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生产学
- 格式:doc
- 大小:261.50 KB
- 文档页数:21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根据中国牛品种志的记载,我国现有黄牛地方品种()个,水牛类群1个,牦牛品种()个。
2。
我国是世界上的养牛大国,2004年我国黄牛饲养量近( )亿头,位居世界()。
3。
我国是世界上养牛大国,2004年我国奶牛饲养量约( )万头,在世界排名在()。
4。
我国的水牛主要分布在长江()及长江( )地区.5.当今奶牛业被誉为( );奶牛被称为( )。
6。
牛奶能为人类提供最优质、()的营养.营养学家将牛奶称为()。
7.养牛学是关于牛的基本( )、()、( )与( )等的科学。
8.我国是世界上的养牛大国,2004年牛的存栏总数金1.35亿头,是世界总数的().9.2004年,世界饲养牛的总数约为( )亿头,其中水牛()亿头,奶牛()亿头。
10。
TMR的意思是( ),使用TMR技术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11。
HACCP是Hazard Annlysis and Critical Contrl Point的英文缩写,他的意思是().12。
牛一般不能耐受()℃以上的高温,外界气高于其体温()℃便不能长期生存。
13.为宣传牛奶的营养和鼓励人们多喝牛奶,1961年5月国际奶业联合会决定将每年的()定为“国际牛奶日”。
14.奶牛养殖促进了农业从“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化,“三元结构"为种植粮食、( )和()。
15.我国养牛业的发展趋势是由副业型向( );由粗放型向()过度.16。
我国养牛业的发展趋势由数量型向();由传统型向()过度。
二、判断题.1。
我国牛肉的人均占有量世界第一。
()2.我国80%都是现代化养牛场。
( )3.我国大部分奶牛养殖是千家万户式的小规模养殖。
()4.中国的奶牛单产比发达国家要高。
( )5.我国肉牛的胴体重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
()6。
养牛业是畜牧业的一部分。
()7。
养牛业是畜牧业的一部分。
()8.牛的脉搏成年牛要比犊牛高。
()9.牛大量采食粗饲料,虽然在瘤胃内消化时间长,但饲料的营养转化率低。
非常规粗饲料开发利用技术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3)二、非常规粗饲料的定义与分类 (4)2.1 定义及特点 (5)2.2 常见类型 (6)三、非常规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 (7)3.1 水分含量 (8)3.2 粗纤维含量 (9)3.3 无氮浸出物含量 (10)3.4 矿物质与维生素含量 (11)四、非常规粗饲料的加工与贮藏技术 (13)4.1 初级加工方法 (15)4.2 运输与贮藏方法 (16)五、非常规粗饲料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17)5.1 饲料配方设计 (18)5.2 饲喂效果评估 (19)5.3 生产成本控制 (21)六、实例分析 (22)6.1 具体案例介绍 (24)6.2 实施效果与评价 (25)七、结论与展望 (26)7.1 研究成果总结 (27)7.2 存在问题与不足 (28)7.3 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29)一、内容概览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反刍动物生产业不断寻求新的饲料资源和技术手段。
非常规粗饲料开发利用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饲料资源开发方式,已经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档将对非常规粗饲料开发利用技术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非常规粗饲料的种类、开发利用技术、营养价值评价、饲养效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有望为反刍动物生产提供更加丰富、高效的饲料资源,提高养殖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反刍动物养殖已成为重要的产业之一。
随着饲料资源的日益紧张,常规粗饲料的供应已经不能满足反刍动物生产的需求。
寻找和开发新的饲料资源,特别是非常规粗饲料资源,已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此背景下,非常规粗饲料开发利用技术应运而生,其研究背景主要源于传统饲料资源的短缺和人们对新型饲料资源的渴求。
名词解释 1食管沟:始于贲门,延伸至网瓣胃口,它是食道的延续,收缩时呈中空闭合管道,可使食物穿过网、瓣胃口,直接进入瓣胃。
犊牛随着采食粗饲料,而引起食管沟逐渐消失。
成年牛的食管沟则失去完全闭合能力。
2干奶期:乳牛在临产前两个月乳腺停止泌乳的时期。
3TMR技术:指全混合日粮技术,是一种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添加剂充分混合,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奶牛需要的饲养技术。
4 裘皮:指羔羊出生后一个月左右时所剥的皮。
5品质支数:一千克净毛量能够结成多少段(根)一千米的毛纱。
6油汗:汗腺分泌的汗和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在皮肤表面混合而成。
7普通净毛率:指经过洗毛以后得到的净毛重量占该羊毛原重的百分比。
8胴体重:指羊宰杀放血后,去头、蹄、毛皮、内脏(只留肾脏和板油)后静置30分钟后的重量。
9羔皮:指羔羊出生后3天内剥取的皮. 10膻味:山羊本身所固有的一种特殊气味,它是山羊代谢的产物。
11性成熟:性器官发育完全,已经具有产生繁殖能力的生殖细胞和性激素。
12发情:母羊在性成熟以后所表现出的一种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现象。
13云雾状:用肉眼观察新采得的公羊精液,可以看到精子活动所引起的翻腾滚动极似云雾状态。
14同情发情: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的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的发情周期,使它们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表现发情。
15亲缘选配:指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公母羊之间的交配。
16羊的纯种繁育:指同一品种内公母羊之间的繁育和选育过程。
17眼肌面积:倒数第1与第2肋骨之间脊椎上眼肌(背最长肌)的横切面积。
18超数排卵:在母羊发情周期的适当时间,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卵巢比正常情况下有较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
19发情周期:即母羊从上一次发情开始到下一次发情的间隔时间。
20人工授精: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将公畜的精液输入母畜的生殖器内,使卵子受精以繁殖后代的方法。
21同期发情: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的发情周期,使它们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表 现发情,以便与组织配种。
牛的生理学特性:消化生理和泌乳生理。
A消化生理特点:①牛为反刍动物,有瘤,网,瓣,皱胃。
前胃无胃腺,真胃有胃腺。
②采食和饮水:牛喜爱吃酸甜味的饲料。
采食速度快,不经仔细咀嚼即咽下,休息时进行反刍。
用舌头卷食。
牛饮水量为每天15~30升。
③唾液分泌:每天分泌100~200升,有利于消化饲料和形成食团。
④瘤胃和网胃的微生物(纤毛虫和其他微生物)消化:a分解利用碳水化合物b分解形成蛋白质c合成维生素⑤反刍:分为逆呕,再咀嚼,再混唾液,再咽下,一昼夜反刍6~8次,每次40~50分钟。
⑥食管沟反射:乳牛吸奶时直接进入瓣胃,防止乳汁在瘤胃内发酵。
⑦瓣胃的消化:瓣胃能将较大的食物磨碎。
⑧排泄:正常尿9次,排粪12~18次。
牛采食粗饲料的意义a能有效地刺激反刍和唾液分泌,维持瘤胃内的正常环境b起到瘤胃填容作用,促进蠕动和后送c保证牛乳中有高的乳脂量。
B泌乳期生理特点:分泌和排出过程。
①乳房的结构a 乳区的结构:2个乳房,4个乳区,4个乳头各个乳区相通,各个乳区都有独立的泌乳系统。
②乳腺结构a乳腺泡和乳腺导管系统的实质b由纤维结构的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的间质有保护和支持实质的作用。
乳腺的发育:母牛干奶期40~60天。
牛的生物学特性:①群居行为;②放牧行为(吃草最活跃时间为早晨和黄昏);③母性行为(母牛产子2小时即可与犊牛建立牢固的关系);④性行为:公牛站立在母牛尾部,守护行为。
母牛的反应为站立不动;⑤牛的鼻镜干燥说明或停止,对周围环境敏感性高b无公牛时嗅闻其他母牛的外阴,追随爬跨或接受其他牛的爬有疾病的发生。
牛的生态适应性:(1)不同牛种的地域适应性:高原高寒适应性,热带适应性,广泛适应性。
(2)环境温度适应性:耐寒耐热,高温时出汗和喘息调节体温。
(3)环境湿度适应性:以50~70%为宜(4)抗病和死亡率奶牛的外貌特征:a皮薄骨细,血管显露,被毛细短而有光泽。
B肌肉不甚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不多c胸腹宽深,后驱和乳房特别发达,细致紧凑特点表现明显d从前视,侧视,被视均呈“楔形”。
黄淮学院《反刍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号:3803101714课程名称:反刍动物生产学 Ruminant animal production science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72,其中,讲授学时:54 ,实践(实验)学时:18。
学分:4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动物科学(本科)开课学期:第6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反刍动物生产学课程是一门专业方向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反刍动物生产学课程主要包括牛生产学和羊生产学两个部分。
牛生产学主要讲授国内外著名品种、牛的外貌评定与生产性能评价、牛的育种新技术、牛的繁殖与生殖调控、牛的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技术。
羊生产学主要讲授绵、山羊的产品特点、品种类型、繁育方法、饲养管理技术和最新研究动态等。
动物生产学II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牛、羊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的生产原理、生产技术和生产效果,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效益评价方法,提高某区域内畜牧资源科学配置和物质转换效率。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现代畜牧科学成就和动物生产实际,借助录像、投影、幻灯、挂图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讲授效果;同时,利用开展社会调查、生产牧场、实验室操作和组织科研小组等多种实践教学手段,让学生熟悉动物生产环节,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及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
反刍动物生产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学习好前期相关课程,如动物生理生化学、动物饲料营养学、动物繁殖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环境卫生学、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等。
因为现代动物生产技术是建立在整个畜牧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发展基础上。
二是要树立整体的、发展的、联系的和实践的观点,从生产系统入手到生产效果评价终止,熟悉掌握生产原理和生产技术,并注意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高反刍动物对粗饲料采食量和利用率研究粗饲料在反刍动物全价日粮中所占比例较高,达50%~80%,甚至更高,粗饲料品质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左右着精料补充料给量与营养作用的发挥,最终影响生产者的经济效益(王旭,2003)。
如何对粗饲料进行合理搭配,使粗饲料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对于解决反刍动物规模化及标准化饲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报道,由于组合效应可引起饲料消化率升高或降低,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饲料间的正组合效应,避免负组合效应,实现日粮配制最优化,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家畜生产潜力,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经济价值,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识。
1 日粮组合的概念与意义研究发现,粗饲料间以不同形式和比例组合互作,可以导致动物对某一种组合日粮的采食量或消化利用率的变化。
19世纪末,德国科学家发现饲粮中过高的淀粉会阻碍干草消化,这是最早的关于组合效应的报道。
Forbes等(1931)首次提出混合饲料的非加性效应或组合效应,有学者报道用不同原料组成的饲料饲喂反刍动物时,其表观消化率必定不等于各个原料的表现消化率加权值之和。
MOULD等(1983)以饲粮中可利用能值或消化率的实测值与各饲料组分加权估算值之间的差异作为衡量饲料组合效应的唯一指标,这种对饲料间组合效应的理解局限于“非加性”概念。
卢德勋(2000)指出,饲料组合效应的实质是来自不同原料的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以及抗营养物质之间互作的整体效应,根据利用率或采食量等指标分为“正组合效应”“负组合效应”和“零组合效应”3种类型:(1)当饲料间整体互作使日粮内某种养分的利用率或采食量指标高于各个原料原来数值的加权值时,称为“正组合效应”。
Siliva等(1989)试验表明,在大麦秸秆饲粮中补充甜菜渣和少量鱼粉时,能显著提高动物对秸秆的消化率和采食量。
(2)当饲料间整体互作使原料某种养分的利用率或采食量低于其加权值之和时,称为“负组合效应”。
最典型的负组合效应例子,是将大量含糖或淀粉饲料与秸秆混合饲喂,秸秆中粗纤维消化率会下降(姚军虎,1994),其主要发生原理是,瘤胃细菌分解大量淀粉和糖时,很快将其发酵成有机酸,逐渐形成了酸性环境,从而阻碍了纤维素分解。
浅谈反刍动物饲养和温热气体(甲烷)的产生一、一分为二的看待反刍动物反刍动物的瘤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生物发酵罐。
在其中所寄生的无数微生物的作用下,它可以将人类和单胃动物基本不能消化利用的纤维化粗饲料发酵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供给寄主动物本身80%~85%的能量需要。
这些微生物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利用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及其降解产物以及从外界添加的非蛋白质含氮物,例如氨,合成细菌氨基酸,从而提供寄主动物约70%~75%的蛋白质。
它们还可以合成维生素B、C以及维生素K;同时,对饲料中的脂肪有氢化作用。
大大地缓解了发展动物生产时人与动物以及动物之间争粮的矛盾。
因而反刍动物被誉为“节粮型”动物。
正像日本著名动物生理学家梅津所说“未来反刍动物的瘤胃生理可以拯救人类”。
然而,事情远非这样简单。
在反刍动物瘤胃进行发酵时,同时也带来了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表现为在饲料发酵过程中产生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
据中科院院士刘光鼎和张新时报告,反刍动物排放的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8%,占全球甲烷总排放量的33%(注:国外材料报道: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所产生的甲烷气体相当大自然所产甲烷气体的20%)。
由于甲烷的加温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0倍。
因此是造成大气空间温度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日粮中降解蛋白质的比例失衡,牛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差,带来了大量氮的损失,造成对大气空间和土壤的污染(注:适当的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
第三方面,一头牛每年要排9千克、含有100多种污染气体的嗳气。
据两位院士估计,这些嗳气排泄物的总量可能要超过汽车、飞机所排污染物的数量。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重点发展牛、羊等反刍动物为主的畜牧产业时,必须将饲养这类动物的优势估足,但同时也必须将其缺点看透,扬长避短,以科学的发展观规划我国的畜牧业发展。
二、抑制甲烷气体的产生有法可循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制热作用比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高出几十倍。
近几年,大气中的甲烷浓度已经翻番,并且还在不断上升。
羊毛的缺陷及预防:1弱节毛又叫饥饿痕,羊只在某一段时间内,由于营养缺乏或者疾病妊娠产羔哺乳等,使羊出现阶段性营养不良而导致纤维直径部分明显变细,形成弱节。
防止:全年给予羊均衡而合理的饲养,加强疾病预防保障营养供应。
2.圈黄毛:凡被粪尿污染的羊毛,称为圈黄毛。
主要因为饲养管理不当引起。
预防:正确的饲养管理措施,如勤换羊舍垫草清扫羊圈保持羊舍干燥清洁,部位腐败发霉草料3.疥癣毛:羊毛中混有由疥癣病引起皮肤脱落的痂块和皮屑。
防止:每年剪毛后进行药浴,发现个别羊只发病应及时隔离饲养治疗。
4.毡片毛:由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或疾病造成大量脱毛,羊营养不良造成羊毛缺乏油汗,或羊体某些部位与外界紧压或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均会产生毡片毛。
预防:注意提供羊只良好均衡的饲料,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5.打印毛:用难容性物质给羊做标记引起预防:使用中性或酸性染料标记,标记在羊毛价值低的部位。
6.重剪毛:又剪毛时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重剪造成。
措施:一次将羊毛剪下,如有残留短毛,也不可重剪。
7.草刺毛:夹杂有大量植物质。
预防:清除牧地及通道上有刺或有钩植物。
8.皮块毛:剪毛技术不熟练活思想不集中将羊毛和皮肤一起减掉。
措施:加强剪毛技术训练,遵守剪毛规则。
9.混杂毛:管理不严造成,措施: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管理制度10.虫蛀毛:仓库湿热不通风羊毛被虫蛀。
措施:通风驱虫降温干燥等措施。
11.霉烂毛:羊毛受潮发热引起发霉,措施:注意防潮通风干燥。
湖羊生物学特点:1.由于夏季炎热潮湿蚊蝇多,为了阴凉和避免蚊蝇,羊舍必须阴暗,而长期生活在阴暗羊舍的湖羊,畏光、胆小、喜安静、食夜草。
2.长期舍饲伸长脖子吃草,导致湖羊颈部狭长胸狭窄,体躯较浅而狭长,四肢纤细。
3.耐高温、耐湿热4.生长发育较快5.性成熟早四季发情多胎多产。
藏羊的生物学特点:1.藏羊耐寒怕热、喜干燥怕潮湿2.藏羊头部有杂色半块或者全部为黑色或褐色,这有着保护机体免受辐射防止雪盲的作用3.神经敏锐合群性强4.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多血红蛋白含量高6.HbA基因频率高于其他各品种羊。
新进牛羊的饲养管理?答:牛:1、消毒:收购架子牛前一周,应将牛舍粪便清除,用水清洗好;地面和墙壁采用2%火碱溶液喷洒消毒,器具一般采用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或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饮水:经过长距离、长时间的运输,架子牛体内严重缺水,应给牛补水。
第一次饮水,饮水量限制为15-20L,切忌暴饮;第二次饮水,应在第一次饮水后3-4h;第三次饮水,可采取自由饮水。
饮水时,应补适量的人工盐。
3、饲喂优质干草:饮水充足后,便可饲喂优质干草、氨化秸秆,第一次饲喂限量,每头牛4-5kg,2-3d后逐渐增加饲喂量,5-6d以后才能让其充分采食4、群养时分群:根据架子牛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分群当晚应有管理人员不定时到围栏观察5、围栏内铺垫草:在分群前,围栏内铺些垫草,优质干草更好,可让牛只采食干草,减少格斗现象等6、混合精料的饲喂:架子牛到达育肥场的第一天,只喂优质干草,第2-3天起开始饲喂混合精料7、入栏后立即进行驱虫:驱虫后架子牛应隔离饲养2周,其粪便进行消毒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8、编号:架子牛进场后要进行编号、称重,作好记录羊:1羊群进来后不要急喂饲料先让羊饮水+黄金维它+泻火健胃宝。
过早喂饲料容易造成应激死亡,然后在少量投喂饲草,前期已易消化优质饲草少喂勤添,等1-2天精神正常后在喂饲料(精料)。
2剪毛免疫驱虫:进羊7天后羊群正常即可剪毛,提出剪毛时尽可能找晴天后几天没有气温骤变再进行,以免因剪毛造成羊感冒,在剪毛当天可以饲喂羊抗病毒一号提高免疫力,剪完毛后给羊做羊痘免疫,同时注射伊莱克进行体外驱虫。
在7天和14天进行体内寄生虫防治可用百虫克星。
3饲料配比:育肥羊整个育肥期要以前期蛋白多,后期能量高为主的饲养原则进行饲料调配(前期以蛋白多矿物质为主,主要促进羊只生长骨骼促进发育。
后期能量高可以大大提高生长速度、增膘、长肉快)。
豆腐渣和酒糟和草的配比4∶2∶1,每只羊每顿不超过1.75千克,后期逐渐减少酒糟使用(酒糟含有较多乳酸菌后期影响能量吸收),在饲喂时加入1%小苏打。
牛生产学概述1. 引言牛生产学是畜牧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和探讨牛的生理特性、繁殖、生育过程以及优化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其提供了丰富的肉类和乳制品资源。
因此,牛生产学的研究对于农业发展和人类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牛的生理特性牛的生理特性是牛生产学研究的基础,具体涉及牛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2.1 消化系统牛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咀嚼、胃部结构和功能、肠道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牛是反刍动物,其消化系统具有特殊的适应性,能够有效地利用植物纤维素来提供能量和养分。
掌握牛的消化系统知识对于合理饲养和营养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呼吸系统牛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鼻腔、食管、肺等。
牛的呼吸过程主要通过鼻腔吸入空气,然后通过食管进入肺部进行氧气交换。
了解牛的呼吸系统对于预防和控制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生殖系统牛的生殖系统是牛生产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牛的生殖系统包括雌性生殖系统和雄性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等器官,主要负责卵子的产生和胚胎的孕育过程。
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精子等器官,主要负责精子的产生和交配过程。
研究和掌握牛的生殖系统,对于提高繁殖效率和改良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牛的繁殖牛的繁殖是牛生产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牛的繁殖过程包括发情、配种、妊娠、分娩等阶段。
牛的繁殖周期较长,通常在一年左右。
掌握牛的繁殖知识对于提高繁殖效率和保证牛群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牛的生育过程牛的生育过程包括怀孕期、分娩期和哺乳期等重要阶段。
在怀孕期,母牛需要适当的饲养和营养管理,以保证胎儿的健康成长。
分娩期是牛的重要时期,需要及时监测和干预,确保母牛和新生犊牛的安全。
在哺乳期,母牛需要提供充足的乳汁给犊牛喂养,以达到犊牛快速生长的目标。
5. 优化生产管理优化生产管理是牛生产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2011年招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招生人数指导教师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备注201动物科学学院40 联系人:王彦容电话: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1绒山羊遗传育种原理与方法李金泉 *李玉荣张文广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与育种学02分子数量遗传与马的育种芒来同上03动物繁殖生物学与繁殖技术张家新郑云胜娜仁花同上04分子遗传与牛羊育种*荣威恒同上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1反刍动物营养生理及瘤胃微生态侯先志霍鲜鲜高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02反刍动物营养调控技术及其应用*金海 *高民*孙海洲同上03动物营养与畜产品品质敖长金同上04动物矿物质与维生素营养及其免疫闫素梅同上05反刍动物饲料研究与开发应用吐日根白乙拉同上★动物生产与管理01反刍动物资源利用与产品安全生产敖日格乐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反刍动物生产学家畜环境卫生选一02 单胃动物资源利用与产品安全性研究高爱琴双金同上反刍动物生产学家畜环境卫生选一03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与生态研究张玉同上04动物环境与营养研究史彬林娜仁花(小)齐景伟同上216兽医学院40 联系人:金少林电话:基础兽医学01家畜病理学马学恩王凤龙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家畜病理学动物组织胚胎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动物生理学家畜解剖学选一02家畜组织胚胎与发育生物学曹贵方徐晓静同上03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李培锋哈斯苏荣曹金山同上04动物生理调控王纯洁同上05食草动物消化道形态结构与粘膜免疫额尔敦木图杨银凤同上06反刍动物肿瘤病刘淑英同上预防兽医学01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郝永清韩润林周雨霞刘大程格日勒图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寄生虫病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公共卫生学选一02动物传染病诊断与防治申之义关平原张七斤希尼尼根同上03兽医寄生虫病及防治呼和巴特尔杨晓野同上04兽医公共卫生杨莲茹杜雅楠*陈向前周伟光同上临床兽医学01反刍动物营养代谢与中毒疾病研究韩敏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兽医内科学中兽医学兽医产科学家畜外科手术及外科学选一02奶牛与宠物疾病研究李云章同上03反刍动物抗病性研究吴树清同上04中药蒙药药理学与免疫学研究巴音吉日嘎拉杨英同上05胚胎工程与奶牛生殖疾病研究刘俊平同上202农学院50联系人:索凤兰电话:植物学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1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张少英田自华史树德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4植物学④817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学02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金洪同上03植物营养生理樊明寿同上04牧草生理生态张力君同上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1作物生理生态及决策系统高聚林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2马铃薯栽培生理与品种改良蒙美莲同上03经济作物生理与品种改良张胜张润生同上04耕作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刘景辉李立军同上05药用植物繁育与生理盛晋华同上06作物高产高效优质栽培张永平同上作物遗传育种01饲用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于卓支中生逯晓萍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作物遗传育种学02作物抗性、品质、产量等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侯建华郭世华*张辉同上03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马庆 *白晨同上04 特色作物新品种选育王树彦*安玉麟同上果树学01果树生理生态与栽培李连国李晓燕马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果树栽培学与育种学02观赏植物栽培生理白瑞琴郭金丽同上03果树种质资源与育种刘艳同上蔬菜学01高寒地区蔬菜栽培及生理云兴福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蔬菜栽培学02野生蔬菜种质资源与种质创新郝丽珍王萍同上03 蔬菜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石岭霍秀文同上04设施蔬菜崔世茂同上植物病理学01植物病害综合治理胡俊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02植物免疫景岚同上03植物分子病理学赵君同上04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周洪友同上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1昆虫生态学庞保平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普通昆虫学02害虫生物防治段立清孟瑞霞同上03害虫综合治理赵建兴李海平同上203林学院35 联系人:韩胜利电话:-830林木遗传育种01林木种质资源评价与遗传改良张国盛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林木遗传育种学02林业生物技术慈忠玲白淑兰白玉娥同上森林培育01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德永军田有亮方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森林培育学02林木菌根生物技术闫伟同上03城市林业闫伟同上森林保护学01森林昆虫学段立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经理学01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张秋良铁牛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01森林生态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02“3S”技术应用与资源监测评价安慧君同上03森林结构与功能张明铁同上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1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常金宝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20园林综合园林植物园林设计选一0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段广德闫晓云张秀卿同上204生态环境学院60 联系人:杨霞电话:生态学01草地生态学王明玖李青丰赵萌莉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4植物学④802生态学普通生物学02森林生态学周梅高润宏岳永杰同上03城市生态刘瑞香蒙荣张昊同上04数量生态韩国栋王树森同上土壤学01土壤资源利用与改良李跃进张伟华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02生态学土壤学02土壤环境与植物生长魏江生同上03草原土壤利用与保护包翔红梅同上植物营养学01优质高产农作物营养与施肥索全义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02生态学植物营养与肥料02草地营养乌恩同上草业科学01饲草料栽培与生产加工贾玉山格根图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牧草栽培学与育种学草地管理学选一02植被恢复与城乡绿化王建光同上03草地资源生态与管理卫智军敖特根占布拉王成杰同上04牧草药用植物资源张众王俊杰同上05草地保护与环境武晓东同上06牧草遗传育种石凤翎海棠同上★草畜种质资源学01牧草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米福贵宛涛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牧草栽培学与育种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1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刘果厚贺晓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学02野生植物繁育与资源利用燕玲蓝登明李造哲同上03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付和平同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1荒漠化防治高永姚云峰汪季李钢铁崔向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02生态学荒漠化防治工程学02沙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王林和罗于洋同上03水土保持刘静孙旭许丽同上土地资源管理01土地资源整治与保护张武文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5高等数学④803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地理信息系统选一02城乡土地规划与管理秦富仓同上03土地信息技术包亮孙紫英阿如旱同上205机电工程学院40联系人:张海军机械设计及理论01现代机械设计及理论杜文亮塔娜郁志宏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04理论力学机械原理02草物料加工机械装备分析及仿真杜建民同上03机械动态性能测试与分析申庆泰张云同上农业机械化工程01农牧业机械智能化研究王春光田海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04理论力学机械原理02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研究赵士杰赵满全同上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1环境控制工程与技术装备李旭英陈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04理论力学机械原理02 农业生物环境与农业水土环境姬宝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灌溉排水工程学④810材料力学或807水力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1农业工程测试与控制武佩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05电路原理或804理论力学微机原理(含单片机)02电子技术应用钱珊珠同上206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40联系人:郑晓波电话:结构工程01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白英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10材料力学钢筋砼市政工程01给水排水系统优化设计与河流污染防治裴国霞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07水力学给水排水工程02水处理理论与技术马太玲同上水文学及水资源01水环境科学与工程李畅游张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08水文学原理水资源评价0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规划朱仲元冀鸿兰同上03水文水资源系统模拟刘廷玺刘小燕同上04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贾克力贾德彬同上水工结构工程01水工新材料申向东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10材料力学钢筋砼02水工结构的现代设计计算理论李晓丽同上水利水电工程01河流动力学张志澍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07水力学灌溉排水工程学02 灌区水工建筑物消能防冲技术牟献友同上农业水土工程01节水灌溉理论与新技术史海滨吕志远杨树青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07水力学灌溉排水工程学02“3S”技术在农业水土工程中的应用王耀强同上03灌溉排水原理与管理决策魏占民屈忠义同上★农业水工建筑物01水工模型试验技术郝拉柱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07水力学钢筋砼207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30联系人:贾微设计艺术学本学科须获得学士学位者方可报考01室内环境设计高晓霞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1设计基础④809艺术概论造型艺术基础与专业设计02家具设计宁国强同上03游牧民族工艺美术郑宏奎同上材料加工工程01生物质复合材料基础理论及应用王喜明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10材料力学或811木材学材料学02复合材料先进制造技术黄金田同上03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王丽同上木材科学与技术01木材干燥理论与技术王喜明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10材料力学或811木材学木材加工工艺学02木材科学研究张明辉同上03木材加工装备与过程自动化安珍同上04人造板生产技术张桂兰同上208经济管理学院45 本学院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联系人:张春梅电话:区域经济学01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姚凤桐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813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区域经济学02区域经济与发展杜富林同上产业经济学01农牧业经济修长柏根锁曹建民张建成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813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产业经济学02贸易经济赵益平同上03金融理论与政策张心灵同上管理科学与工程01农业信息管理赵元凤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813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信息经济及信息管理02企业战略管理郑喜喜同上03市场营销田洁同上技术经济及管理01技术经济刘秀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813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技术经济学02项目评估乔光华董佳宇同上农业经济管理01农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乔光华盖志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813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农牧业经济学02畜牧业经营管理姜冬梅同上03农业会计与审计张心灵同上04农村牧区综合发展修长柏同上林业经济管理01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包庆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813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林业经济学02林业企业管理张微同上209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43本学院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联系人:考日乐电话:食品科学01食品质量与安全靳烨郭军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14食品微生物学及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乳品、肉品、果蔬、农产品加工及贮藏)02食品微生物殷文政李少英孟和毕力格双全同上03食品生物技术孙天松同上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1乳品生物技术与加工工程张和平张凤梅吉日木图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14食品微生物学及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乳品、肉品、果蔬、农产品加工及贮藏)02肉品生物技术与加工工程贺银凤格日勒图莎丽娜同上03植物资源加工与保鲜技术赵丽芹陈忠军李正英张美莉同上04食品包装与储运范贵生杨晓清同上★畜产品安全生产01畜产品安全生产张和平靳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食品工艺学(乳品、肉品、果蔬、农产品加工及贮藏)210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10本学院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联系人:候振杰计算机应用技术01图像处理与信息系统薛河儒侯振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概论02智能计算与数据挖掘周根宝付学良同上03软件工程与操作系统李美安同上211生命科学学院30 联系人:苏士电话:微生物学01应用微生物姚庆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3基础生物化学④815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02微生物分子生物学赵国芬同上03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冯福应同上遗传学01动物分子遗传学及生物信息学尹俊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3基础生物化学④815分子生物学遗传学02植物分子遗传学及信号转导白薇同上03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王茅雁同上发育生物学01动物发育生物学与胚胎工程周欢敏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3基础生物化学④815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02动物发育生物工程张焱如同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植物抗逆信号转导李国婧王瑞刚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3基础生物化学④815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02蛋白质化学魏建民刘惠荣宝力德王玉珍同上03种质多样性与抗性分子生物学韩冰同上发酵工程01发酵工程技术应用段开红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16发酵工程工艺原理发酵工程02微生物生理与发酵工程陈有君同上★动物发育生物学与生物技术01动物克隆与转基因技术研究周欢敏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发育生物学214理学院 6 联系人:吕士杰生物物理学01理论生物物理李凤敏冯永娥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6普通物理学或703基础生物化学④821量子力学或815分子生物学基础物理学02生物凝聚态物理闫祖威包锦同上03生物图像处理阿木古楞同上215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10联系人:郭根胜森林工程01人机环境工程朱守林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12人机工程学或822土质学与土力学道路工程02公路交通运输规划戚春华同上03 道路工程梁鸿王国忠张雁同上225马克思主义教学部15本部须获得学士学位者方可报考联系人:苏日娜电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高丽萍张建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2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④81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02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民族区域发展张银花格日勒图包羽同上思想政治理论01德育与人才素质教育席锁柱包赛音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2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④81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理论学原理0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段兴华同上03传统文化与思想教育郭宝亮霍如涛同上301高等教育研究所6本所须获得学士学位者方可报考联系人:王少君电话:教育经济与管理01教育管理与决策云荣布扎木苏苏双平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5高等数学④819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基础教育学原理02教育经济与财政盖志毅同上注:1、★为自设二级学位授权点。
黄淮学院《反刍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号:3803101714课程名称:反刍动物生产学 Ruminant animal production science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72,其中,讲授学时:54 ,实践(实验)学时:18。
学分:4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动物科学(本科)开课学期:第6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反刍动物生产学课程是一门专业方向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反刍动物生产学课程主要包括牛生产学和羊生产学两个部分。
牛生产学主要讲授国内外著名品种、牛的外貌评定与生产性能评价、牛的育种新技术、牛的繁殖与生殖调控、牛的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技术。
羊生产学主要讲授绵、山羊的产品特点、品种类型、繁育方法、饲养管理技术和最新研究动态等。
动物生产学II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牛、羊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的生产原理、生产技术和生产效果,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效益评价方法,提高某区域内畜牧资源科学配置和物质转换效率。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现代畜牧科学成就和动物生产实际,借助录像、投影、幻灯、挂图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讲授效果;同时,利用开展社会调查、生产牧场、实验室操作和组织科研小组等多种实践教学手段,让学生熟悉动物生产环节,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及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
反刍动物生产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学习好前期相关课程,如动物生理生化学、动物饲料营养学、动物繁殖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环境卫生学、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等。
因为现代动物生产技术是建立在整个畜牧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发展基础上。
二是要树立整体的、发展的、联系的和实践的观点,从生产系统入手到生产效果评价终止,熟悉掌握生产原理和生产技术,并注意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为每个畜种的专门化生产技术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既是独立的,又有内在联系,许多技术可以转换环境使用。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篇养牛学第一章绪论(1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内外养牛业生产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要求掌握我国养牛业的生产水平、分布规律和当前应采取的对策。
(二)教学内容1.1发展养牛业的意义1.2 我国养牛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1.2.1我国养牛业的现状1.2.2我国养牛业的发展方向1.2.3国外养牛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1.2.4河南省养牛业概况(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养牛业的现状和当前应采取的对策。
难点:国外养牛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牛的生物学特性(2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了解牛的生物学特性,要求掌握牛的形态特征、主要生理指标、生态适应性、消化特征和行为特征。
(二)教学内容2.1牛的形态特征2.1.1毛色2.1.2角2.1.3肩峰及垂皮2.1.4其他形态特征2.2牛的主要生理指标2.2.1血液2.2.2脉搏2.2.3呼吸2.2.4体温2.3牛的生态适应性2.3.1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2.3.2对空气湿度的适应性2.3.3对高海拔的适应性2.4牛的消化特征2.4.1消化道结构2.4.2特殊的消化生理现象2.4.3瘤胃与网胃的特殊消化作用2.5牛的行为特征2.5.1摄食行为2.5.2反刍行为2.5.3排泄行为2.5.4繁殖行为。
2.6水牛的生物学特征2.6.1分布特征2.6.2外貌特征2.6.3生理特征(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牛的形态特征、主要生理指标。
难点:牛的生态适应性和消化特征。
第三章牛种及其品种(3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介绍牛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具体探讨几个知名的品种,掌握牛品种产地、育成史、品种特性及生产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以便在养牛生产上正确有效地利用牛的品种。
重点探讨在我国养牛生产上利用较多的几个品种。
(二)教学内容3.1 牛种及其品种的形成3.2牛的分类3.2.1牛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3.2.2牛的经济用途分类3.3奶牛品种3.3.1荷斯坦-弗里生牛3.3.2中国荷斯坦牛3.3.3娟姗牛3.3.4其他奶牛品种3.4 肉牛品种3.4.1夏洛来牛3.4.2利木赞牛3.4.3海福特牛3.4.4安格斯牛3.4.5其他肉牛品种。
3.5 兼用品种3.5.1西门塔尔牛3.5.2丹麦红牛3.5.3短角牛3.5.4三河牛3.5.5中国草原红牛3.5.6新疆褐牛3.5.7其他兼用牛品种3.6中国黄牛3.6.1蒙古牛3.6.2秦川牛3.6.3南阳牛和夏南牛3.6.4鲁西牛3.6.5延边牛3.6.6晋南牛3.6.7南方牛3.6.8其他黄牛品种。
3.7 水牛3.7.1摩拉水牛3.7.2尼里-瑞菲水牛3.7.3中国水牛(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品种特性与生产性能。
难点:品种特性。
第四章牛的生产能力及评定方法(3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授牛的乳、肉、役用生产能力测定和计算方法,全面掌握评价牛生产性能的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4.1牛的产乳能力及评定方法4.1牛乳的营养特征4.1.2影响牛产乳性能的因素4.1.3产乳性能的评定方法。
4.2牛的产肉能力及评定方法4.2.1牛胴体组成与牛肉的营养特性4.2.2影响牛产肉能力的因素4.2.3产肉性能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4.3牛的役用能力4.4 牛的繁殖能力及评定方法4.4.1影响牛繁殖力的因素4.4.2牛群繁殖能力的评定指标(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乳、肉用生产能力测定和计算方法。
难点:评价牛生产性能的原理和方法。
第五章牛的外貌与外貌鉴定(3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牛的外形无论在乳牛还是在肉牛生产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通过讲授牛体各部位形态及整体形态、内部结构、生产性能的相关关系,以便对牛群进行鉴定、决定牛只的选留或淘汰,以及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选择最有利的牛只。
(二)教学内容5.1牛外貌鉴定的基本知识5.1.1体表部位5.1.2外貌鉴定的基本要求5.2牛的外貌鉴定方法5.2.1奶牛外貌评分5.2.2肉牛外貌评分5.2.3我国黄牛的外貌鉴定5.3牛的体尺与体重测量5.3.1体尺测量5.3.2体尺指数5.3.3体重测定5.4牛的年龄鉴别5.4.1根据齿形鉴别年龄5.4.2根据角轮鉴别年龄5.4.3不同年龄牛的外貌特征。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牛体各部位形态及整体形态、内部结构、生产性能的相关关系。
难点:外貌鉴定。
第六章牛的遗传改良与现代育种技术(3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重点讲授牛的选种和育种方法的特点。
掌握现代牛育种的理论、方法和使用。
(二)教学内容6.1牛的纯种选育与保种6.1.1纯种选育方法6.1.2引种6.1.3保种6.1.4美国荷斯坦牛育种的最新进展。
6.2牛的杂交繁育6.2.1杂交方法6.2.2杂交方法在我国养牛业的应用。
6.3生物新技术与牛的育种6.3.1胚胎生物技术与牛的育种6.3.2转基因动物与牛的育种6.3.3牛的基因组学与标记辅助选择。
6.4牛育种工作的组织措施6.4.1建立生产性能测定和统计制度6.4.2牛的编号与标记6.4.3建立育种协会6.4.4编制育种工作计划。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牛的选种和育种方法。
难点:牛的现代育种技术。
第七章牛的繁殖(3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重点探讨在母牛繁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以及提高母牛繁殖力的途径和方法。
掌握牛的繁殖技术。
(二)教学内容7.1母牛的发情与发情鉴定7.1.1性成熟与发情7.1.2发情鉴定7.1.3异常发情7.1.4同期发情。
7.2牛的配种与人工授精7.2.1配种适期7.2.2配种方式。
7.3母牛的妊娠、分娩与泌乳7.3.1妊娠诊断7.3.2妊娠期7.3.3分娩与助产7.3.4泌乳7.4牛的胚胎移植7.4.1胚胎移植7.4.2胚胎冷冻保存7.4.3胚胎移植的实际效果7.4.4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前景7.5牛的繁殖障碍7.5.1种公牛的繁殖障碍7.5.2母牛的繁殖障碍。
7.6 提高牛繁殖力的措施7.6.1加强饲养管理7.6.2改进繁殖技术7.6.3积极控制繁殖疾病7.6.4推广应用繁殖新技术。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牛的配种技术、异常发情、发情特点和提高母牛繁殖力的主要途径。
难点:牛的配种技术。
第八章牛场环境控制与牛场建设(2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牛场的环境要求、牛场污染的控制和牛场建筑设计。
掌握牛场环境控制与牛场建设。
(二)教学内容8.1牛场的环境要求8.1.1温度8.1.2湿度8.1.3气流8.1.4空气质量8.1.5地势交通8.1.6防疫与环境保护8.1.7水电设施。
8.2牛场污染的控制8.3牛场建筑设计8.3.1奶牛舍8.3.2挤奶厅8.3.3肉牛舍。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牛场的环境要求和牛场建筑设计。
难点:牛场污染的控制。
第九章牛的饲料与饲料供应(2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牛的饲料类型与特性、饲料的加工与调制方式、日粮的配合和饲料供给方式。
要求掌握牛的饲料类型与特性及其加工与调制方式。
(二)教学内容9.1牛的饲料类型与特性9.1.1青饲料9.1.2粗饲料9.1.3精料补充料9.1.4饲料添加剂9.2牛饲料的加工与调制方式9.2.1青粗饲料的加工与调制9.2.2精料补充料的加工9.3日粮配合9.4牛饲料供给方式9.4.1均衡供给9.4.2季度供给(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牛的饲料类型与特性及其加工与调制方式。
难点:日粮的配合。
第十章奶牛的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5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奶牛的营养需要与犊牛、青年牛、泌乳母牛和乳用公牛的饲养管理。
要求掌握奶牛的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
(二)教学内容10.1奶牛的营养需要10.1.1干物质采食量需要10.1.2能量需要10.1.3矿物元素需要10.1.4维生素需要10.1.5水分需要。
10.2犊牛的饲养管理10.2.1消化生理特点10.2.2初生犊牛护理10.2.3哺乳10.2.4采食训练与饮水10.2.5管理。
10.3青年牛的饲养10.3.1饲养10.3.2管理。
10.4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10.4.1一般饲养管理技术10.4.2TMR饲养技术10.4.3不同泌乳阶段的饲养管理10.4.4泌乳母牛饲养方案的检查。
10.5乳用公牛的饲养管理10.5.1种公牛的主要生理特性10.5.2种公牛的饲养10.5.3成年种公牛的管理。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奶牛的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
难点: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第十一章肉牛的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4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肉牛的营养需要、肉用犊牛与育成牛的饲养管理、肉牛育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