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红外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434.50 KB
- 文档页数:5
近红外穿透硅胶
近红外光是指波长范围在700纳米到2500纳米之间的电磁辐射。
硅胶是一种由交联聚硅氧烷构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柔软性、耐高
温性和化学稳定性。
在这个背景下,你可能想了解关于近红外光在
穿透硅胶方面的情况。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不同材料对近红外光的穿透性能有所差异。
硅胶作为一种透明材料,通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穿透近红外光。
然而,具体的穿透深度和强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光的波长、硅胶
的厚度、硅胶的折射率以及硅胶的组成等。
近红外光在穿透硅胶时会发生吸收和散射。
硅胶的化学成分和
结构可以影响近红外光的吸收特性。
一般来说,硅胶在近红外光的
波长范围内相对较好地透明,因此可以用于近红外光的传感和传输
等应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近红外光在穿透硅胶时会逐渐衰减,其
强度会随着穿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这是由于光在材料中的吸收和
散射过程导致的能量损失。
因此,在设计和应用近红外光传感器或
其他设备时,需要考虑硅胶的厚度和光的强度衰减等因素。
此外,硅胶的折射率也会对近红外光的穿透性能产生影响。
折射率越高,光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越慢,穿透深度也会相应减小。
因此,在选择硅胶材料时,需要考虑其折射率与应用需求的匹配。
总结起来,硅胶通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穿透近红外光,但具体的穿透性能取决于光的波长、硅胶的厚度、折射率和组成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近红外光的有效传输和利用。
b型石英纤维布红外
B型石英纤维布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红外透过性能的材料。
它通
常由高纯度的石英纤维制成,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在红外领域中,B型石英纤维布被广泛应用于红外线热辐射、红外
线热隔离、红外线热保护等方面。
从材料特性来看,B型石英纤维布具有高红外透过率,能够有
效地透过红外线,因此在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加热设备等方面具
有重要的应用。
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在高温环
境下稳定工作,因此在高温红外线热辐射测量和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B型石英纤维布还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抵抗酸
碱等化学腐蚀,因此在化工领域中也有一定的应用,比如在酸碱腐
蚀性环境下的红外线传感器保护套等方面。
总的来说,B型石英纤维布在红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其优异的红外透过性能、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使其成为红外技
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傅立叶红外光谱一些红外透光材料选择红外透光材料要根据测定波长,机械强度,稳定性和经济性来考虑,文献报导的透光材料很多,但是实际应用的并不太多:(1)溴化钾KBr:易潮解,透过波长7800~400cm-1,(25μm以下)透过率大于92%,不易低温。
(2)氯化钠NaCl:易潮解,透过波长500~625cm-1,(2~16μm)不易低温。
(3)氟化钙CaF2:不易潮解,透过波长7800~1100cm-1(1~9μm),透过率大于90%,不耐机械冲击。
:(4)氟化镁MgF2:不易潮解,透过波长0.11~8.5μm,透过率大于90%。
(5)氟化钡BaF2:不易潮解,透过波长7800~800cm(1~12μm)透过率大于90%。
(6)金刚石:碳的一种,有Ⅰ型和Ⅱ型两种,透光波长10cm-1,(1000μm)。
它们在4~6μm(2300~1660cm-1)有吸收,Ⅰ型还在19~22μm和7~11μm有两个吸收带,据此可以鉴别金刚石的类型。
(7)锗Ge:纯度越高透光越好,透光性受纯度和厚度的影响,23μm和40μm 以外可以使用,在120℃时不透明。
(8)硅Si:耐机械和热冲击,可达15μm,但是,在9μm(1110cm-1)时有一吸收带。
(9)热压块:用红外晶体的粉末加压成型,有MgF2,ZnS,CaF2,ZnSe,MgO 等,混合热压块的机械性能超过晶体。
(10)塑料:高密度聚乙烯在20~1000μm的远红外区可以使用,还有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薄片也可以使用。
(11)氯化银AgCl:软,不易破裂,435cm-1(23μm以下),易变黑,贵。
(12)溴化银AgBr:软,不易破裂,285cm-1(35μm以下),作为全反射材料。
(13)硫化锌ZnS:不易潮解,透过波长7800~700cm-1,(1~14μm)透过率大于85%。
(14)溴(碘)化铊KRS-5:TiI58%和TiBr42%混晶,不易裂,透过波长7800~200cm-1,(1~50μm),透过率大于92%,折射率高,全反射材料,贵,有毒。
透红外塑胶的原理透红外塑胶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技术进行塑胶加工的创新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加热塑胶材料,使其软化并降低粘度,然后通过红外线的辐射,将塑胶材料加热至所需温度,最终实现塑胶的成型。
传统的塑胶加工通常采用热风或加热板的方式,需要较长的加热时间,并且存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而透红外塑胶则通过红外线辐射的方式,将热能直接传递给塑胶材料,加热效率更高,加热时间更短。
这种方法不仅节约了能源,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透红外塑胶的原理是基于红外线的热辐射特性。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它的频率低于可见光,但能量较高。
当红外线辐射到塑胶材料上时,会被材料吸收,并转化为热能。
由于塑胶对红外线具有较高的吸收率,因此能够迅速吸收红外线的能量,使其温度迅速升高。
透红外塑胶设备通常由红外线辐射源、传热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红外线辐射源通过红外线加热电源提供电能,将电能转化为红外线辐射能量。
传热系统通过反射板和传热器将红外线辐射能量传递给塑胶材料,实现加热。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红外线辐射源和传热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实现温度的控制和调节。
透红外塑胶的优势在于其加热效率高、加热时间短、温度控制精确等特点。
由于红外线能够迅速加热塑胶材料,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塑胶的成型,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透红外塑胶的温度控制精确,可以根据不同的塑胶材料和产品要求,调节加热温度,确保塑胶成型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透红外塑胶利用红外线辐射的原理,通过加热塑胶材料实现塑胶的成型。
它具有加热效率高、加热时间短、温度控制精确等优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保证塑胶成型的质量和稳定性。
透红外塑胶技术的应用将会在塑胶加工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红外透射材料能透过红外辐射的材料,用于制造红外仪器的部件,如红外探测器的窗口、红外仪器光学系统的透镜和棱镜等。
对这些材料的要求是:①能透过所需波段的红外辐射;②有尽可能高的透射比;③机械强度高;④化学稳定性好。
若红外透射材料是平板型,当红外辐射投射到它的表面上时,部分被反射,其余进入体内。
进入体内的有一部分被吸收,剩余部分透射过去。
若吸收比为α,反射比为ρ,透射比为τ(都是对入射辐射功率之比而言),则α+ρ+τ=1。
红外透射材料要求有尽可能大的τ,α、ρ应尽可能小。
后两者皆取决于物质的微观结构。
α决定于物质内部的辐射吸收过程,如晶格振动吸收所引起的基本吸收,分子晶体中的分子振动和转动所引起的特征吸收,以及半导体中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的本征吸收。
这些都是材料所固有的辐射吸收过程。
此外,尚有杂质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多晶体中晶粒间界的散射所引起的辐射衰减也相当于吸收。
固体材料中任一个固有的辐射吸收过程,都会在某一波段引起相当大的吸收。
因而τ必然很小。
因此,红外透射材料的透射波段只能选择在没有这类固有吸收过程的波段内,而且其他吸收也必须降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即α≈0。
这样,就只有反射的损失。
反射有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两种。
漫反射与表面光洁度有关,越光洁漫反射率就越低。
必须设法将这部分反射损失降低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
镜面反射与材料的折射率有关。
在没有吸收的波段,对于垂直投射的辐射,其反射率为式中n为材料的折射率。
反射率是指一个面上反射辐射功率与入射辐射功率之比。
通常在测量时,把红外透射材料做成有两个平行表面的薄板。
当进入材料的辐射碰到第二个表面时,也有部分被反射,回到第一个表面,而且又有部分辐射透出表面,与第一次反射辐射叠加。
因而实际测量的反射比是多次反射的叠加,其结果为折射率越大,反射率和反射比就越大。
有些半导体材料的折射率大致为4。
因此,在透明区反射损失约为 53%。
这一反射损失,可用增透膜的办法予以减小。
红外透波资料的研究发展纲要:红外透波资料是指对红外线透过率高的资料,是红外技术的应用基础之一。
本文介绍了几类常用红外透过资料的基天性质,简述了其制备技术及发显现状,并议论了各自存在问题,并对红外透波资料将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重点词:红外透波资料;玻璃;晶体;陶瓷;制备技术1前言当前,红外技术与激光技术齐驱并驾,在军事上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红外成像、红外侦探、红外追踪、红外制导、红外预警、红外抗衡等在现代和将来战争中都是很重要的战术和战略手段。
在二十世纪 70 年月此后,军事红外技术又逐渐向民用部门转变。
标记红外技术最新成就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与雷达、电视一同组成今世三大传感系统,特别是焦平面排阵技术的采纳,将使发展成可与眼睛相媲美的凝望系统。
而红外透波资料是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光学元件的重要材料。
红外透波资料不只要求拥有高性能、小体积,还要造价低。
高性能主要包含:构造完好、组分均匀免得发生散射,在丈量波段内拥有高红外透射率;热稳固性好,透射比和折射率不该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载流子寿命长,不宜潮解,耐酸碱腐化性好;力学性能优秀,能够蒙受高运动的速压载荷等。
2红外透波资料的特点值透过率一般透过率要求在 50%以上,同时要求透过率的频次范围要宽。
红外透波资料的透射短波限,关于纯晶体,决定于其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的汲取,即其禁带宽度。
透射长波限决定于声子汲取,和晶格构造及均匀原子量有关。
折射率和色散不一样资料用途不一样,对折射率的要求也不同样。
关于窗口和整流罩的资料要求折射率低,以减少反射损失。
关于透镜、棱镜、红外光学系统要求尽量高的折射率。
发射率对红外透波资料的发射率要求尽量低,免得增添红外系统的目标特点,特别是军用系统易裸露。
其余和选择其余光学资料同样,都要注意其力学、化学、物理性质,要求温度稳固性好,对水、气稳固,力学性质主要有弹性模量、扭转刚度、泊松比、拉伸强度和硬度。
物理性质包含熔点、热导率、膨胀系数及可成型性。
红外透硅原理
红外透硅是一种特殊的材料特性,允许红外辐射(红外光)在硅材料中传播和传输。
这种特性在红外光学和红外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红外透硅原理的简要解释:
1.硅的特性: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其原子结构允许红外光穿过并传播。
虽然硅在可见光范围内是不透明的,但在红外波长范围内,硅的透明性得到改善。
2.能量能隙:硅的电子能带结构使得在可见光范围内它是不透明的。
然而,当红外光的波长超过硅的能隙(即光子能量低于硅的带隙能量),光子能够穿透硅晶体而不被吸收。
3.红外透射:当红外光线进入硅材料时,它的能量不足以激发硅内的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因此不会被吸收。
相反,红外光会以几乎不受阻碍的方式通过硅晶体,从而表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特性。
4.应用:红外透硅材料在红外技术中具有重要应用,例如红外传感器、红外激光器、红外通信系统等。
其透明性允许红外光通过硅晶体,从而使得硅基器件在红外范围内能够进行有效的传感和通信。
总的来说,红外透硅原理是基于硅材料在红外波长范围内的特殊透明性,使得红外光可以穿透硅晶体而不被吸收。
这种特性为红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透红外材料透红外材料是指在红外光波段具有较好透过性的材料。
红外光波长范围通常是1微米至1000微米,对应的频率范围是300 THz至300 GHz。
红外光波具有很多应用领域,比如夜视器材、红外测温仪、红外线烘干机等。
有很多材料在红外光波段具有一定的透过性,但是在特定频率范围内表现更好的材料则被称为透红外材料。
这些材料通常应具有高的透过率、低的吸收率以及透过红外线的稳定性。
一种常见的透红外材料是硫化锌(ZnS)。
硫化锌透过2个红外光窗口,并且在大多数红外光透射物质中具有最高透过率。
它适用于红外线探测器和红外光波导器。
然而,其缺点是它易受潮、制备困难且成本较高。
另一个常用的透红外材料是硫化镉(CdS)。
硫化镉在1.2微米至12微米的红外光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并且是一种相对便宜的材料。
但是,由于环境问题,硫化镉的使用越来越少,人们开始寻找替代的透红外材料。
目前,一种新型的透红外材料被广泛关注,即二氧化硅(SiO2)的涂层。
由于硅的化学性质以及其对红外光的低吸收特性,SiO2涂层具有很高的透过率。
而且,它的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
因此,SiO2涂层在红外光滤波器、激光器、红外反射镜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此外,还有一些有机材料如聚苯乙烯(PS)、聚四氟乙烯(PTFE)等在红外光波段具有较好的透过性。
这些有机材料在制备成薄膜时可以具有很高的透过率,并且可以通过调整薄膜厚度来调控透射红外光的波长范围。
综上所述,透红外材料是在红外光波段具有较高透过性的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红外光器件和设备中。
硫化锌、硫化镉、SiO2涂层和有机材料是其中常用的透红外材料。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透红外材料的研究也会不断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新型的透红外材料问世。
常见红外材料及参数常见的红外材料主要包括硫化锌(SZn)、硒化锌(SeZn)、氧化铟锡(ITO)、铁掺锌单晶(Fe:ZnSe)、掺钙硫化铟(CaIn2S4)等。
硫化锌(SZn)是一种常见的红外材料,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热导率。
硫化锌具有宽波长范围的透明性,从0.39微米到13微米都具有较好的透明性。
硫化锌的热导率较高,可以有效地散热。
硫化锌的折射率在2.29至2.35之间波动。
硒化锌(SeZn)是另一种常见的红外材料,也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热导率。
硒化锌的透明范围为0.6微米至14微米,具有比硫化锌更高的折射率,约为2.6至2.7、硒化锌的热导率也较高。
氧化铟锡(ITO)是一种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可见光和红外光学器件中。
ITO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导电性,可以用于制作红外探测器的电极。
ITO薄膜的电导率一般在1到10^4 Ω/cm之间。
铁掺锌单晶(Fe:ZnSe)是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系数的红外材料,适用于制作红外激光器和红外探测器。
铁掺锌单晶的吸收峰主要在3至5微米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吸收率。
铁掺锌单晶的折射率约为2.4至2.6之间。
掺钙硫化铟(CaIn2S4)是一种对红外辐射具有较好响应的材料,适用于制作红外探测器。
掺钙硫化铟的带隙能够调节至各种红外波长范围,具有很高的响应度和较低的暗电流。
掺钙硫化铟的折射率约为2.4至2.6之间。
这些材料的参数主要包括折射率、透明范围、热导率和吸收率等。
折射率是指材料对光线的折射能力,折射率越高,光线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越慢。
透明范围是指材料对其中一波长范围的光线的透明性,决定了材料适用的红外波长范围。
热导率是指材料导热的能力,热导率越高,材料散热越快。
吸收率是指材料对光线的吸收能力,吸收率越高,材料对光源产生的辐射能力越强。
总之,常见的红外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参数,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材料。
这些红外材料在红外光学、红外探测和红外激光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