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风格分析
气势磅礴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宏大的视角和细腻的描绘相结合,展现出洞庭湖的壮丽 景色和雄浑气势。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湖光山色表现得淋 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情景交融
该诗在写景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表达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情景交融,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 艺术魅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背景介绍 • 诗句解析 • 艺术特色 • 总结评价 • 拓展思考
01
背景介绍
诗人简介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被誉为 “田园诗派之鼻祖” 。
爱好饮酒、作诗,且 多与名士交往。
出生在襄阳,隐居鹿 门山,一生未仕。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 孟浩然在长安应试失败后,离开 长安,前往洛阳、汴州、襄阳等
表示想渡湖而无舟楫,暗示有所求而不得 。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指在这个圣明的太平时代,自己却闲居无 事,深感有愧。
比喻自己渴望有所作为,济世报国,但苦 于无人引荐。
03
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
诗人将情感寄托于洞庭湖的景色 之中,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表达了
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对比强烈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洞庭湖的平 静与山岳的雄伟、水天的广袤与山 岛的渺小进行对比,形成了独特的 视觉效果。
05
拓展思考
同类作品比较
《登高》
该诗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同为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两首诗在写景、抒情、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 相似之处。但《登高》更多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落寞和悲凉,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豪放、洒脱和自信风 格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