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营养与保健资料整理(精)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5
健康教育处方水火烫伤本病是以伤处红肿灼痛、起泡、结焦痂,伴发热烦躁、口干尿黄,甚至神昏等为主要表现。
【预防保健】1、加强防火、灭火的宣传教育,普及正确使用煤气、汽油、电力和其他易燃危险品的知识。
2、加强劳动保护和化学易燃品的管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各类电器加强维护和保养。
3、日常生活中,注意开水,热汤、热粥等的妥善放置。
4、家庭、幼儿园及学校要经常对儿童进行防火教育,防止玩火。
5、对烧伤患者家属和所属地段、单位进行现场宣传,有助减少烧伤的再发生。
【饮食调护】1、阴损及阳证者可给予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如甲鱼、老母鸡、老鸭、奶制品等。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气血两虚证者饮食宜清谈、易消化、富有营养,如猪肝、银耳、桂圆等益气养血之品。
3、阴伤胃败证者可食滋阴食物,如莲子汤,银耳汤。
忌食油腻煎炸等助热之品。
4、火盛阴证者注意营养。
热甚口渴时,可饮果汁露、西瓜汁等。
切忌单纯喝水。
5、水毒炽盛证者做好高热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以泻泄热毒。
【情志调护】耐心开导患者消除顾虑及悲观忧郁的情绪,使之鼓起对生活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对自我形象改变的心理准备等。
【饮食疗法】1、大雪梨1只,去皮切块后绞取汁,每日早晚1次服用。
2、香蕉皮100克,煎汤服,每日1齐IJ,或食香蕉3次,每次1〜2个。
有滑肠通便,泻火排毒之效。
3、绿豆50克,荷叶30克,行将绿豆浸泡涨发,然后把荷叶切成小片叶水煎汤,再用荷叶汤煮绿豆,熟后服用。
有清热解毒之效。
健康教育处方腰椎间盘突出症1、宜卧硬板床,侧卧位(屈酸屈膝)能解除椎间盘和神经根压力。
外用中药热敷、熏蒸可解除腰部肌肉痉挛,适当加强背部锻炼及抬腿运动,防止肌肉退化萎缩。
2、腰部忌负重和弯腰提重物,防止重体力劳动。
在体力负担不大的运动中,先慢慢活动腰部,适应后可作慢跑、打太极拳、气功等活动。
3、消炎、镇痛类药物应遵医嘱服用,防止引起应激性溃疡等副作用。
4、饮用应清淡、富有营养,忌辛辣、刺激食物,控制体重,避风寒。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误区一:食物相克要留神蒜葱同食伤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海鲜遇到维生素C会生成砒霜食物相克理论一直流传甚广。
医生表示:这些说法95%以上是胡说八道,4%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1%可能成立但完全不必在意。
专家举例说,有人说海洋污染严重,海产品多含有重金属五价砷,果蔬富含的维生素C,会助其在体内发生复原反响,形成砒霜。
但真相是:首先,海洋污染并没有如此严重,即使海产品含砷,也是微量的;另外,人体不像试管,食物也不是纯化学物质,相互间发生反响的程度是微弱的,根本不必过于担忧。
误区二:晚餐最丰富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早餐、午餐往往随便凑合,晚上回家就吃得十分丰富。
对此,美国营养专家表示,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无法分出主次,无视早餐和午餐将直接影响白天的工作状态,太看重晚餐那么会导致肥胖、影响睡眠。
专家建议,一日三餐应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来说,早餐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和晚餐均占30%~40%。
调查显示,国人的早餐质量普遍不高,需格外重视。
误区三:食物分好和坏就像人们习惯把人分为好人、坏人,食物也常常被扣上好食物或坏食物的帽子。
营养师认为这种说法太武断了,没有绝对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
专家对此表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脂肪。
很多人认为摄入太多脂肪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这只对脂肪摄入超标的人群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偏远、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孩子就不太适用。
脂肪也有好的一面,适当补充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供能量。
误区四:精米白面最养人精米白面口感细腻,确实更招人喜欢。
但在美国营养专家看来,长期食用精米白面无益健康,吃点儿粗粮反倒更好。
专家表示,米面加工过细会损失大量营养,特别是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因此,人们每天适当吃些粗粮(50克~100克为宜)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五:越贵越有营养营养和价格成正比吗营养专家并不认同。
专家指出,燕窝、鱼翅、鲍鱼等价位高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并不突出。
药食同源中医药与营养⏹我们中华民族应用饮食养生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随着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步开展起来的,从现有资料记载距今约有三千年以上历史,所以说中医药与饮食养生,它为历代人民和世界人类健康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中医药对营养的认识与其开展简史⏹概况⏹中医食疗药膳的理论,那么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形成而开展起来的。
在认识人体上,中医往往从整体观念出发,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五脏为中心形成了自己一套特色知识理论。
而对食物那么是在阴阳五行为指导概括了食物性味、归经,阐述了食物与人体的相互关系,形成开展了中医食疗药膳的理论,并以此指导用于调理人们健康。
中医药食疗其目的是使人们健康长寿,并是人体营养达到动态平衡,在这个根底上产生了不同形式,表现为食物的配搭,重视膳食与药膳的结构合理化。
开展简史⏹早期食事活动⏹食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根底,原始人类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了有治疗作用的食物,可作为食。
据《山海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
这里所指的“毒〞就是包括食物、药物和毒物的天然品,因此药食来源于天然产物,即“药食同源〞。
⏹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随着生产力的开展到了秦汉时期,饮食保健也从长期的经验积累开展成为一门正规学科,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中医营养理论体系也就逐步形成,如当时《黄帝内经》一书对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作了较系统论述,确定了实施方法和原那么,该书《素问》篇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这就明确了药治与食治结合起来对人体健康保健作用。
该书所载方剂一半以上含有食物成分。
所以《黄帝内经》一书为后世中医药药膳等奠定了良好的理论根底。
⏹中医营养理论的提高⏹秦汉之际,方士蜂起。
为顺应统治阶层的愿望,寻求长生登仙之道。
如秦汉安期生,李少君至晋代葛洪等中医营养名家,对饮食营养,卫生化学都有相当阐发。
晋唐时期,食养食疗经验积累更为广泛丰富,特别是对营养缺乏性疾病,颇有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就,如甲状腺肿、脚气病、夜盲症等都用食物来治疗。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中医养生中医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就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治未病就是不要等有了病才去治病,而是在未病时就预防疾病。
“未病预防,既病防变”。
※中医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1、养神: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修养。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3、气养:主要是医用健身气功法“内养功”。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
5、食养:主要是对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等。
食养为中医养生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6、药养:主要是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中药饮片)。
7、术养:是以上养生方法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的刺激等方法进行养生。
总之,中医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因人而异,即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
根据以上中医养生方法着重讲两方面中医养生技术,适合大多数人群:气养的一种方法:八段锦养生功术养的一种方法:人体十大重要穴位的日常按摩一、八段锦养生功1、八段锦养生功法: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有800多年的有历史。
古人把这套功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优美,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八段锦”。
练习时无需器械,不受场地限制,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显著,适合男女老少,可使胖者变瘦、瘦者变强。
八段锦功分南北流派,各流派做法有差异。
现代对过去的八段锦功在内容和名称上均有所改变,今天针对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邓铁涛对八段锦改编后的要领进行学习。
2、邓铁涛八段锦口诀:(1)双手托天理三焦(2)左右开弓似射雕(3)调理脾胃需单举(4)五劳七伤往后瞧(5)攒拳怒目增力气(6)两手攀足固肾腰(7)摇头摆尾去心火(8)背后七颠百病消3、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大师邓铁涛八段锦视频4、八段锦功的要领及作用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中医药健康普及知识宣传资料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近年来,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应用。
为了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一些中医药健康普及的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
一、中医药传统理论1.中医药起源于中国古代,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朝时期。
其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2.中医药以“治未病”为核心思想,注重预防和调节身体养生,强调“以人为本”。
3.中医药通过观察病人的脸色、舌苔、脉象等,以及询问症状和生活方式等信息,综合分析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
二、中医药常用疗法1.中药疗法:中药是指自然植物、动物和矿物所制成的药物。
中药有温补、凉血、清热、解毒等功效,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2.针灸疗法:针灸是利用针刺穴位刺激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等功能,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3.推拿疗法: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按压等手法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的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缓解疼痛等。
三、中医药养生保健1.饮食调节:中医药强调“药食同源”,倡导合理膳食,饮食应以多样化、均衡营养为原则,避免暴饮暴食和偏食。
2.足浴保健:足部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通过足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保健身体。
3.气功养生:气功是利用调整呼吸、调节体位等方式来调整和调和人体气血的运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四、中医药应用和发展情况1.中医药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被多个国家纳入国民健康保健系统。
2.中医药与西医药结合的综合医院逐渐普及,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3.中医药的科技化、现代化发展迅猛,包括中药材种植、药物研发、中药提取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总结: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疗法特点。
中医药不仅能治病,更重要的是能调节身体、预防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
中医营养学总结中医营养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保健强身,防病治病,促进健康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食物本草,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卫生,饮食宜忌等内容。
中医营养学的特点:1.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如整体观念,平衡阴阳,食药同源,辨证施膳等;2. 历史悠久,文献丰富,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周代医生细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其中食治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篇,孟冼《食疗本草》为食物疗法的专注;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3. 独特的饮食卫生学说,如谨和五味、饮食有节、饮食宜忌等;4. 具有中国特色,根植于中华大地,内容丰富,安全有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阳阳学说(一)阳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的相互对立制约,人的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也是阴阳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2.阴阳的相互依存,阴与阳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阴就无所谓的阳,没有阳就无所谓阴;3. 阴阳的相互消长,相互依存的双方不是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而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运动发展之中;4. 阴阳的相互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双方会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二)阳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疹断;用于疾病的治疗。
二,气血津液(一)气气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精微物质,它存在于人体的脏腑组织,通过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反映出来的。
气的功能1. 推动作用,只有气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人的生长发育,人体的各种正常生理活动和功能才能正常进行;2. 温煦作用,人体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与气的温煦作用是密切相关的;3. 固摄作用,指对血,精,津液等液态物质起到统管,固摄,防止流失的作用;4. 防御作用,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侵犯,又能与入侵之病邪作斗争,把病邪驱出机体;5. 气化作用,气的功能失常,人体的整个新陈代谢过程会受到影响,气,血,津液的化生和运行,食物的消化吸收,汗液,尿液和粪便的排泄就都不能正常进行。
儿童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调养:儿童的脾胃功能较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
同时,根据不同症状,可以适当进食一些有利于调理脾胃的食物,如山楂、山药、扁豆等。
2.起居调摄:儿童的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
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
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
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3.运动保健:每天要保证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还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运动,如跳绳、拍球等,以增强体质。
4.儿童饮食宜忌:针对不同症状,可以给孩子进食一些有利于调理的食物。
例如,大便干结时可以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腹泻时可以进食薏苡仁、山药等;食欲不振时可以进食扁豆、莲子、山楂等。
同时要避免食用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生冷、油腻食品也要少吃。
5.预防耳聋:婴幼儿听力障碍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如先天性(遗传性)、后天性(药物、感染、噪音危害等)。
定期的儿童听力保健计划是早期识别儿童听力下降的最有效的手段。
总的来说,儿童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主要是从饮食、起居、运动、饮食宜忌等方面进行调理,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宣传资料中医是中国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健康保健一直被推崇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医养生的重要性。
一、中医理论基础中医传统理论以“阴阳”和“五行”为核心概念,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的平衡密切相关。
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外环境的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阴阳理论强调了平衡的重要性,不同器官、经络和身体部位都有相应的阴阳属性,保持这种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二、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1. 调整饮食:中医认为饮食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合理饮食可以平衡阴阳,滋养脏腑,增强体质。
例如,在夏季应多吃清凉、富含水分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和水果;而在冬季应多吃温暖的食物,如姜、葱和羊肉。
2. 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中医推崇太极拳、气功等缓慢的有氧运动,可以调和阴阳,平衡身体。
3. 情绪平衡:中医认为情绪与健康密切相关。
情绪波动会导致气血紊乱,影响脏腑功能。
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对健康非常重要。
中医建议通过冥想、放松和艺术欣赏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4. 中草药应用:中草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特点,中药可以起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
但是,中草药的使用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误用和副作用。
三、中医养生常识1. 春季养生:春季是阳气复苏的时候,应该注重健脾养肝,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过食辛辣和油腻的食物。
2. 夏季养生: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应该注重清热解暑,多喝水并适量摄入含水分丰富的食物,如西瓜、黄瓜和草莓。
3. 秋季养生:秋季是收敛的季节,应该注重养肺润燥,适当增加营养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南瓜、山药和柿子。
4. 冬季养生:冬季是阴气最盛的季节,应该注重温补阳气,多吃温热的食物,如姜、蒜和红枣。
中医养生保健品中医养生保健品是指通过中医药的原理和方法,研制出的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产品。
中医养生保健品在传统中医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和制药技术,注重调理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一、中医养生保健理念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强调整体平衡,注重身心合一。
它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的阴阳平衡息息相关,通过养生保健可以恢复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状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养生保健的核心是“治未病”,通过科学的方法调理身体,提高自我康复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二、中医养生保健品的特点1. 以天然草本为主要原料:中医养生保健品凭借中草药的独特效应,采用优质的中草药作为主要原料,不含化学合成物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2. 多功能性:中医养生保健品具有多种功效,可以调节人体内环境,改善身体状况,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例如,某些养生保健品可以调节血压、血糖,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等。
3. 个体化:中医养生保健品通过个体化的调理,根据个人的体质差异和不同的生理状态,量身定制合适的产品和方案,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效果。
三、常见中医养生保健品1. 中草药养生保健品:如中药皂洗剂、中草药口服液、中草药保健茶等,通过草本植物提取物的方式,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2. 营养保健品:如钙片、维生素片等,中医药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营养学,强调通过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来维护健康。
3. 食疗保健品:如养生粥、保健汤等,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和食材的选择,具有调理身体的功效。
4. 保健仪器设备:如艾灸器、拔罐器、按摩椅等,通过物理疗法,刺激人体的穴位,调理人体的气血,提高免疫力,达到养生目的。
四、正确选择中医养生保健品的方法1. 了解产品的成分和功效:通过查看产品的说明和成分表,了解产品所含的成分,以及适用于哪些人群,针对哪些问题。
2. 选择有信誉的品牌和渠道:购买中医养生保健品时,选择有信誉和口碑的品牌和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中医的饮食调理和营养保健研究现代生活节奏快,各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得人们身体越来越虚弱,而中医的饮食调理和营养保健在这个时代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医以“食为先”的思想,认为营养的摄入和良好的饮食结构是人们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中医的饮食调理和营养保健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
一、中医的食疗理论中医强调调节身体阴阳平衡,维护人体健康。
食物被视为可以影响身体健康和平衡的“药物”。
中医的食物疗法可以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
中医认为,食物的品质、营养成分和烹调方法等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选用营养丰富、通透无害、调味适量的食物,合理烹调,以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和健康。
中医的食疗理论分为“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两部分。
前者是中医学中的经典之一,其典籍中包含大量的食品营养和中药治疗相关的描述。
后者则是针对中药与食物的理论研究。
中药与食物并无隔离,而是一种完美的融合,正如中药治疗时需要注意人体阴阳平衡和调节,切忌过度使用中药。
同样地,食物不是在药物的作用下将疾病根治,而是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和营养保健来达到调节人体内部环境、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养生的目的。
二、中医的饮食调理方法中医的饮食调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五行学说调理饮食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一,通过五行学说可以了解食物的性质和作用。
中医认为,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了五个方面的事物,如五色、五谷、五味、五脏和五官等,根据五行学说的理论来调理饮食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2. 根据气质、身体体质调理食物中医认为,每个人的气质和身体体质都不相同,因此,食疗调理还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实施。
例如,对于气阴两虚的人群,应该适当增加膳食营养摄入,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雪梨、枸杞、绿豆等。
3. 根据不同疾病的饮食调理中医认为,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饮食调理。
例如,对于便秘的人群,应该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等,同时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
老年人中医药保健知识一、饮食调养1.保持均衡饮食:老年人的饮食应该保持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适量摄入蛋白质:老年人需要适量摄入蛋白质,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建议选择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来源。
3.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老年人应该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身体健康。
4.适量摄入脂肪和糖类:老年人需要适量摄入脂肪和糖类,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
但是要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5.饮食清淡:老年人的饮食应该清淡,避免过咸、过辣和过于油腻的食物。
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问题。
二、运动锻炼1.坚持适当的运动:老年人应该坚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和预防疾病。
2.适量增加运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需要适当增加运动量来保持身体健康。
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
3.避免剧烈运动:老年人应该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同时也要注意运动时的安全问题。
三、保持良好作息1.保持规律的作息:老年人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2.避免长时间静坐:老年人应该避免长时间静坐,多进行活动和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
3.注意午休:老年人应该注意午休,保证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四、心理调适1.保持积极心态:老年人应该保持积极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和热情。
可以通过学习、社交、旅游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2.避免过度焦虑:老年人应该避免过度焦虑,不要过于担心自己的健康和生活问题。
如果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3.与家人和朋友交流:老年人应该多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这样可以缓解孤独感和压力,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五、戒烟限酒1.戒烟:老年人应该戒烟,因为吸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养生保健常用中药“中药种类繁多,如何用?”养生保健常用中药有哪些呢,接下来,店铺就和大家分享养生保健常用中药的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养生保健常用中药的方法一、人参养生保健应用:人参是众所周知的保健益寿佳品,它具有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抗疲劳、调节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调节心血管系统、促进造血功能、抗肿瘤、抗休克等作用。
服用人参的方法很多,简单易行的方法有:1、人参粥:用人参压成粉末3克、粳米60克、用砂锅煮成粥,可食用。
它有益元气,补五脏,生津液、抗衰老的作用。
2、人参茶:用人参10克、大枣10枚,用开水冲泡15分钟后代茶饮用,它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的作用。
养生保健常用中药的方法二、大枣养生保健应用:大枣津浓厚,其味甘美,营养丰富,药力平和,即是寻常之食品,也是常用之药品,久服或入药膳,确有补气血,益脾胃,通九窍,和百药,润肤养颜,强志延年等养生保健功效。
凡体质虚弱或欲邀请书衰延年者均可食用。
民间有谚曰:“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
”确为经验之谈。
它具有护肝、抗肿瘤、中枢抑制、增强肌力等作用。
服用大枣的方法很多,简单易行的方法有:1、大枣粥:大枣10枚,茯神15克,小米100克,先煮大枣及茯神,去渣,后下米煮粥。
温食。
2、大枣人参汤:大枣5枚,吉林参(或高丽参)6克。
大枣人参放炖盅内,隔水炖煮1小时。
分两次,温热食。
人参连用2-3次,救治虚脱,人参加至15-30克,如法炖后,顿服。
3、大枣汤:健脾益气止血。
适用于脾虚气弱,食欲不振,气血两虚;脾虚不能摄血之发斑。
现多用于过敏性紫瘢。
大枣15个,洗净浸泡1小时,用文火炖烂。
每服1剂,日3次,7天为1疗程。
养生保健常用中药的方法三、大蒜养生保健应用:大蒜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原虫、降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保肝、解毒杀虫等作用。
食用方法有:1、大蒜粥:紫皮蒜3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
大蒜去皮,切段,沸水煮1分钟,捞出。
粳米放入煮蒜水内熬粥,待粥将熟时,再把蒜重新放入粥内(如用于结核,另加白芨粉5克)煮至蒜熟,早晚温热服。
名解
1. 平衡膳食:每日膳食供给的各种营养素的量与用膳者对各种营养素需要量之间要达到平衡。
2. 膳食调查:是指通过某种方法了解调查对象每人每日主副食摄入量,利用食物成分表 (或特定的计算机软件计算出每人每日所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然后与供给量标准进行比较,以此来评定正常营养需要的满足程度。
3. 要素膳:是一种营养素齐全,水溶后容易被肠道吸收的无渣膳食。
4.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 :通过胃肠外途径提供机体代谢过程所需全部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
5. 中医食疗:根据人体不同的体质和中医辨证的病症,选用对健康具有一定作用功能的食物,调节人体功能、治疗病症、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
6. 保健食品: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
机体机能,不以治病为目的的食品。
7. 药膳:是为辅助治疗某些特定疾病的目的,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加入中药配制而成的非定型包装的菜肴。
问答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有 10条,适合于 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
这 10条内容是: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 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 如饮酒应限量
10. 吃新鲜为生的食物
下面 2题二选一
对保健食品的要求:
1. 产品配方必须具有保健功能的科学依据。
原料和辅料必须符合食品为生法和相关的国家法规,对人体健康安全无害。
2. 保健食品应具有功效成分 /标志性成分的含量及检验方法
3. 产品必须经安全性毒理学试验, 进行验证食用安全性为目的的动物和 /或人体试食试验。
4. 经动物和 /或人体试食试验的保健功能试验, 证明具有, 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 并按其功能提出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
5. 产品必须经过为生学试验和稳定性试验, 提供产品为生学指标和保质期内变化情况。
6. 产品必须具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完整包装、标签和说明书。
不得从中扩大未经审批的保健功能;不得宣传或暗示疗效。
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资料
根据 SFDA 规定,保健食品注册申请必须由申报单位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表, 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通用名称、产品研发报告、产品配方(原料和辅料及配方依据;原料和辅料的来源及使用的依据、功效成分 /标志性成分、含量及检测方法、生产工艺简图、产品质量标准(企业标准、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的种类、名称、质量标准及选择依据。
有检测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包括:
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动物试验和 /或人体试食试验报告、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等。
第十一章有 2题简答题是关于疾病治疗原则的至于是哪 2个疾病,我也不知道只好大家都准备一下了
计算
1. 氮平衡(NB 的计算 =N入— N 出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g /6.25 —【 24小时尿尿素氮 (g +3~3.5】关键:求出摄入的氮的含量和排除的氮的含量,可以不必拘泥于此公式
举例:
输入 9.12%氨基酸溶液 1000ml , 含有效氮量 13.13g , 24小时尿量为
1800ml,UUN 为 440mg/dl。
求氮平衡。
UUN=440×18=7.92g
则:NB=13.13—(7.92+3 =+2.12(g 【 UUN :24小时尿尿素含量】
2. 计算一个糖尿病患者一天所需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量,然后再根据此编制食谱
标准体重(kg =身高(cm — 105
然后根据病人的实际工作性质计算出每天所需总能量
正常休息者(25~30kcal/kg 轻体力或脑力劳动者(30~35kcal/kg 中度体力劳动者(35~40kcal/kg 重体力劳动者(40kcal /kg 糖尿病患者应在正常人情况下减去 5kcal /kg
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每克产热 4kcal ,脂肪每克产热 9kcal ,设计膳食时,先计算碳水化合物量,再计算蛋白质含量,最后用炒菜油补足脂肪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按占总能量的 60%计算。
蛋白质,成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 1克。
举例:
男性 52岁, 升高 1.66m , 体重 64kg , 轻体力劳动者, 经计算其标准体重为
61kg 。
解答:
每日所需总能量为 61×30=1830kcal 【轻体力劳动者 30~35kcal】
碳水化合物:1830×60%=1098kcal, 1098÷4=274.5g
蛋白质:61×1=61g 61×4=244kcal 【理由懂的吧】
脂肪:1830—(1098+244 =488kcal, 488÷9=54.2g
然后再根据计算出的数据编制食谱,这个是重点
脂肪乳剂优点:1. 供能量大; 2. 溶液等渗,对血管内无损伤,可供外周静脉输注; 3.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提供必需脂肪酸; 4. 在创伤应激状况下也可全部被机体利用; 5. 代谢后不增加呼吸商,因此不增加肺的功能负担; 6. 脂肪与葡萄糖合用有更明显的节氮效果。
【老师有提到过这个,应该会考】
填空选择会出现在第一章、第十章其他章节也要看看第十一章是重点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