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参考书目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具有通论性质的课程,又是生物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全貌和获得普遍的规律性的知识。
生物界既有极大的多样性,又有高度的统一性。
生物界是一个整体,生命科学内容丰富多彩,是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涉及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及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语、技术原理,能应用普通生物学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命科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
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
了解目前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考试形式普通生物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为:一、名词解释(12题,每题3分,共36分)二、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三、填空题(24空,每空1分,共24分)四、问答题(任选6题,每题10分,共60分,多选者按前选计分)考试内容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一)生命的特征;(二)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三)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四)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五)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六)研究生物学的方法;(七)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一篇细胞(一)生命的化学基础;(二)细胞结构与细胞讯;(三)细胞代谢;(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第二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一)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二)营养与消化;(三)血液与循环;(四)气体交换与呼吸;(五)内环境的控制;(六)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七)内分泌系统与免疫调节;(八)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九)感觉器官与感觉;(十)动物如何运动;(十一)生殖与胚胎发育。
生物工程专业《遗传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1801032)一、课程说明1.课程学时、学分及分配课程总学时90,总学分5,开课学期第5学期。
2.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3.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遗传学是现代生物学中进展最迅速、与其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交叉最多的学科之一,是新技术革命的动力学科。
本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面广、实验性强、学习难度大。
教学要突出重点,明确难点、疑点,精简适当。
注重理论的同时强化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熟悉遗传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触摸到本学科进展动态的前沿,认识到遗传学在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位置,为将来习惯本质工作及科研的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4.参考教材与参考书目参考教材:普通遗传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杨业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参考书目:遗传学(第二版上下)刘祖洞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6 遗传学王亚馥戴灼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7新编遗传学教程李惟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1现代遗传学赵寿元乔守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8 5.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标注*为重点内容,难点是交换值的计算、真菌类的遗传分析、噬菌体的遗传及重组的分子基础、遗传工程等内容。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理论与实验密切配合,强化实验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遗传学的CAI课件,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平常成绩(包含作业、测验等)与期中考试占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8.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由遗传学实验课独立完成,全面内容见《遗传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9.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本课程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与动、植物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课程均有联系,特别是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的联系更为密切。
细胞的形态、结构、分裂等内容需要细胞生物学或者者是植物学、动物学中全面讲授;而DNA、RNA与蛋白质的合成、DNA损伤与修复由生物化学讲授;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由微生物学讲授。
参考书目一:专业基础课初试参考书目我校今年专业基础课除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参加全国统考外,其余基础课均为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命题,内容参考全国统编本科最新版教材,个别学科专用参考书均在考试科目中注明。
二:专业课复试参考书目071003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生理学》071007遗传学: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版《医学遗传学》071008发育生物学:桂建芳、易梅生主编科学出版社《发育生物学》071009细胞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宋金丹主编《细胞生物学》第三版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六版《生物化学》083100生物医学工程:童词白主编高教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剖学》第六版组织胚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六版100102免疫学:杨贵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医学免疫学》100103病原生物学:周正任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病原生物学》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王恩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统编教材第六版100105法医学(基础医学院):《法医毒物分析》国家统编教材第3版100120组织工程学:《系统解剖学》第五版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基础医学院):同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100704药物分析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药物分析》刘文英主编100706药理学(基础医学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药理学》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第五版、《卫生统计学》第五版,《医学文献检索》、《情报学概论》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五版、《环境卫生学》第五版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轻工)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第五版100405卫生毒理学:《毒理学基础》第四版040203 应用心理学(社科部):《现代管理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040203 应用心理学(心理卫生医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彭聃龄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梁万年主编《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精神病学》教材100105法医学(法医学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法医学》教材100201内科学(一院)呼吸系病:朱元珏主编《呼吸病学》、新版《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6版教材)、《内科学》(七年制教材)、心脏病学(5版)Braunwald 主编,陈灏珠主评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学》第六版血液病:《内科学》、《邓家栋血液学》风湿病:《内科学》第六版感染内科:《现代感染病学》翁心华等主编消化系病:《内科学》第六版危重病:21世纪医师丛书-《危重病学分册》刘大为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100202 儿科学(一院):《小儿肾脏病基础与临床》杨霁云主编、《儿科学》教材100203 老年医学(一院):《内科学》、《神经内科学》100204 神经病学(一院):《神经病学》(七年制规划教材)杨期东主编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一院):国家规划教材《皮肤性病学》第六版、赵辨《临床皮肤病学》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一院):超声:《心脏超声诊断图谱》、《超声医学》、《血管超声诊断基础与临床》放射:《医学影像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核医学:核医学七年制统编教材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一院):《诊断学》第六版,人卫出版社100210 外科学(一院):普一、普二:《外科学》第六版普三:《血管外科学》、《黄家驷外科学》泌尿外科:《外科学》(本科教材)、吴阶平泌尿外科学胸外科:《外科学》人卫出版社第六版、《现代胸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心脏外科:《心脏外科学》汪曾炜主编骨外: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六版神经外:《现代神经外科学》周良辅主编烧伤:《黎鳌烧伤学》局解: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六版100211 妇产科学(一院):《妇产科学》6版、《妇科肿瘤学》曹泽毅主编、《妇科肿瘤学》林巧雅主编3版100212 眼科学(一院):《眼科学》第六版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一院):《头颈-耳鼻咽喉科学》第六版100214 肿瘤学(一院):肿瘤外: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张文范等主编《胃癌》(第二版)、全国医学高校统编教材《外科学》肿瘤内:《内科肿瘤学》孙燕主编放疗:《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三版肿瘤研究所: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一院):《康复医学》第三版,南登崑主编,人卫出版社100217 麻醉学(一院):《临床麻醉学》、《实用临床麻醉学》100218 急诊医学(一院):《急诊医学》第二版,王一镗主编,学苑出版社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一院):《流行病学》(第五版)、《现代流行病学》100201内科学(二院):呼吸系病:《内科学》第六版心血管病:《内科学》第六版消化系病:《内科学》第六版血液系病:《内科学》第六版肾病:《内科学》第六版内分泌及代谢病:《内科学》第六版传染病:《传染病学》第六版100202儿科学(二院):五年制《儿科学》第六版,七年制《儿科学》100204神经病学(二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第四版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二院):《皮肤性病学》第六版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二院):放射:《实用放射学》、《医学影像学》超声:人民卫生出版社《超声医学》第四版核医学:《影像核医学》第二版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二院):《临床微生物学》张颖悟主编大连出版社100210外科学(二院):普外科:《外科学》第六版泌尿外:《外科学》第六版胸外科:《外科学》第六版心脏外科:《外科学》第六版骨外科:《外科学》第六版神经外科:《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100211妇产科学(二院):《妇产科学》乐杰主编第六版、《妇产科主治医400问》安牧尔主编、《妇产科学习题集与指南》刘彩霞100212眼科学(二院):《眼科学》第六版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六版100214肿瘤学(二院):《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三版殷蔚伯主编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二院):《康复医学》第三版,南登崑主编,人卫出版社100217麻醉学(二院):《外科学》第六版第八、九、十章,《实用临床麻醉学》盛卓人主编100218急诊医学(二院):《内科学》第六版100302口腔临床医学(二院):大学本科相应最新版教材100706药理学(二院):《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药剂学》任选3本100201内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学》教材100202儿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儿科学》教材100204神经病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神经病学》教材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四院):大学本科新版教材100210外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外科学》教材100212眼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眼科学》教材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耳鼻咽喉科学》教材100214肿瘤学(四院):湖北科技出版社杨镇主编《肿瘤免疫学》100706药理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药理学》教材100217麻醉学(口腔医学院):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实用临床麻醉学》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口腔医学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院):口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牙周病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修复: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颌修复学》、《口腔材料学》正畸: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正畸学》儿牙: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牙周病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粘膜病学》100209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护理学基础》教材。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细胞生物学(英文):Cell Biology课程代码:09S5118B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生物科学(检验与检测方向)课程学时:48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选用教材:丁明孝、王喜忠、张传茂、陈建国主编,《细胞生物学》(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5参考书目:1. 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主编,《细胞生物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 王金发主编,《细胞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二、课程简介《细胞生物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生物专业的必修课程,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全面系统地研究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前沿学科,作为四大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基础医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在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该课程后,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建立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脉络和体系,培养学生生物学的科学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细胞的角度去理解生命。
本课程总学分为3,共48学时,授课对象为生物科学(检验与检测方向)专业大三学生。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素养。
1.知识目标:能初步了解细胞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理解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分化、遗传、变异、衰老、死亡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规律;掌握遗传信息的贮存、复制、表达及其调控;认识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等的联系。
2.能力目标:增强细胞生物学研究兴趣,善于对细胞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提高应用细胞生物学知识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学会收集和分析细胞生物学问题,初步了解如何进行细胞生物学科学研究,为进一步的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学习或从事生命科学教学科研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红河学院《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bioinformatics(三)课程中文名称:生物信息学(四)授课对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五)开课单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六)教材:1、生物技术专业:《生物信息学应用技术》,王禄山、高培基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2、生物科学专业:《生物信息学基础》,孙啸、陆祖宏、谢建明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七)参考书目[1]《生物信息学》,DavidW.Mount著,钟扬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基因组数据分析手册》,胡松年、薛庆中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3]《生物信息学中的计算机技术(Developing Bioinformatics Computer Skills)》,CynthiaGibas,Per Jambeck著,孙超等译,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4]《生物信息学:基因和蛋白质分析的实用指南》,Andreas D. Baxevanis,Francis OuelletteB F著,李衍达、孙之荣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5]《生物信息学算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Bioinformatics Algorithms )》,琼斯,帕夫纳著,王翼飞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八)课程性质(五号宋体加粗)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综合了生物学、计算机学、信息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学科在学生掌握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开设,属于生物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必修或选修)。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课程的理解,并为进一步学习基因组学(genomics)和蛋白质组学(protemics) 奠定基础。
(九)教学目的1、给学生介绍生物信息学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学生构建相关知识体系,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科研打下基础。
《生物学教学论》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32050课程中文名称:生物学教学论课程英文名称:Biology Teaching Theory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6学分:2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生物学教学论》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是生命科学、教育科学、系统学等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结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科学。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学教学论这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中的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治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以及热爱教育工作的态度。
三、课程教学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生物学教学论这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把这些理论和知识运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2.了解国内外中学生物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研究的成果,对新的研究成果具有收集信息、分析、判断和应用的能力;3.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备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4.了解知识的认识规律,并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5.了解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尝试进行专题教学研究,形成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6.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养成对工作认真、敢负责任的态度,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绪论1.掌握教师劳动的特点,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2.了解现代教育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3.掌握师生关系的类型,理解并正确把握新课程改革下师生关系的特点。
教学重点: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新课程改革下师生关系的特点。
第一章生物学教学论概论1.理解生物学教学论的概念,了解其发展史;2.了解学习生物学教学论的目的;3.了解生物学教学论的研究任务;4.掌握生物学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2020年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考试专业目录、参考书目、院校介绍专业目录:参考书目:703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2014年8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教程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复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院校介绍: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2004年改系建院。
历经六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的跳跃式发展,建立了一支力量雄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拥有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为生命科学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本、硕、博、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与科研业绩突出,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学院由8个教学团队、1个实验教学中心、1个生物信息中心、1个大型仪器平台中心和16个研究室组成。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83人,专业教师62人, 其中特聘院士1人,特聘教授7名(全职5名),教授17人,副教授31人, 4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或海外留学经历。
另外,入选“”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者”1人,北京市“”引进人才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形成了一支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治学严谨、团结向上、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
学院以科学研究为龙头推动学科和学位点建设。
近几年,学院主持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0多项,研究经费6千多万元,学院的师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有11人次在SCIENCE、NATURE、CELL、PNAS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次,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申请专利34项,14项获得授权,科研成果丰硕。
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1.开设本实验课程的目的:①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②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③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培养学生在科研工作中严肃的态度、严谨的作风。
2.开设本实验课程的要求①学生应在指定的时间提前10分钟进入实验室。
②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操作步骤。
③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独力完成实验操作。
④能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作出科学分析。
⑤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学会利用实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掌握原生动物的采集培养、观察和研究方法;掌握动物细胞、组织、器官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掌握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解剖方法与研究方法;掌握昆虫、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动物的基本分类方法。
3.本课程开设的实验个数与总时数计划必开实验项目14个48学时,选开实验项目1个3学时。
二、面向专业及年级普通动物学实验面向生物科学专业。
开课时间为第2学期。
三、实验课程标准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别学时教学目的教学要求01 原生动物生物学及形态结构综合型 4①学习原生动物的采集、培养方法;②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原生动物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生活的动物有机体。
①学习原生动物的形态结构;②掌握原生动物的采集和培育方法;③了解不同原生动物生态环境及分布水域;④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⑤掌握微形动物的观察和生物学研究的方法。
02 水螅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观察综合型 3①观察水螅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的;②认识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主要地位。
①掌握水螅的形态结构及生物习性。
②掌握水螅的采集方法。
03 涡虫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的研究综合型 3①学习低等蠕虫形动物活体观察和实验的一般方法;②通过实验,了解扁形动物的基本形态、结构、进步性及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831-普通生物学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831-普通生物学课程介绍1999年开始,将《植物学》和《动物学》整合为一门课程——《普通生物学》,在生命科学类专业(包括植物生产类专业和动物生产类专业)开设,其目标是夯实生物学基础;而在非生命科学类专业开设《生物学基础》,其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文理渗透。
在70-80年代,课程的学时较多,达150-200学时,以后逐渐减少为120学时、100学时、90学时、80学时等,在教学内容上多而细,包括形态解剖、系统分类和生态学等内容。
1993年,《植物学》课程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课程。
1997年,植物实验室通过了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合格评估,受到专家组好评。
在1998年以前,按照传统的课程设置,在植物生产类专业如农学、林学、茶学、园艺等开设《植物学》,在动物生产类专业如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等则开设《动物学》,在经、管、工等非生命科学类专业则未开设生物学类课程。
1996-1999年,我校文心田校长主持了国家的教改项目“构建大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大基础教育,宽口径培养,按需要选择,主辅修结合,强能力训练,重素质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总体思路,该研究成果获得了2001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根据该成果的要求,按照“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教育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研究成果。
生物学课程的改革辐度很大,课程内容和深度很难界定,各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时数都不完全相同。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对于《普通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涉及的植物学和动物学知识不够,而后续课程又没有开设植物学和动物学。
对非生命科学类专业开设的《生物学基础》,内容太广、太难,学生不易接受,同时,由一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难度较大。
鉴于这些问题,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参考中国农大和南京农大等的课程体系,我校于2004年9月对生物学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又进行了调整。
课程简介高等数学Advanced Mathematics预修课程:高中《数学》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讨论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学(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定积分应用),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偏导数、微分及其应用、重积分、曲线积分、格林公式)教材: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参考书目:中国科技大学编,《高等数学导论》,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无机及分析化学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预修课程:高中化学主要内容: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等工业学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
无机化学部分主要阐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物质结构、配位化合物理论等基本化学原理及主族元素和以第一系列过渡元素为主的副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基本性质、反应规律、主要的工业制备方法、用途等.分析化学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重点介绍酸碱滴定方法, 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同时介绍分析过程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等知识。
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高教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分析化学》(第二版),高教出版社参考书目:(1) 武汉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二版),高教出版社(2) 天津大学编,《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二版),高教出版社(3) 成都科技大学等校编,《分析化学》(第四版),高教出版社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预修课程:无机化学主要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内容包括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醇和醚、酚和醌、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糖、氨基酸、核酸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合成以及反应机理、电子效应等理论。
教材:恽魁宏主编,《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参考书目: (1)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 刑其毅主编,《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3)东北师范大学等合编,《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普通生物学General Biology预修课程:中学生物学主要内容:本课程包括细胞、植物、动物、遗传、进化和生态学等部分。
生物竞赛参考书目推荐(完整版)第一模块: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约占联赛试题25%)一、生物化学部分(约占模块30+%)1. 生物化学原理(第三版)主编:杨荣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目前更新到第三版。
杨sir的生化极其有个人特色,比起简明生化提供了更多更准确的知识内容,知识窗介绍的小故事也很好很有趣,就是页码写在前面的目录十分诡异。
经验值:很多掉落宝物:省一及以上2. 生物化学(第四版)主编:王镜岩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原沈同先生的大部头,上下两册,加起来1400+吧。
目前出到第四版,但电子版为第三版。
应该是国内生化最全面最权威的参考书籍,内容巨细无遗,解释了很多细节问题(NAD的A是干啥的?为什么原核DNA复制需要Tus-Ter系统),其实读全了也就把分子给拿下了。
一般而言,本书超过了竞赛的要求;问题也存在,如有一些小错,以及部分知识点没有更新,需要有选择的阅读,平时遇到问题多多查阅即可。
如果觉得太厚了还有个二合一脱水版《生物化学教程》,内容就少多了,查很多都查不到。
经验值:超级多掉落宝物:国奖3.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五版)主编:张丽萍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由原来的小白皮小黑皮变成了第五版的小蓝皮。
适合入门,但对付联赛及以上的竞赛是不够的。
另外相对来说书中的问题比较多,比如最基础的单糖构型与旋光性就写错了,但是在讲氨基酸时构型与旋光性的关系又是对的(迷惑操作大赏)。
大家在看书的时候务必保持清醒。
经验值:一般掉落宝物:省一4. 普通生物化学(第五版)主编:郑集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郑集老先生的生化教材,目前是第五版。
初版厚度内容大体相当《生物化学教程》,第五版大幅精简,把更多内容以多媒体形式在线化了,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大学教材追随国外教材的趋势。
如果觉得沈同厚这本是不错的选择。
郑老先生后来写过很多与养生相关的书籍,想必从生化的研究中获得了很多灵感~经验值:很多掉落宝物:省一及以上5. 其它生物化学教材喜欢更换不同版本的教材补充阅读的同学,生化这块还可以读的有清华大学王希成老师的生物化学(稍稍强于生化简明,比其它基本内容都少),以及人卫版的生物化学(相比生理没有大优势,内容多于王希成版少于其它)等。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介绍课程名称:生物统计学英文名称:Biostatistics学分数:3 周学时数:3 教学时数:52预修课程: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一)统计数据、数据整理、统计图制作;(二)概率论基础:事件概率的运算、常见的随机变量分布、常见的特征数、二维随机变量;(三)参数估计:总概率、区间概率;(四)假设检验:t检验、U检验、X2检验;(五)方差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两因子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应用、各类设计的方差分析;(六)回归及相关分析:回归方程及检验、相关系数、相关分析、复相关及检验、数学模型基础。
教材:李春喜等编《生物统计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书目:刘来福编《生物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英文名称:Biochemistry学分数:5 周学时数:5 教学时数:86预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课程内容:生物化学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有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学科,是生命科学的基础性学科。
本课程主要讲授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授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以及对体内生物化学反应起催化和调节作用的酶、维生素、激素等生物大分子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第二部分讲授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新陈代谢及代谢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代谢调控。
教材:郭蔼光主编《基础生物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参考书目:1、《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生物化学》(第二版)沈同、王镜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
3、普通生物化学(第三版)郑集、陈钧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4、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第三版),David L. Nelson, Michael M. Cox ,Worth Publishers 2000年。
5、生物化学(第二版)(影印版)(Biochemistry 2/e),Reginald H. Garrett, Charles M. Grisham,高教出版社2002年。
生物信息学-国内外书目1. Bioinformatics: sequence and genome analysis,影印本,David W. Mount,科学出版社,20022. DNA芯片和基因表达:从实验到数据分析与模建,鲍尔迪,科学出版社,20033. 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MasatoshiNei(根井正利)SudhirKumar. 译者:吕宝忠,钟扬,高莉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蛋白质化学与蛋白质组学,夏其昌,科学出版社,2004年5. 蛋白质组学:从序列到功能,钱小红、贺福初等译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6. 蛋白质组学:理论与方法,钱小红,贺福初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7. 蛋白质组学导论:生物学的新工具,(美)利布莱尔,科学出版社,20058. 蛋白质组学导论:生物学的新工具,张继仁(译)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9. 后基因组信息学,MinoruKanehisa著;孙之荣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 基础生物信息学及应用,蒋彦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311. 基因VⅢ,卢因,科学出版社,200512. 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ST)数据分析手册,胡松年,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3. 基因组,袁建刚等主译科学出版社,200214. 基因组数据分析手册,胡松年,薛庆中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5. 基因组研究与生物信息学16. 基因组研究与生物信息学,李越中闫章才高培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17. 基于WWW的生物信息学应用指南,李桂源,钱骏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18. 计算分子生物学:算法逼近,帕夫纳,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9. 计算分子生物学导论,(巴西)J.塞图宝,J.梅丹尼斯著,朱浩等译,科学出版社,200320. 纳米生物技术学,张阳德,科学出版社,200521. 生物芯片分析,张亮,M.谢纳[美],科学出版社,200422. 生物信息学,(英)D.R.韦斯特海德(D.R.Westhead)等著;王明怡等译,科学出版社200423. 生物信息学,DavidW.Mount著钟扬,王莉,张亮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 生物信息学,张阳德编,科学出版社,200425. 生物信息学,赵国屏等编科学出版社,200226. 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方法,(法)皮埃尔•巴尔迪(PierreBaldi),(丹)索恩•布鲁纳克(SorenBrunak)著;张东晖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27. 生物信息学:基因和蛋白质分析的实用指南,[美][巴森文尼斯]AndreasD.Baxevanis,[美]B.F.FrancisOuellette著;李衍达,孙之荣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8. 生物信息学导论,李巍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29. 生物信息学方法指南,(加)S.米塞诺,(美)S.A.克拉维茨著;欧阳红生,阮承迈,李慎涛等译,科学出版社,200530. 生物信息学概论,(美)DanE.Krane,MichaelL.Raymer著,孙啸,陆祖宏,谢建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1. 生物信息学基础,孙啸,陆祖宏,谢建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2. 生物信息学若干前沿问题的探讨:中国科协第8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黄德双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33. 生物信息学手册,第2版,郝柏林等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 生物信息学网络资源与应用,黄韧等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35. 生物信息学中的计算机技术,(美)CyntbiaGibas,PerJambecks著;孙超等译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36. 生物序列分析,蛋白质和核酸的概率论模型[M].DurbinR,EddyS,KroghA,etal.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7. 生物序列突变与比对的结构分析,沈世镒著,科学出版社200438. 探索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中译版)孙之荣主译,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39. 现代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实践,李霞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40. 药物基因组学——寻找个性化治疗,蒋华良、钟扬、陈国强、罗小民等译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41. 药物生物信息学,郑珩,王非,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2. 医学生物信息学,赵雨杰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3. 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李敏强,寇纪淞,林丹,李书全,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44. 遗传学:基因与基因组分析,哈特尔,科学出版社,200245. DNA Sequencing: From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BioinformaticsAuthor(s): Luke Alphey46. Introduction to BioinformaticsAuthor(s): Teresa Attwood, David Parry-Smith47. Bioinformatics: The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Author(s): P.Baldi and S. Brunak48. DNA Microarrays and Gene Expression: From Experiments to Data Analysis and Modeling Author(s): Pierre Baldi, G. Wesley Hatfield49. Bioinformatics for GeneticistsAuthor(s): Michael Barnes, Ian C Gray50. Bioinformatics: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Analysis of Genes and Proteins, Second EditionAuthor(s): Andreas D. Baxevanis and B. F. Francis Ouellette (Eds)51. Bioinformatics ComputingAuthor(s): Bryan P. Bergeron52. Genetics DatabasesAuthor(s): M. J. Bishop53. Structural BioinformaticsAuthor(s): Philip E. Bourne, Helge Weissig54.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Genetic and Biochemical NetworksAuthor(s): James M. Bower and Hamid Bolouri55. Bioinformatics: A Biologist's Guide to Biocomputing and the InternetAuthor(s): Stuart M. Brown56. Discovering Genomics, Proteomics, and BioinformaticsAuthor(s): A. Malcolm Campbell, Laurie J. Heyer57. Bioinformatics for DummiesAuthor(s): Jean-Michel Claverie and Cedric Notredame58.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An IntroductionAuthor(s): Peter Clote, Rolf Backofen59. Nonlinear Estimation and ClassificationAuthor(s): D.D. Denison, M.H. Hansen, C.C. Holmes, B. Mallick & B. Yu (Eds.)60.Author(s): Richard Durbin, Sean R. Eddy, Anders Krogh, Graeme Mitchison61. Genomic Perl: From Bioinformatics Basics to Working CodeAuthor(s): Rex A. Dwyer62. Protein Bioinformatics: An Algorithmic Approach to Sequence and Structure Analysis Author(s): Ingvar Eidhammer, Inge Jonassen, William R.T. Taylor63. Computational Cell BiologyAuthor(s): Christopher P. Fall, Eric S. Marland, John M. Wagner and John J. Tyson, Editors64.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in BioinformaticsAuthor(s): Gary B. Fogel, David W. Corne65. Developing Bioinformatics Computer SkillsAuthor(s): Cynthia Gibas, Per Jambeck66. Statistical Methods in Bioinformatics: An IntroductionAuthor(s): Gregory R. Grant, Warren J. Ewens67. Algorithms on Strings, Trees and SequencesAuthor(s): Dan Gusfield68. Bioinformatics : Sequence, Structure, and Databanks : A Practical ApproachAuthor(s): Des Higgins (Editor), Willie Taylor (Editor)69. Post-genome InformaticsAuthor(s): Minoru Kanehisa70. Foundations of Systems BiologyAuthor(s): Hiroaki Kitano71. Guide to Analysis of DNA Microarray Data72. Microarrays for an Integrative GenomicsAuthor(s): Isaac S. Kohane, Alvin Kho, Atul J. Butte73. BLASTAuthor(s): Ian Korf, Mark Yandell, Joseph Bedell74. Hidden Markov Models for BioinformaticsAuthor(s): Timo Koski75.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BioinformaticsAuthor(s): Dan E. Krane, Michael L. Raymer76. Advances in Molecular BioinformaticsAuthor(s): Steffen Schulze-Kremer (Editor)77. Molecular Bioinformatics: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Author(s): Steffen Schulze-Kremer78. Computational BiologyAuthor(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 206679. Analysis of Microarray Gene Expression DatasAuthor(s): Mei-Ling Ting Lee80. Bioinformatics: From Genomes to DrugsAuthor(s): Thomas Lengauer81. Sequence Analysis in a Nutshell: A Guide to Common Tools and Databases Author(s): Darryl LeÛn, Scott Markel82. Introduction to BioinformaticsAuthor(s): Arthur M. Lesk83.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Author(s): J. Leszczynski84. Bioinformatics: Databases and SystemsAuthor(s): Stanley Letovsky (Editor)85. Computational Cell BiologyAuthor(s): Eric Marland, John Wagner, John Tyson86. Bioinformatics and Genome AnalysisAuthor(s): H.W. Mewes, B. Weiss, H. Seidel87. Bioinformatics: Methods and ProtocolsAuthor(s): Stephen Misener (Editor), Stephen A. Krawetz (Editor)88. Bioinformatics: Sequence and Genome AnalysisAuthor(s): David W. Mount89. Bioinformatics: Genes, proteins and computersAuthor(s): C.A. Orengo, D.T. Jones and J.M. Thornton90. Mathematics of Genome Analysis91.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An Algorithmic ApproachAuthor(s): Pavel A. Pevzner92. Bioinformatics Basics Applications in Biological Science and MedicineAuthor(s): Hooman H. Rashidi, Lukas K. Buehler93. The Phylogenetic Handbook: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DNA and Protein PhylogenyEdited by Marco Salemi, Anne-Mieke Vandamme94.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Author(s): S.L. Salzberg, D.B. Searls, S. Kasif95. Comparative Genomics: Empirical and Analytical Approaches to Gene Order Dynamics, Map Alignment and the Evolution of Gene FamiliesAuthor(s): David Sankoff, Joseph H. Nadeau96. Molecula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GuideAuthor(s): Tamar Schlick97. Bioinformatics: From Nucleic Acids and Proteins to Cell MetabolismAuthor(s): Dietmar Schomburg (Editor), Uta Lessel (Editor)98.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Author(s): Joao Carlos Setubal, Joao Meidanis, Jooao Carlos Setubal99. Likelihood, Bayesian and MCMC Methods in Quantitative GeneticsAuthor(s): Daniel Sorensen, Daniel Gianola100. Microarray BioinformaticsAuthor(s): Dov Stekel101.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 A Practical ApproachAuthor(s): Michael J. E. Sternberg102. Beginning Perl for BioinformaticsAuthor(s): James Tisdall103. Pathway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in Metabolic Engineering Author(s): Néstor V. Torres, Eberhard O. Voit104. Gene Regulation and Metabolism: Post-Genomic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Author(s): Julio Collado-Vides and Ralf Hofestadt105.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Biochemical Systems A Practical Guide for Biochemists and Molecular Biologists Author(s): Eberhard O. Voit106. Pattern Discovery in Biomolecular Data - Tool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Author(s): Jason T. L. Wang, Bruce A. Shapiro, and Dennis Shasha107.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Biology: Maps, Sequences and GenomesAuthor(s): Michael S Waterman108. Instant Notes BioinformaticsAuthor(s): D.R. Westhead, J. H. Parish, R.M. TwymanAuthor(s): Limsoon Wong110. Neural Networks and Genome InformaticsAuthor(s): Cathy H. Wu, Jerry W. McLarty111. Intelligent Bioinformatics: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to Bioinformatics ProblemsAuthor(s): Edward Keedwell, Ajit Narayanan112. Jonathan Pevsner,Bioinformatics and Functional Genomics,John Wiley & Sons, Inc,2003。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参考书目《无机及分析化学》(二)参考资料1.《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徐勉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年1 月;2.《无机及分析化学》,陈虹锦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年8 月;3.《无机及分析化学》,张仕勇,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年9 月;4.《无机与分析化学题解》,赵中一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年8 月;5.《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7 月;6.《分析化学核心教程》,孟凡昌等编,科学出版社,2005 年2 月。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二)参考资料3.《分析化学实验》,张广强黄世德主编,学苑出版社,1998 年6 月;4.《基础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有机化学》(二)参考资料1.《有机化学》,谷亨杰、吴泳、丁金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7 月;2.《有机化学》(第4 版),倪沛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年12 月;3.《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解题示例》,邢其毅、徐瑞秋、裴伟伟编,北京大学出版,2001 年;4.《有机化学》上、下,胡宏纹主编,高等教学出版社2000 年。
《有机化学实验》(二)参考资料1.《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二)参考资料1.《仪器分析》,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仪器分析》,吴谋成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
《应用统计学B》(二)参考资料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全解》,王丽燕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9 月;2.《环境统计》,蔡宝森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1 月;3.《生物统计学》,张勤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年2 月。
《植物生物学》(二)参考资料1.《植物生物学》,叶庆华、曾定、陈振瑞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年;2.《植物学(上、下册)(第一版)》,陆时万、吴国芳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年《植物生物学实验》(二)参考资料1.《植物生物学实验》,刘宁主编,高教出版社,2001 年;2.《植物学实验》,何凤仙主编,高教出版社,2000 年。
(二)参考资料1.《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年第五版;2.《普通生物化学》,郑集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第三《生物化学实验》(二)参考资料《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王秀奇、秦淑媛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动物生物学》(二)参考资料1.《动物生物学》,许崇任,程红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无脊椎动物学》(第三版),江静波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动物生物学实验》(二)参考资料1.《无脊椎动物学实验指导》,张闰生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年;2.《脊椎动物学实验指导》,郑光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年。
《微生物学》(二)参考资料1.《微生物学》,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5 月版。
《微生物学实验》(二)参考资料1.《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叶明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09 年9 月版。
《植物生理学》(二)参考资料1.《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1 月版;2.《植物生理学》,王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5 月版。
《遗传学》(三)参考资料1.《普通遗传学》,卢龙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年10 月第1 版;2.《现代遗传学》,张建民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年7 月第1 版。
《细胞生物学》(二)参考资料1.《医学细胞生物学》,张瑾峰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年3 月;2.《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陈诗书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年;3.《细胞生物学》,凌诒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年。
《免疫学》(二)参考资料《免疫学》,P.M.Lydyard,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一版《生态学》(二)参考资料1.《生态学》,李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
2.《普通生态学》,李博,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年。
(二)参考资料1.《分子生物学》,阎隆飞等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2.《分子遗传学》,李振刚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3.《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F.M.奥斯伯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
《生物工程》(二)参考资料1.《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导论》,贺小贤,科学出版社,2005;2.《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瞿礼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基因工程原理》,吴乃虎等,科学出版社,2004。
《酶工程》(二)参考资料1.《酶与酶工程》,袁勤生、赵健,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年2.《酶工程》,罗贵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年《酶工程实验》(二)参考资料1.《酶制剂工业》,张树政编,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年2.《酶工程》,郭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生物专业英语》(二)参考资料1.《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英语》,邬行彦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年5 月版;《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二)参考资料1.《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毛忠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膜分离技术》,刘茉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3.《超临界流体萃取》,张镜澄,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天然产物化学》(二)参考资料1.《天然产物化学》,徐任生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 年;2.《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徐任生等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年;3.《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与制备》,孙文基等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年;4.《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第二版),于荣敏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印刷,2007 年。
《资源植物学》(二)参考资料《植物资源学》,董世林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年12 月;《植物资源学》(第二版),刘胜祥主编,武汉出版社,1994 年;《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张康健、王蓝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年1 月;《中药资源学》,周荣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 年。
《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二)参考资料《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汪茂田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年;《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第2 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年;《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与应用》,刘成梅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年;《天然药物化学》,杨其蕴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年。
《中药药剂学》(二)参考资料1.《药剂学》,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11 月版;2.《药用高分子材料学》,郑俊民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年6 月版;3.《药剂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8 月版;4.《中国药典》,2010 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中药药剂学实验》(二)参考资料1.《中药药剂实验与指导》,赵浩如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 年10 月;2.《药剂学实验指导》(第二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药物制剂工程与设备》(二)参考资料1.《药剂学》(第四版),毕殿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中药药剂学》,沈雪梅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年;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卫生部2010 版。
《中药分析学》(二)参考资料《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汪茂田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年;《中药制剂分析》,梁生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年;《现代中药制剂检验技术》(修订版),梁延寿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 年版,国家药典委员会,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年。
《发酵工程》(二)参考资料1.《发酵工程》,黄方一主编,高教出版社,2006 年版;2.《发酵工艺学》,白秀峰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年版。
《发酵工程实验》(二)参考资料1.《发酵工艺》,孙俊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微生物实验》,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食品微生物检验》(二)参考资料1.《微生物学》,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2.《食品微生物学》,朱乐敏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年版。
《食品营养学》(二)参考资料1.《食品营养学》,孙远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
《食品质量管理》(二)参考资料1.《食品质量管理学》,冯叙桥、赵静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年版;2.《食品质量管理学》,陆兆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年版。
《现代食品分析检测技术》(二)参考资料1.《食品分析》,孙远明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年版;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
《现代食品分析技术实验》(二)参考资料1.《食品分析实验》,张水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食品化学综合实验》,黄晓钰、刘邻渭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版。
《酒类酿造工艺学》(二)参考资料1.《啤酒工艺学》,陈宇主编,广西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2.《葡萄酒工艺学》,朱梅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