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计算书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8.73 MB
- 文档页数:101
[学⼠]某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届本科⽣毕业论⽂第⼀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1.1 设计原始资料1.1.1 ⼯程概况该⼯程为六层办公楼,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框架结构,占地⾯积为1310㎡,建筑⾯积5240㎡,建筑物共6层,底层层⾼5.1m,标准层层⾼3.6m,顶层层⾼4.5m,总⾼度25.5m,室内外⾼差0.450m,基础顶⾯距离室外地⾯1.05m,基础采⽤柱下独⽴基础。
该办公楼主要以层为单元出租,每层为⼀个独⽴的单元,拥有接待室、会议室、档案室、普通办公室、专⽤办公室等。
楼内设有两个电梯三个楼梯,主、次楼梯开间均为3m,进深均为6.6m,楼梯的布置均符合消防、抗震的要求。
1.1.2 设计条件⼀、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抗震设计分组为第⼀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基本风压: 0.55KN/m2,B类粗糙度;三、雪荷载标准值:0.2KN/m2;四、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框架结构。
五、⼯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II类场地⼟。
地下稳定⽔位距地表-9m,表中给定⼟层深度由⾃然地坪算起。
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5m。
表1-1 建筑地层⼀览表序号岩⼟深度⼟层深度(m)厚度范围(m)地基⼟承载⼒(kPa)压缩模量(mPa)1 杂填⼟0.0—1.2 1.2 --- ---2 粉⼟ 1.2—2.0 0.8 200 5.03 中粗砂 2.0—4.8 2.8 300 9.54 砾砂 4.8—15.0 10.2 350 21.0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基本要求:满⾜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规范,遵循建筑设计适⽤、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原则,对建筑⽅案分析其合理性,绘制建筑施⼯图。
⼆、规定绘制的建筑施⼯图为:1、底层、标准层及顶层平⾯图:⽐例 1:150(图1-1)2、主要⽴⾯图:⽐例 1:150(图1-2,图1-3)3、屋⾯排⽔布置图:⽐例 1:1504、剖⾯图:⽐例 1:1505、墙⾝⼤样及节点详图:⽐例 1:100及1:10图1-1 标准层平⾯图2图1-3 ○E-○A轴⽴⾯图31.3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基本要求:在建筑⽅案设计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掌握⾼层建筑结构的计算⽅法和基本构造要求,绘制施⼯详图。
目录1绪论 (1)1.1工程背景 (1)1.1.1设计资料 (1)1.1.2材料 (1)1.2 工程特点 (1)1.3 本章小结 (2)2结构设计 (3)2.1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3)2.1.1工程概况 (3)2.1.2 设计资料 (3)2.1.3 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度的确定 (4)2.1.4 荷载计算 (5)2.1.5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向位移验算 (11)2.1.6 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 (15)2.1.7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 (16)3.1.8 内力组合 (22)2.1.9 截面设计 (30)2.2板的计算 (50)2.2.3 屋面板 (53)2.3 楼梯设计 (57)2.3.1 计算简图及截面尺寸 (57)2.3.2 设计资料 (57)2.3.3 梯段板设计 (58)2.3.4 平台板计算 (59)2.3.5 平台梁计算 (59)结论 (62)致谢 (63)参考文献 (64)1 绪论1.1工程背景本项目为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约为960.96㎡,总建筑面积约为5765.76㎡;层高3.6m,平面尺寸为18.3m×52.0m。
采用桩基础,室内地坪为±0.000m,室外内高差0.6m。
框架梁、柱、楼面、屋面板板均为现浇。
1.1.1设计资料(1)气象资料夏季最高气温40℃,冬季室外气温最低-20℃。
冻土深度25cm,基本风荷载W。
=0.35kN/㎡;基本雪荷载为0.2 kN/㎡。
年降水量500mm。
(2)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地形平坦,粘性土层,不考虑地下水。
(3)地震设防烈度八度1.1.2材料柱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梁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
基础采用C30,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235。
1.2 工程特点本工程为六层,主体高度为21.6米。
建筑采用的结构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类型。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题目:庐山花园7#楼6层住宅设计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土木工程班级学号: 06111326学生姓名:武浩指导教师:雷金波郑云扬二O一O年六月南昌航空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庐山花园7#楼6层住宅设计II、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1、建筑功能要求: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左右,共6层,一层为架空层,层高2.6米,其余各层层高2.8~3.0米。
一梯两户, 每个单元户型分别为两居室和三居室。
②粘性素填土,厚0.5m,γ=18kN/m3,f ak =130kP a,E s=500MP a③残积亚粘土,厚1.5m,γ=20kN/m3,f ak =220 kP a,E s=500MP a④一般亚粘土,厚1.5m,γ=20kN/m3,f ak =250 kP a,E s=500MP a⑤以下为风化砂岩,f ak =300 kP a,E s=600~1000MP a⑥地下水位埋深-1.5m。
⑦土方开挖按三类土考虑。
(2)荷载条件:基本风压:0.5N/m2,无雪荷载。
(3)抗震设防烈度:6度,冻土深度不考虑。
(4)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丙级,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5)气象资料查阅相关规范,取当地资料。
(6)材料供应:各种材料均能保证供应;施工技术条上:各种机具均能满足要求。
3、设计要求:每位同学有自己的设计特点和设计风格。
II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1)1周:开题报告。
(2)3周:建筑设计。
必要的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底层、标准层、顶层及屋面平面图,正立面、侧立面,剖面图,大样图等建筑施工图纸。
(3)4周:结构计算。
进行屋面及各层楼面荷载计算,选取一榀典型框架,手工进行内力分析、内力组合及其梁、柱及基础配筋计算,现浇楼梯设计计算,现浇梁板设计计算。
(4)4周:结构布置图。
制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结构设计总说明,层结构布置图,三~六层结构布置图,屋面结构布置图,框架配筋详图,楼梯结构施工图。
前言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的环节,是联系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工作中处理问题的强劲纽带。
本设计是某中学教学楼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部分。
以结构设计为主线,即以结构选型与布置、选取计算模型与结构内力分析、构件设计与构造、施工图绘制为主线,将所学的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地基与基础等各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部分)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及相应的构件设计,(结构设计部分)计算模型的选取、荷载计算、内力分析、构件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本设计从毕业设计的任务出发,从每个设计细节,都严格遵循设计规范的要求。
建筑设计,主要以中小学设计规范为标准,阐明教学楼设计的各个细节,如:教室、卫生间的布置等。
结构设计主要从受力计算和构造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构件的相应设计,受力分析计算,从计算图的选取,内力分析,以及配筋施工图绘制,每一个细节做了详尽的叙述。
本设计从题目的初选到设计终稿的选定历经半年时间,在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特别是辅导老师万琳辉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设计者的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出现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答辩老师及其他参阅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准备工作1.1 课题来源1.1.1 设计背景课题来源中华建筑是世界上历史与文明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为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除了众所周知的农业、医学、罗盘、造纸、火药、活字版印刷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还初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完整建筑体系。
这一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基本同步。
就其历史时期延续之长、地域范围分布之广、数量规模营造之巨,以及其建筑类型、结构、外观与构造变化之众,都是世界其他民族文化所难以齿及的。
依我国古代文史载述与当今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至迟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我国先民已经营造从穴居到干阑建筑以及地面房屋等多种类型的建筑了。
中文摘要本毕业设计为长春市培训中心设计,建筑平面为矩形。
建筑总面积9980.11m2,主体建筑7层,一层层高为3.9m,二至四层层高均为3.6m五至七层层高均为3.3m,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
建筑工程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毕业设计主要完成下列内容:一、建筑设计:本着“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理念,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1-2011)、《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等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及详图的设计,最后绘制了建筑施工图。
二、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等规范进行了手算和电算两部分。
手算完成了一榀框架配筋计算、板、楼体和基础的配筋计算。
电算利用PKPM 软件进行,初步对手算和电算结构进行了比较,最后完成了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三、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多层办公楼建筑的施工相关要求确定了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并绘制了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工作、施工部署、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以及技术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的一系列措施。
毕业设计的三个月是忙碌的,也是受益匪浅的,在此感激每一位指导帮助过我的老师。
在各位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方案确定、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全过程训练,加深了对相关规范、规程内容分类的理解;熟练掌握了天正建筑、Auto CAD、PKPM、等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软件。
整个毕业设计设计与制作,使我加深了对规范的认识,巩固了大学四年所学的想关专业知识和绘图技能,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颇丰,至此感谢辛勤指导我的老师们。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题目: XXXXXXX教学楼设计系别: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工民建方向姓名:XX班级 XXXX学号:XXX指导教师:XXX二零一四年四月XXXXXXX教学楼设计design of Teaching building总计毕业设计(论文) 52 页表格 18 个插图 13 幅第1章工程概况 (1)1.1 设计资料 (1)第2章荷载计算 (2)第3章楼板计算 (2)第4章框架设计 (5)4.1截面初选 (5)4.2框架结构分析 (11)第5章内力计算 (15)第6章内力组合 (21)6.1框架梁内力组合 (21)6.2框架柱内力组合 (23)第7章框架构件设计 (23)7.1框架梁截面计算 (23)7.2框架柱截面计算 (25)第8章节点设计 (29)8.1柱脚节点设计 (29)8.2框架梁柱边节点设计 (35)第9章混凝土基础设计 (38)第10章楼梯设计 (41)参考文献 (48)致谢第一章工程概况1.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XXXXXX(钢结构)教学楼设计(a University Teaching building of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2)建设地点:XXXXXXX(3)建筑介绍:本工程为XXXXX大学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物从室内地面至女儿墙高度为15.6m,层高均为3.9m。
室内外高差450mm,室内设计标高±0.000,主体结构为钢框架结构,层数为5层,属二类建筑,二级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室外有停车场及绿化布置。
(4)建筑做法说明外墙做法:采用24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双面粉刷。
抹灰厚20mm,外墙涂料。
内墙做法:采用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双面粉刷。
抹灰厚20mm,内墙涂料。
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10mm厚水磨石地面,底板为混凝土楼板。
屋面做法:25mm厚水泥砂浆找平,65厚挤塑聚苯保温,4+3油毡防水层(包括沥青防水卷材),底板为混凝土楼板。
pkpm做毕业设计【篇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pkpm教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pkpm教程目录目录 (1)第一章:砖混底框的设计 (6)(一)“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 (6)(二)“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 (6)(三)“底框结构剪力墙侧移刚度是否应该考虑边框柱的作用” (6)(四)混凝土墙与砖墙弹性模量比的输入 (6)(五)砖混底框结构风荷载的计算 (7)(六)砖混底框不计算地震力时该如何设计? (7)(七)砖混底框结构刚度比的计算与调整方法探讨 (7)第二章:剪切、剪弯、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三种刚度比的计算与选择 (9)(一)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的理解与应用 (9)(二)剪切刚度的理解与应用 (10)(三)剪弯刚度的理解与应用 (10)(四)《上海规程》对刚度比的规定 (10)(五)工程算例 (11)(六)关于三种刚度比性质的探讨 (13)第三章: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计算 (14)(一)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底部倾覆力矩的计算 (14)(二)带框支结构短肢剪力墙的计算 (14)第四章:多塔结构的计算 (19)(一)带变形缝结构的计算 (19)(二)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计算 (20)第五章:总刚计算模型不过的主要原因 (21)(一)多塔定义不对 (21)(二)悬空构件 (22)(三)铰接构件定义不对 (22)第六章:错层结构的计算 (22)(一)错层结构的模型输入 (22)(二)错层结构的计算 (23)第七章:pkpm软件关于砼柱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 (23)(一)规范要求 (23)(二)工程算例 (24)(三)satwe软件的计算结果 (24)(四)注意事项 (25)(五)如何判断“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这个条件? (26)第八章:梁上架柱结构的荷载导算 (26)(一)工程概况 (26)(二)内力分析 (27)第九章:如何选择剪力墙连梁的两种刚度模型 (28)(一)剪力墙连梁变形的相对位移 (28)(二)结论 (28)第十章:板带截面法计算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 (29)(一)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计算方法 (29)(二)有限元法计算的问题 (29)(三)板带截面法的特点 (29)第十一章:弹性楼板的计算和选择 (29)(一)什么是弹性楼板 (30)(二)弹性楼板的选择与判断 (30)(三)四种计算模式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30)(四)工程实例 (32)第十二章: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34)(一)斜屋面的建模 (34)(二)软件对屋面斜板的处理 (34)(三)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34)(四)工程实例 (35)第十三章:次梁按主梁输和按次梁输的区别 (38)(一)导荷方式相同 (38)(二)空间作用不同 (38)(三)内力计算不同 (38)(四)工程实例 (38)第十四章:不规则结构方案调整的几种主要方法 (40)(一)工程算例1 (40)(二)工程算例2 (43)第十五章:用satwe软件计算井字梁结构,为什么其计算结果与查井字梁结构计算表相差很大? (44)(一)计算假定不同 (44)(二)计算假定不同的结果 (44)(三)工程算例 (44)(四)砖混结构,井字梁楼盖,如何计算? (45)第十六章:jccad软件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45)(一)地质资料的输入 (45)(二)荷载的输入 (46)(三)筏板基础的输入 (47)(四)弹性地基梁基础 (47)第十七章:基础的计算 (48)(一)联合基础的计算 (48)(二)砖混结构构造柱基础的计算 (49)(三)浅基础的最小配筋率如何计算? (49)(四)基础重心校核 (49)(五)弹性地基梁 5种计算模式该如何选择? (50)(六)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筏板基础时,倒楼盖和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计算结果差异很大,为什么? (51)(七)为什么同一个梁式筏板基础,采用梁元法计算和采用板元法计算二者之间会相差较大? (52)(八)基础沉降计算时,为什么会出现沉降计算值为0? (52)(九)基床反力系数k值的计算 (52)(十)单桩刚度的计算 (53)第十八章:钢结构 (53)(一)mu<1.2mp何意?如何解决? (53)(二)节点域不满足要求何意?如何解决? (55)(三)门式刚架结构,柱子的截面很大,应力比也很小,为什么柱长细比总不能满足要求? (57)第十九章:其它问题 (60)(一)结构周期比的计算 (60)(二)为什么satwe软件在调整0.2q0系数时要默认最大值为2.0?如果想突破最大默认值该怎么办? (61)(三)为什么有时候弹性板下的位移值小于刚性板下的位移值? (61)(四)模拟施工1、模拟施工2和一次性加载三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61)(五)如果地震加速度值不是规范规定中的值该怎么办? (62)(六)砼柱的单、双偏压计算该如何选择? (62)(七)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该如何选择? (62)(八)结构振型数的选取 (62)(九)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该如何填? (63)(十)底部加强区起算层号该如何填? (63)(十一)结构基本周期是什么意思?该如何填? (64)(十二)一根砼柱托两根不在同一条轴线上的梁该如何实现? (64)(十三)砼剪力墙暗柱为什么会超筋? (64)(十四)剪力墙边缘构件,钢筋配筋面积太大怎么办? (64)(十五)如何解决人防地下室工程梁延性比超限问题? (66)(十六)斜支撑输入中的常见问题 (67)(十七)satwe软件中“强制执行刚性板假定”是何意?该如何选择? (67)(十八)何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67)(十九)satwe和tat软件中“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里的值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可否作为基础设计依据? (68)第一章砖混底框的设计(一)“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⑴由于墙梁的反拱作用,使得一部分荷载直接传给了竖向构件,从而使墙梁的荷载降低。
结构计算书范文结构计算是指对建筑或工程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的过程。
它是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为确保结构安全和合理,以及满足建筑或工程的使用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结构计算书是结构计算的结果文件,记录了对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1.结构基本信息:包括结构的类型、形式、尺寸、材料、节点布置等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是进行结构计算的基础,也是后续步骤的依据。
2.力学模型:结构计算需要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通常包括几何模型和材料模型。
几何模型要准确描述结构的形状和尺寸,材料模型要正确描述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
3.荷载计算:荷载计算是结构计算的重要步骤,用于确定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大小和作用方向。
荷载包括静载和动载,静载包括自重、活载和附加载荷等,动载包括风载、地震载荷等。
4.抗力计算:抗力计算是根据荷载大小和作用方向,计算结构受力情况,包括内力、弯矩、剪力等。
抗力计算要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确保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
5.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主要用于评估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有弹性稳定性分析、弹塑性稳定性分析等。
6.疲劳分析:疲劳分析用于评估结构在反复荷载下的疲劳性能。
疲劳分析要确定结构的疲劳荷载谱,以及结构的疲劳寿命。
7.地震分析:地震分析用于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安全性。
地震分析要确定地震波的特性和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而分析结构的地震反应。
8.实验验证:实验验证是通过对结构进行物理试验,验证结构计算的结果和假设的正确性。
实验验证可以用于验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结构的设计质量。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书课题名称 ****集团接待中心设计姓 名 学 号 院、系、部 专 业 土木工程专业 指导教师**(建筑)、**(结构)※※※※※※※※※ ※※ ※※※※※※※※※※※※※20**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一)20**年1月10日题目:安徽***集团接待中心设计一、总建筑面积:5500—6000 m²二、工程概况:*****集团拟在厂前区内建造一幢多层接待中心,该中心为中档标准,并附设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建筑层数主体五-六层左右,采用框架结构,建筑体型组合可为单一型或组合型(可根据各部分功能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室外有停车场及绿化布置。
地形图如下。
三、基地平面:(见下图)四、建筑组成及面积分配(面积上下浮动<10%)1.组成部分(1)客房:2000 m2—2500 m2.标准客房(占客房面积的80%):25 m2/间.商务套间(占客房面积的20%):50m2/间(2)门厅:250m2包括服务台、商务茶座区、休息等候区、行李房、商务中心、商品部、公共卫生间等。
(3)餐饮用房:700 m2.餐厅(大厅及包厢):400 m2.厨房(中西配餐、操作、贮藏等):300 m2(4)娱乐服务用房:500 m2.舞厅:200m2.健身、棋牌、美容:各100m2(5)会议室:200m2.大会议室(1个):100m2.小会议室(2个):50 m2/个(6)标准层服务用房:25m2/层服务员休息室及服务台、开水间(7)办公室(若干):75m2(8)辅助用房:150m2洗衣及贮物:75m2电话机房:25m2配电房:50m2(9)交通面积:若干走道、楼梯、电梯、过厅等2. 建筑标准:(1)层高:大空间:4.2m—4.5m 客房:3.3m—3.6m(2)装修外墙——面砖、涂料、石材、集石、喷涂等。
内墙和顶棚——门厅、多功能厅为较高级装修和吊顶棚,其余为中等装修。
楼地面——门厅、多功能厅为地板砖或石材面层;卫生间为防滑地砖;其他均为地砖面层。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南宁市某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文,语文试卷,计算机前景高中语文,语文试卷,计算机,比较可观高中语文,系别:土木工程系专业班级:土木L081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刘平伟教研室主任:李红远系常务副主任:琚宏昌二〇一二年二月五日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1.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是在专业有关课程已修完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
它以实际工程为课题采用真题假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学习贯彻“经济、适用、安全、美观”的方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受实际工程设计的锻炼。
通过实际工程的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初步掌握其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并获得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毕业设计的要求:本工程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任务书中所规定的任务。
结构设计要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即要注意先进性,又要从广西的实际情况出发,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
要求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施工方便以及工程所在地区当前可能条件等因素,并通过一定的分析比较确定水平承重结构和结构形式进行承重结构或构件的布置。
在结构布置的过程中,结构布置要使荷载传递直接、受力明确,并按强度和刚度要求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构件类型和尺寸规格尽可能少,在结构布置的基础上深入考虑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体系之间协同工作的程度,合理地确定结构或构件的计算简图。
还需考虑整个建筑物在平面和竖向上是否需要采用构造措施,以保证整个建筑物及其某些薄弱部位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刚度及整体性。
在结构布置的基础上,深入考虑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作用下,结构体系之间协同工作的程度,通过必要的计算和结构处理,使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的节点满足强度、刚度和裂缝宽度(或抗裂度)的要求,并符合现行设计规范、满足国家强制性条文,最终把结构布置和构件设计准确地反映到施工图中。
●毕业设计论文之三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设计资料:1、场地:南昌地区,建筑控制线范围式66m×36m,建筑控制高度为15m.2、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分布)(1)、杂填土约0.5m, f k=80 kPa;(2)、粘土层约3.0m, f k=220 kPa; I l=0.5,(3)、中粗砂层约10m, f k=250 kPa;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桩端极限阻力标准值:q k=2000 kPa;桩侧极限阻力标准值可参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选用。
(4)、岩层, f k=450 kPa;采用桩基时,桩端极限阻力标准值:q k=4000 kPa;桩侧极限阻力标准值可参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选用3、地下水位见于地表以下8m处。
4、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5、选用材料:基础混凝土采用C30梁、柱混凝土采用C30(f c=14.3N/mm2 f t=1.43 N/mm2)钢筋采用:d≥12mm时,II级钢筋(HRB335)(fy=300 N/mm2)d<12mm时,I级钢筋(HPB235)(fy=210 N/mm2)6、结构计算依据及有关参考文献:1、房屋建筑学及结构力学教材;2、“结构设计原理”及”地基基础”教材;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及相应的教材;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及相应的教材;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及相应的教材;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相应的教材;8、“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制图;9、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或静力结构计算手册;10、建筑设计资料集及结构设计资料集;1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等1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 99—86一、框架计算标准层框架平面图1.梁、柱、板尺寸:(取第8轴线框架进行结构计算)梁:边跨梁(AC跨)由h=(1/8-1/12)l=(1/8-1/12)×6600mm取得 h=600mm b=240mm 中间悬臂梁(CD跨) h=400mm,b=240mm纵向连梁(A,C轴线) h=600mm,b=240mm悬臂处连梁(D轴线) h=400mm, b=240mm板:厕所楼面板 h=90mm 其他楼面板 h=120mm柱:边柱(A,E轴线) b×h=350mm×450mm中柱(C,D轴线) b×h=350mm×450mm屋顶框架布置图2.梁柱刚度计算:根据地质质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600mm,由此得底层柱高3.6+0.45+0.6=4.65m(室内外高差450mm),梁截面惯性矩考虑现浇板作用,在设计中,一边有楼板 I=1.5Ir,两边有楼板 I=2Ir(Ir为按矩形截面积算,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模板(10篇)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一)选题难易程度不一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多,如多层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设计,小高层酒店设计,设计高层商住楼,轻钢和重型钢结构厂房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施工组织设计等。
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对框架结构较熟悉,对其他结构较陌生,造成选题时出现部分指导老师名下学生较多,而概预算指导老师名下学生不足的情况发生。
在高层商住楼设计过程中,为使计算结果满足相关规范指标的要求,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调整模型,且后期施工图的绘制比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工作量大,时间非常紧张,基本没有手算内容。
毕业设计时,涉及到的软件有PKPM、天正等。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设计不清楚、对相关规范不熟悉,因此对电算结果判断与把握不准,往往计算结果出现问题后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更不知如何解决问题。
毕业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概念设计引导,毕业设计不能仅仅只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重视理论培养。
要加深学生对结构设计的理解,通过PKPM软件计算与手算一榀框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误差的原因分析。
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些指导老师要求手动计算一榀框架,而有些指导老师又不作要求,导致难易程度不一样。
(二)指导老师辅导时间不足大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同时还承担有其他的教学任务、行政职务、科研任务、设计任务、施工管理等,随着近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贵州大学受到编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导致指导老师严重短缺,每个指导老师要指导12名毕业生,工作量较大,一般指导老师每周辅导两次,每次2个小时,但个别指导老师每周只辅导一次,短短一个小时,无法保证辅导质量。
大多学生已经习惯填鸭式教学,毕业设计辅导过程中,指导老师不主动讲解,学生因为本身知识面窄,不向指导老师提问,不能形成良性沟通,导致有效辅导时间减少。
(三)毕业设计学术价值不足毕业设计选题以工程设计类题目为主,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施工组织设计或预算。
目录1 绪论 (1)2 工程概况 (1)2.1设计资料 (1)2.2结构方案确定 (3)3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3)3.1梁柱截面估算 (3)3.2柱网尺寸,层高和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4)4 二层楼面梁板设计计算 (7)4.1楼面板的计算 (7)4.2多跨连续梁LL配筋计算 (16)4.3次梁配筋计算 (19)5.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20)5.1重力荷载代表值 (20)5.2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21)5.3梁柱线刚度计算 (24)5.4自振周期计算 (26)5.5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27)5.6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楼层变形验算 (27)5.7水平地震作用下的KJ-11内力计算(用D值法计算) (28)6. 竖向荷载作用下KJ-11内力计算 (34)6.1计算单元的选取 (34)6.2荷载计算 (34)6.3各种情况荷载分布图 (39)6.4竖向恒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 (43)6.5竖向活载(满跨)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 (43)6.6内力计算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 (43)7.框架内力组合 (57)7.1框架梁内力组合 (57)7.2框架柱内力组合 (59)8. 框架梁截面设计 (69)8.1手算一层A-B轴梁的跨中配筋情况 (69)8.2手算一层A支座梁的支座配筋情况 (70)9. 框架柱截面设计 (72)9.1手算第一层A柱配筋 (74)9.2其余的配筋计算见下表 (77)10. 楼梯设计 (80)10.1梯段板设计 (81)10.2平台板设计 (82)10.3平台梁设计 (83)11. 基础设计 (84)11.1设计资料 (85)11.2基础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85)11.3基础梁荷载计算 (86)11.4基础梁配筋 (87)11.5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92)12 .PKPM计算书 (93)结论 (132)致谢 (133)参考文献 (134)1 绪论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