诊断。
一般使用显微镜观察或专门的虫卵检查设备进行检测。
3. 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抗血吸虫抗体或抗原来判断是否感染了血吸虫病。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Coombs试验)、间接血凝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等。
4.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用于发现血吸虫病相关脏器损伤的情况,如肝脏、肺部等器官的病变。
5. 其他辅助检查:如肠道镜检查、腹部超声检查等可帮助发现血吸虫病引起的肠道和腹部病变情况。
肺吸虫虫卵检测标准肺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常寄生在人的肺部,引起肺吸虫病。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肺吸虫病,需要进行肺吸虫虫卵检测,以下是对肺吸虫虫卵检测标准的详细介绍:一、检测方法痰液检测:肺吸虫虫卵主要通过痰液排出体外,因此痰液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患者可以在清晨留取第一口痰液,将痰液涂片后进行显微镜观察,寻找是否存在肺吸虫虫卵。
粪便检测:肺吸虫虫卵也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因此粪便检测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患者可以在清晨留取粪便样本,进行显微镜观察,寻找是否存在肺吸虫虫卵。
其他检测方法:除了痰液和粪便检测外,还可以采用皮内试验、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进行肺吸虫虫卵的检测。
这些方法可以辅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二、样本采集和处理样本采集:在进行肺吸虫虫卵检测时,需要采集患者的痰液或粪便样本。
在采集样本前,患者需要先用生理盐水漱口,将痰液吐入干净的容器中,或留取粪便样本。
样本处理:采集的痰液或粪便样本需要进行处理,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肺吸虫虫卵。
对于痰液样本,可以使用涂片法将痰液涂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再进行染色观察;对于粪便样本,可以使用漂浮法或沉淀法进行处理,使虫卵浮上溶液表面,便于观察。
三、检测质量保证仪器设备:进行肺吸虫虫卵检测的实验室需要配备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显微镜等仪器设备。
这些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技术人员:进行肺吸虫虫卵检测的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操作仪器设备,并对样本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操作规范:在进行肺吸虫虫卵检测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方法进行样本采集和处理。
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样本污染和人员感染。
质量监督:实验室需要对肺吸虫虫卵检测结果进行质量监督和评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监督可以包括对样本的抽样检查、对检测结果的复核等。
四、诊断标准和注意事项诊断标准:在肺吸虫虫卵检测中,如果痰液或粪便样本中发现了肺吸虫虫卵,就可以初步诊断为肺吸虫病。
实验一动物蠕虫学粪便检查技术(一)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动物蠕虫学常见的实验室粪便虫卵检查技术。
2.在光学显微镜下区分虫卵和异物。
3.认识吸虫卵、绦虫卵、线虫卵等蠕虫虫卵,掌握其一般特征。
二、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平皿,烧杯,塑料杯或纸杯,漏斗,漏斗架,胶帽吸管,离心管,试管,玻璃棒,粪筛,纱布,平底管(青霉素小瓶),玻璃珠,三角小烧瓶,100ml球状烧瓶,火柴棍,特制铁丝圈,虫卵计数板,普通离心机,光学显微镜等。
甘油,饱和食盐水,0.1N(或4%)NaOH,家畜新鲜粪便等。
三、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直接涂片法、漂浮法、沉淀法、虫卵计数法)(一)直接涂片法(Examination of Direct Smears)在清洁的载玻片上滴1-2滴水或1滴甘油与水的等量混合液(加甘油的好处是能使标本清晰,并防止过快蒸发变干),其上加少量粪便,用火柴棍仔细混匀。
再用镊子去掉大的草棍和渣子等,之后加盖玻片,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虫卵或幼虫。
(图1-1)图1-1 直接涂片法示意图另一方法是直接涂片法的改良法叫回旋法。
取2~3g粪样加清水2~3倍,充分混匀成悬液。
后用玻璃棒搅拌0.5—1min,使之成回旋运动,在搅拌过程中迅速提起玻璃棒,将棒端附着的液体放于载片上涂开,加上盖片在镜下检查。
检查时多取几滴悬液。
该方法的原理是由于回旋搅动的结果,可使玻璃棒端悬液小滴中附有较多量的寄生虫卵或幼虫。
(二)漂浮法(Method Involving Flotation)其原理是采用比重高于虫卵的漂浮液,使粪便中的虫卵与粪便渣子分开而浮于液体表面,然后进行检查。
漂浮液通常多采用饱和盐水,其方法简便、经济、易行。
饱和盐水漂浮法对大多数线虫卵、绦虫卵及某些原虫卵囊均有效,但对吸虫卵、后圆线虫卵和棘头虫卵效果较差。
饱和盐水漂浮方法操作步骤:取新鲜粪便2g放在平皿或烧杯中,用镊子或玻璃棒压碎,加入10倍量的饱和盐水,搅拌混合,用粪筛或纱布过滤到平底管中,使管内粪汁平于管口并稍隆起为好,但不要溢出。
第1篇实验名称:粪便虫卵检验实验目的:1. 掌握粪便虫卵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虫卵,并识别常见寄生虫虫卵。
3. 了解粪便虫卵检验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5日实验地点:XX医学院检验科实验室实验材料:1. 粪便样本:5份,已知包含不同类型的寄生虫虫卵。
2. 显微镜:5台3. 玻片:10张4. 涂片试剂:5瓶5. 水浴箱:1台6. 物镜和目镜:5套7. 虫卵图谱:1份实验方法:1. 样本采集:将粪便样本分别置于5个无菌容器中,标明样本编号。
2. 涂片制作:取少量粪便样本,用涂片试剂涂抹于玻片上,制成涂片。
3. 干燥与固定:将涂片置于水浴箱中,加热固定。
4. 染色:将固定后的涂片用染料染色,如苏木精-伊红染色。
5. 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涂片,寻找并识别虫卵。
实验步骤:1. 将粪便样本置于无菌容器中,分别编号。
2. 取少量粪便样本,用涂片试剂涂抹于玻片上,制成涂片。
3. 将涂片置于水浴箱中,加热固定。
4. 使用苏木精-伊红染液对涂片进行染色。
5. 将染色的涂片取出,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6. 根据虫卵的形态、大小和结构,识别虫卵类型。
7. 记录观察结果,并与虫卵图谱进行比对。
实验结果:1. 样本1:观察到大量蛔虫卵,卵呈椭圆形,大小约0.05mm×0.03mm,表面有螺旋状的卵盖。
2. 样本2:观察到钩虫卵,卵呈椭圆形,大小约0.05mm×0.02mm,表面有粗糙的纹理。
3. 样本3:观察到鞭虫卵,卵呈椭圆形,大小约0.06mm×0.04mm,卵壳较厚。
4. 样本4:观察到蛲虫卵,卵呈椭圆形,大小约0.04mm×0.02mm,表面有细小的颗粒。
5. 样本5:观察到血吸虫卵,卵呈椭圆形,大小约0.1mm×0.07mm,卵壳较厚,卵内含有毛蚴。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粪便样本中观察到了不同类型的寄生虫虫卵,包括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和血吸虫卵。
粪便寄生虫虫卵检查及临床意义
寄生虫卵孵化试验(the hatching of parasite eggs)一、正常值
阴性
二、影响因素
1、取定量粪便采用钩蚴培养法,计数水中全部钩蚴数(或摇匀做定量计数)可计算出每克粪便虫卵数及推测钩虫的感染度。
2、成熟日本血吸虫卵内毛蚴在适宜的温度(25~30℃)、pH (7. 5~7.8)及一定的光线下,在清水中很快孵出,并在水面下游动,用肉眼或放大观察,检出率明显高于粪便检查血吸虫的各种方法。
三、临床解读
某些虫卵在适宜条件下能孵出幼虫,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即可查见,从而确定诊断或提高检出率,并可用于某些虫种的进一步鉴定或做定量计数。
毛蚴孵化法用于诊断血吸虫病,查到毛蚴表明患者体内有活的血吸虫,是血吸虫病原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
粪寄生虫卵计数(parasite eggs count)
一、正常值
阴性
二、检测方法
1、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应用聚苯乙烯定量板,依据定量板中膜孔容纳粪量乘以系数,再乘以粪便性状系数,即可得每克粪便虫卵数。
2、改良加藤厚涂片法适用于各种螨虫卵的检查和定量计数,具有简单、方便的优点。
定量板清洗后可在甲酚溶液中消毒,不可煮、烫。
三、临床解读
计数定量粪便中的虫卵数,以测定某些蠕虫的感染度,判断药物的疗效和考核驱虫效果等。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不论何种蠕虫卵,不论感染度高低,均可使用,且虫卵散失机会少,计数结果较准确。
但轻度感染误差较大。
鞭虫卵的病原学检查方法
一、粪便直接涂片法。
这是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呢。
就像咱们平常做个小实验一样,直接取一点点粪便,在载玻片上涂得薄薄的,然后放在显微镜下看。
不过这个方法有个小缺点哦,要是鞭虫卵数量比较少的时候,就可能看不到呢。
就像在一堆沙子里找特别小的宝石,要是宝石少了,就很容易错过啦。
二、饱和盐水浮聚法。
这个方法可有趣啦。
先弄些饱和盐水,就像做个小魔法药水一样。
然后把粪便放进去,搅拌搅拌。
鞭虫卵啊,就像小气球一样会浮起来。
然后我们再用载玻片去沾取浮在表面的东西,放在显微镜下看。
这个方法能让我们更容易找到鞭虫卵呢,就好像给我们开了个小外挂,让那些小小的虫卵更容易被发现。
三、沉淀法。
这个方法就像是在做一个沉淀的小游戏。
把粪便放在水里,让它慢慢沉淀。
鞭虫卵就会沉在底部啦。
然后我们把上面的水倒掉,再取底部的东西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不过这个方法可能会比较麻烦一点,就像在一堆东西里慢慢翻找宝藏一样,要很有耐心哦。
这些就是鞭虫卵病原学检查的一些常见方法啦。
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为了能准确地找到鞭虫卵,好让医生能确定是不是感染了鞭虫,然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啦。
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不要被这些小虫子打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