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 格式:pptx
- 大小:537.0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案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加深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
实验器材和药品•四种常见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酸碱指示剂: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实验原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来检验。
酸性溶液会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碱性溶液会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步骤1.将四个试管准备好,并标上1、2、3、4编号。
2.分别用滴管向试管1中滴加盐酸溶液,滴加量约为5滴。
3.分别用滴管向试管2中滴加硫酸溶液,滴加量约为5滴。
4.分别用滴管向试管3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量约为5滴。
5.分别用滴管向试管4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滴加量约为5滴。
6.取一张红色石蕊试纸,分别将试管1和试管2的试纸蘸湿。
7.取一张蓝色石蕊试纸,分别将试管3和试管4的试纸蘸湿。
8.观察试管1和试管2的试纸变化,并记录结果。
9.观察试管3和试管4的试纸变化,并记录结果。
10.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记录试管编号溶液试纸颜色变化1盐酸溶液变红2硫酸溶液变红3氢氧化钠溶液变蓝4氯化钠溶液不变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它们是酸性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它是碱性溶液。
•氯化钠溶液没有改变试纸颜色,说明它是中性溶液。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酸性溶液会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会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中性溶液不会改变试纸颜色。
这些检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进一步加深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
•实验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尤其是试管和滴管。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选择题1.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 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 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HCl【答案】A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2. 向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10%的Ba(OH)2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
其中错误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3. 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柠檬汁 2.2~2.4B. 番茄汁 4.0~4.4C. 牛奶 6.3~6.6D. 鸡蛋清 7.6~8.0【答案】A【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 pH等于7,溶液呈中性,属于碱性食物的是鸡蛋清,故选D4. 日常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pH如图所示。
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橙汁、酸奶都呈酸性B. pH小于7的雨水都属于酸雨C. 肥皂的碱性比氨水强D. 柠檬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答案】A【解析】由题目图示可知,橙汁、酸奶的pH都小于7,呈酸性,A正确;纯水的pH小于7,但不是酸雨,B错;氨水的pH大于肥皂的pH,故氨水的碱性强于肥皂,C错;因柠檬酸呈酸性,故柠檬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错。
5. 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黄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物理变化B. 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C. 将食盐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D. 蝴蝶兰花的溶液不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答案】C【解析】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黄色。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指示剂的使用和分类方法;2.了解酸碱溶液的鉴别方法;3.学习溶液酸碱性检验的操作技巧。
二、实验原理酸和碱是化学中两种常见的物质,它们的性质不同。
通过酸碱指示剂,能够很好地判断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苏丹红、酚酊、酚酞、甲基橙和甲基红等。
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对酸、碱的变色范围不同,所以我们要根据指示剂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器材:试管、滴管、显微镜。
试剂:酸碱试剂、酸碱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待测溶液10滴;2.滴加少许酸碱指示剂;3.观察试管内的颜色变化;4.使用显微镜观察溶液中的小细胞。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对于苏丹红:酸性溶液变红,中性溶液橙黄,碱性溶液黄色。
-对于酚酊:酸性溶液变红,中性溶液橙黄,碱性溶液无变化。
-对于酚酞:酸性溶液颜色无变化,中性溶液橙红,碱性溶液变黄。
-对于甲基橙:酸性溶液变红,中性溶液橙黄,碱性溶液变黄。
-对于甲基红:酸性溶液变红,中性溶液橙黄,碱性溶液变黄。
2.显微镜观察结果:-酸性溶液下显微镜观察到的小细胞属于酸性小细胞;-碱性溶液下显微镜观察到的小细胞属于碱性小细胞;-中性溶液下显微镜观察到的小细胞属于中性小细胞。
六、实验结果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不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酸性溶液对应的是酸性小细胞,碱性溶液对应的是碱性小细胞,中性溶液对应的是中性小细胞;3.运用酸碱指示剂和显微镜观察小细胞的方法可以鉴别溶液的酸碱性。
七、实验心得通过这个实验,我学习到了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并且掌握了一些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我还知道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溶液中的小细胞来鉴别酸碱性。
这个实验不仅培养了我的观察力,还提高了我的实验操作技巧。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有很大的帮助。
酸碱指示剂实验酸碱指示剂是一种用来检测溶液酸碱性质的化学试剂。
它可以通过改变颜色来显示溶液的酸碱性。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测不同溶液的酸碱性质,并观察颜色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实验材料:1. 酸碱指示剂(例如酚酞、苯酚蓝等)2. 不同浓度的酸性溶液(例如盐酸、硫酸等)3. 不同浓度的碱性溶液(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4. 蒸馏水5. 试管或小烧杯6. 进行实验的容器(例如试管架)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浓度的酸性溶液:在不同试管中,取一定量的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适量的酸性溶液,使溶液达到不同浓度。
标记每个试管中所加入的溶液浓度。
2. 准备不同浓度的碱性溶液:在另外一组试管中,同样取一定量的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适量的碱性溶液,使溶液达到不同浓度。
标记每个试管中所加入的溶液浓度。
3. 将酸碱指示剂添加到每个试管中:取一滴酸碱指示剂,滴入每个试管中的溶液。
注意,每次滴加后要轻轻摇动试管,使指示剂充分混合。
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4. 记录每个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在每个试管中,记录指示剂和溶液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对于酸性溶液,指示剂的颜色可能会变红;而对于碱性溶液,指示剂的颜色可能会变蓝或绿。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质的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规律。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和它们的颜色变化规律:1. 酚酞:- 在酸性溶液中,酚酞呈红色。
- 在碱性溶液中,酚酞呈无色。
2. 苯酚蓝:- 在酸性溶液中,苯酚蓝呈黄色。
- 在碱性溶液中,苯酚蓝呈蓝色。
3. 甲基橙:- 在酸性溶液中,甲基橙呈红色。
- 在碱性溶液中,甲基橙呈黄色。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将不同溶液进行初步的酸碱性质判断。
酸性溶液会使酸碱指示剂变红,而碱性溶液则会使其变蓝或绿。
这是因为酸性溶液中存在氢离子(H+),而碱性溶液中存在羟根离子(OH-)。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由于H+和OH-对指示剂分子结构的影响。
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课时教学设计【教师】活动三:测溶液的pH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方法:取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于试纸上,将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教师】活动三:测定生活中常见溶液的酸碱性,并用试纸测定pH。
【教师】活动四:问题与讨论1、用pH试纸测定pH时,试纸是否要先湿润,说明理由?不可以湿润。
否则pH会不准确。
湿润就相当于向待测液中加水;如果待测液是酸性,会使酸性减弱,pH片大;如果待测液是碱性,会使碱性减弱,pH偏小。
【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胃液 B.氨水C.蔗糖水D.pH约为7.8的鸡蛋清【答案】A【解析】A、胃液主要成分为盐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正确;B、氨水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错误;C、蔗糖水显中性,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错误;D、pH约为7.8的鸡蛋清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错误;学生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故选A。
2·用一种试剂(或试纸)就能一次性把Ca(OH)2、NaCl、HCl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或试纸)是()A. 酚酞试液B. 紫色石蕊试液C. 水D. 都不对【答案】B【解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显红色,遇碱显蓝色;无色酚酞遇酸显无色,遇碱显红色.这两种指示剂遇到中性溶液不变色,还是原来的颜色.A、Ca(OH)2、NaCl、HCl三种溶液分别使酚酞显红色、无色、无色,区分不出来,故错误;B、Ca(OH)2、NaCl、HCl三种溶液分别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紫色、红色,可以区分不出来,故正确;C、Ca(OH)2、NaCl、HCl三种溶液分别加入水中,均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区分不出来,故错误;故选B.3、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A.偏高 B.偏低C.相等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中学学生化学实验报告单实验题目: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班级:日期:指导教师:第组姓名:同组人:【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纱布。
蒸馏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土壤样品。
你还需要的实验室用品:稀HCl、石灰水、食盐水你还需要的生活用品:紫甘蓝、食醋、肥皂水、【实验步骤】1、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己选择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在研钵中捣烂(榨取花的汁液),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目的:得到花的浸取液)或挤出。
2、选择实验室或生活中的几种溶液,进行下列实验:(1)分别用酚酞溶液和石蕊溶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把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
(3)试验自制的指示剂在溶液中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论】(1)食醋、稀盐酸的溶液呈酸性,p H﹤7,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2)食盐水呈中性,p H﹦7,不能使石蕊和酚酞溶液变色。
(3)肥皂水、石灰水的溶液呈碱性,p H﹥7,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4)牵牛花、紫甘蓝、月季花的汁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万寿菊的汁液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
3、在校园或农田里取少量土壤样品。
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
用pH试纸测澄清液体的酸碱度(测定结果:澄清液体的pH为8 )。
【实验结论】校园土壤的pH为8,呈弱碱性。
【问题与交流】1、你自制的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效果如何?了解其他同学自制的指示剂的检验效果,哪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成的指示剂检验效果好?自制的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效果明显。
月季花、牵牛花、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或碱溶液的颜色变化比较明显,可以用来做酸碱指示剂。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A.偏低B.偏高C.相等D.均有可能【答案】B【解析】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滴加白醋,实际上是对白醋进行稀释,则溶液的酸性会减弱,对于酸性溶液来说酸性越弱,pH数值越大,故实际的白醋pH会大一些。
故选B。
2.与如图三个实验操作相对应的溶液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③②【答案】B【解析】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从大于7逐渐减小,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b符合变化趋势。
②水显中性,pH=7;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性逐渐增强,pH逐渐增大,c符合变化趋势。
③盐酸显酸性,pH小于7;盐酸中加水,溶液的酸性变弱,pH逐渐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酸性,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a符合变化趋势。
a、b、c对应的是操作分别是③①②。
故选B。
3.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答案】A【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符合题意;B、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被测液中,会污染被测液,不符合题意;C、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稀释被测液,如果溶液显碱性,会使pH值偏小,如果溶液显酸性,会使pH值偏大,不符合题意;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会稀释被测液,如果溶液显碱性,会使pH值偏小,如果溶液显酸性,会使pH值偏大,不符合题意。
实验5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熟悉常见的酸碱指示剂;2.通过纸浸法和滴定法,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二、实验原理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而改变颜色的物质。
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酸性紫、甲基橙、溴酚蓝等。
纸浸法是通过将指示纸浸入待检液体中,根据所见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下,酸碱指示剂会呈现红色或橙色;碱性溶液下,指示剂呈现黄色或绿色。
滴定法是通过逐滴加入酸碱指示剂到待检液体中,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酸碱中和点的位置。
颜色的改变通常发生在酸碱中和点附近。
三、实验步骤1.准备酸碱指示剂:将酚酞、酸性紫、甲基橙、溴酚蓝分别加入小量的水溶液中,制备指示液;2.准备待检溶液:分别取一定量的醋酸、硫酸、氨水、氢氧化钠溶液;3.纸浸法:将指示纸分别浸入各种待检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4.滴定法:将待检溶液倒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酸碱指示剂,然后逐滴加入酸或碱,同时搅拌,直到初次颜色变化,记录下来滴加的体积。
四、实验数据记录1.酚酞指示剂:a.醋酸:红色b.硫酸:红色c.氨水:黄色d.氢氧化钠:黄色2.酸性紫指示剂:a.醋酸:红色b.硫酸:红色c.氨水:蓝色d.氢氧化钠:蓝色3.甲基橙指示剂:a.醋酸:橙色b.硫酸:红色c.氨水:橙色d.氢氧化钠:黄色4.溴酚蓝指示剂:a.醋酸:黄色b.硫酸:黄色c.氨水:蓝色d.氢氧化钠:蓝色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纸浸法和滴定法,我们可以判断待检溶液的酸碱性质。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1.酚酞和酸性紫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会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会呈现黄色或绿色;2.甲基橙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会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会呈现黄色;3.溴酚蓝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会呈现黄色,在碱性溶液中会呈现蓝色。
六、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区分溶液的酸碱性质。
在纸浸法中,待检液体会与指示纸上的指示剂发生染色反应,而在滴定法中,我们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找到酸碱中和点。
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案课题: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学目标:1.了解酸碱性的概念和特性。
2.掌握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检验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化学实验室、酸、碱、中性溶液、酸碱指示剂、试管、试管架、滴管、酸碱试纸等。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酸碱性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准备(10分钟)将实验室用具整理好,准备所需物质及试剂,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实验操作(30分钟)步骤1:取试管A,加入一滴酸碱指示剂。
步骤2:分别取少量酸、碱、中性溶液加入试管A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步骤3:再次取试管A,加入一滴酸碱指示剂。
步骤4:利用滴管滴入几滴酸,观察颜色的变化。
步骤5:重复步骤4,用碱代替酸,再次观察颜色的变化。
4.实验现象及问题探究(15分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结果的总结和探究。
了解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的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5.实验总结及拓展(10分钟)总结实验结果,列出实验中所用到的酸、碱、中性溶液及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拓展:酸碱指示剂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6.实验安全注意事项(5分钟)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身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实验活动,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酸、碱和中性溶液的颜色变化,理解酸碱性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同时,通过实验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的过程设计紧凑合理,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9《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初中化学实验9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学生实验报告
学校学生姓名
初中化学实验9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学生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表4
初中化学实验9《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学生操作评分表
学校学生姓名得分
监考老师签名:日期:
表5 初中化学实验9《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教师实验报告
学校教师姓名
表6
初中化学实验9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教师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表7
初中化学实验9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教师操作评分表
学校教师姓名得分
监考老师签名:日期:。
初中《溶液的酸碱性》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了解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碱和中性溶液的特点,并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科学问题的精神,注重团队合作和实验安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酸、碱和中性溶液的特点,如何通过实验现象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难点:酸、碱和中性溶液的实质区别,以及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1.1利用实物和图片向学生简单介绍酸、碱和中性溶液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2师生互动:提问学生酸、碱和中性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知识讲解与探究(30分钟):2.1呈现活动:准备三个相同体积的溶液,标有编号的试管,一号试管标有“酸”,二号试管标有“碱”,三号试管标有“中性”。
泡红色的蓝花,蓝色的红牙签和中性期约纸各一小段放入不同试管中,观察变化。
让学生用手指将试管摆动,观察液体的运动情况。
2.2引导学生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酸、碱和中性溶液的特点,并总结特点。
2.3教师解释酸、碱和中性溶液的实质区别: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2.4学生独立探究: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酸碱指示剂对酸、碱和中性溶液的鉴别作用并总结实验结果。
3.拓展应用(20分钟):3.1学生小组合作: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准备一些不同的物质或食物,并利用酸碱试纸测试它们的酸碱性。
每个小组记录实验结果,并总结物质或食物的酸碱性。
3.2学生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总结的物质或食物的酸碱性,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4.归纳总结(15分钟):4.1教师总结讨论: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和总结,引导学生对酸、碱和中性溶液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4.2整理笔记:学生利用书本和课堂讲义,整理归纳刚刚讨论过的酸碱性知识,并进行小结。
5.练习巩固(20分钟):5.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巩固和检测学生对酸碱性知识的掌握。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有哪些
检验溶液显碱性的常用方法一般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利用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例如:取样品少许,放入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固体配成溶液),然后向试管中加入无色的酚酞试液,如果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含有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
第二种方法:利用碱溶液能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
例如:取样品少许,放入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固体配成溶液),然后向试管中加入氯化镁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
第三方法:可利用pH试纸来检验,PH值大于7则显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