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含附加)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0
3.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A ・东林讲学以来必有名世B.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C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D.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2017J018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_)2018年3月注意: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 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陶器从最初的零星出现到大规模、大范围地生产,有特定的社会文化 ▲ o 陶器制作历史悠久, 累积重重,要从 ▲_、交互作用的社会文化现象中对其▲,仍任重道远。
A ・因缘 错综复杂 寻根究底B.因缘 错综复杂 追本溯源 C ・姻缘参差不齐追本溯源 D.姻缘 参差不齐寻根究底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B.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C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书院的一项是(3分)• • • 南方豪杰之士于兹为群 先忧后乐存心须在秀才时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德为绳祖宗恩可报可酬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古典小说是先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很好地去学习和应用。
既保是古典小说,是一定历 史阶段的产物,▲ , ▲ , ▲ ■ ▲ ■ ▲ °如果善于学习,善者固保可以育人,其不 善者经过批判分析,也可能发挥其反面裁材的作用。
%1 就不免带有历史性的局限%1 即使优秀的作品也难免有不纯之处%1 择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1 有精华也会有糟粕%1 需要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学习A.B. C. D.下列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苏锡常镇四市有答案)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7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注意: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知难而上的勇气,一碰到困难便裹足不前,退避三舍。
B.治学严谨的他写这本书决非率尔操觚者可比,因此科学性的错误是不会有的。
C.他就是这个样子,每次说话都要把一件小事渲染成大事,危言危行,令人厌烦。
D.新近加盟这家明星企业的他,才华出众,待人谦恭得体,处处让人刮目相看。
2.在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云雾缭绕的南迦巴瓦峰,她神秘冷艳,不管游客如何翘首以待,也不轻易示人以真容。
B.“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你应该抓住现在的青春年华,奋发向上,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C.可以看到,罔顾历史发展规律,维护极少数皇权阶层利益的人,终归被历史唾弃,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古今中外凡有建树的作家无不在炼字、炼句、炼意上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尔后修成正果。
3.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②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③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
④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A.②④①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最后的建议,▲ ,▲ ,▲ ,▲ ,▲ ,让它们在文学的领土上争得各自的地盘。
苏锡常镇四市2017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2017.03语文(附加题)本部分为选考历史科目学生加试内容。
总分40分。
考试时间3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
(10分)所谓文者未有不写其心之所明者也心苟未明劬劳憔悴于章句之间不过枝叶耳无所附之而生。
故古今来,不必文人始有至文,凡九流百家以其所明者,沛然随地涌出,便是至文。
故使子美而谈剑气,必不能如公孙之波澜;柳州而叙宫室,必不能如梓人之曲尽。
此岂可强者哉!(节选自黄宗羲《南雷文定》)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21.写出文中“子美”“柳州”的姓名。
(2分)22.根据材料概括黄宗羲关于文章写作的观点。
(3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鲁肃当着关羽的面指责刘备不归还荆州是“贪而背义”时,周仓用“天下土地,有德者居之”加以驳斥,这体现了周仓的胆识。
B.欧也妮二十三岁生日的那天,克罗旭家和格拉桑家都努力巴结欧也妮,葛朗台明白他们的心思,但欧也妮以为得到的是真诚的关怀和情谊。
C.《老人与海》中,老人和孩子经常谈论过去的球赛,主要是因为老人看重球队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这与他的性格相契合。
D.《边城》中,中寨人的碾坊为故事的发展平添了波澜,不过在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二老还是坚定地选择了渡船。
E.对于哈姆雷特的求爱,奥菲利娅在哥哥的鼓励和支持下,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但是她父亲波洛涅斯却极力反对。
24.简答题(10分)(1)《红楼梦》中,宝玉挨打时相继有人来劝阻,下面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为什么口吻不同?(6分)①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②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2)阿Q的“下跪”是鲁迅先生着力刻画的细节,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述阿Q下跪的对象及其原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个虎口没能脱险的人间惨剧,________了整个春节期间的舆论场。
好多人指责逃票翻入虎园的游客________,这没毛病。
只不过,世间的各种不堪与罪恶中,逃票实在________,怎么就让一众旁观者咬牙切齿呢?A. 贯穿责无旁贷无足轻重B. 贯注咎由自取无足轻重C. 贯注责无旁贷微不足道D. 贯穿咎由自取微不足道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专家提醒市民,夏季健身体能消耗大,锻炼能否达到健身的目的,关键在于运动项目适宜、运动强度适当、运动时间合理。
B. 从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里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自然之美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培育。
C. 福岛核电站看不到头的灾难背后,是日本核能行业数十年来伪造安全报告、隐瞒死亡事故和对地震危险性估计不足造成的。
D. 曹聚仁的《鲁迅评传》颇具见识,虽史料不足,但许多专家认为,“评传”无须对此要求太多,堪称迄今写得最好的鲁迅传记。
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D.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②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③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④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⑤“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⑥“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A. ①⑤②⑥③④B. ①⑥③④⑤②C. ⑥③④①⑤②D. ⑥④②⑤③①5. 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3分)()国内的书店为何无法在专业阅读与公共阅读之间作出区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研究者往往不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更不愿投入到公共写作中去,而政府与社会对于公共文化从业者的压制与吝啬,也使得公共文化雪上加霜,反倒成为一种奢侈消费。
2017无锡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高考正在紧张地备考中,无锡的语文一模有哪些考点?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2017无锡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2017无锡一模语文基础部分试卷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的好处,是▲ 的。
如果读者真正获得了书中的“味”,他便会在写作中把这种“味”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
一个酷爱读书、▲ 广泛、博采众长的人,当然不屑于整天▲ ,拾人牙慧;而一个胸无点墨的庸碌之才,恐怕想说新话也说不出来吧。
A.路人皆知涉猎邯郸学步B.路人皆知涉足鹦鹉学舌C.尽人皆知涉足邯郸学步D.尽人皆知涉猎鹦鹉学舌【答案】D【解析】尽人皆知:人人都知道;路人皆知:指野心非常明显,人所共知。
涉猎:粗略地阅读,接触、涉及;涉足:指人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鹦鹉学舌:比喻别人怎样说,他也跟着怎样说,含贬义。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2.下列诗句中,全都使用比喻修辞的一组是(3分)①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A.①③B.②⑥C.③⑤D.④⑤【答案】B【解析】①把寂寞落泪的脸庞比作“一枝带着春雨的梨花”;②把满树的雪花比作“盛开的梨花”;⑥把肝胆相照、光明磊落的“去留之心”,比作雄伟的昆仑山3.下列各句中,谦敬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成人了就要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好,不要事事都劳烦我。
B.先生虽然未能亲自玉成此事,但也付出很多心血,我甚是感激。
C.我很纳闷,斗胆问一句,不知您是在哪儿听说这件荒.唐事情的?D.小弟愚钝,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兄台对此事有何见教?【答案】A【解析】A项“劳烦”是敬辞,用于拜托或答谢别人代自己做事;B 项“玉成”是敬辞,成全、促成;C项“斗胆”是谦辞,形容大胆。
2017年苏锡常镇高考一模试题解析这是个干干净净的平台,没有功利,只有奉献以及你我纯洁的友谊。
说明这是2017年苏锡常镇高考一模试题解析,内含PPT视频。
想用不同的方式对试卷进行讲评,希望能够节省高三老师的备课时间,让试卷讲评做得更有效、更细致,让学生从中收益更多。
一模英语昨天下午(3月15日)考完。
试卷我拍照附在本文后面,以备参考。
拿到一模试卷后,自己做了一遍,总体感觉试卷基调还是比较本份的,当然其中的亮点也是比较多的。
试卷科学性较强,各类话题涉及点颇多,离奇出格的题目没有。
试卷基本可以反应学生的真实的学习水平,区分度也应该是不错的。
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份不成熟的试卷题目详解。
说不成熟是因为时间仓促。
如果有错敬请大家容忍吧!说是“详”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对于现在教学时间紧张,需要快节奏、高效益复习的老师来讲,试卷不可能需要我这样面面俱到的。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层次不同,需要不同程度的“详”与“简”。
而我这里却可以利用平台的优势,给之以详,取之以略。
不管你是学生还是老师,可以在这里找你需要的那些“略”。
第一部分:听力只给参考答案,不作分析。
听力原稿附后。
1~5 CBACC;6~10 BCCBA;11~15 BBABC;16~20 CCACB第二部分第一节:单项选择参考答案是:21~25 ABBAB;26~30 DBBCA;31~35 CCACC做了一个PPT课件,有很详细的解题过程,大家可以看一下。
第二部分第二节:完形填空参考答案是:36~40 DCDBB;41~45 BDAAD;46~50 BAACA;51~55 BCBAD完形填空是细活,需要反复读个两三遍才能确保答案的正确率。
核对答案时也不要纠结于某一小题与你思考的一致不一致的问题,那样会徒生烦恼,浪费时间。
如果把文章的每一句话都读通了,完形填空的正确率一定不会低。
这里就用拆细的方式帮大家讲一下吧!Truly happy and successful people get that way by becoming the best, most genuine (真实的) version of themselves. Not on the outside —on the inside. It’s not about a brand or a reputation. It’s about reality: who you really are.真正快乐成功的人会形成真正最好最真实的自己。
苏教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苏教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经典需要认真阅读文本。
经典是不可重复的创造,包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性______,阅读它可以借我们一双慧眼,_____人间真情百态;可以让我们渺小的心灵与伟大的心灵产生共鸣,让我们的精神同作家的精神__________,让我们的心灵得到诗性的滋润,变得丰满而细腻。
A.内涵洞察浑然一体B.内含洞见水乳交融C.内涵洞见水乳交融D.内含洞察浑然一体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由3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专业运动员和滑雪爱好者在白雪塑造的童话世界里一决雌雄。
B.在地广人稀、遗迹分散的锡林郭勒草原和阿拉善沙漠戈壁上,活跃着一支支由当地牧民组成的马背文物保护队和驼峰文物保护队。
C.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大洋队在南极半岛海域日前展开多学科海洋环境综合考察。
D.1月5日,备受瞩目的高分四号卫星为期一周的太空旅行,在距地球36000公里的太空为祖国发来了亲自拍摄的第一张“明信片”。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D.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语言学家郝铭鉴指出,当下社会处于急剧变革期,各种流行语层出不穷,不计其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另一方面是社会上的汉语语言文字“守门人”越来越力不从心②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③一方面是互联网为汉语造词的功能越来越发达④令人担忧的是⑤任凭不规范的各种流行语“入侵”原本应该严谨的各种语言使用环境之中⑥汉语如何在网络流行语的嬉笑怒骂中保持“本色”A.④①③⑥②⑤B.④③①⑤⑥②C.⑤③④①②⑥D.⑤④③①⑥②5.下列对“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文“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
2017——2018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试卷分析 2018.3.221.有了“对其”,才有“追本溯源”;用“寻根究底”,就不用“对其”。
3.D后联有“祖宗”二字。
4.先有⑤中的分析、学习,后才③从之、去之。
5.相比较“历尽坎坷”较突兀。
7.“贡举”代替“科举考试”不对,科举考试是隋文帝(587年)开始的。
题号:8(1)分值:5分均分:3.07分【试题分析】原题:8(1)然伯仲并居清要,亦物忌太盛,不若少迟之。
(5分)译文:但是你兄弟俩一同位居要职,同时众人妒忌太多,不如稍微暂缓(此事)。
(伯仲、清要、若、少,语意通顺各1分,共5分)【评分标准】:1、“伯仲”——兄弟俩。
译作“兄弟二人”、“你与你的兄长”“你们哥哥和弟弟”等亦可,2、“清要”译作“要职”、“重要的官职”、“显贵的官职”等均可。
3、“不若”译作“不如”,如译为“不像”不给分。
4、“少”译作“稍微”、“稍稍”等均可5、语意通顺分,学生主要在“亦物忌太盛”这一句理解偏差从而造成失分。
【复习建议】1、翻译句子,强调直译,是高考的要求,阅卷中发现部分学生不是直译,随意添油加醋描写。
应强调: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做到“信、达、雅”的统一。
2、翻译离不开语境,要求学会结合上下文揣摩,才能准确表达文句的意义。
3、回归课本,积累重点实词知识,重点训练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题号:8(2)分值:4分均分:2.45分【评分标准】1、“劝”:翻译成“勤勉、敬业、尽力”都对。
如果翻译成“劝勉、勉励”必须在句义正确的基础上给分。
另外翻译成“劝说他去做官、群臣劝说他的属下”等都不得分。
2、“如”:翻译成“像……一样”“如同……一样”都可以;3、“集贤”:准确翻译是“集贤殿”或直译“集贤”等名词性的词语都可以,翻译成动宾短语如“聚集贤士、召集贤才、担任集贤”等都不得分。
4、“吾何忧哉”翻译成表达反问语气的都给分。
如“我还担忧什么呢?”“有什么好担忧的呢?”都得分。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模拟试卷(一)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找到“桃花源”。
不同的“桃花源”,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A.钟灵毓秀按图索骥映射B.海市蜃楼按图索骥折射C.海市蜃楼顺藤摸瓜折射D.钟灵毓秀顺藤摸瓜映射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对历史而言,个人命运可能隐藏在很小的一个小数点里,但对个人而言,却是百分之一百的人生。
D.旧北京城经元、明两代的建造经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设计的基础上,最后完成的杰作。
3.下列交际用语中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接受老师的邀请:感谢您的美意,定去舍下候教!B.称赞对方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收益匪浅!C.祝贺开张大吉:祝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D.初见单位同事: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请您惠存!”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原始人的美感,还属于初级阶段的美感。
,,。
,。
①而智能处于初级阶段又使他们把神秘而又令人恐惧的观念渗入到审美的意识中②原始人的生活极其困难③但还不可能获得和谐感和自由感④他们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了满足感、愉快感⑤因此,他们的美感既受到物质需要的束缚,又受到精神观念的束缚⑥生活迫使他们把动物当作主要的审美对象A.④③⑤②⑥①B.②④③⑥①⑤C.②⑥①⑤④③D.⑥②①⑤④③5.对下列材料理解不恰当的是(3分)驴子听见蝉唱歌,被美妙动听的歌声打动,自己也想发出同样悦耳动听的声音,便羡慕的问他们吃些什么才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来。
精校版201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含附加)————————————————————————————————作者:————————————————————————————————日期: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l题~第7题,共5题)、非选择题(第8题~第20题,共13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7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黻、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2017苏州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2017苏州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B(①不厌其烦:褒义词;不胜其烦:暗含贬义②纯净:一般修饰物质;纯正:修饰抽象性概念名称③一视同仁:形容对人物平等相待;相提并论:用于书面语,对物质、概念、理论作为相呼相应的态度)2、A(对仗讲究声调第一声和第三声;名词,形容词,定语,句式相对应)3、B(B项:两句各有意义,没有相互牵制)4、C(A项:维扬—扬州旧称;B项:二十四桥—扬州景点;D项:似西湖—扬州瘦西湖。
但C项:枫桥—苏州)5、C(白居易,字乐天;李商隐,字义山)二、文言文阅读(19分)6.(3分)D(称:谈论、提及)7.(3分)B(连词,表目的,其余三项都是介词,凭借。
)8.(1)(3分)享用百姓的供养,就把百姓的忧患作为自己的忧患,身处下层不被重用,就修养身心罢了。
(评分建议:“食”、“患”、语句通顺,各1分。
)(2)(3分)(禹与颜回)这两个人,难道是不同主张吗?是他们遭逢的时代不同啊。
(评分建议:“道”、句式、语句通顺,各1分。
)(3)(4分)子贡即使擅长论辩,哪里会到这样地步呢?也就是所说的毁谤的人歪曲事实啊。
(评分建议:“虽”、“辩”、“损”、语句通顺,各1分。
)9.(3分)(1)转嫁灾祸,制造战乱;(2)忧君之忧;(3)用奸诈说辞使他国灭亡,保全自己。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 【参考译文:我读史书上记载的子贡的事,怀疑它虚妄不实,否则,子贡怎么会被称为儒者呢?所说的儒者,被国君任用就以国君之忧为忧,为百姓做事,就以百姓之患为患,处在下层不被任用,就加强自身修养。
尧的时候,百姓苦于洪水,尧为此事忧虑,所以禹在九年时间里三次从自家门前路过却一次也没有到家看望孩子。
颜回生活的时代,天下百姓的忧患比洪水还厉害,天下君王的忧愁比尧还要多,然而颜回以拥有禹一样的才德,在陋巷里独得其乐,天下的忧患竟然能影响不到他的心志。
这两个人,难道他们的道义主张不一样吗?只是所处的时代不同而已。
2017-2018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附加题)2018年3月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其体源出于《国风》。
陆机所拟十二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虽多哀怨,颇为总杂。
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
“客从远方来”,“橘柚垂华实”,亦为惊绝矣!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节选自钟嵘《诗品·古诗》)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22.文中的曹、王二人分别指▲、▲。
(2分)23.这段材料中,钟嵘是从哪些方面来品评古诗的?请简要概括。
(4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坂桥大吼三声,吓死了曹将夏侯杰。
随后,又砍断桥梁,曹军无法追击而被迫撤军。
B.《茶馆》中,秦仲义说:“你的生意不错,你甭再耍无赖,不长房钱!”他想增加房租,甚至打算收回王利发的茶馆卖掉。
C.《边城》中,媒人误传口信说大佬选择了碾房,老人信以为真,差一点错过这段姻缘。
爷爷遭遇的一系列误会加重了爱情的悲剧色彩。
D.鲁迅的《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回忆北京“双十”节各家懒洋洋张挂五色旗的情形,充分表现人们纪念辛亥革命时的冷漠。
E.《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偶遇克劳狄斯为自己弑兄的罪行忏悔,却没有下手报仇,因为那样会送叔父升入天堂。
25.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22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元宵佳节家人聚会,贾政为什么“烦闷”“大有悲戚之状”?(4分)(2)造成觉新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审丑快感童庆炳在艺术中,形式不是消极的因素,对内容而言,它是一种征服力量。
因此,审丑快感的产生往往是形式征服内容的结果。
如果一篇文学作品,所写的是病态的、畸形的、贫弱的、不和谐的、丑陋的、卑劣的对象,那么就单纯内容而言,所引起的是不和谐感、厌恶感或愤怒感。
2016~2017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Ⅰ2017.3.14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知难而上的勇气,一碰到困难便裹足不前,退避三舍....。
B.治学严谨的他写这本书决非率尔操觚....者可比,因此科学性的错误是不会有的。
C.他就是这个样子,每次说话都要把一件小事渲染成大事,危言危行....,令人厌烦。
D.新近加盟这家明星企业的他,才华出众,待人谦恭得体,处处让人刮目相看....。
2.在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云雾缭绕的南迦巴瓦峰,她神秘冷艳,不管游客如何翘首以待,也不轻易示人以真容。
B.“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你应该抓住现在的青春年华,奋发向上,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C.可以看到,罔顾历史发展规律,维护极少数皇权阶层利益的人,终归被历史唾弃,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古今中外凡有建树的作家无不在炼字、炼句、炼意上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尔后修成正果。
3.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②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③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
④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A.②④①③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最后的建议,▲,▲,▲,▲,▲,让它们在文学的领土上争得各自的地盘。
①充满活力的批评必须富有攻击性②适度的流派之争都应当被恢复起来③批评应该有助于催生价值观与趣味的分化④具备维护个人观点的强劲自卫能力⑤为制定并部署建立这样的文学生态环境之计划A.②①③⑤④B.②③①④⑤C.③⑤①④②D.③②⑤④①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高石门传[明]丘云霄世之慕旷达者皆谓嵇、阮诸贤得醉乡之乐,为能养其真以成其名,丘子曰:醉乡之徒,乃负.其不羁以俯仰于时,不得直其志,乃托诸酒以自广焉耳。
愚谓醉乡之徒,非真乐也。
晋安石门子早善属词,不乐进士业,每谓文至牵饰比偶,犹之留须眉以傅脂粉,无足学也。
遂洗意爵禄之门,而结霞上之居,自号霞仙。
善画,善隶草,善八分书。
家贫,性嗜酒,日以饮为事。
由是孤洁一世,知名海内。
时轩盖造之,求其所能则不得,盖不欲以所能媚也。
及醉,则虽寻常人家投之楮素,欢然挥墨,任意纵横,而结构峻古,意态突兀;醒则虽工意为之,皆所不逮。
盖其适在酒而神在醉故邪。
乡有宋子者,与之善,疟岁弗愈。
一日造问之,宋强疾移榻就堂相见,因享之酒。
酣,宋出素请画,遂染笔写菊数本,倒垂悬崖而掩映于江波之间,香姿隐隐有飘拂流动之状,宋子泠然疏爽。
因再请,复写奇石,亭立双竹,凌空箫箫,数叶风韵,若有闻焉,宋跃起视之,毛发俱竦,是日疟不复发而就瘥焉。
时为之语曰:“少陵有佳句,不若霞仙笔。
醉后扫丹青,往往神鬼泣。
”其妙入神态有如此者。
夫求乐而得所乐,乐在物也;乐所乐而忘所乐,乐不在物在我也。
石门子于酒视醉乡诸贤托以自广焉者,何如也?岁癸卯,行年五十,疾革.,梦有画舫载卮酒促其登舟者,遂呼家人进之酒,再饮而卒。
先数月,武夷霞峰子卒,相去千里,不及有闻,垂.没之日,曰:“霞峰子先我往矣,此人志在当时,不酬.所欲,惜也!”闻者谓其谵语,而不知其前知如此。
既没,闻者惜之。
石门子姓高氏,名濲,字宗吕,居于石门山,贫以自耕,又自号曰庖羲谷老农氏云。
(选自《止山集》,有删改)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乃负.其不羁以俯仰于时负:依仗B.行年五十,疾革.革:除去C.垂.没之日垂:接近D.不酬.所欲酬:实现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嵇康、阮籍这些醉乡之徒,是不得志而借酒浇愁,他们的快乐不是真乐。
B.高石门早年才华卓著,工书善画,因为科场失利,不以功名为意,一世孤洁。
C.高石门酒醒之后,无论怎样“工意为之”,都不能达到酒醉后作品的艺术境界。
D.宋子观画时泠然疏爽,毛发俱竦,疟疾痊愈,这从侧面表现了高石门画艺的神妙。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时轩盖造之,求其所能则不得,盖不欲以所能媚也。
(5分)(2)石门子于酒视醉乡诸贤托以自广焉者,何如也?(4分)9.本文围绕“酒”来写高石门一生的事迹和成就,请简要说明。
(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叶梦得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
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①作连环绕。
欲寄新声问采菱②,水阔烟波渺。
【注】①故:依旧,仍然。
②采菱,采菱女,代指歌女。
(1)上片写出了夏夜的什么特点?简析上片的写景艺术。
(5分)(2)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靡有朝矣。
(《诗经·氓》)(2)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4)▲,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5)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行路难》)(6)▲,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7)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8)▲,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狩猎师陀孟安卿有满腔壮志,年轻时候是个大空想家。
在刚刚过了二十岁的那一年上,突然离开祖辈世居的果园城——他出发了,开始了生活上的大狩猎。
果园城里他的姨表妹,气恼加上悲痛,为他哭了,甚至为这个狠心人病了。
“你没良心。
走就走吧,谁拦着你了?可是总该、总该……”伤心的把脸埋在枕头上,她在床上想。
朱太太——那个姨母,“为他难过呢!什么好东西?……像他这种人,我们挤上眼也找得来!”她光火有充分理由。
两个小儿女在她眼中长大,正像两棵花儿。
所有看见过他们的人早就自然的把他们当做夫妇,全以为他们终有一天要结婚的,在这长久的期待中,她在他们身上耗的苦心多么多,寄的希望多么大!一阵狂风,所有的美梦给吹散了。
说真话,她流的眼泪比她的女儿更多。
看看她的女儿——这个生了长长的黑脸蛋的美貌小姐,她的两只大眼看人时候从下面滚上去,像在人家心上打闪;破颜一笑,小鼻子鼓动得多逗人爱;常常,她常常稳重的坐着,眉整起来,严密的闭着的嘴唇稍微向外突出,就像顽固的小花骨朵。
从这种特别表情,谁都能看出她有性格,有主见。
她的样子仿佛说:“你瞧我多有本事?我准备好了,我在等待着了。
”她显著的倾向实际方面,最后两年母亲几乎把家务全交给她,很快就练成了能手。
她比母亲处治的更有条理。
可惜正为她处治的更有条理,孟安卿想起这是个爱用秤杆子教育姑娘,专门出产能干老婆的城市,幻梦才深深受了伤。
并不是他不爱她了;恰恰因为他仍旧爱她,她的每一个小动作仍旧能牵动他的神魂——那么他怎么能忍受这种打击?怎么能眼看着他的幻象破碎,看着他的偶像跃倒下来,将来看着她专门争斤论两,计算柴米和油盐哪?孟安卿离开果园城十二年,没有给过果园城消息。
年轻人全有这种气度,青春跟雄心支持着他,幻象在他前面,他勇往直前,从不动摇。
最后他成了个肖像兼风景画家,他大狩猎的结果。
但是最初的兴奋——由工作顺手激起的兴奋和快乐过去之后,孟安卿的心里渐渐空虚,终于成了一片荒凉,出其不意,有一天他突然回来,回果园城来了。
他在车站下面的旅馆里订了个房间,在里头关两小时,仔细的从鬓角上拔掉几根白头发,随后他走出来,一直上了河堤。
郊野上好风光,天色澄蓝,阳光充沛的照耀着新犁起的田地、树林和大路,仿佛向人报告好运。
而鸟儿在柳树上鸣唱着,在堤岸旁边,孟安卿没有想到,它们看见他惊骇的飞开了——过去他跟它们那么亲密过的,现在它们不认识他了!接着他进城,在果园里,春天他曾陪同姨表妹去掐花,夏天他们曾游玩过的,现在果树大半都衰老卷秃了,有的且被砍伐代以新的小树了。
最后他走上市街,在街上,仍旧是尘土,仍旧是狗和猪。
“看起来只有这里没有变动,”他心里想。
面坊的磨子响着,脚踏箩的撞击声一直传到外边。
药铺里的舂药声仍旧是老调子,叮咚叮当,药臼的鸣声活泼而又清脆。
终于他站在那个一直深埋在记念中的门前,手按在门环上,他迟疑不决,既然已经回来,既然不久就要看见想念的人,何不把这种好心情多保存一会儿?一个熟人凑巧解救了他。
正在这时候,一个卖纸烟的凑巧从那边走过来。
“卖香烟的!”他走过去。
卖纸烟的原先卖梨糕,他自己小时候是个买零食的好主顾。
“你不卖梨糕了?”“不,不卖了。
现在没有人做了。
”卖纸烟的惊异地看着他。
“你可知道朱太太还住在这里?”卖纸烟的说她仍旧住在老地方,压根儿就没有搬过。
“那么——”孟安卿的心跳起来,气色变了,脸红了。
他本来想问另外一个女人,朱太太的女儿,他的姨表妹,忽然他改了口。
“那么,这城里有个孟安卿,你认识吗?”“不,不认识。
”他说他根本不相信有这个人,他以为只是爱开玩笑的捏造来骗人的传说。
一阵失望压倒了孟安卿,突然间他感到兴亡变迁,时间加到人身上的变化。
他想起他在旅馆里拔掉的白头发,他的终于无可遮掩的皱纹。
现在果园城人更进一步告诉他,他们认为根本没有他这么个人,只在人家的笑谈中才存在了。
孟安卿毫不动弹的站着,脚踏箩药臼照样响着,——其实连它们也变动过了;狗和猪从旁边走过去,他也不再感到亲切了。
他向空中愣好半天,最后,看见卖纸烟的还等着他,他搭讪着买了一包。
他没有再询问他的姨表妹。
他珍重的将在果园城买的香烟塞进口袋,然后向车站那边走去,火车在等候他,一切旅馆和按月出租的房子都在等候他。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12.孟安卿为什么要离开果园城?(4分)13.文章写孟安卿在旅馆中拔白头发的细节有什么作用?(6分)14.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孟安卿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4分)15.探究最后一段的意蕴。
(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谈谈数字化书写刘皓明①书写方式在文明形成中的作用,至今没有得到充分认识。
在书写方式已进化到数字化的今天,用中文写作的人大多数是直接敲击键盘输入汉字。
与中文计算机化的初期相比,现在的输入法使用已方便了很多。
但这种方便主要来自计算机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处理器的速度、内存的扩大等——而非输入法有了多大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